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章
应急管理是国家治理重要组成部分的基本逻辑

按照国家公共事务的紧急性、确定性程度,国家治理、公共治理可以分为对常态事务的治理、对非常态事务的治理等两种类型。而对在常态事务治理之外的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能力,往往决定了国家治理能力、公共治理能力。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对于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和意义。现代化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离不开现代化的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的支撑。 从管理学的新木桶原理 来看,现代化的应急管理能力可以说是现代化国家治理能力的“底板”。只有加固好“底板”,才能不断地实现补短板、创新板。作为超大治理规模的国家,我国国家治理具有规模经济效应的优势,也不可避免地面临风险矛盾集中放大的劣势。只有不断推进应急管理现代化,发挥优势、克服劣势,才能为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坚实的基础。 面对我国到2035年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全面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战略目标,面对各类突发事件的严峻挑战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推进应急管理现代化势在必行。

2019年10月,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简称《决定》),对全面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目标进行了战略性、系统性部署。《决定》明确指出,要优化国家应急管理能力体系建设,要健全重大舆情和突发事件舆论引导机制。2019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九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应急管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中的重要性,不仅明确地体现在政治要求上,还深刻地蕴含在国家治理理论与实践逻辑之中。新冠疫情对各国和地区的治理能力、应急管理能力形成严峻考验。防控疫情的应急管理能力的差异,暴露出了不同国家和地区治理能力的差异。这也证明了应急管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重要组成部分这一重要论断的科学性。未来面对各种风险和挑战,我国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中,要不断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减少甚至避免突发事件对经济社会造成的损失和影响,变危为机、化害为利,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 5qkn4eqOLA05Gs+X+CUyHEcXw0R0IKHh1oDWmo4QGpp5jwNe9NJRTe3U160OasY7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