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5个锦囊,提升孩子的专注力、自控力和表达力

蒙式小桌椅——打造孩子专属的小空间

教育所要求的只有一项:通过孩子的内在力量达到自我的学习。

——玛利亚·蒙台梭利

随着孩子会直立行走,他们的双手不再需要放在地上辅助自己平衡了,此时双手被赋予了更多向外探索世界的工作。可以通过直立行走,用手拿到任何自己感兴趣的物品进行探索。

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将孩子的爬行垫移走,在矮柜的旁边增设一套小桌椅。桌子的宽度和高度大约1米,刚好适合孩子使用。

这是孩子独立玩耍的小空间,我们可以鼓励孩子在小桌上做一些简单的桌面游戏,比如,涂鸦、拼图等。环境设置要适应孩子成长的变化,这样孩子才能更专注、更方便地玩耍。

1.让宝宝更专注,小桌椅的四个使用原则

(1)小桌椅放在靠近矮柜的地方,方便孩子取放东西

孩子可以从开放性矮柜上拿取玩具,到旁边小椅子上坐下来,独立做一些简单的桌面活动,比如涂鸦、拼图、串珠等。

根据家庭空间的大小和孩子的使用情况,矮柜可以放1~2个,2层或3层的都可以。如果家里没有太多的空间放矮柜,也可以将电视柜清空,拿来当矮柜使用。

(2)桌椅功能专一化

这是专门用来给孩子学习、玩耍使用的小桌椅,不是茶几桌,也不是置物桌。固定、场景化的环境可以让孩子玩耍得更专注。

就像我们的家庭环境里,餐桌是用来吃饭的,茶几可以用来喝茶,而书桌是大人专心工作的地方。书桌创造了一个固定的、场景化的环境,我们会下意识地告诉自己,坐到书桌前,意味着要专心看书、写字。桌椅功能专一化可以使孩子玩耍的时候更高效,让孩子在家里也有一个可以专心“办公”的地方。在这个独立玩耍的空间,孩子会变得更加专注且平静。

(3)选用白色或木色的桌椅,无形中能“提示”孩子保持整洁

这套桌椅最好是白色或者是木色的。干净的纯色系传达这样一个信息:我很白,我很干净,请不要把我弄脏。

不需要我们用言语提示孩子保持整洁,好的环境本身就会指导儿童。想象一下白色的桌面上有几道彩色蜡笔的印记,是不是特别明显呢?这也就发出了一个信号,让孩子将桌子擦干净,保持环境卫生。事实上,如果我们可以给孩子示范如何擦桌子,孩子会很乐意学习。

(4)有重量的小桌椅,鼓励孩子使用“最大化努力”做事

小桌子和椅子不要太轻,它们要足够稳固,但也不要太重,孩子能够用自己的力量搬动它们就行。这给刚学会独立行走的孩子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大肢体动作锻炼的机会。

想想自己刚刚学会骑自行车的时候,是不是跃跃欲试,空闲的时候就想去骑车兜风呢?孩子也是一样的,经过了一年左右的时间,他们终于学会了走路,此时他们会迫不及待地使用走路这个技能,做更多他们认为有意义的事情。

家庭环境里有很多家具,孩子是无法移动的,但是孩子渴望移动这些物品。你会发现孩子会乐此不疲地将他的小椅子移到一个地方,然后再移动到另一个地方。而搬动这个椅子,他们需要付出“最大化努力”。他们会使用自己最大的力气做事情,这是一种非常美好的经验。

当我们用尽全力、想尽办法攻克一道难题,喜悦也会油然而生。刚刚学会走路的孩子,用自己最大的力气搬动桌子和椅子,这种喜悦之情会滋养他们,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最大化努力”的经验越多,孩子对力量的使用和控制会越来越好。许多1岁多的孩子,对大肢体动作的控制是不够的。比如,你让孩子把玩具轻轻地放进箱子里,孩子可能“哐”的一声放得特别重。不是孩子故意要和我们唱反调,只是他们没有太多动作的经验,他们并不知道什么是“轻轻地”、什么是“重重地”。让孩子有机会用“最大的力气”做事,就是让他衡量自己力量的边界,更专注地做事情,成为积极主动、自信独立的人。

有趣的膝上歌和音乐卡片——搭建语言启蒙和亲子互动的桥梁

音乐表达的是无法用语言描述,却又不可能对其保持沉默的东西。

——维克多·雨果

音乐可以帮助自我表达,我们可以通过旋律、节奏表达情绪和情感。音乐触动我们的方式,是其他方式替代不了的。如果我们生活在一个有音乐的环境里,那么孩子也会学习欣赏音乐。

孩子刚出生时,我们会配合孩子改变我们说话的声音,使声音变得很有弹性、更有音乐性。这是“宝宝引导的语言”。

音调变高,说话更有节奏、动听。孩子更喜欢这样的声音,更容易被吸引,我们也可以通过这样的声音安抚他们。

我们鼓励孩子用唱歌来表达,唱歌可以让孩子感受良好。无论是自己唱歌,还是听别人唱歌,都会让他们心情变好。

孩子出生后,最棒的体验就是听到别人唱歌的声音。在家里让孩子听到歌声,会对孩子产生积极的影响,让孩子对唱歌有好的态度。在环境里听到别人唱歌,孩子会觉得这是正常的一种表达方式。我们对待唱歌的态度,和对待说话的态度是一样的,如果我们愿意站在别人面前讲话,我们也应该愿意站在别人面前唱歌。

1.膝上歌

膝上歌是一个有趣的歌曲游戏。大人保持坐立,让宝宝面对面坐在我们的大腿上,然后我们哼唱一首歌谣,同时跟随节奏双腿左右交替轻微抖动。宝宝可以感受歌谣的节奏,并且拥有身体动态平衡感的体验。

当孩子习惯了一段时间后,他的平衡感和对父母的信任感更强了,我们可以调整孩子的坐姿,让其背朝我们,脸朝外,父母的双腿由左右交替轻微抖动变为跟随节奏上下抖动,为孩子提供更多的趣味性。

膝上歌可以是父母哼唱的,也可以播放背景音乐。给孩子听的歌曲不仅限于儿歌、古典的、凯尔特的、雷鬼的,甚至迪斯科都可以。各种各样风格的音乐歌曲,可以极大地丰富孩子早期对音乐的体验。

当然,也不是所有的歌曲都适合孩子听。一般来说,选择那些有重复旋律和节奏的音乐,孩子比较容易形成记忆点,一起参与到风格各异的音乐中。

配合反复出现的节奏,我们可以抖动双腿,让坐在我们身上的宝宝可以多重感官体验“字符节奏”。我们还可以给孩子提供一些小沙锤、小鼓,让孩子一起感受、体验。如果歌曲中重复的歌词多次出现,孩子甚至能唱出来这些歌词。

如此,孩子就能从欣赏音乐、享受过程,逐步过渡到自我表达中来。

2.歌唱卡片

我们还可以自制2~3张“唱歌卡片”。

卡片上有歌词,以及和歌词相关的图片。我们将这些卡片放在篮子里,虽然孩子还看不懂字,但是他会将歌曲和卡片上的图片做关联。孩子或许会拿卡片来找爸爸妈妈,表达他想听、唱这首歌。如果孩子喜欢,我们可以制作很多这样的卡片。隔段时间更换一些新卡片,孩子会更容易保持兴趣度,享受当中的乐趣。

http://datasource.d.ireader.com/files/12912837.zip?v=1686841212

点击链接,领取音乐卡片工具包,和孩子一起玩耍!

定格舞蹈——从“听”到“做”,在玩乐中学习自我控制

孩子对音乐的喜爱,是从不断吸收到逐渐表达的过程。

接下来的这个“定格舞蹈”的小游戏,对宝宝的反应力、理解能力、记忆力、规则意识和创造力都有促进作用,是很好的亲子互动游戏。

我们需要准备一首动感的音乐,请一个人帮忙播放音乐和控制音量。当音乐响起时,我们抱着宝宝翩翩起舞,音乐一停,我们立刻变成“木头人”——保持原有的姿势一动不动。音乐再次响起时,我们继续抱着宝宝舞动身体。

在重复这一系列动作的过程中,孩子会感知音乐有反复地突然开始和停止的特点,并且开始期待音乐停止,大家都变成“木头人”时的状态。这经常会让宝宝哈哈大笑并期待参与其中。

我们也可以提前录制好音乐,让这些旋律偶尔停止,然后继续,这样我们就可以和宝宝一起跳舞、一起停止,一起享受游戏的乐趣。

1.加入更多“定格乐趣”

当孩子稍大一些,我们可以和孩子手牵手一起舞蹈,或者加入小沙锤一起演奏。在音乐停止的时候,做一个“结束动作”。

孩子会开始艺术表达和创造,他们会尝试用多种形式表达开始和停止的音乐特点。例如,他们会在音乐停止的时候倒下,或者在音乐停止的时候将小沙锤放在自己的头上做出停止的动作。

这些动作,都是孩子从纯粹的听觉练习逐步到自我表达的跨越和进步。

实物、模型和卡片——让孩子的语言学习步步高升

决定孩子一生的教育,就是从婴儿刚降生就开始的教育,这是为生命提供帮助。它形成了一场和平革命,并且将所有的实物都集中和吸收到一个共同的目标和中心上来。

——玛利亚·蒙台梭利

帮助孩子学习语言,就是给孩子的生命提供一种辅助。如此,孩子可以更好地与他人交流,与自然互动。

在语言的学习中,我们需要先让孩子接触真实物品。因为孩子首先理解看得见的东西,然后才能慢慢了解看不见的、抽象的东西。这个很容易理解——我们没有见过的物品,你会发现用语言描绘是非常匮乏的。对于6岁前的孩子来说,他们是感官学习者,需要靠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这五种感官来学习,语言的学习也是如此。

比如,当我们给孩子一个苹果,他看到苹果红彤彤的颜色,摸到苹果的形状,闻到苹果香喷喷的味道,咬起来脆脆的口感,这些感官刺激都可以帮助他理解苹果是什么。

慢慢地,孩子可以将“苹果”这个发音和实物匹配起来。即使眼前没有实物苹果,当我们用语言说出“苹果”时,他们也可以在头脑中想象出苹果的样子。

总体来说,我们可以通过实物、模型和卡片这三个工具,帮助孩子循序渐进学习语言的抽象化。

1.从具体到抽象,循序渐进的三个语言游戏

(1)语言实物游戏

我们可以准备一个小篮子或小托盘,里面放入3~5个孩子日常生活中会使用到的真实物品。这些物品通常是一个类别的。分类别的实物,相当于把无规律的事物变为有规律的,可以让孩子学习语言更有条理性和逻辑性。

小篮子里可放入一条内裤、一件上衣、一顶帽子、一双袜子,我们还可以添加布尿布、裤子、婴儿的鞋袜、围嘴。这样就是一组分类物品(选取其中的3~5个)。

还可放入一根青瓜、一个玉米、一个茄子、一个西红柿、一根胡萝卜,这样也是一组分类物品。如果在夏天,孩子去游泳,我们也可以添加孩子游泳时穿搭的物品。

我们可以使用一张小垫子,将这些分类好的实物依次从篮子里取出,然后摸一摸、闻一闻,同时告诉孩子这个物品的名称。邀请孩子也来摸摸看、闻闻看。当孩子感受物品的时候,我们可以重复说出这个物品的名称,帮助孩子将语言和实物匹配起来。当孩子全部熟悉了之后,我们可以问孩子:“香蕉在哪?”“苹果在哪?”“你可以给我柠檬吗?”通过对话的方式帮助孩子练习语言和实物的匹配。

语言学习的过程通常是很自然的,因为孩子每天在生活中都会遇到这些物品。物品的安全性、真实性是我们在准备材料时需要考虑的。学习了这些常用的词语,孩子可以很好运用在日常生活中,表达自己的需求,这也是为孩子的独立奠定基础。

(2)语言模型游戏

当孩子对实物有了一定的了解后,我们可以给孩子复制品,也就是模型。

使用模型,可以将更大的世界带给孩子

例如,我们带孩子去过动物园,为了让孩子增加更多的词汇,给孩子提供一组动物的仿真模型会方便很多。

仿真模型,可以进一步发展孩子的认知能力

我们给孩子的模型是分好类别的,比如长颈鹿、大猩猩、非洲象、雄狮,这些都是动物。随着孩子认知的提升,我们可以给孩子细分类型的模型,比如喜欢小车的孩子,我们可以给他提供不同类型的车辆模型,比如吉普车、跑车、轿车、越野车等。这既能丰富孩子对这些细分名称的认知,又能提高孩子学习的趣味性。

小提示

在提供模型时,我们需要注意每个模型的尺寸,最好是一比一复刻还原的。比如,一组农场动物的模型里,奶牛的尺寸比较大,公鸡的尺寸相对奶牛会小很多。

注意模型的尺寸,有助于孩子更具像地学习模型的逻辑关联。

(3)语言卡片游戏

我们还可以打印、自制一些小卡片,作为语言启蒙的小工具。一般来说,卡片上的图片是孩子特别熟悉的,并且孩子会按照类别归类。比如一套完整的衣物类的语言卡片,包括了一顶帽子图片、一双鞋子图片、一件连体衣图片、一双手套图片等。可根据孩子的情况提供5~8张。

制作语言卡片,对孩子有以下两个好处。

卡片的信息量更丰富,能给孩子提供更多信息

比起模型和复制品,语言卡片所能包括的物品更多,比如家具、树、游乐场等。卡片内容也可以是日常的交通工具,如汽车、自行车、提篮、校车、观光游览车等。图片信息对孩子来说都是非常熟悉的。

我们还可以将和孩子相处的人的照片打印出来,可以在上面写上他们的名字,这样不仅有趣,孩子参与感强,而且还可以提升孩子认知能力的发展。

卡片可以为孩子提供书籍阅读前的良好过渡

给孩子介绍语言卡片,其实就是逐渐引导孩子认知真实的物品可以通过符号、文字来代替。这是更为抽象的,也是孩子阅读书籍的过渡。当孩子能理解这些抽象的概念,孩子便得到了自由。因为他们跳出了实体物品的限制,可以用抽象的名称表达自己的理解。

孩子学习语言的能力是强大的,他们每时每刻都在学习,并且努力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来。

作为父母或养育者,我们能做的就是强化孩子生活中常用的词汇,在环境中反复说出这些物品的名称。虽然孩子在12个月左右时才会说出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词,但我们不是被动等待着孩子说出词句,而是要在日常的生活中,就给予孩子丰富语言的环境。

小提示

·打印时选用硬的卡片材质,可避免低龄的孩子揉捏时造成损坏,缩短卡片使用寿命。

·打印后及时塑封,方便平时擦洗清理。

·一套卡片的尺寸必须是一致的,并且四边用剪刀修剪成不锋利的圆弧形。

·除了卡片外,防水、咬不破、撕不破的简单绘本也是好选择。

http://datasource.d.ireader.com/files/12912837.zip?v=1686841212

点击链接,领取语言卡片工具包,和孩子一起玩耍!

2.“三段式语言游戏学习法”,原来语言可以这样玩

无论是给孩子提供实物、模型还是卡片,我们可以使用“三段式语言游戏学习法”,让孩子一边玩,一边更好地学习语言和词汇。三段式教法最早是爱德华·塞金发明的,被蒙台梭利广泛应用到她的教法里。我们可以运用这个方法来让孩子学习事物的名称和特质。

所谓的“三段式语言游戏学习法”,包括了命名、练习和测试三个阶段。

(1)命名阶段

这个阶段就是对实物、模型或者卡片里内容的名称进行命名。比如,将一组水果的实物一一取出来,放在垫子上,告诉孩子名称。拿出来的同时,指一指实物,说“这是苹果”“这是香蕉”“这是雪梨”。

(2)练习阶段

这是最有趣的部分,可以反复练习。在介绍完全部的物品后,问问孩子:“苹果在哪里?”“请你指一指香蕉。”“你可以把橘子给我吗?”我们还可以通过移动垫子上物品的位置,让孩子来找,锻炼孩子的视觉匹配能力,增加活动的趣味性。

(3)测试阶段

这一阶段不是一定要做的,我们可以根据孩子的能力来选择做或者不做。如果孩子比较大了,并且对这些物品非常熟悉,我们可以指着苹果问:“这是?”由孩子自己将名称说出来;而如果孩子还处于练习阶段,对部分名称还会混淆,那么我们还是回到前面练习阶段的游戏法。

总的来说,无论是给孩子提供真实物品、模型还是语言卡片,我们都可以用“三段式语言游戏学习法”和孩子进行互动。当然,最好的语言启蒙还是要回归到生活中,耐心倾听孩子,和他们多说话。在这个基础上,所有的工具和方法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满足孩子的好奇心——猜猜开关盒子里面是什么

0~6岁的孩子,处于感官探索的敏感期,对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来说,生活中的小物品是非常奇妙的玩具。父母认为孩子在“瞎玩”,但孩子却有另一番感受。

①玩纸巾:抽完一张怎么还有一张,有魔法!

②玩塑料袋:这个声音真有趣!还花花绿绿的,真好玩!

③玩眼镜:你脸上有个不一样的东西,给我看看是什么?

④玩项链、衣服上的绳子:什么东西晃来晃去的?

⑤玩遥控器和手机:好多凸起的小按钮,用手一按还有反应,真好玩!

这些小物品满足了孩子对声音、颜色、味道、触觉的探索需求,他们会自然呈现出强烈的兴趣。与其制止,不如我们来制作一个小工具,让宝宝充分探索,感受其中的乐趣。

1.开关盒子,打开孩子的好奇心

我们可以收集一些容易打开和关上的盒子,比如鞋盒、礼品盒、空的塑料瓶子,在盒子里面放入一些小玩具和日常生活用品。

邀请宝宝摇一摇,猜猜盒子里面是什么?这样不仅能增加孩子的感官经验,对孩子的语言和逻辑推理能力的发展也都很有帮助。

我们给孩子示范如何打开和关上盒子,然后鼓励孩子试试看。

孩子这时正处于动作的敏感期,会自发地专注练习手眼协调,乐此不疲地重复将小玩具放进去和拿出来,并且学习打开盒子(比较简单)和关上盒子(更具挑战)。

当孩子在玩盒子的盖子时,我们可以配合孩子的动作告诉他们“打开”和“关上”的概念,同时在孩子玩盒子里的玩具时和他说“里面”和“外面”。在孩子将玩具全部取出来和全部放进去的时候,和他说什么是“空”,什么是“满”。

如此,孩子在玩耍的过程中,便会习得诸如“大小”“里外”“空满”等概念,此外,孩子还能学习分辨不同物体的重量、大小和形状。倒出和装满盒子的动作,还可以锻炼孩子的运动技能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2.延伸活动:打开和关上

将日常生活中用完的小瓶子、小罐子清洗干净,完全晾干,用一个小篮子收纳装好,放在孩子的活动矮柜上,给宝宝示范如何打开这些小瓶子和小罐子。孩子会在探索中学习如何顺时针、逆时针方向扭开瓶盖,还会学习各种打开和关上的技巧。 Sp9OB7XKF5WkhON5Dx0gzqh6+1chmgslBOjlwvvmNyG5cY0ACFPbMKtdrHPdX5I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