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咨询转向教育
——我的第二次转身

咨询转向教育实际上就是我的职业生涯或者我的自我规划中,从治疗到教育再到服务这个过程中的第一个阶段。我由一开始的心理咨询转向了心理教育行业。

广义的心理咨询含义在前文中已有列出,在此不再赘述,由此可见,心理咨询包括了心理治疗。在西方,心理咨询就被称作心理治疗,并没有咨询这个说法。在香港叫作心理辅导,在台湾叫作心理咨商,在中国内地叫心理咨询。这个咨询实际上包含了这四个意思。

什么是心理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人们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运用心理学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人们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人们整体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

我们来具体分析心理咨询与心理教育的区别。

在工作的目标上,心理咨询关注的是个性问题,目标是促进个体的心理发展,提高心理成熟度,使个体更加适应社会生活,并且在社会竞争中具备多元选择的能力;心理教育更多关注心理的共性问题,一般心理规律和常见心理现象,并在此基础上,普及心理知识和理论概念。

在工作角色上,心理咨询中给予心理援助的叫咨询师,前来寻求帮助的叫来访者;心理教育中,就是心理教育者和受众。

在工作方式上,心理咨询是较封闭的形式,有着严格的工作设置(保密、时间、付费等),个体咨询是一对一,团体咨询是一对多。心理教育是开放的形式,比如培训、讲座、沙龙、电视广播节目等。

在关系特点上,咨询师与来访者之间是一种双方的较深入的关系,而心理教育者与受众之间是一种单向的较浅显的关系。

在起效原理上,心理咨询中,来访者常常将自己在生活里的关系模式带进和咨询师的关系里,二者通过不断检视咨询关系去认识和理解来访者,也通过建立这种安全、信任和支持性的关系,让来访者的心理功能得到再发展;在心理教育中,心理学教育者会将问题、现象和规律进行概念化,提取出较容易理解和实践的部分,以便于传播和操作。

而对主导者能力要求方面,心理咨询师需要较多的理论和知识的积累,个人心理情结的修通即个人体验、系统的受训和持续的专业成长。在这基础上还要具备共情理解的能力、悬浮注意的能力、耐受未知和模糊不清的能力等。心理教育者也需要较多的理论和知识的积累,并且要有将理论和知识进行结构化的能力,将专业术语日常化的能力,一定的现场把控能力,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调动受众的热情和注意的能力等。

综上所述,由于心理教育与心理咨询所需要具备的能力各有不同,所以,优秀的咨询师不一定同时也能很好地驾驭心理教育的工作,反之亦然,但是,能够同时在这两种工作中切换角色的专业工作者也有很多,例如许多大学教师,他们在大学教课的同时也是学校咨询中心的咨询师。

心理咨询与心理教育不能说谁比谁更好,谁比谁更具优势,它们都各自存在优点和缺陷,我们应该根据不同的情况、不同的性格、不同的能力进行判断和选择。

心理咨询中,来访者可以借助咨询关系由浅入深地认识和理解自己,并从中获取成长的力量。心理咨询可以让来访者的心理更加成熟,能够在社会期待和自我需要之间找到舒适区,找到平衡。心理咨询让来访者更容易建立亲密关系,并在亲密关系中受益。心理咨询让来访者的内心更加自由,经常感到内心充满力量。

除了这些,心理咨询还存在着一些局限性。首先,由于咨询师的时间和精力的限制,能够提供咨询的时间是有限的,加上心理咨询费用不是所有人都能承担,这使得心理咨询只能作为小众人群的选择。其次,在心理咨询的过程中,来访者会体验到种种此前被压抑的不适情绪,这并不好受。咨询师处在中立的位置,不会给来访者明确的建议和指导,这往往让那些混淆了心理咨询和心理教育的来访者感到失望和愤怒。最后,心理咨询的起效缓慢,常常需要投入一段较长的时间,但是当来访者过于焦虑时,就会很难投入这样的咨询关系,更无法忍受咨询初期的模糊不清和不确定感,使得那些需要被帮助的来访者,很难通过心理咨询获益。

心理教育可以快速、广泛地传播相关知识和理论,让尽量多的人能够了解心理学知识,推广心理学,让更多的人受到心理学带来的积极影响,也让人在现实生活中,能够从心理学的视角去思考和看待问题。心理教育可以解决一些较浅层的心理问题,比如纠正局限性的信念、缓解负面情绪、正确看待自己,等等。心理教育在费用方面会比心理咨询低一点,也更经济实惠。此外还有些具有娱乐性的电视或电台的节目,通过观看别人的难处、困境和不幸遭遇,会给人带来一定的优越感和幸福感。

心理教育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心理教育很难帮助解决个性化、较为复杂的心理问题。当受众的理解能力有局限时,可能会曲解教育者的本意,反而走入心理自助的误区。心理教育的起效会比较快,但是效果难以持久。专家的权威感会带给人们心理安全感,这种安全感很容易让人快速平静下来,从而不再感到焦虑,也有可能很快就知道了自己问题的根源所在,也会让人找到确定感。但是知道根源与问题解决不是对等的,知道了问题的根源,并不会带来问题的解决,即不等于问题就被解决了,就好比一个人知道了自己肚子不舒服是因为消化不良,并不会带来消化不良症状的消失,仍然需要一段时间的专业帮助和自身的努力才能真正解决问题。

心理咨询是解决问题的,心理教育是提升人的心理素质的。心理教育是面对所有健康的人,而心理咨询只面对一部分有问题的人。

心理咨询转向心理教育和心理教育转向心理咨询,两者之间也是容易过渡的。那么现在我们要谈为什么心理咨询要转向心理教育。

心理咨询进入中国这 20 年来,我们并没有打开市场,并没有让全中国人民都享受到心理咨询的福利,这个专业没有做到。

没有做到的背后其实有一个巨大的因素,不光是科普不到位,更是文化的问题。中国人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的方式更倾向于教育的方式,就是我愿意去学习,去参加一个课程,从而改变自己,但是我不愿意你来帮我开导,通过我去找你做咨询来解决我的问题。

我们应该去寻找这种本土性的心理咨询。大家报名来上课,学习心理知识和心理学方法,学习怎么样能更好地解决生活上的问题,怎样更好地经营自己的生活。这是心理咨询转向心理教育的原因。

而且,上课在人们看来,购买的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产品,但若买的是咨询,就是让咨询师和你聊天,聊天是一个产品吗?聊天不是产品,为了聊天而花出去的钱始终让人感觉是亏的,但是,花钱上课不是亏的。上课卖的是课,上课往往带着书本,而书本里包含了许多知识。但聊天没有书本没有知识,它不能成为产品,这是两者之间最大的和根本性的区别。因此心理咨询一直很难打开市场。

实际上,我们班组就要这样形象化,要把这一步叫作中国特色的心理咨询道路,就是上课。 BkZGXpqF0ydPT77LREiQJopj1gOmLi0ZgeHbdVIUlxZG4hax/ohmtFxFi87OuA25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