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贝姬医生,我家女儿5岁,最近总是欺负她妹妹,对大人没礼貌,到了幼儿园也没法适应。我们怎么说她都没用,你有办法吗?”

“贝姬医生,我家孩子本来已经学会上厕所了,可是最近又把家里尿得到处都是,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我们试过奖励和惩罚,但是好像没什么用。你能帮帮我吗?”

“贝姬医生,我家孩子12岁了,一点也不听话,都快把我给气死了!你得帮帮我呀!”

看见孩子:行为是了解孩子内心困境的线索

没问题,我可以帮忙。我们一起来把问题解决掉。

我从事临床心理治疗多年,帮助父母们解决了许多令他们头疼不已、看似根本无法解决的难题。虽然从表面上看,具体情形各不相同——5岁的女儿一副毒舌,原本已经学会如厕的孩子突然出现退行,少年桀骜不驯——但天下父母的愿望其实都一样,都想改进自己的育儿方式。我总能听到父母们这样讲:“我知道我想成为什么样的父母,可又不知道具体该怎么做,你能教教我吗?”

治疗开始后,我会先跟父母一起分析孩子的问题行为。行为是了解孩子内心困境的线索,也往往能反映整个家庭的症结。分析了行为,我们就能更好地理解孩子;就能知道孩子需要什么,欠缺哪些技能;就能知道父母在意什么,可以在哪些方面改进;就能把“这孩子什么毛病?你能治好吗?”转变为“孩子有什么难处?我能做些什么?”甚至“对于这一切,我有什么感受?”。

治疗的核心是帮助父母走出绝望和痛苦,重拾希望,重获力量,甚至激发自省。不过,我靠的并不是那些最流行的育儿技巧。我不会建议父母们使用关房间、给小红花、奖励、惩罚,或者对问题行为装作没看见等做法。那么我建议怎么做呢?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理解行为只是冰山看得见的部分,看不见的是孩子无比渴望被理解的整个内心世界。

转变视角:我们的目标不是塑造行为,而是培养人

我在哥伦比亚大学攻读临床心理学博士和在诊所工作期间从事过儿童心理治疗工作。虽然我很喜欢这份差事,但我很快就悲哀地发现,我跟孩子们的父母接触太少。我常常想,我要是能同时给父母做治疗就好了,而非只能以孩子为主,父母为辅。由于当时我也从事成人心理治疗工作,所以我发现了一件很有意思的事,即在给成人做治疗时,你会看到他们的问题明显源自童年的某一经历,例如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或是通过问题行为呼救,却从未得到回应。于是我想到,我可以借助我在成人身上看到的未满足的需求来助力儿童与家庭治疗。

后来,我开始独立执业,专注于成人心理治疗和父母育儿指导。孩子出生后,我开始侧重后一项工作,不仅提供一对一咨询,还开展每月一次的团体咨询。再后来,我报名参加了一个面向临床心理医师的培训项目,学习所谓的针对儿童管教和问题行为的“经过科学验证的”“最可靠的”方法。这套方法给人一种逻辑性强、简洁实用的感觉,也正是如今那些常被育儿专家们推荐的干预措施。当时,我以为自己学到了一套能够抑制不良行为并鼓励亲社会行为(大致指顺从父母、让父母舒服的行为)的完美做法。可没过几个星期,我就发现,这种做法给我的 感受 很不好。每当给出这种“经过科学验证的”育儿指导时,我心里就会泛起一阵阵恶心。如果有人这么对我,我肯定不会好受。我不得不怀疑,这些干预措施恐怕不是用在孩子身上的正确做法。

虽然这套做法在逻辑上是成立的,但它的焦点是消除“坏”行为,实现顺从,为此不惜牺牲亲子关系。例如,它提倡把孩子关进房间以矫正行为。但问题是,在孩子最需要父母的时候强行把他们关进房间。这样做……呃,人道吗?

我发现,这些“经过科学验证的”方法源自 行为主义 理论。行为主义关注可以观察到的行为,而非难以观察的感受、想法和需求等心理活动。行为主义偏重 塑造 行为,而非 理解 行为。这种理论认为,行为就是一切,而非未满足的潜在需求的表达。我发现,这就是我对这套“经过科学验证的”做法感到极度不适的原因,它混淆了噪声(行为)和信号(孩子真正在经历什么)。毕竟,我们的目标不是塑造行为,而是培养人。

这种认识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我知道,我必须找到能够避免伤及亲子关系的有效做法。于是我开动起来,集合我所了解的关于依恋理论、正念静观和内在家庭系统理论等曾经在独立执业中给予我启发的所有理论取向的全部知识,将它们转化为了简便易行的具体做法。

事实证明,把关注点从“结果”转向“关系”并非一定要放弃管教。虽然我反对使用关房间、后果教育和忽视问题行为等手段,但我的育儿法一点也不“软”,也丝毫不会放纵孩子。我主张坚决杜绝孩子逾越行为规则,强调父母的权威与坚决引领,同时呵护亲子关系,给予孩子信任与尊重。

本书使用指南:从理念到方法,既关照孩子,也支持父母

我经常对来访者讲, 专注于解决问题的实用做法 也可以促成 深度的治疗 。不少育儿法都会丢给父母一道选择题:要么牺牲亲子关系来改善孩子的行为,要么放松管教来保住亲子关系。但有了这本书中的方法,父母们就能“内”“外”兼修,既改善孩子的行为,让孩子更懂事,又增进亲子感情。

你即将读到的许多内容都带有这种“二者可兼得,真相不唯一”的印记。这本书里既有成体系的理论,也有丰富的方法;既讲究科学与理性,也富含直觉与洞察;既重视父母的感受,也关心孩子的幸福。登门的来访者或许只想得到一些建议来矫正孩子的行为,但最终的收获却远多于此,他们将不仅能细致入微地体察孩子行为背后的心理,还能学到一系列方法来把这份体察运用于实践。我希望,读完这本书后,你也能拥有同样的收获。我希望那时的你能够善待自己,做自己的想法、感受和行为的主人,拥有自信,并能胸有成竹地在孩子身上培养同样的品质。

我的育儿法同等重视孩子的发展和父母自身的发展,这本书就是了解它的入门手册。在第1部分,我会逐一介绍我所奉行的一系列育儿准则。在家里,我用它们养育我的三个孩子;在诊室,我用它们给来访者及其家人提供建议;在网络上,我也用它们来为与我联系多年的众多父母答疑解惑。通过介绍这些育儿准则,我想 同时 推动对孩子和父母的治疗,并且提供切实可行的做法来使育儿之旅更加舒心。这些准则的核心是,只要理解了孩子的心理需求,改善的就不仅仅是孩子的行为,还有整个家庭的运转和成员彼此间的感情。

在这本书的后半部分,你首先会读到育儿路上的首要问题,也就是我称之为“ 积累情感资本 ”的一系列做法。实践证明,这些做法能显著提升亲子关系,增加亲密感。不论遇到什么问题,哪怕只是家里气氛莫名有点压抑,你都可以择其一二来扭转局面。随后,我们就来逐一解决孩子们让父母们深感头痛的一系列行为问题,例如手足相争、发脾气、撒谎、焦虑、缺乏自信、害羞等。这些做法虽然无法“包治百孩”,因为你家孩子的需求只有你知道,但它们能帮你在遇到问题时转换思路,找到自觉舒适、对孩子也没有负面影响的应对之策。

我不喜欢取舍,这一点其实不难理解。因为在我看来,你完全可以既坚定,又温暖;既有原则,又能与孩子共情;既珍视亲子关系,又保持自身威严。而且我相信,你最终也会发现,书中的方法“正是我想要的”,这是一种超越头脑层面的深度认同。因为,我们都希望孩子是好孩子,自己是好父母,也希望家里更安宁。我们不必左右为难,我们可以左右逢源。 zpHIjqNLXqCzcIEWwAGb6Tl772uwCsJHTKdXlq6jR3eYL3rolbkx1nfYkUgrFc95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