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要有士的精神

我想问一问大家:你觉得什么样的人能成为一位好的心理工作者?作为一名优秀的心理学工作者需要什么样的品质?

我觉得需要一种士的精神。这个士就是战士的士,勇士的士,儒士的士。这种士的精神需要一些特别的心理品质,比如勇气。当我们拥有勇气这种品质,我们再去创新就会有一种原生动力。当我们没有勇气的时候,我们就不敢去做一些事情。

在当前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在新时代的道路上,我们会遇见新的问题与现象。这些新的问题都是以前没有出现的。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社会心理服务也会出现新的问题,新的状况。作为一名心理学工作者,我们需要创新来面对这些新出现的问题与状况。比如过去的西方心理咨询师都是等着别人找他来咨询。但是中国经济发展快,很多人还不是很清楚心理咨询,对心理咨询也会有一些误解。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就不能仅仅采用以前的那种模式,而是要学会创新,采用一些不一样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

在现代很多心理健康有问题的人需要专业的心理咨询师进行咨询,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们不能仅仅等着来访者来咨询。在心理学服务这块要根据中国本土化的文化进行创新,要做服务型的心理学,做心理健康的教育。不同的人会选择不一样的发展路径,一部分人从事心理学的基础研究,一部分人做心理健康服务工作。我创办的网校理念就是让心灵温暖心灵,让更多的人因为心理学而受益。我们要真正能解决当下的社会中的问题。在创新过程中需要创新的思维,创新的勇气。在面对外界的不理解的时候,当你的想法和行为与外界的主流的心理学路线不一样的时候,你就会面对压力,面对挑战。这个时候会有很多人出来质疑你,说你怎么可以这样弄呢,这不是胡搞吗?但是你自己内心要有坚定的信念,自己清楚这样的服务模式与社会需要是契合的,它能解决一部分的社会问题,这个时候你的这种模式还没有得出这样的成果,你还不能证明给他们看你是对的,你也不能停下来,也说服不了那些人,这时候就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在这股压力面前,你要有勇气,要能扛得住,要能承担,要敢于被误解。在做心理学服务社会过程中,我们会被他人误解,自己会受到委屈,你要怎么消化内心的委屈,承受内心的压力,这都是需要勇气等心理品质的。

我们需要一种侠士精神,我们要为人民服务,从小我中跳出来,看到大我。心理咨询师的发展经历了三个推动力的阶段。第一阶段是情结的推动,过去没有满足的一些需求自己想要满足到。比如你小时候家里穷,没有吃饱过饭,长大后你就会有一种害怕被饿着的感觉。你的后面就有一个发动机,推动着你不停地前进与奔跑。等长大后能吃饱了,有自己的房子,有自己的存款了,这时候第一阶段的动力就会没有了。心理咨询师一开始是为了什么呢?做咨询师会让他们感觉到自尊的满足,个人价值的体现。当时间长了以后,这个东西没有了,有些人就会选择不做了。有些人在这个行业做了很久,积累了很多经验,社会也给予很多资源,对你进行培养,不干了对社会来说是一个损失。比如学心理学的从本科读硕士然后读博士,但最后不干心理学行业,这就是损失啊。第二阶段是理想,人的社会责任与担当。新时代要有新担当。你不仅要为了自己,还要为了社会与他人,为社会去担当,在大我中获得价值感。心理咨询师要进行自我升级,达到士的境界。从我到士,成了士内心就有了别人与社会。这时候发动机在前面。第三个阶段是自身生命的状态,追求自由。服务社会,为他人着想,贡献自己的力量的同时也在追求自我精神的满足。这个阶段你会感觉到生命的自由,你不再为了任何人而做事。第一阶段是为了我做事,第二阶段是为了社会做事,第三阶段是自由地去做。我做这件事是因为自己喜欢,我享受其中。做这件事让自己感觉到快乐。当我们经历这三个阶段我们就会具有持续的动力,难以出现职业倦怠。如果没有经历这三个阶段,就会很容易感到累。很多咨询师有钱了,也有一定的社会地位了,咨询情况也还不错,但是很多人还是会觉得没劲,觉得没意思了。这个时候就是产生职业倦怠了。

很多人一辈子都在探索自己的内心世界,分析自我,认识自己。这里面的快乐因素太少了,没有升级,升级到侠士精神,升级到社会层面,为人民服务,为他人提供帮助,不断修炼自己的内功。有些人的心理资本不强大,因此人们要加强心理资本,提高自己的抗压能力。

作为一名心理学工作者,有时候你做心理科普时别人是不理解你的。有些人的思想已经根深蒂固,你说的内容与他原来观念中的东西是不同的,他就拒绝接受。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心理学工作者,应该捍卫核心价值感,与这个时代同呼吸共命运。我们要深入了解这个社会,关心社会上的问题,知道社会需要什么。我们可以根据社会的需要来进行创新,解决社会的问题,体现我们的价值,服务他人,成为一个对自己对他人都有价值的人。将自己置身于社会的大潮流之中,要有这样的一种使命感与责任担当。

士是一种精神。在汶川地震那段时间,我看到很多令人感动的瞬间。有些人在危难时刻只想到自己,但是有些人在面临生命危险的时候却有勇气站出来保护其他人。这个时候人性就展示出来。那些保护别人的人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的心里是装着别人的,为了他人的幸福愿意舍弃自己的生命,他一心为人民服务,一直坚守自己内心的信念。作为一名心理学工作者,要热爱自己的职业,追求自己职业的价值。人们内心都会有自己所真正追求的东西,但是有些人还没有找到。我们需要澄清自己内心的那种价值感与社会责任感。

作为一名社会人,我们需要为社会服务。我们要做一个了解社会的人,了解社会的需求,用社会视角去看待事情,运用心理学去为社会服务。在社会中有一群人以天下为己任,具有承担社会责任的精神。“士志于道”,道即公共社会责任。在中国古代,最初的“士”是比较低级别的贵族,他们是政权的参与者,具有社会主体意识,关注国家的命运。随着时代的发展,士的来源更加广泛,很多的士是从普通贫民发展奋斗而来,他们心怀大志,将国家与他人的发展作为自己的精神动力,承担社会责任。

追求人格自由和自尊是每个人的需要。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士的精神中包含既执着又超脱的精神。人们承担了很多社会责任,有很强的忧患意识与道义情怀,但是这样很容易感觉到痛苦,我们需要一种超脱的精神去化解。我们需要不断修炼自身,达到自己内心的平和,心灵的自由。目前很多社会上的人的心被困住了。社会发展快速,人的内心容易感到焦虑。他们会害怕自己跟不上时代的发展。

在士的精神中,他们既追求理想又关怀现实。他们将理想与现实相结合。作为一名新时代的人,我们不能仅仅追求自己的理想,而不考虑现实状况,而是要将两者结合,把自己的发展与社会的需要相结合。

纵观古今,名人皆有士的精神,有大仁、大爱之心,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中国思想文化史研究专家朱汉民教授提到要继承与弘扬传统的士大夫精神。在当前的社会中,士的精神可以应用于新时代。我们要大力弘扬这种士的精神。 ndbT2zIRgzpyKAtzzg7SZeP7X7e5XipQRrT67nWbj/h848we3gQUxjHwU78Bpuc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