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历史上,汉朝是秦朝后出现的强盛王朝,具有重要意义。汉朝分为西汉(前206—25 年)与东汉(25—220 年)两个历史时期,合称两汉。西汉为汉高祖刘邦所建立,定都长安;东汉为汉光武帝刘秀所建立,定都洛阳。两汉期间有王莽短暂自立的新朝与更始帝时期。“文景之治”后,汉武帝进一步推动大一统事业。
历史学家认为汉与罗马帝国并列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拥有最先进的文明。
中国的地理形势与外界存在天然屏障。东面临海,但很长时期内中国的航海处于不受重视的地位;北部为人烟稀少的草原、森林;西北部横亘着无人居住的茫茫沙漠,西南部有世界屋脊青藏高原。这些地理特点使中国长期处于与外部世界半隔绝的状态,使中国文化没有向外部拓展的“野心”,发达的农耕文明孕育了中国国民和平温顺的性格。“中心之国”“天朝上国”的观念也促使中国不愿意与外界打交道,导致中华传统文化具有封闭性。
同时代的罗马帝国则不一样。罗马、希腊地区虽然岛屿众多,但是相隔不远。各岛自身物产有限,往往需要互通有无,因而商业兴盛,也就促进了文化的相对开放。
“西域”一词最早见于《汉书·西域传》。西汉时期狭义的西域即玉门关、阳关(今甘肃敦煌)以西,葱岭(帕米尔高原)以东,昆仑山以北,巴尔喀什湖以南,即汉代西域都护府的辖地,大体上属于今新疆地区。广义的西域还包括葱岭以西的中亚细亚、西亚、印度、高加索、黑海沿岸等地,即今阿富汗、伊朗、乌兹别克斯坦至地中海沿岸地区。
西汉北方一直受到一个强悍的游牧民族威胁。这个民族拥有多个名称,如商朝时的鬼方、混夷、獯鬻,周朝时的猃狁,春秋时的戎、狄,战国时的胡,后被统称为匈奴(王国维《鬼方昆夷猃狁考》),其首领称“单于”。从春秋以后,匈奴就经常率领强悍的骑兵骚扰和掠夺中原。汉高祖七年(前200 年)冬,冒顿单于曾围攻晋阳(今山西太原),将汉高祖刘邦围困于白登七日。以后的汉惠帝、高后、文景二帝,都只能对匈奴采取和亲、馈赠等手段来缓和矛盾。尤其是匈奴骑兵对西汉王朝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汉朝的西域葱岭以西,当时有大月氏、大宛、乌孙、康居、大夏诸国。虽距匈奴较远,但也不同程度地受到匈奴的骚扰和威胁,其中的大月氏是一个较大的部落。具有雄才伟略的汉武帝即位不久,当时大月氏因攻占乌孙同匈奴发生冲突,首领被单于杀死。大月氏人被迫西迁。但他们不忘故土,伺机复仇,并很想有人相助,共抗匈奴。汉武帝遂欲联合大月氏,夹击消灭匈奴。于是,汉武帝公开征募能担当出使重任的人才。对此,班固《汉书·张骞传》有很细致的描写。
张骞,汉中人也,建元中为郎。时,匈奴降者言匈奴破月氏王,以其头为饮器,月氏遁而怨匈奴,无与共击之。汉方欲事灭胡,闻此言,欲通使,道必更匈奴中,乃募能使者。骞以郎应募,使月氏,与堂邑氏奴甘父俱出陇西。径匈奴,匈奴得之,传诣单于。单于曰:“月氏在吾北,汉何以得往使?吾欲使越,汉肯听我乎?”留骞十余岁,予妻,有子,然骞持汉节不失。
居匈奴西,骞因与其属亡乡月氏,西走数十日,至大宛。大宛闻汉之饶财,欲通不得,见骞,喜,问欲何之。骞曰:“为汉使月氏而为匈奴所闭道,今亡,唯王使人道送我。诚得至,反汉,汉之赂遗王财物不可胜言。”大宛以为然,遣骞,为发道译,抵康居。康居传致大月氏。大月氏王已为胡所杀,立其夫人为王。既臣大夏而君之,地肥饶,少寇,志安乐。又自以远远汉,殊无报胡之心。骞从月氏至大夏,竟不能得月氏要领。
留岁余,还,并南山,欲从羌中归,复为匈奴所得。留岁余,单于死,国内乱,骞与胡妻及堂邑父俱亡归汉。拜骞太中大夫,堂邑父为奉使君。
骞为人强力,宽大信人,蛮夷爱之。堂邑父胡人,善射,穷急射禽兽给食。初,骞行时百余人,去十三岁,唯二人得还。
敦煌 332 窟《张骞出使西域图》
由文献可以得知,建元三年(前138 年),张骞应汉武帝招募出使大月氏,欲联合大月氏共击匈奴,行至河西走廊时,被匈奴的骑兵队抓获。军臣单于得知张骞欲出使月氏后,对张骞说:“大月氏在我的北边,怎能让你过去?就像我的使者要通过汉地到越国去,汉朝会让他去吗?”
于是,张骞一行被扣留并软禁起来。匈奴单于为打消其出使月氏的念头,还给张骞娶了匈奴的女子为妻,生了孩子。但张骞“不辱君命”“持汉节不失”,始终没有忘记汉武帝所交给自己的神圣使命,他住在匈奴十多年等候机会。元光六年(前129年),张骞趁匈奴人不备,带领其随从逃出了匈奴王庭。他们经车师后折向西南,进入焉耆,再溯塔里木河西行,过库车、疏勒等地,翻越葱岭,直达大宛(费尔干纳盆地)。经过了数十日的跋涉,到达大宛后,张骞向大宛国王说明了自己出使月氏的使命。大宛国王派了向导和译员,将张骞等人送到康居(今乌兹别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境内),经过阿姆河流域的大夏,张骞终于在十多年后来到大月氏。但十多年来,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大月氏已经成为阿姆河边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的农业定居国,无意向匈奴复仇了。
现代手法演绎的张骞出使西域(席保平摄)
张骞在大月氏逗留了一年多后,动身返国。归途中,再次被匈奴骑兵所俘,又被扣留了一年多。直到元朔三年(前126 年)初,张骞趁匈奴内乱之机,带着自己的匈奴族妻子和堂邑父逃回长安。从武帝建元三年(前138 年)出发,至元朔三年(前126 年)归汉,共历13 年。出使时带着100 多人,到最后只剩下他和堂邑父,还有他的匈奴妻子。
这次出使,张骞虽然没有达到原本的目的,但对于西域的地理、物产、风俗习惯有了比较详细的了解,为汉朝开辟通往中亚的交通要道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因此受到汉武帝嘉奖,被封为太中大夫。元狩四年(前119 年),张骞第二次奉派出使,这次的使命是游说乌孙王东返,但也没有成功。元鼎二年(前115 年),张骞回到汉朝,次年去世。
现代演绎手法的张骞与西域人民(席保平摄)
张骞的出使,使汉朝获得了丰富的西域资料,张骞提出的与西域各族加强友好往来以及招乌孙东返敦煌一带,与汉朝共同抵抗匈奴的“断匈奴右臂”的著名战略意见也被汉武帝采纳。
除了随同张骞一起到长安的乌孙国使者外,汉朝陆续派出使者出使安息(波斯)、身毒(印度)、奄蔡(在咸海与里海间)、条支(安息属国)、犁轩(附属大秦的埃及亚历山大城),这一过程中,汉朝与西域的交通逐渐构建起来。从这个意义上说,这条连接汉朝与西域的通路已经初步形成。
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第一次出使了解了西域概况;第二次把中原文明传播到了西域,促进了汉朝和西域之间商业、文化、军事的交流。西域的核桃、葡萄、石榴、胡萝卜、蚕豆、苜蓿等十几种植物从此传入中原栽培,龟兹的乐曲和胡琴等乐器融入中原音乐,张骞还把铸铁、开渠和凿井等中原的技术引入西域地区;汉军在鄯善、车师等地屯田时使用地下相通的穿井术,习称“坎儿井”,在当地逐渐推广。此外,中国蚕丝和冶铁术也逐渐传往西方。更主要的是,张骞把西域天马(即汗血马)的情况禀报给了汉朝皇帝。汉武帝通过张骞掌握了西域各国的山川地理、风土人情,为日后打通丝绸之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由以上叙述,我们知道张骞当时已经打开了一条中国通往西方的道路,然而,这条路还要时间逐步开拓,它也还没有一个公认的名字。
19 世纪末,许多外国探险家来到中国。他们探索中国的地理、历史和不为西方人熟悉的文化,并把他们的研究结果介绍给西方。其中德国的费迪南·冯·李希霍芬(F. von Richthofen)就是一位很有建树的地理学家。
1868 年秋天,李希霍芬初次来到中国,据说他的任务是受命寻找中国和德国两个国家之间修建铁路的理想走向。为了表示与中国人的亲密,他把名字“Richthofen”首字译为中国姓“李”,这样不仅更中国化,还与当时权倾朝野的李鸿章攀上了“亲戚”。在中国,这名德国地理学家受到了款待,他到河南洛阳等地考察农业生产、中国人的生活,走访地方会馆、关帝庙等中国人聚集的场所,了解中国文化。1877 年,他终于写成《中国》一书。就是在这本书里,他把“从公元前114 年至公元127 年间,中国与中亚、中国与印度间以丝绸贸易为媒介的这条西域交通道路”命名为“丝绸之路”,这一名词很快被学术界和大众所接受,并正式运用。当时李希霍芬的“丝绸之路”主要指从中国长安到撒马尔罕(今属乌兹别克斯坦)这条古老的商道。然而,李希霍芬在最早的关于丝绸之路的地图上,将这条商贸路线画成了一条理想化的直线。
近代以来,经过研究,众多学者达成了共识,传统的丝绸之路,亦称陆上丝绸之路,或狭义的丝绸之路,起自中国古代都城长安,经中亚国家、阿富汗、伊朗、伊拉克、叙利亚等地达地中海,以罗马为终点,全长约6 400 千米。丝绸之路以商贸肇始,而丝绸是古代最具代表性的货物,因此得名。但丝绸之路实际上是连结亚欧大陆的古代东西方文明的交汇之路,因此,它充满魅力,值得探索和回味。
虽然丝绸之路常常被人们比作一条联结亚欧的彩带,但它不是一条简单的丝绸般的彩带,它更像一条大河,虽然有起点和终点,但流经各地时会产生分岔。丝绸之路交往的繁荣鼎盛时期,犹如雨季洪水的河流,每流经一段就产生多条分岔“小河”。有的“小河”迂回曲折后又在前方汇入大河,有的就渐渐消失在远方。同时,在大河的缓慢流淌中,也不时有来自各地的小河汇入。也有人将丝绸之路更形象地比喻为一条有血管分支的大动脉。因此,历史上的丝绸之路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固定通路,随着沿途国家政局、城镇建设的改变,征战形势、气候和地理环境的变化以及宗教力量的影响,丝绸之路的走向不断变化,不断有新的道路被开通,也不断有旧的道路被废弃。
丝绸之路示意图
丝绸之路的基本走向形成于公元元年前后的两汉时期。形成共识的陆上丝绸之路的主要分段线路如下。
第一段:从长安经陇西或固原西行至金城(今兰州),然后通过河西走廊的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主要商旅和文化中心是长安、金城、敦煌;洛阳可看作是长安起点的延伸点之一。
第二段:从敦煌出玉门关或阳关,穿过白龙堆到罗布泊地区的楼兰。主要商旅和文化中心是楼兰。
第三段:从楼兰分为南北两道,北道西行,经渠犁(今库尔勒)、龟兹(今库车)、姑墨(今阿克苏)至疏勒(今喀什)。主要商旅和文化中心是渠犁和疏勒。南道自鄯善(今若羌),经且末、精绝(今民丰尼雅遗址)、于阗(今和田)、皮山、莎车至疏勒。主要商旅和文化中心是于阗和疏勒。
第四段:从疏勒西行,越葱岭(今帕米尔高原)至大夏(今阿富汗)。
第五段:从大夏到粟特(今乌兹别克斯坦)和大宛(今费尔干纳),并辐射到中亚的广袤地区。主要商旅和文化中心是粟特、塔什干等。
第六段:从中亚粟特和大宛到西亚的安息(今伊朗)和叙利亚。主要商旅和文化中心是安息。
第七段:从西亚到达大秦(罗马帝国东部)的犁靬(又作黎轩,在埃及的亚历山大城)。主要商旅和文化中心是埃及的亚历山大城和罗马、威尼斯。
第八段:另外一条道路是从皮山西南行,越悬渡(今克什米尔地区西北部的达丽尔),经罽宾(今阿富汗喀布尔)、乌弋山离(今阿富汗、巴基斯坦一带),西南行至条支(今波斯湾头)。如果从罽宾向南行,至印度河口(今巴基斯坦卡拉奇),转海路也可以到达波斯和罗马等地。主要商旅和文化中心是罽宾和印度河口。
除了陆上丝绸之路外,近年来一起被提及的还有草原丝绸之路、南方丝绸之路以及海上丝绸之路。
草原丝绸之路指蒙古草原地带沟通欧亚大陆的商贸通道,它也是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路线是由中国中原地区向北越过古阴山(今大青山)、燕山一带的长城沿线,向西北穿越蒙古高原、南俄草原、中西亚北部,直达地中海北陆的欧洲地区。草原丝绸之路是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交汇的核心地区,这条商贸通路中也加入了以皮毛、茶叶为主的商品。
南方丝绸之路更通俗的名称应当是“茶马古道”。它的存在比张骞凿空西域更早,是中国古代西南地区一条纵贯四川、云南两省,连接缅甸、印度、阿富汗,从东南亚进一步通往中亚、西亚和欧洲地中海地区的古老商贸通道,文献中也称“蜀身毒道”。开辟古道的是经商的人,他们的主要交通工具是马帮,古道上流通的是各地商品。因丝绸之路得名后,学者将这条通道称为南方丝绸之路。
海上丝绸之路的确切名称是海上贸易通道,由于其商品特征,以前多称为“海上陶瓷之路”或“海上香料之路”。中国海上丝绸之路以南海为中心,起点主要是广州和泉州。唐朝的“广州通海夷道”,是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最早叫法,是当时世界上最长的远洋航线。明朝时郑和下西洋更标志着海上丝绸之路发展到了极盛时期。海上丝绸之路从中国经中南半岛和南海,穿过印度洋,进入红海,抵达东非和欧洲,途经100 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中国与外国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的海上大通道,并推动了沿线各国的共同发展。本书暂不涉及海上丝绸之路,我另外有一本书—《追寻航海家远行航程的旅行》将涉及相关内容。
当我有了旅行条件,下决心探索陆上丝绸之路并筹划旅行方案时才逐渐体会到这条道路的艰辛远远超过我的想象。几乎没有人从头走过陆上丝绸之路的全程。如果说,古代陆上丝绸之路的主要风险是道路崎岖、生存条件困难、盗匪猖獗,今天的陆上丝绸之路的主要风险则是战乱和恐怖活动,加上有的国家长期封闭,使我的旅行计划看似难以实现。
为此,我定下的原则如下。
(1)矢志不渝,坚持若干年完成陆上丝绸之路主要节点的旅行,对比文献和现状,先读万卷书,再行万里路。
(2)不可错过重要的古文明遗迹。
(3)安全第一。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采用不同旅行方式。例如,对某些签证困难的国家,如土库曼斯坦等,找寻旅行机会;对伊拉克等危险地区,避开战争和恐怖事件。
(4)将重点放在领略沿线历史背景变迁、人文环境变化以及不同民族文化和宗教的交流上。
经过10 多年的努力,现在,我终于可以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向你讲述陆上丝绸之路的所见所闻,包括一路上的自然地理和人文环境、一路上的民族和人民,以及我一路上的思索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