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湿热论》学术思想研究

湖南中医学院 吴润秋

《湿热论》乃清代吴郡(今属江苏苏州)名医薛雪(字生白)所作。论中详述湿热为病的因证辨治,条分缕析,常变有法,自成系统。真可谓集湿热之大成,且多有创见。其理法方药,于湿热辨治有着极大的指导意义,一直为医家所推崇。笔者试对是论中主要学术思想作一研究分析,供同道参考。《湿热论》版本繁多,考据比较,以三十五条本为优,故本文论述以此为据。

一、湿热理论的渊源

在清代,湿热与湿温,两名常指同病。如王孟英释《难经》“伤寒有五”中湿温时说:“即暑兼湿为病也,亦曰湿热。”又薛氏《湿热论》亦有以“湿温”命名者。

薛氏之前,历代对湿温有所认识,然论述颇不系统,却是薛氏湿热理论的学术渊源所在。“湿温”一名,首见于《难经·五十八难》:“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其所苦不同。”又谓:“湿温之脉,阳濡而弱,阴小而急。”这是在秦汉以前对本病的认识。其意义有三:首先确立了病名;其次明确了湿温属外感范围;再次指出了本病的脉象。西晋王叔和谓:“伤寒湿温,其人尝伤于湿,因而中暍,湿热相搏,则发湿温。病苦两胫逆冷,腹满叉胸,头目痛苦,妄言。治在足太阴,不可发汗,汗出必不能言,耳聋,不知痛所在,身黄面色变,名曰重暍,如此者,医杀之也。”王氏进一步明确了湿热病因,详述了症状,指出了治疗原则及禁忌。明末吴又可著《温疫论》,首次提出“戾气”的病因学说,“邪从口鼻而入”的感邪途径,“邪伏募原”的病机概念,辨证上“表里九传”,治疗上以“达原饮”为主方等理论观点。至清温病学说大兴,“卫气营血”辨证论治纲领在临床实际中逐渐形成。薛氏借鉴古今,结合自己“所历病机”,概括总结,写下了《湿热论》名篇。

二、对湿热理论的总结和发展

薛氏《湿热论》最大的成就在于,博采前人之长,多有创见,形成了系统的辨证论治理论,大裨实用。

1.标本同病 前人一般认为,湿热病因是既伤湿又中暑,湿热相互为病。薛氏不但注重这些外邪侵袭之因,更觉察到机体发病的内在因素,明确提出“标本同病”的概念。“标”指外邪六淫,但以湿热为主;“本”指内伤,重在阳明(胃)太阴(脾)。薛氏谓:“太阴内伤,湿饮停聚,客邪再至,内外相引,故病湿热。”又谓:“或先固于湿,再因饥饱劳役而病者,亦属内伤挟湿,标本同病。”如此内外相合则发湿热病。是病四季皆可发生,但以夏秋为多,非夏秋所发病初起在表者,多兼风寒他邪。

2.邪入口鼻,归于募原 薛氏在长期的临床观察中,发现是病初起大不同于一般外感,从而体验出:“湿热之邪从表伤者十之一二,由口鼻而入者,十之八九。”“邪由上受,直趋中道,故病亦多归募原。”此处“病”字乃指病邪而言。“中道”乃枢纽之道,如上下之间,表里之间皆谓之“中”,实为表里上下之中枢。邪转中枢,归于募原。募原语出《内经》,其部位外通肌肉,内近胃腑,与“少阳”“三焦”含义一致。邪入口鼻,归于募原的感邪途径,乃继承了吴又可理论,也是薛氏临证所得。邪归募原之枢,可发散于表而见湿热表证,内愦于里可见脾胃等气分证。这一理论为阐明湿热发病机制提供了有力依据。

3.病属阳明太阴居多 薛氏指出:“湿热病属阳明、太阴经者居多。”此乃本病临床证候特点的概括,同时反映了本病以脾胃为重心的病理特点。湿热病发生与否,关键在于脾胃之气。若中气旺,虽募原伏邪,可暂不发病。一旦脾胃气弱,邪气深入而发病。常见证候如胸痞、汗出、四肢倦怠、苔腻、口渴不引饮等,都是湿热阻郁脾胃的病理反应。又整个病程中,脾胃证型较多,故本病病理特点,以脾胃为重心。在表“多兼少阳三焦”,出现耳聋干呕,寒热往来之证;在里“每兼厥阴风木”,出现痉厥昏瞀之证。以脾胃为重心的湿热病理论乃薛氏之创见,不但对于认识和掌握本病的发展变化非常重要,且在辨治上更具有意义。脾属阴,喜燥恶湿;胃属阳,喜润恶燥,二者相互表里,对湿、热之邪各有其亲和性。临床上湿重者多责之于脾,热重者多责之于胃,治疗上则按湿热之轻重来调理脾胃之邪正。目前湿温一般分湿重、热重、湿热并重三型辨治处方,其理论依据就在于此。

4.提纲证的确立 湿热病证候复杂,变化多端,然薛氏通过临床,总结出几个主要症状,作为湿热病辨证依据。如“湿热证,始恶寒,后但热不寒,汗出胸痞,舌白或黄,口渴不引饮。此条乃湿热证之提纲也”(《湿热论》第1条),一直有效地指导临床。谓始恶寒者,乃邪在卫表,脾阳为湿所遏。后但热不寒,是因湿热之邪入里化热。热盛阳明则汗出;湿蔽脾阳则胸痞;湿邪内蕴则舌白,湿热交蒸则舌黄;热郁津不升则口渴,湿困饮内留故不引饮,皆是湿热为患,脾胃运化不足之变。薛氏于本病提纲证的确立,抓住了疾病的本质。

5.不独与伤寒不同,且与温病大异 金元以前,温病与伤寒每多混治。至金刘完素“主火论”出,寒温始有分辨。薛氏独具只眼,认识到寒、温、湿三气性质不同,界限分明。谓:“湿热之病,不独与伤寒不同,且与温病大异。”薛氏所指伤寒乃狭义伤寒,温病乃春温等偏于温燥一类的温病。湿热相搏,阴阳混同,最易淆乱于伤寒或温病之间。湿偏重者似伤寒,热偏重者似温病。若不仔细辨证,见寒便投麻桂,闻温就处黄芩,辛散发汗,寒凉遏湿,皆属误治。其鉴别,当以提纲证为依据,而胸痞、口渴不引饮两证又是辨证的关键。

6.辨证论治纲领 表面看来,《湿热论》条文是采取类证比较、分组排列的方式。如第2、第3两条是一组湿热伤表的证治比较;第4、第5、第6、第7四条是一组痉厥证治比较;第15、第16、第17三条又是一组呕吐证治比较。若仔细研究,全篇贯穿了一个辨证论治纲领,简述如下。

(1)湿热伤表:湿热外受或从里而发,凡见邪在肤表、肌肉、腠理、关节、经络等,皆属湿热表证。“恶寒无汗,身重头痛”(第2条)为湿伤肤表,热象未显,治疗取藿香、香薷、薄荷、牛蒡子等芳香宣透,加苍术、羌活以祛湿,头不痛为湿邪上蒙不甚故去羌活。“恶寒发热,身重关节疼痛,汗出不解”(第3条)为湿热伤犯肌肉关节,热象已显之证,治用滑石、豆卷、苓皮、通草等清利,藿香叶、鲜荷叶、桔梗等芳宣。病位较上证为深,故多用清利之品。湿热郁闭腠理,证见“胸痞发热,肌肉微疼,始终无汗”(第21条),即重用六一散,轻用薄荷叶泡汤调下,微汗利尿而解。若病初起即见“口噤,四肢牵引拘急,甚则角弓反张”(第4条),舌不红绛者,为湿热侵入经络所致,辨治当与肝风之痉区别。治疗用滑石利湿,黄连清热,秦艽、灵仙、丝瓜藤、海风藤、地龙等宣通经络,开噤止急。湿热伤表,以芳香宣透为主治,禁用辛散发汗。若兼风寒之邪,亦当微汗。故薛氏谓:“湿病发汗,昔贤有禁。此不微汗之,病必不除。盖既有不可汗之大戒,复有得汗始解之治法。”全在临证者权宜变通。

(2)邪犯募原脏腑:在表湿热之邪不解,入里侵犯脏腑三焦,或募原伏邪溃而为病。此类证候是湿热病最关键的阶段,病机复杂,涉及多个脏腑,仍以脾胃中焦为主。中见募原之证,上犯肺与胸膈,内及肝胆,下流膀胱,范围广泛。辨治首分湿重、热重、湿热并重三大证候。

1)湿重证治:湿热阻遏募原,见“寒热如疟”(第8条)、头痛耳聋、干呕、苔白腻等,湿盛热微。薛氏主张用达原饮意,柴胡解郁转枢,厚朴、槟榔、草果、半夏等疏滞化痰,配六一散、石菖蒲通窍利湿,使半表半里之湿热从枢而解。募原湿浊不解,郁而犯胆,木失条达,胆火挟阳明胃中湿饮上逆,见“呕吐清水,或痰多黏腻”(第16条),治用温胆汤加瓜蒌、碧玉散以和胆降逆,清利湿热。湿伏中焦则见“发热汗出,胸痞口渴,舌白”(第10条)等证,治用藿香、佩兰、白豆蔻、石菖蒲以芳化,郁金、厚朴、六一散等以疏利,伏湿得解。若“舌遍体白、口渴”为湿邪极盛于肠胃之证,重用辛开之厚朴、半夏、干菖蒲、草果等,使气机得行,湿邪得化。湿热下流,滞于膀胱,而见“自利溺赤、口渴”(第11条)等证,故用滑石、猪苓、茯苓、泽泻、萆薢、通草等渗利清热,加杏仁、桔梗以开上,源清则流洁,取效更捷。湿热证亦可见到“忽大汗出,手足冷,脉细如丝或绝”和“口渴、茎痛、溺赤涩”等证并存(第29条),酷似伤寒亡阳。辨证尤须谨慎周密。本证乃汗多卫阳暂泄,湿热内蕴,表里不通。其“起坐自如,神清语亮”就是判断虚实寒热的着眼处。用五苓散去白术加滑石、黄连以清利湿热,邪去则表里自通,配芪皮固已虚之表,生地养已耗之液。标本兼顾,方能周到。

2)热重证治:湿热不解,势必化热为主,或素体胃阳亢盛,病起即显热重之证。“咳嗽昼夜不宁,甚至喘而不得眠”(第18条),乃湿热侵伤肺络。治用葶苈、枇杷叶峻泻肺中之邪,配六一散以清利。胃热上逆于肺,肺胃不和,气机升逆失降则出现“呕吐不止,昼夜不差欲死”(第17条)之痛苦之证。治宜清胃降逆,用黄连三四分,苏叶二三分,药剂虽轻,却能去实。湿热闭阻胸膈,犯肺逼心,证见“壮热口渴,脘闷懊 ,眼欲迷闭,时时谵语”(第31条),循《内经》“因其高者越之”之旨取《伤寒论》“虚烦”治法,用栀子豉汤涌泄祛邪,须加枳壳、桔梗开上行气。邪热结实于胸膈,“发痉,神昏笑妄,脉洪数有力”(第6条),此非栀豉涌泄能效,亦非至宝丹、石菖蒲芳开所宜,须凉膈泄热,用凉膈散加减。若更见腹胀便结拒痛者,为热结胃肠之实证,非下而不能去其结,非清而不能已其热。可用承气硝黄荡涤,但不可大下骤下,只宜轻下缓下。

3)湿热并重证治:湿邪久郁化热,可形成湿热两盛之证。“舌根白,舌尖红”(13条),苔黄,胸痞,为脾胃湿渐化热之证。治用白豆蔻、半夏、干菖蒲、六一散等化利湿热,增连翘、绿豆衣清热之功,使湿热两解。湿热并盛,阻闭中上,见“胸闷不知人,瞀乱,大叫痛”(第14条)等证,急用槟榔、鲜石菖蒲、六一散加皂角、地浆水疏化利湿,湿去则热清。不用芩连寒凉滞遏,乃热由湿化,治湿乃本证主法。

(3)邪灼心包营液大耗:脏腑气分湿热可热极化燥,入营耗阴,或素体营阴亏损,初病旋即内陷入营。此证湿象较少,涉及脏腑主要有心包、肝胆。湿热初入营分,气热尚存,而见气营两燔之证,“口渴,苔黄起刺,脉弦缓,囊缩舌硬,谵语,昏不知人,两手搐搦”(第35条)。为气热尚盛,营阴枯竭,心包、厥阴受灼。治宜滋营养液,清气泄热,用鲜生地、生何首乌、芦根、玄参凉营滋液,大黄、鲜稻根等清气泄热,此为气营两治之法。“壮热口渴,舌黄或焦红,发痉,神昏谵语或笑”(第5条),舌绛,脉细数,为营阴亏耗、热灼心包之证。治用犀角、羚羊角、生地、玄参、钩藤凉营滋液,配连翘、银花露清热透营,至宝丹、石菖蒲清心开窍。若营阴大亏,挟胆火上冲见“口大渴,胸闷欲绝,干呕不止,脉细数,舌光如镜”(第15条)等证,治用五汁饮磨四香,五汁滋营养液,四香行气解郁,营复胆舒则逆火降而诸证皆除。若营液大耗,肝风内动可见“汗出热不除,或痉,忽头痛不止”(第20条),治用羚羊角、钩藤、蔓荆子息肝风以治标,玄参、生地、女贞子养营液以治本,加菊花、枸杞更良。

(4)血液内燥主客浑受:营热不解,可速变入血,燥血动血。出血不多,毒邪或可以从血而泄,病情得缓。若血出不止,病势危急,须及时抢救。“壮热烦渴,舌焦红或缩,斑疹,胸痞,自利,神昏、痉厥”(第7条),乃气热未尽,气血两燔之证。治用大剂犀角、羚羊角、生地、玄参、紫草凉血、止血、息风,银花露、方诸水、金汁清泄气热,石菖蒲开窍醒脑,气血两清。证见“左关弦数,腹时痛,时圊血,肛门热痛”(第23条)等似热痢,乃血液内燥、湿热动血所致,治可仿白头翁汤治法,凉血清热止血。阴血走窜欲泄时可见“上下失血或汗血”(第33条)之危证,急投大剂犀角地黄汤加紫草、茜根、金银花、连翘等凉血止血清热。待血止热清后,权衡邪正而施治,正虚无邪时方可进甘平之品调养,不宜甘温。妇人湿热,恰值经水来潮,湿热乘虚袭入血室,即见“壮热口渴,谵语、神昏、胸腹痛,或舌无苔,脉滑数”(第32条),为热入血室之证,用大剂犀角、紫草、茜根凉血散血,金银花、连翘、贯众清热解毒,鲜石菖蒲化湿热以开窍。湿热入血阻滞于厥阴胞络,主客浑受,气钝血滞,邪不得外泄,可见“口不渴,声不出,与饮食亦不却,默默不语,神识昏迷”(第34条)等,非芳香开窍、清热醒脑可效,须破瘀通络为主治,用醉䗪虫、醋炒鳖甲、土炒穿山甲、僵蚕、柴胡、桃仁等活血破瘀通络,胞络得通,则神清病除。

(5)余邪未尽:通过辨证治疗,湿热主症得以平复,尚有余邪未尽,病处恢复调理阶段。其辨治大致有三个原则可循:①此类证候以正虚邪衰为特点,扶正祛邪为总则。②依原病所处阶段不同而辨治有别。③依素体气血阴阳盛衰差别而辨治不同。薛氏关于此类证候有如下数种,对于湿热病善后调养颇具意义。

1)余邪留滞经络:“十余日后,大势已退,惟口渴汗出。骨节疼、隐痛不已。”(第19条)证属液亏湿滞,经络不舒。只宜元米汤(糯米泔水)泡于术,隔一宿,去术煎饮,有生津益气、除湿舒经之功。

2)余邪蒙闭清阳:“湿热证,数日后,脘中微闷,知饥不食。”(第9条)薛氏谓此证:“湿热已解,余邪蒙闭清阳,胃气不输。”治用五叶芦根汤,轻清宣上。

3)中亏升降悖逆:“湿热证,按法治,数日后忽吐下一时并至。”(第22条)此乃湿热损伤中气,脾胃升降失常所致,治宜茯苓、甘草、扁豆、莲心、薏苡仁、半夏、谷芽调养脾胃,清升浊降则愈。

4)元神大亏:“湿热证,曾开泄下夺者,恶候皆平,独神思不清,倦语不思食,溺数唇干。”(第28条)乃气分湿热大退,元神大亏,肺胃气液不布所致,治宜气阴两养,用人参、甘草益气,麦冬、石斛、莲子养液,稍加木瓜、谷芽和胃除湿。

5)胆气不舒:“湿热证,按法治之,诸症皆退,惟目瞑则惊悸梦惕”(第27条),为邪伤肝胆而气怯,郁而不舒。治用酒浸郁李仁、酸枣仁、猪胆皮、姜汁等滋养肝胆以安魂,辛苦开泄以舒郁。

6)热伤肾阴:“湿热证,十余日后,尺脉数。下痢或咽痛,口渴心烦”(第24条),为余热未清、少阴肾阴受损之证。治仿猪肤汤凉润滋阴,生地、麦冬、玄参、牡丹皮可选用。

薛氏提出的“湿中少阴之阳”(第25条)、“湿困太阴之阳”(第26条)两证,并非湿热病常见证候,但偶尔有之,一般多由素体阳虚,复感湿热之邪。其证类似寒湿,需当详辨,姜、附、桂等大辛大热之品要慎用。薛氏还提出“下体客寒”(第30条)一证,可作临证参考。

由上分析,我们不难看出,薛氏湿热辨治纲领与“卫气营血”辨治大纲基本一致:湿热伤表相当于卫分证;邪犯膜原脏腑相当于气分证;邪灼心包,营液大耗,血液内燥,主客浑受,实际上就是营分证、血分证。这说明了薛氏在实践中遵循了“卫气营血”辨证论治这一客观规律。薛氏《湿热论》真可谓集湿热理论之大成,为一病一治之楷模,贡献颇大。基于以上研究,笔者将《湿热论》原文重新删正,按一定体例排列,加以校勘、注释,各家按选等,拟名曰《重订注湿热论》,已成初稿。

三、对后世的影响和启发

薛氏《湿热论》在当时未得刊行,可能只有抄本流传。乾隆年间舒松摩《医师秘籍》刊载是论。道光九年(1829)李清俊曾有专刊本发行。道光十五年(1835)章虚谷在《医门棒喝》二集中首注是论。江白仙、吴金寿、顾听泉、王孟英等名家都为之作过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全国中医学院一、二、三版教材《温病学讲义·名著选读》中,也都选有《湿热论》。可见两百多年来,其影响之大,对临床的指导作用尤为显著。

清代光绪八年(1882),雷丰著《时病论》,对湿热与湿温两病名始有明确分别。在辨治湿温时多取薛氏论据,雷氏认为邪在表,宜用宣疏表湿法加葛、羌、神曲治之。邪在气分,宜清宣温化法去连翘,加厚朴、豆卷治之;邪遏膜原,宜用宣透膜原法治之。湿热化燥,闭结胃腑,宜用润下救津法,生大黄易熟大黄,更加枳壳;邪逼心包营分,宜用祛热宣窍法加羚羊角、钩藤、玄参、生地治之。雷氏继承了薛氏湿热理论,辨证论治有一定法则。

江苏武进名医丁甘仁,孟河学派创始人,运用薛氏湿热理论指导,治疗湿温病多获效验。如治疗裘左一案,“阳明之温甚炽,太阴之湿不化,蕴蒸气分,漫布三焦”,用苍术白虎汤去枣、米加枳实、通草、茯苓皮、竹茹、滑石、荷梗等治疗,就是根据薛氏脾胃气热证治原则。又如郑左一案,“燥入营,伤阴劫津”,治用大剂凉营生津之品如鲜生地、天花粉、牡丹皮、羚羊角、芦根、鲜石斛等,就是取法于薛氏营分证治原则。现代名医章次公,于湿温治疗甚有心得。《章次公医案》记述了湿温验案数十则,如治湿热阻结胸膈用栀子豉汤加味,热入营分用清营汤加减,热深燥血动血用犀角地黄汤凉血止血,无不受到薛氏辨证用药的影响。

当代名医李聪甫研究员素究脾胃理论,用于内伤外感,左右逢源。在温病方面,尤擅长于湿温辨治,曾抢救过许多危急患者。《李聪甫医论》载《论治湿温病》一文,《李聪甫医案》载湿温治验十则。李聪甫治湿温,主要取法于薛氏湿热理论,结合临床,融会贯通,自成体系,多有发展。在辨证上,分“湿邪卫阳”“邪恋气分”“热邪入营”“病传血分”等卫气营血辨证大纲。治疗上,湿郁卫阳用宣湿透表汤,始终把病邪限制在卫气之间,不主张用辛温发表之方以助湿升腾。邪恋气分,湿渐化热,主张清热必先治湿,用宣湿化热汤辛开苦降,运转枢机。强调指出,此时以利湿为本,既不宜早用苦寒滋腻遏其湿而内迫营血,更不宜滥用辛热燥烈助其热而内灼营血。热邪入营,当分辨证情,用转枢化浊汤和转枢透热汤透邪转气,引营热从气分而解。营热入血,主张用清温解营汤,兼有腑实津亏者,需釜底抽薪,急下存阴,用硝黄下夺。若病久胃虚,突然下血,战汗、肤冷、昏厥等危急之时,李聪甫常用西洋参、生粳米扶益肺胃津气,转危为安。强调指出,若误作亡阳而用附、姜、桂,必加速其死亡。在总结湿温治疗经验时说:“治湿温,有卫、气、营、血浅深传变的不同,而治则,就有达卫、转气、清营、凉血、培元、增液的主次和特点。正确识别病变的脉证反映,就能正确掌握辨证论治的规律。”李聪甫湿温辨治规律,是在薛氏湿热理论的基础上,从临证治疗中摸索总结出来的。

因此,薛氏湿热理论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湿热论》成了医家必读之书。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1982年第4期) B1pshA3uknHs5K98OAUKegiB3wmZVvIor4TAU8c7dz+94OFXEVCJVuLg4khc7F+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