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读懂孩子,化解社交和如厕的5个棘手问题

“人来疯”还是“躲起来”?——提高“社交商”,不同气质的孩子使用方法大不同

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叫“因材施教”。

——陶行知

小观察

我的朋友有一对5岁的双胞胎,两个孩子从小在同样的家庭环境里长大,父母养育孩子的方式也基本一致,但是两个孩子的性格截然不同。

面对同样的社交冲突,比如,被其他孩子抢玩具,姐姐会采取主动行动,她会一把抢过玩具,大声地说:“这是我的,你不能抢我的玩具!”而妹妹正好相反,她的方式是号啕大哭,等待姐姐或者其他家人来帮忙。

以前人们总说孩子是一张白纸,但当我真正成为一个幼儿教育领域的工作者,在十余年里接触过很多孩子后,我越来越觉得:孩子生下来并非是一张白纸。

尽管后天家庭环境会极大地改变孩子,但是越来越多的科学研究证明,婴儿生下来,就已经带着各自与众不同的性格特点。

家里有新客来访,有些孩子是“人来疯”的自来熟,而有些孩子却是“躲起来”的慢热者。这些,都是孩子们生下来就带有的“先天气质”。

孩子的性格特点及思维行动方式可谓天差地别,如果我们想要帮助他们提高社交能力,就需要了解孩子的独特性,看到他们不同的气质类型,才能真正给予有效的帮助。

1.了解孩子性格所属的气质维度

气质类型有很多流派,但最为全面的,应该属19世纪60年代由美国心理学家托马斯和儿童心理学家切斯做的儿童气质研究。

托马斯和切斯博士用14年时间,对141名新生儿进行追踪研究,最终得出以9个维度来衡量孩子的气质类型。

续表

对比以上9个维度,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孩子是一个怎样的人。气质类型没有好坏之分,它是人天生带来的气质。了解孩子气质的9个维度,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因材施教。

如果孩子属于气质类型维度里“适应性低”“反应强度大”的类型,而我们为了让他更快融入新环境,就把孩子向外推,你会发现孩子不会变得积极主动,反而会更往后退缩。

如果个性文静的妈妈,希望从小培养孩子的美感和艺术气质,于是经常带孩子去参加音乐会,参观博物馆,学习茶艺和书法,但是孩子属于气质类型维度里“活动水平高”的类型,给孩子选择茶艺和书法这种比较安静的活动,你大概率会对孩子的反应感到失望。因为孩子经常会坐不住、跑、闹,甚至开始“捣乱”。如果孩子长期处在消极负面的评价中,他会觉得自己是个没有价值的人。

因此,如果我们能根据孩子气质维度的不同,因材施教,那么孩子的成长就会更快乐。现在我们就来聊聊,如何帮助不同气质维度的孩子提高自己的“社交商”,让他和伙伴更好地学习和玩耍。

2.帮助各种气质维度的孩子提高“社交商”

(1)如果你的孩子活动量大、活泼好动

这类型的孩子,我们需要帮助他消耗多余的精力,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以及对他人的影响是社交的重点。

这类型的孩子很容易兴奋,当他开心地把别的孩子抱得很紧时,我们可以说:你好喜欢这个小朋友啊,我们可以轻轻地和他握个手,他可能会感觉更舒服哦!

当孩子好奇地想去拿其他孩子的玩具时,我们可以提醒他:这不是你的玩具,如果你要玩可以先问问对方是否同意,不然他会难过的。

通过语言,帮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行为,给他人带来的影响,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界限,找到更合适的方式与他人互动。

在生活中,我们也需要给予活动量大的孩子更多体能活动空间,让孩子消耗多余的精力,满足他生理的需求。体能类、竞技类和控制类的游戏,是能促进社交发展的游戏,非常适合他们。

①体能类的游戏:老鹰抓小鸡、放风筝、抢板凳。

②竞技类游戏:玩平衡车、跳绳、踢球。

③自我控制类游戏:一二三木头人、二人三足。

(2)如果你的孩子容易退缩、对人际交往比较敏感

这类型的孩子需要更多的“热身运动”,他们需要花更多的时间观察环境里的人和事,需要不断确认环境,直到感觉环境是安全的、可靠的才会慢慢开始社交和行动。面对这样的孩子,给予他们提前热身的时间和循序渐进的“递梯子”引导十分重要。

提前热身

每次我们带这类孩子参加聚会或者活动时,可以先带孩子去目的地,和孩子先在那里玩一会儿,让孩子提前适应环境。

这样慢热型的孩子不会因一下子需要面对很多人而产生社交压力,而是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样的方式能让他感觉安心,并且有一种掌控感,帮助他更好地与他人社交。

递梯子

害羞、易退缩的孩子需要父母更多的耐心、陪伴和相信。采取“递梯子”式的陪伴,可以帮助孩子逐步完成社交挑战,获取自信,并相信自己是一个有能力的人。一把梯子,从底部到顶部,有很长的距离,要到达顶部并不容易。但是如果我们分解难度,循序渐进地帮助孩子,孩子就会不知不觉完成挑战。

当孩子面对新的环境、新的挑战,选择退缩时,我们可以按照下面的方式“递梯子”。

抱着孩子,帮他说出内心的感受。“新的环境和朋友,让你有点害怕,是吗?”(接纳孩子,帮助孩子认识自己的感受)

“我们可以先在旁边看一看,看看别人是怎么做的。”(帮助孩子找到排解社交焦虑的方法)

当孩子看了一段时间,稍微放下紧张之后,我们可以说:“上次你去参加一个派对,一开始也是很紧张,后来我们不是也交到很多好朋友吗?”(让孩子回顾成功的经验,唤起信心)

观察孩子,给予孩子时间,直到他愿意迈出第一步。当孩子愿意迈出第一步时,不要忘记给孩子鼓励!(陪伴、相信、正向循环)

如此,慢热型的孩子就会一步一步地打开自己,和他人更好地互动交流。

(3)如果你的孩子主动好奇、适应度高

提高孩子的自我警惕度,培养其做出独立判断,是这类型孩子社交的重点。

很多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主动、对事物好奇、适应能力强,社交能力很好,也就没大人什么事了,让孩子自己去玩就好。

但是事实上,这类型的孩子,反而容易成为“问题孩子”。因为这类型的孩子很容易融入环境,随环境做出改变。

如果这类型孩子遇上其他品性比较差的问题孩子,他也很容易融入环境并被同化,价值观也容易产生偏差。而且低龄段的孩子,也容易和陌生人亲近,没有危机意识。

因此养育这类型的孩子,我们的重点要放在以下方面。

①鼓励孩子多多输出自己的见解,多问孩子:“你是怎么想的?”“你对这件事怎么看?”

②通过“过家家”的方式,和孩子进行情景演练,预知可能会遇到的问题,让孩子看到事物的两面性。

(4)如果你的孩子情绪反应强、坚持度比较高

培养孩子的同理心,帮助他们读懂“社交信号”很重要。

遇到一点小事情,就容易发脾气的孩子,情绪的反应比较强,我们需要帮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情绪以及他人表现出来的“社交信号”。

比如,如果孩子大吼大叫的时候遭到另外一个孩子的白眼,孩子是否能够意识到,并且停止大吼大叫?对方的反应,就是一种强有力的“社交信号”。

如果不能读懂这种“社交信号”,孩子仍然我行我素,坚持做自己,长此以往会影响孩子的社交。发出“社交信号”,不是孩子天生就会的,而是通过后天与他人的互动中习得的。帮助情绪反应强、坚持度高的孩子意识到这一点,让他们用更适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和需求,能让孩子更同理他人。

引导孩子专心听别人说话

如果孩子没有听,我们可以多次重复。

帮助孩子留意他人的行为,洞察“社交信号”

试着理解别人行为背后传递的原因。比如,“我看到那个小朋友的脸都黑了,他可能不大喜欢你一来就把他的玩具拿走”。

想象别人的感受

比如,“小朋友的玩具被抢走了,他觉得特别难过”。

用更恰当的方式回应

比如,我们可以问问这个小朋友:“我可以和你交换玩具吗?”

在不断练习中,孩子会变得越来越同理他人,他也能更加敏锐地观察到别人的“社交信号”,调整自己互动的方式,让自己的需求更容易得到满足。他也会开动脑筋想办法,让自己成为一个更加积极主动的孩子。

3.四大技巧,帮助孩子快速加入伙伴当中

有些孩子可以很自然地加入其他小伙伴的游戏中一起互动,而有些孩子“万事开头难”,好不容易鼓起勇气,却被拒绝了,这会让他们很挫败。

我们可以引导孩子,给予孩子一些简单的策略,帮助孩子更好更快速地融入伙伴中。

(1)先观察、等待、聆听

看看别人是怎么玩的,听听别人在说什么、做什么,了解游戏的规则。

(2)从一个孩子开始

鼓励孩子寻找一个看起来“好说话”的小伙伴,而不是全部的小伙伴。可以和那个小朋友说:“我能和你一起玩吗?”

(3)用非正式的方式直接加入

比如,别人在玩你追我赶的游戏时,孩子也加入进去在后面跑一跑,很容易就融入了。

(4)在家中通过角色扮演,练习加入伙伴当中

比如,在家玩过家家、乐高的时候,模拟玩偶之间一起玩滑梯的互动。而这就是父母示范如何用语言表达,自然加入他人活动的好时机。

扫码关注【玫瑶老师】,回复关键词“气质类型”了解更多气质类型在孩子不同年龄段的表现,更好地做到因材施教。

孩子被打了,要教他打回去吗?——三招化解“被打魔咒”

小测试

孩子在小区里玩耍,碰上一个年长一点的小哥哥,小哥哥会抢孩子的玩具,还打人。你的孩子被打后,什么都不会说,只会哇哇大哭。这让人既心疼,又着急!遇上这种情况,你的做法是:

A.太气人了,一定要教孩子打回去!

B.第一时间阻止打人行为,并安抚孩子的情绪。虽然觉得生气,但不会纠缠太多,然后尽快带孩子离开。

每个孩子都是父母的心肝宝贝,孩子被打,经常让我们既生气,又心疼。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应该如何处理才能更好呢?

1.孩子被打,教他打回去还是快走开?

(1)打回去?

教孩子打回去,“有来有往”,这听起来很公平,没毛病,但是如果仔细分析,我们会发现存在两个问题。

“打回去”容易变成煽风点火,把问题扩大化

若家长在旁教孩子“打回去”,很容易演变成大人之间的战争。一旦这种战争点燃,就会发生两个大人在孩子面前大打出手的情况,造成的后果会比较严重。因为大人情绪失控,带来的风险是难以预估的,就像一团火,烧起来了就控制不住了。这并不能帮助孩子思考下次如何解决冲突,一些低龄的孩子甚至会产生害怕、恐惧的心理。

“打回去”容易让孩子误认为这是解决冲突的正确方式

如果鼓励孩子被打了之后就打回去,孩子可能会觉得打人是解决冲突的正确方式。而对孩子来说,他很难分辨什么情况下用打回去的方式,什么情况下则不需这么做。要是孩子生活在多子女的家庭中,兄弟姐妹发生冲突时,被教育“打回去”的孩子,也可能会用这样的方式解决兄弟姐妹之间的冲突。

如果孩子未来遇到比自己强大的对手,孩子还是选择“打回去”,那么结果可能不会很理想。力量悬殊时,小白兔遇上大老虎,乖乖避开才是聪明的做法。

(2)不还手?

若教孩子不还手,很多父母又会有想法了,如果孩子不懂得反抗,那他是不是会越来越自卑,越来越不知道保护自己呢?

根据我十几年的从业经验,我发现一件有意思的事情。经常是A孩子打了B孩子,但是B孩子并没有觉得委屈、难过和愤怒,还是会主动找A孩子玩。

因此,我认为我们不要轻易地下定义,觉得孩子被欺负了,必须要还手反击。事实上,如果孩子并没有感觉自己被欺负,也没有任何负面、消极的情绪,那么我们就没有必要去引导孩子“打回去”。

孩子和孩子之间有他们相处的模式,他们友谊的发展是很自然天真的。社交也是在这个过程当中被建立起来的,如果我们过度干涉,就会影响孩子,并成为他们社交的阻碍。

当然,如果孩子真的被欺负了,那就不是一味躲避能解决的问题了。教孩子适当闪躲、自我保护、义正词严地指出对方的错误行为、寻找父母和老师的帮助等,这些都是我们支持孩子的方式,这会成为孩子背后强大的力量和精神堡垒。

那么作为父母,我们应该如何引导孩子,让孩子做到更加勇敢地保护自己呢?

2.三个方法,轻松教孩子化解“被打魔咒”

(1)“先礼后兵”三步走

孩子在4岁的时候,我曾问她,如果有小朋友打你,或者抢你的东西,你会怎么办呢?以下是她与我的一段对话。

孩子:“他这样做是不对的!不可以。”

我:“可是哥哥就想玩你手上的东西呢?”

孩子:“这个玩具是我的,我有权利选择要不要和别人分享。如果我不同意,那么他也不能抢啊!”

我:“可是哥哥特别想玩,他还打你,怎么办?”

孩子:“那我就打回去!”

我:“然后呢?”

孩子:“然后我就哭啊!”

我忍不住笑了。孩子的话虽然稚嫩,却有一套属于自己的解决方式。我将她如何处理“被打”的过程,拆解为“先礼后兵”的三个步骤。

步骤一,好好和别人讲道理。(基本的礼仪)

步骤二,绝不先动手,但是别人动手了,一定要反抗。(基本的反抗)

步骤三,哭,争取别人最大的同情和帮助。(基本的求助)

这三个步骤很简单,孩子也很容易就学会。当然,我们并不是要教孩子每次都真的“打回去”。

我们可以说:“如果你再打我,我会打回去!”“我警告你,你这样做让我很生气!”类似这样的语言,总之就是表达一种反抗和威慑力,阻止对方继续做下去。

平时和孩子在家时,我们可以通过场景演练,教孩子如何大声说“不”。鼓励孩子大声说出自己的想法:不要打我!这样做是不对的!

通过多次演练后,下次孩子遇到被打的情况,就不会不知所措了。

语言是有力量的,一个勇于表达自己的孩子,可以让别人感受到一种气场和震慑。中国有句老话说“柿子挑软的捏”,拥有“不好欺负的气场”,一定会成为孩子保护自己的有力武器。

(2)冲突后和孩子复盘总结

在孩子们的冲突结束后,我们可以和孩子回溯冲突的过程,引导孩子下次遇到这样的冲突时应该如何解决。让孩子们去思考,而不是给予孩子一个方案,告诉孩子应该做什么,或者不应该做什么。

我们可以问孩子,引出孩子对这件事情的看法。让孩子思考,是什么导致了冲突的发生?孩子的感觉是什么?其他人对这种情况有什么样的感觉?

若下次遇到这样的问题,他又会怎么想?有什么方法可以让想法更好地落实?

我们用一种开放性的思维去引导孩子,把重点放在过程上,而不是讨论某一个具体的结论。

用这样开放性的思维引导孩子,你会发现:孩子可以想出非常多的解决办法!

如此,我们教给孩子的是一种帮助他们处理人际关系的思考方式。他们也会对自己更有信心,明白自己的决定,清楚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3)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说“不”的能力

懦弱的孩子,更容易被欺负。如果我们想让孩子成为一个独立、有想法、不容易被欺负的人,那么在和孩子相处的过程中,我们就应当支持孩子做自己,让他们成为一个有意志力的人。

这并不容易,因为在生活中我们经常用我们的“好心”破坏孩子的意志力。

比如,当我们和孩子说:“宝宝,你今天想穿裤子还是裙子呢?”孩子说:“穿裙子吧!”然后你又说:“今天好像起风了,我们还是穿裤子吧!”

孩子吃了几口苹果说:“我不吃了,我饱了。”然后你又说:“啊,这个苹果看起来很好吃啊!闻起来多香啊!不信你再吃几口看看。”

久而久之,孩子就不会再坚持,慢慢地,他的意志力就被磨灭了。他会觉得:我为什么要有自己的意见呢?说了也没用,你来决定就好了。

一个不懂得说“不”的孩子,在未来成长的道路上,会活得很辛苦。这种社会能力如果在小的时候就被剥夺了,那么未来是需要花很多能量才能重新获取的。

而一个敢于说“不”的孩子,会更坚强、更有力量,他有自己的坚持,并且能诚实、勇敢地表达自己真正的想法。这样的孩子,更容易接纳他人,同时还能更好地和自己相处。

孩子动不动就抓人、咬人、打人?——你的“容器”设置错误了

小观察

快两岁的小宝,最近一段时间开始经常性地打人、抓人,而且动手时没有一点征兆。比如,孩子有件事情没有做好,有点着急,爸爸到他旁边询问,他毫无预兆地就打了爸爸一下。上早教班,小朋友们本来各玩各的,一切安然无恙,可他经常突然地去抓小朋友的脸。

为了解决孩子这个问题,爸爸妈妈试过打他的手、罚站、严厉批评,也试过不理睬、侧面鼓励引导,但是作用并不大。孩子1岁多的时候并没出现过这样的情况,孩子到底是怎么回事,父母又该如何引导呢?

1.孩子打人、咬人,背后有两大原因

(1)“问题行为”是大脑信息处理的本能反应

孩子的情绪说来就来,这与大脑杏仁核发育有关。“杏仁核”支配着孩子对外界情绪的本能反应。比如,孩子有什么事不顺意,就会本能地做出情绪反应。孩子甚至还没有经过思考,就动手了。

而孩子控制思考、计划、思维、执行力、自我控制的大脑“前额叶”区域,发育相当晚。差不多在孩子两三岁的时候开始发育,6岁达到顶峰,直到25岁才全部发育完成。所以我们会看到一个两岁的孩子经常动手打人,而事实上很多时候他都不知道自己已经动手打人了。

(2)成人不正确的示范,会加重孩子的行为问题

我们还要思考是不是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我们在不经意间做了一些不好的示范。比如,打手心和罚站。当我们用这样的方式教育孩子,其实并不会有好的效果,因为孩子吸收到了错误的方式。他或许会认为这是人与人之间正确的互动方式。

如果我们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用尊重孩子的方式和他相处,孩子耳濡目染就会学习用更温柔的方式与世界互动。

2.“容器”——为孩子设置持续性、一致性的规则和底线

面对孩子具有攻击性的行为,设置底线是很重要的,这可以帮助孩子更有安全感。如果没有底线的话,孩子并不知道什么可以做,什么不能做。他会反复做出冲突的行为,因为他们要不断地去试探攻击性行为的底线。而我们给孩子设立规则,其实就是给孩子一个“容器”。

孩子并不能做什么事都随心所欲,而是在一定的范围内享有自由。在这个“容器”里,孩子能感觉到妈妈是在保护自己。

比如,孩子想要的东西没有拿到,可以用嘴巴说,但是不能咬人、打人。明确告诉孩子限制的事情,会帮助他们规范自己的行为。

根据孩子行为的不同,“容器”的设置有强也有弱。比如孩子吃饭的时候总是要玩玩具,不好好吃。那么在孩子吃饭之前就需要做好规则,并且在平时也需要多次强调。那么这个“容器”就会比较牢固。

很多孩子会做出咬人、推人、抓人等行为,但是其实这些孩子胆子很小,他们需要成人更多的关注和温柔。他们需要被设立底线,这样他们才能感觉到安全,感觉到基本的信任。

3.“预判、阻隔、行动”,破解孩子的攻击行为

(1)提前预判

如果孩子已经出现了一些攻击性的行为,或者父母观察到孩子在一些特定的场景,容易出现攻击性的行为。那么我们首先应该保持一颗敏感的心,对孩子有可能发生的攻击行为提前做出预判。

比较理想的做法是能够在冲突之前,制止攻击行为。比如,孩子抓人、打人之前我们就制止他做打人的动作。2~5岁的孩子,可能会因为冲突产生愤怒情绪,但是我们要教导孩子不能打人,可以用嘴巴来表达愤怒的情绪。

(2)用手阻隔

当孩子举手要打人、抓人时,我们要用手阻隔,而不是抓住孩子。

比如,孩子伸手要抓我们的脸,我们的身体就往后躲,同时以最快的速度伸出一只手挡住脸,不让孩子抓到。然后看着孩子的眼睛告诉他:“脸不能抓!”(语气严肃、话语简洁)

如果孩子是抓其他人,我们可以把手掌张开,挡住孩子,阻止孩子的攻击行为。接着我们用眼睛看着孩子,坚定地说“要轻轻地”。(话语简短、正面)

我发现当孩子做出攻击行为,或者我们想要制止孩子做不允许的事情时,用手阻隔的方式比直接用手抓住孩子、抱起孩子要有效得多。

因为当我们直接和孩子的身体接触,如抓住孩子的手、直接抱走等,通常速度都很快。“快”意味着向前冲,力度容易控制不好,这种力度容易传递愤怒的力量。许多孩子在这个时候就会马上哭了。孩子哭的时候会挣扎,我们不知不觉就会更用力抓住孩子。而你越用力,孩子就越撒泼打滚。大家的情绪都被引爆,冲突加剧。

然而我们并不是要和孩子对抗的,我们只是想告诉孩子我们的期望,而用手阻隔就可以做到这点,再加上我们一致、坚定的语言和眼神,是非常有力量的。

(3)采取行动

在阻止孩子的过程中,我们要不断地向孩子释放关于限制和规则的信息,孩子会明白我们的底线在哪里。重复几次之后,孩子就知道抓人是不好的行为。

接着我们给孩子提供选择,给予他等待接收信息的时间,让孩子去承担相对应的后果。

如果可以的话,尽量少用“不可以”“不行”之类的话语,除非孩子遇到一些危险的紧急情况。因为这种话语如果说多了,那么在孩子真正发生危险的时候,就会失去一定的效力和威严度。

4.在孩子最难的时候,和他在一起

孩子可能会挑战我们设置的“容器”,他们或许会哭闹、发脾气。我们可以让自己慢下来,把孩子带到安全区域,但这并不是惩罚,我们要尊重孩子,并和孩子进行交流,责怪并不能让孩子学习如何解决问题。

很多人在孩子不遵守规则时,使用让孩子面壁思过的方法,这点我个人并不认同。一个低龄的孩子,面壁思过时,他能够真正意识到自己犯了什么错误吗?我想答案是否定的。

在这个时候,其实孩子最需要的是我们和他待在一起。

我们只需要静静地和孩子待在一起,如果孩子愿意的话,我们可以安静地抱抱他。这种安静的拥抱是非常有力量的,孩子会感受到我们缓慢的呼吸,并逐渐让自己的情绪平复下来。

在这个过程中,成人同时也在给孩子做示范,我们如何让自己慢慢冷静下来,并且积极地去解决问题。

5.养娃没有固定模式,理解和爱是解决问题的钥匙

心理学里有个词叫“情绪躯体化”。意思就是说当人的情绪积累到一定程度又无法发泄时,常会借由异常的身体行为来表达。咬人就是其中一种。

中国有句老话,叫“咬牙切齿”,委屈、不甘,才会咬牙切齿。只不过成人的情绪控制力比较强,不会见人就咬而已。

而孩子的情绪反应总是很直接,他们只能通过肢体动作来表达。

解决冲突的技巧有很多种,但是最重要的、首当其冲的是要试着去理解孩子、接纳孩子。我们与孩子在情感上不是对立的状态,我们要和孩子一起面对问题,用正确的方式解决问题。

该训练孩子如厕吗?——这样如厕,大人孩子都轻松

孩子即将两岁时,有一部分父母会开始考虑让孩子学习如厕,但身边更多的父母是在孩子两岁半至三岁的时候,才开始帮助孩子做如厕训练的。

那么如厕训练什么时候开始比较好?我们又应该准备什么?如何做才可以更好地帮助孩子独立如厕呢?

美国儿科协会认为:想要成功地完成上厕所训练,孩子需要能够分辨出上厕所的感觉,并理解这种感觉所表达的含义,然后用语言向家长表达上厕所的意愿,直到最终完成上厕所的过程。

也就是说,如厕包含四点,分别是分辨感觉、理解含义、表达意愿,以及最重要的一点——如厕是一个过程。因此如厕不是一个突然的时间节点,不是孩子到了某个年龄段,我们才开始去训练的事情。

如果我们了解孩子如厕要经历的四个阶段,我们就会明白:孩子从出生开始,就已经在经历、体验大便和小便的感觉,而这其实也是孩子如厕的过程。

1.孩子如厕的四个阶段

①孩子首先能控制夜间不大便。

②孩子能逐渐控制白天的大便。

③孩子能逐渐控制白天的小便。

④孩子最后能控制夜间不小便。

总体来说,孩子们会先学会控制大便,然后慢慢才学会控制小便。这和我们的生理机制是息息相关的。因为小便是由膀胱控制的,大便则是由大肠控制的,而大肠的生理发育和髓鞘化程度要远早于膀胱。

这就不难理解我们看到很多“爱干净”的小宝宝,在很小的时候就不会在夜间把大便拉在身上了。如果他们把大便拉在身上,会感觉不舒服,并通过哭闹来表达。而当父母帮助宝宝把屁股清洗干净后,他就会停止哭闹。

可见,几个月的孩子就已经在学习分辨大便和小便的感觉了,只不过那时他们还不能理解大小便的含义,也并不会用语言表达出来。

2.三个方法,循序渐进让孩子轻松完成如厕训练

(1)使用棉布训练裤,让孩子真正感受如厕过程中的生理变化

一般而言,1岁半左右的宝宝,已经可以自主站立行走,也能听懂蹲下、坐下、起立这些简单的指令了。这时给孩子使用棉布的训练裤,会比单纯用尿不湿好很多。所谓的棉布训练裤,就是裆部有比较厚的、纯棉布的小内裤。穿上训练裤的孩子,如果尿了,是能够感受到湿湿的、热热的感觉的。训练裤裆部的棉布较厚,可以兜住一部分尿液,方便父母清理。

在孩子排泄完之后,我们要第一时间帮助孩子将排泄物清理好并把孩子的屁股擦洗干净。此时棉布训练裤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因为孩子能够第一时间将“尿了”与随后“湿湿的”的感觉结合起来。这种因果关系的体验会自然增长孩子如厕的经验,不需要父母频繁地提醒,孩子本身不舒服的感觉,就会很自然地提示他:去小马桶上大小便会更舒服。

(2)记录上厕所的时间,推算孩子的“如厕生理钟”

孩子穿上棉布训练裤,我们可以更直观地观察到孩子大小便的情况。如果我们可以将孩子大小便的时间进行简单记录,就能很容易推算出孩子大小便的间隔,从而更好地帮助孩子去小马桶上大小便。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如厕生理钟记录表。

为了记录更方便,我们可以用符号“〇”代表小便,“●”代表大便;大约以1个小时为一个记录节点进行记录。

如果孩子大小便发生在前面半个小时,那么可以将相对应的符号画在前半截;如果孩子大小便发生在后半个小时,那么就画在后半截。

这个表格可以记录孩子白天上厕所的情况,其完整的记录时间应该在孩子起床后到晚上睡觉前。

通过记录,我们可以大概推算出白天孩子上厕所的时间间隔。一般来说,孩子的小便更容易被观察出规律。

有一些孩子在尿尿前,会有一些特殊的动作,比如夹腿、扭屁股、抓屁股等,我们根据孩子的如厕生物钟,可以试着带孩子去小马桶上坐一坐,如果没有小便,起来即可。

如果孩子已经尿在裤子上了,这也是很正常的。我们也不要呵斥孩子,只需要带孩子换上干净的裤子就好。

如果我们能越早帮助孩子意识到排泄物应该去到哪里,意识到自己的身体在发生什么,孩子在括约肌和生理能力成熟时,心理就能越快做出调整。那么他以后在如厕练习的过程中,就会越顺利、越轻松。

(3)打造帮助孩子自主如厕的环境

想要孩子如厕的过程更顺利,我们需要考虑孩子如厕时是否感觉舒适,是否可以自己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提供给孩子一个合适的小马桶是必要的,马桶两边最好有把手,孩子可以扶着蹲下去或站起来。如果家里有干湿分离的洗手间,可以将孩子的小马桶放在干燥的洗手间区域。

如果没有,我们可以将马桶放在家里一个固定的、方便使用的地方。我们还可以在孩子小马桶的区域,铺上一块小的地垫,一来可以防滑,二来可以打造孩子自主如厕的小空间,让孩子如厕时更有仪式感,明白这是自己专属上厕所的地方。

小马桶旁边还可摆放几个常用的物品:小篮子(里面装孩子使用的训练裤、纸巾等物品);小凳子(可以帮助孩子坐在上面穿脱裤子);垃圾桶或脏衣篮(根据情况使用)。

孩子上完厕所后,别忘记让他参与全部的如厕过程。比如,让他观看你是如何将排泄物倒进马桶里,并按冲水按钮冲掉的,也可给孩子在洗手台旁准备一个踩脚凳,这样他就可以站在上面用流动的水洗手。

在这样一个完整的如厕的过程里,耳濡目染中,孩子很自然地就会逐渐学习如何照顾自己。

3.如厕过程,父母的心态很重要

当然,在帮助孩子学习上厕所的过程中,父母的心态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我们的心态会影响孩子对如厕的态度甚至练习的效果。时刻对自我保持觉察是很重要的,想一想,我们在帮助孩子如厕的过程中,自己是否会有压力以及产生焦虑?

如果有,我们需要相对应地做适当调整。如果父母感觉很累、很糟糕,那么孩子也会感觉得到。

比如,有部分家长,如果晚上休息不好,白天的情绪就会很糟糕。那么可以选择晚上给孩子穿尿不湿,让自己睡得更安稳,这样第二天自己就会有更好的状态陪伴孩子。

保持相对轻松的心态,加上白天循序渐进的如厕学习,随着孩子括约肌的发展,孩子会更容易从白天的自主如厕逐渐过渡到晚上也不尿床。

总的来说,孩子的生理发育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和个体差异性,而这些不是我们大人能控制的。孩子有自己生理发展的生物钟。

我们没有办法干扰孩子的生理节奏,但我们可以通过环境预备和养育方式让孩子更好地参与到如厕的过程,辅助他以后可以独立去做。

如果孩子在生命中的前1~2年,没有参与任何如厕的过程,也并不知道真正上厕所的地方在哪里。那么等到孩子3岁的时候,我们突然和孩子说:“现在你长大了,该脱下尿不湿,自己去马桶上厕所了。”因为中间环节的缺失,突如其来的要求经常让孩子无所适从,这其实对孩子很不公平。

如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独立过程。我们反对过于超前的如厕训练,如过早进行把尿、训斥孩子等,而是应该在孩子生命最开始的时候,循序渐进地进行铺垫。如此,孩子才能更容易掌握自主如厕的技巧。

丢不掉的毯子和安抚物,孩子是有“恋物癖”吗?

小观察

昊昊2岁了,他有一条毯子,从小用到现在,已经又旧又破,但是孩子一定要抱着、闻着毯子才肯睡觉。有一次,奶奶把孩子的毯子扔了,买了条新毯子。孩子哭得很伤心,说什么也要从垃圾桶里捡回毯子。

妈妈觉得很困惑,孩子是有“恋物癖”吗?一直抱着同一条毯子,会不会影响孩子的人格发展呢?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或多或少都有自己特别中意的玩具或物品。动画片《小猪佩奇》里,佩奇最喜欢的玩具是一只泰迪熊,而她的弟弟乔治,手里经常拿着一个恐龙玩具。无论是外出活动还是睡觉,乔治都要把恐龙玩具带在身边。

孩子不会是有“恋物癖”吧?如果不纠正孩子,会不会对孩子的成长有不好的影响?

1.孩子“恋物”背后有两个心理学原理

(1)孩子喜欢的安抚物只是他的“过渡性客体”

其实,孩子恋物,本质上是一种依恋行为。孩子喜欢的毯子和毛绒娃娃,和成人的“恋物癖”还是有一定区别的,这种恋物行为并不是必须纠正的病态行为。随着年龄和社会经验的增长,只要不被过多干扰,儿童的恋物行为会逐渐消失。心理学上把孩子依恋的物品称为“过渡性客体”,比较通俗的说法就是安抚物。

最早提出“过渡性客体”这个概念的人是儿童精神分析家温尼科特,他认为:过渡性客体是第一个“非我”所有物,过渡性客体是儿童自己发现或创造的。它甚至比母亲重要,是儿童几乎无法切割的一部分。

宝宝出生后,觅乳反射动作会促使他寻找妈妈的乳头进行含乳吮吸,这会让宝宝感觉平静、舒适。但是孩子很快就会发现:妈妈的乳头不是一直都在的。

差不多在孩子两个月的时候,他会发现将手指放入嘴里吸吮能让自己感觉良好。而这个时候,孩子的大拇指就像母亲象征性的乳房,给孩子带来安慰。这便是孩子创造的第一个“过渡性客体”,也是孩子认知发展的里程碑。

孩子已经明白,妈妈不是他的私有物,自己控制不了妈妈。但是自己的大拇指就不一样了,大拇指会一直和自己在一起,能实现他在妈妈身上实现不了的愿望。于是他会把对妈妈的爱,一部分转移到这个自己创造的过渡性客体上,达到自我安抚的需求。

随着孩子的成长,这个过渡性客体还可以是一个柔软的毛绒玩具、一条有着熟悉味道的毛毯等。

(2)恋物不是坏事,孩子是在学习面对分离

孩子有一两件安抚物并非坏事,相反,在孩子面对各种分离的场景时,安抚物还能给孩子带来安全感,让他顺利过渡。

对于孩子来说,安抚物代表着安全和依恋,是特别的存在。如果把孩子的安抚物扔掉,或者“一刀切”强行戒除,不仅会让孩子感到不安、焦虑和恐惧,甚至会造成人格上的创伤,不利于孩子身心健康的发展。

6个月~ 2岁的孩子,处于依恋对象单一化的阶段,孩子依恋的对象就是平时照顾他的亲人。谁和宝宝相处的时间长,他就依恋谁。也就是这个阶段,孩子会对父母产生强烈的依恋感,如果父母离开,孩子就会大哭大闹,他需要反复确认:你还会回来吗?

而安抚物能给孩子一种父母还在身边的感觉,帮助孩子建立“心理连续性”,让他可以更容易渡过父母离开的这段时间。

安抚物还可以帮助孩子渡过断奶、入园、分床、亲人离开等分离危机。每一次分离对孩子来说都是一次独立的挑战,分离也意味着新的机会,新的生活。

一边分离,一边成长。孩子正是在一次又一次的分离中逐渐成长起来的。有些宝宝在入园阶段,或暂时离开亲密养育者时,会突然特别依赖安抚物,这个时候安抚物能给孩子一种熟悉的依恋感,帮助他更好地渡过各种分离的时刻。

2.从尊重、理解到爱护,四个方法帮助孩子更有效地与世界连接

面对孩子对安抚物的依恋,我们需要了解这并不是洪水猛兽,而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家长焦虑的想法、强硬戒除的方式反而会给孩子带来伤害。我们可以从以下四点入手,帮助孩子更好地过渡,并和丰富多彩的世界相连。

(1)尊重孩子的过渡性行为,注意做好安抚物的卫生工作

我们要理解孩子对安抚物的依恋需求,知道这只是一种过渡性的行为。两岁后,孩子的依恋就会从之前的“单一化阶段”向“对象伙伴化阶段”过渡,孩子最终会放下他手中爱不释手的安抚物。在那之前,我们能做的就是注意做好安抚物的卫生工作。

比如,孩子使用的口水巾、小毯子、毛绒玩具容易滋生细菌,但孩子又喜欢放在口鼻的地方,因此我们需要定时做好清洗消毒的工作。在天气好的时候放在阳台上晒晒,保持安抚物清洁。

(2)理解“过渡性客体”背后的潜台词:多多陪伴孩子

我们还需要反思:自己陪伴孩子的时间足够吗?是否每次都用给孩子买玩具来弥补陪伴孩子的缺失?虽然孩子每次收到玩具时都很高兴,但是他们的新鲜劲很快就过了,玩具始终无法填补父母陪伴缺失带来的空洞。

(3)帮助孩子从依恋转变为照顾

在孩子3岁之后,如果孩子仍然非常依恋他的安抚物,甚至已经影响到正常的社交生活时,我们可以给予孩子适当的引导。

比如,以正向积极的方式邀请孩子给他的安抚物找一个“家”,帮助孩子从对安抚物的“依恋”转换为“照顾”。

(4)提供给孩子丰富的感官环境

我们还要尽量给孩子提供丰富的感官经验,多带孩子体验大自然的美好。多创造让孩子自己动手做事情的经验,让他知道双手可以做许多有趣的事情,这样也可以帮助孩子转移对安抚物的依恋。尤其是在日常家庭生活中,我们要做到不包办代替,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TlkK6Lw7uOHfm45ZjFIat4+tqZ8FtHIoGzKXvG0zL98hzLpHK0HQ80f5OXOn9/k7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