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五章
基本需求的满足在心理学中的角色

上一章阐述了研究人类动机的途径,本章将探讨这些途径的一些理论推论,以纠正和平衡当前学界片面强调挫折和病态的偏颇。

我们已经知道,人类的动机生活是以基本需求的轻重主次或效力高低为原则进行组织的。激发这种组织方式主要基于以下动力学原则:一旦健康人的强烈需求得到满足,较弱的需求便会产生。生理需求未被满足时,它会支配整个机体,迫使全部机体能力发挥最大作用,满足生理需求。而生理需求得到相对满足后,便会处于潜伏状态,更高层次的需求就会出现,并支配和组织人的人格。此时,人就不再受生理需求的困扰(比如饥饿),而是被更高层次的安全需求所困扰。这一原则同样适用于需求层次结构中的其他需求,比如爱、自尊和自我实现。

在个别情况下,更高层次的需求很有可能不是在低层次需求满足之后才出现的,而是在被迫或自愿剥夺、放弃或压抑低层次基本需求和满足之后(禁欲、升华、放弃的积极效果、惩罚、迫害、孤立)产生的。我们对此类现象的频率和性质知之甚少。不管怎样,这些现象与本书的论点并不矛盾,因为本书并不认为,只有满足需求才是力量或其他心理欲望的唯一来源。

满足理论显然是一种特殊的、局限的或片面的理论,不能独立存在或独立生效。如果要实现自身的效能,满足理论必须跟以下理论之一相整合:①挫折理论;②学习理论;③神经症理论;④心理健康理论;⑤价值观理论;⑥纪律、意志、责任等理论。本章试图追溯其中的一种理论线索,探索行为的心理决定因素、个人生活和性格结构的复杂网络。这里做不到面面俱到,我们不妨自由假设:除了基本需求的满足之外,还有其他决定因素;基本需求的满足可能是必要条件,但肯定不是充分条件;需求的满足和剥夺可能各有利弊;基本需求的满足与神经症需求的满足有重大差异。

满足需求的一般结果

任何需求一旦得到满足,最基本的结果是这种需求会处于隐匿状态,一种更高层次的新需求会出现。 这一基本后果会产生一系列次要的附带现象(epiphenomena),比如:

不再依赖或者忽视原有的满足物和目标对象,转而依赖此前一直忽视、从不需要或者只是偶尔需要的满足物和目标。从原有满足物转向新的满足物会引发一系列附带后果,人的兴趣因此发生了变化。也就是说,某些现象忽然前所未有地引人入胜,而原有的现象则变得索然无味,甚至令人厌恶。这意味着人的价值观发生了改变。一般而言会出现以下倾向:①高估能满足最强烈需求的满足物;②低估能满足次强需求的满足物(以及这些需求的强度);③低估甚至忽视已经满足了某一需求的满足物(以及这些需求的强度)。作为一种附带现象,这种价值观的转变会导致根本世界观的重构,包括对未来、乌托邦、天堂和地狱、美好生活以及理想实现的看法,正大致向可预测的方向发展。

总而言之,我们往往认为已经拥有的幸福是理所当然的,尤其是当我们不必为之努力拼搏的时候。食物、安全、爱、欣赏、自由,这些东西一直都有、从不缺乏,也从来没人渴望过,因此往往被忽视,甚至被贬低、嘲笑或毁掉。当然,这种忽视幸福的现象不切实际,因此可以被认为是一种病态。多数情况下,这种心态很容易治愈。只要体验适度的剥夺或匮乏即可,例如痛苦、饥饿、贫穷、孤独、抛弃、不公等。

在我看来,这种“满足后健忘”和“满足后贬低”的现象一直不受重视,但具有重大的潜在意义和力量。进一步的阐述可以参考笔者的《优心态管理》(291)中“论低级不满、高级不满和超级不满”这一章节,F.赫茨伯格(193)的著作以及科林·威尔逊的“圣·尼奥特边际”(St.Neot Margin)概念(481,483)。

除此之外,我们无法理解这种令人困惑的现象:(经济上的和心理上的)优越既可以使人性发展到更高的层次,也可能造成报刊上频频出现的病态价值观。很久以前,阿德勒在他的著作(2,3,13)中谈到“养尊处优”,也许我们应该用这个术语来区分致病的满足和健康、必要的满足。

随着价值观的改变,认知能力也随之改变。注意力、感知、学习、记忆、遗忘、思考,所有这些都在发生大致可以预测的变化,因为机体有了新的兴趣和价值。

这些兴趣、满足物和需求不仅有所不同,而且在某种程度上层次更高(见第七章)。当安全需求得到满足时,机体就转而去寻求爱、独立、尊重、自尊等。把机体从更低级、更物质、更自私的需求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满足它们(当然,还有其他方法)。

任何需求的满足,只要是一种真正的满足,即满足了基本需求而非神经质需求或伪需求,就有助于性格的形成(见下文)。此外,任何真正需求的满足都有助于性格的改善、强化和健康发展。也就是说,任何基本需求(我们独立探讨的需求)的满足,都会使人更加健康、更远离神经质。毫无疑问,正是在这种意义上,库尔特·戈尔茨坦认为,任何具体需求的满足,从长远来看,都是向自我实现迈进了一步。

除了这些一般的结果,具体需求的满足还带来具体的结果。例如,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安全需求的满足会带来一种主观上的安全感,即更安稳的睡眠、危险感的消失、更大的勇气等。

学习和基本需求的满足

如果研究需求满足的效果,首先会发现,纯粹联想学习(associative learning)的作用被鼓吹者过度夸大,已经引起学界的日益不满。

一般来说,需求满足现象,比如饱食之后食欲减退,有了安全保障后防御的频率和方式的变化等,表现为两个方面:体验(或重复、使用、实践)多了,满足感会消失;回报(或满足、赞扬、强化)多了,满足感会消失。此外,本章末表格中所列的满足现象不仅推翻了联想法则(尽管需求的满足是在适应过程中发生的变化),而且也不以任何主要方式涉及任意联想。因此,如果学习的定义仅仅强调刺激与反应之间关系的变化,那肯定是不够的。

满足需求的任务几乎完全依赖于满足物本身的恰到好处。长远来看,基本需求的满足不可能是心血来潮的临时选择。对于渴望爱情的人来说,只有真正、永恒的爱情才能满足他,那就是情投意合的真爱。而对于欲火中烧、食不果腹的人来说,只有性、食物或水才能最终解决问题。这是韦特海默(465)、科勒(238)和其他近代的格式塔心理学家,如阿施、阿恩海姆、卡托纳等人所强调的一种内在恰当性(intrinsic appropriateness),是所有心理学领域的一个中心概念。任意混搭或偶然组合是行不通的,满足物的任何暗示、标志或者关联物同样不起作用(350),只有满足物本身才能满足需求。我们必须与墨菲讨论定向疏导(canalization),而不是纯粹联想。

批判联想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关键是要反对它对机体目的(意图、目标)那种完全想当然的态度。它仅仅关注要达到模棱两可的目的所运用的手段。与此相反,本文提出的基本需求理论正是关于机体的目的和最终价值的理论。这些目的本身对机体是有价值的。因此,为了达到这些目的,机体会不惜代价,甚至去学习那些莫名其妙、无关宏旨、愚不可及的烦琐步骤,因为实验员可能认为,只有通过这些步骤才能达到目标。当然,这些路数是可有可无的,当它们无法实现内在的满足(或内在的强化)时,就会被抛弃(消灭)。

由此看来,第七章第95—101页上所列的行为变化和主观变化,联想学习法则是无法解释的。实际上,这些变化有可能只发挥次要的作用。如果母亲经常亲孩子,亲吻的冲动就会消失,孩子就不再渴望亲吻(268)。当代大多数描写个性、特征、态度和品位的作家,都认为这些变化是根据联想学习法则而习得的一套习惯,但现在似乎要重新考虑并纠正这种观点。

即使在合理获得顿悟(insight)和理解力(格式塔式学习)的过程中,也不能认为性格特征是完全习得的。这种整体性的格式塔式学习强调对外部世界内在结构的理性认知,但局限性很大,部分是因为它对精神分析的发现反应平淡。我们需要与人自身的意动和情感过程加强联系,而联想学习和格式塔式学习对此无能为力。〔不过,参考库尔特·勒温(274)的著作无疑有助于解决这个问题。〕

在此我不打算详细讨论,我只是尝试提出一种所谓的“性格学习”或“内在学习”,它以性格结构而不是行为的变化为中心。其主要组成部分包括:①独特的(非重复的)和深刻的个人经历的教育效果;②重复性经验造成的情感变化(309);③需求的满足——受挫经验带来的意动变化;④某一类早期经验所导致的一般态度、期待甚至世界观的变化(266);⑤由机体对经验的选择性同化的变化决定,等等。

以上考虑说明,学习的概念和性格形成之间有更紧密的关联。笔者认为,将典型的学习定义为个人发展、性格结构的变化,即趋向于自我实现和自我超越,终将给心理学家带来丰硕的成果(308,315,317)。

需求满足与性格形成

某些先验的考虑将需求满足与某些(甚至许多)性格特征的发展硬性联系起来。这种学说不过是从逻辑上反对挫折和精神病理学之间业已形成的关系。

如果承认挫折决定了敌对,也就承认了挫折的对立面(即基本需求的满足)先天决定了敌对的对立面(友好)。这两点在精神分析的发现中都有明显暗示。虽然缺乏明确的理论表述,但心理治疗实践实际上认可了我们的假设,因为它在治疗中强调暗中安抚、支持、放任、认同、接纳,也就是最终满足患者对安全、爱、保护、尊重、价值等的深层需求。这一点尤其适用于孩子们。他们渴望爱、独立、安全等,所以干脆直接用替代疗法或满足疗法治疗即可,即给予他们爱、独立或安全(安慰疗法)。但该种疗法也有局限,详见参考文献1。

遗憾的是,相关实验资料很少。但是现有资料给人的印象却非常深刻,比如利维的实验(264—269)。这些实验的一般模式是取一组刚出生的动物,例如幼犬,让它们的一种需求,例如吮吸需求,要么得到满足,要么部分受挫。

这类实验研究过小鸡的啄食需求、婴儿的吮吸需求,以及其他各种动物的活动需求。在所有这些案例中,人们发现,一种被充分满足了的需求会经历一个典型过程,然后根据其性质,要么完全消失(例如吮吸),要么在之后的生活中保持一种适当的最低层次(例如活动)。那些需求未被满足的动物则出现了各种半病态现象,其中与我们的研究最为相关的是,该需求在应该消失的时间之后仍持续存在,其次是该需求的活跃性大大增加。

童年需求的满足与成年后性格的形成有着密切的关系,利维关于爱的研究尤其证实了这一点(263,268)。很明显,那些心理健康的成年人,他们的许多特征都得益于童年时期爱的需求得到了满足。例如,能允许爱人的独立、能忍受爱的缺失、能在爱他人的同时保持自我独立,等等。

为了从理论上尽量清楚地表达这种对立,我来打个比方:如果母亲非常疼孩子(通过奖励、强化、絮叨等),那么这孩子在以后的生活中对爱的需求的强度会降低,比如不太愿意亲吻,不会过于依恋母亲等。如果要教会孩子多方面寻觅感情并持续渴望爱,最好的方法就是在一定程度上剥夺对他的爱(268)。这是功能自主原则的另一个例证,它促使奥尔波特对当代学习理论提出了质疑。

每个心理学教师在谈起儿童的需求满足或自由选择实验时,都认为性格特质是习得的。“如果孩子每次从梦中醒来你就把他抱起来,那他会不会学着装哭(因为哭会获得回报),就为了让你抱他?”“如果你放任孩子吃东西,那他会不会被宠坏?”“如果你特别注意孩子的怪相,那他会不会为了引你注意而学着作怪?”“如果你让孩子随心所欲,他会不会一发不可收?”这些问题不能仅靠学习理论来回答,还必须借鉴满足理论和功能自主理论才能得到充分的解释。若要获得更多的资料,请参见动态儿童心理学和精神病学的一般文献,特别是有关宽松教育(permissive regime)的文献,例如参考文献296。

还有一类资料来自需求满足的直观临床效应,能说明需求满足和性格形成之间的关系。任何与患者直接打交道的人都可以获得这种资料,而且可以肯定,几乎每一次治疗接触中都能得到。

要让我们相信这一点,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从最强烈的需求开始,逐一考察满足基本需求的直接和即时效果。在我们的文化中,我们并不认为吃饱喝足等生理需求属于性格特征,当然在其他文化中我们可能会这样认为。但即使在这样的生理需求水平上,我们的论点也遇到一些边缘案例的挑战。当然,如果我们可以研究休息和睡眠的需要,那么我们也可以研究满足的挫败及其影响(缺觉、疲劳、精力不济、迟钝,甚至懈怠、冷漠等),以及需求满足(敏锐、活力、热情等)。这就是简单的需求满足带来的直接后果,如果它们还算不上是性格特征,至少对研究人格的学者来说是有一定意义的。对性的需求也是如此,虽然我们对此还不太习惯。例如,性痴迷以及与之相对的性满足范畴,我们至今还没有合适的词汇来描述。

无论如何,谈到安全需求时,我们有更多的根据。忧虑、害怕、担心、焦虑、紧张、不安,以及神经过敏都是安全需求受挫的结果。同一类型的临床观察清楚地显示了安全需求被满足的效果(还是没有恰当的术语来描述),例如气定神闲、信心十足、坚定不移、镇定自若等。不管我们怎么形容,有安全感的人和做间谍的人,在性格上肯定是有区别的。

其他的基本情感需求,如归属感、爱、尊重和自尊,也是如此。满足了这些需求,就会出现重感情、有自尊、有自信、有安全感等特征。

从需求满足对性格的这些直接影响再引申一步,就是善良、慷慨、无私、高尚(与卑鄙相反)、沉着、冷静、幸福、满足等一般特征。这些似乎是直接影响引起的后果,是一般需求满足(即普遍提高精神生活条件,是过剩、充足、优越状态)的副产品。

很明显,无论是狭义的还是广义的学习,都对这些以及其他性格特征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由于现有资料有限,我们无法推断学习是否能对性格的形成发挥更大的作用,而且学界通常认为这毫无价值。然而,强调肯定还是否定,后果会大相径庭,所以我们至少必须意识到这个问题。性格教育是否能在课堂上进行?书籍、讲座、教义问答和规劝是不是最好的性格教育方式?讲道和主日学校是否能培养出性格健全的人?或者更确切地说,美好的生活是否能培养出健全的人?爱、温暖、友谊、尊重、善待是否对孩子后来的性格结构影响更大?这些替代方案都是根据不同的性格形成理论和教育理论提出的。

满足健康的概念

假设在一个危险的丛林里有甲、乙、丙、丁、戊五个人。甲的四周危机重重,靠着偶然觅得的食物艰难地挨过了几个星期。乙的情况好一些,能活下来,还有一把步枪和一个可以开关的隐蔽洞穴。与乙相比,丙又多了两个伙伴。至于丁,除了食物、枪支、同伴和洞穴之外,他还有一个肝胆相照的朋友。同处一片丛林的戊除了拥有上述条件,还是自己那群人中德高望重的领导者。为简洁起见,我们依次把这些人称作生存需求满足者、安全需求满足者、归属需求满足者、爱的需求满足者和尊重需求满足者。

不同的称呼不仅说明越来越多的基本需求得到满足,同时也体现了不断提高的心理健康水平。 显而易见,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和有安全感、有归属感,但却遭排斥、缺乏爱的人相比,一个安全、归属和爱的需求都得到满足的人更健康(根据任何合理的定义)。如果这个人还能赢得尊重和赏识,并因此培养了自尊心,那他将更加健康,也会更充分地实现自我,成为一个更加全面的人。

这样看来,基本需求的满足程度和心理健康程度似乎是呈正相关的。我们能否更进一步确定这种关联的限度,即基本需求的完全满足就等同于理想的健康?满足理论至少意味着有这种可能(见315)。当然,这一问题的答案还有待研究,但仅仅是简单陈述这样的假设,都足以让我们将视线转向被忽略的事实,重新探索业已存在、却又悬而未决的问题。

比如,我们必须承认,还有许多其他通往健康的途径。我们为孩子选择人生道路的时候,理应思考一下这个问题:获得健康的方式有多少?有多少是通过静心寡欲、自我节制、自我约束,历尽苦难才成大器的?或者说,人生中的“满足型健康”和“挫折型健康”各占几分?

同时,这一理论也使我们不得不面对自私自利这一难题。韦特海默及其门徒在提出这一问题时,倾向于将所有的需求看作利己的、自我中心的。诚然,戈尔茨坦和本书都以极度个人主义的方式界定自我实现这一最终需求。但关于健康人的实证研究则表明,自我实现者一方面特立独行、适度利己,另一方面也心怀怜悯、大公无私,本书第十一章会有详细论述。

一旦我们设定了“满足型健康”(或者“幸福健康”)这一概念,我们毫无疑问就加入戈尔茨坦、荣格、阿德勒、安吉亚尔、霍尼、弗洛姆、梅、布勒、罗杰斯等人的行列。这个日益壮大的队伍相信,机体有一种积极成长的趋势,会内在地推动自身更全面地发展。

如果我们假定健康机体的基本需求得到了一般性满足,就可以自由地追求自我实现,那么就等于承认机体是根据内在的成长趋势发展的,也就是伯格森所说的内在成长,而不是根据行为主义环境决定论所提出的外部因素。当单纯来自外部的基本需求满足缺乏时,就出现了神经质机体。神经质机体更多依赖外在因素,自身的自主性和决断力相对不足,也就是说,他的成长主要受环境特征的影响,而非个人的本性。当然,我们会发现,健康个体相对地独立于环境,但这并不意味着个体与环境互不相干。我们只能说,在个体与环境的互动过程中,人的目的和本性才是根本性决定因素,环境不过是个人自我实现的一种手段。这才是真正的心理自由(398)。

部分取决于需求满足的其他现象

下面简单列举了需求满足理论的几个重要假设。其余相关假设已在第58—64页列出。

心理治疗

也许可以认为,在实际治疗或改善健康的动态过程中,基本需求的满足是第一位的因素。必须承认,其中一个因素因为长期以来被忽略,所以尤其重要。我们会在第十五章就此展开详细论述。

态度、兴趣、品位和价值观

有几个实例展示了兴趣如何取决于需求的满足和受挫。更多内容可参见迈尔的著述(284)。如果深入研究这一问题,最终必然会涉及道德、价值以及伦理,而不仅局限于探讨礼节、礼仪、传统以及其他风俗习惯。当前的主流观点认为,态度、品位、兴趣和各种价值观是对当地文化进行联想学习的结果,似乎完全是外部环境力量作用的结果,除此之外并无决定因素。但我们注意到,机体需求满足的效果和内在需要同样在起作用。

人格的分类

如果我们将不同层次的基本情感需求的满足看作线性的连续体,那就可以以此作为人格划分的有效(虽然不尽完美)工具。如果大多数人都有相似的生物性需求,那么每个人都可以就需求满足的程度和他人进行比较。这是一种整体性或有机性原则,因为它将完整的个体按照单一连续体进行划分,而不是将人的某些部分或某些方面按照互不相关的连续体进行划分。

厌倦与兴趣

说到底,厌倦无非是过度满足。至此,我们又可以发现一些尚未解决和尚未察觉的问题。为什么反复接触同一幅画、同一位女士、同一曲音乐会使人心生倦怠,而同样频繁地接触另一幅画、另一位女士、另一曲音乐却让人兴致盎然、乐此不疲呢?

幸福、快乐、满足、欢欣、狂喜

需求的满足对积极情绪的产生发挥了什么作用呢?长期以来,情绪学者仅仅研究需求挫折对情感的影响(259)。

社会效果

以下内容列举了需求满足产生积极社会影响的多种方式。我们提出如下观点继续探讨:个人基本需求的满足(所有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排除令人费解的例外情况,暂时忽略需求匮乏和约束的积极效果)不仅可以改善人的性格结构,同时能够改善他在国内外环境中以及面对面交际时的形象。这对政治、经济、教育、历史以及社会学理论意义重大、影响有目共睹(17,104,356,488)。

需求受挫的程度

尽管看似矛盾,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讲,需求满足决定了需求受挫。这是因为只有在低级的强烈需求得到满足后,高级需求才会出现在个体意识中。也就是说,如果没有意识到需求,也就不会产生受挫感。忙着养家糊口的人不太关心生活的更高层面,什么几何研究、选举权、城市的声誉、尊重,他主要关心更基本的东西。对这样的人来说,只有一定的低级需求得到满足之后,他才会上升到一个相对文明的程度,继而才能感受到个人、社会、精神等更高层面的问题所带来的挫折。

我们可以假定,多数人注定会憧憬自己尚未拥有的东西,但他们同时也认为,普通人共同追求的更高满足也同样值得努力。与此同时,我们也应当认识到,不要期待某一次社会改革(比如妇女选举权、免费教育、无记名投票、工会、优质住房、直接选举)可以扭转乾坤、带来巨变,但同时也要正视社会缓慢发展的现实。

如果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那么比起衣食问题,忧心战争何时结束无疑更有益于社会。明确地提高受挫的层次(如果我们可以谈论高级受挫和低级受挫)对个人和社会都有意义。内疚感和羞耻感的层次也是如此。

纯粹的开心消遣,随意行为

一直以来,哲学家、艺术家和诗人都在探讨生物的随意行为,但科学心理学家对此却极少关注,这令人费解。也许这是因为“所有的行为都是有动机的”这一信条已经广为接受。在此我们无意去驳斥这一谬论(本人认为是),但我们确实可以观察到,机体的需求一经满足,其自身的压迫感、紧张感、急迫感会立刻消失,整个人会变得闲适、懒散、松弛、懈怠,生活会慢下来,开始享受阳光、装饰房间、收拾瓶瓶罐罐、消遣娱乐,日子久了会变得无所事事,生活毫无目的,学习也是偶尔为之,失去了目标。总而言之,机体处于(相对的)无动机状态。需求的满足催生了无动机的行为(更多论述见第十四章)。

满足引起的病态

近年来随着物质(低级需求)生活的富足,与此相关的病症应运而生,表现为空虚无聊、自私自利、自以为是、“理所当然”的优越感、低级幼稚病以及寡情绝义。显然,物质生活或低级需求生活无法带来长久的满足。

现在我们又面临一种新的心理富足症。这种病症归结为患者受到无微不至的呵护和照料,受到忘我地爱慕、崇敬、欣赏和关注,占据舞台的中心,拥有死忠的追随者,能做到心想事成、尽如人意,人们甚至会为他抛弃自我、牺牲自我。

确实,我们对这些新现象所知甚少,更没有任何科学的认识。我们只知道一些强烈的质疑、无处不在的临床印象以及儿童心理学家和教育工作者不断强化的一种观点:对儿童来说,仅仅满足其基本需求是不够的,还要让他们去认识坚强与坚韧,体验挫折、约束与极限。换句话说,我们在界定基本需求的满足时最好谨慎一些,否则一不小心就会越过“红线”,对孩子极端溺爱、完全放任、过度保护、一味迎合。家长在爱护和尊重孩子的同时,一定要守住自己作为父母和成年人所应得的那份爱与尊重。儿童当然是人,但经验不足,他们肯定在很多事情上都缺乏认识,在有些事情上肯定认识有偏差。

由满足引起的病症还可能表现为“超越性病理状态”(meta-pathology),就是指价值缺失、意义缺失以及缺乏成就感。很多人文主义和存在主义心理学家尽管尚无充足的证据,但他们相信,即便满足了所有的基本需求,身份认同、价值体系、人生使命、人生意义等问题也不会自动得到解决。至少对于某些人,尤其对年轻人来说,这些问题独立于基本需求满足之外,属于生活的“附加题”。

最后,我再重复一遍人们所知不多的事实:人类似乎永远不会安于现状、就此满足(291)。与此密切相关的是,我们往往习惯了当下的幸福生活,有时会抛诸脑后,又或者视为天经地义,甚至不再珍惜。对很多人来说,欣喜若狂最终将变得兴味索然、新鲜不再(483),所谓失去了才懂得珍惜,或许他们只有在经历了缺失、挫折、威胁甚至悲剧之后,才会重新感受到幸福的珍贵。必须让这类人,尤其是那些缺乏生活热情、无精打采、暮气沉沉、无法感受巅峰体验,对享受人生、体会乐趣有着强烈抵触情绪的人,体会一下失去幸福的滋味,只有这样,他们才会重新珍视幸福。

高级需求的功能自主

通常来讲,人们在低级需求得到满足后才会迈向高级需求,不过我们仍然会发现这样一种现象,就是一旦高级需求得到满足、高层次的价值观和品位得以实现,那么这些高级需求将会变得“独立自主”,不必再取决于低级需求的满足。这样一来,人们可能鄙视,甚至摒弃低级需求的满足,这与“富三代”看不起“富一代”、受过良好教育的移民后代看不起没有文化的父母如出一辙。

主要取决于基本需求满足的部分现象

一、意动与情感

1.身体需求,如食物、性、睡眠等的满足,及其“副产品”——幸福、健康、活力、欣喜、满足的感受

2.安全、和平、有保障、受保护、无危险、无威胁的感受

3.归属感、集体参与感、对集体目标和胜利的认同感、被接纳认可的感觉,即为家的感觉

4.爱与被爱的感觉、值得爱的感觉、爱的认同感

5.自立、自尊、自重、信心、相信自己;有能力、有成就、有才干、有成绩、有自我力量、值得尊重、有声望、有领导力、有独立性

6.自我价值的实现、自我需求的满足、自我目标的实现,个人的资源和潜能得到全面的发展,以及随之而来的成长、成熟、健康、自主的感觉

7.好奇心的满足、学问的增长、见识的积累

8.理解力得到满足,更本质的满足,越来越宏观、越来越宽泛、越来越接近统一、全面的哲学或宗教,对联系和关系的理解与日俱增,有敬畏感,坚守价值

9.美的需求得到满足,刺激、感官冲击、陶醉、对称感、分寸感、妥帖感、完美无瑕

10.高级需求的出现

11.暂时或长期依赖或独立于多种满足物,对低级需求和低级满足物越来越疏离和厌弃

12.憎恶和渴望

13.厌倦和兴趣

14.价值观的提升、品位的改善、选择的优化

15.愉悦、兴奋、快乐、喜悦、开心、满足、平静、安宁、欢愉等情感频频产生、愈发强烈;情感生活更加丰富,更加积极向上

16.欣喜若狂、巅峰体验、极度亢奋、兴高采烈、神秘体验等现象愈加频繁

17.抱负的高低变化

18.挫折程度的变化

19.越来越趋向超越性动机(314)和存在价值(293)

二、认知

1.各种更敏锐、更有效、更现实的认知,更好地感知现实

2.更强大的直觉能力,更成功的预测

3.带来启示和顿悟的神秘体验

4.更多地以现实—对象—问题为中心,更少以假设和自我为中心,更多超越个人和超越人类(295,317)的认知

5.世界观和人生信条的完善(即变得更真实、更现实、对自己和他人更包容、更全面、更综合、更完整)

6.更大的创造力,更多的艺术、诗歌、音乐、智慧、科学

7.不再那么死板僵化、墨守成规,不再那么程式化思维,不再强制性地贴标签(见第十三章);通过人为的分门别类,更好地了解个体的独特性,不再动辄非此即彼地二分

8.更多更根本、更深刻的态度(民主、对全人类的基本尊重、对他人的爱、对儿童的爱与尊重、对女性的认同等)

9.不再偏好或依赖熟悉的东西,尤其是在重要的事情上,不再害怕新奇和陌生的事物

10.潜移默化的学习和不知不觉的收获越来越多

11.对简单性的需求减少,更钟情于复杂性

三、性格特征

1.更加平静、冷静、镇静,心态更加平和(与紧张、焦躁、郁郁寡欢、痛苦万分相反)

2.善良、宽厚、无私(与残忍相反)

3.恰到好处的慷慨大方

4.豁达大度(与粗鄙、吝啬、小气相反)

5.自立、自尊、自重,相信自己

6.安全、和平、无危险的感觉

7.友善(与排外的性格相反)

8.更强的耐挫能力

9.包容、关注、并接受个体差异,抛弃了偏见和普遍敌意(但没有失去判断力),更深的手足之情,更重的兄弟之义,对他人更真诚地尊重

10.更多的勇气,更少的恐惧

11.心理健康和各种“副产品”,远离神经症、精神变态人格以及精神病

12.更深刻的民主(畅所欲言,大胆地向值得尊敬的人表示诚挚的敬意)

13.放松,不再紧张

14.更加诚实、真挚和直率,脱掉伪善,卸去虚假

15.意志更强大,更具责任感

四、人际关系

1.更好的国民、邻居、父母、朋友、爱人

2.政治、经济、宗教和教育方面的成长与开放

3.尊重女性、儿童、员工以及少数派和弱势群体

4.更民主,不专制

5.更少的无端的敌意,更多的善意,更多地关注别人,更善于认同别人

6.交友、恋爱、择业时有更好的品位,对人有更好的判断;可以做出更理性的选择

7.更和善,更漂亮,更有吸引力

8.更好的心理治疗师

五、其他现象

1.对天堂、地狱、乌托邦、美好生活、成功与失败等的认知的改变

2.拥有更高层次的价值观,迈向高级的“精神生活”

3.所有表情达意的行为都发生了改变,比如微笑、大笑、面部神态、举止、走路、书写等,变得更有表现力,不再是敷衍的“社交行为”

4.精力的变化,疲倦、睡眠、安静、休息、警觉

5.心怀希望,期待明天(与士气低落、情绪低迷、心如死灰相反)

6.理想生活、幻想生活、早期记忆的变化

7.(基于性格的)道德、伦理和价值观的变化

8.远离得失、输赢、零和博弈般的生活方式 O9yPiIW2v7xNay4J66Cti7ADiWtaCNL3RMjfHfvHlmiry4Tn0vQDCc3sTlXiuF08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