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三 回顾与瞭望,走向新世纪

改革开放一旦踏上征程,就意味着充满了曲折和艰辛。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过类似经验可供借鉴。用邓小平的话来说,只能“摸着石头过河”。到20世纪末,改革开放已历经20余年,对于取得的巨大成就,我们得肯定;但我们更应该回顾过往,吸取教训、总结经验。没错,改革开放之初我们缺少资金,需要改革政治经济体制,但历史告诉我们,我们最缺少的是知识,是各行各业的人才!20世纪即将过去,21世纪即将到来,广州的人才建设将以何种姿态迎接一个崭新的世纪?这是摆在广州面前最现实的问题,也是最重要的问题。

解决人才缺乏的难题,就需要将教育摆到兴国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上。邓小平曾说:“十年来我们最大的失误是在教育方面,对青年的政治思想教育抓得不够,教育发展不够。”后来的实践告诉我们,人才最重要的是靠自己培养,但在全球化来临的时代,也要充分吸引外来人才,借助外力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要将自己培养和对外引进结合起来。此外,还有人才体制、人才流动机制和人才服务等密切相关的问题,这些都是广州在走向新世纪之际需要充分考虑的。

人才市场的建设

时至当下,中国户籍制度和人事制度的改革在很多方面还没有实质性的变化,所以人才市场仍有许多弊端。但是改革开放以后,第一个松动的就是人员的流动,很快就有了人才市场的出现。相对于中国之前的历史而言,这已经是翻天覆地的变化了。这是时代的产物,也是历史的必然,是人才建设和服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人才是第一资源,这是现在已形成的共识。改革开放之初,政治体制的改革是基础,人才体制问题却是关键。中国以往的计划经济体制,人才资源配置是行政包揽制,没有任何市场行为,无论是城乡或不同地域,还是不同所有制之间,人才资源都容易断层、短路和彼此封闭,不能优化,没有竞争。改革开放之后,广州作为前沿阵地,一直在进行着人才资源配置上的探索,这是改革开放随着资金、技术、物资等相继投入市场运行之后的必然产物。为了与国际接轨,也为了城市发展所需,广州不断尝试着人才市场体系的建构,南方人才市场即为成功案例。

最初作为金融体制和科技体制改革试点城市的广州,至1987年资金已开始市场化,而且技术市场也正成为中心。1987年,广州市委、市政府颁布《关于放活科技人员的若干政策规定》,这给科技人才的流动,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20世纪80年代中期左右,广州的劳务市场已呈活跃态势,仅1987年就举办了各种专业性和综合性的劳务招聘会20次,进场人数高达16万人次。这是广州人才市场体系的初步建立和形成,专业人才市场可谓呼之欲出。

专业人才市场能够诞生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市场工资的出现。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广州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乡镇企业、三资企业和集体企业不约而同地出高薪招聘人才,市场工资的出现,引导了人才的流向,使多年工资和岗位稳定的关系渐趋解体,为人才进入市场打下了前期的观念基础。几年间,广州的人才交流中心、智力引进办公室、人才智力银行、人才信息中心、科技人才库、社会人才资源库、人才数据库,这些与人才相关的新的机构和体制不断涌现,初步形成了全市的人才交流网络,国家管理权、单位使用权和个人择业权三权融合的人才管理体系初步形成,为专业人才市场的成立创造了前提条件。

经历了长达八年人才交流的实践与磨合后,1995年9月13日,中国南方人才市场、广州大学生就业市场和广州市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三块牌子同时挂牌。这是人事部(即后来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与广州市政府共同组建的专业人才市场,是国家级七大区域性人才市场之一,同时也是整个华南地区最成熟、最权威、规模最大的人力资源专业服务机构。在全国七大国家级区域性人才市场中,中国南方人才市场影响最大,是华南地区的人才交流主渠道、人才服务主平台,是广州引进和服务人才的主窗口。

至21世纪之初,广州市已建立起一个以中国南方人才市场为龙头、各级政府人才交流中心为主体、非政府人才交流中介服务组织为补充的多层次、多功能、覆盖全社会的人才市场体系。据统计,至2005年,广州市人才中介有5家,区、县级人才交流中心有13家,国企下属人才中介6家,私人中介36家。

人才市场是改革开放以后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能直接关系到经济发展的进程。广州以南方人才市场为中心的人才市场体系,在数十年来的广州经济发展中,起到了难以估量的作用。

大批内地人才南下广东的“孔雀东南飞”,第一站往往就是广州的中国南方人才市场,这很能说明问题。

跨世纪人才建设的构想

广州作为开放城市,人才和创新肯定是首选追求。广州跨世纪人才建设的构想,大体上也应该围绕这两个重点来进行。就科技创新来看,改革开放以来广州已走过40年的历程,有人把这40年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978—1990),广州科技创新得到全面恢复;第二阶段(1991—2004),广州确立“科技兴市”目标;第三阶段(2005—2011),广州正式提出建设创新型城市;第四阶段(2012年至今),在新发展理念指引下,围绕国家创新中心城市建设,广州的国际科技创新枢纽建设大幕拉开。这里所说的“跨世纪”指的是第二阶段,即1991年—2004年期间。

谈科技、谈创新,实际上是换了一个角度在谈人才。没有人才,科技和创新就无从谈起。1991年中共广州市委五届八次会议通过《中共广州市委关于制定广州市国民经济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正式把“科技兴市”列入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这同时也为跨世纪的人才建设定下了基调、指明了方向。

随之而来的是,1992年9月广州市人民政府颁布了《广州“科技兴市”规划(1990年—2005年)》,明确提出要全面贯彻“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和“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基本指导思想。1988年9月,邓小平同志根据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和现状,在会见捷克斯洛伐克总统胡萨克时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2001年,江泽民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再次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这一观点是对邓小平同志论断的继承和发展。广州市委、市政府正是根据这一中央精神,一以贯之地进行落实的。这一阶段,在“科技兴市”目标指引下,以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政策、企业技术创新支持政策、知识产权保护与技术市场管理政策为重点,广州科技创新工作得以全面推进,相应的人才建设工作也得以全面地展开。

1995年9月12日—14日,广州市政府主办“广州跨世纪人才资源开发与利用研讨会”,这是广州讨论和建设跨世纪人才的开端之举。这次会议,参加的人员有国务委员李贵鲜、人事部部长宋德福、人事部专家司司长庄毅、中国人事科学院副院长朱庆芳、中国人事与人才研究所副所长王通讯、广东省人事厅厅长游国经、广州市委书记高祀仁、广州市市长黎子流、广州市人事局局长凌伟宪等。这是一次改变人才观念的大会,规格很高,对以后广州人才建设的意义重大。会议主要就人才与市场、大都市人才、人才开发、人才利用几个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讨论。

与会人员一致认为,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特殊的重要地位,开发和利用好人才资源至关重要,为了适应时代经济的发展,应进一步更新人才观念。广州市人事局局长凌伟宪说,为了实现“跨世纪”发展,首先要增强人才意识,要把人才资源开发利用放在重要的战略地位上。这次会议上专家学者提了广州大都市人才的概念,即全广州人才概念,不应做市级单位、非广州市属等人为区分。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社会学系主任田伯雷(Timberlake)指出,尽管广州在中国经济发展中地位重要,但与“国际性大都市”尚有很大差距。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朱庆芳、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司徒华森、香港中文大学政治与行政系教授李南雄、广东省人才研究所副研究员袁兆亿等专家学者分别就科研人才、社会科学人才、行政领导人才、管理人才等方面的人才资源开发问题提出了建议。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东亚研究院副院长邝振亚认为,信息社会开发人才必须利用信息高速公路,共享各地人才资源。华中理工大学黎民提出广州应采取以市场为基础、以政府为主导、以人才有效利用率为核心的模式。中山大学教授夏书章认为应使各种人才引得来,留得住,等等。

会开了,方向定了,目标有了,就得行动起来!

1996年4月4日,为了进一步抓好广州跨世纪人才资源开发与利用,促进广州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广州市政府决定成立跨世纪人才资源开发领导小组。组长黎子流,副组长曾庆申、李善培、陈开枝,组员杨颂昆、吴家华、杨武、崔瑞驹、马余胜、何伟沾、郭锡龄、李任桥、蒋厚锡、李祥发、凌伟宪、罗与洪、李江涛。领导小组在市人事局专设办公室,由凌伟宪兼任办公室主任。跨世纪人才资源开发领导小组由市长黎子流挂帅,副组长和组员几乎涉及全市各个重要部门,为广州跨世纪人才的建设搭好了班子、开了个好局。

广州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提出力争用15年左右的时间,即在2020年左右,基本上要把广州建设成为名副其实的国际大都市。但这个前提和基础就是:要做好21世纪即将到来的人才规划。人才是决定一切的根本,要不断调整人才战略,努力培养和开发跨世纪的人才,要特别重视积极参与国内外人才智力市场的竞争,从人力资源上保证广州建成国际化大都市的人才所需。这对广州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广州社科院政法所所长莫吉武曾谈到广州跨世纪人才资源开发的战略构想问题。广州跨世纪人才开发要遵循以下原则:一是前瞻原则,要具有战略性的思路和较好的预见性;二是主体原则,要发挥人才的主体积极性,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充分保障人才的经济利益与社会地位;三是环境原则,要为人才的成长与发挥社会功用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四是适用原则,社会需要方方面面的人才,包括科技人才、经营管理人才、行政管理人才、教育人才、生产领域的技术人才等,人才结构要合理;五是导向原则,市场需求是根本的导向,要适合国情、省情和市情,兼顾短期和长期目标;六是重点原则,人才的重点要与国家和地区的发展重点相一致、相配套;七是开放原则,人才战略与人才政策要为“开放”创造更为优越的环境。

广州人才战略的目标整体上要做到以下几点:稳定发展数量,全面提高素质,注重开发潜能,合理配置使用;要从内向型人才发展战略向外向型人才发展战略转变,从以工业人才结构为主体向以工业和金融、贸易等综合型人才结构为主体的战略转变;到2005年,力争把广州建成国际、国内人才集聚和交流中心。

跨世纪人才的建设,有整体目标,也有数量指标,可以说这就是世纪之交广州人才建设的蓝图。一是人才数量指标。根据广州市1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总体规划,专业技术人员要从1990年的28万,增长到2005年的86万。二是人才质量指标。全市受过高中以上教育的人口比重从1990年的23.6%提高到2005年30%以上;大学入学率从1990年的12.3%提高到2005年的14%~16%,20世纪末每万人高等教育在校学生数达到300人以上,2005年达到 400人左右。三是人才结构的调整。由于广州的目标是建设成为现代化的国际大都市,全市产业结构必将有大幅度调整,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的就业构成将从1995年的25∶35∶40调整为2005年的10∶30∶60。为适应发展新产业的需求,应大力调整国际人才智能结构,多培养和引进能够直接参与国际竞争的“国际通用型”人才和“复合型”人才。

从以上可知,广州的跨世纪人才资源开发,应该着重培养跨世纪高级人才、高新技术人才、外向型和信息技术人才、农业科技人才、基础性研究人才等几类人才。欲实现人才目标,就必须强化人力资源开发的新观念、建立系统化的人才培养选拔机制,大力引进国内外高、精、尖人才,加快人才市场的建设,加大人才资源开发资金的投入,等等。

世纪之交,广州人并没有为世纪末伤感情绪所左右,反倒是急盼迎来新世纪的曙光。在北京中华世纪坛,江泽民同志发表了2000年贺词:“我们坚信,在新世纪里,中国人民将坚定不移地沿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继续前进,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将经过不断改革而更加巩固和完善,中国的发展将通过各个地区的共同进步达到普遍繁荣,中华民族将在完成祖国统一和建立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上实现伟大的复兴!”激动人心的话语,响彻神州大地的每个角落。

江泽民同志对广东的要求是:“增创新优势,更上一层楼。”1998年5月,广东省第八次党代会明确了广州中心城市的定位,而且要求广州充分发挥中心城市带动城乡发展的龙头作用。

中国的南大门广州,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和窗口的广州,将从“孔雀东南飞”的往日情景中走出,继续前行,走向新世纪的新格局。广州在新世纪的发展,归根结底将是人的发展,广州需要人才,人才也需要广州!广州在人才建设方面,将坚持“控制人口,但不控制人才”的共识,广州实际上已经成为一座“人才不设防”的城市。

在世纪之交回顾过往,广州的人才建设在过去改革开放的20多年里,已经取得过举世瞩目的成就。展望未来,广州即将在“十五”人才规划的指引下,开创全面繁荣的新局面。 3NB+Pi7fNHeVuMEsITqKPidEkxaLLwFCZbxZV0M8hld16LDkJd0vt/1P3+ylkk3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