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 领略人才规划的四个“五”

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还是黎子流任广州市市长的时期,在一次市政府召开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研讨会”上,基本上就给广州定了个位:广州是广州人的广州,也是广东省和全国的广州,广州的改革应该立足广州,面向广东,面向华南以至全国、全世界。如此雄心壮志,为广州走向21世纪打下了良好的基础。21世纪到来后,广州市的人才建设也同步揭开新发展的序幕,尤其是2009年市人事局、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合并为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后,更是加大了人才建设在各方面的力度。广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坚持“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平台、统一门户、统一管理、资源共享、安全保密”的建设原则,突出“以服务对象为中心”的指导思想,在满足信息公开、服务指南、政民互动、网上办事、结果反馈等政务网站一般要求的同时,按照人社事业重点服务对象和业务工作内容,分别建立了服务对象、专题频道和专题专栏三大类栏目频道。此外,在此之前的2005年,为加强对人才工作的领导,广州市委就已决定成立广州市人才工作协调小组(组织部人才工作处),这为新世纪广州人才建设的决策和服务,以及大力推进提供了保障。从“十五”到“十三五”的人才规划,就是21世纪20年来广州人才建设的蓝图,回顾广州人才建设的历史,这些规划又可视为新世纪以来广州人才建设的几道清晰轨迹。

“十五”人才规划(2001—2005)

2000年刚迈开脚步,人们还沉浸在千禧年喜悦之中的时候,广州市人事局就急匆匆地根据国家人事部和广州市委、市政府的要求,以及《中共广州市委关于制定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的建议》,制定了广州市人才“十五”规划(2001—2005)。

广州市人才“十五”规划(2001—2005),给广州人才工作制定了明确的奋斗目标,从机构、体制、运行、服务、类型、保障等全方位做了良好的定位,为广州人才建设在新世纪的顺利发展开了新局,描绘了蓝图,指明了方向,铺就了新路。

全面发展中,我们又看到醒目的“人才市场”字眼。“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人才的流动、人才的引进、人才的科学管理,才是保证广州人才建设良性发展的前提。时任广州市人事局科长李明华曾就“人才市场”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人才市场是社会主义市场体系中的组成部分。人才市场的滞后,将影响我国整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程。因此,应按照市场的内在规律,并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对人才市场加以培育,引导人才市场健康成长。”

规划当中,还有一句特别引人注目:加强人才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快引进留学人员和外国专家工作步伐。这句话的提出是在2000年,巧合的是,第二届中国留学人员广州科技交流会(后文多称“留交会”)于1999年12月28日—30日在广东美术馆隆重举行。来自全球27个国家和地区近500名留学人员带着600余项最新科技成果参加本届“留交会”,还有300余名归国留学人员携带一大批合作项目参与交流。全国40多所大学、10所科研院所、30个省市政府代表团、10个开发区和高新区、4个国家级人才市场、10家境内外风险投资公司、42家大型企业,也带着相关成果项目和人才供求信息,前来寻求项目合作和人才招聘。在交流会举行的同时,各种针对留学人员的优惠政策纷纷出台,趋于白热化的人才争夺战成为场外一道景观。特别是一些先尝过留学生甜头的企业更是不甘落后,一些省市甚至已经开始着手组织留学人员去实地考察,力图通过各种可用资源留住留学人员。

这是一次真正的盛会!难道真的是一次巧合吗?当然不是!新千年开始了,广州将面临新世纪的全新挑战,广州将用独特的世界眼光为广州的人才建设出谋划策,设计未来。

“十一五”人才规划(2006—2010)

“十五”人才建设仍在途中,广州人的眼光已在超前地酝酿“十一五”人才规划的制定了。打有准备之仗,紧跟党中央的步伐,吃透党中央、国务院人才工作精神,对现有成绩没有自满,未雨绸缪,长远谋划俨然成为广州人才工作的作风。提前一年多,相关部门即已开始着手制定“十一五”人才规划,历时近三年时间,几度修订,才于2007年6月发布。

时代赋予了广州新的人才建设任务,广州认真吸纳党中央和国务院的人才工作精神,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学习、吸收、酝酿和筹备工作,“十一五”人才规划提前着手编订。2004年9月以后,广州市人事局根据国家和省的要求,会同市委组织部、市发改委等单位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开展广州市“十一五”人才规划的编制工作。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邬毅敏同志和市人事局局长江云同志分别担任市“十一五”人才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的正副组长,并邀请市委组织部、市发改委、市经贸委、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市人事局、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农业局、市卫生局共10个部门作为成员单位,同时注意充分发挥组织人事骨干与理论研究专家的作用。广州市人事局根据规划编制的需要,提出重点调查研究和统计分析的课题,先后完成6个专题调研报告,获取全国人才统计、全市经济普查,以及广州地区常住人口、流动人口等方面有关人才的基本数据,为摸清家底和进行科学预测提供可靠保障。

2005年初,相关部门完成《广州市“十一五”人才发展规划基本思路》的编写工作,并于2月8日呈报中组部和人事部、省委组织部、省人事厅、市发改委。同期,开始编写并完成《广州市“十一五”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及说明。

2006年初,编制小组完成《广州市人才发展“十一五”专项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初稿的编写工作,专程赴北京邀请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和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等单位的国内著名人才学专家对《规划》进行充分论证。上半年编制小组基本完成《规划》编制工作。广州市人事局《规划》编制小组在编制过程中多次将《规划》的思路、进展等情况向国家人事部、省人事厅、市委组织部等相关部门报告,先后两次书面报告编制工作进展。何伍爱副局长在广州市“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会议上做《构建一流的人才创业之都——关于制定〈广州市人才发展“十一五”专项规划〉的基本做法、主要体会和规划实施思路》的报告,受到相关部门的好评。

2007年正式印发《规划》,这时已是“十一五”的第二年,工作之慎重由此可见一斑。《规划》是广州市在党中央召开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后编制的第一个规划,也是正式纳入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的第一个人才专项规划。6月,广州市人事局会同市委组织部、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印发《规划》。9月,广州市人事局会同市委组织部、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印发《广州市人才发展“十一五”规划实施方案》。

规划从酝酿到出台实属不易,“十一五”人才规划依据的是中央实施人才战略的精神,从各个方面对广州2006年—2010年的人才建设做出了布置。

依据广州人才发展的形势,“十一五”时期紧紧围绕广州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功能定位来规划人才发展,通过健全人才体制、机制,实施科学可行的人才对策措施,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素质精良、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实现中国乃至东南亚“一流竞争力、一流配置、一流环境、一流效益”的人才发展目标,努力把广州建设成为人才创业之都。

至2010年,广州地区人才资源总量中受过大专以上教育的人才资源达到180万人左右(2020年达到330万人);农村实用人才达到20万人(2020年达到30万人);留学人员达到2万人左右,在校大学生达到80万人,每10万人口中大专以上学历人才(包括在校大学生)达到2.4万人,居全国省会城市首位;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的人才达到15万人左右;具有高级以上职称的专业技术人才达到14万人左右;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65%,人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3年;社会劳动生产率达到每人15.5万元左右。全市对教育、科技、人才的投入水平居全国前列。

至2010年,新生人才资源市场化配置率达到90%。优化人才产业结构、学历结构和职称结构调整。第一、二、三产业人才比例调整为1.6∶29.5∶68.9,研究生、本科、专科人才比例调整为8.5∶43.4∶48.1,高级、中级、初级职称人才比例调整为12∶38∶50。促进人才向企业及创新机构流动,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全市大中型企业从事研究与开发的人员占企业职工总数的比例达到4%,工程技术人员占职工总数的比例达到15%,建立研发机构的企业比例达到80%以上。

至2010年,全市企业的研发投入占销售投入的比例要达到2%,每百万人口的发明专利授权量达到1 700件,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提升区域原始创新能力。全市科技进步对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55%,全市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达到30%以上,新产品销售率(新产品销售额/产品销售额)比例达到18%。

为确保“十一五”人才规划能够按期实现,广州市委、市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的配套对策与措施。其中特别提到制定实施规划的具体目标和保障措施,建立规划目标任务逐年分解和实施情况年度评估制度,加强督促检查,及时分析和研究规划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并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加以妥善解决,确保人才规划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各项目标如期实现。

以务实著称的广州人,向来“只做不说”,或“做得多,说得少”。我们发现,广州“十一五”人才规划,提出了把广州建成“人才创业之都”的口号,这与广州这座国际大都市的地位是相当匹配的。一直以来,广州人事人才工作创造了许多的全国第一,树立了人事部门高效创新务实的风范,“创新”一词成为广州人才建设进程中的一个关键词。时任广州市人事局局长江云在一次采访中谈到“创新”时说:“创新不是作秀,创新是很务实的,创新要有实效,要能发挥实际作用。创新是务实中的创新,是为解决实际问题而创新;而创新也必须务实,只有务实的精神才能搞好创新。”

“十二五”人才规划(2011—2015)

2009年广州市人事局开展《广州市人才服务业发展研究》项目计划的实施工作,将调研成果作为制定下一个广州市人才发展规划的重要依据,同时提出了《广州市人才发展“十二五”规划基本思路》。两局合并后,根据新成立的广州市人社局的工作职能及相关部门的要求,编制广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规划中包括广州市人才发展“十二五”规划内容。

机构重组之后,广州市人社局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在全面推进编制“十二五”规划过程中,于2010年会同市委组织部和市发改委就《广州市人才发展“十二五”规划》的方案制定开展前期调研、框架起草和意见征求等工作,并将《广州市人才发展“十二五”规划》纳入人社事业“十二五”总体规划中。其主要任务是广州人才建设的一次大布局,格局很大,领域齐全,如此视野和胸怀的确超过以往任何一个时期。令人瞩目的是,第一次将高层次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并举,同时强调加速人才的国际化程度,这是极具远见卓识的一次规划!

“十三五”人才规划(2016—2020)

2015年,广州人社局牵头组织撰写《广州市人才工作调研报告》。在局领导的关心支持下,会同各有关单位、处室赴北京、上海、深圳、天津、杭州、南京、苏州等国内重点城市调研学习,同时收集香港地区、新加坡等的人才政策,重点考察天河区、南沙区、黄埔区、花都区等,以及广药集团、广州港集团、红日燃具集团、番禺节能科技园和广州八家中国创新50强企业等相关企业。组织市发改委、市公安局、市住建委、市金融局、市国资委、市地税局、市教育局、市卫计委、市文广新局、市港务局等职能部门座谈会,组织召开广州大学、广州医科大学、市一医院、市妇儿医疗中心等事业单位座谈会、创新型企业座谈会以及国有企业座谈会。结合外地城市的先进经验和广州市人才工作的开展现状,最终完成了《广州市人才工作调研报告》。之后,广州人社局会同各人才工作处室,共同草拟“十三五”期间的人才发展规划,同时,将《广州市人才发展“十二五”规划》纳入人社事业“十三五”总体规划中。

可以说,“十三五”是“十二五”的升级版,仍然十分重视高层次、高技能人才和人才的国际化。但在人才强市项目上,有很多创新性的举措出台,更为具体,更有目标感。

弹指一挥间,改革开放已40多年,广州的城市面貌已发生了惊天之变!40多年来广州沧海桑田般的发展,见证了我们这个时代的伟大!新世纪以来的20年,特别是新时代以来的10年,广州正以加速度在前行、在发展。在中国,它是改革开放的窗口城市之一;在世界,它同样是叱咤风云的国际大都市。说一千,道一万,广州40年来的飞速发展,都离不开广州人的努力,离不开千千万万从五湖四海到广州来发展创业的人的努力。广州的伟大成就和今后的发展,永远都与与时俱进的人才建设分不开。人才是决定广州发展的一切力量之源,是决定广州成败的关键!历史说明了一切,将来也会见证这一切! 5JwJSqzTA/COUXUNN4z88KSbR0ZfO3rhYvWGYa/YYd4TqFncviKsMMcWKJAehRm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