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上讨论,我的总体印象是,秦汉祠畤分东西二系,《史记》《汉书》说的封禅主要指山东境内封禅泰山、祭祀八主和巡行海上的活动,郊祀主要指陕西境内围绕甘泉泰畤、汾阴后土祠和雍五畤的祭祀(汾阴后土祠已出三辅,但与陕西邻近)。
雍五畤是在西土故畤的基础上发展而来,是以雍四畤加汉高祖的北畤而形成,以帝为主,配天而祭,代表的是秦地的祭祀传统。汉武帝对这一传统的改造分两步走:第一,立汾阴后土祠,以地配天;第二,立泰畤,把天地、五帝和周秦故地的山川鬼神,围绕太一、三一,整合成一个大系统,这是受齐地儒生和燕齐方士的影响。
同样,受齐地儒生和燕齐方士影响,秦汉两代封禅泰山和祭祀八主的活动是继承齐地的祭祀传统。这个传统是战国晚期,齐人统一山东半岛后,整合齐、鲁、莱、莒四大传统而形成,特点是模仿宇宙模式,以三才配日月、阴阳、四时。明堂也是配合儒籍礼书的设计,发轫于齐地,后来移植到秦地。这种微缩式的设计,最终成为王莽郊祀改革之源头。
这两大系统的结合,便是《封禅书》《郊祀志》的主要内容。秦皇汉武候神西土,求仙海上,追求不死,也是这类祭祀活动的一部分。他们追求的不仅仅是个人的不死,也是秦汉帝业的垂之久远。
秦汉之天下,既是南北整合的结果,也是东西整合的结果,但宗教大一统主要是东西整合的结果。
[1] 渭阳五帝庙在 渭之会,长门五帝坛在霸陵,都在长安。
[2] 霸水即 水,产水即浐水,长水即荆谷水、涝水即潦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