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三种“假设”

解释习以为常的现象,往往要比解释特殊现象困难得多。比如,十进制的计算我们在孩提时代就已掌握,但直到我们尝试用另一种方法,比如七进制或十二进制来表达相同数字时,我们才真正明白十进制的特点。直到我们开始了解非欧几里得几何学时,我们才理解欧几里得几何学的实质。为了更好地理解重力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就要假设它比本身要大很多倍或小很多。当我们讨论重力时,我们就会这样做。而现在我们要使用“假设”的方法,以便能更好地解释地球围绕太阳运动的情形。

我们从中学时熟记的原理开始,即地轴与地球轨道平面之间的夹角约为 000642 个直角。只有在设想这个斜面的角(不是 000643 个直角,而是比如一个直角)时,我们才能很好地理解这个原理的意义。换句话说,假设地轴与轨道平面是垂直的——这是儒勒·凡尔纳的科幻小说《从地球到月球》里大炮俱乐部的成员一直希望的,那么,这会使大自然中的日常现象发生哪些变化呢?

假设地轴与地球轨道平面垂直

这样,我们想象一下,如果在儒勒·凡尔纳的作品中,炮手们的幻想实现了,即地轴与地球围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面成直角了。那么在大自然中我们会发现哪些变化呢?

首先,现在的北极星——小熊星座α,就不再是北极星了。地轴就不会经过这颗恒星附近,这颗恒星就会围绕天空中的另一个点来运动。其次,四季的交替就完全发生变化:四季就不会交替了。

为什么一年会有四季交替?为什么夏季比冬季温暖?我们不会回避回答这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在中学时对这个问题的解释是远远不够的,但是大部分人通常都没有时间去研究这个问题。

在北半球,夏季会变暖,首先是因为地轴是倾斜的,地轴北端更靠近太阳,白天较长,夜晚较短。太阳长时间地照射土壤,而夜晚地表没有来得及迅速冷却,即吸收的热在增加,而消耗的热在减少。第二是因为地轴倾向太阳,所以太阳在天空中的高度很大,阳光与地面之间的角度也很大。这意味着,夏季太阳不仅照射的时间长,而且光线强烈,而夜晚冷却时间也较短。冬季则刚好相反,太阳照射的时间短且光线弱,而夜晚冷却持续的时间很长。

在南半球,这些现象出现要晚六个月(或早六个月)。春季和秋季两极的阳光照射相同;阳光照射的圆几乎与经线重合,白天和黑夜几乎相等,气候介于冬季和夏季之间。

如果地轴与轨道平面垂直,这些变化还会发生吗?答案是不会,因为地球总是在相同的位置接受阳光照射,而地球上所有的地方全年都只有一个季节。是哪个季节呢?在温带和极地地带,我们可以称这个季节为春季,虽然这个季节也完全可以称为秋季。白天与黑夜,就像现在经常出现在3月21号和9月23号一样,总是相等(就像木星所处的位置,木星自转轴几乎是与木星围绕太阳运动的平面垂直)。

在温带就会出现上述情况。在热带,气候变化不显著;在极地则相反,气候变化将会非常明显。在极地,由于大气折射,太阳会微微高于地平线(图15)。

太阳不会下落,而全年都会挂在地平线上,那就会出现永久的白天,更准确地说——永久都是清晨。虽然低低悬挂的太阳的光线也能带来热量,但并不明显,由于全年太阳将会一直不停地照射,所以极地的严寒气候将会得到显著缓解。这是地轴角度变化所带来的唯一好处,但是这一好处并不能弥补地球耕种方面所遭受的损失。

tianwen16

图15 大气折射。太阳S2的光线穿过地球大气,在每一层都会折射并变弯,因此观察者会觉得光线是来自更高的S′2。太阳S1已经落到地平线之下,但是由于大气折射的原因,观察者还是可以看到它

假设地轴与轨道平面成45°

现在再做另一种假设:让地轴倾斜成直角的一半。在二分点时(大约是3月21日和9月23日),地球上白天和黑夜的交替仍将和现在一样。但在6月,太阳却在45°纬度的天顶(而不是23.5°纬度):这一纬度将会起着回归线的作用。在圣彼得堡的纬度(60°)时,太阳离中天的距离将一直会是15°;太阳的高度实际上就是回归线的高度!热带将直接与寒带毗邻,而温带将完全不存在。在莫斯科和哈尔科夫,整个6月都将是连续的、没有落日的白天。冬季则相反,整个12月,在莫斯科、基辅、哈尔科夫、波尔塔瓦,都将是连续的极夜。在这段时间,热带将会变成温带,因为太阳在正午时的高度将不会超过45°。

温带也会遭受一些损失,而极地地区却由此而获利:这里寒冷的冬季(比现在的冬季还要寒冷)过后,当正午太阳的高度达到45°时,将会出现温带温暖的夏季时期,而太阳照射也达半年之久。北极地带的永久冰川在阳光的作用下也将会消融。

假设地轴位于轨道平面上

我们的第3个想法是,我们将地轴放在地球轨道的平面上(图16)。地球将“躺着”绕太阳行走,地球围绕地轴旋转,就像我们行星家族的遥远成员——天王星那样旋转。这样会发生什么呢?

极点附近是半年一次白天,在这“一天”里,太阳以螺旋的路线由地平线升向天顶,再沿着相同的螺旋线落回地平线,然后会出现半年一次的黑夜。白天与黑夜之间是暮色和晨曦。太阳落到地平线以下之前,有数个昼夜它都在天空中沿着地平线运动。在这样的夏季里,所有在冬季堆积形成的冰都会融化。

在中纬度地区,白天从春天开始变长,然后在某个时间内全都是白天。经过一段时间之后,最长的一天就到来了,这段时间的天数与该地和极点之间相距的度数相等。而当地纬度数的2倍,就是这最长一天将要持续的天数。

比如圣彼得堡,数日都是白天的情况出现在 3月21日之后30天,将会持续120天。9月23日之前的30天内又会出现数日都是夜晚。冬季则相反:将是连续的夜晚,连续夜晚持续的时间与连续白天持续的时间相同。只有在赤道上,一昼夜中白天才与夜晚相等。

这大约就像前面提到的天王星轴与轨道平面之间的关系:天王星的轴与它围绕太阳运动的平面之间的角度总是等于8°。天王星,可以说是“躺着”围绕太阳运动。

这3个“假设”讲述完毕之后,读者可能会更加清楚气候条件与地轴倾角之间的紧密关系。单词“气候”在希腊语中就是“倾角”的意思,这并非偶然。

tianwen17

图16 如果地轴躺在地球的运行轨道平面里,那么地球将如何围绕太阳运动 29DOOshCGYgKi/0LDU7352cO4PQafqGI034GvczldcmS7kRVH24GOwdAQOjR1FK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