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责任的三个层次

每个人都被生命询问,而他只有用自己的生命才能回答此问题,只有以“负责”来答复生命。因此,“能够负责”是人类存在最重要的本质。

——维克多·费兰克

在心理咨询行业,每位咨询师都有自己要尽的一些责任,比如保密原则。

在咨询中,我们会经历很多。面对来访者恳切的眼神,看到来访者想要改变的动力,咨询师会怎么行动呢?咨询师的责任在哪?哪些是咨询师必须要做的,哪些是咨询师应该要做的,哪些是咨询师愿意去做的事情?作为一名新手咨询师要弄清楚自己各方面的责任,包括必尽的责任、应尽的责任和愿尽的责任。

第一个必尽的责任体现在法律层面上。即作为一名心理咨询师,在法律上有哪些必尽的义务。要根据法律条文来了解自己的责任,根据国家相应的法律法规条款来知道自身必须要做的事情。这是心理咨询师必须要履行的社会责任,也是咨询师要遵守的职业操守。这不是心理咨询师想不想、愿不愿意去做的,而是咨询师必须去做的事情。

第二个应尽的责任体现在道德层面上。即在整个社会大环境下,咨询师应该要做的事情。如果咨询师不做,会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道德的谴责、舆论的压力会对咨询师产生影响。这是咨询师应该履行的责任,要符合基本的社会伦理道德,不能做违反社会公德的事情。

第三个愿尽责任体现在个体自身。这是心理咨询师自愿的追求,既没有法律的要求也没有社会的普遍期待。如果咨询师不做既不会受到法律的制裁也不会出现道德上的责难,这完全是咨询师个人的意志。咨询师想做就做,不想做就可以不做。咨询师非常具有自主性,根据自己的内心来行动。

在咨询中,专业伦理是咨询师要遵守的,因为这是保证咨询师做好本职工作的必要条件。某一个职业之所以能成为专业,其主要标记是拥有清晰的条文,用以表明职业的伦理规范或者行为准则,并以此为依据,确认该专业的终极目的,达成社会的某些道德价值。如尊重生命,促进幸福等。心理咨询不同于一般的职业,以自律与自主为特征。除了从业者自律之外,还要设定法定资格认定机构与专业学会组织,确定伦理和评鉴成员是否违规,并要求咨询师不断加强自身职业的专业训练。

有时候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可以用道德规范去约束,有时候也会出现法律与道德不一致的情况,这中间会出现矛盾与冲突,这就需要咨询师不断理清自己工作中的边界,给出好的解决方法。

在心理咨询中,咨询师不能帮来访者解决所有的问题。只有来访者有意愿去改变并能够采取行动才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心理咨询师根据自己的现实情况给予来访者最合适的帮助。心理咨询不是一个筐,不是什么东西都可以往里面装。人的心理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是复杂的。心理咨询需要来访者主动参与,并且信任咨询师,对咨询师感到安全。如果来访者自己没有意愿去做出自己的改变,即使再厉害的咨询师也无能为力。

《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工作伦理守则》中提到咨询师应该要尽的责任。在职业责任方面,心理咨询师应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遵守专业伦理规范,同时要以开放、诚实和准确的沟通方式进行工作。心理咨询师的工作应该基于科学的研究和发现,在专业界限和个人能力范围内,以负责任的态度进行工作。作为心理咨询师,自己对来访者负责。在专业关系上,咨询师应尊重寻求专业服务群,按照专业的伦理规范与寻求专业服务者建立良好的专业工作关系。咨询师应尊重来访者的价值观,不代替对方做出重要决定,或者强制其接受自己的价值观。如果咨询师认为自己已不适合对某个来访者进行咨询工作,应对来访者说明情况,并本着为对方负责的态度将其转介给另外一个合适的心理咨询师。

心理咨询师有责任保护来访者的隐私权,同时隐私权在内容与规范上受到国家法律与专业伦理规范的保护和约束。心理咨询师也应清楚保密原则的应用及限度,了解保密例外的情况。当咨询师发现来访者有伤害自身或伤害他人的危险状况,来访者有致命的传染病并有可能危及他人,未成年人受到性侵犯或者虐待时,法律规定需要披露时,咨询师需要将信息暴露出来。咨询师在寻求来访者的同意时才能对心理咨询过程进行录音、录像或者演示。咨询师应工作需要而要对心理咨询案例进行讨论,或采用案例进行教学、科研、写作时应该隐去那些可能辨认出来访者的有关信息。

在咨询中,咨询师有他的责任,来访者也有他的权利与义务。心理咨询是一项“助人自助”的活动。心理咨询之所以发生效果,主要是因为来访者在心理上获得了成长。来访者的看法、观念发生了改变。咨询师帮助来访者做深入的分析,协助来访者确定努力的方向与目标,并给来访者一些建议与方法。来访者有权利决定何时开始何时终止咨询。在咨询过程中,来访者与咨询师可以讨论咨询的方式与方法,可以表达自己的看法。

咨询师要有他的职业操守。在责任的不同层次上也要选择好应做的,要做的,愿做的。不仅仅是咨询师,社会上的人也要弄清楚自己应做的,要做的,愿做的责任。现在这个社会发展迅速,人们不断接受外界的信息。这时候需要人们做出判断。我们是什么样的人,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我们需要做些什么。我们需要不断找到自己内心的支撑点,内心知道自己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人的行为是外部动机与内部动机共同作用的结果。外部动机的驱动让我们去做自己要做的事情,内部驱力是我们内心想做的事情。在这方面我们自身就要做好判断。

心理咨询师的工作是什么样的?李子勋这个被称为“会用肢体、表情、目光来倾听的人”这样描述心理咨询师的工作:“我们没法假定,一个孩子不去上学了,他上学就好,夫妻闹着要离婚,他们一定要和好才好。我们不应该决定当事人应当怎么做,也就是说,我们不能知道,每一个个体,他该怎么生活。我们既不能用主流文化区帮助他,也不能用普遍性经验去解读他,还不能有任何心理学的技术流露出来。做到这一点,才是真正的、成熟的心理治疗师。”

心理咨询师在内心要有个度,有边界感。咨询师是助人者,要对自己有清醒的认知,什么能做,什么样的方式对来访者来说是好的。面对来访者,咨询师的态度非常重要。有些情况下咨询师是不适合去咨询的。之前有个咨询师接了个来访者,那个来访者是一个重度抑郁症患者,在咨询后第二天就自杀了。自杀与心理咨询是时间上的先后关系,而不是因果关系。在咨询师接待来访者,给来访者做心理咨询时,一定要做好判断。在决定咨询之前,要弄清楚访者是什么样的情况,他是否适合做心理咨询,自己是否适合给他做心理咨询,如果不合适一定要拒绝。这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来访者负责。

心理咨询师给来访者做咨询前,要签订咨询的规范协议,对于双方的责任义务要明确,咨询师要对双方负责。 SXcz+xHbzNhF2ABWcJqtV+LeZRBFDWv5lAWwr8n7QmP9Ql0GOaRcu36ZmpKDMyL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