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7 量子力学中的近似方法之一
——变分法

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电子的原子、分子体系是量子力学中的有相互作用的多粒子体系。就目前而言,这样的体系的薛定谔方程是无法精确求解的,只能做近似处理。近似处理中最常用的方法是变分法和微扰理论。下面简要介绍变分法的相关内容。

在量子化学中变分法以三种不同的方式被应用,即里兹(Ritz)变分法、线性变分法和待定因子法。它们都建立在变分原理之上。

对于一个 N 电子原子或分子体系,它的哈密顿算符记为 ,相应的薛定谔方程为

Ψ i E i 分别是体系的束缚态的本征函数和能量本征值。 δ ij ,且 E 0 E 1 …≤ E i ≤…( i =0,1,2,…)。

虽然无法精确求解方程(1.7.1)以得到 E i Ψ i ,但是可以借助变分原理得到接近于真实解的近似波函数和能量。

任何一个满足连续、单值和平方可积条件的函数都可称为品优函数。变分原理声称:如果用满足体系边界条件的品优函数 Φ 代替 Ψ ,计算算符 的期望值为 W ,则必定有

上式中的 E 0 是精确的基态能量, Φ 称为尝试波函数,近似基态能量 W 是基态能量 E 0 的一个上限。

(1)里兹变分法 [3,4,11,14]

若选取尝试波函数 Φ ,使其包含若干个待定参数,即

式中, q 代表体系的全部坐标,其余为待定参数。由这样的 Φ 得到的 W 是待定参数 c i 的函数。根据变分原理对 W c 1 c 2 ,…, c i ,…)取极值,

据此便可确定各参数 c i 之值以及和这些值相对应的 W 值(记为 W 0 )。 W 0 即为尝试波函数取(1.7.3)形式下最接近 E 0 的近似基态能量值。 Φ 函数选择得越接近于真实波函数,所含待定参数 c i 的数目越多,则 W 0 偏离 E 0 越小。

(2)线性变分法

把尝试波函数表达成 n 个满足问题的边界条件且线性无关的函数 f 1 f 2 ,…, f i …, f n 的线性组合,

再通过变分积分取极小和归一化条件来确定待定参数 c i ,最终得到体系的前 n 个状态的能量的上限。这样的方法,称为线性变分法。在量子化学计算中它是非常有用的。

线性变分法的具体细节可描述如下:

重写(1.7.5)式

则变分积分

式中,

由(1.7.6)式可得

c k 求上式的偏导数,则有

根据变分原理,要使 W 极小,必须让

这样一来,(1.7.10)式就变成

进一步得

或写为

上式是含有 n 个未知数 c 1 c 2 ,…, c i ,…, c n 的齐次线性联立方程组,非零解的条件是本征行列式必须为零,即

(1.7.15)式或(1.7.16)式称为久期方程。该方程有 n 个实根,分别为体系基态和激发态本征能级 E 0 E 1 E 2 ,…, E n 的上限。和 W 0 W 1 ,…, W n 相对应的波函数 Φ 1 Φ 2 ,…, Φ n 则是体系基态和各激发态的近似波函数。

久期方程现在可用标准程序在计算机上迅速求解,此为一大优点。

(3)拉格朗日乘子法

拉格朗日乘子(Lagrange multiplier)法或待定因子法是条件变分问题。当人们打算让某一积分的变分等于零而附带的条件是另一个(或另几个)积分必须保持不变时可采用此法。此法的要点是,先写出含拉格朗日乘子(或含待定因子)λ的所有有关积分 I 的线性组合式

令线性组合的变分等于零,即

对于任何变化,只要能使 δ I i =0( i =1,2,…, k ),则必定有 δ I 0 =0。上两式中的 λ i i =1,2,…, k )称为拉格朗日乘子。 [15]

举例如下:

拉格朗日乘子法是一种数学技巧。它使人们可以把一个或几个额外的附加条件(或者说边界条件,如归一、正交等)加到变分中去。如想通过“自洽”求得最佳结果,可用此法。关于拉格朗日乘子法的具体应用,读者可参看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

[1]褚圣麟.原子物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

[2]曾谨言.量子力学:卷Ⅰ,卷Ⅱ[M].3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3]徐光宪,黎乐民.量子化学基本原理和从头计算法:上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4.

[4]尹鸿钧.量子力学[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1999.

[5]Levine I N.Quantum Chemistry[M].5th ed.New Jersey:Prentice-Hall,Inc.,2000.

[6]唐敖庆,杨忠志,李前树.量子化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2.

[7]彭桓武,徐锡申.理论物理基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8]郑乐民,徐庚武.原子结构与原子光谱[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

[9]徐克尊.高等原子分子物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10]徐光宪,黎乐民,王德民.量子化学基本原理和从头计算法:中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

[11]波普尔J A,贝弗里奇D L.分子轨道近似方法理论[M].江元生,译.北京:科学出版社,1976.

[12]Ballentine L E.Quantum Mechanics:A Modern Development[M].Singapore:World Scientific Publishing Co.Pte.,Ltd.,2001.

[13]Holtzclaw H F,Jr.,Robinson W R,Odom J D.General Chemistry with Qualitative Analysis[M].9th ed.Lexington:D.C.Heath and Company,1991.

[14]沈永欢,梁在中,许履瑚,等.实用数学手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15]Slater J C.Quantum Theory of Atomic Structure:Vol.Ⅰand Vol.Ⅱ[M].New York:McGraw-Hill Book Company,Inc.,1960.

[16]Springborg M.Methods of Electronic-Structure Calculations:From Molecules to Solid[M].New York:John Wiley&Sons,Ltd.,2000.

[17]李俊清.量子化学中的Xα方法及其应用[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 PjkJKrFgo8wLpSalsxaUMC2lcRrpxIIhiYnUfNCWpeZCP7UjMSKAqxwQPXaZXhh1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