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历史逻辑

应急管理作为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要延续历史经验和历史传统,吸收和借鉴人类文明应对突发事件形成的国际有益经验,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应急管理体系。

一、从古至今的灾害事件:国家治理的持续挑战

古代社会有句俗语叫“无灾不成年”。从国家治理大格局看,灾害是古代封建王朝治国理政活动所关注的重要治理对象。有学者指出,从大历史的角度来看,中国国家治理面临的挑战与困难,不少方面从历史到现在都持续存在。无论是当代国家治理,还是古代国家治理,都深受以灾害为代表的突发事件的挑战和影响。从公元前18世纪到公元20世纪,将近4 000年,几乎无年无灾,也几乎无年不荒 。根据《中国救荒史》统计,从公元前1776年到公元1937年的3 700余年间,我国总共发生各类灾害5 258次。不少封建王朝更迭遵循自然灾害-农民起义的历史规律,统治者在此基础上吸取历史教训,非常重视对自然灾害的治理。“风险”“危机”“灾害”概念的萌芽可追溯至先秦时期,先秦风险治理主要涉及知幾察微、持危救危等

二、历史上的救灾政策、思想:应急管理的重要渊源

第一,积极预防的政策与思想。古人很早就认识到灾前预防的重要性,在应对自然灾害中积累了丰富的积极预防思想。《易经》指出“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告诫统治者在治国理政中要增强危险、忧患意识。在政策上,古代政权积极预防灾害的方式有:改良社会条件对自然灾害进行预防,包括实施重农政策、仓储政策等;改良自然条件对自然灾害进行预防,包括实施水利政策、林垦政策等 。第二,积极救灾的政策与思想。灾害发生后,对于临灾,历代政权也创造了许多应对方式,以减轻灾害对社会的影响,包括:赈济、调粟、养恤、除害、安辑、蠲缓、放贷、节约等 。当然,在古代的救灾思想中,也存在着一些消极的思想,比如消极预防的天命主义、消极救灾的巫术主义等。在现代应急管理体系构建中要避免受到这些思想的影响。

从历史逻辑看,我国国家治理体系,是在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长期发展、渐进改进、内生性演化的结果。 历史制度主义理论认为,制度的生成与发展存在路径依赖效应。国家制度和应急管理制度的演化、发展也必然受到历史的影响。 历史上的制度传承与文化传统对现代的国家治理体系有着深厚的影响,应急管理体系也不能例外。 我国现代化应急管理体系构建要遵循历史逻辑,继承和吸收古代救灾管理和救灾政策形成的有益制度与经验。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借鉴中华民族防灾救灾减灾的历史经验教训,把握安全事故、自然灾害等公共突发事件发展的规律。 4nyfGt2ka6hfUf70ZGYpAGEpUH2Chlzgjg6HLO46VtobDy8ksfSKh5+s7pU12Xp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