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4. 龙:风中去来

龙的起源,是个古老的问题,因为两千多年前老祖宗们就已对龙的来历茫然了;它却也是个新的问题,因为新时代的地球科学知识,正为我们提供新的思维和解读。让我一幕幕为您道来。

【第一幕】画龙·话鼍

中国龙起源于三四千年前;在往后的年代里,中国人除了将龙的含义彻底神化之外,也将龙形很戏剧性地艺术化、民俗化了。我们现在认知的龙早已不是原始的形象了。

现今龙的形象,其实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东汉时期——学者王符将龙赋予了具体的形式;宋代罗愿的《尔雅翼》(见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将之稍加引申,有“三停九似”之说:“谓自首至膊,膊至腰,腰至尾,皆相停也。九似者,角似鹿,头似驼,眼似鬼,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鲤,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头上有物,如博山,名曰尺木;龙无尺木,不能上天。”

以上这些龙的描述,虽是妄语,基本上尚属清楚,除了饶有趣味的几样:

“腹似蜃”的“蜃”是什么?《礼记·月令》说:“雉入大水为蜃”,不知所云。《说文解字》中说“蜃,大蛤”。《本草纲目》却又说“蜃”是一种蛟龙,似大蛇而有角,腰以下逆鳞;“能吁气成楼台城墎之状,将雨即见,名蜃楼,亦曰海市。其脂和蜡作烛,香凡百步,烟中亦有楼台之形。”这是“海市蜃楼”的出处,但“蜃”却成了神话。

“眼似鬼”是啥意思?谁说得出“鬼眼”该是什么样?其他文献有说“眼似兔”或“眼似虾”的,圆凸而瞪的兔眼或虾眼就对路了;所以应该是古代文字传抄时发生的字形相像误“兔”为“鬼”的讹抄。

至于“头似驼”——龙头怎么会是骆驼头的样子呢?古文传抄时也有可能把同音字相混而以讹传讹;我判断这里“驼”是同音字“鼍”之误。可是“鼍”是什么?

别急,先看看古书里的“鳄”。古辞书《尔雅》的《释兽》《释鱼》《释虫》各篇都不见鳄的踪迹;可想是因为鳄毕竟非中土之物。古字典《说文解字》亦无此字,却原来是另有写法—— :“似蜥蜴,长一丈。水潜,吞人即浮。出日南 也。”

唐代文豪韩愈被贬谪到靠近南海畔的潮州当刺史,调查民患后写了《祭鳄鱼文》,附一羊一猪,投入当地恶溪(今因韩愈而名“韩江”),向凶恶的鳄群下最后通牒,说它们“据处食民畜、熊、豕、鹿、獐,以肥其身”,要它们限期“南徙于海”。传说当夜暴风震电,几天后湫水干涸,鳄群西徙六十里。

《博物志》记:“南海有鳄鱼,状似鼍。”《吴都赋》注:“鳄鱼长二丈余,有四足,似鼍;喙长三尺,甚利齿。虎及大鹿渡水,鳄击之皆中断。生子则出在沙上乳卵;卵如鸭子,亦有黄白,可食。其头琢去齿,旬日间更生。广州有之。”《太平广记》说:“闻广州人说,鳄鱼能陆追牛马,水中覆舟杀人,值网则不敢触。有如此畏慎。”“鳄鱼其身土黄色;有四足、修尾,形状如鼍,而举止趋疾;口森锯齿,往往害人。”还说道南中“鹿走崖岸之上,群鳄嗥叫其下,鹿必怖惧落崖,多为鳄鱼所得。”也说到鳄鱼滩“鳄鱼极多”。《梦溪笔谈》记沈括有友人在潮州“钓得一鳄,其大如船,……大体其形如鼍,但喙长等其身,牙如锯齿,……尾有三钩,极铦利。遇鹿豕,即以尾戟之以食。”

古文读起来较费力,但常常值得反复推敲、细细品味。上述是什么“鳄”?根据鳄身、喙、尾的长度,结合尾有钩及其凶猛之状,类似现今分布于东南亚、北澳的巨型湾鳄。这种长吻鳄咸淡水两栖,分布甚广,古时极可能到达华南海畔。或者,古时南海畔的大鳄是不是古种而已经被先民灭绝了?

古人描述南方的大鳄时,都理所当然加上“其状如鼍”,好像读者就得以马上明白了。所以鼍应该是既普遍又广为人识之物。古书里怎么记载呢?《尔雅》里仍寻不着,不知何故。《说文解字》则说鼍“水虫 ,似蜥蜴,长丈所。皮可为鼓。”《山海经·中山经》说岷江“多良龟,多鼍”。《诗经·大雅》:“鼍鼓逢逢,蒙瞍奏公”,说的是以鼍皮制作成鼓面,用于祭祀。《史记》:“树灵鼍之鼓”。《礼记·月令》中说季夏之月,天子“命渔师伐蛟、取鼍、登龟、取鼋”;猎杀鼍,用“取”字,看来并不难得,也不困难。《海物记》:“鼍者,鸣如桴鼓,今江淮之间,谓鼍鸣为鼍鼓。”《埤雅》:“鼍鸣应更,……吴越 谓之鼍更。又鼍欲雨则鸣,里俗以鼍识雨。”《尔雅翼》说:“鼍,状如守宫 而大,长一二丈,灰色。背尾皆有鳞甲如铠,能吐雾致雨。力尤酋健,善攻碕岸,岸边人甚畏之;声亦可畏。性嗜睡,目常闭。大者自啮其尾,极难死。其老者能为魅。”

所以鼍就是今天长江中下游已列为濒危动物的小型扬子鳄。它身小性温(见图4.1),属短吻鳄,以螺、鱼、鼠为食,并不主动伤害牲畜,更不会袭击老虎、大鹿或覆舟杀人,和前述的南方大鳄是两码子事。鼍古时的俗名叫“猪婆龙”,在《太平广记》《西游记》等民间故事里常扮演灵兽的角色,似龟、狐之类,往往成精魅。它们几千年来被我们的先人毫不疼惜地驱杀,破坏栖息地。“鼍鼓逢逢”“江南江北听鼍更”如今竟成了它们面临灭绝的哀歌。

图4.1 身小性温的中国扬子鳄(古名鼍,见图版)

上图是只成年雄鼍在树丛里偃寝;下图是一大一小两只鼍在水中漫游(摄于湖北宜昌中华鲟研究所)。

龙的巨口、长列的锯齿、阔扁的嘴形、前伸的扁鼻、阔而突出的额头,不正是状似短吻鳄,也就是“头似鼍”(而不是“头似驼”)么?

龙头上“博山”形的“尺木”又是什么呢?应该是位于龙角前方两个明显的突起物,正如鼍额上有的。但是它代表什么特殊意义?为什么无之不能上天呢?好像和天子之说有关——古时阿谀天子“日角龙颜”,是形容相貌眉骨隆起,原来是状如“博山”“尺木”,有之得以升天。

中国龙的形象在古时候还有一段令人费解的另类传说:西方的传说中,也有类似想象出来的天上神物,叫作“dragon”[今天世界上仍有名为“dragon”的动物——印度尼西亚诸岛的科莫多巨蜥(Komodo dragon),其实只是一种肉食、凶猛的巨蜥,身长可长到三四米]。西方“dragon”的形象,是披鳞、展翅、长尾、巨爪、能喷火的巨大飞兽(见图4.2)。在欧洲、西亚各地,早自三四千年前就有其概念的前身,往后不同时代的神话故事里,更不乏各自的独立版本。现代版“dragon”的概念始自3世纪,而成熟于中世纪的英伦三岛,它代表着邪恶、暴力;是天地精气幻化而成,却成为中世纪信仰基督教的英雄们艰苦战胜的对象,常伴有悲剧性的死亡。中国的龙和西方的“dragon”有着全然不同的渊源和象征意义,应该是没有交集的吧!可是看看图4.2里的历代石刻——东汉、南北朝、唐朝的陵墓中的几个石刻龙,竟与西方“dragon”的形象如出一辙!这背后藏着什么耐人寻味的意义呢?很值得好奇的朋友们来探索!

图 4.2 东西方关于龙的雕塑和石刻

左图是西方“dragon”的一则代表作——斯洛文尼亚的雕塑;右图是东汉、南北朝和唐朝的陵墓中的几座石刻龙。

小贴士

今天世界上有20多种鳄,生活在热带及亚热带水泽地区,在东南亚、澳大利亚北部海岸、非洲大陆、中美洲和南美洲沿海及各岛都有分布。大多属“crocodile”种(长吻鳄);另一种属“alligator”

种(短吻鳄)。今天的长江下游仍存在小型扬子鳄,目前已被列为濒危动物;与硕大的北美鳄同属短吻鳄。(如今它们的分布为什么一东一西呢?)古时候华北的气候比现在更加温湿,也有扬子鳄,在山东大汶口遗址曾发现其遗骸。扬子鳄古名“鼍”,俗名“猪婆龙”;扬子鳄之名似乎不是中国固有,而是近代西方所取[西方习称长江为扬子江(the Yangtze river)],学名中华鳄( alligator sinensis )。

鳄堪称爬行类动物中的活化石,是非常成功的演化范例。它们的表亲——种类繁多的恐龙(根据定义,四足直立的爬行类属恐龙,而四足侧弯的则属蜥蜴、鳄),6 600万年前在一场灾难性的大陨石撞击事件中灭绝,而鳄这种大型动物竟得以存活并繁茂至今。更了不起的是,亿年来几乎没有或说不需要任何形体上的演化,以不变应万变,目前却有数种因人类活动而濒危。

【第二幕】画“龍” · 话字

翻开成书于三百多年前收录4万余字的《康熙字典》,找找看“龍”字属于什么部首?原来它自己就是个部首——“龍”属于“龍”部!笔画这么多,看似多部件构成的这个字却明摆着是单元的独体字,奇怪吗?查到了“龍”字,还会看到各式楷书的异体写法,竟然多达8种,奇怪吗?而在“龍”部、“虫”部还可以找到其他读音不同而解释为“龍”或异类“龍”的字,奇怪吗?

让我们回到数千年前。中华古文明里称为华夏的一支氏族繁衍于华北大地。除了在衣食住行各方面的发展外,他们发明了一项实用的关键性的工具——文字。文字的发明,让资讯从此得以传递、累积。中国第一个王朝夏朝可能已发展出象形记事的雏形,随后商朝出现了正式的象形文,以甲骨文为代表。甲骨文是刻在龟甲、牛骨上的,多数为卜辞,1899年以后才陆续从安阳殷墟的土层中出土,在险些被磨成药拿来吃时,被有识之士抢救下来而得以重新问世。

甲骨文里解释为“龍”字的,其写法可真是千姿百态。台北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张光远先生收录了120种不同的写法(见图4.3)。写法式样虽多,却有共通点:大首且带长而弯卷的尾,首尾基本上呈九十度转折,尾向左或向右弯则不拘。字形一律是直立的,状似腾空而飞翔。

图 4.3 甲骨文里解释为“龍”字的象形写法

这些“龍”字基本上一律是直立的,大首而带长而弯的尾,状似腾空而飞翔(感谢张光远先生)。

不论后世乃至今天“龍”的形态已经演变成什么样,这是“龍”字原始的象形形态。

学者们还认识到另一个有趣的现象:甲骨文里“龍”字多样的形态竟对应着多样的早期龙形雕饰实物,体态几乎一模一样,包括玉雕、陶绘、铜器纹饰等,各种传世品或近代以来考古学家挖掘出的实物(见图4.4)。

甲骨文的“龍”字又是如何演变为现体写法的呢?这可由张光远先生收录的40多种“龍”字的金文写法清楚地看出来(见图4.5)。金文是继甲骨文之后,在商周时代出现的文字形式,以铭文模铸在青铜器上而得以传世。甲骨文由于刀具的关系,字体比较直硬,而且笔画不宜过繁,然而金文则将字体转活畅。图4.5演示了“龍”字在金文阶段逐渐艺术化、繁复化的过程,可以看出今天的“龍”字其左部仍是源自其独体古象形字,而右部系演变衍生出来的;这写法自汉代以后即已确立。

图4.4 中国最早期的“龍”的实雕

与图4.3中个别“龍”字的形态几乎一模一样。

综结上述,我们认识到:追根溯源,“龍”字是个独体的象形字,它的形态不是凭空捏造出来的,而是三四千年前根据某种对象的形象“画”成的,其形态确实可谓千姿百态。显然我们的老祖宗们目睹了他们称之为“龍”的物体,对之印象极为深刻,很形象地将之记录甚至复制下来,作为象征性的崇拜对象,并赋予其沉重的隆隆之声的发音。可是老祖宗们目睹而记下的,究竟是什么?

图 4.5 金文里“龍”字写法演化的过程

“龍”字写法脱胎于甲骨文,逐渐演化成为现体写法(感谢张光远先生提供资料)。

先看一个更重要的问题:它应该不是什么?

自20世纪以来,龙的起源众说纷纭,有多种假说被提出,然而都似隔靴搔痒,有诸多欠通、无法自圆其说之处;再加上与原始龙形难以联系这一事实,这些假说更显得左支右绌,难以令人信服。

曾被提出作为龙之原型的自然物,包括雷电、虹霓、极光、云、月亮、河川、松树等。但是试想:若让你描绘上述任何一物,你会画成图4.3里那样的形态吗?例如漫画书里的雷电,都是画成曲折分叉状,甲骨文的“电”字也同样,而“雷”是在“电”旁边加上几点代表雷声。那么虹霓呢?十个人画虹,十个人都会如出一辙地画出几道水平拱立着的同心半圆;甲骨文里确是如此,又在虹两端画上大口饮水的虫状,与图4.3完全不同。至于极光,它对应了极北地区的“天上烛龙”(见第3篇),并不是我们所要探讨的“正牌”的龙。其他那些稀松平常之物,真能够让我们的先人们像对龙那样敬畏有加地去崇拜吗?那样不是太小题大做了?是不是我们太小觑先人了?

认为龙是源自对动物的崇拜的,有鼍或鳄(卫聚贤先生于1930年代提出)及蛇等图腾大拼兽(闻一多先生于1940年代在《伏羲考》中的论述)等,但我总觉得牛头不对马嘴。不仅发音全无“龙味”外,而且鼍或蛇匍匐于地,身扁形拙,难以想象它会让先民如此敬畏而崇拜;它们的写法也完全不似古时候写成直立的“龙”字,例如甲骨卜辞中的“蛇”[古字同“它”,而虫(音同“会”)亦是指蛇]字的形象是打个弯的双钩蛇形。

龙有可能是融合多种史前的动物图腾而创造出来的综合化身吗?图腾(totem)一词,音译自北美原住民某部族的用语,并非中国固有,意为“他的亲族”,带有神秘甚至神圣的、有关祖先的宗教色彩。中国传说中夏代甚至更早的石器时代里,原始器皿上的动物图饰有实物可考的有蛇、鼍、虎、猪、鸟、鲵、鱼等。图腾假说认为:龙就是经过氏族的兼并、融合而成的拼兽。然而,这样的渊源关系实际上却无实物或迹象可循。尤其近代考古学认证,史前中国的地域文化是多元演进的,许多现代学者也都对图腾假说质疑。中国究竟有没有图腾的盛行?若然,图腾观念的演变以及图腾与氏族间、地域间的关系是怎样?氏族之间的兼并是否真的导致图腾的融合?中国古时候对自然现象、祭祀、祖先等是非常慎重的。如果图腾的崇拜很盛行的话,那为什么连一个名、一个字都没有造出来代表图腾,而如今还需要用外来语?这都是以图腾假说来追溯龙的起源所必须面对的问题。针对龙,图腾假说只想当然地配合了前述的龙形“九似”——可是“九似”仅是后世人们对龙形约定成俗的一种说法,并不涉及龙的起源。

另一方面,“龍”字随后却陷入一番“不堪回首”的演义:两千年前,学者许慎所著的中国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搜集了九千多个篆字,详细记录各个字体的架构、来龙去脉。然而他竟将“龍”字误认为是拼合的形声字:“从肉、”飞之形,童省声 。”“从肉、”飞之形”则是许慎想当然地根据当时篆字的字形提出的说法,形容左右两部件:“肉”指左部,而对于右部,他认为是“飛”字的省写(或者根据《说文解字》较早的版本,他认为右部上半是“及”字的反写)。这些说法显得牵强和无奈,以致错上加错。原因是他所处的东汉初年和甲骨文的时代已相隔上千年,他无缘见到甲骨文,也不像我们今天得以明白其演变过程。

日本字承续唐代的中国楷书,取了多种“龍”字中不大普遍的一种,沿用至今,写作“竜”(参考《康熙字典》),是个不折不扣的直立而带着弯卷尾巴的古龍形字。

现代的简体字取用“龍”字那衍生出来的右半部的“尨”,再简化成“龙”(其实《说文解字》里有“尨”字,音同“茫”,“言犬其多毛也”)。

中国文字可真玄妙有意思。相较之下,西方的拼音文字“dragon”,既不形也不声;想要以这个字研究dragon的来历,恐怕所获极为有限。可是中文的“龙”字,竟对我们诉说了这么多龙所经历的沧桑故事,更为我们铺下探索龙源的蹊径,在下一幕中继续追寻。

【第三幕】风中的回答:The answer is blowing in the wind

这是一则虚构的,古老的故事:

很多很多年以前,在一广袤的平原上,每年初春以来到仲秋时节,往往出现一种令人惊心动魄的天气异象:在沉闷浮躁、风雨欲来的午后,天边一角浓云密布。不多时,从浓云的基部,一道上粗下细的漏斗状云耸然出现,逐渐加速回旋,扭转着身形从空中探身直下,几次试探,终于触及地面。此时漏斗云周边出现暴风、疾雨、狂雹,闪电、雷电交加,黑压压地隆隆疾行、横扫大地。沿途数十里,卷起地面的沙尘、土石、草木;遇上水塘、屋舍和人畜也一扫而空。须臾,一切又恢复了平静,留下的则是人世间无法磨灭的音像记忆。

这庞大、暴烈、神秘、瞬息万变、来去无踪的“天上访客”到底是谁?人们敬畏地流传着。他们用图像记事的方法,把它的身形描绘出来,把它刻入雕物里崇拜。他们根据它的隆隆声,取为它的名——龙。

物换星移,千百年过去了。这片大平原上的气候逐渐改变,动植物也迁徙了,龙不再出现了。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只有从传说中追寻他们敬畏的“天上访客”,逐渐地他们把它形象化、艺术化,融合了各种动物的特征,代表神圣、神通和神灵,代表皇室的无限权威;这些人自称“龙的传人”。

以下是一则真实的、新时代的故事:

三千年后的19世纪,地球的另一面,年轻的美利坚合众国的一批批移民开始定居在北美洲中部的大草原。他们同样目睹了这庞大、暴烈、神秘、瞬息万变、来去无踪的“天上访客”。他们叫它“tornado”(西班牙文,意旋转物,以称龙卷风)。20世纪,有人拍下它的照片、影像,于是逐渐流传(见图4.6),它的存在终于广为人知,有系统的科学研究也开始进行了。如今,虽然人们对它仍是所知有限,然而可以确定的是,龙又回到了人间!

美国俄克拉何马州,1991年4月

美国俄克拉何马州,1996年6月

美国俄克拉何马州,1981年5月

图 4.6 一些典型的龙卷风(见图版)

注意它们的颜色。

美国得克萨斯州,1995年6月

龙,曾与上古先民们共存过,却从来没有留下任何实物的真凭实据。它来去无踪,每次就这么凭空来、凭空去了。它似乎千变万化,往往还成对或多只一起出现。它也有各式体型较小的变异种,被叫作“龙子”。龙是有强烈生命力的通天神物;它的出现,总是伴随了云、雨、风、火、雷、电,和各种相辅又往往抵触的物理现象的光、声、色、波、涛;而它的行为动作更是奇特:从飞、升、登、跃、腾,到卷、潜、吸、拈、吟。据说还有超凡之人乘龙飞升,不知所终的。

这些,不都是在讲龙卷风么?

今天看过龙卷风实物或纪实影片的人设身处地不难想象,先民们在经历过恐怖的龙卷风的“洗礼”之后是绝不可能等闲视之的,而是在惊悚之余敬畏有加地将龙卷风这天上的“神物”赋予了生命(见本篇【小贴士】)。先民们刻成实雕物以及刻在甲骨文里的“龙”字,那大首弯尾、直立状、似腾空飞翔的,那栩栩如生、跃然纸上的,不就是龙卷风么?(见图4.7)

图 4.7 不同时地的人们描绘的龙卷风

左图是1869年美国人留下的一幅龙卷风写真版画;右图是三千多年前中国人留下的一批象形文“龙”字。你一定会同意:他们描绘的是同样的东西!

推溯龙的起源,让我们回到那惜墨如金、语焉不详的最早期的文献里去寻蛛丝马迹。

周代《易经》六十四卦的第一卦——乾卦,就以龙做比喻。宋儒解释,这比喻圣王从潜藏到德泽普施的各阶段;近人有认为可能是描述夜空里星座随季节的推移。不论是什么,乾卦中的“潜龙勿用”“见龙在田”“或跃在渊”“飞龙在天”“亢龙有悔”“见群龙无首”“乘六龙以御天”“云从龙,风从虎”,岂不都有龙卷风的影子?

《易经》第二卦——坤卦,说到“龙战于野,其血玄黄”。若只是三两条蛇或鼍在野外打架或说交配流了血,值得先民们花笔墨或刀工去记载吗?反之,试想大地之上,长空之中,多道龙卷风云柱盘旋、分合,瞬息万变,伴以风雷之吼,这是何等壮阔的场景,这才是“龙战于野”(见图4.8)!龙卷风周遭那混着黑黄泥土降下的雨不正就是“其血玄黄”!

美国佛罗里达州,2021年6月

美国佛罗里达州,2021年6月

美国佛罗里达州,2021年6月

图 4.8 海龙卷引发的“双龙出水”“龙斗于渊”(见图版)

差可比拟“龙战于野,其血玄黄”的景象。

《庄子》提到过“扶摇”“羊角”,《尔雅》《说文解字》描述从下而上的暴风为猋、飙、飘,指的就是龙卷风(见第22篇)。《礼记·月令》有这样一句:“孟春行秋令,则……猋风暴雨终至。”《淮南子·天文训》:“诛暴则多飘风,枉法令则多虫螟”,这里提到了龙卷风。《山海经·中山经》里有一段:“光山,……神计蒙处之,其状人身而龙首,恒游于漳渊,出入必有飘风暴雨。”这位住在光山,名叫计蒙的神似乎体现了古时龙和龙卷风之间的渊源。《述异记》里提到古代多有“天雨粟”“雨谷”的传说,甚至天降小儿,估计是龙卷风所为。仓颉造字,穷天地之变,以致“天雨粟、鬼夜哭”(见《淮南子·本经训》)而且“龙乃潜藏”(见《春秋纬·元命苞》)。

史记《帝王世纪》里说的“季历之十年,飞龙盈于牧之野”是多么生动的一群龙卷风的大场景!《韩非子·难势》:“飞龙乘云,腾蛇游雾”,龙、蛇并列,一属天上,一属地下,“各从其类也”,并不混为一谈。

《左传》记载有两笔见龙事件。一是春秋鲁昭公十九年(公元前523年),“龙斗于郑时门之外洧渊”。我相信这绝不是记载蛇或鼍在某水畔打架,而是双龙卷大场景的出现,确实值得在史书里留下一笔!异曲同工,昭公二十九年(公元前513年),“秋,龙见于绛郊”。事后魏献子问家臣蔡默:传说以前有龙出现,虽从未得见实体,还有氏族专门豢龙、御龙的,“今何故无之?”这竟是千古一问!蔡默很认真地回答了一段,却像是在描述官派的养鼍(扬子鳄)人家,因经费不足而废养了。显然,那时候即使有学问的人如蔡默也已经不清楚龙的来历了。连孔子也说过“至于龙吾不知”其为何物!

然而在那些传说记忆还未完全消逝之前,两千年前的西汉末,刘向在《说苑·辨物》里说:“神龙能为高,能为下,能为大,能为小,能为幽,能为明,能为短,能为长。昭乎其高也,渊乎其下也,薄乎天光也,高乎其着也。一有一亡 ,忽微哉,斐然成章。虚无则精以和,动作则灵以化。”东汉初,许慎在《说文解字》里承续此说:“龙,鳞虫 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算是勉强记下了当时对龙所残留的笼统认识。把这些经典的话仔细玩味,句句都适合那出没无常、变幻多端的“通天神物”——龙卷风。“春分登天,秋分潜渊”一般解释为动物的冬蛰;我则要指出:这两句不明就里地点出了龙出没具有季节性,正吻合每年当中龙卷风发生的季节(见本篇【小贴士】)!

龙是什么颜色?历来对龙的颜色的描述可真没个准。《管子》说龙“被五色而游”,根据五行观念,乃是青龙(苍龙)、赤龙、白龙、黑龙(墨龙、玄龙、乌龙)和黄龙。什么东西可以因时因地、十分随意地呈现这么多不同的颜色?龙卷风不就可以在不同的阳光角度下展现上述这些颜色、光影么?

《史记·封禅书》中记载,汉文帝应公孙臣之言,“汉当土德,土德之应黄龙见 ”,正好“黄龙见成纪 ”,文帝便“易服色,色正黄”。原来黄色之所以成为皇室独用的正色,源自一黄土高原上之黄龙,这是不是一场卷起千尺黄土的龙卷风?其后历代皇帝即位、篡位、僭位、改年号,经常都托言“黄龙见”之类,以显示上应天命。

龙的各种颜色中,独缺绿色,而龙卷风也少有呈现绿色的。龙没有五彩的,同样,龙卷风确实没有五彩的!顺带一提,龙的配偶——凤,倒是永远以五彩之姿出现,例如《诗经》里屡次描述的。凤的起源和原型虽然不似龙那么神秘,但同样是一个饶富趣味的课题。

在早期的演变里,龙衍生出多款“次级”的变异种,被归为龙子、龙属(即龙的附属)、雌龙,出现在古书(例如《说文解字》《山海经》)和器饰中:

虬——龙无角者。有角曰龙,无角曰虬。或说龙子二角者曰虬。

蛟——龙之属,小龙,有鳞无角,似蛇而有四足。或说龙子一角者曰蛟。

螭——若龙而黄,或似虎有鳞无角。或说龙子无角者曰螭,赤螭是雌龙。

蜃——蛟属,似大蛇而有角,腰以下逆鳞。

蝼——螭属,地龙之一种。

蜦——黑色神蛇,潜于神渊,能兴云致雨。

应龙——龙之有翼者,有鱼尾,能兴云雨。又说千年之龙谓应龙。

夔龙——如龙,一足。或说状如应龙,状如牛而无角,行似雷神。

蟠龙——龙未升天者。

烛龙——人面蛇身而赤,身长千里之神

“龙生百种,种种不一”,这些漫无章法的变异种是不是就反映了各形各样的龙卷风以及本篇【小贴士】中所列出的风格各异的另类龙卷呢?

到了近世,明清以来,民间更有了所谓“龙生九子不成龙,各有所好”之说。“九子”究竟何所指,并无定论;这“九”之数,也只是言其多。兹根据一些杂记罗列于下:睚皉(别名蟋蜴)、囚牛(斗牛)、嘲风、螭吻(蚩吻)、蒲牢(徒劳)、狻猊、赑屃(霸下、狴犴)、宪章、螭虎、鳌鱼、饕餮、蚣、椒图、金猊、兽吻、金吾、虭。

细究之下有些根本和龙沾不上边,好像把自古以来形形色色的异兽,不论真假,根据艺术、宗教、社会、民俗各方面,各取所需,都安上了龙子的标签。这表明中国人对龙形、龙义的包容性、随意性和附和性,这是对待其他动物绝对没有的现象。我觉得,这一方面大大增加了中国人对龙之神秘且千变万化的崇拜,以及连带地增加了我们追溯龙的起源的难度,另一方面也正突显了其根本的原因——龙从来就不曾是任何真正的动物。

我的猜想:中国龙的概念源自三千多年以前普遍可见的龙卷风;待先民们懂得运用文字记事以后龙已不得多见了,龙的起源也因年久而失真、失传;到了两千年前的汉代,基本上已经全部不见了。后世以来,龙的含义失去了凭据,反而长期因政治、社会的需求,不断皇权化、艺术化、宗教化、多元化,也就完全脱离了其原始的意义,以至于后人不明龙的传说和崇拜的渊源。

那么三千多年前龙怎么就离开中国人、绝情而去了呢?

今天世界上的龙卷风几乎都发生在美国中部的大草原地区,每年可达上千次。目前科学界对之只能说是一知半解。龙卷风这样的强速涡流,其孕育机制似乎相当挑剔——必须在温度场、湿度场、气流场的分布和相互作用各条件都处在某种适当的状况之下,才能达到正反馈现象而形成。美国中部的草原地区处于中纬度的西风带,地势西高东低。每年春夏,从南边海域过来的湿暖气流遇上从北边大陆来的干冷气流锋面,形成调制上述条件的要素。

有趣的是上述这些要素,中国大陆也样样相符。中国华北地区和美国中部草原带的纬度相同,西高东低的地势,东南临大洋,北面是广袤的大陆,其地理、地形大环境、气候条件,样样都极相似,是完全适合龙卷风产生的。

我猜想,史前在华北华中大地,强大的龙卷风是屡见不鲜的,与今天美国的龙卷风相比,可能不遑多让。可是随着时移,气候条件渐有变动,约在三千年前,中国境内气候条件逐渐不再适合龙卷风的产生,直至现今龙卷风基本上是绝迹了,偶有所发,也仅是些小型的,并不可观。

那么地球上的气候会变吗?答案是肯定确定又必定——变是常态,不变才怪!日趋进步的现代地球科学研究告诉我们,地球上的气候不但善变,而且是不断地、往复地永变。这里所说的当然不是指稀松平常的四季变换,而是影响深远、全球性规模的变化。在各种外在、内在的动态作用下,我们的地球经历着各种时间尺度长短、幅度不一的全球温度变化。

海底长期的沉积层、大陆冰层年复一年的累积以及陆地上从天而降堆积成的层层黄土(即沙尘暴的沉积)里富含古环境、古气候的线索。分析钻井抽取出的岩芯、冰芯和黄土层里的孔虫、珊瑚、花粉等生物遗迹、沉积物氧——18同位素、磁矿物含量等,地球科学家得以还原出地球的古气候形态和其随时间的变迁,上溯可达百万年——虽然仅及地球年龄的数千分之一,可也算得上了不起的成就!加上树轮、历史纪录等近代的证据,一万年内的气候变化更是清楚了。

图4.9的上图是距我们最近的一次米兰科维奇循环,包括从十多万年前上一次温暖的间冰期进入历时十万年的冰河期,到两万年前再次迅速回暖直到现今间冰期的历程。在回暖的过程中,还曾经一度回到相对较冷的状况,即所谓“新仙女木事件”,历时一两千年。

图4.9的中图(粗黑线)显示一万年前,上一冰河期结束、大地回苏以来,有好几千年的时期里,年平均气温普遍比现今要高2℃,而被称为大暖期,持续到距今三千年前,之后才普遍趋冷。大暖期期间中原黄河流域地区温暖湿润,大地草木丰茂,禽兽繁殖,并孕育了华夏文明的启蒙。

图4.9的下图(细黑线)是最近一千年。15 ~ 19世纪的气候相比于之前的中古时期略冷,被称作小冰河期,当时全球人类生存困顿。工业革命以后人口暴增,今天人为因素造成的温室效应正在大规模地改变气候型态。曾经历过1960 ~ 1970年代严冬的朋友,近些年也正在忍受着普遍的炎夏。北极地区海冰正迅速消失,南极、格陵兰岛的冰层以及各处的高山冰河在逐渐消融,海平面在缓缓地上升。

图 4.9 地球上的总体温度有着时间尺度长短、幅度不一的各种变化

回到三千年之前的大暖期:气候的变迁很清楚地反映在动植物栖息地的南迁北移上。今天在华南普遍生长的较粗大的竹子,当时的分布向北达到华北;重要农作物稻米也是如此。我也怀疑,神农当年尝的百草是不是有很多现今只生长在南方?现今最北只在云南与中南半岛的犀和象等热带的大型动物,曾经漫游于华南、华中甚至华北大地;它们的遗骸在古兽骨冢中屡见不鲜,它们的形象栩栩如生地出现于古器物雕饰上。例如商至汉代叫作“尊”的青铜酒器,多雕饰有象和犀(见图4.10)。《尔雅·释地》以中原为中心,称:“东南之美者,有会稽 之竹箭焉;南方之美者,有梁山 之犀象焉。”这景观现已不再,一方面是因为长期人为对环境的改造和破坏,一方面也反映了现今气候相较于大暖期更冷的长期状况。类似的现象也存在于鼍、南海鳄、四不像(一种大麋)、孔雀等的分布变迁上。欧洲也不例外,数千年前南欧原始人在岩洞壁上留下的精彩岩画,不乏犀、象等热带猎物。

商象尊

图 4.10 古青铜酒器(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酒器上多雕饰有象、犀,显示大暖期的气温普遍比现今要高。

西汉犀牛尊

既然龙卷风的孕育机制相对挑剔,那么在气候环境渐变之后,原来可以发生龙卷风的地方就极可能让龙卷风销声匿迹了,反之亦然;这是可以理解的。我猜想,大暖期是否也见证了大量龙卷风的发生?大暖期结束于三千年前,正符合龙的原义逐渐失传的年代,这不也正是龙卷风逐渐在中原销声匿迹的年代?

千百年来,物换星移。今天,北美洲成为世界上唯一可观的龙卷风的多发地区。这么说来,中原的古住民乃至更早就从北亚移栖美洲的所谓美洲原住民,不都是“龙的传人”么?史前的人为遗迹、遗物,能作为考古依据的原本就稀少,又常需要多加揣测才得以正确地解释。然而我们的老祖宗其实是透过了叫作“龙”的通天神物,很清楚地见证、述说了他们所经历过的龙卷风的故事。

只是我们这些后世子孙寻寻觅觅了千百年、千百遍,竟不知谜底原来就在眼前。

摘取美国歌手迪伦(B. Dylan)一首流传广泛的经典民歌里的一段歌词:“ The answer my friend is blowing in the wind the answer is blowing in the wind .”(答案,我的朋友,在风中飘扬;答案在风中飘扬。)

后记: 在第3篇里,我们描述了古时先民们传说中的“烛龙=极光”的故事:在地球磁极不断漂移的情况下,几千年来烛龙离中国人而去了。它到美洲去了,但是会回来的。令人惊讶的是,“龙=龙卷风”的故事与之竟然如出一辙!不单是让我们认识到以今烁古、以古验今的深刻的科学意义,而且为我们“龙的传人”撒下心底的疑问:龙走了,走到美洲去了。但是,龙,你会回来吗?

小贴士

龙卷风发生于暴风雨欲来的气流背景之下。在浓密的云墙下,某些集中区域里形成极低气压的超级单体(supercell),四周的湿暖空气立刻疾速旋入,上升膨胀而冷却成云。凝结的云以羊角倒悬一般的漏斗状向下延伸,好似天上巨龙向下探身。周边暴风疾雨,甚至出现冰雹,闪电雷电交加,内侧有往上的旋风,顷刻把地面物体都吸上了天,形成一片黑压压的柱状,直到低气压中心被气旋填平,只在地面上留下一道“龙行”的轨迹。一个超级单体往往产生“多龙并现”,而较强大的龙卷风往往又会分裂成两个或多个气旋,有时方向相反。

今天世界上的龙卷风绝大部分都发生在北美洛基山脉以东、美国中部的大草原区,每年规模可观的统计可达上千次(世界上其他许多地区往往也有发生,但一来不普遍,二来规模小),多发生在春夏的白天。大型的直径在数百米,移行速度在每小时数十千米,从产生到消逝不超过半小时,定点遭风袭的时间前后不到一分钟。旋转风速估计最高可达每小时四五百千米,超过台风最高风速一倍!

最恐怖的纪录是1925年3月18日,美国中部一个宽达2千米、移行时速100千米的特大龙卷风横行穿越三个州400千米,数小时之内夺去689人的生命!另一次是1974年的4月,两天之内,在几个州的范围里,发生了至少148次大小龙卷风,夺去315人的生命。

20世纪,龙卷风才渐渐普为人知(见第22篇)。惊心动魄之余,许多人开始对龙卷风追索、研究。从职业的气象学家到组团追风的业余者及寻求刺激的追风族那里,可以得到关于龙卷风的珍贵的科学资料。

除了地道的龙卷风以外,不同的小气候条件也往往在大气里孕育出神似的次级龙卷,在此列举:

◆海龙卷(waterspout)——往往见于大面积的水面或近陆的热带温暖海面。细长、扭转的凝结水气柱,从水面直通云基,形态特异,俗称“龙吸水”。由于海面温差一般较陆面小,所以海龙卷的威力远逊于陆地上真正的龙卷风。海龙卷往往多个同时或接连出现,偶尔也会登陆,造成一些损害,有时还煞有介事地带来鱼雨、青蛙雨的奇观。

◆陆龙卷(landspout)——和海龙卷一样,都是在没有超级单体的情况下形成的次级龙卷。不同的是,它发生在干燥的陆地,没有足够的水汽,但可见到细长、扭转的沙尘柱。

◆尘卷风(dustdevil)——常见于干旱、沙漠地区的午后,日照使得地面产生高温差,由地面蹿升而产生旋风(whirlwind),其产生机制和龙卷风迥异。卷扬起的沙土高可达两三百米,数分钟之内来去无踪。在一片大沙漠里,每天发生次数不知凡几。连火星上都屡屡发生,被环绕火星的宇宙飞船给拍摄下来。

◆微下击暴流(microburst)——雷雨云基部自天而降的极强的柱状风直击地面而扩散开来。微下击暴流历时不过几十秒钟,因地面与高空之间的温差经空气膨胀、水汽凝结的热作用而产生。偶尔也带有大雨或扬起沙尘,否则并不容易被察觉。飞机起降时发生的坠机意外往往与微下击暴流及其造成的风切变(windshear)有关。 FIG60ZwomCx9rTnKxrEx6EQPSKi9I5Av++NUSDnjc28npaw2NW1LnlcqXiJsd3Z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