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如何克服自卑观

著名的心理学家阿德勒在一本书《自卑与超越》中写道:“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因为我们都想让自己更优秀,让自己过更好的生活。”在心理咨询中,很多心理咨询师会有这样的自卑感,不仅仅包括半路出家的心理学工作者,还有那些科班出身的心理学研究者。

去年我参加一个心理学会议,当时跟我住一起的一个参会人员,他已经是某高校的心理教研中心主任了,是心理学的副教授,但是他是硕士学位,硕士毕业就直接进入学校工作了。工作后一直从讲师评到副教授。但是他的内心一直有个愿望,就是能考取博士。为什么他的这个愿望这么强烈呢?在这样一个学术体系里面,在这个环境中他就会触碰这个问题。比如评职称这件事,学历的高低就凸显出来了。比如当你跟一些人相处的时候,身边的人都是心理学的博士,或者师从于某位著名的心理学家,这时候一般学历的人就很容易自卑。

这样的自卑之路有没有终点呢?其实是没有的。大家一直在不断地往前走着。在学术圈里面,大家一直在追求更高的学历。硕士在想自己还不是博士呢,等成为博士了人们就想自己还不是博士后呢。等成为博士后又想进入博士流动站。硕士博士也看学校的档次,人们觉得一般的学校抵不上中国名校,中国名校还跟排名靠前的世界名校进行对比,这比较就是无穷无止的。心理学圈里面有这样的现象,研究理论的看不起研究应用的,研究应用的看不起进行实践的,甚至进行同类研究的都互相看不起。比如同样进行教学实践的,进行大学的研究方向的老师看不起中小学研究的老师,不同地区的老师也会进行比较。比如农村里面的老师会有一种自卑感,觉得自己比不上城市里面的老师。在大城市参加心理学会议,小城市的研究人员内心觉得自己比大城市的研究人员矮一截。他们就把自己看得很低,觉得自己不如大城市的老师见多识广,没有他们水平高。目前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心理。

这种自卑既有它积极的地方也有它消极的地方。积极方面来说,每个人都感觉到压力,人人都在争上游,努力地朝着金字塔的顶尖去奋斗、拼搏、追逐。消极的方面就在于它让人增添了烦恼,一心要走到金字塔高处,但是越往上走越艰难。在这样的氛围下,自我会被压制,会影响人的创造性。

拿我自己来说,本身学历不是很高,内心的那种自卑感一直存在。有一年在云南师范大学做报告,当时因为会议时间紧张所以主办方就把我的报告给去掉了。当天晚上我去杨鑫辉老师的房间拜访杨老师,跟他说了我的报告主题,在本土文化背景下如何做规划艺术治疗,他认真地听了,后来他问我在哪读书的。我就跟他说了我的背景。他跟我说了一段话,让我一辈子都记得:“不要因为自己的学历而自卑,只要努力,人人都可以有学问的。”我一直将这句话记在心里。也是在那时杨老师的话在我的心里埋下一颗种子。当时杨老师已经是有名的心理学家了,在心理学界享有盛誉。他的话对我起到很大的激励作用。

我的生命中出现了很多好老师,比如叶浩生老师。当时我正准备写一本社区心理学的书籍,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叶老师,想在一些专业方面向他请教。这个想法源于在社区开展心理服务的过程中总结出的“254 模式”。这是中国视角下的社区心理服务探索,运用“254 模式”在社区开展支持性的团体,让社区的居民参与其中,对他们的心理做一些支持。当时叶老师对我说:“做学问,做专业的研究要提出一种主张,并且能用实践来证明你的主张,也就是要能‘自圆其说’。如果每个人都这样做,这个学科就会越来越广,也可以为越来越多的人服务。”听完叶老师的表述,我内心是多么喜悦。当我准备出版这本书的时候,身边有很多“泼冷水”的声音,叶老师的话给了我很多勇气。他觉得谁都有资格去做研究,提出来的东西要能够自圆其说,也许是不完善的,但是需要我们不断地去探索。平时他都是喊我志中先生,让我感觉很受尊敬。

很多人在拼命地学习,不断追求向上的目标。社会上的心理咨询师拼命地学习各种技术,让自己掌握更多的技术去帮助来访者。心理学各种流派的培训也有很多人去报名学习,但还有些人在心理上不接受,就觉得跟自己没关系。比如咨询师当地有心理学会议,他就觉得我是进行实践的,跟这方面没有关系,那些理论对他没用,他直接进行隔离了。有些人自卑就选择逃避,只要我不靠近,别人就看不到我的缺点与毛病。他就很被动,不会去开放。

在《易经》六十四卦中的第一卦是乾卦,卦象是乾上乾下,由六条线段叠合而成。它象征着天至高至大,覆盖万物又不偏不倚。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乾卦的六根爻分别为潜龙勿用,见龙在田,终日乾乾,或跃在渊,飞龙在天,亢龙有悔。也对应着人生六阶段:潜伏时期,初露头角,勤学精进,把握时机,理想垂现,功成身退。

初九:潜龙勿用——韬光养晦

龙潜于渊,阳之深藏。这阶段要认真积累,等待时机。

九二:见龙在田——崭露头角

龙已出现在田野上,利于有才德的人出人头地,做大事。这阶段要主动找到自己的贵人,得到赏识有所作为。

千里马遇见伯乐才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力量,一个胸怀大志的人在贵人的帮助下可以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才能。

九三:终日乾乾——居安思危

这阶段不断修炼自己,自强不息。奋发努力不懈,加强警惕。

九四:或跃在渊——相时而动

龙要么跃而上,要么退于渊中。这阶段要注意把握时机,审时度势,根据形势的需要而进退。

九五:飞龙在天——锋芒毕露

龙已飞腾在天上,居高临下,浩浩荡荡,自由自在。可以大展宏图。

九六:亢龙有悔——戒骄戒躁

龙到了极高之处,其趋势就会下降。知进忘退会后悔的。

在人生的这六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自己的任务。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就要做好该阶段要做的事情。当你把每个阶段自己要做的事情做好了,你的自信心也会提升,你的人生价值也体现了。

一个人的心理需要自己在充分体验的基础上才能成长得更好。要想得到充分的体验就要去做事情,在参与一些事情的过程中进行体验。我们经常说:事上练。就是我们要去做一些事情,在行动中去体验到、发现到、感悟到。这个过程需要行动。如果我们仅仅知道了一些知识,懂得了一些道理,但是不去行动,不去体验,不去做一些事情,就达不到练习的效果。这种行动是要坚持下去的。它是一种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螺旋式地上升。心灵成长一定要行动,并且坚持下去,参与其中,达到知行合一。

很多人内心有很多自卑的东西,不能真正做自己,心理上有创伤,没有成长好。我们需要不断做事情,去练习,让自己在做事情的过程中不断发现自己,不断地领悟,然后让自己成长。在做事情的过程中不断夯实基础,让自己的人格饱满起来,让自己的自我效能感增强,让自己的内心变得强大。

我就是运用“事上练”的方式来成长自己的。当初刚开始创办网校的时候,我带了 21 位教务长奔赴泰山,后来因为网校的改革、变化等各方面的原因,很多人接受不了,最后就留下几位系主任。像我们网校这样的教学管理团队就是一个团体心理成长小组,看见什么问题就会说出来,大家都会不留情面,这是为了我们的成长。

“事上练”是王阳明先生提出来的概念。阳明先生说我们的心不是主体,心是以天地万物为主体的。心主导的眼耳口鼻自然也不是主体,眼以百色为主体,耳以百声为主体,口以百味为主体,心要去万事万物中体现出来。事上练,练的是我们的心。王阳明先生强调致良知,要求知行合一。致良知是一种本能。当人的本能被遮蔽后,通过事上练让人们重新回归本能。事上练让人们了解自己的内心,提升自己的自信。

很多人会说自己有自卑感,没有自信。每个人多多少少都会有些自卑感,自卑是因为我们对自己没有正确地进行认识与评估,太渴望自己变得更好,理想过高,与现实差距太大就容易引起不自信。自卑的人容易看到自己都是缺点,而看不到自己的优点。我们可以做些什么提升自己的自信呢?在做事情中找到自己的价值,通过自己一次次小的进步来建立自信,创造自己的成就感体验。在自己做错事情时要接纳自己,允许自己犯错。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要看到自己的闪光点,发掘自己的价值。 cgC0gvHIsTKeKFks+8RCZ17Le6vZwehl4GAVLYzvd8P8fL8WHqXgjPIhd7D4T6F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