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看到了克雷洛夫的处世箴言:“同志之间如不能意见一致,就将一事无成”——但这并不是总适用于力学。几个指向不同方向的力,还是能够产生一定的效果的。
很少有人知道,克雷洛夫称赞蚂蚁是模范工作者,它们正是按照寓言作者所嘲笑的方式协同工作的。它们的工作一般来说会进行得很顺利,也是因为力的合成的规律。仔细观察蚂蚁工作的时候,很快你们就会相信,它们的协同工作只是假象:实际上,每一只蚂蚁都在为了自己工作,完全没有想过帮助其他的同伴。
这就是一位动物学家所描写的蚂蚁的工作:
如果有几十只蚂蚁在平坦的地面上拉一个巨大的捕获物,那么所有的蚂蚁都一样地用力,从外表看是在协力工作。但是这个捕获物,譬如说是毛毛虫——遇到了一个障碍物(草根或者小石头),不能再向前拉动了,要绕弯行走。现在就可以明显地看出来,每只蚂蚁都各管各地走,而不是配合其他同伴一起努力越过障碍物(图13和图14)。一只蚂蚁向右拉,而另一只蚂蚁向左拉;一只蚂蚁向前推,而另一只向后拖。它们更换位置咬着毛毛虫的身体,每一只蚂蚁都按照自己的意思推或者拉。有时候会发生这样的情形,四只蚂蚁推着毛毛虫向着一个方向前进,而六只蚂蚁朝向另一个方向前进,最终这只毛毛虫就会不顾四只蚂蚁的反作用,而朝着六只蚂蚁的方向前进了。
图13 蚂蚁怎样拖动毛毛虫。
图14 蚂蚁是怎样拖动捕获物的。箭头表示了每只蚂蚁用力的方向。
让我们再引用一个(借用另一位研究员)可以借鉴的例子,说明蚂蚁之间的“虚假”合作。图15画着一个长方形的奶酪,由25只蚂蚁咬住它。奶酪慢慢地沿着箭头A所指的方向移动。我们可以想一下,前排的蚂蚁向前拉,后面一排是在向前推,两边的蚂蚁是在帮着前后排蚂蚁。但是并不是这样,不难相信:用小刀把后排蚂蚁全部拨开——这时候奶酪就会向前移动得更快!明白了,后面这11只蚂蚁并不是向前推,而是在向后拉:每一只蚂蚁都竭力在朝后退,想把奶酪拖到巢穴里面。这就意味着,后排的蚂蚁不仅没有帮助前排,反而在妨碍它们,抵消它们的力量。为了拖动这块奶酪,四只蚂蚁的力量就足够了,但是因为动作不一致,所以需要25只蚂蚁才能把这块奶酪搬进巢穴里去。
图15 蚂蚁是怎样努力把奶酪拖动到箭头A所指的方向,拖向蚁穴的。
马克·吐温很早就提出了蚂蚁协力工作的特点。他曾讲述过两只蚂蚁的故事,其中一只蚂蚁找到了一条蚱蜢的腿。他说:“它们各自咬住腿的一端,用尽全力朝相反的方向拉。两只蚂蚁都看出来有些不太对劲儿,却不能明白到底是为什么。于是它们就开始发生争吵,并且打起架来……后来它们和解了,并重新开始这个毫无意义的协力工作,可是那个在打架中受了伤的同伴却成了一个累赘。它不肯放弃这个捕获物,吊在它上面,那只健壮的蚂蚁用尽全力才把食物连同受伤的同伴拖进洞穴里。”马克·吐温开玩笑似的提出了一个完全正确的意见:“只有在光会做不可靠的结论而没有经验的自然科学家眼里,蚂蚁才是最好的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