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变形金刚2:卷土重来》金字塔
——石头恒久远,一座永流传

影片《变形金刚2:卷土重来》讲述了山姆因为掌握了有关变形金刚的起源以及在远古时期到访地球的线索,而被霸天虎军队追击,汽车人、美军和其他多国部队联合起来抵抗霸天虎袭击的故事。

影片中,霸天虎、山姆与汽车人赶往埃及,寻找原能矩阵。然而,历经艰险找到的原能矩阵却在众人眼中化成了一堆沙土,只能从沙土中追寻最后的希望。汽车人开始对金字塔展开挖掘工作,正义与邪恶在这片金色的沙漠中展开了殊死搏斗,象征着历史的金字塔群,见证着这场正邪之战的始终。

位于非洲北部的尼罗河流域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数千年前,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古埃及在尼罗河的哺育下发展起来,其灿烂光辉的文明一直给世界以神秘色彩。全部由石材建造而成的建筑物,首先出现在古埃及。石砌体建筑是用石材和砂浆等砌筑而成的,因其可就地取材,在产石地区应用尤为广泛,且经济实用。古埃及石砌体建筑的特点是雄伟浑厚、气势恢宏。作为本片战场主要建筑的金字塔,其建筑材料全部采用重达数吨甚至十几吨的石块。古埃及人在石器或青铜器时代能够完成如此宏伟的工程,可谓人类奇迹。即便历经数千年,饱经风霜,它们依然如同忠诚的卫士,坚定地矗立在尼罗河西岸。

古埃及金字塔是古代七大世界奇迹中最为古老,也是唯一现存的。金字塔建造之初,用来作为古埃及法老的陵墓。古埃及人的“来世观念”根深蒂固,法老们对身后事的安排极尽奢华。大约在古埃及第二至第三王朝时,古埃及人有了法老死后要成为神,其灵魂要升天的观念,金字塔就是法老的天梯。埃及目前共发现118座金字塔,每座的建造周期约为20年。金字塔按发展历程依次有阶梯、角锥、弯弓和石棺四种建筑形式,其中最有名的是角锥形金字塔,象征着对太阳神的崇拜,修建在尼罗河西岸——太阳落下的一侧,象征着法老的去世。公元12世纪,埃及阿尤布王朝的苏丹曾计划将金字塔拆除,然而,经过计算的拆除费用竟与建造费用相当,着实是个惊人的数字。

电影中的埃及古建筑

电影中的金字塔

电影出现的吉萨金字塔群,位于埃及北部尼罗河三角洲的吉萨,修建于约公元前2575年—前2465年,由古埃及第四王朝的三位法老胡夫、卡夫拉和孟卡拉建造,是古埃及金字塔最成熟的代表。三座金字塔排列整齐,距开罗市中心由近到远依次是胡夫金字塔、卡夫拉金字塔、孟卡拉金字塔。

吉萨金字塔群中,最大的一座是胡夫金字塔,是吉萨地区历史最为悠久、规模最大的金字塔。法老胡夫在公元前2590年—前2568年间统治着古埃及,这座金字塔修建于约公元前2580年—前2560年。胡夫金字塔原高146.70m,四边各长230.36m,在长达3000多年的漫长岁月里,它一直作为世界最高建筑物而矗立,直到1311年,这个纪录才被重建后的高达160m的林肯大教堂打破 。经数千年风雨冲刷侵蚀,胡夫金字塔覆盖于外表的石灰已经全部剥落,如今的高度已降至136.5m,底边长227.5m,占地面积52906m 2 ,绕塔一周约1km。

吉萨金字塔群

胡夫金字塔整个塔身由230多万块石头叠成,平均每块重达2.5t,塔身每块石头都经细工磨平,石块之间未施泥灰之类的粘连物,完全靠石块本身的重量与形态紧紧压在一起。在建造胡夫金字塔的过程中,至少有20年每天平均使用1.45万个劳动力,用工人数的单日峰值甚至一度达到令现代建造行业瞠目结舌的4万个劳动力。修建胡夫金字塔,需要一个极为水平的底座,为符合要求,古埃及劳动者先修建墙壁将地块围拢,向其中注水,利用水平面将墙体部分削平,再排出一部分水以降低水平面,继续削平,循环往复,直至达到目的。胡夫金字塔建造至今已近5000年,依旧十分牢固,其外形没有明显倾斜变形,棱角线条仍然清晰可见。它不但外观雄伟壮丽,而且塔内结构复杂,有甬道、石阶、墓室和附属庙堂,墓室四壁还雕刻有装饰绘画及其他纹样。据相关研究估计,如果我们现在准备重建胡夫金字塔,大约需要50亿美元,和目前全球最贵的办公楼——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库比蒂诺市的苹果公司全球总部Apple Park造价相近。

卡夫拉金字塔是法老卡夫拉的陵墓,他在大约4500年以前统治着古埃及。卡夫拉金字塔原高146.5m,现高136.4m,与父亲胡夫的金字塔相较,其塔壁更陡,倾斜度为52°20′,且处于吉萨最高处,底座比胡夫金字塔足足高出了10m,故而远远望去,是吉萨金字塔群中最高的一座。孟卡拉金字塔高61m,较之另外两座显得尤其娇小。1883年,一艘开往英国的轮船在西班牙沿岸沉没,与之一同沉没的,还有一座发现于孟卡拉金字塔的精美石棺,至今仍未找到……

夏日农闲时期,古埃及人从每个村落挑选身强体健的男子,以10万人为一个大群来劳作,每个大群工作3个月。现代科学家推测,古埃及人在没有炸药,也无钢钎的情况下,用铜或青铜制的凿子在岩石上打孔,然后插入木楔,灌上水,随着时间的流逝,木楔渐渐膨胀,岩石便被胀裂,以此开采巨石。他们利用畜力和圆木,把巨石运到建筑地点,沿着沙土堆成的斜面把巨石拉上金字塔已建成的部分,如此循环往复,一层坡一层石地建造起金字塔。在4000多年前的时代,生产工具非常落后,古埃及人采集、搬运数量众多,质量重大的巨石,砌成如此宏伟壮丽的建筑,对人力、物力都是难以想象的消耗。经过现代精密测量发现,金字塔在线条、角度等方面的误差几乎等于零!

金字塔还有许多未解之谜,尤其在数学与天文方面,古埃及人的智慧更是神秘莫测。以胡夫金字塔为例,胡夫金字塔底角不是等边三角形的内角60°,而是51°51′,它的各侧面三角形的面积都等于其高度的平方;塔高与塔基周长比就是赤道半径与周长之比,因而若用塔高来除底边的2倍,即可得到圆周率;底部周长(以英寸为单位)除以100,恰好为一年的天数;塔高和地日距离也有密切的关系。数学家们认为这些比例绝非偶然,这是古埃及人已经知道地球是球形,甚至知道赤道半径与周长之比的实证。古埃及人善用星象观察事物,制作历法,计算尼罗河泛滥的周期,胡夫金字塔与天文学的关系也极为曼妙,猎户腰带3颗星中,有2颗星根据一个固定的轨道旋转,当一颗在另一颗的正上方时,其连线正好交于胡夫金字塔所在的位置。吉萨金字塔群的3座金字塔,可与夜空中这3颗星一一对应。胡夫金字塔底面正方形的垂直分线延伸至无穷处,正是地球的经线,这条经线把地球上的陆地和海洋分成了两半,也平分了尼罗河三角洲。

狮身人面像意为“恐惧之物”,是一种古埃及神话中的怪物,有人的头、狮子的躯体,长着一双翅膀。吉萨金字塔群前的狮身人面像是埃及最古老且最高大的一座,高20m,长57m,加上两只前爪全长73m,面部长约5m,宽4.7m,由石灰岩雕刻而成,面朝正东方。它头戴王冠,两耳侧有扇状的头巾,前额上刻着“cobra”(眼镜蛇)圣蛇浮雕,颈部装饰着项圈,身上有羽毛图案。人们发现狮身人面像上还有红色、黄色与蓝色颜料的痕迹,推测其可能一度有颜色。时至今日,仍然没有发现任何有关其建造用途与建造细节的文献或资料,真相等待着人们的进一步挖掘。

深邃迷人的金字塔,高耸在几乎终年无雨的辽阔晴空下,直指云霄,表现出了建筑的恢宏大气;屹立在茫茫沙漠中,灰白色的石块与黄色沙漠组合在一起,展示出了人工与自然的和谐。

除了埃及金字塔以外,世界其他地方也有形态各异的金字塔,如著名的玛雅金字塔。玛雅文明是美洲文明代表之一,它虽然处于新石器时代,但在天文学、数学、农业、艺术等方面都有极高成就。

灿烂的玛雅文明成就了独特、别致的奇琴伊察城邦,也是玛雅文明最主要的城市。它建造于公元8世纪—9世纪,位于丛林深处,城内有建造精巧的金字塔、富有艺术感的寺庙与呈几何布局的街道。部分建筑物使用云母隔音、隔热。那么,没有“车轮”存在的玛雅文明,是如何运来这些云母的呢?位于奇琴伊察中心的玛雅金字塔底座呈正方形,阶梯分别朝向正北方、正南方、正东方和正西方,它顶部为一座神庙,供奉着玛雅神话中的羽蛇神——库库尔坎,牧师们在神庙内举行祭祀仪式。玛雅金字塔高24m,加上顶部神庙高30m。在春分、秋分这两天,太阳光在金字塔阶梯角落边缘映下投影,似蛇沿着金字塔爬行;站在北侧地面击掌,能听见类似鸟鸣的回声。玛雅金字塔也有无数数字巧合之谜等待解开。玛雅金字塔四周共有4座楼梯,每座各91阶,加上最上面1阶正好是地球公转一周的数目——365,每一面都是52块面板,喻意以52年为循环周期的玛雅历。1930年,考古学家发现,玛雅金字塔建造在一座更为古老的神庙之上,该神庙极有可能也是一座金字塔。这样,玛雅金字塔就成了“金字塔上的金字塔”。

时至今日,金字塔的艺术风格有了长足的发展,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20世纪80年代法国著名艺术博物馆卢浮宫扩建时建造的玻璃金字塔,卢浮宫金字塔。该玻璃金字塔高21.64m,底边长34m,为著名美籍华人建筑师贝聿铭设计。其设计有许多独到之处,它既可反映巴黎不断变化的天空,又可加强地下建筑的采光。同时,玻璃金字塔不仅扩大了视野、加深了空间层次感,而且创造性地融合了古建筑设计与现代科技,保留了卢浮宫原有的宫殿式建筑风格,随着时间流逝,渐渐被世人接受与喜爱。1997年竣工的长沙“世界之窗”入口处的玻璃金字塔,就是仿其所建。建筑大师奥托·瓦格纳(Otto Wagner)在《现代建筑》一书中指出,新结构、新材料必然会导致新形式出现,并反对历史样式在建筑上的重演。因此他主张对建筑形式进行净化,并创造新的形式。玻璃金字塔可以说是这一理论的一个掠影,虽然它是完全的现代主义风格,但并没有背离卢浮宫的古典主义建筑氛围。对于金字塔这一古代建筑形式元素的挪用,从现代主义对于形式的强调来看,恰好实现了古与今的某种对话。因此,玻璃金字塔并不突兀,甚至形成了穿越时空的协调美感。

玛雅金字塔(史聿丰 摄)

卢浮宫金字塔(陈峰摄)

古代石砌体建筑不仅对现代建筑的建筑风格产生了深远影响,还见证了古文明的演化更迭。见微知著,从这些古文明留下的建筑遗迹中,我们也可以推测它们当时科技与文化的高度繁荣。如何让这些文明的精华融入现代建筑,甚至是城市建设中,泽被后世,也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2JDnMTmg4OacRH5Q2Ct/UAY1bYAaVB9RRP01UhaXh6UBuG5Zugo+FLkT94XpTgu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