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2013 年 9 月的某个晚上,我内心突然涌动,想起了很多人。自己在心理学的这条路上遇见那么多人,做心理学这么多年不是那么容易却也很顺利,内心深有感触。这一路上,我得到过许许多多人的帮助与指导。这时候从记忆中挑出来一些人,与家人们分享了我与他们的故事,讲起了×××、×××对我的影响,越说越发现这些人的好,并发现这些影响是至关重要的。他们当中有我的老师、我的学生,以及在某个阶段给我关键指引的人。于是,我产生了一个想法,我是不是应该要去做一个表达,把我和这些人的故事尽情表达出来?
感恩是生命从内在激发出来的一种本能,这不是别人的要求,这只是我当下的一种体验。有些感觉一旦来了如果不去抓住它,你需要表达你却没有做的时候,这些感觉就已经过去了。我想要抓住这次的机会做一次表达。于是当时我就把对我生命有影响的人做了一次梳理。我开始罗列他们的名字,在纸上写了 150 多个。但是人的影响有深有浅,感觉也会不同。我最后挑选出了 36 个人作为我生命中的贵人。确定完这 36 个人之后,我决定要安排时间到某个地方进行创作。以前想去云南一直没有机会,这一次我就借着这个机会买了去云南腾冲的机票。当时跟我一起的还有研究生班学员刘立新。我们在云南找了个地方住了下来,然后对着录音笔说出我与这 36 个人的故事。用了近一个星期的时间,我把这些讲述出来,然后交给速录公司,他们把文字记下来,我进行校对整理。《生命中的贵人》这本书就是这样写出来的。这是我的第一次感恩的表达。
人人都有善良、感恩之心。人心向善。你在某一刹那也会感恩别人,关键就在于你有没有行动。我写《生命中的贵人》这本书其实就是一种拜访,拜访了我生命中最重要的 36 个人,所以书名叫《生命中的贵人:一个心理学家的 36 封感恩拜访信》。这是一般的人都可以做到的。每个人生命中都会遇见一些对自己影响很大的人,这些人让我们的生命更丰富,让我们更好。我们得到过他们的帮助、指导,他们对我们影响深远,这些人都是我们生命中的贵人。我们的内心对他们有感恩之情,通过写信这种方式表达我们的感激,并且向自己生命中的贵人进行感恩拜访,亲自把这封信读给那个人听,让他了解我们的内心感受。感恩的力量是无与伦比的。在感恩拜访中,写信只是一种表达的方式,你也可以通过其他的方法来表达自己的感恩之情。如果是一名画家,可以把自己生命中的贵人变成你的绘画作品;如果是一名作曲家,可以去谱写一首有关“生命中的贵人”的曲子去传唱;如果是一位农民,也可以在田间耕耘的时候做一些有关“生命中的贵人”的表达。每个人都可以做自己的心理学家,自己去向外表达。
在我出版《生命中的贵人》这本书后,网校的很多学员也开始了他们的感恩拜访之旅。他们会梳理出自己生命中的贵人,给他们写信,有条件的还会把信亲自读给他们生命中的贵人听。这是一种表达。在表达中内心就涌现出很多东西。这个时候有股力量在我们心间激荡,让我们的心理不断成长。
在积极心理学里面有个“感恩拜访”的技术,就是向过去曾经帮助过你,你要感激却没有表达给他的人进行一次拜访。这种技术曾经在我的工作坊和临床个案中多次使用。“生命中的贵人”这个技术与积极心理学中的“感恩拜访”有异曲同工之处。我们在成长过程中会遇见很多人,这些人和我们互动,他们和我们之间发生的故事让我们成长为现在这样。按照人本主义的思想,成为一个人的过程不见得都非常完美,所以我们需要回顾,对生命中的贵人进行表达,来感恩拜访。我刚有这个感悟的时候,只是想把它分享出去进行表达,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又想把它转化为一个心理学的科普作品,去帮助更多的人。
在我讲完我的生命中的 36 个贵人的故事后,我的心境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难以言表。在讲完 36 个故事后的一些感受更加验证了自己过去一些主导的心灵咨询和治疗的理念。你不一定要知道文化仪式性的东西为什么会影响你,也不一定需要知道其中的原理,但是只要是做了,就会有效果。就像我写《幸福干预》,不要说那个技术怎么样,我们不是讲道理,等做完了,你的仪式完成了,你的整个心理的成长就完成了。
这些也给了我一些启示。如果我没有说出这 36 个人的故事,我之后就不会再做了,这个表达就是我当时的一种需求。我借助这样的方式把我内心的情绪情感表达出来了。在梳理自己与这 36 位生命中的贵人的故事中我不经意地修复了自己人际关系的盲区,也在不自觉地改善着我自己。这些人对我产生了很大影响,成就了现在的我。你遇见谁,就会成为谁。在与我的生命中的贵人互动中,我做人做事的能力不断得到提高。
一个人在什么时候会生出感恩之情呢?首先,人有感恩的能力。这种能力是天生的,不是别人给的。人性中有真善美,有爱的能力。孔子主张“性本善”,人的本性是善良的,人的内心有感恩之情。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我们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感动并且享受这种感动的思想境界。人的感恩能力是可以提高的。
大家想一想,在你的生命路程中,你的生命中的贵人是谁呢?他对你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大家也可以做这样的练习。闭上你的眼睛,想出一个依然健在的人,他多年前的言行曾让你的人生变得更加美好。你从来没有充分地感谢过他,但是下个星期你会去见他,你想到谁了吗?
如果想到谁了,那现在有一个任务,就是你要给这个人写一封感恩信。这封信的内容要具体。在信里面,你要明确地回顾他为你做过的事情,以及这件事如何影响到你的人生。让他知道你的现状,并提到你是如何经常想到他的言行的。写完这封信要打电话给这个人,告诉他你想要拜访他,但是不要告诉他这次见面的目的。让一切在意料之外,这个练习效果会更好。见到他后,慢慢地读你的信,并注意他和你自己的反应。在你读完信之后,你可以和他一起讨论信里面的内容,并且交流彼此之间的感受。
之前遇见一些人,他们问我:“韦老师,你觉得人与人之间存不存在命里的合拍?”其实,我更愿意相信命运是选择的结果。当你选择某些人,某些人选择了你,你们互相选择走到一起的时候,其实这个时候结果已经产生了。如果你不越过这些人,你就不会遇见下一批人。人生中遇见这些人是你的必经之路,这些贵人要是相反的,带双引号的,他可能会伤害你,但是你没有走过他还是会再遇见他。如果你遇见后真的走过了,超越了,你就会遇见其他的人。你所遇见的人,与你是否合拍,取决于你用何种行为和态度来对待他们,以及对待外面的世界。
“生命中的贵人”是一个系列,它是假定所有在你生命旅途中遇到的他人,对你都造成了积极影响,而这种积极影响一旦被提取,呈现出来,再进行强化,重新生态地加工,就会使你接下来的人际关系得到优化,有助于提升积极人际关系,提升积极能力。
“生命中的贵人”有感恩三部曲:感恩拜访、感恩求助、感恩帮助。感恩拜访是由于我们内心涌生出的感激之情,我们有感恩的能力,意识到自己的这样一种情感,然后去采取行动。我们去感恩别人不是别人需要我们去感恩,而是我们自己需要。通过向外,对外部世界的感恩,我们的内心会发生变化。感恩求助不同于感恩拜访,是你开始行动,通过一种特殊的、不伤害别人自尊、尊重别人,并且提升别人自尊的行为,来让他人因为你的感恩受益。当他人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根据别人的需要来满足他们,以适宜的方式来帮助他们,尊重他们,理解他们,感恩他们,而不是以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俯视他人,伤害他人自尊。感恩帮助就是通过冥想的形式,想象自己帮助别人时,别人会有什么样的反应。你会有什么样的心情。把你最想帮助的人,写在纸上,并写清楚你打算怎么帮他。之后通过思想转化,把你的行为付诸实践。这种艺术性的表达对无形中促成我们的感恩行动是有巨大作用的。
感恩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核心概念之一。它是一种情感体验。它具有情感特质、心境与情绪三种层次水平与状态。人们在感恩中,拥有积极人格,具有积极认知,产生积极情绪,体验积极情感,做出积极行为,维持积极关系。感恩三部曲这个技术,其实是一个表达善良的技术。
罗曼·罗兰曾经说过,灵魂最美的太阳是善良。善良来自成长的过程,心灵深处蕴藏的真诚,智慧来自一种博大,来自追求正确人生道路的一颗心。善良是一种美好的人格,善良是积极的品质,表达善良就是积极的行动。在表达善良中,产生积极的情绪。
感恩三部曲的第一个层面是我的需要,是我需要向别人表达,表达完了我就舒服了。第二个层面是别人需要我,我要用让别人舒服的方式去满足别人的需要,这个境界又不同了。第三个层面是我想要帮助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