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解读孩子自我意识萌芽期时,父母的5个疑问

宝宝吃饭难怎么办?——不吼不骂帮宝宝培养良好的习惯

看见+懂得+陪伴,是比爱更重要的事情。

小观察

1岁的天天,每次吃饭都是“老大难”。

天天平时不好好吃饭,总是挑食还吃得到处都是。没办法,爷爷奶奶只能哄着、追着他吃饭,或者在他看动画片时趁机喂他吃饭。慢慢地,天天养成了不哄不喂就干脆不吃的用餐习惯。

眼看孩子吃饭没规矩,天天的父母决定调整孩子的用餐习惯。当孩子不吃饭时,他们就强硬地让他饿上一两顿,希望下次孩子能够好好吃饭。结果孩子产生了对抗情绪,就是不吃。没办法,总不能让孩子什么都不吃,营养跟不上。最后,父母只好妥协,重新回到哄着喂、追着喂的模式。

这是我曾经在一个家庭观察中遇到的真实案例,随着观察的对象越来越多,我发现这样的孩子并不是个例。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吃饭难”绝对是让很多父母焦虑和头疼的问题。随着孩子逐渐长大,他有了自己的想法,想要自己决定吃什么、不吃什么。

在和孩子吃饭问题的情绪对抗中,“吃饭”变成了每日都会上演的恶性循环,变成了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权力之争。

孩子吃饭难,有各种各样的原因。我们可以通过下面这张“自查表”,根据孩子的用餐习惯以及我们给孩子准备的食物这两方面,找到孩子不吃饭的原因。

续表

上述表中,如果回答为“是”,则得1分,“否”则不加分。

用餐习惯(0~1分)表示孩子有较好的用餐习惯,要继续保持。

用餐习惯(2~3分)表示部分用餐的习惯需要调整。

用餐习惯(4~7分)表示需要更多关注孩子对吃饭的参与度,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吃饭规矩和习惯。

食物种类(0分)表示给孩子提供的食物种类比较丰富。

食物种类(1~2分)表示需要调整部分给孩子提供的食物。

食物种类(3分)表示需要更多关注给孩子提供的食物,丰富食物的种类。

孩子不爱吃饭的原因,除了用餐习惯和给予的食物种类外,还和我们营造的餐桌氛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父母放下焦虑,不强迫孩子用餐,营造轻松、和谐的用餐氛围,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孩子对吃饭的态度。

1.三个方法,不吼不骂让孩子好好吃饭

(1)让孩子参与餐前准备活动

在孩子1岁左右时,开始学习独立走路了。当他们的双手不再需要撑在地板上保持平衡时,解放出来的双手就可以做更多事情。在吃饭问题上,如果能让孩子帮忙选择吃什么,或者让他参与准备食物,能提高孩子吃饭的积极性。这个阶段孩子可以做的事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

①撕各种各样的菜叶(颜色、味道、手感各有不同)。

②搅拌各种食材(如水+面粉,感受食物形态变化)。

③用工具挤压柠檬、香橙等水果,制作果汁或“有味道的水”(用双手创造食物)。

④使用安全但不割手的圆头小刀,将长条的食物切成小块(练习工具的使用)。

⑤剥鸡蛋(专注力、精细肌肉锻炼)。

⑥摆餐桌(基础的数学概念,根据吃饭人数判断需要多少餐具)。

⑦在大人的帮助下洗米、煮饭(高阶的控制能力,倒水而米粒不撒出)。

⑧用洗杯刷清洗自己的杯子。

这些活动都可以让孩子的嗅觉、视觉、味觉、触觉多感官得到发展。当他参与到日常生活中的食物制备时,他就像我们的小帮手,孩子会觉得很有成就感,吃饭“倍香”。

不知不觉,孩子在做事情的过程中会喜欢上吃饭这件事。

(2)不给孩子贴“挑食”标签,丰富食物的种类和形态

美国著名儿科医生、心理学家本杰明·斯巴克先生,通过长期研究指出,每个儿童生来就有一套自行调节进食数量和种类、满足正常发育需要的精妙生理机制。

也就是说,宝宝清楚自己想吃什么,该吃多少。因此当孩子不爱吃某种食物,或者吃得很少时,我们不需要太焦虑,因为孩子慢慢地自然会告诉我们答案。我们要做的,是不刻意让孩子暂时不喜欢的食物消失,并通过多种方式把孩子不喜欢的食物呈现出来。

改变食物的形态

比如,孩子不爱吃牛油果,可能不是因为牛油果的味道,而是不习惯滑滑的口感。而我们用牛油果和牛奶做成奶昔,孩子就可能会喜欢吃牛油果。

灵活调整,营养搭配

我们不用过分担心孩子会因为偏食而营养不良,因为总有营养相近而口味不同的食物。家长若一直担心和焦虑,并给孩子贴上“他就是不爱吃饭”的标签,这种方式只会让孩子更加抗拒吃饭,认为自己确实是一个“问题宝宝”。

健康的饮食搭配,会把食物分成几大类:谷物主食、蔬菜、水果、奶制品、肉类、禽类和豆制品。我们要给孩子尽可能选择多样、丰富的食材,并灵活调整,孩子就不会出现营养不良的问题。

(3)给孩子吃饭的自由,也要给孩子吃饭的规矩

自由和规矩并不是冲突对立的关系,而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我们要给孩子自由,这体现在孩子有选择自己想吃的食物的权利,他也有选择吃多吃少的自由。当他说“我吃饱了”,那么孩子就可以不吃了。

对于一两岁的孩子来说,“吃多了会撑,吃少了会饿”这样的感觉如果没有亲身体会,是很难懂得的。我们要学习相信孩子的感觉,相信他会在不断体验中掌握食物摄取的量。

这和“孩子不吃就让他饿几顿”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态度。我们并非刻意惩罚孩子,“看看你能撑多久”和“我相信你的感觉,你会在吃多吃少上做出判断”是两种育儿方式。前者是我们和孩子对立起来,后者则是把吃饭的主动权给孩子,我们只给予必要的辅助。

当然,孩子享有吃饭的自由,与之相伴,也要遵守吃饭的规矩。这样的规矩和秩序越早建立起来,孩子就能越早养成良好的用餐习惯。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吃饭的规矩。

①饭前两小时不吃零食。

②吃饭时不能离开餐桌,离开就代表吃饱了并且要等到下一餐才有正餐(孩子实在饿了的话,期间可以吃点无糖的酸奶或水果)。

③吃饭时不可以玩玩具、不可以看电子产品。

④每天控制高糖分、高热量食物的摄取,尤其是果汁、甜品,避免影响孩子正常的正餐饮食。

每个家庭的文化不同,规矩也各不相同。而要求孩子遵守这些规矩的一个大前提,就是照顾孩子的大人首先要以身作则,并且坚持原则,不会因为孩子的软磨硬泡,或者为了让自己“轻松一下”,就率先打破规则。

吃饭不仅仅是解决温饱和营养的事情,它还是一种家庭文化,以及我们与世界互动的方式。如果父母能在早期帮助孩子养成一个良好的用餐习惯,相信这会对孩子产生积极的影响。

说“不”,怎么成了孩子的口头禅?——拒绝宝宝会促发“白熊效应”

风可以吹起一大张白纸,却无法吹走一只蝴蝶,因为生命的力量在于不顺从。

——冯骥才

随着孩子逐渐成长,许多父母发现孩子1岁后开始变得难“管教”了。孩子特别爱反着干,越让他做什么,他越不做;而不让他做的事,他反而越来劲。

小观察

1岁2个月的小考拉,特别喜欢扔东西。无论手上拿的是什么,没玩一会儿就会往下扔。妈妈说“别扔”,小考拉反而扔得更欢了。

有时候奶奶给洗完澡的小考拉穿衣服,她说“不穿就不穿”。如果大人再给她穿,她就使劲哭,对大人的话根本不听。“我不、我不、我不”简直是孩子的口头禅。

1. 1岁后,孩子为什么变得“不听话”?

1岁后,孩子的生理和心理都进入一个崭新的时期,无论是语言、体能还是情感,每天都在发展。孩子变得“不听话”,主要有以下两点原因。

(1)说“不”,是孩子的“自我意识”开始萌芽

孩子的自我,是从说“不”开始的。孩子刚出生的时候,还没有个体“我”的概念,他们需要通过与环境的互动发展自我。而这个互动的一部分,便是和父母“抗争”。

有研究表明,18个月大的儿童已经表现出明确的自我感,他们会逐渐把自己看成一个唯一、独特的个体。

也就是在这个阶段,孩子开始和我们“叫起板来”。其实如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在1岁前,孩子已经开始为“叫板”做准备了。

3个月时,平时喝母乳的孩子,给他奶瓶喂养,他可能会扭过头去,拒绝吃奶嘴。

7个月时,孩子遇到自己不喜欢的食物会皱眉头,你再次把食物放在他的嘴边他会摇头,发出声音表示拒绝。

10个月时,孩子发现自己可以碰倒玩具和物品,于是重复这一动作。

孩子逐渐意识到自己发出的声音和做出的动作,是可以影响周围环境的,这为后期孩子做出的自我意识发展奠定了基础。

对于3岁以下的孩子来说,他们很难听从父母的建议,他们更遵从自身内在的引导。若一个两三岁的孩子听从我们的指令,做我们希望他做的事情,或许他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服从”我们。只不过是我们给孩子提供的活动,恰好满足了孩子内在成长的需求而已。

(2)父母的引导方式触发“白熊效应”,孩子更叛逆

美国哈佛大学社会心理学家丹尼尔·魏格纳曾经做过一个实验,实验要求参与者可以随意想象,但是不要想象白色的熊。结果参与者的思维出现强烈反弹,很快在脑海中浮现出一只白熊的现象。

所以可想而知,在日常生活里,当我们对孩子说“不要跑”,孩子听到的是“跑”;当我们对孩子说“不要大吼大叫”,孩子会叫得更大声;当我们对孩子说“不许碰”,孩子更想拿起来摸摸看。

“不要这样做”“不许那样做”的语言模式,很容易触发“白熊效应”:你越不想要的东西,反而越会占据你的思想。

我们纠正的念头越强烈,孩子感受到的是更强烈的反差回响。这也是父母越不让孩子做一件事情,他却“越来劲”的原因。

2.三个方法,避免和孩子“叫板”,成为成长型父母

和孩子“硬碰硬”,不仅于事无补,而且容易加剧孩子和我们的冲突。我们不仅要看到孩子的发展需求,还需要调整我们和孩子互动的方式。成为一名成长型的父母,避免和一两岁的孩子产生冲突,我们可以试试以下几个方法。

(1)是A还是B?说明客观事实,给予孩子有限的选择

若我们和孩子回到家,准备洗手。如果你直接命令孩子洗手,很有可能得到的回应是“不要”。

与其和孩子僵持,不如试试这么说:“终于到家啦!回到家的第一件事是洗手,保持卫生!是你先去上洗手间,还是我先去?”

总结一下就是:陈述客观事实 + 给予孩子一个选择。

这样的沟通方式正向、简单有效,符合孩子的认知和心理发展特点,当我们把养育的重点放在如何让孩子更好地动手做,而不是替他做、命令他做时,孩子的积极性会提高,我们也会更轻松。

(2)动作的敏感期:让孩子多参与日常活动

我们要意识到孩子本身就是一个有能力的人,他们处于动作的敏感期,并且内心有非常强烈的探索需求。我们需要考虑孩子和我们对抗的背后,其动作发展的需求是否有被满足。

孩子的动作发展需求可以通过参与家庭日常活动得到满足。很多时候,只要我们稍微考虑一下家庭环境的布置,从孩子的角度思考他们的参与度,就可以让孩子有事可做,减少我们与孩子的冲突。

①在洗手台下面加一个踩脚蹬,孩子可以自由上下洗漱,不需要父母扶着洗。

②使用小号的倒水壶,方便孩子双手抓握自己倒水喝,不需要父母提醒喝水。

③进门玄关处安装与孩子身高匹配的、矮的挂钩,孩子可以自己脱下冬天的帽子和外套挂好。

④减少衣柜里衣服的数量,让孩子更容易管理自己的物品,更好地选择今天穿什么。

通过模仿大人的行为,孩子发现自己可以照顾自己,甚至可以照顾身边的人,他感受到自己是一个有能力的人。他可以为家庭、为其他人贡献自己的力量,找到自己的归属感和价值感,也会减少与我们的对抗。

(3)管教有度,提前告知,明确规则

在一次次的经验中,孩子会更加了解自己,明白如何与他人、环境更好地互动。对于会威胁到孩子安全的事情,父母要做到向孩子反复明确规则。比如,孩子走崎岖不平的路时,必须牵紧父母的手,平时不玩厨房里的明火开关、不把手放在插座的洞里等。

带孩子去参观博物馆或者去拜访朋友时,也需要提前告知孩子什么样的行为是可以的,而什么样的行为是不被允许的。做到心中有规则,行为有忌惮。

至于那些不会对孩子造成重大人身安全的事情,则可以让孩子适当承担后果。比如,孩子鞋子穿反了,但是他执意要出门。我们可以尊重孩子的决定,让他自己承担随之而来的后果。他或许会觉得脚不舒服,或许会摔倒,但这都是他成长的体验。

孩子更亲近老人,怎么办?——隔代育儿不是难念的经

人们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家庭不得不选择隔代育儿的生活方式。为了让子女更好地兼顾家庭和工作,许多家庭的老人自然承担起了照顾孩子的工作。

然而,隔代养育的问题层出不穷,年轻人觉得老人带娃用的是老方法,不科学;老人又看不惯年轻人所谓的与时俱进的育儿方式。平时老人陪伴孩子的时间更长,很容易形成孩子和老人更亲密的现象。

说起“隔代育儿”的问题,其中父母们共鸣最大的就是“如果老人带孩子比较多,孩子会变得不亲近父母”。这一部分父母认为:孩子更亲近老人,是因为老人事事顺着孩子,但真的是这样吗?

1.孩子为什么会更亲近老人?

孩子更亲近老人,主要有两点原因。

(1)不是更亲近老人,只是孩子处于不安全依恋中

美国发展心理学家玛丽·爱因斯沃斯跟其同事为了测试婴儿与母亲的关系,专门设置了一个陌生情境实验。

这个实验主要是将一名婴儿带到一间不熟悉的、摆满玩具的房间里,然后观察:当母亲在身边时孩子对环境的探索情况;当陌生人进来,母亲离开时孩子的反应;当母亲重新回到房间时孩子的反应。

玛丽·爱因斯沃斯将幼儿的不同反应归类为以下几类。

安全型依恋(母亲离开时会难过,母亲回来时会去接近母亲并感到快乐)。

回避型依恋(母亲在时不会关注母亲,母亲离开时也没情绪变化,母亲再次回来也不会寻找母亲)。

拒绝型依恋(母亲离开时会大哭,母亲回来时会生气,可能会推打妈妈)。

紊乱型依恋(母亲在时也会不安,母亲不在了会找母亲,母亲回来了会跑开或突然哭泣)。

简单理解就是,安全型依恋的孩子把妈妈当成了安全堡垒,妈妈是孩子内心安全感的来源,但“不安全依恋”(回避型依恋、拒绝型依恋和紊乱型依恋)的孩子无法通过妈妈获取安全感,他更容易对新鲜事物的探索表现出害怕和犹豫。

而幼儿对外的探索离不开内在安全感的建立,如果妈妈不能给予幼儿安全感,那么孩子就会通过其他方面来获取安全感。

所以“更亲近老人”的孩子,只不过是“不安全依恋”下对安全感的自我选择。

(2)亲近老人是孩子的成长需要

美国心理学家哈洛的“恒河猴实验”通过给恒河婴猴两个不同材质的“妈妈”来研究亲子关系。实验里,这两个“妈妈”分别是能喂奶的“铁丝妈妈”和用棉布填充的“绒布妈妈”。

通过这个实验哈洛发现,虽然“铁丝妈妈”能提供食物,但恒河婴猴更喜欢待在温暖的“绒布妈妈”身边,尤其在受到惊吓时第一时间寻找的是“绒布妈妈”。

但“绒布妈妈”抚养长大的猴子出现了不合群、性格极其孤僻的情况,所以哈洛对实验进行了改进,把“绒布妈妈”制作成可以摆动的样子。

而在社交方面,实验者给予婴猴每天一个半小时与其他正常猴子玩耍的时间,通过这次改进,“绒布妈妈”养育的婴猴基本与自然成长的猴子没有差别。

哈洛通过这个实验提出了亲子关系存在三个变量,触摸、运动、玩耍,他认为这三个变量能满足灵长类动物的全部需要。

所以现实生活中,当父母无法长期陪伴孩子时,老人成为孩子的照料者和运动、玩耍的陪伴者,在这种情况下,孩子为了成长需要,自然就会与老人建立稳定持久的依恋关系,这种关系只是孩子成长需要的自然选择。

2.隔代养育的两个误区

(1)父母对孩子付出了,孩子就应和父母亲近

好不容易放假,想带孩子出去玩,享受独处的亲子时光,孩子却说奶奶不去他也不去;最近加班多没陪孩子,买了孩子最喜欢的玩具想和他一起玩,结果刚给孩子,孩子就直接跑去找爷爷玩;陪孩子时间少,心里很内疚,所以总想找时间补上,可孩子并不领情。

其实孩子缺少的是父母给予的安全感。长期缺乏陪伴,父母在孩子的心里不再是“安全基地”,他们探索和玩耍的第一选择不再是父母。

而安全感不是简单的一两次付出就可以获得的,只有孩子认定你是能帮助他的人,他才能在你身上找到安全感。

所以我们要想让孩子和自己亲近,首先要让孩子对我们产生安全感,不然任何付出都是白费。

(2)孩子不亲近父母,是因为孩子小时候父母陪伴少

我们都知道在孩子婴幼儿时期,父母的陪伴对亲子关系非常重要,但父母陪伴的时间和亲子亲密度并不成正比。

有两个家庭,一个家庭父母都是上班族,老人带孩子,但爸爸每天下班回家一定会带孩子下楼玩一个小时。另一个家庭妈妈全职带孩子,两个家庭的孩子也经常一起玩,他们各自对父母的依恋程度没有任何区别。

所以陪伴孩子时间多的父母只是有更多的机会获得高质量的亲子关系,陪伴孩子时间少的父母不代表亲子关系就一定很差。只不过需要父母更珍惜陪伴孩子的每一分钟,让自己更有技巧地去做亲子陪伴。

老一辈带娃,确实更容易存在溺爱孩子的问题。但说到底,核心的问题是父母如何尽快和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那么究竟如何解决“隔代宠”的问题呢?我认为以下三点尤为关键。

3.三个原则,重建亲子关系,破解“隔代宠”

(1)先接纳,放松、温暖的陪伴才能让孩子对父母产生依恋

建立良好亲子关系的主动权掌握在父母的手中,虽然孩子的内心也渴望着父母的爱,但是不能有意识地调动自己和父母亲近起来。

当父母对孩子不再求全责备、过分要求,也不对老人心存芥蒂时,孩子就能感受到父母的爱,他才会慢慢对父母产生依恋和信任。

孩子会明白,自己不需要时刻讨好父母,哪怕做得不够好,父母也不会责怪。这样孩子能逐渐放下心中的戒备,慢慢与父母亲近起来。

父母也应该及时反思,总结归纳自己之前做得不对的地方,努力为孩子营造一个更温馨的成长空间。

(2)使用双向交流和孩子互动

建立良好亲子关系的重点是与孩子开展有目的的互动以及双向的交流。和孩子一起进行球类游戏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因为球类可以滚动起来,能促进孩子与父母的双向互动。

我们可以在互动中调整球滚动的位置、传递的远近和难度。如果球滚得太远,孩子会失去玩球的信心;如果球滚得太近,孩子会觉得太容易,没有意思。这也是我们在互动调整中和孩子进行的双向交流。

在这样的游戏过程里,我们通过眼神、动作、语言及时回应孩子,这样良好的亲子关系自然就能建立起来。他们会认为父母是可以信任的,就会与我们亲近起来。

我们还可以在互动中通过镜像模仿孩子的语言和动作,这也是双向交流的方式,有利于拉近我们与孩子的关系,同时提升孩子做事情的专注力。

比如,当孩子在搭积木,他将很多积木拼搭在一起。我们可以这么说:“我看到了你把积木搭在另外一块积木上面。你搭得很高!”(镜像模仿孩子的语言)

“我也要将积木搭在另外一块积木上面,搭得高高的。”(镜像模仿孩子的动作)

在这样互动式的模仿中,孩子能意识到自己是受关注的,并在父母的鼓励中增加自信心。

我们还可以在孩子搭更高的积木时,“静悄悄”地将孩子可能会用到的积木块,少量放在孩子的旁边,避免孩子受不必要的干扰,创造一个积极的环境供孩子自我探索。在互动中适时地鼓励和帮助孩子,孩子自然会和我们建立非常深厚的情感连接。

(3)需要纠正孩子的问题行为时,用“EPC法则”让孩子喜欢你

多数时候,亲子关系紧张,其实是成人的行为将孩子越推越远,而建立稳定健康的亲子关系,我们可以采用“EPC法则”。

“EPC法则”具体指的是面对孩子的行为我们应该先共情然后再给孩子建议,让孩子感受到一致的目标。

例如,孩子在椅子上跳来跳去,一般情况下为了孩子的安全我们肯定要阻止孩子,但结果往往是孩子跳得更欢乐,或者大人和孩子陷入情绪僵持。

这时我们不妨给孩子跳椅子的建议,比如和孩子说:“你在椅子上跳得很开心,我也很想跳(共情)!但这个椅子太小了,跳来跳去不安全,我们可以一起在地板上跳,我知道一个很棒的跳格子游戏,我们一起来玩吧(提出建议+一致目标)!”

这样的方式相比直接说“不可以”会更好,因为你们的目标是一致的,这会让孩子对建议的抵抗情绪变小,从而更容易对家长产生信任。建立良好亲子关系的基础就是让孩子对家长产生信任,从而获得安全感。

4.建立同盟,循序渐进重新获得老人的支持

如果家里的老人存在过度溺爱孩子的问题,我们也需要与老人进行沟通。其实我们和老人并非对立的,大家心中都有共同的目标,立足这一点,相信一定可以共同养育好孩子。

(1)与老人统一养育的行为准则,同时弥补老人的心理缺失

老人带孩子,本身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特殊性,针对不恰当的养育行为和做法,我们只需要提前给这部分老人“打一针预防针”,告诉老人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比如,一周给孩子吃三次糖果是可以的,但是睡前吃糖是不可以的。

这条底线不单是老人需要遵守的,父母也需要遵守。与此同时,我们也需要把遵守执行的原则灌输到孩子的头脑当中。

而且在生活中,我们也不要忘记多多关心老人,给予他们适时的鼓励与夸奖。当他们感受到自己的行为是被认可的时候,他们会很欣慰和快乐。

(2)肯定孩子对老人的依恋,表达对老人的感激

我们和老人进行沟通时,“尊敬”是基础且重要的信条。用尊敬的态度和口吻与老人沟通,是获得老人支持的必备要素。

生命的本质是需要被看见,如果我们能够看到老人内心深处对孩子的爱、对依恋的渴望,我们会变得宽容。

我们经常教导孩子要说“谢谢”“对不起”,但是自己经常忘记对老人说谢谢。当我们从语言、行动上经常对老人表示感谢,他们会被打动,会相信自己是有价值的。

家不是一个“讲道理”的地方,我们应该放下“谁对谁错”的问题,引导老人着眼于孩子的未来,共同为孩子的未来发展做出努力。当我们以这样的态度和老人沟通时,双方一定会相互配合、互相体谅。

孩子的一生会亲近很多人,而内在的安全感会影响他爱一个人的方式。所以不要去纠结孩子亲近谁,只要他爱他的家人,你也爱他就足够了。

一本故事书读几十遍,孩子为什么不会腻?——有效重复,孩子学习的捷径秘密

重复是学习之母。

——狄更斯

小观察

妈妈陪小花看书时发现了一个特殊的现象:家里的图书数不胜数,但是孩子翻来覆去特别喜爱看的只有那一本《小猪佩奇》。有时候想给孩子换一本新的书,带她学点“新知识”,孩子却不乐意,非得读平时的那一本。

细心的你或许会发现,孩子不仅是在看绘本时表现出重复行为,孩子1岁之后,还有许许多多“奇怪”的行为,比如:重复看同一部动画片;重复唱同一首歌;重复说相同的话(有时候是自说自话);重复把盒子打开又关上;重复扔东西……

实在是太多了!为什么孩子这么喜欢做重复的事情呢?

1.孩子爱重复,背后有两点原因

(1)重复,让孩子更有内驱力自我学习

如果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孩子喜爱看的书,经常会出现重复性很高的桥段。比如在《小猪佩奇》的绘本里经常会出现的画面和语言。

《小猪佩奇》里重复的桥段

A. 片头佩奇的自述:“我是佩奇!这是我的弟弟乔治,这是我的妈妈,这是我的爸爸!”(配上熟悉的片头音乐)

B. 结尾跳泥坑:“佩奇喜欢在泥坑里跳来跳去,大家都喜欢在泥坑里跳来跳去!”

重复度越高,孩子越喜欢。这是为什么呢?通过对孩子的观察,我总结了孩子自我学习的流程。总体来说,孩子会经历重复、期待重复、自我确认、自我认同几个阶段。

自我学习循环图

首先,孩子习惯在不断地重复中形成富有逻辑的记忆。

接着,他的大脑会期待这些熟悉的语言、画面、故事情节再次出现。

于是孩子开始了自我确认的过程。“啊!期待的故事情节果然出现了。”“我猜得果然没错!”孩子会在这种自我认同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并且富有自信心。这种动力会驱动他重复学习。

在重复的过程中,孩子不断总结经验,不断迭代和更新自己已有的知识,以获得新的技能。这也是瑞士心理学家让·皮亚杰提出的儿童心理发展认知的“思维图式”和“动作图式”。在这些重复的图式中,孩子总结自身经验,并促进自身发展。

(2)重复,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和精准判断力

中国有一个词叫“熟能生巧”,这和目前很多大脑神经科学“用进废退”的观点不谋而合。

人出生时拥有很多大脑神经元,在2岁的时候达到巅峰,然后神经元开始减少,在7岁时达到成人的水平。

毫不夸张地说,在生活中,孩子重复的动作和经验决定了孩子是一个怎么样的人。神经元也会修剪不常用的神经通路,方便人们做出更精确的判断。在这个过程中,重复的经验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小案例

卖油翁能够非常轻松自在地把油倒进铜钱眼大小的油壶口中,而不溅出来一点,旁人很惊讶,问他:“你是如何做到的?”

他说:“无他,惟手熟尔。”

NBA三分射手库里,因为拥有优秀的三分投射能力而名扬天下,同样是NBA球星还能够闭眼罚篮的乔丹、背身三分的麦迪,他们的毫不费力是因为都曾努力练习。他们日复一日地重复练习,通过不断自我确认和自我改善,让自己的肌肉“产生记忆”,做出精准的动作。

我们都有很多生活经验,我们可以通过用眼睛看,来判断用多大的力气搬起一个空箱子。我们的大脑自然内化,不需要任何思考就能做出动作。而孩子没有这样的能力,他需要通过不断的重复体验,才能做出更精准的判断。

2.最适合孩子玩的五种重复游戏

孩子重复的行为,是为了发展他的思维和动作。对于18个月前的孩子来说,正处于感知运动阶段,他们是通过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这五种感官来体验和学习世界的。

小知识

瑞士心理学家让·皮亚杰认为孩子不断重复的动作图式,是协调知觉和运动的系统,他将儿童发展的顺序、认知的发展和增进划分为四个不同的发展阶段水平。

·感知运动阶段(0~18个月)

·前运算阶段(18个月~ 7岁)

·具体运算阶段(7~12岁)

·形式运算阶段(12岁~成年)

因此在孩子感知运动发展这个阶段,给孩子提供大量的感官游戏,也就是跟随孩子的兴趣,顺水推舟,帮助孩子早期的感官刺激体验和学习得到发展。下面这五种游戏,孩子不仅喜欢,而且孩子可以在重复的同时获得自主学习力。

(1)沙水游戏

沙子和水能给人非常特别的触觉体验:神奇的流动性。当孩子双手捧起沙子和水,它们会调皮地从指缝中流出去。而如果将沙子和水混合在一起,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随意捏出各种造型,这是任何一种人工合成的玩具都无法比拟的。

我们可以带孩子去大自然中,比如海边、公园的沙池,在寒冷的地区我们还可以和孩子堆雪人、打雪仗等。

小贴士

给孩子准备“工作服”。“工作服”可以是PVC防水材质的,也可以是毛巾料吸水材质的。有了这样一套简单的“工作服”,孩子就可以尽情玩耍,爸爸妈妈也不用担心孩子弄脏衣服或者打湿衣服感冒了。

(2)混合游戏

孩子对不同形态的混合会十分喜欢。以下是一些建议。

①提供不同颜色的橡皮泥和颜料,供孩子混合、揉捏和涂鸦。

②将用完的马克笔,放入容量相当的喷壶里,让孩子摇一摇,混合得到一瓶颜料水,然后提供白纸给孩子喷画。

③加入食用色素,让喷壶里的水颜色更加饱和。夏天,可以将废旧的破床单挂在阳台或户外让孩子喷洒。冬天可以喷洒在雪地上。

④把食用色素,滴在面粉团里揉成各种颜色。

⑤在花园里捡一些小花,放入冰格里。几个小时候后你就会得到一盘好看又好玩的“花冰”,孩子会玩得爱不释手。

⑥孩子画过颜料的纸,干透之后拿出来,鼓励孩子在上面叠加混合其他颜色。

(3)转移游戏

移动包括孩子自我移动以及移动物品。

自我移动:给孩子提供空间,供孩子爬行、扶站、学步。

移动物品:把一个东西从一边搬到另一边,给孩子提供可以搬运的物品和容器。例如:给孩子两个小杯子,其中一个杯子里装一些水,鼓励孩子将有水的杯子倒入空杯子里;将核桃从一个盒子里转移到另一个盒子里并盖上盖子;推着小推车,将推车里的物品推到另外一处。

(4)滚动和拉拽游戏

移动就是孩子在玩,玩就是孩子在移动。

①给孩子提供不同材质、不同大小、不同重量的球,孩子可以滚动、投掷和抱着行走。

②在小滑梯上放一个小车玩具,让孩子观察小车滚动的过程,不同高度的斜坡小车玩具滑行的速度会不一样。

③在玩具上绑一条小绳子,让孩子可以拉着走。

④将圆柱体的容器,例如饮料瓶等,放在地上,让孩子用两只手推动它向前滚动。待孩子能熟练操作后,我们可以让孩子把滚筒推到指定位置。

(5)打开和关上的游戏

孩子可以在重复游戏中探索空间的关系,并且发展心智。例如:打开一个瓶盖,再盖上,然后让宝宝模仿;开灯和关灯;不同的抽屉里放入不同的东西,让宝宝打开“寻宝”;提供套娃、套塔等大小不一的材料供孩子探索。

这些游戏都是1岁左右的孩子特别喜欢的。重复练习是人类的天性,就学习而言,仅理解是远远不够的,为了理解我们眼前的世界,孩子必须通过不断地重复,与环境进行深入互动。

当孩子重复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时,他们的思维和动作得到了发展。他们会发现事物之间的关系,并获得一种全新的、更好的理解方式。

孩子为什么爱钻桌底?——有边界和空间感的孩子更聪明

儿童对活动的需要几乎比食物的需要更为强烈。儿童的一切教育都必须遵循一个原则,即帮助孩子身心自然地发展。

——玛利亚·蒙台梭利

随着孩子不断成长,他们逐渐“解锁”了爬行、学步等动作技能。许多父母会发现一件“怪事”:孩子放着宽敞明亮的路不走,却特别喜欢躲藏在相对密闭的空间里。例如:钻桌底、躲在衣柜后的小缝隙、藏在被子里……如果父母制止孩子,他们甚至会大哭大闹。

1.“钻桌底”背后的秘密:孩子游戏的“图式”

在生命的前六年,孩子们是通过动作、运动和感官来获取信息学习的,这些早期的感官经验和动作对孩子的学习和发展至关重要。

孩子在一定时间内,会自发地重复某一个动作和行为,而这些重复的动作是有一定的心理学意义的,它会帮助孩子在大脑中建立内部的认知结构,让·皮亚杰把这些重复的动作称为——图式。

小知识

简单来说,我们可以把“图式”理解为重复的行为模式。既包括外显的身体动作或技能模式,也包括内隐的思想、概念、语言、情感模式。

常见的儿童图式有八种,包括轨迹图式、定向图式、连接图式、旋转图式、围合图式、包裹图式、定位图式、搬运图式。

图式是孩子自发重复的行为,也是孩子学习的方式。比如孩子喜欢钻桌底、藏衣柜,到狭小的空间进行探索,就体现了围合和包裹的图式。孩子钻入狭小的空间时,他们会想:

“咦,这个桌底的空间有多大?我的身体有多大?我能顺利穿过去吗?”(用眼睛和感知预测空间)

“我要试试看!”(用身体丈量和感知空间)

这会让孩子感到有趣,促使他重复练习。而在探索的过程中,孩子的自发重复行为还会不断升级、重组。比如,会将若干游泳圈套在自己的身上;用纸箱子构造出自己的专属空间。这会让孩子形成新的思维形式和思维结构,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自己和这个世界。

2.孩子探索小空间的三个益处

虽然孩子钻桌底、探索小空间会沾一身灰,但其实对孩子的发展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只要不涉及安全方面的问题,父母大可以放心让孩子探索体验。

(1)探索小空间,孩子可以了解自己与空间和物品的关系

孩子在钻桌底,或者一些小空间的时候,就像是把自己包裹、隐藏起来。在一段时间里,孩子对占据这种相对封闭的空间会产生极大的兴趣。孩子根据空间的高度、大小,调整自己的身体与之匹配,展现他们对高度、大小、距离的认知和理解。这会让孩子形成新的思维形式和思维结构,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自己和这个世界。

(2)带来边界感,让孩子更有安全感

当胎儿还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胎儿被围合在胎盘和羊水中,这是孩子最早期的包裹经验。对于孩子来说,如果寄身于一个较狭窄、经过观察和确认、相对熟悉的空间里,就会产生安全感。这是人与生俱来的一种本能感觉。

许多行为学家与心理学家认为,人类有许多行为方式和心理现象都来源于古人类。例如山洞是原始人的天然“保护所”,躲进山洞,意味着相对安全。这种山洞安全感随着人类的进化,演化成了狭窄空间安全感。

这种边界感会让孩子学习判断自己在空间里的位置,感知在多大的空间里自己能是最安全的。比如,钻进多大的空间里玩耍,不会撞到头、不会被卡住。

这些探索都会让孩子更好地了解自己和所在空间的关系,对周围环境进行感知以及产生信任,从而让自己更加独立、自信。

(3)探索小空间,可以帮助孩子更快适应新环境

如果孩子对自我和小空间的关系,能有良好的判断和把握,那么孩子的这种感知判断会影响他对更大空间的适应度。

当孩子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他能够快速对空间做出认知判断,能够很快适应新环境。他明白做什么事是安全的,做什么事则可能不安全。比如,头伸出窗外是危险的,因为超过了空间安全的边界感。

他会知道自己在这个新的空间里是处于什么样的位置,知道自己在新环境里怎样移动身体、感觉最舒服、不会撞到其他物体。一旦孩子对自我和空间的关系有了良好的把握,他们就可以更加放松自然地与他人社交。

3.三类空间探索的小游戏,让孩子更自信

(1)搭建帐篷和“隐蔽”空间

专属小空间。设置一个安静的小角落,可以是一个小帐篷,或者用支架和纱幔支起来的小空间。在这个半封闭的空间里铺上小毯子、靠枕,孩子就有了属于自己的小空间。或者在桌子上铺上围巾,或者半透明的纱幔,用重物压住固定,让纱幔垂下来与桌底形成一个小空间。

(2)探索空间边界感的创造性游戏

使用各种材料为作品装饰边框。孩子可以感受物品的边界。

画影子。让孩子躺在地上,描绘出孩子的体型。孩子可以沿着边沿用颜料或者马克笔对影子进行装饰。

(3)探索多元建构游戏

乐高动物园。用积木搭建出围栏、隔层,让孩子感受包裹和围合的空间。

使用更多天然的材料。可以用沙子、小石块、金属材料杯进行堆叠、围合、建构。

纸箱洞穴。大的纸皮箱不要扔,和孩子一起剪出门窗,做一个洞穴。

各种投入和套入类的游戏。控制小手精细肌肉的练习。 upIdx0pvJIfjxHejV6aAkw0CNYhb4l7JHhc7Wh2I2vniHtmsLivFRTHZTQjl0+d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