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1 产品自适应设计的基本概念

1.1.1 产品自适应设计的产生

传统设计以经验、试凑、静态、定性分析、手工劳动为特征,导致设计周期长、设计质量差、设计费用高、产品缺乏竞争力。现代设计以用户需求为驱动力,以计算机技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手段,以研制出具有工效实用性、系统可靠性、运行稳定性、技术经济性的产品为目标,展现出了创新性、动态性、最优化、智能化、数字化等特点。

产品设计是一个在工程方面充满风险和机遇的完整活动体系,其目标是对产品的功能、结构、外观造型等方面进行综合性的设计,以便生产出符合人们需求的实用、经济、美观的产品。

产品设计是一个复杂技术系统实现过程,系统输入的是设计要求和约束条件信息,设计人员运用产品设计的知识、规则、方法,通过计算机、试验设备等工具进行设计,最后输出的是产品方案、图纸、产品数字模型、技术文件等设计结果。这一产品设计系统模型具体如图1-1所示。

图1-1 产品设计系统模型 [9]

产品设计的过程涉及一系列脑力的、有组织的而非自然的步骤或活动,它将产品的市场需求映射成产品的功能需求,并将功能需求转换成实现该功能需求的产品工程结构。该过程把“我们希望得到什么(What)”映射为“我们如何得到它(How)”。现代设计已将设计过程视为系统工程,从工程角度讲,产品设计过程是复杂技术系统实现过程,应结合先进的系统工程方法论加以实现。

系统工程领域泰斗——钱学森院士提到,“系统”是极其复杂的研制对象,即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而且这个“系统”本身又是它从属的一个更大系统的组成部分。研制这样一个复杂工程系统的基本问题是,怎样把比较笼统的初始研制要求逐步变成成千上万项研制任务参与者的具体工作,以及怎样把这些工作最终合成为一个技术上合理、经济上合算、研制周期短、能协调运转的实际系统,并使这个系统成为它从属的更大系统的有效组成部分。产品设计是一个典型的系统工程问题。尤其是复杂产品的设计,是以海量的设计、制造、运维数据为支撑,以成百上千的设计任务为主体的集成工作。如何从当前具有时变性的产品设计需求出发,实现产品设计过程的协调运转、设计周期的缩短、设计效益及效率的提高,是该领域的相关理论研究重点关注的内容。

为了解决这一系统工程问题,大量设计理论与设计方法被提出。例如,面向产品全生命周期设计(Design for X, DFX),通过将产品全生命周期各环节的信息映射到设计需求,实现面向各环节特定属性需求的设计技术系统。其强调产品设计不应只关注设计环节的功能实现,还必须围绕生产、维护、服务等系统需求,对产品进行设计和修改。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打通产品全生命周期各环节数据,通过动态的、融合的数据驱动产品设计已成为可能,数据驱动设计理论应运而生,并取得了长足发展。数据驱动设计的主要理念是根据不同设计阶段数据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产品全生命周期各环节数据的提取、分析及融合工作,并将处理好的数据融入产品设计过程,协助研发工程师完成设计目标。此外,还有可适应设计理论,其研究以产品“可适应”设计需求为核心理念,目的是延长产品(物理产品)或产品设计(数字产品)的使用周期,使生产型企业能够在允许的质量和成本限制下,通过调整已有产品或设计快速开发出新的面向客户需求的产品。更为人熟知且应用更广泛的设计理论是公理化设计理论,其研究注重设计过程的创新性和规范性,减少设计方案搜索、生成的随意性,目的是在设计的循环迭代过程中,应用设计过程框架和设计公理确定最佳设计方案。

以产品为核心,以设计数据为基础,以智能化的设计信息决策为关键技术的产品设计方法,是现代设计理论发展的重要标志。随着现代设计理论的发展,通过对多种设计理论特点、优势的融合,一种以“自适应”为核心理念的产品设计模式应运而生。在系统工程理论中,“自适应”一般是指系统按照环境的变化调整其自身,使其行为在新的或已经改变了的环境下达到最好 [10] 。在控制工程理论中,“自适应”是指在处理和分析过程中,根据所处理数据的数据特征自动调整处理方法、处理顺序、处理参数、边界条件或约束条件,使其与所处理数据的统计分布特征、结构特征相适应,以取得最佳的处理效果 [11] 。自适应控制也可看作一个能根据环境变化智能调节自身特性的反馈控制系统,以使系统能按照一些设定的标准工作在最优状态 [12] 。融合系统工程和控制工程中,自适应控制系统被定义为在无人干预状态下,随着运行环境的改变而自动调节自身控制参数,以达到最优控制的系统,即对环境变化具有适应能力的控制系统 [13] ,其逻辑如图1-2所示。

图1-2 自适应控制系统的逻辑

这种随环境数据变换,调节系统自身特性,使系统在新环境下达到有序的“自适应”理念,为解决需求时变这一产品设计系统难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以先进的科学技术为支撑,设计理论、方法呈现融合的趋势,在丰富的现代设计理论体系引导下,产品自适应设计的理念逐渐形成,产品设计方法、理论层出不穷,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面向不同的设计对象,产生了多种典型的设计方法。例如,计算机技术的普及促使计算机辅助设计蓬勃发展,从最初的CAD到CAM,再到CAT,最后融合发展为CAE(计算机辅助工程)系统,实现了产品设计、制造、测试一体化。同样,随着AR/VR技术的发展,虚拟设计也逐渐兴起,这种以计算机技术和AR/VR技术为基础的新设计方法可以使多个异地的设计人员在同一个产品模型上工作和获取信息,提高了并行性,减少了设计的非必要迭代,提高了设计效率。再如,模块化设计将产品模块化的思想融入设计中,将产品划分为若干功能模块,根据用户的要求,对模块进行选择和组合,并构成功能不同,或者功能相似而性能、规格不同的产品。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虚拟设计技术与模块化设计技术的融合产生了一套全新的设计理论和方法体系——虚拟(实时交互)模块化设计。由此可见,产品设计方法间并不是彼此独立的,而是交叉融合、互为支撑的。与此同时,产品全生命周期设计理论、数据驱动设计方法及可适应设计理论的产生和发展,为现代设计理论体系提供了丰富的、先进的设计理念与设计理论。产品自适应设计则是以自适应理论为指导,融合产品全生命周期设计、数字驱动设计和产品可适应设计等多种典型的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而形成的一个新的产品设计模式。

产品自适应设计中环境驱动、数据反馈、数据决策等特点与现代产品设计中动态性、智能化、数字化及需求驱动等特点相契合,符合现代设计的发展趋势。

1.1.2 产品自适应设计的概念

“产品自适应设计”是一种以设计过程多域动态关联和产品全周期数据反馈为基础,以产品设计过程模型为核心,以“自主感知—智能决策—高效执行”闭环迭代机制为特点,以在线交互协同设计工具为支撑,及时感知产品需求变化和性能变化,进行产品迭代优化和过程动态配置,具有产品与过程动态智能适应的设计模式。

产品自适应设计可以通过产品自适应设计过程模型进行表达和描述,如图1-3所示。产品自适应设计过程模型阐明了产品自适应设计机理,是产品自适应在线设计理论的基础,也是提出数据驱动的产品自适应在线设计模式和集成技术平台的关键依据。模型以复杂自适应理论、过程控制方法为理论基础,以产品全周期数据知识集成为驱动力,构建“自主感知—智能决策—高效执行”的自适应设计机制,形成数据闭环—设计闭环—产品闭环协同的多级闭环反馈,用来指导数据驱动的产品自适应在线设计模式的研究和集成技术平台的架构设计与开发。

区别于传统设计,产品自适应设计具有自适应设计过程“自主感知—智能决策—高效执行”的多级闭环反馈,产品全生命周期数据驱动,以及设计过程在线协同、即时交互等显著特点。

图1-3 产品自适应设计过程模型

(1)多级闭环反馈特点

体现自适应设计过程“自主感知—智能决策—高效执行”的闭环迭代。产品自适应设计过程模型中,不同闭环及箭头方向可以清晰显示出多级闭环的特征,即数据、设计和产品闭环。同时,多级闭环反馈也是自适应设计方法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该特点通过设计过程的产品模型和过程模型的自适应变化,体现了自适应设计方法能够适应外部因素的变化。

1)设计闭环。自主感知设计趋势、设计资源、设计环境的变化,智能决策,优化设计组织流程和设计资源,形成稳定、快速的迭代设计组织管控方式。

2)产品闭环。以产品设计的智能化方案与工具(包括参数系列化/产品族工具、方案可配置工具、产品进化创新与科学效应工具等)支撑产品个性化、多样性研发;以可配置模块化知识库、案例库、流程库、设计组织实践库支撑设计过程的稳定、快速迭代;以面向全产品设计过程的感知工具/技术、决策工具/技术、设计工具/技术、反馈工具/技术支持,建立选配—管控—优化—重组的产品闭环。

3)数据闭环。面向产品全生命周期,特别是产品运维阶段,形成数据采集—数据管控—数据利用—数据优化的全设计数据闭环管理。建立数据采集标准,涵盖产品形成过程数据、性能数据、工况数据、设计过程数据、设计环境数据;以智能化数据挖掘技术和优化技术为支撑,包括产品知识图谱构建、数字孪生主动数据感知、数据修复技术、知识进化、数据迭代规律等。

(2)产品全生命周期数据驱动特点

体现自适应设计过程的产品设计决策和管控决策均依赖全面数据分析,用户的需求决策、产品的功能结构决策、设计创新决策等都依靠数据来驱动定制的工具辅助进行。决策后产生的新数据会反馈给上一设计环节,用来检验和评价前后设计环节的合理性和正确性,使不同设计环节具有相互适应性,同时也通过数据的变化来调控设计环节中不同设计任务的进度及优化。

(3)设计过程在线协同、即时交互特点

体现自适应设计充分借助现代互联网信息新技术和工具,应对各种复杂产品的多任务设计,通过大数据分析,让设计人员利用各种在线操作工具进行网络化协同办公,对产品设计全过程进行有效管控,设计任务之间能够自适应,使企业研发团队人与人之间的协作更加高效,及时、有效地解决设计过程中的矛盾和冲突。 TCJ97FJCuwovR5KtZohSsZwalAj6uRWXJMY/QeB+aj0jooxwKsNuzC+1eS6aphD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