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明末著名中医学家李中梓门人考略

苏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王 鑫 金庆江

关于李中梓门人的记载散见于李氏著述、门人著述、医人志及地方志等文献中,近现代医家对李中梓的学术、学派、著述及门人做了较多研究,对后学研究士材学派不无裨益,然而在部分文献中存有笔误、以讹传讹等情形,且对李氏门人考证涉猎不全。笔者遥承士材先师,自觉需据实考证,以厘清士材学派传承脉络。

一、李中梓著述中有关门人的记载

据《伤寒括要·门人校阅姓氏》中所载姓名明确者就有28人之多;《医宗必读》每卷之首均提及父参父订的门人16人,其中朱天定、包时化、李廷杰、徐化鳌医家在两书中均有记载。李氏门人尤乘将《诊家正眼》《本草通玄》《病机沙篆》合刻并命名为《士材三书》,其中《诊家正眼》一书分别有门人董廙、秦卿胤作序。李中梓与著述中提及的门人的师徒关系文献支撑较强,涉及的门人有沈颋(朗仲)、朱天定(道力)、杨时明(亮生)、富日章(伯含)、董宏度(君节)、傅持容(元厚)、许友绪(名子)、陆智严(毅生)、李廷杰(弘雅)、包时化(象蕃)、徐化鳌(神诸)、徐廷圭(君执)、陆蓨(臣如)、朱景旸(玄宾)、邵德延(公远)、江青(子巺)、徐复(雪凡)、薛晖(昙孚)、徐以荣(山友)、戴期腾(景升)、吴国奇(君正)、程懋绩(介眉)、叶挺秀(天生)、王克劭(叔云)、李允恒(寿臣)、董廙(晋臣)、王兆麟(圣生)、李果瑛(朗润)、李廷芳(衡伯)、孙三锡(黄绪)、张介福(受慈)、黄寅锡(清伯)、李玄度(公超)、董尔正(季方)、庄升(初旸)、陆光起(永白)、顾行(云路)、张大启(鲁开)、蒋起凤(孟蕴)、范恒如(九如)、秦卿胤(古怀),总计有41人,应无谬误。

李中梓在《删补颐生微论》中还谈及了早期的门人沈朗仲,在其自序中描述了与沈朗仲的密切关系,“吴门沈子朗仲翩然来归,一握手而莫逆于心,端凝厚藏,慷慨浩直,而不漫齿颊,峨然载道之伟器。与语移旦暮,鲜弗神领”,同时也证明了沈朗仲与李氏的师徒关系。此外,有关李氏门人薛晖的记载还见于《李中梓医案》中,李延昰在《脉诀汇辨》中附有《李中梓医案》,其中一案提及“门人薛昙孚之内”,即李氏为门人薛晖妻子诊病的记录,佐证了薛晖师从李中梓。

二、李中梓门人著述中的记载

沈朗仲著有《病机汇论》,由其弟子马元仪参订,马元仪在序中提及:“余幼业儒,改而业医,缘数奇也,而务在明理,因师事郎仲沈先生。先生派出云间李士材之门,余因沈先生,兼得事李先生。”从侧面论证了沈朗仲师出于李中梓无疑,同时也交代了马元仪也曾师从过李氏。

李延昰,字期叔,一字辰山,为李中梓堂兄李中立的儿子,后过继给李中梓做儿子,著有《脉诀汇辨》《药品化义》《痘疹全书》《医学口诀》等医书,同时还涉猎诗文,著有《南吴旧话录》《论鹇亭集》。《脉诀汇辨》凡例中指出了李延昰以《诊家正眼》为底本,合李中梓“晚年未书之密故卷帙倍之”,书中多次提及“家先生”,足以证明其父子、师徒关系。此外《脉诀汇辨》凡例中李延昰还提及“诸同门,程子公来、顾子则思、戴子文庶,一见投契,余有不逮,尽力指示,皆谓余必能超乘而上……则余之能传其家学人,三子相成之功居多不敢忘也”,可见该书在补撰过程中得到了李氏另外的3个同门的帮助,即程公来、顾则思、戴文庶,可见三人亦从李氏学,应为李氏门人。

蒋示吉,字仲芳,清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撰有《医宗说约》六卷、《望色启微》三卷、《医意商》一卷、《医宗小补》九卷、《针灸会元》一卷、《通医外治》一卷。此外还著有《诗文》十卷。在《医宗说约》中,蒋示吉3次提到“先师李士材”“材先师”,足以证明其师徒关系。

郭佩兰,子章宜,清吴县(今江苏苏州)人,著有《本草汇》一书。郭佩兰早年瘦不胜衣,留心方脉,从师沈朗仲,并与陈白笔共研医理,后得李中梓指点迷津,医道大进。李中梓为其《本草汇》著序,序中详述其结交、指点郭佩兰的过程。“予嘉其志之勤,偶一为是正,而章宜虚里好道……维先生教诲之幸甚。予察其诚,举悉所秘而授焉。”由此得知郭佩兰系李中梓门人。郭佩兰还著有《四诊指南》《痨瘵玉书》及《类经纂注》,今佚。

三、医人志中有关李中梓门人的记载

程履新,字德基,明末清初休宁人,著有《程氏易简方论》《山居本草》,《新安名医考》记载其“从名医李士材学”,并在吴中一带行医,颇有声名。

程衍道,字敬通,又名正通,著有《医法心传》《心法歌诀》《眼科良方》及《程敬通医案》。程氏刻苦好学,在黄山文殊院苦读10年后,至江苏松江向李中梓求学,李氏对程氏赞赏有加,谦曰“乃余友,余不能为之师”,并为其《心法歌诀》写序。

陆玑,字在衡,清常熟人,《吴中名医录》谓其“受学于云间名医李士材,能起危疾”,参考于《常昭合志》。

刘梦金,字敷来,明上海人,初习儒,后攻举业,《江苏历代医人志》载其从云间李士材学,以“天医星”闻名城厢内外,参考于上海中医学院《中国历代医史》。此外,根据《南汇县志》记载,刘梦金还师从上海名医施不矜。

徐南复,字休仲,号雪凡,清昆山人,《江苏历代医人志》谓之幼习医,师事云间李士材,尽得其术,其嗣子淳业医。参考民国《昆新两县续补合志》,徐南复功善诗文,文学集较多,有《匏系集》《春游杂草》及《耐寒吟稿》等数十卷,因其高寿近百,晚年自号“望百老人”。

徐彬,字忠可,清嘉兴人,从云间李中梓、江西喻昌学习,著有《金匮要略论注》《伤寒一百十三方发明》及《伤寒图论》。

四、地方志有关李中梓门人的记载

刘道深,字公原,生卒年不详,上海华亭人,系李中梓表弟,从李中梓习医,医道亦深,为“上海四大医家”之一,著有《医案心印》《伤寒探微》《脉症合参》,均佚。然《江苏历代医人志》记为“刘道琛”,笔者考《嘉庆松江府志》原文,应是“道深”,而非“道琛”,应予更正。另据原文记载同期称为上海四大医家的分别为李中梓、刘道深、沈元裕、徐子瞻,合称“李刘徐沈”,而《中国医学史》《中医人物词典》中称四大家中“李”为“李用粹”,是为错误,当注意更正。

吴伯时,清同里人,据《南翔镇志》卷七记载,其师从云间李中梓,其术盖有所自。其徒有滕见垣,著有《医学三要》,医者奉为枕中之秘。《江苏历代医人志》谓滕见垣“从同乡黄伯时及云间李中梓学”,应为谬误,其因有二:首先应为吴伯时,而非黄伯时,查证无名为“黄伯时”的医家;其次,据《南翔镇志》原文记载并未有滕见垣师从李氏之意,笔者认为可能存在传抄引用之误,故不将滕见垣纳入李氏门人之中,但可归入士材学派。

顾开熙,字蒙生,清娄县人,中年患疾,阅医书有得,遂从李中梓游,尽得其传。但在李中梓的《伤寒括要》中却将其放在同郡校阅姓氏,未放入门人校阅姓氏中,可见顾开熙曾得到李中梓指点,但未拜师入门,当应遵从李氏本意,不以纳入门人计。

综上所述,明代医家李中梓为中医教育大家,门人众多,正如李延昰所说“从医者众,生徒满宇内”,但因年代久远,相关史料相互转载,导致部分信息错漏,笔者尽力搜罗,以期还李中梓门人的全貌,从而帮助士材学派研究人员对李中梓的学术影响力进行更为客观的判断。

(《江苏中医药》,2016年第48卷第6期) FT10d4oiMp1JzEuPVXLtDgv4hi3QQGuSRQHdURDjtAR7k8UlI74Lf8NF+gCF1Rb2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