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PREFACE

我国的汽车工业迅速发展,从1953年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奠基至今,我国已经发展成为世界上主要的汽车生产国和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市场。与此同时,汽车产业的不断发展,对我国从事汽车服务行业的人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汽车服务行业急需大量的高素质、高技能并且了解汽车相关性能的复合型人才,因此,各职业院校的汽车类专业陆续开设了“汽车性能与评价”相关的课程。本课程相应的教材大致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以“牛顿力学体系”为框架编写的教材,强调路面力学对汽车性能的影响,如美国密歇根大学GILLESPIE T. D教授编写的《车辆动力学基础》(清华大学出版社);第二类是按“汽车使用性能”为框架编写的教材,强调汽车使用性能及试验,如借鉴了苏联经验的《汽车理论》(机械工业出版社);第三类是按“职业任务”编写的教材,强调一线岗位的使用,如《现代汽车技术与商务评价》(北京出版社)。这些教材对于培养汽车行业高素质、高技能人才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当今汽车发展的主题是智能化、网联化。汽车正在从传统的交通运输工具转变为新型的智能出行载体,我们已经进入了模拟计算、仿真技术、测量技术高度发达的互联网+时代。但对于应用领域而言,无论传统的燃油车,还是新能源汽车甚至是无人驾驶汽车,在开发汽车的过程中,人的主观感受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对应人的主观感受,汽车的主观评价为汽车的性能评价乃至于新车型上市评价提供了有效的评价依据。例如,在汽车销售过程中,影响客户购买的最主要因素是试乘试驾的满意度,即客户通过试乘试驾的主观感受来评价汽车的性能,从而影响购买决策。而汽车主观评价的相关内容,在前述三类教材中并无充分的阐述。正因如此,汽车类各个专业教学中急需一本既能够借鉴各版本“汽车性能”教学优点,又融入“汽车性能主观评价”内容的教材来实施教学,本书正是在此背景下组织编写的。

本书系统地阐述了汽车的主要性能和各项主观、客观评价指标,并结合职业教育的特点,按任务驱动进行内容编排。本书以汽车的性能为切入点,将汽车的动力性、经济性、制动性、平顺性、通过性、操控稳定性、安全性、舒适性以及造型与品质等内容与相对应的主、客观评价指标有机结合起来,以理论为基础,结合汽车研发测试工程师岗位、汽车销售顾问岗位、汽车售后服务岗位、新能源汽车测试岗位、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岗位等相关岗位人员对“汽车性能与评价”这一核心职业能力的需求,选取了相关的内容进行编写,以满足各岗位的基本技能要求。

本书由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吴东盛副教授担任主编,并编写了第1章、第2章、第9章,胡宗梅担任副主编,编写了第5章、第6章、第7章,陈青担任副主编,编写了第10章,张东霞参编了第3章,王景智参编了第4章,许楠参编了第8章,余嘉旎参编了第11章。本书由广东工业大学曾建谋教授担任主审。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还得到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清研车联)、广汽研究院等科研机构,以及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学院、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学院、佛山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学院等单位的大力支持与帮助,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对汽车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相关内容的阐述受经验、水平和资料的限制难能尽善,疏漏错误之处在所难免,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以期进一步提高。

编者 pQd7z7N+gFU4EsSB1hC3iprpXl1taBpQgmpzgKfBVzZXRXvw+3FGmKffg1yTsRC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