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21 心灵的阶段性构成

自然研究者的认识方向乃是外在世界,那个物体的整全的,物体的“外在性”,这些物体是在空间时间中被排列着,彼此有着外在的因果关系,它们是如此这般被经验着。如前所示,作为纯粹的物理学家,他也是在这个空间世界核心结构中行动,在空间世界中的物理性物体首要地乃是原初空间性的,唯有透过空间世界的核心结构中的所有一切,也就是那些被称为在空间中真实存在者获得空间中的位置,并因此参与了自然因果性。

假如让我们从生理性的自然前进去探索主体性,只要这个主体性是空间中的真实存在,也让我们思考一下所有其他的主体性和空间世界是如何有关系。

我们仍会从在一般的经验世界、也就是作为在空间中真实而表现在人和动物上面的心灵生活开始思考,并思考在此心灵生活中自我呈现及带有习惯性的心灵特质。

这么一来在我们先前的论述中已经暗示了一项基本的阶段区别以及层次区分,这项区分是我们现在想要进一步去澄清的,亦即在心灵的被动性和精神活动之间做区分。心灵的被动性是属于最低阶的心灵。而精神性的精神活动特别指的是在表现流动着的自我中心的活动的生命当中的活动,包含我掌握、我比较、我区分、我进行普遍化活动、我进行理论性活动,或者我采取行动的活动,也就是具有目的取向形态的活动,等等。同样那些朝向自我的感受也在其中,那是被某物刺激的感受以及相关的一些习性。这些都对于动物(至少是比较高等的动物)是如此,对于人也同样如此。就人而言这些比较高的阶段涵盖了整个人的生命,从此而来的整个越过个别的人之社会-历史生命及成就。关于这点我们先前已经借由关于作为完全从人的活动产生的特定文化述词的来源之分析而加以深入说明了。

但我们在此缺乏一个关于人最宽广的概念,这是不可或缺的,它亦涵盖了比较高的动物生命以及只是标示着一个存在物,该存在物是在自我的自发性中活动的或者被触发的,而作为这样的一个自我,它具有持续性的自我特质。

与最低的被动阶段之心理生命有关者乃是无所不在的作为人(Personalität)的前提。光是接受性也就是任何一个从自我中心出发的“我感知、我掌握、我观察”已经预设了那个有待掌握者已经预先在进行掌握的自我之意识场域当中以非掌握的方式存在着,而我对这个有待掌握者形成触发、刺激,而会转向它给予注意。所以如同我们所见那样,在那些觉察性的经验之前已经有着一个未进行觉察的经验,也就是在任何自我参与之前的带有一致性以及终究非一致性的隶属性综合的经验。同样,一个与任何一个从自我中心散发的好感或嫌恶、乐于接受或排斥以及这一类的感受相对立的被动感觉也是如此。

最低阶段明显地隶属于生理身体性之最直接与最原初的激活。激活的身体性逐渐浮现之时,朝身体看去的自我也一步一步地定位于自身的身体中。

身体以及每一个特殊的身体过程及部分会以这样的方式被看待,也就是从它的双面性——同时就其生理的外在性及其激活的内在性被看待。只有在我们对于在每一个正常的身体经验中一同存在的内在性视而不见,才会获得那个纯粹的生理性的身体物。所以例如把脚看成一个物质性的空间躯体。但就作为我的脚而言,它虽在身体经验中,却包含了更多,毕竟那个碰触与抚摸的感受场域乃是位于脚上。作为身体的运动“我移动着脚”,与之相对者乃是纯粹机械性的被移动,所以移动脚这个动作具有双面性。它同时是在空间中的生理移动 也是 (因此也是在持续性的覆盖)脚的主体性动作,等等。

身体性之为身体性的经验也已经是心灵的或者毋宁说双面性的心理生理经验。这里有着最低阶的心灵性:那个身体动作的心灵,那个直接被身体化者、直接激活者以及作为与生理的被经验者合为一体者。

这项说法适用于整个身体以及身体的个别部分:作为感知的器官主观实现生理-客观事件的器官,好比撞击、挪动、搓揉、敲打,等等。

极明显地,所有比较高的精神性只间接地出现,以作为对这个生理性的身体激活的方式而被经验。这表示,所有的心理活动(心理活动的残余自身)固然是建立在直接被身体化的心理之物上面,也就是一个身体动作“感官的”底基上,所以总是如此这般地带有感官性,但它本身毕竟在真正的意义底下是不被定位(lokalisiert)的。只有作为与被定位者相混,以及作为从此出发在表达的方式之中指出,而且它们才是“在”身体性中一同被经验。愤怒还有那些激动的特质,高贵的意义以及诸如此类的都“被看见”,但并不真的以身体化的方式被看见。

明显地,人们也可以做这样的理解:就激活此一概念而言,有两个相互隶属的层次有待说明。

1)激活使得身体成为这样的身体,也就是由主体性的且与内在性紧密相关的诸器官所构成的系统;或者使得所有一切成为一个带有双面性的存在物,在此之中别的心灵性一步步地被身体化。

2)较高阶的激活,作为这般它就这方面而言在一个比较高的意义之下使得这个具有双面性的身体本身成为被激活者(beseelt)。这个比较高的激活者首先乃是人的主体性,也就是那个在其身体中的自我行动以及透过身体而在其周遭世界中具有支配性的精神,以身体性的表达而言它是与身体并在的自我宣告。就第一点而言,生理的身躯是被激活着,而就在这样的激活中它称为身体,就第二点而言身体本身乃是透过支配性的自我主体而被激活着。

激活 表示一种精神性如何在空间世界中获得位置的方式,或多或少意味着空间化的方式,并且在与躯体性的基础合一的状态下表示着 真实性

真实性换言之,只要那个处于共同被给予性中的精神物(das Geistige)不仅仅只是与生理的自然物伴随存在着,更是与它真实-因果地合一存在。

依生物经验的意义而言不是只有一个纯粹生理性的因果性存在着,或者那个生理的身体不只是因果特质的基底,并且不只是交织在因果的依赖性中,该依赖性使得它与所有其他的物理周遭世界相关联。因果性(这一点属于动物经验自身的本有意义)反而使得动物的自然与其心理相关联,或相反。

依此看来作为空间世界的那个客观经验世界就不仅仅是生理因果性的整体,而是心理生理因果性的整体。心理的效用逾越到自然(die Physis)并因此进入整个自然世界(physische Welt)。

具体而言:在空间世界中出现的生命的及人的被激活的真实物,这些真实物实际上根据两方面作为因果特质的底基而作用着。该效用一部分纯然在生理的路径上,一部分则在心理的路径上往前推进,或者它们是两方面地在心理生理路径上往前推进,等等。 VkH1krtP4C01zxh2bn/Wr5awEyHeIkpVQCvMF+b29G4+reYN7TbT1qjMnHhq0n0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