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生平著述辑要

李中梓(1588—1655),字士材,号念莪,又号尽凡居士(一作荩凡居士),明末清初华亭(今上海松江)人(又有称云间、南汇人者)。李氏出身官宦之家,其父尚兖,字补之,号震瀛,万历十七年(1589)中进士,曾任职兵部和吏部。兄中立,字士强,又字正宇,号念山,曾任浙江按察、四川主考、大理寺卿右评事。兄中植,号念曾,系著名学者,兼通医药。李中梓早年习儒,为诸生,有文名。后博览群书,未曾拜于当时的医学名家门下,因熟谙儒学经典,儒与医通,为“同源而异流”,通过研读《内经》《伤寒论》等历代医学典籍,自究医理,考证诸家学术思想而渐通岐黄之道,与当世名医王肯堂、施笠泽、秦昌遇、喻嘉言等交善。其学术思想受张仲景、张元素、李东垣、薛立斋、张介宾等人影响较大,治学主张博采众家之长而不偏不倚,终成明代医学一大家,其名“不胫而驰,远迩向慕,争赴无虚日也”。

李中梓生平著作较多,计有《内经知要》二卷、《医宗必读》十卷、《伤寒括要》二卷、《病机沙篆》二卷、《诊家正眼》二卷、《删补颐生微论》四卷、《本草通玄》二卷、《(镌补)雷公炮制药性解》六卷,以及《李中梓医案》等。内容涉及中医的经典要旨、各家学说、基础理论、病机诊法、本草药性、内外妇科、针灸养生等,十分广泛。由于李氏具有很深的文学功底与较强的概括能力,其著作“明通者读之,而无遗珠之恨;初机者读之,而无望洋之叹”,在经典与临床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为“渡河之筏”。因此,其著作最为初学者登堂入室之捷径,这在当时可称是一套最完整的中医教材,因而在医界尤其是吴中地区广为传诵,影响甚大,并一再翻刻远播,单是《内经知要》《医宗必读》就存有版本数十种之多。除上述今存之书目外,李氏尚著有《医学传心》《外科微论》《外科点化》《医统》《脉鉴》《铜人穴经》《运气考》《内外景图说》《居士传灯录》《道火录》等,惜均已亡佚。 rt2rr0d7My/p+pcATZjCrBBUmv7DVNR3iY6aYMkg4FCxuHhQ9xhbLIHFHZb9nMW8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