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我的研究成果

作为一位心理学行业的工作者,我一直在心理学这个行业不断耕耘着。对研究方面我是一直很看重的,也一直在提高自己这方面的能力。

之前我主动参加心理学会议,想多学习一些东西。在会议上,我主动与大家进行交流,去学习。在这样的一个环境里面,我不断地进行研究,发表大大小小的文章。这时候外界质疑的声音就减少了。你想要获得别人的尊重,就要努力,让别人认识到你的实力,只有靠自己的实力才能证明自己。

目前很多人都有刻板印象。它指的是人们对某个事物或人产生的固定的、概括的、笼统的看法。人们不了解你,就会对你有些看法。有时候让别人了解你也是一种责任。我在学术上进行钻研,让他们看到成果,让别人去了解我。社会上的很多心理咨询师也会经常碰见这样的问题。人家不了解你,你在社会服务上也发展不起来,没有个案就很难生存。我是通过主动介绍自己,让别人认识到我这个人的。

我之前是社会上的一名心理咨询师。有一位学院里的老师跟我说:“你在社会上搞应用,你不参加这样的心理学学术会议也没有人会说你。”我说:“我是有上进心的,我要进取,我这么年轻,不能仅仅停留在社会上做一名心理咨询师。我想要成为一名心理学者。”他说:“那你要按照主流的心理学的路线去走。”我问:“老师,那我要怎么样去走呢?我之前受的教育背景就是这样的,现在再让我去读书也不符合我的职业规划。”老师说:“你可以选择第二种,进入主流的心理培训体系,比如中科院、中德班,等等。”老师还说:“不管怎么样,只要你一直在进步,一直在这个行业发展,什么事情都难不倒你。”我坚信这一点。我要在自己的专业上上进,要去突破自己,不能给自己设置壁垒。

我走了两条路,既走了研究的路,也走了社会实践的路。在走这两条路的过程中我不断地进行探索与创造。通过探索,创造出“石头的故事”“本会团体”“心理刮痧”等理念和技术。我的研究之路就是这样开启的。

2008 年我的第一本书《本会团体心理咨询实践》出版了,是由广东科技出版社出版的。2010 年出版了《谁在掌控你的人生》。2013 年出版了《向〈西游记〉取育儿经》《幸福干预:一生受益的 26 堂幸福课》《学校心理学工具箱指导手册》。2014 年出版了《团体心理学:本会团体心理咨询理论与实践》《学校心理学:体验式团体教育模式理论与实践》《生命中的贵人:一位心理学家的 36 封感恩拜访信》。2015 年出版了《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学心理健康教育》《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家庭心理游戏指导手册》《让你自由高飞的心理密码》。2016 年出版了《社区心理学:254 模式理论与实践》。2017 年出版了《中国人的幸福之道:向孟子学积极心理学》《与时间同行:二十四节气心理建设的方法》。

这些年我也一直在写论文,一直在以科学的方法进行研究,写的论文主要有《体验式团体教育模式在高职院校的应用研究》《体验式团体心理教育模式在高职院校的应用研究》《团体心理咨询本土化的新途径:表达性艺术团体的本土化意义》《体验式团体教育模式下教师心理资本的优化》《心理刮痧技术:一种本土心理治疗新技术的探索》等。

在研究过程中,我也曾经受到过一些质疑。我学历不高,有些人就会戴有色眼镜来看人,带有刻板印象。我一直在努力打破人们的一些固有观念,我也一直在科研这条路上前进着,研究出对人们有用的成果。我一直在探索着中国本土化的心理团体咨询模式。本会团体是我提出来的一种新的教育理念。

我的第一本书叫《本会团体心理咨询与实践》。这本书的内容是我关于本会团体的一些思想。团体心理咨询是心理咨询很重要的形式,我很喜欢团体心理咨询,和我内心的“让更多的人因为心理学而受益”理念很吻合。我认为两个人在一起就是团体的互动。成为今天的自己就是团体中经验的结果。从我们一出生开始,身边就有一群人围着我们。我们自然走进团体中,然后在团体中成长,在团体中学习,成为一个社会人。这些团体包括“家庭团体”“学校团体”“社会团体”。在团体中,我们会遇见很多人,学会与别人相处。在团体中我们也会遇见一些事情,不是所有的都会对我们“成为一个优秀的人”有帮助。可能一些之前在团体中应该获得的东西我们没有获得,还有一些不应该获得的东西我们却吸收到了。这样的情况我们需要在团体中进行改善。

随着心理咨询的发展,团体心理咨询也逐渐被人们所理解与接受,也有了更多的人加入导师队伍中。但是很多人都会面临着这样的问题:怎么样成为一名优秀的团体导师?有没有适用于中国本土应用的团体书籍?基于这些问题我花了两年多时间完成了自己的第一本书《本会团体心理咨询与实践》。

在写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感受到辛苦,也与很多朋友分享了这其中的苦与乐。研究之路不是一直顺畅,但是我的字典里面没有“放弃”这两个字,我一直在往前看。我觉得人生就是一辆不断往前走的列车。

在做研究这条路上,我们会面对很多的困难与困境,但是这些都是暂时的。我们是自己生命中的主人,我们生命中的贵人是自己。我们需要不断给自己加油打气,在情绪低落的时候调整自己的心情,给自己希望。

在学校教育方面,我进行了很多探索,体验式团体教育是我进行探索的方向。这种模式不同于其他的模式,它将教师的优化放在了系统优化的首要位置,并且把心理资本作为教师优化的主要内容之一。心理资本包括教师自身的自我效能感、积极的心态、成功的愿望、育人理念、抗挫折能力,等等。体验式团体教育模式是以人文主义教育理念为指导,以体验式团体教育技术为途径,对教学过程最优化中所涉及的教师、学生、家长等内外群体进行关怀,形成和谐互动的动力场,通过流动的动力过程,实现新课标中的三维目标。体验式教育模式非常注重体验。它的教育优化分为三方面:一是对老师进行优化,包括育人理念、人格条件和教育过程。二是对学生进行优化,包括家庭教育、自主管理和社会环境。三是对教学过程进行优化,包括物理场、心理会心场和动力过程。

在社区方面,我也进行了一定的探索,提出了“254”支持性模式。“254”支持性模式中的“2”指的是“自我”与“重要他人”;“5”指的是“五伦关系”即“父子有亲”“夫妇有顺”“长幼有序”“同事有义”“朋友有信”;“4”指的是四种心理资本:乐观、坚韧、感恩、希望。我在中国社会文化背景下探索社区心理学的发展之道,尝试从中国社会文化传统中吸收和提炼心理技术,并把他们与西方现代心理技术结合起来,尝试提出了一种具有中国本土文化特色的社区心理服务模式——“254”支持性模式,并且将该模式应用于社区工作和活动中。因为社区心理学兴起于国外,在国内的应用与研究上水土不服,存在本土化的问题。我国是典型的人情与关系社会,社区结构与联系方式与国外都有很大的不同,所以我就想着要探索出本土化的社区心理建设与研究方式。“254”社区心理服务模式作为一种可借鉴的、适用于社区的服务模式,通过实践验证,对增强社区凝聚力,提升社区居民心理素质,构建社区和谐氛围有明显作用。

作为一名在进行心理学本土化尝试与探索的工作者,在研究中国人的思维模式、中国人的心理生态系统的过程中,我一直在接受着儒释道传统思想的影响,比较注重整体观,倾向于从关系的视角去看待事物,看待人们的心理发展。自然界有四季,人的心理空间也有四季。我提出的二十四节气心理建设方法就是心理生态的循环系统,是运用心理学的知识与技术,按照春、夏、秋、冬四季的自然运转规律,对人的生活行为与内心状态进行优化,以帮助人们追求和达到内心和谐,关系融洽,最终实现自我身心的最佳状态。知时节而养身心,在自然的四季循环中万物此消彼长,生机盎然;在心理生态系统的四季循环中人的心灵变化成长,最终成为更好的自己。

我将在二十四节气文化中汲取的心理学智慧与当下人们心理保健的需求相结合,运用现代心理学的理论与心理技术学的原理,把二十四节气中的心理学智慧加以诠释、转换,并根据每个节气的特点设计了相应的心理技术,目的是为社会大众提供一套系统的“应时而变、顺心而为”的自我心理建设方法。

作为一名心理学的工作者,我一直在做着心理学的科普工作。推广普及心理学是我一生的职业方向。 8gm6+vp5U0SSm/OlU/afDP3IfgnTgXhJwlX4YgQK+iFzl+HHrFZhS7L+vw+9M7F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