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解开父母眼里孩子的6个成长难题

为什么父母在,孩子反而不好带?

小观察

孩子一天在家都特别乖,可只要父母下班回到家,孩子反而不好带了。吃、喝、拉、撒、睡,永远都是找爸爸妈妈,如果不顺孩子的意,他还动不动就大哭一场。和孩子讲个睡前故事,他非要坐在妈妈的怀里。玩一会儿游戏,还非得要爸爸看着他、跟他一起玩。有时甚至连父母上个厕所,孩子都要在门口等着。

家里的老人都说,这是父母给惯的!白天老人带,孩子好着呢。

1.为什么父母在,孩子反而不好带?

父母陪在孩子身边的时候孩子反而“不听话”,这和孩子发展的阶段,以及父母的教养方式等方面息息相关。

依恋理论的鼻祖玛丽·安斯沃斯认为,父母离开后,孩子对父母的“求关注”是一种积极的依恋反馈。父母就像是一个安全的堡垒,无论在哪里,只要有这个堡垒在,孩子就感觉到安全。这是帮助孩子建立安全依恋的必须通道,是孩子对周围世界信任的一种基本体现。

美国儿科百科中也曾指出:妈妈不在家,保姆或者家人告诉你,孩子们表现得像个天使时,不要偷着开心,觉得孩子终于长大了。其实孩子并没有长大,而是他们对别人的信任不足,不敢去试探他们的底线。

因此,孩子在保姆或者其他人面前表现得“乖”,在父母面前则爱“撒娇求关注”,只不过是因为他们内心对父母有着无条件的信任而已。

当然,照料人之间养育规则不一致,可能会导致孩子表现“反常”。比如,孩子经常在父母身边时更调皮,我们要考虑父母是否给予孩子的自由太多而相对应的规则过于宽松。

尤其是父母和爷爷奶奶对养育孩子的基本原则和日常生活规范标准不一致,就很容易导致孩子“见风使舵”,在严厉的人面前表现得规矩,在温和的人面前一再试探对方的底线。

2.三个原则,鼓励孩子与我们成为合作型伙伴

我们鼓励孩子用正确的语言和行为方式表达需求和感受,通过以下三个原则方法,我们可以让孩子更容易与我们合作。

(1)平常心对待孩子的“撒娇”

孩子见到父母就各种撒娇、求关注,这个时候我们需要一颗平常心。不给孩子贴“矫情”的标签,也不用过度“呵护”孩子。

和孩子平静地谈谈你今天遇到的一些事,放下手机,认真和孩子玩十分钟的积木,或者读十分钟的书籍。你会发现,当孩子被关注,哪怕仅仅是十分钟时间,之后他独自玩耍的时候会好很多。就像安全感得到了确认,如果得不到,他会一直很想要。

(2)做60分的父母,给予孩子爱的同时留有空间

心理学家温妮科特曾提出做“60分足够好的妈妈”。意思就是说,我们给孩子的爱和保护不用达到满分,其实只需要“基本够用”就可以。

给孩子留有成长的空间是很重要的,我们需要多创造环境让孩子自己做事情,而不是一手包办。当孩子有事可做,就不会一直依赖父母,他会拥抱更加宽广的世界。

当孩子自己做事情时,孩子会在错误中总结经验,他们也会更愿意和我们合作。所谓“心中醒,口中说,纸上作,不从身上习过,皆无用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很多时候我们总希望做事情再完美一点,当孩子能做好的时候,父母常常觉得很自豪,衷心为孩子感到高兴,但更多的时候,孩子经常做得不够好。作为父母的我们总是忍不住想帮上孩子一把,当孩子坚持用自己的方式做事情,有些父母甚至会讥讽孩子,“看吧,我都说你这样做不行”“看吧,早该听我的多好”。

慢慢地,孩子害怕犯错,失去自信,失去对环境的信任,甚至会认为:我是一个没用的人。反正我也做不好,还是你来做吧。

留有空间,让孩子自己尝试着做,孩子才有机会学习并与我们合作。

(3)稳定自己的情绪,统一养育的规则

作为父母,我们需要让自己的情绪尽量保持稳定、平和。给孩子定的规则不会因为我们情绪的变化而随意改变。

比如,父母心情好时会好好和孩子说,茶几不能往上爬;心情不好时,父母就不管孩子了,孩子爱爬茶几那就爬吧,直到自己情绪崩溃,对孩子说:“我和你说了多少遍了,茶几不能往上爬!”

这样的情况就会让孩子感觉困惑,他们甚至会通过讨好父母,来确认自己的行为是否被允许,以此来得到父母的爱。

养育的规则需要统一,只有统一了,孩子才能在平和的氛围中,展现本该属于孩子的天真。

孩子刚上幼儿园,分离焦虑很严重怎么办?

世界上所有的爱都是为了相聚,只有一种爱是为了分离,那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

——克莱尔

幼儿园是一个特殊的存在。孩子上幼儿园,代表着他正式从家庭走向了更广阔的世界。很多人说,我们一生中许多重要的事情都是在幼儿园里学会的,比如学会分享、耐心等待、帮助他人、注意卫生、劳逸结合等。

孩子从家庭过渡到学校,他们面对分离和适应新环境的态度各不相同。有些孩子很快就适应了学校的生活,而有些孩子就没那么容易了。

刚上幼儿园的孩子总是哭,主要原因还是因为环境和生活方式的突然改变造成孩子不适应和焦虑。孩子在上学以前,他们的生活方式比较简单,几乎是由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或者保姆来照顾。大家都以孩子为中心,围绕着孩子转,环境和照料人都比较单一、固定。

而孩子到幼儿园之后,环境忽然有了很大的转变:爸爸妈妈和熟悉的照料人不再时时刻刻陪着他了。他需要独自一人面对新的环境、老师和同学。

面对全新的环境,他们需要不断地确定:我是安全的吗?爸爸妈妈离开了还会回来接我吗?孩子在情感和认知的拉锯中,难免会产生身体上的不适应和心理上的焦虑。

总体来说,孩子从焦虑到平稳过渡,会经过三个阶段。

1.分离焦虑的三个阶段

(1)反抗,“我要回家”!

这个阶段的孩子最直接的表现就是撕心裂肺地大哭。每天送孩子去幼儿园的路上,都会上演各种“生死离别”。这时孩子的口头禅是“我不要上幼儿园”“我要回家”,孩子表现得极为愤怒或反抗。

(2)失望,“那又怎么样呢?我还是得上学”。

慢慢地,你会发现孩子开始有了一些细微的变化:他不再那么撕心裂肺地哭了,而是变成了断断续续地哭。你仍会听到孩子哭,但是比起第一阶段,哭的强度有所降低,频率有所减少。

如果在幼儿园孩子看到其他人哭,他也会跟着哭起来。这个阶段的孩子可能会出现不理睬他人、反应迟钝的情况。

我们也会强烈地感觉到孩子的心灰意冷和无奈。“是啊,不想去上学,但是又能怎么样呢?我还是得去。”

(3)接受,“我喜欢幼儿园”!

孩子开始渐入佳境,接受老师的照料,会跟着园里的一日流程开展部分或全部的活动。他会学着自己吃饭、喝水,和其他孩子一起做游戏,但是看到爸爸妈妈又会表现出伤心。

以上这三个阶段,因为每个孩子成长的环境不同、个性不同,因此渡过的时间也是有长有短,并且有可能出现反复的现象。

如果我们能保持平和积极的心态,那么我们就可以变成帮孩子顺利渡过焦虑期的助推剂。孩子是天生敏锐的观察者,如果我们表现出对孩子和新环境、新老师的信任,那么孩子就能接收到信息,从而信任自己、信任环境,逐渐适应幼儿园的新生活。

2.让孩子适应幼儿园,父母四个时间节点的引导很关键

我们可以在孩子入园前、入园时、接园时和回家后这四个时间节点,巧用一些技巧,帮助孩子缓解焦虑,更快适应幼儿园。

(1)入园前:提前预演一日流程,告诉孩子回家的“时间参照点”

常言道: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如果前期有较好的铺垫,那么孩子适应幼儿园这件事就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提前预演一日流程,告诉孩子回家的“时间参照点”可以做到很好的铺垫作用。

2~3岁的孩子,对秩序、顺序有着十分敏感的需求。熟悉的一日流程,会让孩子产生内在的安全感。他能够预知自己接下来可以做些什么,这种控制感会让幼儿感觉良好。

孩子在上幼儿园之前,如果可以按照幼儿园的作息时间起床、吃饭、午睡和活动,对孩子适应新环境是有极大的帮助的。

值得注意的是,2~3岁的孩子对时间还未形成良好的概念。他并不能理解我们说的,“到四点半爸爸妈妈就来接你”这个时间长度代表的是多久的时间。

我们可以通过利用孩子对秩序和顺序的敏感性,让孩子理解我们接园的时间。比如,“你午睡起来后会吃点心,再玩一会儿爸爸妈妈就来接你了”,这样能帮助孩子缓解焦虑,期待父母的到来。

我们还需要考虑给孩子准备的物品,让孩子可以更好地使用。比如,给孩子准备宽松的衣裤或者分体的上衣和裤子,这样的衣物比较容易更换。这些小细节都可以帮助孩子在幼儿园学习更好地独立做事情。

(2)入园时:温柔而坚定地离开,孩子哭闹更少

一般幼儿园入园的时间是8 : 00~8 : 45,而8 : 30左右是人最多的时候,老师也会非常忙。因此为了让孩子和我们有一个比较好的分离,我们可以选择在8 : 00左右送孩子入园。

把孩子交给老师后,微笑着告诉孩子你会来接他,然后就可以离开了。如果此时父母离开得拖拖拉拉,会加大孩子与我们的拉锯,让分离变得更加痛苦。

我们与孩子分离时,孩子或许会哭闹,这都是非常正常的,他只是需要一些时间适应新的生活。事实上,绝大多数分离时“鬼哭狼嚎”的孩子,在进入教室后都可以很快平静下来。

(3)接园时:别急着回家,帮助孩子建立他的“朋友圈”

如果幼儿园门口有孩子可以活动的空地,孩子在回家前能在幼儿园外多玩一玩,那是最好的。我们可以通过和老师的沟通,了解孩子在幼儿园里最经常和谁互动。一般孩子总会有几个比较交好的小伙伴。平时我们多和这几个孩子的家长沟通交流,建立比较好的关系。

当孩子有了自己的朋友圈子,就会有比较好的情感依托,回到家后孩子还会和你讲学校发生的事情。

(4)回家后:持续的家庭沟通,用“我猜猜话题”建立连接

在入园早期,家长们可以多跟老师聊聊天,了解孩子们在幼儿园玩过的小游戏,多多引入老师在幼儿园的游戏方式、教育方法等,让幼儿园的生活延续到家里,进一步消除孩子入园的陌生感。

平时在家时,多向孩子表示:老师经常提起你呢!向孩子说说老师描述孩子的具体事情,孩子会看到我们和老师是一种信任的关系。他会逐渐明白,老师是可以信任的人,在学校,老师就像爸爸妈妈一样,可以帮助他。

除了问老师孩子在学校的情况,我们也可以问孩子关于幼儿园的更多细节,帮助孩子更好地适应。那么有些爸爸妈妈就有疑问了:我也想从孩子嘴里知道更多幼儿园的事情呀!可是问孩子吧,孩子要么说不清楚,要么就是一问三不答,有些时候还不耐烦地跑开。

我们可以试试用“我猜猜……”的句式来开启一个话题。比如:“我猜,今天学校里有你喜欢吃的糖醋排骨!对不对呀?”

有时我们还可以故意猜错一些问题,比如:“我猜,你们学校的滑梯那么高,你肯定没有去玩吧!”孩子可能会说“才不是”,之后不用我们说太多,他就自然地接上介绍学校的话题了。

从孩子感兴趣的点进入“我猜猜话题”,通常会有比较好的效果。

①对运动量大的孩子,我们可以从学校的体能游戏入手打开孩子的话匣子。

②对饮食感兴趣的小朋友,我们可以从学校的点心入手进行猜猜猜。

③对社交能力强的孩子,我们可以猜班上其他小朋友的一些小细节。

④对性格比较安静的孩子,我们可以猜班上做的手工活动。

总之,就是猜着聊一些“无关痛痒”的小细节,因为有具体的场景感,孩子比较容易回答我们的问题,并且和我们交流。通常在这些小细节里,我们也能更加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

当然,我们也要避免用“我猜猜话题”去问一些不合时宜的、容易误导孩子的问题。比如,“我猜老师今天打你了”“我猜老师今天吼过其他小朋友”,像这类型的问题,杀伤力极强,不仅问不到孩子在幼儿园真实的情况,还可能错误地引导孩子的认知。

“我猜猜话题”的目的,是根据每个孩子在幼儿园的兴趣点,延续幼儿园的话题。让孩子回溯一天的幼儿园生活,逐渐建立起第二天入园的期待,产生正向的循环。

孩子的成长,是一个循序渐进与我们分离的过程。北大才女赵婕曾说:“我钦佩一种父母,他们在孩子年幼时给予强烈的亲密,又在孩子长大后学会得体地退出,照顾和分离都是父母在孩子身上必须完成的任务。亲子关系不是一种恒久的占有,而是生命中一场深厚的缘分,我们既不能使孩子感到童年贫瘠,又不能让孩子觉得成年窒息。做父母,是一场心胸和智慧的远行。”

面对分离,如果父母焦虑,孩子也会模仿大人的情绪,所以做父母的要保持放松的心态,并且相信自己的孩子。当我们前期给了孩子足够多的爱,在分离的时候充分信任和放手,就是对孩子最好的支持。

为什么孩子做事注意力总是不集中?

聚精会神的状态,比知识还重要。

——玛利亚·蒙台梭利

专注地观察,是孩子和世界产生连接的方式。孩子的专注力在哪里,收获就在哪里。认知神经科学家安妮·特丽斯曼认为,我们对专注力的运用决定了我们所看到的东西。

6岁前的孩子是感官学习者,他们会专注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比如,孩子去海边玩,他们会把专注力放在玩软绵绵的沙子、流动的海水、颜色各异的贝壳、湿漉漉的水草等这些有感官刺激的物品上。

而父母则可能会把专注力放在沙滩上一个不起眼的烟头,以此来判断这个沙滩是否干净,是否是一个“好地方”。

因此,毫不夸张地说,专注力相当于人的“认知肌肉”,我们要依靠它去理解世界、把握任务、学习或创造。

那么,为什么有些孩子没有专注力呢?到底是什么扼杀了孩子的专注力?

1.这四个行为,正在无形中扼杀孩子的专注力

孩子在出生后就具有专注的本能,如果孩子缺乏专注力,我们需要考虑以下四个因素。

(1)过多的提醒和帮助,会扼杀孩子的专注力

有一部分父母总觉得自身的经历比较丰富,看到孩子做不好一件事,总是忍不住帮上一把,或者“好心”提醒孩子。然而,过多的提醒和帮助,可能会扼杀孩子本身具有的专注力。

北京奥运会女子100米跨栏比赛,运动员洛洛·琼斯是热门的冠军候选人。最开始的时候她一马当先,轻松跨过了前面所有的栏架,然而意外发生了,她撞倒了第9个栏架——本来她只要跨过10个栏架就赢了。她与冠军失之交臂,最后只获得了第7名,泪洒田径场。

后来记者采访她时,她说刚开始她觉得速度有些快,于是便对自己说:“动作一定要到位……把腿打开。”结果却发生了失误。

很多神经学家认为,当我们开始考虑技术细节,而不是交由对技术动作“了然于心”的运动神经去自动执行动作时,就会对专注力形成干扰,反而不利于动作执行的效果。

孩子的成长也是一个道理。一个在练习扫地的孩子,他刚开始可能扫得并不好。如果我们频繁提醒孩子、帮助孩子,实际上会打断孩子的专注力,破坏了孩子习得动作的能力。长此以往,他们逐渐会变得难以专注。我们出于好心的“帮助”,可能反而阻碍了孩子内在专注力的集中。

(2)压力和心理负担,会分散孩子的专注力

当我们感到有压力或有心理负担时,失误就会增多,注意力也容易被分散。如果压力和心理负担越来越大,那么就会引起焦虑。

压力容易让人迷茫和无助:如果做的事情本身就没有价值,那么一开始为什么还要做呢?这种无助的感觉容易让孩子对种种事情失去兴趣,变得难以专注。

(3)难度太低或者太高,孩子的大脑和行为无法实现同步专注

如果孩子做的事情难度太高,孩子就容易产生畏难心理,不愿意尝试;如果太简单,孩子也容易失去兴趣。当然孩子不会告诉你,这太难了或是太简单了,他们用的最直接的方式就是跑开。孩子会跑开,是在用本能告诉我们:他对此时此地发生的事情不感兴趣,孩子的大脑和行为无法实现同步专注。

(4)睡眠不足,导致大脑无法集中注意力

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前一晚如果休息不好,第二天的工作状态就会比较糟糕,容易犯困、走神,更谈不上集中注意力了。睡眠不足会让大脑处于超负荷的状态,导致思考能力下降、警觉力与判断力削弱。

2.“金字塔模型”,帮助孩子重获专注力

如何让孩子拥有更持久的专注力,我认为我们需要考虑孩子的睡眠、成人的互动方式以及孩子做的事情的难度是否和自身能力相匹配。我将这些因素归结为专注力金字塔模型。

(1)自我纠正

自我纠正的意思就是我们要给孩子提供一个自由探索的环境,减少对孩子的不必要干预和帮助。充分信任孩子,放手让孩子做生活中的事情,孩子自然有更多的机会练习专注力。

允许孩子犯错,是非常重要的。比如,孩子把被子叠得歪歪扭扭,我们马上指出孩子的错误,可能会打击孩子做事情的信心,下次他会说:还是你来吧,反正我也做不好。

如果我们能肯定孩子,给予他更多的信任和耐心,并在恰当的时候自己示范给孩子看,孩子不仅接受,他也会在经验中学会自我纠正,把被子叠得更加整齐。

有一次,女儿的老师给了我一些孩子的手工作品。那是一份“刺工”的工作。所谓的刺工,就是孩子手握带有粗针头的笔,在纸上刺出对应的小点。有一段时间,孩子非常痴迷这个活动,从她不同时期的作品中,我可以看到孩子是如何学习自我纠正以及不断练习专注力的。

第一阶段:卡上满满都是刺的洞。孩子此时更多是在探索握着刺针,刺出洞的过程。

第二阶段:开始对着卡纸上的点做出刺的动作,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手眼协调。

第三阶段:基本上可以完成全部的刺点,有部分遗漏。

第四阶段:所有刺的点都在相应的位置上,遵循卡纸上的规律。

在这个过程当中,孩子学习专注去做一件事情,意志力、动手能力、逻辑能力、观察能力都得到了提高。值得注意的是,当孩子刺的地方不对,或者刺的洞少了,我们并没有去强行纠正。正是因为我们没有善意地提醒孩子“要刺在这个地方”,孩子才有了更多的机会进行自我纠正和探索,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判断得越来越精确,收获了成长和自信。

(2)最大努力

所谓的“最大努力”,就是孩子用尽所有力气,想尽一切办法去做一件事情。

一辆小推车,孩子需要用多大的力气才可以搬起来上一个台阶?一个快递,孩子需要用多大的力气才可以抱起来拿回家?

当孩子付出最大化的努力时,他投入的专注力才能给他带来乐趣。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有许多可以让孩子付出最大化努力的小活动,比如擦桌子、扫地、整理散乱的玩具等。这些工作对大人来说或许很简单,但是对孩子来说需要付诸努力才能完成。

一旦专注投入,孩子的生活立刻就变得活生生起来。毫不夸张地说,孩子最好的专注状态,就是进入鲜活生动的生活。日常家务可以锻炼孩子的专注力,并且让孩子享受工作带来的成果,让他们觉得自己是一个有价值的人。

(3)心流体验

“心流”是什么?心流体验这个词,最早是由著名积极心理学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提出的,他认为:心流是一种将个体注意力完全投注在某活动上的感觉,心流产生的同时会有高度的兴奋及充实感。

我认为心流状态的产生和孩子的能力、操作活动的难度有很大的关系。但是,难度系数和孩子的能力水平并不是要完全一致,最好的状态是孩子现有的能力水平,再努力一下就能完成挑战。如果能持久把握挑战与技巧这个“努力一下就能完成”的黄金比例,那么孩子就能维持越长时间的专注力。

小观察

我女儿是一个十足的乐高迷。大概从1岁半开始,她就开始接触大块的乐高积木块了,每天玩一会儿乐高,成了孩子的乐趣。但是女儿三四岁的时候我再陪孩子玩乐高,就明显发现她对乐高的兴趣度下降了。她经常是玩一会儿,就把乐高散放在地上,转而又去玩其他的玩具。

于是我开始思考:是不是孩子对大块的乐高积木已经失去挑战的兴趣了呢?我决定更换一批小块的乐高,看看孩子的接受度。结果小块乐高积木买回来的第一天,孩子太喜欢了!新的小块乐高积木,增加了图示,需要孩子一块一块地将它们按照步骤拼接成吊塔、消防站、大楼。

这一天,孩子除了吃饭和上厕所,都在搭乐高。她全神贯注,连额头上冒出的汗滴也顾不上擦一擦,完全进入了忘我的心流状态。

在心流状态中,孩子的状态是饱满充沛的。当我们完成一项挑战,我们会兴奋,这种生命状态,可以让我们一直保持对学习的自我满足感和期待感,产生良好的动态循环。

不知不觉中,你会发现:孩子竟然专注地完成了这么多事!

(4)优质睡眠

保证高质量的睡眠,就是为孩子的专注力发展提供内在保障。睡眠时,大脑就像放电影一样,回溯白天发生的事情,并将不常用的信息进行修剪,空出更多的空间,加强常用信息的神经通路,自动整理和巩固记忆。

睡眠,就是让大脑得到充分的休息,这样孩子才有能量学习集中注意力。养成良好的作息规律,保证孩子充足的睡眠时间,可以为孩子专注力的发展奠定重要基础。

孩子总是摸私处,如何给他做性教育?

1.孩子为什么会摸私处?

(1)身体探索的需求

对于两三岁的孩子来说,他们可能会在生殖器裸露出来的时候用手去摸。

当然,两三岁的孩子还不会将这件事情和达到性高潮等目的联系起来。孩子只是在探索自己的身体而已,这就和小宝宝发现了自己的手指和脚趾,将它们放在嘴里吮吸时会感到高兴,并且重复这个动作一样。孩子摸私处只是在学习探索自己身体的部位,这让他们感觉良好。

(2)情感和陪伴的需求

当孩子缺乏父母的陪伴和关注,自己的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时,他们也可能会用刺激自己的生殖器获得快感的方式来缓解情感的缺失。

尤其是现在的社会,父母忙于工作和学习,很少有时间好好陪伴孩子。很多孩子甚至从小和爸爸妈妈的肌肤接触都非常少。当父母终于有时间了,他们又拿起了手机,很难做到全身心地去陪伴孩子。孩子感觉无聊了,可能就会更早地自我探索安慰的方式。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孩子摸私处,并不会给他们的身体或者精神带来伤害,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频繁摸私处的动作会减少。呵斥并不能禁止孩子摸私处的行为,甚至有可能会让事情变得更糟糕。比如孩子可能会“越禁止、越来劲”,严厉地呵斥甚至会让孩子以后将“性”和“羞愧感”联系起来,不利于孩子身心健康自然地发展。

那么面对这样的情况,父母如何引导处理比较好?我们又该如何对两三岁的孩子做性教育呢?

2.处理孩子摸私处,把握两个原则、三种情况

摸私处其实是一种十分隐私的行为,介入时我们需要把握尺度和方式。总的来说,我认为最重要的两个原则就是尊重和低调。

尊重,意味着不呵斥、责骂、讽刺、挖苦孩子。

低调,意味着我们不会大声张扬孩子摸私处的行为。

一般来说,孩子摸私处有三种情况,我来说明如何用尊重和低调的方法来处理。

(1)公共场合:用简洁扼要的语言,低声及时制止

大人们都可以理解,有些事在家里关上门可以做,但是在公共场合做就不太合适。但是对于低龄的孩子来说,这些不同的“社会规范”和“行为准则”他们很难分辨。

因此,如果孩子在公共场合摸私处,我们可以直接低下身子,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及时制止,同时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引导他做其他的事情。

比如,我们低下身子,凑近孩子看着他的眼睛说:“宝宝,在公共场合不可以摸那里。来,我们一起去前面的书店逛逛,看看有没有你喜欢的绘本。”

使用简洁的话语,孩子可以更明确地知道我们的期待,他也能更好地明白在公共场合什么样的行为是合适的,而什么样的行为是欠妥的。随着孩子长大,他对这些行为准则会把握得越来越好。

(2)特殊的场合:帮助孩子理解摸私处的限制

我曾经进班观察过一个老师的班级。这个班里有一个3岁左右的男孩子,在午休盖上被子的时候经常会摸私处。班级里的孩子是一起睡在教室里的,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小床。老师可以透过被子看到这个小男孩的动作,孩子的脸看起来有些发红并且表现出兴奋。那么这种情况要怎么处理呢?

老师选择了“假装”没看见。当然,老师并不是完全不理会孩子,而是用一种更低调的方式去观察孩子。如果孩子动作比较大,被子掉落在旁边,老师会轻轻地走过去,帮他盖上被子,然后静悄悄地离开。

我很喜欢老师处理这件事情的方法,在这个案例里,我们从老师的行动中看到了什么是尊重和低调的原则。这种感觉很微妙,虽然老师什么话都没有说,但是孩子会明白:摸私处不是什么糟糕的事情,但是这很隐晦,并且做的时候不要被其他人看见。

(3)在熟悉的家庭环境里:多转移注意力、多陪伴

如果孩子在家里总是摸私处,我们可以试着这样引导。

“宝贝,这种事不能当着别人的面做哦。”(提出限制)

“而且一直做,就没有时间做其他有趣的事情啦!”(进行引导)

“厨房里有一些快过期的面粉,我打算把它做成橡皮泥玩。你要一起去吗?”(转移注意力,让孩子有事可干)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心态也是平静的、自然的。最后通过转移注意力的方式,让孩子知道,我们的双手还可以做很多有趣的事情。

我们也可以多带孩子去户外,大自然有着广阔的天地,树木、花草、微风、海浪、白云、昆虫,每一种事物都能给孩子带来强烈的感官刺激以及心灵的满足。当孩子能够融于自然,尽情探索,频繁摸私处的问题行为就会逐渐减少。

我们很难去改变孩子的行为,但是我们的态度以及营造的环境可以非常深刻地影响孩子。

3.给孩子做性教育,有两点很重要

(1)练习“脱敏”,用生活性的语言和自然的态度和孩子谈性

有一些父母总是觉得和孩子谈性的时候,特别不自在,特别难以启齿,这样是很难向孩子科普正常的性教育知识的。

我们可以先从练习说出生殖器官的名字开始。生殖器官和我们身体的其他部位一样,都有名称,比如男性的阴茎、睾丸、包皮,女性的阴道等。

对于低龄的孩子,我们可以用“屁股”这样“生活性的语言”。生活性语言的特点就是用低龄的孩子能听懂、能交流的专有词汇来描述。父母首先要练习到逐渐“脱敏”,若说起生殖器的名字就像说鼻子、嘴巴一样正常,那么以后和孩子在一些恰当的时机,说起性知识的时候就不会感觉难以启齿了。

我们还可以抓住日常生活的最佳时机,让性教育变得自然。比如给孩子洗澡和更换衣物的时候,就是一个比较自然的性教育时机。

对女孩,可以这么说

宝宝,现在我要给你洗澡了。这里是你大腿的内侧,让我们擦一擦。我现在要给你擦一擦阴部的位置了。让我们再擦一擦屁股。擦洗干净,这样就舒服多了!

对男孩,可以这么说

宝宝,现在我要给你洗澡了。让我们把宝宝的包皮洗一洗。它是你很重要的身体部位,要轻轻地哦!下面还有两个睾丸,让我们也擦洗一下,最后是屁股。嗯,这样就干净又舒服了!

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帮助孩子很自然地意识到自己身体的器官,以及提高对自我的认知。同时可以趁这个时机,向孩子普及一些私处保健的卫生知识。告诉孩子,我们的生殖器是很重要的,要好好保护起来,不可以在公共场合将它们裸露在外。

(2)先认知身体,再建立界限

两三岁的孩子看到爸爸妈妈的生殖器官是不同的时候,会感到好奇。这个时候我们可以不用过分强调隐私教育,而是满足孩子的好奇心,满足孩子对身体各个器官的探索。

如果条件允许,也可以和孩子一起洗澡,让孩子观察成年男女的不同。我们还可以通过绘本、拼图、模型、图片等方式直观地和孩子讨论男孩和女孩身体器官的差别。

在孩子三四岁之后,我们就要让孩子认识到需要尊重每个人的隐私。可以告诉孩子:“背心和裤衩覆盖的地方,都是属于私密部位,除了爸爸妈妈外,任何人都不可以在没经过你允许的情况下触摸你私密的地方。”

孩子三四岁后,我们要帮助孩子建立身体的界限和边界感。父母自己也要做到以身作则,如上厕所、换衣服需要关上门,平时也要保护孩子的个人隐私部位。

总的来说,两三岁前的性教育重点是尽量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助其探索身体、认识男女大不同。而在三四岁后,性教育的重点应该放在引导孩子尊重个人的隐私,建立身体的界限感和自我保护上。

孩子动不动就崩溃大哭,无理取闹又执拗怎么办?

秩序意味着光明和安宁,意味着内在的自由和自我控制,秩序就是力量……秩序是人类最大的需要,是真正的幸福所在。

——阿米尔

小观察

3岁的小周最喜欢吃榴梿酥。刚做好的榴梿酥很烫,平时妈妈都会把榴梿酥放凉了才给小周吃。有一次,妈妈直接撕成小块,小周的脸立刻就沉了下来,使劲儿地喘着粗气,摆出生气的架势。

妈妈怎么哄都不行,实在没辙了,妈妈只得给小周又做了一个完整的榴梿酥,孩子这才停止了哭泣。

面对孩子的执拗,妈妈们心里万般无奈,感觉很崩溃。好好和孩子讲道理,孩子听不懂。孩子哭闹起来的时候自己的心里就像有一座火山,随时都在爆发的边缘。很多父母不断告诉自己,不要吼孩子、不要打孩子。父母也知道吼骂对孩子不好,但是自己憋着也成了内伤!有时候真的忍不住!

鞋子要放在固定的地方、电梯按钮必须他来按、月饼不能切开,否则就是不完整的。为什么孩子变得这么执拗呢?

1.孩子哭闹、执拗,有两个内在原因

孩子外在的行为和内在的需求是息息相关的,孩子变得“执拗”,我认为有两个内在原因。

(1)孩子认定的“秩序”被打破

孩子有时候特别追求“完美”,并且有自己的一套“法则”。一旦他认为自己的那一套“法则”被打破了,就很容易焦虑。这个法则就是孩子对事物认知的客观秩序。

人类出生时就偏爱有秩序感的环境。一个几个月大的婴儿,如果每次我们都在同一个地方给孩子喂奶,那么就会形成一种外在的稳定秩序,这种秩序感会给孩子带来内在的稳定感受。

当孩子饿了,哇哇大哭的时候,我们把他抱到这个喂奶的区域,即使孩子还没吃上奶,他的哭声也会减弱。因为他知道自己将会喝到奶,他的需求是可以被满足的。外在的秩序感会给孩子带来内在的安定感受,降低他的焦虑。

绝大多数的孩子在一两岁后,这种秩序感的倾向会更加强烈。“鞋子要放在固定的地方、电梯按钮必须孩子按、月饼不能切开,否则就是不完整的”在我们看来或许孩子有些“无理取闹”,但这是他们通过特定的外在秩序来建立自己对世界的认知,也间接体现了孩子思维能力和认知能力的发育。

如果我们不理解,打破了孩子的秩序感,孩子可能就会出现害怕、哭闹、焦虑、发脾气的现象。

(2)孩子探索和做事情的需求没有被满足

孩子发脾气,产生负面情绪的时候,我们还要考虑孩子的身心需求是否有被满足。孩子渴望自己做事情,动作敏感期又让孩子不由自主地通过感官去探索世界。这就是孩子与生俱来对学习和探索环境的本能渴望。

如果我们没有给孩子一个可以被探索的、能满足他活动需求的环境,那么他就会通过哭闹来表达。

2.三个方法,教你和执拗的孩子沟通

(1)避免“正面交锋”,将孩子的“执拗”引导到正确的事上

“鞋子必须放在这里,这个东西由我来拿,电梯我来按”孩子的要求其实不高,这些极小的事,只要我们愿意陪伴孩子重新做一遍,换来的就是亲子关系更进一步,何乐而不为呢?

顺着孩子的意愿进行引导,我们就会看到孩子的创造力。这就像顺着水流的方向推船——不费劲!

孩子对秩序有强烈的敏感度,我们正好可以利用这一点,培养孩子日常生活的好习惯,一举两得。

比如,孩子要玩水,即使身上全部打湿了也要接着玩。那么我们可以抓住孩子对水的探索需求,引导他用正确的方式与环境互动。

①在阳台放一个孩子能用的浇水壶,带着孩子学习装水、浇花。

②在洗手台旁边加一个稳固的踩脚凳,挂一个孩子能够得到的小挂钩,小挂钩上放小毛巾,让孩子可以踩上凳子拿到小毛巾,打湿后去擦桌子、洗脸等。

③在厨房,你还可以让孩子淘米洗米、摘菜洗菜等。

让孩子参与日常生活,协助孩子一起做,而非替他做。当孩子可以照顾自己,甚至照顾身边的人和环境时,孩子会感受到自己是一个有能力的人。孩子是家庭的一分子,而不是客人,他也可以为家庭贡献自己的力量,找到自己的归属感和价值感。如此一来,就能减少孩子哭闹、大叫的情况,避免孩子与我们进行不必要的对抗。

(2)适当共情,客观描述事实

在心理学上,有一个词汇叫“共情”。

它是由人本主义创始人罗杰斯阐述的概念,却越来越多地出现在现代精神分析学者的著作中。简单来说,我们可以把共情理解为“用你认为别人会用的那种视角去体验生活的能力”。

“共情”这个词这些年非常流行,但是我在给许多父母做咨询的时候,发现很多人都过分滥用了“共情”这个概念。比如,孩子的一个玩具摔坏了,正在哭。我们说:“哎呀,宝宝的玩具摔坏了,这是你最喜欢的玩具了,你一定觉得特别伤心、特别难过吧!”

本来孩子就难过着呢,当我们说“最”“绝对”这些绝对性的话语时,容易让孩子原本就崩溃的情绪变得更加一发不可收拾。

因此,我们应该避免用这些绝对性的话语,应该把重点放在让孩子可以平复自己的情绪上。

我们可以试着进行共情连接,再用语言描述客观事实。

比如,我们可以这么说:“宝宝,你的玩具摔坏了,你有一点点伤心,一点点难过。妈妈知道你很喜欢这个玩具。”抱抱孩子,缓和一下情绪,接着说:“我们来看看玩具摔哪里了?哦,我看到这个超人的左手臂摔断了,但是他的头和其他的身体部位是好的。让我们来想想办法,怎么样可以修一下呢?”

适当共情连接(右脑)+描述客观事实(左脑)=连接左右脑。

这个过程非常微妙,我们引入了真实情绪,并帮助孩子以建设性的方式处理这些糟糕的情绪。我们不希望孩子受到伤害,同时也希望他们不仅能克服生活中的困难,还能直面困难并获得成长。这就是整合左右脑进行思考的重要意义。在潜移默化中,孩子就会变得更“完整”,他也更加能接纳自己,使自己的生活和人际关系更和谐。

(3)减少不必要的生活用品,创建有规律和秩序感的环境

良好的家庭环境,会让一切更有秩序。有条有理,可以让我们育儿更有效。减少孩子的玩具、衣物、书籍的数量,将不常用的物品暂时收纳起来,可以让环境变得更有序,从而减少冲突和问题发生。

之前有一对父母向我咨询,他的孩子特别喜欢扔书,站在书架前就开始一本一本的扔地上,有时候他会找一本坐下来看,有时候扔完就走人。父母怎么引导他都不愿意收拾,还说“妈妈帮帮忙,我不想捡”。于是每次收拾,大家都会弄得很不愉快。

后来妈妈开始调整方法,减少了书籍的数量,选用开放式的书柜,孩子的架子上只留五六本书,每一两周更换一次。这样一来书柜看起来整齐有序多了,更重要的是,调整后不仅增强了孩子收拾管理书籍的能力,也减少了父母在后面“擦屁股”引起的不愉快。

作家弗拉迪斯拉夫·莱蒙特曾说:“世界上所有的一切都必须按照一定的规矩和秩序各就各位。”而对于处在秩序敏感期的孩子来说,秩序就像空气一般重要。有秩序的生活,能带给孩子内在的安定,帮助他们更好地和世界互动。

孩子总是做事磨蹭怎么办?——他不懒,而是“怕”

小案例

3岁的小安最近上幼儿园特别磨蹭。妈妈每天早上都会上演“惊天地,泣鬼神”的“催娃”模式:叫第1遍,孩子纹丝不动;叫第2遍,孩子哼哼唧唧回应一声;叫第3遍的时候,孩子才不情愿地拖拉着身体起床,眯着眼磨磨蹭蹭穿衣服。孩子拖延的情况越来越严重,父母越是催孩子,他反而越来越慢。

孩子为什么总是磨磨蹭蹭?为什么大人不断地催促,孩子反而越来越慢呢?

1.孩子拖延、磨蹭不是懒,而是“怕”

孩子上幼儿园的时间不长,对新的环境、新的老师还不是很熟悉。妈妈说孩子不是很愿意参加老师开展的某些活动,也不愿意去学校上厕所。当询问孩子原因时,才知道孩子是害怕自己“做不好”。

当孩子能力不足,对自己没有信心时,就很容易导致上学焦虑和磨蹭。说白了,孩子拖延不是因为懒,而是因为“怕”。

虽然“懒惰”和“拖延”表现出的行为都是磨磨蹭蹭,但是实际上两者是完全不同的。

“懒惰”是指孩子本来有能力完成一件事,但是对这件事并不感兴趣,没有动机努力完成。而“拖延”就不一样了,拖延是孩子刻意回避需要完成的事情。在回避起床、回避参与学校活动的过程中,孩子还会产生焦虑、不安、愧疚的情绪以及自我怀疑。

当孩子担心自己做不好时,他就会用拖延磨蹭来回避,回避的时间越久,孩子就越没有信心,这样下去容易导致情绪和自我怀疑的恶性循环。

2.拖延、磨蹭背后的两个原因

(1)低龄孩子缺乏“时间知觉”

对时间的认知和感觉也叫作“时间知觉”,时间看不见也摸不着,孩子是无法直接感知的。时间知觉不像空间知觉,有具体的物品和事物作为参照物,因此孩子的时间知觉的发展要明显晚于对空间的知觉。

最新一版《儿童保健学》中提道:5岁儿童的时间知觉不准确,往往用事物的空间关系代替时间关系;6岁儿童对短时知觉的准确性和稳定性有所提高,并开始区分时间与空间,但不很完全;7岁后,孩子开始能区分时间和空间的关系,掌握相对的时间概念,如昨天早晨、明天晚上等。

因此,这也不难解释为什么当我们催促孩子“还有20分钟,不然就迟到啦”,孩子却对此无动于衷,因为低龄的孩子压根对时间就没有太多的概念。

(2)拖延、磨蹭的孩子,背后是睡眠不足的问题

如果孩子前一晚的入睡时间太晚,睡眠时间不足,会影响孩子对外界的理解。由于孩子无法准确评估和明智地采取行动,所以无法对事件做出合理判断。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孩子反应迟钝、动作拖拉,同时还会伴随着“起床气”。

3.不催不吼,五大方法培养自律的儿童,告别起床拖拉

那么面对孩子每天起床时的拖拉、磨蹭,作为父母有哪些好办法可以帮助他们,让他们变得更自律呢?这里我推荐五个方法。

(1)避免催促,正面说出真实想法

每次我们催促孩子,其实是把我们焦虑的心情间接嫁接在孩子身上,但是孩子并不知道为什么要那么着急。与其冲着孩子喊“快点、快点”,还不如直接正面说出我们催促背后的真实原因和想法。

比如,你可以说:“宝宝,你起来刷牙洗脸我们就可以出门了,今天学校有家长日活动,我已经迫不及待想去看看,真不想错过前面精彩的环节。”

也可以根据实际的情况做调整。比如,你可以说:“宝宝,让我们起床刷牙洗脸吧,一会儿就可以坐上校车上学了。如果校车来了,我们没有到,它就要去接其他的小朋友啦。”

总之,就是陈述客观事实,用事件和空间的变化来取代催促,这样可以帮助孩子更具象地明白时间的概念,帮助孩子做出更有效的决策。

(2)帮助分离焦虑期的孩子分解难度,并给予“时间参照点”

如果孩子是因为刚上幼儿园,有些不适应导致的拖拉,我们应该看到孩子行为背后的焦虑。有一部分孩子会因为害怕完成不了学校的活动,担心自己做不好而抗拒去学校。慢热型的孩子可能是因为新环境的社交压力,导致不想上学。

这时候,父母可以做的是帮助孩子疏导情绪以及帮助孩子分解难度,让孩子找到做事的自信心。

父母可以和孩子的老师聊一聊,孩子是在生活自理、适应新环境,还是交朋友上有压力?找到根本的原因,再分解降低难度,会提高孩子的参与度。

比如,如果是因为害怕在学校上厕所不会提裤子,可以在家多做练习。如果是害怕和新的朋友交流,可以侧面了解在班上孩子和哪个孩子互动比较多,从单个孩子出发,平时在家多和孩子聊聊他喜欢的这个朋友,这些都可以降低孩子心理上的障碍。

当孩子减少了心理障碍,慢慢就会参与更多,行动上也会更高效,减少上学起床时的拖拉。

低龄的孩子对时间没有太多的概念,因此送孩子去幼儿园时分别前也可以给孩子具体的时间参照点,让孩子可以预知父母接园的时间,减少焦虑。

比如,我们可以和孩子说:“你午睡以后吃点点心,再玩一会儿爸爸妈妈就来接你啦!”有了具体的事件参照,孩子就会更有掌控感,降低内心的焦虑,从而做到上学更积极、不拖拉。

(3)调整作息习惯,“例行开关”可以提高孩子做事的
效率

我们还应该调整孩子的作息时间,让其有一个良好的作息,晚上尽量做到带孩子提前上床睡觉。而固定一个稳定的睡前仪式是一个好办法。

比如,将卧室的灯光调暗,睡前洗个澡、看一本书,或是唱一首摇篮曲。这样的好处就是为大脑建立了一种场景感条件反射,就像一个“例行开关”,告诉大脑:“我要准备睡觉啦。”当孩子保证了一定的睡眠时间,第二天起床精力比较充沛,他自然会减少磨蹭的问题。

(4)提前准备,给孩子预留时间

对于比较慢热的孩子,我们还需要照顾到他们的活动强度,尽量做到提前半小时,给孩子预留出“磨蹭”的时间。我们可以在前一天的晚上和孩子共同准备上学所需要用的物品,这样可以避免早晨的匆忙慌乱,也为一整天孩子的工作和情绪奠定良好的基调。 yvAVA2gmpKeL5hOd41usbEvIx1JFTAaqyM99L7C4WsU33aqzRzNvX9Vy3m1hzu7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