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少盐有助于延年益寿

盐是“百味之王”,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调味品,也是人体内氯和钠的主要来源。但因氯与钠广泛存在于肉、鱼、蛋、蔬菜和水果等动植物食品中,所以正常膳食中一般很少缺钠。据研究,成年人每日钠的适宜摄入量为1100~3300毫克,这样,每日从天然食物中摄取就足以满足人体对钠的需要,即能维持机体钠的正常代谢,而不需要再加食盐了。但由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已经习惯用盐,所以当前人们的用盐量已远远超过了生理需要。据我国1982年全国营养调查结果和流行病学的调查发现,我国居民每日盐的摄入量平均为10~15克,并发现食盐的摄入量与高血压病的发病率有一定关系。

盐分摄入过多,对中老年人和患有心脏病、高血压、肾脏病、肝硬化或伴有腹腔积液的病人更会产生不利影响。因此,我国营养学家建议,每人每天食盐供给量应为6克左右。由于长期的饮食习惯,造成人们的口味有“轻”有“重”,但这并非生理需要。中老年人为健康长寿着想,应根据个人情况,自我控制食盐量,如患有心、肾、肝病者,可根据医嘱和营养师的指导,采用少盐饮食,即每日只食用2~4克盐;或采用无盐饮食,即膳食中不加盐;或采用低钠膳食,即限制食用某些含钠高的食物,如酱菜、挂面、油条、虾皮、油菜、菠菜、芹菜、苋菜等。

在古代,人们就懂得食盐过多对身体有害。我国古典医书《黄帝内经》上曾有“多食咸,则凝经而变色”的记载;唐朝名医孙思邈也说:“咸多促(短)人寿。”说明古人对过咸之物危害人体早有认识。我国许多著名医学家认为:咸入肾经,适量食用可补肾强骨,为人所必备。而多食则伤肾损肾,使人早衰。所以中老年人的日常饮食中应做到“味适中而不过咸”,特别是汤羹之味,更需淡美。

总之,少吃盐对预防高血压、减少心肌损害和脑血管意外有益处。因此,少盐益寿的说法,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 xnHvwN5xmlzvacrmcqzT7PfzykjClLc4rhiK3+f9vijaH7bn2IN4ehW1o4c+uR3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