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节
这些“坑”,不要踩

“虎妈猫爸”还是“严父慈母”?合唱“红白脸”不能教育好孩子

在育儿的过程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场景:孩子在玩具店里撒泼打滚,一定要买新玩具。家里的玩具已经数不胜数,妈妈坚持立场不妥协,拒绝购买。而爸爸看到孩子可怜兮兮的样子,赶紧充当起了“和事佬”,“不就是一个玩具吗,宝宝不哭,爸爸给你买”。

爸爸要求孩子写完作业再玩,而妈妈心疼孩子,“学了这么久了,休息一会儿,晚点写没关系”。

1.有界限的自由,需要“先严后宽”?

有一部分家长担心,如果家庭环境氛围和管教方式太过自由民主,孩子长大后会变得无法无天、无法管教。尤其在孩子进入叛逆期时,如果家里没有一个可以震慑住孩子,给他立规矩的人,以后可能会麻烦多多。给予孩子有界限的自由,先严后宽,要比以后孩子长大了再来严格要求孩子要容易得多。

其实父母双方“一人唱白脸,一人唱红脸”的管教方式,在管教孩子方面短期会看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从长期来说,可能隐藏着许多潜在的危害。

(1)不利于孩子真正了解规则和边界,失去自身的判断力

合唱“红白脸”,容易让孩子在严厉的“白脸”面前主动安分守己、遵守规则,甚至主动讨好,而在比较宽松慈爱的“红脸”面前,容易放纵自己。孩子的内心并不真正了解规则和边界,他的行为只是根据“红白脸”不同的反应做出调整而已。长此以往,孩子容易变得失去自身判断的能力,变得见风使舵,甚至出现心口不一、撒谎等不良现象。

(2)造成亲子关系紧张,“红脸”的爱弥补不了“白脸”的伤害

孩子会尊敬严厉的“白脸”,其实更多是出于害怕和畏惧。

“你再哭我就不管你了。”(剥夺安全感)

“你再这样无理取闹,我就要揍你了。”(身体威胁)

“不能遵守规则,我们下次就不能再去游乐园、买新玩具、看电视。”(物质威胁)

时间久了,孩子和严厉的“白脸”家长之间容易产生距离感。孩子遇到问题也不敢主动和家长说,心里有话也不敢坦言。

合唱红白脸的管教方式,无异于胡萝卜加大棒,我们不会感激“胡萝卜”的甘甜美味,长久下来,更容易产生对“大棒”的恐惧和憎恨。“红脸”的温柔和爱,难以弥补严厉的苛责带来的内心伤害。

(3)不利于孩子安全感的建立,引起行为混乱

孩子的安全感来自稳定的秩序,外在的秩序感会给孩子带来可控的感觉,让他觉得这个世界是安全的、美好的。

如果孩子面对大人截然不同,甚至是互相对立的管教态度的时候,他并不知道统一的规则和一致的秩序是什么,他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试探,怎么样做才是可以的。

一张桌子,孩子在管教宽松的妈妈面前可以爬上去,而在管教严厉的爸爸面前则明令禁止甚至会受到处罚。还有一部分摇摆不定的父母,在自己心情好的时候,允许孩子爬桌子,而在自己心情不好的时候则严厉呵责。

那么孩子就会很困惑:爬桌子到底是否可以呢?孩子需要一次一次地试探,这会让孩子内心变得混乱,不利于内在安全感的建立,且会带来许多混乱的行为问题。

那么,父母双方应该如何配合,才能更高效地管教孩子呢?

2.AOE原则,避免意见分歧,父母管教更轻松

父母双方在不同的原生家庭环境中长大,有不同的价值观和管教孩子的方式。运用AOE原则,可以避免父母的意见分歧,帮助父母之间的管教更和谐、更有效。

AOE原则具体指的是:避免对立、明确规则(Avoid conflict);突发情况、一方为主(Opinion leader);合理分工、互相尊重(Explicit division)。

(1)避免对立、明确规则

无论父母之间的意见如何不统一,都应该避免在孩子面前发生对立,甚至争吵的局面。比较理想的状态是能做到家人之间互相商讨,明确制定统一的规则。

比如,孩子吃零食这件事,可以通过家庭会议讨论,决定吃零食的规则和频率。吃零食这件事需要家里所有大人的配合,还需要孩子自己遵守约定,最好家里所有人都参加。大家说说自己认为比较合适的吃零食的量,最后推选出大家都认可的方案。比如,零食只能在饭后吃,吃的量大概是多少等。

在规则制定后,所有人就需要严格贯彻执行,大人也需要以身作则,避免孩子不必要的行为试探和冲突拉锯。

(2)突发情况、一方为主

当然,我们无法做到孩子所有的事情都提前做好商量,在育儿的过程中,许多冲突是在意料之外的。这种情况下,比较和谐、简便的办法就是以“一方为主”。

平时父母双方之间,谁的逻辑比较清晰,行为更果断,且原则性更强。谁不会因为孩子的软磨硬泡,或者一哭二闹就随意妥协。那么这个人,就比较适合来当家里突发事件的“意见领袖”。

每个家庭的情况不一样,但是如果我们能确定下来这个“意见领袖”,在突发状况发生的时候就可以减少很多矛盾,也能让孩子对规则有更明确的边界。

小案例

有一年万圣节,3岁的女儿收到了物业管理员的两颗糖果,孩子很喜欢,马上想打开来吃。我有点犹豫,孩子2岁前从没吃过糖果,在这个特殊的节日,是不是可以破例吃一颗,大家一起高兴一下?但是孩子的爸爸原则性比较强,他认为不应该给孩子吃糖。

孩子开始哭闹,于是我说:“我看出来你很想吃这颗糖,你可以问问爸爸,如果爸爸说可以吃,那么你就吃吧。妈妈和爸爸的意见是一样的。”爸爸接过来说:“陌生人给的糖不能吃,况且这个糖包装纸上面也没有写生产日期,我们回家喝酸奶吧!”

我发现当我表明了和孩子爸爸一样的意见后,孩子的哭闹声变小了,她同意了爸爸的意见,并且马上说要回家去。

孩子想吃糖,只是一件很小的事,然而育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多半就是这些生活小事组成。孩子看到这些小事里父母之间统一意见,其中一人用果断、简练的语言告诉孩子规则,孩子就不会做过多的哭闹与试探,而是把精力放在做其他更有意义的事情上。

中国有一句老话叫“家和万事兴”,还是很有道理的。大人们意见统一了,孩子就减少了和我们不必要的拉锯战,我们育儿也会变得更加轻松有效。

紧急事件解决之后,我们可以和孩子开一个小的家庭会议。比如大家觉得孩子多大可以吃糖?什么样的情况下可以吃糖?孩子可以提需求,家庭成员间可以表达各自的想法,最终商量一个大家都认可的方案。

(3)合理分工、互相尊重

在平时的家庭育儿过程中,我们还要做到合理分工、互相尊重。比如孩子的辅食问题,主要是由妈妈负责,那么家里的其他成员就多多配合妈妈的工作,在吃饭问题上以妈妈的意见为主。

又比如平时爸爸上班比较忙,那么当孩子去外面郊游、玩耍的时候,主要由爸爸陪伴,那么这时候去哪里玩、怎么玩可以由爸爸和孩子共同决定,而其他的家庭成员尽量少给意见,一来可以充分发挥父亲角色的能动性,二来也能做到彼此尊重、减少冲突。

在育儿的路上,父母双方很难做到意见完全一致,但是我们应该尽量避免在孩子面前呈现出对立的“红白脸”。孩子是一个有能力的人,只要我们给予他们一定明确的规则、多让孩子体验、探索,他们完全可以做到心中有自由、行为上有规范。事实上,孩子特别喜欢规律、有秩序的生活,一致、和谐的家庭氛围不仅能减少孩子与我们的冲突,他们还会成为一个内心平静而喜悦的人。

不爱打招呼不是没礼貌,逼孩子打招呼才是害了他

小观察

两岁半的球球,特别抗拒和别人打招呼。尤其是不熟悉的人,如果对方太热情还会躲起来。妈妈让球球打招呼,他就抱妈妈大腿。大人要是再接着说两句,球球就开始哭。妈妈很困惑,让孩子打招呼,怎么那么难呢?自己也觉得很尴尬,感觉孩子很没礼貌。

1.孩子为什么不爱打招呼?

大人打招呼的目的是让别人觉得自己友善,但对于低龄的孩子来说就比较难有这样的思考。

儿童心理学家让·皮亚杰曾做过十分著名的三山实验,提出幼儿在思维方面存在着“自我中心”的特点。

皮亚杰的三山实验

桌面上有三座山,颜色和顶部都不同。第一座山上有红色的十字架,第二座山上有一间小房子,第三座山有积雪。处于2~7岁前预算阶段的儿童是自我中心的,他们不能说出从玩具娃娃那个角度看到的离玩具娃娃最近的那座山,而认为离自己最近的山就是离玩具娃娃最近的山。

皮亚杰的三山实验,实验材料是一个包括三座高低、大小和颜色不同的假山模型。第一座山上有红色的十字架,第二座山上有一间小房子,第三座山有积雪。然后,儿童面对模型而坐,并且放一个玩具娃娃在山的另一边,要求儿童指出哪一个是玩具娃娃看到的离自己最近的山。实验结果是,他们不能说出从玩具娃娃那个角度看到的离玩具娃娃最近的那座山,而认为离自己最近的山就是离玩具娃娃最近的山。

幼儿倾向从自己的立场和观点去认识事物,而不能从客观的、他人的立场和观点去认识事物。

因此,低年龄段的孩子对于“打招呼”这件事情没有我们成人那样考虑到友好、不让熟悉的人尴尬等想法。

对于他们来说,要不要“打招呼”只是从自我出发考虑,也就是“这事情对我来说有没意义”。

2.强迫会让孩子变得焦虑,产生对打招呼的逆反心理

强迫孩子打招呼,容易让孩子的心理产生焦虑和反抗。“我并不想打招呼,但是爸爸妈妈说打招呼才有礼貌,才是一个好孩子。”

如果你细心观察每一个被强迫打招呼的孩子,他们的行为是退缩的,内心是纠结的。

他们很想达到成人的期望,但是在内心又有一个声音在拉着他们:“不,你并不想这么做。”这种纠结,会让孩子产生巨大的内耗,气质类型比较安静的孩子,容易陷入一种焦虑和压力之中。

而对自我意识比较强的孩子来说,则会产生直接说“不”的强烈行为。无论是哪一种,都不利于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

我曾经看过一个孩子,被爷爷催促着向别人打招呼:“见到人要打招呼啊!快喊阿姨好!”孩子已经比较大了,心里不愿意叫,但是迫于爷爷的“碎碎念”,只能不情愿地白着眼,快速说了一句:“阿姨好!”

这样的问好,真的让人“感觉好”吗?恐怕只会让人不舒服。

为什么?因为心里是不情愿的,问好不是发自内心的感受。而当身体和内心的愿望是对抗的时候,这种生命的力量是扭曲的,也无法体现礼仪背后真正的尊重。

礼仪,并不仅仅是学会说“你好”“谢谢”“对不起”,而是要学习如何真实且真诚地表达自己。

3.礼仪的三阶段示范法,教会孩子什么是爱和尊重

让孩子懂礼貌、有礼仪,可以通过这三个维度进行示范和指导。

(1)让孩子理解不同的场景和文化有不同的礼仪

每一种文化都有属于自己的礼仪,同一个行为,有一些文化认为是有礼貌的,而有一些文化则认为是一种冒犯。比如在中国,握手是大家问好的礼仪,而在法国,人们用亲吻的方式来问候。

礼仪,要符合当下的文化和情况。如果在中国,我们通过亲吻的方式去和陌生人问好,那就是一种不合时宜的冒犯。

但对孩子来说,他们并不理解这一点,他们需要大量的经验和场景才能习得怎样的方式才是适合的。

比如餐桌的礼仪。在中国,我们吃饭的时候,是左手拿着碗,右手拿筷子,如果拿着筷子对别人指指点点,这是一个不礼貌的行为。而在英国吃饭,如果拿起餐具,离开桌面靠近嘴巴,则会被认为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

我们还要关注孩子的行为,关注他们在哪一些场景的行为,需要我们做关于礼仪方面的引导和帮助。

比如,当孩子打喷嚏的时候,他直接对着食物和别人的脸上打喷嚏。与其在当下责骂孩子,不如找一个合适的机会,和孩子介绍打喷嚏的礼仪。向孩子示范遇到想打喷嚏的时候,我们应该如何做才能又卫生又有礼貌。

(2)“一看、二说、三表现”帮助孩子融入社交氛围

每个孩子在进入社交场景时,都会有不同的表现方式,而作为成人,我们可以采用“一看、二说、三表现”帮助孩子融入社交氛围。

“一看”,观察孩子的表情动作

很多慢热型的孩子刚进入社交场景时经常会紧张、躲闪、低头不语,这时候我们就应该仔细观察孩子的表情和动作,看看孩子是因为什么而紧张。

例如,孩子因为某个大人太过热情、亲昵,所以有所畏惧,那么作为成人我们就可以多给孩子描述这个人有趣的方面,让孩子主动发现这个人的特点,消除孩子的恐惧。

“二说”,帮助孩子把心里的想法说出来

如果孩子因为对方靠近而躲闪时,我们就可以说“这个阿姨很喜欢你,不过你是不是还没习惯,需要时间习惯一下”,帮助孩子释放内心的情绪,同时也帮孩子缓和尴尬的气氛,争取社交的主动权。

“三表现”,用自己的社交表现来给孩子做演示

比如我们可以带着孩子,演示我们是如何和不同的人打招呼的。对待熟悉的朋友、对待电梯里的陌生人、对待邻居,我们打招呼的方式和强度是不一样的。如此,孩子就有了参照的模板。

(3)场景复原和重演

我们还可以通过角色扮演,让孩子感受具体的场景,如何更好展现优雅和礼仪。

比如,在孩子生日会前和孩子玩一个“收礼物”的角色扮演游戏。我们可以准备一个包装好的盒子当作礼物,和孩子说:“请你把这个礼物送给我吧!”

我们也可以做一次示范,让孩子看看怎样接受别人的礼物。当孩子把礼物递到我们的手上时,我们和他四目相对,说:“谢谢你送给我的礼物!”

我们还可以给孩子示范,怎样处理收到的礼物。比如我们会将礼物轻轻放在一个地方,然后决定是否要打开它。通过这样的场景示范,让孩子理解怎样的做法是有礼貌的。这样孩子就不会说出“这个礼物我不喜欢”,或者用一些不合适的方式处理礼物,以避免他做出不礼貌的行为。

当然,孩子6岁之前学习的礼仪,绝大多数是通过父母去学习的。我们可以不直接教,而是尽量通过我们的动作和言行举止去呈现优雅和礼仪。为了做好孩子的榜样,我们要时常反省自己的行为举止,要知道自己的优势和不足。

我们的所思所想、一言一行都会在孩子身上有所反射,很多时候孩子哪怕没有在观察我们,也在学习和吸收我们的行为。我们想让孩子成为热情开朗,能够落落大方与其他人打招呼的人,那么我们自己是否可以首先做到呢?

没有人会告诉你,你家的孩子不懂礼貌,因为这样也是一件极不礼貌的事。礼貌是一件简单的事,同时又是一件很复杂的事。

我们并不需要要求或者催促孩子去遵守礼仪规范,而是应该把重点放在如何让孩子生活在一个充满礼貌和充满爱的环境里。

心里想鼓励孩子,说出口的却是批评

注意你说过的话,因为神圣的事情始于舌尖。你的言语造就了你周遭的世界。

——纳瓦霍人谚语

小观察

“你这个小孩就是调皮,怎么说就是不听话!”奶奶扯着嗓子气呼呼地说。

原来是昊昊洗完澡爬到床上蹦跶去了。奶奶让孩子下来,喊了几次后孩子仍然“一意孤行”,继续在上面跳得欢。

“快来穿衣服,再不穿,我要生气了!你到时候感冒咳嗽了,就别想吃冰激凌了!”奶奶怒吼道。

孩子听到不能吃自己最喜欢的零食,一下子就急哭了:“凭什么?我就要!”

其实昊昊的奶奶只是担心孩子生病感冒,但是话到嘴边,却变了味。在育儿的过程中,这样的情况屡见不鲜。很多父母也知道要多多表扬、鼓励孩子,但是“孩子很调皮,我找不到该表扬的点呀”。

1.“非注意盲视”,影响我们对孩子的看法

曾经有人做了一个“看不见的黑猩猩”实验,实验者观看视频里两支由三人组成的团队相互传球,一队人员穿白衣,另一队穿黑衣,而实验者被要求记录白衣团队传球次数。在游戏进行到一半时,一个装扮成大猩猩的人出现在了镜头里拍打胸脯,停留了整整9秒钟,然后走出了画面。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视频播完后,实验者们都能准确报出白衣球队的传球次数。大猩猩不仅没有对实验者们造成干扰,甚至还有50%的人根本没注意到视频中曾出现过这一只活灵活现的大猩猩。

心理学家把这种现象称为“非注意盲视”,它的出现是因为人们主动,即有选择性地把注意力放在了某一件事情上而忽视了其余所有的事情。

当我们看到孩子在蹦跳时,我们就表现出了选择性注意:对孩子活动的需求视而不见,只关注孩子蹦跳、调皮捣蛋。选择性注意是我们的大脑过滤输入信息、避免信息过载的一种方法,但代价是忽略了其他方面。

我们的大脑很容易先看到负面的信息,而不是正面的信息。比如,一个孩子的学习成绩是:语文90分,英语98分,政治90分,数学68分,历史88分,地理89分。那么父母往往最先关注的是“为什么数学只有68分?为什么你考那么低”。相对于正面的信息,我们的大脑容易先看到负面的偏见,导致偏颇的理解。

当然,这并不是说我们要只看到优势,不去看不足,而是我们需要还原现实,真实看到孩子的全部。每个人都既有优势,也有劣势。但优势往往被匆匆略过,以致我们没能好好利用它去获得更大的成功。

2.“心口不一”的批判性话语,会塑造错误的自我认知

对于低龄的孩子来说,他们就像一块软蜡,仍未成型。他们是通过父母对待他的方式和评价逐渐形成自我认知的。当一个孩子被父母贴上“标签”时,他就会做出自我印象管理,使自己的行为与所贴的“标签”内容相一致。

比如,我们和孩子说:“你这孩子太懒了,自己的衣服也不收拾。”久而久之,我们给孩子贴的这些“标签”,都会回到孩子身上,孩子甚至会这样和我们顶嘴:“我就是懒,就是做不好事情,不都是你们说的吗?”负面标签慢慢深入孩子的骨和肉,孩子变得不再积极主动。

3.关键的“AOA法则”,助力孩子正向成长

关注孩子的优势和正面行为,其实是一种非常实用的教养方法。如果我们能看见孩子的优点,可以更好地将孩子引导到正确的行为上来,我们更容易和孩子形成良好的亲子关系,育儿也会更轻松。

我推荐用“AOA法则”打开看待孩子的“优势开关”。想要改变自己的消极认知机制,我们需要先自己意识到我们头脑里消极机制的存在。

“AOA法则”具体指的是:注意自己的感受;想象自己看到了“优势开关”;关注孩子的优势。

(1)注意自己的感受

当事件发生时,别急着给予孩子猛烈的反应。我们可以通过深呼吸,关注自己的感受。在深呼吸后描述所看到的客观事实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

在描述客观问题的时候,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关注自己的状态,还可以帮助孩子了解现状,让孩子自己做出更理智的选择。比如,我们可以用“我看到”句式。

①我看到地上都是米饭,收拾起来一定需要很多时间!

②我的天呀!我看到你穿着棉袄,都出汗了。

③我看到你在挠头皮,你已经有两天没洗头了。

④我看到地板上散落着乐高,我没有办法走过去了。

这样的客观描述,避免给孩子“贴标签”,同时还能向孩子表达我们更真实的感受。

(2)想象自己看到了“优势开关”

每次我们想给孩子“贴标签”或者批评孩子的时候,我们可以在脑海中想象一个开关。这个开关可以打开和关上,只要拨动它,就关掉负面思考的灯,打开正面思考的灯。

比如,孩子喜欢把积木搭很高,又猛地一下推倒,孩子如此重复了一次又一次。有些父母心里会想:我的孩子是有“暴力倾向”吗?当我们有这样的想法时,我们可以马上想象我们头脑里有一个“优势开关”,让我们把开关打开吧!

“孩子一遍一遍地推倒积木,是不是代表着孩子专注力强?”

“积木要搭得很高才能被推倒,是不是也代表着孩子的意志力和耐心也非常不错?”

“积木要怎么搭,才不会从一开始就自己倒下,是不是也需要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当我们把头脑里的“优势开关”打开时,你会发现你看到的孩子是如此不同。意之所在,能量随来。通过这个“优势开关”,我们可以看到孩子擅长做的事情,我们可以看到孩子身上的优点。

就像一个园丁照顾植物,植物长得不好,我们不会去责怪植物。一个优秀的园丁,会思考是否需要给植物多施点肥?还是多一些水,少一些阳光?越是能够“看见”孩子,孩子会越容易往好的方向生长。

(3)关注孩子的优势:不指责、不命令、不说教

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他们不是完美的孩子,但都有自己的闪光点。父母要懂得发现孩子的长处,充分发挥“优势效应”的作用,让孩子散发自己的光芒。

小故事

美国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曾分享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次,他带着女儿到院子里拔草,5岁的女儿玩心比较重,于是一边拔草一边玩耍,塞利格曼看到后便数落起女儿的各种坏习惯。听完后,女儿说了一句话,这句话让塞利格曼像被一根棒子敲醒了一样,让他反思良多。他的女儿说:“爸爸,你每天都让我改坏习惯,可就算我的坏习惯全部改掉了,那也只是一个没有缺点的小孩,但我也没有优点,你为什么不去看看我的长处呢?”

年龄比较小的孩子,喜欢在玩当中体验、探索,如果孩子能一直保持“玩中学”的学习热情,那么这就会成为孩子的“成长型优势”。他会有内在的自我驱动力想要向世界探索,与他人互动和学习。如果我们能看到这一点,塞利格曼或许可以和孩子说:“嘿,我们来玩一个拔草的游戏,看谁拔的草最多!”

这样不指责、不命令、不说教,以孩子的方式回应孩子,会让我们更容易看到孩子的成长优势,更好地与他们相处。

这本书写到最后,我想以我生活中的小故事作为结尾。我女儿在3岁的时候,对使用剪刀十分痴迷。有一次,我给她打印了一些三段卡(一种蒙氏教具),她看到我正在剪卡片,也跃跃欲试。但是孩子毕竟小,剪的时候很容易一不小心就把图片剪坏了。

最开始,我有点烦躁,心里有一个小人跳出来说:“好不容易打印好的卡片,全部剪坏了!孩子这样捣乱还不如我自己弄呢!”

但是我深吸了一口气,我的目的不是为了和孩子争吵,我们正是想要和孩子好好玩耍,不是吗?

如果我们能关注孩子的优势,看到她做事情的兴趣和能力,很多育儿的困惑就会迎刃而解。

于是,我在每一张卡片的外面加了一个黑色的边框,并给孩子示范如何在黑框的外面剪。当有了边界作为参考后,孩子剪起卡片好多了,她很专注和愉悦。

当孩子的兴趣、激情被我们“看到”,我们就要想办法让他充分地发挥他自身的优势,从中找到自信。一切行为的改变,皆因为我们打开了孩子的“优势开关”,他的能力与水平也会水涨船高。

平时多多认可孩子积极的行为,可以帮助孩子理解行为的作用。“谢谢你在生日派对后主动帮忙收拾,这让我省了好多工夫!”仅仅是这些简单的话,就可以让孩子成为一个更加知道感恩的人,他会在今后的成长路上“复制”自己成功的体验。而父母,就像是孩子心底里不谢的花,无论孩子多大,去到哪里,想起父母,他就会感觉到温暖和美好。

这大概就是3岁前,积极陪伴孩子的意义吧!

http://datasource.d.ireader.com/files/12912837.zip?v=1686841212

点击链接,加入全国图书共读会,一起吃透书中实用工具,和作者近距离接触。

http://datasource.d.ireader.com/files/12912837.zip?v=1686841212

点击链接,领取书籍配套育儿工具包。不定期与大家分享0~6岁的亲子养育和父母成长话题,希望我能成为您亲子路上的陪伴者和支持者。 wOhiqz59b+2cd+spYT3lBn+M0ej8kiuA5fPd1bu1SY5B721ZlkGk/O30zUV/WDa8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