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七章

我的教育中第二个重要的步骤,是学习阅读。

我刚能拼写几个单词,沙利文老师就给了我一些卡片,上面用凸出的字母印着单词。很快我就知道每个凸出的单词都代表一个物体、一个动作或一个特征。我有一个小框子,在里面可以把单词卡排成一些简单的句子;但是在此之前,我往往先用实物造句。比如,我先找到代表着“娃娃”“是”“在上面”“床”这几个意思的单词卡,然后把有实物的卡片放到对应的实物上。接着,我把娃娃放到床上,将“是”“在上面”“床”的单词卡摆在娃娃旁边。这样,我既造出了由词语组成的句子,同时又用实物本身形象地传达了句子的内容。

一天,沙利文小姐让我把“女孩”这张单词卡别在围裙上,站到衣橱里。然后我在架子上排列“是”“里边”“衣橱”这几张卡片。没有什么比这个游戏更让我喜欢的了,我和老师一玩就是几个小时。房间里的每件东西都被我们造进了带实物的句子里。

从识字卡片到识字书本,只有一步之遥。不久,我就捧起了“启蒙读物”,在其中找寻那些我认得的词,一旦找到了,就像赢得了一场捉迷藏游戏一样高兴。就这样,我开始了阅读之旅。我是如何开始阅读连贯的故事的,以后会告诉你。

有很长一段时间,我没有正规的课程。即便我非常投入地学习,看起来也是玩多过于学。无论教我什么,沙利文小姐总是用动人的故事或诗篇加以解释。无论何时,只要碰到令我高兴或感兴趣的事,她就会与我交流,好像自己也变成了一个小女孩。那些孩子们想起来就害怕的事,比如学习枯燥的语法、难解的算术、艰深的定义等,而今都是我非常宝贵的回忆之一。

我无法解释沙利文小姐对我的快乐和愿望所表现出的特有的理解,也许这是和盲人长期接触的结果。此外,她还有出色的描绘才能。那些枯燥无味的细节,她总是一带而过,也从不拿前一天所学的功课来考我。干巴巴的科学技术在她循序渐进的讲解下,变得如此生动真实,让我不由自主地记住了所学的内容。

相比室内,我们更喜欢阳光下的树林,所以常去户外学习。我早年学到的一切都渗透着森林的气息——松脂的香冽混合着野葡萄的香气。坐在野生鹅掌楸浓郁的树荫下,我意识到世间万物都值得学习,都能给人启迪。“万物皆可爱,万物皆可用。”确实,那嗡嗡作响、低声鸣叫、婉转歌唱或吐蕊绽放的一切,都构成了我的教育的一部分——鼓噪的青蛙,拢在我手心里不再紧张而霍霍鸣叫的纺织娘和蟋蟀,毛茸茸的小鸡,还有那野花、山茱萸花、草场上的紫罗兰和萌出嫩芽的果树。我触摸着开裂的棉铃,用手指拨弄柔软的纤维和带绒毛的棉籽。我听到微风拂过玉米田的飒飒声,纤长的玉米叶沙沙作响。被我们撞见在牧场上吃草的小马,它那愤怒的嘶鸣以及鼻息中散发的草汁味,都深深烙印在我的脑海里。

有时,我于黎明时起身,趁厚重的露珠还挂在草尖和花瓣上,偷溜进花园里。少有人能体会把玫瑰花轻握在手心里的触感,或是领略百合在晨风中摇曳的轻柔。我偶尔会在采花时捉到一只花间的小虫子,这小小的生命因意识到外来的危险而陷入突如其来的恐慌,我便能感受到它的双翼摩擦而带来的细小颤动。

七月初果子开始成熟,果园便是我的另一个流连之处。毛茸茸的大桃子自动掉落在我手中,欢欣的秋风将苹果送到我脚下。哦,我开心地用围裙兜着果子,用脸颊贴着苹果光滑的外皮,体会太阳的余温,然后一路蹦蹦跳跳地回家去。

我们最喜欢去凯勒码头散步。那是田纳西河边一座古老到摇摇欲坠的木材码头,在南北战争时期为了部队登陆而修建。我们在那里度过了许多快乐时光,边玩边学地理知识。我用鹅卵石造堤,建岛筑湖,开挖河床,玩得不亦乐乎,从来没想到这是在上课。沙利文小姐向我描绘了我们这个又大又圆的地球,喷发的火山,被埋葬的城邦,漂移的冰河以及其他许多奇闻逸事,我越听越觉得新奇。她用黏土给我做立体地图,让我可以用手摸到凸起的山脊和下陷的山谷,还有蜿蜒的河流。这些我都很喜欢,但我总是分不清气候带和两极。沙利文小姐就用一根根线代表经纬,用一根橙色的木棍代表贯穿南北极的地轴,非常生动逼真。直到今天,只要有人提起温带,我就会想起纵横交错的线圈;如果有人骗我说北极熊会爬上北极那根柱子,我想我会信以为真。

算术是我唯一不喜欢的功课。从一开始我就对数字不感兴趣。沙利文小姐用珠子穿线来教我数数,又拿了幼儿园用的草棍来教我加减。我一次学不过五六题便没了耐心。每回做完这几道题,我就心安理得地觉得万事大吉,迅速跑出去找小伙伴们玩了。

动物学和植物学也是这样在玩中学的。

一次,有位我记不得名字的先生给我寄来了一些化石——带有美丽花纹的小软体动物贝壳,印着鸟爪痕迹的砂岩碎块,还有一块化石上留下了如浮雕般的可爱的蕨类植物的痕迹。这些化石为我打开了远古世界的宝藏之门。我既激动又害怕地听着沙利文小姐讲述那些名字古怪拗口的可怕怪兽,它们游荡在原始森林中,摧折巨树的树枝为食,最后葬身于不知何时形成的死亡沼泽之中。很长一段时间,这些怪兽总是出现在我的梦魇里。那个阴暗的遥远时代与美好的当下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当下阳光普照,玫瑰盛开,小马的蹄声轻柔回荡。

又有一次,有人送我一个美丽的贝壳。带着孩童的惊喜,我知道了一个小小的软体动物是如何建造如此色彩斑斓的安身之所,明白了鹦鹉螺是如何在静谧无风的夜晚乘着它的“珍珠号”小船悠游在平静而湛蓝的印度洋上。我了解了许许多多有关海洋生物生活习性的知识和趣闻——小小的珊瑚虫是如何在潮涨潮落间在太平洋建起了美丽的珊瑚礁,浮游有孔虫又是如何垒起了山丘般的白垩地貌——之后,沙利文老师为我读了一本名为《驮着房子的鹦鹉螺》的书,告诉我软体动物塑壳的过程就像人类的思考过程一样,正如鹦鹉螺外套膜的神奇作用是能把从海水中吸收的物质转变成身体的一部分,人类积累的智慧也会经历类似的升华,最终变成思想的珍珠。

同样,植物的生长也丰富了我的学习。我们买回一株百合,放在阳光充足的窗台上,很快它就长出了尖尖的绿色花蕾,这预示着它即将盛开。包着花蕾的叶子如同纤纤玉指,张开得很慢,我想它好像不愿让人窥见里面包藏的花骨朵。可一旦它准备绽放,叶子展开的速度就加快了,但依然是井然有序、有条不紊的样子。总有一个花蕾比之其他花蕾更大更漂亮,绽放的姿势更盛大,仿佛那隐藏在柔软而光滑的外衣之下的花蕾也知道自己就是天选的百合女王。等到其他胆怯的姐妹也娇羞地褪下绿色的面纱,整个枝头便是一片繁花似锦,浓香袭人。

种满绿植的窗台上有一个球形鱼缸,里面曾住着十一只蝌蚪。我还记得自己多么迫切地想了解它们。我把手伸进水里,感觉到小家伙们在轻快地嬉戏,当它们轻盈地划过指间,真是太有趣了。一天,一只胆大的蝌蚪竟然跃出鱼缸,落在了地板上,等我发现时它已经奄奄一息,只剩小尾巴还在微微扭动。可我刚把它放回鱼缸里,它就嗖的一下子潜入水底,畅快地游了起来。跳过了鱼缸,见过了世面,它现在甘心待在倒挂金钟花下的漂亮水晶宫里,等着变成青蛙王子。到了那一天,它会跃入花园尽头绿草茵茵的池塘里,用它那奇特又有趣的情歌把夏夜装点成音乐的世界。

就这样,我从生活里汲取知识。起初,我只是一个充满可能的小孩,是沙利文老师发现并发展了这些潜能。她的到来让我身边的一切充满了爱、喜悦与意义。她从不放过任何一个机会让我体会万物之美,她每时每刻都设法用思想、行动和实例让我的生活变得幸福而有益。

正是我的老师的天赋智慧、善解人意和爱的策略,我的启蒙教育才会如此美妙。正因为她抓住了传授知识的恰当时机,我才觉得知识让人如此愉悦,而且易于接受。她认识到孩子的心灵就像一条清浅的小溪,孩子的教育就像小溪在布满鹅卵石的河床上激起涟漪,一路轻快地潺潺而下,时而倒映出一朵鲜花,时而倒映出一丛灌木,时而又倒映出一朵羊毛般松软的白云。她为引导我费尽思量,因为她明白,孩子的心灵如同小溪,需要山涧幽泉的滋养,直到它汇成深广的大河,那时在它波澜不惊的河面上倒映出的将是层峦叠嶂,是粼粼树影,是蔚蓝的天空和一朵小花的灿烂笑脸。

每位老师都能把孩子领进教室,但不是每位老师都能让孩子学到东西。若不能让他觉得自在,不论辛苦与否,他都不会快乐地学习。他必得尝到胜利的喜悦与失望的揪心,方能意志坚定地完成并不喜欢的任务,在每日枯燥的学习中苦中作乐。

我的老师与我亲密无间,我很难想象自己会和她分离。我永远也说不清,我对所有美好事物的喜爱,有多少源自内心,又有多少是受她的影响。我与她密不可分,她的脚步在引导我前进。我最美好的一切皆属于她——我的天赋,我的抱负,乃至我的快乐,无不在她爱的抚摸下苏醒。 4GcWj8jYf7xphcR/bOK1JTIZCkjFh/KQ0x2VZTF0/LR4MmQmS4CXQBjWbcyG8L+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