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办网校的过程中,很多人问我:“韦老师,你有自己独特的风格,有自己的个性,你是怎么样形成自己的风格的啊?”
就拿写作来说,我是喜欢“讲写”的方式。我喜欢讲课,用讲课的方式去把自己心里想的东西讲出来,然后把语音转化为文字,之后再对文字进行修改。这是我所使用的一种方式。这给大家提供了一种路径,大家可以思考什么样的方式比较适合自己。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写作风格,你可以用自己的比较擅长的方式来进行。我擅长讲,我就把讲与写的方式相结合叫“讲写”。有的人喜欢默写,有的人喜欢对着讯飞语记讲,然后自己进行修改。每个人的习惯不同,一定要找到符合自己的方式。用自己的风格去写一些文字做心理学科普,做个人心情的表达和成长。时间一长,你就会慢慢知道你的方式,也就慢慢形成自己的风格。
除了你自己擅长的写法,你也可以尝试一些其他的方式。像我的话,我会写一些不一样的东西,我也会结合着自己的研究去写。《向〈西游记〉取育儿经》和《向〈西游记〉取心灵成长经》这两本书都是解读经典,这就属于一种心理类的文学研究。我把它写成书,我们可以采取多元的方式来写。
比如我的话,我在网校上课,课程转为文字修改后就可以出版书籍。有些值得研究的内容还可以继续研究,把一些研究成果发在期刊上。比如《幸福干预》那本书,有 26 篇文章,其中十几篇关于心理技术与应用的发在一些相应的期刊上。
每个人都有自己成长的轨迹,有自己的人生发展经历。每个人的风格也不一样。时代在变化,我们自身也在不断地更新迭代。每个人的风格都带有自身的印记。这是个讲究个性的时代,找到自己的优势与个性是非常重要的。那么你要怎么样找到自己的风格呢?这需要你不断地去尝试,在尝试中寻找到最符合你自己的风格。
在我上课过程中,有人问我说,你的语言表达风格是怎么形成的?这源自我有一个好的母亲。她擅长指桑骂槐。母亲的那些挖苦、讽刺、指桑骂槐的拿手好戏被我的道德和学问修养加以干预、阻止和转换,变成了隐喻和象征。这成就了一部分的我。我的语言风格受到母亲很大影响。在母亲的影响下我的语言风格就这样形成了。
就拿写作这件事来说。我原本是个写 300 字都困难的人,但是我现在都出版了十几本书了。这是因为什么呢?源自我坚持不懈地写。也许一开始自己真觉得自己写得不好,但是我没有放弃,我还在写,想到什么就写什么。我并不会因为自己一开始写得不好就放弃了,不再写作了。我的写作风格与跟伍尔夫的意识流写作手法形同。
意识流的概念最初是由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提出的。他认为人的意识活动不是由各部分互不相关的零散方法组成,而是一种流。它是以一种主观生活之流、思想流、意识流的方法所进行的。同时他认为人的意识是由理性的、自觉的意识与非理性、非逻辑的潜意识所构成,他还认为人们过去的意识会浮现出来与现在的意识交织在一起,这会重新组织人的时间感,形成一种在主观感觉中具有直接现实性的时间感。意识流的写作是没有统一公认的标准的。它不像曾经的写作方法按照故事发生的前后顺序或者情节之间的逻辑顺序来进行结构,而是按照自己的意识活动、大脑的自由联想来组织故事。
意识流的写作手法主要是想到什么就写什么。坚持去写作输出,随着自己大脑的转动,把自己内心的想法变成文字,成为一种永恒的记忆和绘本。蓦然回首,再看看自己曾经写过的东西也是一种极美好的回忆。
在写作前期,我们可能会感觉自己写得好差啊,写不下去,这个时候千万别说不写了。不要那么在意自己写得好还是不好,坚持记录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写自己内心有感触的内容,时间久了你就会形成自己的写作风格,能够把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所作所为所付出的东西变成自己能理解的文字形式,用文字来表达自己。
每个人的大脑都有一套算法,这是在人们的生长环境与自主意识的共同作用下进化而来。我们的语言风格受成长环境的影响,每个人都会形成自己的风格。著名作家安·兰德说过:“你买不来别人的灵魂,你也买不来他的风格。”风格带上了你的烙印,这是个人在时代背景下,外界环境的影响下,在自己的努力下形成的结果。
李白,唐代著名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他的诗歌创作充满着想象,豪迈奔放,清新飘逸,意境奇妙,浪漫主义。李白写诗风格的形成受到各方面的影响。他的家庭出身、地域文化的影响,盛唐思想的影响,游历山川以及政治抱负难以实现等经历让李白形成了这样的风格。我们在读到他的诗时能感受到他的浪漫主义色彩。这是独属于他的风格。每个人的风格形成都会受到各方面的影响。他的诗中讴歌祖国山河和美丽的自然风光,风格雄奇奔放,俊逸清新,富有浪漫主义色彩,达到了思想与艺术的完美统一。他的诗主要是描写山水和抒发自己内心真实的情感。他富于表现力的主观抒情色彩十分浓烈,感情的表达具有一种排山倒海、一泻千里的气势。李白将想象、夸张、比喻、拟人等手法综合运用,创造出魅力动人的意境。他的诗具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艺术魅力,这是他诗歌中最鲜明的艺术特色。
处于不同时代的人们都会形成自己的风格,不同的职业也会形成不同的风格。比如我是一名心理学工作者,我会更多地从心理学视角来看待一件事情。不同职业长期形成的思维方式也不一样,对于同一件事情,不同的人会从不同的视角来进行解读,风格不同,大家的看法也会不一样。
对于画家来说,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是自己的追求。这种追求是自己一辈子的事情。这过程中是有一定冒险性的。傅雷说过“艺术是目的,技巧是手段”。人们一直在追求内心的那种艺术,是自己在艺术创作和艺术欣赏中的审美追求。这种艺术风格是画家的基本思想和作品特征的综合体现。这包含着画家自己独特的个性。就像作家一样,人们有自己独特的写作风格,歌手有自己独特的嗓音。当你们看一篇文章或者听一首歌时,就知道文章是谁写的、歌是谁唱的。这就是作家与歌手独特的风格,很有辨识度。画家的作品也一样,这些都是由画家的生活经验、思想性情、技巧磨炼、文化修养、美学趣味等因素决定的。吸取前人的创作经验并且凸显自己的艺术个性是画家应有的艺术追求。一幅作品中包含着作者的生活感受,同时也显露出社会环境特征以及时代风尚。那些优秀的艺术作品拥有作者一定的生活积累以及时代艺术观念。那些特色鲜明的作品中蕴藏着作者对于现实生活独到的见解和深刻的感受。没有匠心独运的艺术构思和表现手法,作品的形象会显得很单调、片面,内涵会比较肤浅、无聊。作品彼此雷同,毫无新意,人云亦云,没有什么个性而言。没有个性的作品也不会在这个世界留下来,拥有自己的个性和思想的文字才会存留在世。
在风格的形成上,我们需要独辟蹊径,在模仿总结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独特的个性。画家的艺术风格是画家“性情所铄,陶染所凝”的表征。其作品就会烙上画家独特的审美印迹以及画家的情感色彩。书法家也是在不断模仿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出自己的风格,比如王羲之。
很多人羡慕他人的风格,在不同的领域中,我们都会有自己想要学习的榜样,想要成为的样子。在自己所在的领域了解自己的特长,在自己擅长的领域驰骋想象,慢慢地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生活本身就是一幅充满诗情画意的作品。画家石鲁曾说:“画者观神生活如赏画,才能使观画者如赏生活。画者观物当百看不厌,方使人观画一见钟情。”优秀的作品需要独特的艺术创造,以区别于他人。
个人有个人的风格,文章有文章的风格,这就好比歌手的音色,一个人明显区别于他人,是因为歌手自己独特的嗓音所具有的辨识度。自身独特风格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逐渐积累、不断深入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不断打磨、不断找到自己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