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1章
家庭关系和家庭环境

温馨提示:读这章时请密切关注自己的状态。如果感到吃不消,就休息一下,深呼吸,集中精力后再接着往下读,这没什么不好意思的。

我们不是因适应环境才生存下来,而是因外界的滋养才生存下来。

——路易斯·科佐利诺(Louis Cozolino)

每个人出生时都会啼哭,这没什么好奇怪的。离开食物充足又温暖舒适的子宫,来到一个亮得刺眼、嘈杂又寒冷的世界,在这样一个陌生的环境中,你会突然变得很脆弱,需要依赖别人来保证自己的安全。你的哭声不仅仅是为了把肺里的黏液排出来,也是为了引起照料者的注意。

你需要其他人的帮助才能维持生命。你不仅需要别人为你提供食物和住所,还需要他们与你建立联系,抚慰你对未知世界的过度恐惧,帮助你了解周遭世界,促进神经系统(对压力做出反应的脑部结构)的发育。

你在幼年期对照料者的依赖,或者说你与他们之间建立的联系,会影响大脑和神经系统的发育以及你对情感的最初认知,也为你长大后对人际关系的理解奠定了基础。

人们通常在三岁半的时候就有记忆了。尽管你可能想不起来,但在那期间发生的一切——你对情绪的感知和理解,你对他人的认知以及你与他人的互动方式,你对约会对象和朋友的选择,等等——可能会对你产生持久的影响(但我们要到第10章才会讲到这部分内容)。

安全、安抚、关注和保护

婴儿的首要需求就是与照料者之间建立亲密关系。在本书中,我用了“照料者”这个词,而非父母,是因为并非每个人都是由亲生父母抚养长大的。照料者包括所有负有监护责任的成年人。

可喜的是,婴儿虽然不会做太多事情,但也不是完全被动地接受周围人的照顾。他们常常会设法引起别人的注意,通过面部表情和一些可爱的小动作吸引你,让你围着他们转。他们能够尽快适应环境,哭喊并回应照料者。进化让他们随时调整策略,确保无论如何都有人陪伴左右,其余的事情就交给照料者了。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医学院精神病学临床教授丹尼尔·西格尔(Daniel Siegal)表示,婴童需要安全、安抚、关注和保护。

植物的生长需要阳光,人类的成长需要关爱。

安全

婴童需要安全的成长环境,也需要安全的照料者。如果你的成长环境很安全,那么你最初的经历就会告诉你这个世界很安全,周围的人也安全。这一切会影响正在发育的大脑,告诉它不必时刻保持高度警惕,以应对突如其来的威胁。

如果你在危险、暴力或漠视中长大,大脑为了帮助你生存,需要不断适应环境,它就可能会让你处于焦虑或过度警惕的状态(对未来可能出现的任何潜在威胁保持高度警觉)。它可能会让你的肾上腺素飙升,以随时准备逃离危险或与危险抗争,也可能会让你变得麻木,以忍受无法逃离的威胁。

安抚

无论身处多么安全的环境,婴儿都会对各种新奇的体验感到恐惧。初次接触光线或噪声以及经历饥饿、疼痛、寒冷会让他们感到害怕,因为对于他们来讲,这些都是未知事物。感到危险时,他们便会啼哭不止。这种时候,只有大人的安抚才能让他们最终放松下来。这是一种奇妙的协同调节,即利用他人冷静的神经系统来抚慰自己。拥抱我们关爱的人会影响我们的情绪(对成人来说也是如此),或许也是这个原因。当再次遇到类似情形时,他们就不会那么恐惧了。因为他们知道自己没有危险,而且更重要的是,即便有危险,总会有人照顾他们。

关注

婴童需要成年照料者关注他们的痛苦,他们不仅需要安抚,还需要照料者帮助他们认识和了解痛苦。

在这个过程中,可以把照料者想象成鸟妈妈。你知道鸟妈妈怎么喂小鸟吧?为了便于幼鸟消化,鸟妈妈先捕捉昆虫,把它们嚼碎,然后再喂到幼鸟嘴里。我们的照料者也需要用相同的方式帮助我们认识童年时期的各种情感和体验。他们通过向我们解释发生在我们身上以及周围的事情,来帮助我们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通过这种方式,我们逐渐明白导致痛苦的原因和某些特定感觉意味着什么,并学会安抚自己或满足自己需求的方式。例如:

“啊,宝宝哭了,一定是冷了吧!别怕,妈妈在这儿呢,妈妈给你盖条毯子,再抱抱你,你就不会冷了。”

孩子就会认识到:这种感觉就是“冷”,毯子和他人的拥抱会让我暖和。这种感觉可能让他有点儿害怕,但并不危险。只要一哭,就会有人来帮我。下次再遇到类似情形,我就没有必要害怕了。

“你膝盖擦伤了,现在有点儿疼,但很快就会好起来了。我们来贴个创可贴,做点儿开心的事情转移注意力,就不会那么疼了。”

孩子就会认识到:这种感觉是“疼”。划伤了就会有疼痛感,但这种疼痛感只是暂时的,很快就会好起来,而且也没什么危险。下次遇到类似情形,我就没有必要再害怕了,因为我学会了如何处理。

“你是因为吃不到想吃的糖果而感到失望吧!不过没关系,想不想去花园跑两圈来发泄一下情绪?或者来拥抱一下吧?”

孩子就会认识到:这种感觉是“失望”。得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时,就会产生这种感觉。不过失望也没什么,我有办法应对。

照料者还应设法让孩童理解他们的各种态度,如“我很抱歉刚才我生气了,我太忙了,不是故意要发脾气的,这不是你的错”。

孩子就会认识到:大人生气或很忙时可能就会发脾气,犯错时他们会道歉。他们有管理情绪的办法,我也可以尝试。最重要的是,他们发脾气并不是我的错。孩子经历得越多,就越了解自己,也就逐渐学会了自我安抚。他们也会越来越善解人意,能够通过别人的面部表情识别某种特定情绪。

有时候,我会遇到一些不知如何应对情绪的患者。由于从来没人教过他们如何理解情绪,所以他们无法用语言来描述自己的经历。不过,现在学也为时不晚。

理解自己的感觉

小妙招1

如果你很难理解自己的感受,那就开始写日记吧。每当你感到情绪变化(压力、愤怒、麻木)时,就写下你的身体的感觉,如“胸闷、想哭、没有任何感觉”。写下可能解释这些感受的情绪标签,并记下当时发生的事情,如“我吵架了、有人打断我说话”。随着时间的推移,你就会发现一些规律,逐渐开始理解为什么在特定的时候你会有某种特定的感觉,并找到一些改善情绪的方法。第14章会详细介绍如何写日记,第6章会介绍如何更深刻地理解自己的情绪。

小妙招2

如果你很难理解别人的想法和感受,那就模仿他们的动作。你可以模仿他们的手势、姿势和面部表情。这会激活你的镜像神经元,帮助你体会他们的感觉。镜像神经元这种脑细胞会镜像模仿别人的行为,让你感觉别人的行为正发生在你身上。看到别人磕到脚趾时,你是否会下意识地缩一下脚,就好像你也磕到了脚趾一样?你这样做的时候,你的镜像神经元就被激活了。巧妙地模仿别人的动作,将会向你的同伴发出你能够理解他们的行为的信号。

保护

当成年人向孩子解释孩子的情感体验及促发此种情感体验的原因时,他们就相当于给了孩子一个礼物:语言。孩子需要这些语言来理解自己和自己的内心感受,而这个礼物将使他们受益终身。

婴童需要始终如一的陪伴。他们需要知道,他们能够依赖照料者——只要有需要,照料者就会出现,随时满足他们的需求。

照料者不需要做到十全十美。犯错误和发脾气都是人类正常的情绪体验,尽管年幼时也许还没有完全意识到这一点,但照料者也是人。在这些时刻,对孩童而言最重要的是照料者需要花时间让他们理解发生了什么,安抚他们,弥合裂痕。

事实上,照料者一次又一次地犯错,然后处理错误并向孩子解释,不仅会让他们明白搞砸事情是不可避免的,是人类的正常经历,并不会影响我们的生存,还会让他们明白,可以从错误中吸取教训。

如果你在婴儿时期有安全感,经常得到安抚和关注,随着年龄的增长,照料者的形象就会内化于心,这将成为你学会的第一种应对技能。每当遇到烦恼,你就会想起他们,想象他们一直在身边照顾你,你就会感到宽慰。随着时间的推移,你将慢慢离开照料者。他们变成了你的“安全基地”,你从那里出发,离开他们的怀抱,开始探索和了解外面的世界。

在所有孩子身上都能看到这种探索行为。他们注视着照料者,然后慢慢走开(可能走到房间的另一端,或走向另一个孩子)。在走到某一处时,他们会突然停下来,返回照料者身边。孩子们就这样,一次比一次走得远,他们知道照料者会一直在那里,等他们回来时抚慰他们。

你生活中最重要的人教会了你如何判断周遭的世界及周围的人是否安全,教会了你如何敏锐地识别威胁,如何管理情绪,如何理解自己的体验,如何明辨是非,判断自己的能力。他们教会了你应对所有这些问题的技能。

依恋模式

如果你有上述经历,那真是太棒了!如果你的照料者能随时满足你的需求,你们之间就会建立心理治疗师所说的安全依恋模式。也就是说,你成年后和别人在一起时会感觉很安全,也很放松。你不害怕与别人分享情感体验,也懂得如何自我安抚,面对各种人际关系,你会有安全感,也会坦然享受别人的关爱和帮助。无论是交朋友,还是谈恋爱,你都能轻松应对。

大约50%的人都处于这种依恋模式。我们可以把这种模式视为一种冷静理智的关系模式。然而,并非每个人都幸运到能够遇到随时可以满足自己需求的照料者。

成人照料者无法满足婴童的需求有多种原因。或许他们是有意为之,残忍地伤害了我们;或许他们虽然竭尽全力爱护我们,但采取的方式无法给予我们安全感;或许他们自身也面临心理或生理问题;或许他们只是在重复自己儿时的经历;或许他们迫于生计,不得不从事繁忙的工作,无法长时间陪伴我们。

无论出于何种原因,我们中的一些人很早就意识到,成人照料者不可能一直陪伴在我们身边,我们也不可能一直依赖他们。更重要的是,我们也会意识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时并不安全,因此情感焦虑无处不在。

意识到这一点后,我们就会形成 不安全的依恋模式 。遇到陌生人或可能拒绝我们的人时,我们就会感到焦虑,不愿开口说话。你有过这样的感觉吗?如果有过,也不要担心,因为我也有过这样的感觉。我不想隐瞒这一点,所以如果你有过这样的经历,你也不要感到孤单。你要学会适应,以应对成长环境带给你的痛苦。为了活下去,你要想办法挺过去,并学会与你需要的人相处,这是一个很了不起的壮举。

在不安全的依恋模式中,最常见的两种是回避型(占23%)和焦虑型(占20%),还有一种是混乱型(占2%)。如果焦虑型和回避型都无法让你亲近照料者或让你避免受到他们的伤害,你也无法找到一种持久的方法来确保情感安全,混乱型依恋模式就会出现。如果你成长于这种模式中,长大后,当他人与你亲近时,你就会极度恐慌。由于这种情况并不常见,这里就不讨论了。若想更多地了解混乱型依恋模式,推荐你去阅读格哈特(Sue Gerhardt)的《母爱的力量:母爱如何塑造和促进婴儿的大脑发育》。

回避型依恋人格:猫咪型

当照料者无法满足你的需求时,就会出现回避型依恋。如果你在孩童时期就发现,即便你哭喊也没人会来,或者你在成长过程中,每当有情感需求或需要亲近和安慰时,总是被拒绝或忽略,或者每当你感到痛苦时,别人只会对你说“你只是累了”或“你要克服它”,你就会形成回避型依恋人格。

如果你有这样的经历,你在童年时一定极度焦虑。因为你缺乏必要的安全关系,无法抑制大脑中的恐惧感。但如果你足够聪明,你就能够为了生存而适应,并与你需要的人建立起亲密关系。你会明白,没人会照顾你的情绪,所以你学会了控制情绪,或者如果你更明智一点儿,你将不再流露任何情绪,不再表现出对情感或亲密关系的需求(讽刺的是,这种做法可能会帮助孩童时期的我们,但会给长大后的我们带来诸多麻烦) 。为此,每当你产生情绪或渴望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时,你的大脑就会试图压制它。

你也会用其他方法来关闭依恋系统。例如,在照料者身旁时,你会因为害怕遭到拒绝而变得小心谨慎,不敢打扰他们。你会忽略自己的情感,变得更加理性,学会独立,尝试自己解决问题,不去依赖他人。不幸的是,这些策略只会麻痹你对焦虑的感知,你的内心仍然充满痛苦。

拥有回避型依恋人格的成年人通常看上去非常独立,或者说“伪独立”。我说“伪”,是因为这种独立并非是因为他们真心渴望独处,而是由他们害怕自己会遭到别人的拒绝所致。这种强烈的恐惧会使他们放弃自己的一切需求,与别人保持一定距离。

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可能想要结交朋友,但若真有人与他们亲近时,他们又会感到不知所措。他们会觉得自己像一只猫——一种有点儿任性的动物,想靠近他人的时候就主动靠近,但感到不安时,就退回来独自待着。对他们而言,当与冷静的人相处时状态最好,因为这样的人会给他们更多空间,让他们按照自己想要和需要的方式生活。

有时候他们可能会觉得自己比别人略胜一筹,认为他人的“需要感”和情绪都是多余的,他们因自己没有这类多余的东西而感到欣慰。他们之所以有这种想法,并不是因为他们傲慢或过于自信。恰恰相反,它表明他们正在努力寻求安全感和树立自尊心,以克服因担心别人无法或不愿与他们相处而产生的恐惧心理(也许是无意识的)。

你知道孩子为了保证身心安全而做出的各种适应对他们成年后的生活会产生什么影响吗?

在探索内心世界的旅程中,认清自己的依恋模式使我恍然大悟,突然间,我就理解了自己为何会如此自立,也理解了自己在处理人际关系时的一些行为。

焦虑型依恋人格:小狗型

如果照料者对你忽冷忽热,有时满足你的需求,有时又对你的需求视而不见,导致你无法预测他们对你的态度,你就会形成焦虑型依恋人格。

照料者时而耐心倾听,并满足你的一切需求,时而却忽略你甚至抛下你,使你不得不揣测他们的行为,担心他们是否关心你。他们有时会过度保护你,让你以为周围的一切都很危险,有时又要求你言听计从,例如在给你举办生日派对时,要求你好好表现,让他们有面子,或者自己心情不好需要安慰时就不让你出门见朋友。

和回避型依恋人格一样,焦虑型依恋人格也会认识到,别人不可能会随时满足自己的一切需求。但焦虑型依恋人格不像回避型依恋人格那样强调理性忽略感性,封闭自己,而是选择了另一种方式。

你无法依靠理性判断照料者何时会在你身边,你逐渐明白,与他们保持联系的最佳方式就是尽量亲近他们,博取他们的注意力,因为你知道有时候这一招很管用,他们会以你需要的方式回应你。你的眼里只有他们,希望他们随时陪伴你左右,这样你就成了所谓的“黏人精”。但不要把它当成一种消极的评价,这不失为一个与他人保持联系的好办法。

你可能还会发现,有时候,即便照料者满足了你的需求——倾听你的需求、对你和蔼可亲,他的言行也仍然无法安抚你的焦虑。你极度渴望得到安抚,但短暂的互动远远不够,你并未真正感受到平静和安全,因为你担心他们会再度抛下你,或随时根据他们自己的需求而改变对你的态度。

长大后,你会对别人抱有很高的期望,仰望他们,总能发现他们身上的优点,却只能看到自己的缺点,这是因为幼年经历影响了你的自尊。有时候,你可能对别人很失望,因为你总为别人考虑,总想为他们做点儿什么,却发现你的行为未必能得到应有的回报。如果你有这样的经历,你必须明白,不同的依恋人格表达关心的方式有所不同,别人没有时时刻刻惦记着你,并不代表他们不在乎你。

别人眼中黏人、冷漠疏离或封闭自我的人,在内心深处都有着与别人同样的渴望和恐惧:渴望与他人建立深层次的联系,害怕没有人真正陪伴在他们身边。区别只在于不同人选择了不同的方式来保护自己。

当周围的人都一直在关心、帮助你时,你会感觉非常放松。你会发现,与他们相处时,你会变得冷静而理智,不再焦虑。有时,你会遇到一些冷漠的人,这可能会让你想起幼年时期的一些感觉以及与他人的相处方式。

在第10章,我会讲到这些依恋模式在我们成年后的表现方式,以及它们对我们的恋爱关系,尤其是约会时行为的影响,我还会讨论如何才能建立更安全的依恋模式。

认识自己的依恋模式

小妙招 :如果你还不清楚自己属于什么依恋模式,那就上网做一个“依恋模式测试”。

与兄弟姐妹的相处

在你刚出生的那几年,影响你的不仅仅是照料者,你与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也会影响你的依恋模式。

对于你的成长而言,兄弟姐妹是绝好的礼物。与他们相伴,你学会了分享、妥协和保守秘密,他们还给予你许多机会,锻炼你解决冲突的能力。你知道2~4岁的兄弟姐妹平均每九分半钟就会打一架吗? 这点我信。我哥哥过去常常对我大喊“你是不是欠揍!”,然后满屋子追我。现在我想对他说:谢谢你,戴维!

兄弟姐妹的出生顺序也会影响一个人的情感发展。当第一个孩子出生时,照料者全部的注意力都在他身上。而有了弟弟妹妹之后,他们的位置就会被取代,他们会有一种失宠的感觉。因为照料者不再独属于他们,他们要与弟弟妹妹分享照料者的关爱,同时,他们需要承担更多的责任。排行老大的孩子常常会因为负责任、照顾弟妹而受到表扬。长大后,与其他家庭成员相比,他们往往思维更加成熟、性格更加严谨,在工作中也更有可能担当领导的角色,做管理工作时更游刃有余。

第二个孩子一直是家庭关注的焦点,直到第三个孩子出生。许多排行中间的孩子认为,他们没有得到预期的关注。他们不是家里的老大,老大由于年龄大,承担了一定的责任,在家里也有一定的发言权;他们也不是家里的老小,最小的孩子往往最受宠爱。为了适应这一处境,排行中间的孩子往往会发展家庭之外的关系。他们通常都善于社交,也往往是家里矛盾的调节人,他们善于妥协,常常充当协调者的角色,与家里的老幼成员进行沟通。如果你正好排行中间,你是不是也有同感?

到第三个孩子出生时,照料者通常会放松一些。或许是因为太累了,也或许是因为他们发现孩子并没有他们想象的那么脆弱。由于父母放松了看管,家里最小的孩子通常就会自由一些。这有时会引起其他兄弟姐妹的不忿:“太不公平了!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爸妈的要求可严格多了!”为了应付这种情形,最小的孩子通常会施展自己的魅力,用幽默化解哥哥姐姐对自己的不满,与他们打成一片。因此,最小的孩子常常被认为脸皮比较厚,喜欢冒险,是个幸运儿,这种状况会一直持续到成年。

不管排行第几,你都要记住,兄弟姐妹总是在争夺父母的关注。他们会充分利用自己的长处,像孔雀开屏一样在父母面前表现自己。因此,他们每个人都扮演不同的角色。例如,有的孩子头脑聪明,有的孩子擅长运动,有的孩子则是全家的开心果。

无论是学业成绩,还是创造能力,无论是循规蹈矩,还是我行我素,只要照料者看重什么,你们可能就会争相在哪个方面努力,以求做到最好。而如果你发现照料者偏爱兄弟姐妹中的其他任何人,你就会觉得自己“不如”他们,或被孤立了,这时候你就会很悲伤。

我的来访者里有许多这样的人:他们感觉自己无法融入任何群体,在哪里都会被孤立,无法得到该群体中最受欢迎的人的青睐。他们中的许多人在与兄弟姐妹相处的过程中就曾有类似的经历,总觉得父母更偏爱其他人。从孩童时期起,他们就认为自己是局外人,长大后,每当面临压力时,他们都会有类似的感觉。

不幸的是,他们的感觉是对的。研究表明,照料者确实会跟某一个孩子更亲近。 总觉得自己不受欢迎的心态会影响一个人的自尊,这种影响甚至会一直持续到50多岁。然而,即便长大后,孩子们也无法准确猜出父母更偏爱兄弟姐妹中的哪一个。事实上,有研究发现,孩子长大后,在猜测他们的母亲最喜欢哪个孩子时,正确率只有44.6% ,还不到一半,而在猜哪个孩子最让母亲感到骄傲时,猜中的人只占39%。

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真正影响我们的并不是我们童年时期的经历,而是我们对这些经历的看法。然而,有时我们的看法却未必正确。

问自己几个问题 :你是和兄弟姐妹一起长大的吗?他们对你的生活有什么影响?你的哪些行为受到了他们的影响?你在家里排行第几?你是怎么适应这一位置的?你在家里担当什么角色,是我上面提到的那几种吗?你是独生子女吗?你怎么看待独生子女?在讨论这个问题时你有什么感觉?

渴求关注的孩子

我已反复强调:孩子们都非常聪明。他们会不断适应,维持与照料者之间的关系。幼年的适应行为决定了他们以后会成为什么样的人,也会影响他们成年后的行为。有些人还会采取更进一步的适应措施。例如,因为害怕被抛弃、惩罚或拒绝,孩子们可能会学会讨好别人。他们会把别人的需求放在首位,而忽视自己的需求和愿望,对别人唯命是从,希望借此来得到他人的认可与关爱,确保自己的安全。

有的孩子可能会努力追求完美(有的人既是完美主义者,又总想取悦他人)。无论什么事,他们都希望能做到最好,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别人的认可。无论是哪种方式,都能够让孩子在这个不确定的世界里获得一种控制感。

有些孩子即便努力取悦他人或者事事追求完美,也仍然得不到关注。这时,他们可能就会通过发火或大喊大叫来吸引别人的注意力。有时,他们的行为还会升级,不停地打破规则,迫使别人出来阻止他们。照料者往往无法理解孩子的行为。如果你曾有过这样的行为,你可能已经被贴上了“坏孩子”的标签,大人们会认为你脾气暴躁,不易相处。而事实上,你只是(无意识地)觉得即便惹人生气,也比无人理睬要好。孩子们的这些适应行为都会影响他们成年后的生活。

我有一个成年患者,她非常善于交际,无论在朋友圈,还是在派对上,她都是“灵魂人物”。她常常满口脏话,却因为这种粗鲁和离经叛道而出名,备受他人称道。冷静的时候,她能感受到别人的关爱,并保持自己的天性,我行我素。然而,当面对压力时,用她自己的话说,她发现自己会变得很“偏执”,认为朋友们都会背弃她。她还会不停地揣测朋友们的想法。“他们告诉我跟我在一起很开心,我做的饭菜也很可口,但他们是否只是恭维,并不是真心的?”“他们刚才对我微笑是真心还是假意?”“他们是真想跟我在一起,还是只碍于情面?”这些恐惧使她不得不去讨好他人,事事追求完美。于是,她不再使用粗俗的语言,“请”“谢谢”“对不起”突然成了她的口头禅。

她的情绪不稳定与她幼年的经历有关。幼年时她的照料者的情绪总是变化无常——有时把她捧在手心,认为她是绝不会犯错的完美小孩,有时完全忽略她,有时又大声呵斥她。如果家里发生任何意外,哪怕她只犯了一点儿小错,她都会被拉来当替罪羊。为了应付这种情形,她练就了一种超能力:能够预测大人们突然的情绪波动,并及时调整自己的行为,试图讨好他们,让他们心情愉悦。现在,每当遇到压力时,她都会采取幼时的应对策略,过度预测可能遭遇的威胁。为了生活得轻松一点儿,她需要根据目前的生活状态不断学习新的应对策略。最重要的两种策略就是正念和自我关怀。

在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里,我们都在重复年幼时所采取的那些措施,那些确保我们安全、维持我们与抚养者之间的亲密关系的措施。

在你把面临压力时的种种表现与童年联系起来之前,我要提醒你一点,孩子们的有些行为,并不完全是为了应对上述种种情形。有些孩子生来就善于取悦他人,有些是天生的完美主义者,有些孩子生来就很叛逆。如果他们在表现出这些特征时得到了表扬,他们就会更愿意重复这些行为,就如同我们的某一种做法得到别人称赞时一样。当然,也有些孩子,在他们很小的时候,就有人告诉他们应该怎么做。例如,我有一个朋友,他是第一代亚裔移民,从小周围的大人们就教导他,要想与白人孩子平等,必须事事追求完美。

如果你属于这里讨论的任何一类人,也不要以为这些行为背后隐藏着什么黑暗或神秘的东西。也许你生来如此,也许是别人教导你应该如此。重要的是,成年后,你是否仍然有强烈的意愿继续这么做,以及它们对你的生活有何影响。

如果完美主义对你有用,而且追求完美也没有让你精疲力竭,那就没问题。如果取悦他人有助于你建立更强大的人际关系,那也没问题。如果你的工作场所很嘈杂,大声叫喊有助于工作的完成,那更没问题!然而,如果这些行为妨碍了你的人际交往,或者使你精疲力竭,你可能就要考虑放弃。我知道放弃自己一直以来的行为模式会让人感觉很可怕,尤其是在你认为你需要借此得到别人的关爱、避免被抛弃时,更是如此。所以,我并不要求你立即放弃这些行为,你只需思考一下这些行为始于何时,为何会有这样的行为,并认识到正是这些行为帮助你适应了周围的世界。然后你可以慢慢尝试本书第三部分介绍的一些新策略。第8章将会详细讨论完美主义和讨好型人格。只有放弃旧的模式,才能真正获得安全感。

现在,你还记得你孩童时期的行为模式吗?你是否属于上述模式中的一类,还是已成为下文中的某类人?

·和事佬——斡旋于争吵不休的照料者之间,试图化解他们之间的矛盾。

·保护伞——保护兄弟姐妹或其他家庭成员不受家庭争吵的影响和伤害。

·开心果——搞笑幽默,总能给家人带来欢声笑语,维持联系或缓解紧张气氛。

·小帮手——被迫帮助酗酒或滥用药物的照料者。

·顶梁柱——听上去很厉害,因为这说明你是家里的“英雄”,有强烈的责任感,但如果你搞砸了,那就完了。

在孩童时期,你是否扮演过父母的角色?有时,孩子们不得不照顾他人,过早地承担大人的责任。他们可能要做饭,打扫卫生,照顾兄弟姐妹,自己看病上学,带兄弟姐妹看病,送他们上学,等等。有时,在大人情绪低落时,你还要帮助大人。

如果你有这样的经历,长大后你会发现自己是一个不会玩乐的人,因为你错过了重要的童年阶段。你可能会发现,你总是希望自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即使你并不确定具体要怎么做,就像在小时候,你不得不装出一副勇敢的样子来应对一切麻烦。

好了,关于我们童年生活的分析即将告一段落,你感觉如何?有没有感觉很烧脑?读完下面的内容后,我建议你放下书,花几分钟活动一下身体。

好与坏

在小孩子看来,评价一个人或一件事不是“好”就是“坏”,两者不能共存。“好妈妈”“坏姐姐”“好狗”“坏地板”(擦伤了我的膝盖),在他们看来,非好即坏。想想你小时候听过或看过的童话故事,是不是好人和坏人泾渭分明?

孩子们认为自己的照料者是“好人”。因此,如果照料者没有满足他们的需求,他们通常会归咎于自己,认为这是自己的错,自己是“坏人”。孩子们尚没有缜密的推理能力,不能理解照料者之所以如此,或许是因为他们面临的压力过大,或许他们要为生计奔波,又或许他们本身是回避型或焦虑型依恋人格。

孩子即便被粗暴对待,甚至挨打,都不会停止对照料者的爱,但是他们会不再爱自己,有时甚至认为自己活该被打被骂。如果你也有这样的经历,那么请你相信我,事实绝非如此,你值得被好好对待,错不在你,你应该得到关爱。

假如你是一位家长,读到这里的时候一定会想:哦,天哪,如果我的孩子觉得自己是个坏孩子,我该怎么办?别担心,解决办法很简单。试着告诉你的孩子,你们都很爱他,家里如果遭遇什么变故(比如离婚),错不在他们,慢慢让他们明白,大多数事情都不能简单地以“好”和“坏”来区分。例如:

“糖果能使人心情愉悦,与朋友分享糖果也是很开心的事,但它对牙齿有害。”糖果有好处,也有坏处。

“小狗有时会在家里撒尿,是不是很讨厌?但大多数时候它都很可爱,我们会抱它,觉得它很好,对吧?”

这样就可以让他们明白,有时候他们的行为可能有错,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就是坏孩子。

问自己几个问题 :小时候家里都有哪些成员?是有固定的人照顾你,还是不同的人轮流照顾你?你出生后的第一年过得舒心吗?(我知道你可能很难记得周岁前的事情,除非你在战区长大,或在那一年目睹过家庭暴力,或被家人完全忽略。)接下来的几年过得如何?在成长过程中,你是如何认识和了解情绪的?你能接受你的情绪吗?你的情绪是否得到过安抚?你认为自己真正融入家庭了吗?你的家人需要你吗?还是说你认为自己是局外人,需要改变自己来融入他们?你是如何改变的?你属于哪种依恋型人格?你是否试图去取悦他人,或通过别的方式来得到你期望的关爱和认同?这些年的经历对你有何影响?你最大的优点是什么?你擅长什么?谁是你最强大的后盾?有没有什么人或事,让你感觉自己从未被忽略,给了你安全感?

新规则

在我看来,很多人之所以感到痛苦、挣扎,是因为没有得到正确的信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认识到自己的情况是正常的。因此,在每一章结束时,我都会提供一些新思路供你们参考。下面是本章给出的建议:

· 每个人都是由DNA和生活经历共同塑造的独特个体 。你的人格、你对压力的敏感程度、你理解自己情绪的难易程度、你对他人的期望,以及你在他人面前的言行举止,都受到DNA和成长环境的共同影响。

· 人类的驱动力是生存、社交、关爱和接纳 。即便对于表面上不需要关爱和接纳的人,那些看似独立,把事业、权力、地位和荣誉看得比亲情和人际关系重要的人来说,也是如此,因为我们从小被教导,只有拥有了事业、权力、地位和荣誉,我们才能获得他人的认同,被社会接纳。

· 我们需要关爱,但爱也要有边界 。孩子们需要关爱,但他们也需要犯错的空间,需要有人告诉他们行为的可接受程度。只有孩子们知道了规则和界限的存在,知道随时有人监管他们,他们才会有安全感。

· 孩子总会尽力博取他们需要的、应得的关注 。小时候,你为了保证自己的安全会采取种种策略,有些策略你至今仍在使用。你应该为当时采取了那些适应策略而感到自豪,哪怕有些策略你现在未必赞同。

· 作为孩子,你值得拥有你所拥有的一切,你不需要证明这一点 。现在你依然值得拥有你所拥有的一切。

· 两件看似矛盾的事情有可能同时发生 。例如,你的照料者虽然已竭尽全力,但仍然没有满足你的需求;小时候的经历可能曾伤害你的心灵,但你依然爱你的照料者,尊重他们;他们可能曾让你感到愤怒和崩溃,但你却依然关心他们。

·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 。我之所以称之为故事,是因为它们是信念而非事实,它们在童年时期就已形成。例如:“我做得还不够好,否则他们就会给我更多的爱。”“如果我能做到完美就好了。”“如果我表现得太在意他们,他们可能就会抛下我。”这样的故事会伴随我们一生。对于这些信念,我在后面会进一步讨论。但是现在,如果你对上述想法有同感的话,可以想想有没有例外的情况。例如:现在关心你、爱你的人是谁?是否有些时候,尽管你表现得不够完美,也没什么大不了?

· 如果你对童年的记忆已经变得模糊,那也很正常 。我们的早期记忆都非常脆弱,很容易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消失。即使保留了最早的记忆,我们也可能无法确定那些早期经历的准确时间。我们看待经历(无论是过去还是今天)的方式,远比实际经历要重要得多。

· 你现在已经长大了 。我们都能记住的一件重要的事就是:无论童年经历过什么,我们都有机会选择未来会发生什么。即使童年的经历会一直影响我们,我们也不再需要依赖照料者的认可来确保安全,不再需要他们教我们如何安慰自己。我们可以靠自己,这多了不起啊!

· 小孩子拥有很多成年人忽略的东西 。那就是好奇心和敬畏心。你现在还会像第一次出门时那样,去观察周围的环境吗?寻找斑驳的光影,寻找当中的图案——树叶或树木。专注于整幅大图景,然后再逐步放大,直到看到最小的东西。真正置身其中,寻找之前被你忽略的东西。你能听到鸟儿的歌唱吗?站在摩天大楼或参天大树下,仰望天空。我喜欢每天经历一次“敬畏之旅”,寻找我以前从未见过的东西,真正融入大自然,用孩子般的眼睛看世界。你或许也会喜欢这么做。

致读者:

你好!

第1章到此结束,你感觉如何?

现在请你花点儿时间,想想童年时曾经带给你慰藉,一直陪伴在你身边的人或物。它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个宠物,它就是你的神。它可以是书中或电影中的一个角色,可以是一个假想的朋友,也可以是你在恐惧不安时能带给你平静的地方。

回想一下那个人,想想他对你的生活有何影响。他教会了你什么?他是否让你感受到,生活中有许多善良、可靠、有趣并支持你的人?他是否告诉过你哪些地方是安静和安全的?他是否曾教你做饭、钓鱼、读书、哭泣或者一些你现在还在做的事情?他会带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心理学家总是执着于解决问题。但影响人生的不仅仅是消极经历,你刚才想起的那个人或物也影响了你的人生。事实上,每一次积极的互动,无论它多么微不足道,都会影响你的人生,影响你的情感。

如果这本书或其他心理学相关文章让你心情沉重,一定要记住这一点:我们遇到的每个人都会影响我们一生的成长,尤其是那些给予我们关注、倾听我们心声、接纳我们的人。

索菲医生 SLOuY7iMCdoAAzGN3Ckqj5ujzSBHgnRkXln+Gi7I9iYpmFqNNBMjmN5Ro/+VokW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