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节
这些“坑”,不要踩

忍不住吼孩子,吼完了又后悔,怎么办?

随着孩子逐渐长大,他们开始有自己的主意了,甚至慢慢变得有些执拗和叛逆。一件小事情,父母好说歹说孩子就是不听,有时候父母实在忍不住了,于是就吼了孩子,可是每次吼完孩子后,都十分后悔,觉得自己应该做个温柔有耐心的父母。

如今不少父母都陷入了这样的困境:明明知道吼孩子不对,会给孩子带来精神伤害,但是实在忍不住!不吼孩子,自己就会憋出内伤!

1.吼孩子的危害,远比我们想象中要大

父母吼孩子时,常常伴随着强烈的情绪。常见的体罚伤害的是儿童的身体,其痛苦可能是短暂的,但是吼骂带来的精神伤害却是长久的,并且它更具隐蔽性,因为无法量化,所以更容易被人忽视。

哈佛医学院精神病学副教授马丁·泰彻就曾与波士顿儿童医院合作,对父母言语攻击孩子会对孩子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2009年,泰彻通过核磁共振和弥散长量成像技术分析了曾经遭受过语言暴力的成年人的大脑,发现这些小时候受过语言暴力的人,韦尼克区(负责理解口语)和前额叶之间的大脑连接减少。他们的言语智商只有112分,比小时候没有遭受过语言暴力的人(124分)要低。

因此泰彻说:“这些孩子并没有发挥出他们的语言潜能。”

如果孩子的语言理解、表达、沟通上伴有障碍,会导致孩子无法很好地理解他人和表达自己,这也会对孩子适应社会生活的需求增加难度。

2.忍不住吼了孩子,事后“情感急救”三步骤

比较理想的情况是,我们可以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在发生冲突矛盾的时候做到不吼孩子。那么如果忍不住还是吼了孩子,我们应该怎么做事后的情感修复呢?

(1)承认错误,主动沟通

向孩子诚恳地表达自己的歉意,这也是我们给孩子树立的榜样和示范。“对不起,宝贝。刚才妈妈那样的沟通方式是不正确的,是不是吓到你了?妈妈心里也很难受,我们抱一抱吧!对不起。”

(2)把自责变成一次与孩子互相了解的机会

有一部分父母在吼完孩子后会深深地自责,但是自责并不能解决问题,把感受憋在自己的心里会让事情变得更糟。与其这样,不如把自责转变成一次与孩子互相了解的好机会。

等孩子的情绪稍微稳定一些,和孩子谈谈你的感受。用温和的态度告诉孩子为什么自己会生气,同时明确地告诉孩子你内心的期待。比如,和孩子说:“我看到你在床上蹦,很担心你会磕碰到床头柜或者摔下来。妈妈很爱你,但是这样的行为是不可以的。我们可以去公园和宽广的地方蹦。”

我们可以引导孩子看到对方,而不仅是他自己。同样,我们也应该让孩子有机会说一说他的想法,他为什么想要这样做?如果这个行为不被允许,那么他还有其他的好主意吗?

(3)慢下来,和孩子一起度过情感低谷期

我们吼完孩子后,孩子可能会情绪低落,不说话,或者愤怒。父母慢下来,静静地陪在孩子身边,陪孩子渡过情绪低落期也是很重要的。

深呼吸,让自己放松下来。如果孩子愿意,抱抱孩子,我们温柔的肩膀会给孩子力量。如果孩子还不愿意拥抱,就静静地陪伴他,直到他平复下来。我们要让孩子明白,爸爸妈妈永远爱他,也会在最难的时刻陪伴他一起度过。

3.使用“元认知”重建亲子沟通,成为不吼孩子的成长型父母

除了吼骂孩子后要做情感急救,我们还要学习怎样才能更好地与孩子进行亲子沟通,避免再次发生吼孩子的情况。

“元认知”这一词,最早由斯坦福大学教授约翰·弗拉维尔提出。简单来说,“元认知”是对自己的思考和学习过程的认知、理解和监控。大家都听过《论语》中曾子的名言“吾日三省吾身”,这正是元认知能力的表现。

那么我们如何用元认知监控自己的怒吼呢?我推荐父母可以用“元认知记录法”,有效监控并理解、调整我们对孩子的怒吼。

元认知记录法包括“一记、二找、三调整”三个步骤。

(1)一记

一记就是记录自己每一次怒吼的细节。孩子具体做了什么事情,让我们爆发情绪了?我们发脾气除了和孩子有关之外,有没有自己的原因?记录怒吼的细节,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进而帮助我们控制坏情绪。

(2)二找

从记录中找出规律,自己在什么时间、什么情况下最容易怒吼?是在自己下班后又累又饿的时候吗?是在自己早上着急出门,而孩子又磨蹭的时候吗?

(3)三调整

根据客观记录和找出的规律,我们需要做三点调整。

调整时间,避免状态不好时带孩子

尽量避免在自己高频率发脾气的时间段带孩子,可以在自己状态不好时去吃点东西、稍做休息调整后再来和孩子玩。或者想想自己能否做出相对应的调整,比如预留出时间,减少自己的情绪失控。

总之,在我们情绪快失控时,跳出来问问自己:你的身体发生了什么?为何对孩子的行为有这样的反应?如何才能彻底解决问题?

只有父母经常反思自己,才能做到认可和监控自我的情绪,而不是任由情绪失控。

如果你实在是太累了,无法做到停止对孩子怒吼,那么就选择暂时离开吧。确保孩子在一个安全的环境里,告诉孩子自己有点累了,需要去另一个房间休息一下,10分钟之后再回来找他。

如果家里有其他照料人,也可以互相帮忙,让一个人照顾孩子,调节一下自己的情绪。

调整过程,及时表达情绪

情绪就像一条河流,总是持续往前走。当情绪没有及时排解,就会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直到一发不可收拾。

情绪并不需要压抑、掩饰、逃避,如果我们可以察觉到自己情绪的变化,并将自己的感受及时表达出来,那么我们就能更好地控制自己的脾气,更了解自己,也给了孩子了解我们的机会。

和孩子描述你的感受,疏导自己的情绪的同时,你还可以打开一扇“窗户”,让孩子可以看到你。

调整互动方式,让孩子学习承担应有的后果

孩子玩闹时把杯子打破了,杯子会发出巨大的声响,心爱的杯子成了碎片,孩子也无法使用这个杯子了。这个过程伴随着有逻辑的自然结果,本身已经具有强大的震慑力。法国著名的教育家卢梭曾经说:儿童所受到的惩罚,只应是他的过失所招来的自然后果。

当我们尝试让孩子承担应有的后果,而不是吼骂、责备时,孩子也会从中学习自然后果背后的因果关系,他们会从中吸取教训,避免下次再出现同样的问题。

http://datasource.d.ireader.com/files/12912837.zip?v=1686841212

点击链接,领取元认知记录表的电子版资源。

奖励,却让孩子成了“白眼狼”

小案例

我的邻居小陈,经常需要加班。他的孩子5岁,因为小陈陪孩子时间少,总觉得有些愧疚。于是小陈就对孩子说:“每次爸爸下班回家,如果你把家里收拾干净,我就给你带你最爱吃的零食。”

有一次,小陈因为公司琐事,回家忘记买零食了。结果孩子很生气,哭着质问爸爸:“你凭什么不给我带零食?”小陈心里五味杂陈,本来只是想弥补陪伴的缺失,让孩子高兴一下,没想到孩子却成了“白眼狼”。

小陈的例子让我想到了“德西效应”,这是心理学家德西在1971年做的实验,他通过研究发现:当一个人进行一项愉快的活动时,若给他提供奖励,反而会减少这项活动对他内在的吸引力。

小陈正是因为给孩子提供不恰当的外部动力,因此导致了截然相反的效果。

“德西效应”值得引起我们的反思。一个5岁的孩子,正处于对日常生活非常感兴趣的阶段。如果我们细心观察就不难发觉,孩子对模拟大人的日常生活有着无限的激情和动力,他们学着像大人一样“做饭”(过家家),像大人一样照顾“洋娃娃”(照顾小妹妹)。他们所做的一切,就是希望能和我们一样。而完成日常家务活,对孩子来说本身就带有极大的愉悦感和满足感。

奖励的根本逻辑和原理,就是通过给予孩子一个行为目标,达成后孩子会获得奖励,为了得到持续的奖励,孩子会持续保持良好的行为。

但是如果孩子没有了奖励,孩子就很难持续好的行为。因为我们对孩子的某一行为给予连续的奖励,会使孩子对奖励产生依赖,一旦奖励减少或消失,就会在客观上起到一种与奖励相反的效果。

即使我们一直给孩子提供奖励,孩子也不会因此而满足,他的焦点会放在奖励上,而不是行为本身。孩子总想要得到更多的奖励,如果不能得到,意味着孩子所做的积极行为在短时间内就会失效。

这也是为什么给孩子奖励,起初还有点效果,后来却没有什么用的主要原因。

1.这三个方法,比奖励更有用

(1)创造环境让孩子自己做,自我激励比物质奖励更有用

我曾在蒙台梭利环境带班的时候,见过一个叫西西的小女孩,她大概20个月左右。当我第一次给她示范了贴工盒 的工作之后,连续好几天,她每天来到学校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去做贴工盒的工作。每次将各种形状用胶水按压,贴在纸上后,她总会很开心。她会拿着她的“作品”,跑过来,说:“这是我贴的!”然后微笑着看着你。

其实我们不需要做什么,孩子做好了一件事情,他的内在已经受到奖励了,他很开心,很满足,这本身就是非常好的奖励。

儿童不需要别人告诉他事情该如何做,一个自由的心灵需要自由地选择和从事自己的工作。但在完成工作之后,儿童的成果也需要被成人看见。这种奖励是孩子的自我奖励,他们自由自在地进行工作,就已经是孩子的自我奖励了。

孩子是可以自我教育和自我激励的,在一个自由发展的环境中,我们能见到绽放其心灵能量的全新的孩子:他们有高度的专注力和敏锐的观察力,乐于“工作”并从中获得内在的满足,有秩序感、自发的纪律性和自我控制能力,懂得尊重与关爱他人,爱护环境。

养育的重点不在于给孩子提供物质丰富的奖励,而是能否给孩子创造一个积极的、有准备的环境。提供适合孩子的、富有挑战性又丰富有趣的活动和工作,使他产生兴趣,在过程中他会获得经验、知识、技巧、概念。他会意识到自己的成功,并为这种成功感到愉快、满足、自豪。

这些积极的体验,能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如此,孩子很容易就在行动中完成了自我激励。这种自我激励是极其重要的,因为它是响应孩子生命里对学习的渴求。孩子会通过自发的学习,体验成功的感觉,这种自信将会伴随孩子,帮助他克服未来人生中面对的各种挑战。

(2)用心关注孩子做事的过程,比奖励更有用

在孩子用感官体验探索时,奖励和惩罚似乎能起到非常好的激励作用。为了得到奖励,孩子会运用大脑去记忆新的内容,但同时孩子也会逐渐丧失用评估过程去学习的能力。

因此,我们要鼓励孩子多用评估过程去看待问题。比如,我们可以和孩子说:“今天茶几上有水,我看到你用纸巾将它擦干了。现在茶几好干净啊,谢谢你!”

当孩子拿了画好的画过来,比起“好棒!这是我见过的最漂亮的画了”这些夸张的赞美,客观地描述可能会让孩子更满足并持续创作。比如,可以说:“嗯,我看到了你用红色的颜料画出了长长的线,把红色和白色混合在一起,变成了一种新的颜色!”

客观地描述过程,可以让孩子关注到事情本身,关注到自己可以帮助别人,让孩子将眼光更多地放在自己的内在,孩子不断体验着和享受着做事情本身带来的愉悦,也会对做的事情有可控感,然后会有信心继续努力。

(3)平衡奖励和限制,把奖励变成日常仪式

在现实生活中,许多父母会把吃糖、吃雪糕等活动变成一种奖励。因为这些活动需要给予限制,在平时不能给太多。与其这样,不如明确地告诉孩子限制,不要将限制和奖励等同起来。

我们可以和孩子商量每周的“雪糕日”“游乐场日”“糖果日”。这样孩子能更清楚地知道规则,并且期待这个有仪式感的日子的到来。

孩子知道什么时候应该做什么事。从短期看,看似是限制,但是从长期来看,能让孩子更信任父母。

我们要尊重孩子、了解孩子,只有尊重他们、了解他们,我们才有可能教育他,一味地奖励对孩子百害而无一益。就像玛利亚·蒙台梭利博士所说的,“教育是对生命的辅助”。在生命的初始就进行教育,才能真正改变当今及未来的社会。 3GEVB5D4FB13/cQ5HhVf5AcpcjF0k3/zhPigfNTxxhLY5jZfc6Cma0PUmRwSU3/+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