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2章
校园生活

温馨提示:本章会涉及与自杀相关的话题,阅读时请随时关注自己的心理状态。

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艺术家,问题是如何在长大之后仍能保持这种天赋。

——巴勃罗·毕加索

教育是一件神奇的事情。事实证明,教育可以打破贫困的代际传递,让人们获得有偿工作,延长寿命。教育还可以使年轻人的生活有条不紊,为他们提供结识他人的机会,使他们学会为自己谋取利益,学会在日常生活中无法习得的经验和技能。

通常情况下,我们初次受到家庭环境以外的影响,接触直系亲属以外的同龄人都是在学校。我的经历也是这样,如果在学校遇到了一群陌生的孩子,一点儿都不想跟他们玩。

在我这样一个自认为是书呆子的人看来,学校和老师的存在简直就是一个奇迹。然而,由于本书的主要目的在于帮助你了解并克服生活中遇到的挑战,我将重点讨论那些在学生时期曾困扰我,且至今仍然影响着我的问题。

从上学开始,我们的玩耍时间和社交模式逐渐变得固定。做事不再只凭好奇心和乐趣,也不再像上学前那样,可以在午饭前天马行空地想象不可能的事情,整天只顾着玩泥巴(我自己是这样)。学校看重的是成绩、准确性和速度。学校常常有考试,有考试就会有分数。你会被告知你的班级排名、年级排名,甚至全国排名,你被鼓励要奋力拼搏,争当第一。

没人会教你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绪,如何处理人际关系,这些正是我们成年后遇到的最大障碍,却总有人教我们科目之间有等级之分。例如,语言和数学虽然很无聊,但却很“有用”,是“重要”的科目;舞蹈和戏剧虽然很有趣,也很有创意,却不是“正经”的科目。

速度、成绩和职业教育倍受重视,原因在于英国最初实施免费教育是为了服务18世纪后期的工业革命,旨在使年轻人尽快掌握技能,以进入工业领域,为国家赚钱。舞蹈和戏剧等科目不仅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学习过程中还可能常常犯错。此外,乐趣和创意于工业毫无益处,因此不受重视。

我告诉你们这些,并非要贬低学校,而是因为我遇到过很多人,他们都认为自己工作不够高效,学业成绩不够优秀。虽然家庭和媒体(我稍后会讲到)都会传递这样的信息:一个人的生产力是衡量其生命价值的尺度,但学校通常是孩子们初次正式接触这种资本主义思想的地方。更重要的是,他们可能在学校里还学会了将人的价值与生产力混为一谈。

分数并不能说明一切

你如何评价自己的学习能力?你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可能揭示了你在学校获得的评价。人们通常认为,成绩单能够证明我们是什么样的人,以及我们的能力。然而,影响学业成绩的因素有很多。例如,在下列情形下,学生通常会表现优异:

·学校让我们有安全感,能够包容我们的个性发展,注重培养我们的个性,并能满足我们的物质需求(如为我们提供食物)。

·课程有趣、设置合理,能满足我们的需求,既能给我们提供一定的挑战,赋予我们学习的动力,但又不至于太难,让我们不知所措。

·老师有激情,能用多种教学方法调动我们,让我们感受到他们的关心和信任。

·我们可以从书本和帮助我们的老师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并从中获益。

·照料者关心我们的学业与学习生活,能够支持我们,并参与进来。

·家庭生活安静平和。

·同伴能够接纳我们。

可见,影响我们学业表现的因素很多,然而在评价我们的考试成绩时,周围的人对这些因素视而不见,好像这些因素并不存在或一点儿也不重要一样。

如果你在学校表现出色,并且感兴趣的科目刚好是学校重视的那些,你可能会受到表扬,其中或许是溢美之词,或许是对你光明前途的建议。你的自尊和自信可能会因此得到提升。如果你有过这样的经历,那就再好不过了。

然而,我也曾遇到过许多这样的年轻人,他们因为没有取得好成绩,在课堂上坐立不安或注意力不集中,所以被贴上了“不专心”、“不听话”或“不够聪明”的标签。无论他们走到哪里,这些标签都如影随形。然而,我们忽略了一个重要的事实,即老师看到的只是表面现象,事实可能并非如此。

有些孩子之所以在课堂上无法集中注意力,是因为这门课不是他们的强项。例如,他们可能擅长表演,对数学却一窍不通,让他们在同学面前回答问题,他们会焦虑不安。

有些孩子则需要通过坐立不安来集中注意力,这或许是由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导致的。然而,由于不被老师允许和理解,这种行为被解释为不良行为。

还有些孩子在家庭和学校生活中遭受了很大的痛苦。他们或许失去了亲人,或许遭受贫困、饥饿、虐待、校园霸凌或其他事件的折磨,如果是这样,他们的心不在焉也情有可原。

这些孩子都需要帮助,但他们已开始相信别人对自己的评价,认为自己“不聪明”“很笨”“不可能成功”,或者“有问题”。

我们总是会相信当权者(父母、老师、老板、我们敬畏的人)对我们的评价,只看到与这些评价相符的信息,却忽略了任何与之相左的信息。在我们小的时候尤其如此,因为那时我们才开始了解自己,对大人对我们的看法深信不疑。

适度的压力未必是坏事

我并不是说考试、竞争和别人的评价毫无益处,它们可以成为激励我们学习的驱动力。你或许已经发现,有时压力就是机会,在压力的驱动下,你的成绩可能会提高。生物学研究证实了这一点,因为肾上腺素和皮质醇有助于提升我们的能力,尤其是专注力和表现力。

我在上一章曾讲道,我们应对压力的方式取决于照料者是否能够满足我们的情感需求。它还取决于我们是否曾面对、忍受并克服适量的压力,适量的压力能够锻炼我们的适应能力。

然而,一旦我们面对的压力超过了这个量,我们的能力就会迅速下降。就好像撞到了警报区域一样,我们的大脑仿佛被一层薄雾笼罩,无法再清晰地思考和有效地行动。一旦处于这种状态,即使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也会让我们放弃、愤怒或崩溃流泪。长大后,你一定有过这样的经历——突然面临过大的压力时,一件小事就能让你崩溃。

如果你的家人只能接受全优的成绩,这将使你在学校背负巨大的压力。你可能会坚信家人的期待表明家人对你的能力很信任,但同时也可能产生一种极度的恐惧心理,担心难以承受失败带来的后果。

如果老师或家长密切关注着你的学业情况,比如你常常被老师留下来,每次都说这是“最后一次机会了”,你可能会竭尽全力地想证明这一次你会做得更好,你也能做得更好,但由于过度焦虑,你的所有努力都付诸东流。

如果你被要求“像其他孩子一样”(例如,患有孤独症的孩子可能会被迫“表现”得好像他们没有患病一样)而无法展示真实的自我,你也会有压力。

如果你觉得自己学习能力不强,或者不擅长某件事,这或许与能力无关,或许你感兴趣或擅长的领域不受学校重视。你在其他方面非常有天赋,但这些领域恰巧不被学校重视,于是你就被贴上了“不聪明”的标签。

我们在学习两次世界大战、英国国王和女王、如何解二次方程、如何与同学竞争的同时,逐渐了解了自己的学业优势和短板,也了解了我们是谁。

问自己几个问题 :你的学校生活如何?你还记得自己的成绩单吗?还记得当时老师或家长是如何拿你与同学或兄弟姐妹相比较的吗?那时候你觉得自己的能力如何?你是否因能力出类拔萃或能力不足而被老师区别对待?你是否有学习压力?压力是否对你有益?谁曾支持过你?你对这些问题的回答与你现在对自己的看法有何关联?

小妙招1 :你是谁这个问题不应由你的分数、成绩或你完成任务的速度来决定。即便你所擅长的领域在学校不受重视,你依然可以为自己的天赋感到自豪。你是否有什么兴趣因为在学校不受重视而迟迟没有尝试,例如艺术和戏剧?每次想到这些领域,你是否会感到兴奋?如果是这样,为什么不去尝试一下呢?

小妙招2 :犯错是最快的成长方式。犯了错没关系,只需要从中汲取教训,引以为戒就好。每个孩子对于世界的了解都始于玩耍,那时即使犯错,也不会造成严重的后果。你能否对生活采取一种更接近玩乐的态度?选择一种爱好或一件你已经在做的事情,把它视为一种纯粹获得乐趣的方式,而不去考虑如何做好这件事情,看看允许自己犯错结果会怎样。有趣的是,犯错有时恰恰是最好的学习机会,有时我们犯的错误甚至会改变世界。例如,便利贴、青霉素、X射线和微波炉,虽然它们的发明者现已成名,但这些发明都来自他们偶然犯的错误。不犯错,就永远无法学会做决定。

我是谁?

青春期不仅会带来身体上的变化,如身高突增、体重增加、毛发生长、乳房发育、月经来潮、痤疮、变声和遗精,还会引起情绪波动。

青春期通常从9至17岁之间开始,直到25岁左右结束。在25岁左右,人类大脑才能完全发育成熟(如帮助我们集中注意力、做出复杂决定、为他人着想、抑制冲动的前额叶皮质)。过去人们普遍认为,青少年的冲动是由于大脑前额叶皮质部分发育不全造成的,然而,研究表明这只是部分原因。

我的一个朋友,工作时像闪电杰克一样,一眨眼的工夫就能完成任务。我的另一个朋友却像蜗牛一样,总是磨蹭到最后一刻。然而,我对他们的爱却是一样的。为什么?因为一个人是否值得被爱、付出或尊重,与这些无关。

青少年的大脑

你有没有注意到,青少年有时会突然对他们曾经认为有趣的人和活动感到厌烦?他们在家里闷闷不乐,不愿和家人说话,但在有朋友来访时,或受邀去参与一些新鲜刺激、在大人眼中非常可怕的事情时,又变得异常活跃?

这并非因为他们不够成熟或讨厌你,虽然有时他们会大声对你说“我讨厌你”。他们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多巴胺(大脑中一种让你兴奋并使你对某种行为成瘾的化学物质)水平在青春期会下降,但在参与新鲜刺激的活动时又会上升。也就是说,青少年可能只有在面对新事物时才会真正感到兴奋,变得活跃。

此外,你有没有注意到,有些青少年可能会以身犯险:把酒带进学校、入店行窃、违反宵禁,或在不戴头盔和不用刹车的情况下,眼睛都不眨一下,毫不犹豫地踩着滑板从山顶滑下来?

青少年并不是不能理解风险。他们有时也会(像大人一样)高估某些行为的危险,如“我的朋友们都恨我,我的人生完了”,或“哦,上帝,我快死了”。只要一个新鲜事物能够带来好处,无论这个好处有多小,青少年的大脑都会弱化其风险。“没错,我可能会因喝酒、入店行窃、违反宵禁而被抓,我也可能会受伤,但做这些事多有趣啊!”

总之,青少年由于受到了多巴胺的驱使而追求新奇。面对新鲜事物和危险时,他们感到充满活力,尤其在他们的朋友们也认为这件事情很刺激时(稍后我们将讨论朋友的作用),更是如此。他们可能会冒险(吸毒、打架和超速驾驶),有时可能会造成严重后果。

然而,通过挑战老师和家长设定的界限和规则,我们对这个世界有了更多的了解,更加全面地认识其真实样貌,我们想看看这些界限和规则是否真的存在,如果我们打破了界限和规则会有什么后果:如果回家晚了,会有什么麻烦?如果超速驾驶,会有多大危险?在派对上喝得酩酊大醉,会有什么后果?

为了融入周围的群体,我曾打破父母制定的规则,像大多数青少年一样,从13岁就开始吸烟(对不起,妈妈),在被发现又想逃脱惩罚时,我就撒谎说,“烟不是我的,是我朋友的”(对不起,贝丝!)。这也是我小偷小摸的原因,后来还被抓去了警察局。

对新奇事物的追求和对风险的弱化促使青少年逐渐走向了独立。也就是说,他们试图通过朋友来寻找自己在家庭以外的身份。他们会为了结交新的朋友而承担风险,尝试新的运动,参与新的活动,选择新的课程,或者在众人面前表演。这就是为什么青少年能够在滑板和滑雪板上毫不畏惧地表演特技,或参与其他一些成年人因为怕死而不敢尝试的活动。

敢于冒险的积极意义也体现在青少年活动家身上,他们坚持自己的信仰,为世界带来了真正的改变,比如最年轻的诺贝尔和平奖得主马拉拉·优素福扎伊(Malala Yousafzai)和气候活动家格蕾塔·通贝里(Greta Thunberg)。敢于冒险有助于我们认识自己和自己的能力。

身份

很少有青少年能意识到大脑的这些变化,他们只是觉得自己受制于更深层的生理变化(时而伤感,时而高兴,时而无聊,时而痴迷,时而脆弱,时而狂野——这些情绪在许多人身上循环往复)。

然而,他们意识到了什么可能更重要。(离开家之后)我是谁?我属于哪里?我的身份是什么?身份包括与我们有关的一切,如我们的信仰、价值观、风格、品位、种族身份、性别身份。

随着我们角色的变化(例如,父母、爱人、姐妹、兄弟、朋友、员工、老板、志愿者、文艺青年、哥特潮人、无业游民等),我们的身份也会不断变化。然而,直到十几岁时,我们才开始真正意识到身份的概念,开始塑造身份,并拥有身份。

有些人从有记忆开始就知道自己身份中最核心的元素,如“我是同性恋”,“我是跨性别者”(尽管有些人需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意识到自己的性少数身份),“我是个宗教信徒”,“我是正义人士”。只要这些身份能够得到认可,他们就会保持下去。

有些人在很小的时候,家人就为他们设定好了身份,如“你很勤勉,将来要接管家族企业”“你是一个体育健儿,每天晚上都要坚持练习”。如果孩子认同这些身份设定,那就没问题。但如果他们不认同,家庭内部就会发生冲突,孩子们就会为了寻找真实的自我而反抗,叛逆就会随之而来。

有些人为了确定自己的身份,去尝试了不同的信仰、价值观、风格和品位。我曾尝试过摇滚和嬉皮风,曾经消沉过、紧张过、(可能过度)狂野过、愤怒过、焦虑过,在我生命的不同阶段,我曾加入过不同的社群。这些不同阶段并非按顺序相继出现,它们起伏不定,有时相互重叠,相互融合。严格来说,它们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阶段——它们是重要的生命历程,从不同的方面塑造了现在的我。

你周围可能也有正在尝试找到自己身份的青少年。如果你问他最喜欢哪个乐队,现在最流行什么,一周后你再提到他给的答案,他大概会吃惊地看着你,说:“什么?那支乐队/那些衣服已经过时了。”

我们都是在不断的尝试中寻求适合我们并能得到他人认可的身份。我们期望别人能够毫不犹豫地接受真实的我们,并认可我们的价值。如果我们得到了别人的接受和认可,我们就能逐渐具备强烈的自我意识,为自己感到骄傲,在自信中前行。

我们为何会在意别人的评价

我们的祖先过着群居的生活,依靠群体的力量生存了下来。只有生活在部落之中,才能获得食物、繁衍后代、保障安全;而离开部落则意味着死亡,因为我们必须独自面对危险的世界,保护自己、猎取食物、抵抗野兽。因此,即使是在21世纪,只要我们感觉自己不属于任何群体,大脑就会得到信号:我们遇到了“致命的危险”。

你是否注意到,虽然你已成年,能够照顾和保护自己,但当你发现别人不喜欢你的生活方式或你在照片墙上最新分享的照片时,或当你从一些照片中看到,即便你不在,你的朋友们也能开心玩耍时,你仍然会感到焦虑或受伤。

或者你是否注意到,当你感到孤独,感觉没人知道你的内心所想,没人陪伴你时,你会很痛苦。如果有这样的感觉,这很正常。我们虽然生活在现代,却仍然保留着原始的社交需求。对于情绪敏感的青少年来说,这种感觉更加明显。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青少年总是特别关注那些能把自己和同龄人联系起来的东西,似乎他们的生活离不开这些东西,如“我必须拥有那件上衣”“我必须拥有苹果手机”“我必须去那个派对”,因为他们的大脑认为,他们的生活确实离不开这些东西。这也解释了为什么照片墙以及其他允许别人点赞和发表评论的平台是最容易引发青少年焦虑的地方。处在青春期的孩子对社会反馈非常敏感。

影响身份的因素

我们不怕被拒绝,但怕被忽略。

——罗伊·珀蒂菲斯(Roy Petitfils)

人类天生就有社交需求,在乎他人的看法,遭到拒绝时感到痛苦,都是人之常情。

身份的塑造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但最重要的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文化

我们成长的文化和时代决定了我们在身份认知方面被教导的内容。在英国长大的很多人常常被教导:

· 性别只有两种 :男性和女性,这是由出生时的生殖器官决定的。不过,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办事处表示,出生时为“双性人”的婴儿(占世界人口的1.7%) 几乎和红头发的人(占世界人口的2%)一样普遍,而且也不是每个人都认同男女二元性别,有些人还会选择变性,这种现象由来已久。例如,在印度,有一种被称为“海吉拉”(Hijra,在巴基斯坦被称为Khawaja Sira)的中性人,他们作为第三性别得到了正式承认,在历史上一直被尊为半神。在许多其他文化中,尊重第三性别或非二元性别的人也有悠久的历史,例如北美原住民群体中的“双灵”人,夏威夷原住民和塔希提文化中的“毛胡”人,汤加文化中的“法卡莱蒂”人和菲律宾被殖民前的“伯克拉”人。

· 两个性别各自扮演着不同的角色,需要遵循性别设定 。女孩柔弱漂亮、善良谦恭、善解人意,散发着女性魅力,但也很脆弱,多愁善感,所以她们应该矜持,为保护自己应尽量避免抛头露面。男孩身强体壮、独立,领导能力强,自信、好胜,遇到困难他们能应付自如,不需要他人帮助,他们不会轻易流泪,却常常惹麻烦,容易冲动——“男孩终究还是男孩”——这对所有性别的人来说都是一个极其危险的信息。另外,你是否注意到,现在的社会更看重男性的性别特征(领导力、自信心、竞争力),而非善良、脆弱和善解人意?

· 性爱是一件危险的事情 。性爱发生于相爱的男女之间。性爱会导致青少年怀孕和性传播疾病,这明确地告诉我们,应该远离性爱,因为它很危险,甚至可能会铸成大错。但事实上,性爱的含义不局限于此,也并非一成不变,它还包括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好奇心、玩乐、相互之间的认同和尊重。所有人都可以享受性爱。体验和探索性爱最安全的方式,就是了解自己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以自己享受与否为标准,但是就像我说过的,这很难得到社会的认可),学会表达自己的喜好(分享你喜欢的方式和拒绝的方式),倾听对方的意见。不幸的是,有些人在很小的时候就放弃了自我探索。许多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在无意识中找到了自慰方式。例如,我的一个朋友,曾骑在床柱上玩骑马游戏,在感觉到这种游戏带给她的愉悦之后,她就一直玩这个游戏。然而,当她的父母发现这个狂热的小骑手从游戏中获得的愉悦似乎远远不止他们最初意识到的乐趣时,他们惊慌失措地对她大喊:“无耻!真不要脸!”父母对待孩子的这种态度会影响他们将来对自慰的看法。你应该引导孩子,帮助孩子理解这种行为,给他们一个认识自我的机会,这有助于引导他们开启性爱的自我探索之旅。羞辱孩子,让他们感到羞愧(这是经常发生的),就使得孩子把“性爱的自我探索”和“坏孩子”联系起来。不幸的是,对女性来说,性探索的尝试往往被贴上“淫荡”的标签。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人都会自慰,你也可以。这并不丢人。

这些说教对我们产生了实实在在的影响,它们告诉了我们成长的一种方式,却限制了我们可能拥有或即将拥有的其他各种可能性。此外,受到这些狭隘观点的影响,我们总是管控着自己,也管控着那些违反社会期待、不被社会所认同的人。霸凌和偏见就是这样产生的。

这些说教还导致我们在这一方面(性和身体的亲密接触)缺乏必要的思想准备。在某些情况下,这或许会给我们带来极大的惊喜,然而,有时(在缺乏理解、尊重的时候)这也可能非常危险。

你在成长过程中,接触过哪些关于性别和性爱的知识?是如上面所说,还是有所不同?对于性爱,你自信吗?困惑吗?害怕吗?别人是否认可你的性别和性取向?关于性别和性取向,你周围的人有何看法?在学校或家里你听到过诸如“死基佬”和“荡妇”这样的侮辱性词语吗?你的初夜怎么样?那段时间是否有人曾为你提供必要的帮助?

希望你的第一次性经历没有给你留下阴影,你从中感受的是尊重、兴奋、自由,只有一点点尴尬,并且你只对自己信任的人提及过。可悲的是,有些人的这段经历成为别人八卦的对象,有些人为自己的性行为感到羞耻(男性很少会这样),有些人别无选择,只能出柜,希望知道他们性取向的人能够支持并关爱他们。这个阶段发生的一切,都会影响我们的性爱观。

早期教育带给我们的误导可能会影响我们的一生。心理学家莎拉·麦克兰德(Sarah McClelland)曾写过一篇关于“亲密的正义”的文章,她发现年轻女性对性爱的满意度取决于她们的伴侣对性爱的满意度。然而,年轻男性对性爱的满意度则取决于他们自己是否达到性高潮。有趣的是,女性对伴侣的满意度与伴侣无关,这意味着当女性与女性亲密时,将不存在高潮满意度的偏差! 当要求人们描述满意度较低的性体验时,年轻女性常用“抑郁”“情绪悲伤”“痛苦”“堕落”等标签描述这些体验,而年轻男性则用“孤独”“性伴侣缺乏吸引力”“性刺激不足”来描述这种经历。

我最近为一对异性夫妇做咨询。他们在一起已经8年了,来治疗中心是为了咨询关于性爱的问题。每当这位女士告诉丈夫自己的需求时,他们就会争吵起来,性爱也无法继续。在我们谈到这里时,那位男士说:“作为一个男人,我知道如何取悦我的女人。我应该有自信,不需要别人告诉我,否则会让我觉得我在这方面表现很差,不够男人。当她提议我用某种方式抚摸她时,我认为她是在告诉我,我床上功夫很差,我不是个男人。”

在这个案例中,学校教育(要求我们事事追求完美,否则就是失败)和性别设定(认为男性应该是自信的领导者,永远不需要帮助)以及我们对性的有限认知,这些因素交织在一起,导致他们夫妻关系出现问题。不过,一旦弄清楚缘由,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好消息 :有研究表明,性别之间的界限正在变得模糊,越来越多的女孩具备了“传统男性特质” ,例如她们展示出了自信和领导能力(这些特质本来就不应该按性别区分)。

坏消息 :也有研究表明,与突破性别界限的女孩相比,照料者和同伴更有可能避免并惩罚男孩突破性别界限的行为。 通过惩罚那些违反其既定角色设定的人,性别之间的权力不平等就此产生。如果我们想要创造平等的社会,就要告诉所有人,无论什么性别,都有可能获得成功,得到社会认可。我们还要告诉所有人(尤其是男孩子),流露情感、温和善良、关心他人、听取别人意见是非常重要的品质,不会影响他们的男子汉气概。

鲁思·巴德·金斯伯格(Ruth Bader Ginsburg)说:“性别界限……并未帮女性站稳脚跟,而是把她们关进了牢笼。”对此,我完全赞同,但我想说的是,它几乎把所有人都关在笼子里——不仅仅是女性。

你是否看到了我们幼年时接受的教育和我们成年后的感受之间的联系?你是否会因自己有过一两次一夜情,就认为自己是个荡妇?你是否在自慰后为自己感到羞耻?你是否因没有足够的性体验,就认为自己不正常?在性方面,你有什么小癖好?这与你对它的认知有关吗?

速成练习

无论你的性取向是什么,无论你是自己享受性爱还是与别人一同享受,你的选择都是正常的,而且也是非常美妙的体验。欲望、快乐、权力——你可以探索所有这些要素,并从中感受到快乐,而不是痛苦或羞耻。如果你对性爱或自己的身体感到羞耻或尴尬,原因不在于你。那么为何不卸下所有的包袱,大胆地探索性爱呢?

而且,压根就不存在“床上功夫不好”这回事。临床心理学家卡伦·格尼(Karen Gurney)博士告诉我:“诸如‘他床上功夫不好’或‘我没有性冲动’这样的描述,会让人们误解性爱。事实上,性爱是两个人之间的舞蹈,而非一个人可以掌控的状态。一个人不可能‘床上功夫不好’,因为性爱是一种交流,而非一种可以学会的技巧(虽然很多人可能不擅长交流)。”也就是说,我们要先学会与伴侣交流,与他沟通我们的喜好和需求,了解对方的欲望,才能拥有美妙的性体验。

你可以今天就付诸行动,了解自己的喜好和需求。例如今天可以早点儿上床休息,自我摸索,或者给自己买个性爱玩具(你可以假装这是医嘱!)。如果你一时无法接受这些,那就买本书,通过书来更多地了解性爱。一旦找到让你感觉愉悦的东西,你可以尝试大声地说你喜欢它。这听起来可能有些奇怪,但我们必须先从说出自己的欲望开始。如果感到有点儿害羞,那就选择在独处的时候开始。对你不喜欢的性爱方式,也可以采取同样的方法。

霸凌

棍棒能够打断我的骨头,但语言不能伤害我的心灵。

英国有1/5的年轻人在学校曾遭受霸凌。他们当中,近2/3的人是因为外表而被欺负。长期患病的孩子、有特殊教育需求的孩子、有各种能力缺陷的孩子,以及来自单亲家庭的孩子,往往会成为校园霸凌的对象。 几乎一半属于性少数群体(LGBTQ+)的学生曾遭遇过霸凌。

你有没有注意到这些事件都与“差异”有关?或者更准确地说,从未有人教导我们如何理解和包容多样性。虽然现在读这本书的人大部分已经离开学校,但这些数据表明,你们中的相当一部分人可能遭遇过霸凌。霸凌会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而且这并不仅仅发生在校园里。因此学会识别和阻止霸凌,学会让过去遭遇霸凌的经历不再影响你现在的生活,就显得至关重要。

霸凌不仅包括身体上的,也包括语言上的。许多人也许都还记得曾在学校操场上听到过一些侮辱性的语言,如“荡妇”“胖子”“书呆子”“废物”“白痴”。而如今,语言霸凌往往比这些言辞更恶毒。

霸凌还包括网络霸凌。在社交媒体上对他人进行骚扰性评论,转发并嘲笑他人发布的照片或视频,都属于网络霸凌。这些行为对孩子们可能产生毁灭性的影响,当他们知道自己第二天将面对的同学们也会看到这些评论和照片时,尤其如此。

霸凌有时是无声的。例如,有人把你排除在他们的群体之外,不让你参加某项活动,或者排挤你、无视你。任何年龄段的人都可能遭遇这样的事情。

如果只有过一两次这样的经历,或者在你遭遇霸凌时你的朋友能够帮助你,帮你屏蔽(最好是阻止)这些评论,那么你即便当时受到了伤害,也很快就能从阴影中走出来。然而,如果你经常受到霸凌,又无人帮助你,你就会感到焦虑、悲伤、孤独,甚至夜不能寐。

霸凌已成为并且一直是自杀的一大原因。它会给每个受害者造成严重的伤害。霸凌不仅发生在校园,也不仅发生在童年时期,许多成人在亲密关系中、在办公室或生活的其他方面都经历过霸凌。

被欺负的人往往很难相信别人,认为他们也会欺负自己。他们有时甚至开始认同霸凌者的言行,尤其是当有人站在一旁围观,却无人愿意伸出援手时。这时他们会以为,在旁观者看来,他们活该遭遇霸凌,不值得受到保护。如果你一直有这样的想法,或曾经有过这样的想法,那么请你相信我,你值得拥有更好的生活,而不该有此遭遇。旁观者没有介入,是因为他们害怕,或者因为他们认为自己介入也无济于事(虽然事实并非如此),而不是因为他们认为你活该被欺负。你当然不应该被欺负。

你在学校或职场是否遭遇过霸凌?这类经历对你有什么影响?

如何应对霸凌造成的影响

你要知道,无论是遭受身体霸凌,还是语言霸凌,都不是你的错。霸凌者霸凌他人,或许是因为他们自己也曾是霸凌的受害者,这使他们误以为霸凌是正常行为;或许是因为他们自己的经历迫使他们通过这种方式向别人证明自己的强大。由此我们发现,霸凌者实施霸凌是由他们的生活经历,而非我们的错误所致。

向信任的人求助 。你可以向你信任的人求助,来应对霸凌。如果你还在学校,是否有人愿意帮助你,向学校报告你的遭遇?如果你已步入职场,是否有一位值得信任的同事,在你正式申诉时,站在你这一边?即便他们不能立刻帮上忙,但如果他们能倾听你的感受,这也能带给你慰藉,让你不那么孤立无援。

避免与霸凌者正面冲突(除非你已有应对措施) 。尽可能远离他们,以保障自己的人身安全。如果可能的话,远远避开他们,并找到自己认为可靠的人,在再次遭遇霸凌时,可以向他们求助。如果你遭遇的是网络霸凌,请见第3章讨论的应对策略。

如果你曾遭遇过霸凌,你需要注意的是,有时候我们会以霸凌者欺负我们的方式对待自己 。无论你多大年龄,你都会受到别人的言行的影响。别人对你说过的话或吐过的口水都会烙在我们心里,甚至有可能成为我们攻击自己的武器。你内心深处是否也藏着一个人,像霸凌者那样批评你自己?如果有,这也不奇怪。我将在第9章讨论这个问题,分析其原因,并教给你一些应对策略。至今,我照镜子的时候,仍然偶尔会听到“平胸、厌食的婊子”等恶毒的语言,这是我13岁时别人骂我的话。谢天谢地,我现在不在乎这些了。

如果一想到霸凌你就会感到焦虑,那么想一想本章开头时你想到的那个人,那个能带给你安全感的人(或宠物),他们会带给你慰藉。现在可以集中全部感官来想象他们,他们过去相信你,现在依然一如既往地相信你。事实上,他们说过的话你早已铭记于心。

有趣的是,或许此时此刻,我说的话也会烙在你心上,在你的脑海中形成一个迷你版的索菲医生,在将来你感到茫然、恐惧的某个时刻,这些话语能够抚慰你、支持你。

最后,如果你知道有人正在遭受霸凌,请立即采取行动帮助他们。

照料者

青春期的孩子虽然特别看重朋友,但他们仍然离不开照料者,需要照料者的支持与帮助。他们需要照料者为他们树立榜样,需要饱经世事、见多识广的照料者分享他们的智慧、经验,倾听自己的心声。他们希望在探索自己身份的过程中,照料者给予他们鼓励,而非评判。

我有很多患者在青春期时曾听到他们的照料者用“荡妇”“胖子”或恐同的侮辱性语言辱骂邻居家的孩子,照料者的这类言行会使他们清晰地意识到,自己的家人能够接受哪些行为,不能容忍哪些行为。有些患者自己曾遭受过这类语言攻击,有些患者曾因穿着不符合性别设定而受到惩罚,有些患者在青少年时期被要求定期称重,照料者计算他们摄入的卡路里并据此制订饮食计划。由于这个时期他们的人格尚未定型,还在探索阶段,如果有人向他们传递“你的相貌有问题”或“你太胖了”等信息,会对他们产生持久的影响。现在,他们在面对自己的身体或选择服装时,可能仍然能够感觉到这些侮辱性语言的影响。

照料者还要帮助孩子树立底线意识。他们不仅要让孩子认识到,在他们遇到危险时,总会有人介入,帮助他们脱离危险,同时也要帮孩子认识到,凡事都有底线,打破规则就要受到惩罚。

如果你为人父母,家里有一个十几岁的孩子,我的朋友、临床心理学家安-路易丝·洛克哈特(Ann-Louise Lockhart)博士总结的一些经验或许对你有用:

当你坐在过山车上,拉下安全压杠时,工作人员会要求你怎么做?他们会让你用力推,固定好安全杆,以确保安全。他们要求你这样做,是为了确保你的安全。你也想确保自己的安全。用这个例子来形容养育孩子的过程,再恰当不过了。当我们把安全压杠往里推,或要求他们往里靠的时候,他们偏要往外用力。为什么?因为他们需要确定你是他们值得信赖、安全又稳定的后盾。

对于照料者来说,这可能是一个非常困难的时期,因为许多大人有时也像十几岁的孩子一样,面临很多烦恼:在家里,无精打采,无所事事;在外面,对朋友圈以外的任何事情都不闻不问;还常常因为一件小事就大发雷霆。照料者不仅要应对自己的各种烦恼和压力,同时也会为孩子逐渐远离自己而感到悲伤,要知道,自己曾经可是这些小可爱眼中的宇宙中心。

最重要的是,在我们十几岁的时候,在我们为成为今天的我们而努力的时候,我们都曾渴望与父母亲密无间,希望他们关心我们,支持我们,尽管那时我们可能没有表现出来(这也提醒我,应该对妈妈说声对不起。我是否也曾让你头痛不已?永远爱你,妈妈)。

打造个人名片

真正的认可使我们免受羞耻的蹂躏。

——艾伦·唐斯(Alan Downes),
《天鹅绒之怒》( The Velvet Rage

如果在十几岁的时候无法确定自己的身份认同,也找不到可以容身的群体,我们对“我是谁”这一问题的困惑,可能就会变成对“我有什么问题”的担忧。

在青春期,我们对自己任何一个方面感到不满甚至羞愧,都可能会影响我们的情绪和我们对自己的定位,也会影响我们的行为。还记得我说过人类总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吗?孩子如果因为自己身份的某些方面感到羞愧或被孤立,而此时又没有人教他们应对并管理自己的情绪,他们就会自己设法应对。

他们可能会退缩——如果你没有好的应对方法,远离那些令人不快的事情可能是唯一安全的选择。

他们可能会麻痹自己——青少年还不知道如何控制情绪波动,没有人教过他们这些技能,所以他们可能会选择用酒精和毒品麻痹自己。

他们可能会像变色龙一样,为了融入社会、被他人接受,他们学会了戴着不同的面具生活,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

例如,那些曾因民族或种族而被孤立的孩子,后来反而会像学校里典型的白人孩子一样,不接受他们曾经认为很重要的民族文化。那些在他人眼中不够“男人”的孩子,可能会为了变得更有“男子气概”而拒绝自己的性取向,不再按照自己的真实意愿穿衣打扮、约会、生活。

在青春期,我们许多人都尝试构建一个新的身份,向世界展示我们的“个人名片”,而在这张名片中,不包含任何他人不允许我们展示的元素。我们努力变得“完美”,获得“完美”的成绩、“完美”的身材、“完美”的衣服,等等。我给完美加了引号,因为完美根本不存在。为了防止别人知道我们不愿让他们知道的事情,我们可能会故意表现得“滑稽”、“古怪”、“招摇”或“冷漠”,以达到转移他们注意力的目的。

我有一位年轻的男性患者,认为无论自己取得多少成就,获得多少赞誉,都还“不够优秀”。但在外界看来,他已经“非常优秀”了,拥有豪车和六位数的薪水;他身材高大,肌肉健硕,穿着时髦(就像雨果·博斯品牌的代言人);工作废寝忘食、不计回报,对所有的热门话题也了如指掌。常常有人夸他风度翩翩、聪明睿智、事业有成、诙谐幽默、佼佼不群,也有人嫉妒他。但在内心深处,他却没有安全感。事实上,他曾因是同性恋而被同龄人和父亲羞辱,他试图通过追求完美的外形,来掩盖自己身份中的这一瑕疵。他认为只要自己足够完美,别人就会喜欢自己,不会在意他羞于示人的一面。从那以后,周围的人确实一直对他赞不绝口。

但有时候,无论别人如何夸赞我们都无济于事,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我们总在担心,他们一旦了解了真实的我们,就不会这么说了。

当然,并非每个人都会抱有这种想法。有些人喜欢独处,对“融入”他人毫无兴趣。

问自己几个问题 :在学校或职场,你与同龄人相处融洽吗?你有朋友吗?周围的人是否接纳你?你是否属于某个群体?你属于哪个群体?为了被他人接纳,你是否需要隐藏真实的自己?隐藏自己需要付出多大的代价?你是否有多个社交圈,是否需要不停地调整自己,以适应不同的社交圈?你是否觉得自己处于群体的边缘,从未真正融入其中?这些经历对你的自我认知有何影响?你是否认为现在的你更容易被他人接受?

新规则

· 你现在对自己的评价和对自我身份的认知,与青少年时期别人对你的评价、期望、认同、支持,以及给你设定的底线有关

· 因为无法融入而感到焦虑,有恐惧症,或在意他人的看法,这些都是正常现象 。要知道,大多数人都想融入群体,他们也都有同样的担忧,担心自己的外貌,担心留给他人的印象,担心自己的表现,担心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大多数人只关注自己的内心,而不是你。认识到这一点,你就会轻松一些。

· 不必符合性别或其他方面的期待 。这个世界正在以更加包容的态度看待性别(以及性爱)。如果你“命中注定”是“男性化”的,但又想做一些传统上被视为“女性化”的事情,比如多愁善感,那么我告诉你,你完全可以这样做。同样,如果你不想遵守性别二元论,那也无妨。如果你想对此有更多的了解,我建议你读读阿洛克·瓦伊德-梅农(Alok Vaid-Menon)的《超越性别二元论》( Beyond the Gender Binary )一书。

· 如果你曾经不得不隐藏或放弃自己的某些“短板”,现在大可不必了 。面对这些“短板”,你可以热情地欢迎它们。我知道这听上去很难。如果觉得害怕,可以尝试去找一个由志同道合或身份相似的人组成的社群。照片墙和其他网络平台上都有各种各样的社群,所以如果在现实世界中找不到能带给你快乐和安全感的人,可以试试网络社群。

· 兼顾多重身份,注重全面发展 。如果你只依赖某一个领域,那么一旦在该领域遇到障碍,你的身份就可能不复存在。例如,如果你的身份只是建立在工作之上,一旦你失业,你的身份将不复存在;同样,如果你的身份只建立在你的人际关系、外表或信仰之上,一旦在这些领域面临挑战,你也可能会遭遇身份危机,迷失自己。

· 如果你是一位照料者,请引导孩子了解这些知识 。做一个善于倾听的人,做孩子的避风港,跟孩子一起做他们想做的事,比如“咱们去理发吧”。如果孩子告诉你他们认定自己是跨性别者,就问问他们:“你想让我怎么称呼你?”如果孩子告诉你他很痛苦,对他说“伤心难过的时候,随时可以来找我”。在孩子告诉你他是同性恋、双性恋、酷儿或泛性恋的时候,对他说:“谢谢你告诉我,我很高兴你能告诉我这件事。如果你想保密,我一定不告诉别人。告诉我还有谁知道,以免我说漏了嘴。”对遇到的每一个年轻人说:“无论你选择什么样的道路,我都支持你,即使你是别人眼中的大坏蛋。”最重要的是,当有人告诉你他们受到了伤害时,对他们说“我相信你”。在他们面临危险和恐惧时,让他们知道你关爱他们,知道你会支持他们、帮助他们找到说法,或者你会采取他们所希望的措施,以确保他们在危险和恐惧之后处于安全、平和的状态。还要让他们知道,他们可以按照自己本来的样子生活,未必要像大多数人那样缺乏安全感。

致读者:

你好!

我想有必要重申一下,并非所有的事情都与童年经历有关。

有时你追求完美,只是因为你想把工作做好;有时你想取悦他人,是因为你遇到了真正喜欢的人;有时你愿意付出,是因为你认为借此能够改善你与他人的关系(这是对的)。有时朋友、家人或同事之间发生矛盾,你去调解,只是因为你真的想帮助他们。

有时我们追求完美、扮小丑、装高冷,只是为了生存,不过也有可能这就是真实的你。

有时我们做一件事情并无特别的原因,没有什么隐含的意义,也与我们的过去无关。

你是拥有自由意志和自主性的人,而非机器人。

好了,接下来我们来谈一谈生活中影响我们并常常给我们带来困扰的另一类因素:媒体、营销模式和社交平台。

索菲医生 B8HrtQ2hxsIvNoM/yfFYgDhMMOfoxKuJWm6a3FklFp+wyN3NUvb5VVxdSr0/Olu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