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应该细心研究孩子说的话,以及他是如何运用双手的。孩子的动作并不是偶然发生的,在自我的引导下,为了做出正确的有意义的行动,孩子将逐渐学会必需的协调动作。经过无数次的试错,随着心灵的发展,孩子终将学会运用、协调及组织其表达自我的器官。
——玛利亚·蒙台梭利
2个月的小霖霖很喜欢舞动自己的双手,有时候挥着挥着,就把自己的小脸蛋挠伤了,宝宝好像也不知道疼。妈妈很心疼,为了避免宝宝再次受伤,于是妈妈用了一双婴儿手套,将宝宝的小手包裹起来。
小宝宝痛感不强烈,经常被自己挥舞的小手挠伤。父母将宝宝的小手包裹起来,或许可以防止宝宝受到伤害,但是这样做的同时会带来许多意想不到的危害。
玛利亚·蒙台梭利在她的书籍《童年的秘密》里曾说,人类的双手是那么灵巧及复杂,不仅能够传达智慧,也能够让人类进入周遭环境的特殊关系中。
对于小宝宝来说,双手既是感知器官,又是运动器官。用手触摸,是宝宝早期探索世界的重要途径。如果用婴儿手套将宝宝的手包起来,会限制宝宝双手的运动空间、运动机会以及触觉体验,影响手的运动功能和感知功能的早期发展。
用婴儿手套将手包起来,还有可能出现手套内线头缠绕手指的风险。因为宝宝的手被手套包裹住了,往往大人发现的时候,宝宝的手很可能已经出现手指发黑、坏死的情况,得不偿失。
手的发展是从无意、不协调的大动作到有意控制、协调的精细动作,从手口协调到手眼协调到双手配合,再到手指协调,这些过程不是自然而然熟练的,而是需要接触各种刺激、各种运动。
小手的发展
6周大的宝宝,双手通常呈握拳的姿势。即便他的头转向手的一方,他也不会看。在6~14周的时候,宝宝才开始注视自己的手。有时是单独注视,有时是用手触摸附近物体的时候注视。
到3个月的时候,宝宝会每次注视自己的手5~10分钟,并且每天注视好几次,这种对手和手指越来越关注的新习惯,通常出现在宝宝具备了视觉聚焦和能够形成三维图像的能力之后。
当宝宝快满3个月的时候,他能把一根手指放到嘴里吸吮,而以前他只能吸吮整个拳头。
吮吸手指,用手活动和摸索对孩子的大脑发育很关键。玩自己的手、把手放进嘴巴里,是宝宝头3个月爱玩的游戏之一,而且这个游戏对他来说很重要。宝宝有时候会通过“吃手”的方式来寻求自我安慰,获得心理上的满足。这是宝宝还在妈妈子宫里时就学会的“技能”,如果吸吮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宝宝会很容易感觉焦虑和不安。
宝宝对自己的手探索得越充分,他的手指就越灵活。对于新生儿来说,玩手意味着正在学习着为以后更自由地探索打下基础。等到他可以爬行的时候,他就能自己去抓取看到的东西,并且进行探索。
因此,我们应该避免给宝宝使用婴儿手套。我们只需要及时帮宝宝把手指甲剪短就可以了,这样宝宝就不会抓伤自己了。父母可根据新生儿指甲的长短、指甲生长的速度来决定剪指甲的次数,一般每周1~2次即可。
要不要给宝宝使用安抚奶嘴,一直是一件备受争议的事情。无论是医生、父母、教育者还是心理学家,各个领域的人对给宝宝使用安抚奶嘴都有不同的意见。
许多机构认为,适当地使用安抚奶嘴可以有效安抚宝宝,有一些研究还指出,早产儿吸吮安抚奶嘴可以帮助其健康成长。而安抚奶嘴的反对者们则认为,宝宝使用安抚奶嘴弊大于利。
作为父母,我们既希望安抚奶嘴可以起到安抚宝宝的作用,但是又担心安抚奶嘴会让宝宝产生依赖,甚至引发其他不必要的隐患。那么到底要不要给孩子使用安抚奶嘴呢?我来分享两个原则性的判断方法。
如果你的宝宝对吸吮有非常强烈的需求,比如吃饱之后,还仍然表现出焦虑的情绪,还想要继续吸吮。
这个时候或许孩子并不是没有吃饱,他只是喜欢吸吮的感觉,而这种感觉会让孩子认为自己被安抚着。那么,我们可以适当地给孩子使用安抚奶嘴。
对于可以让父母非常轻松的“育儿神器”,我们需要保持一定的警惕。
如果你发现,宝宝哭了,我们的第一反应是“安抚奶嘴在哪里?我要赶快把它找出来给宝宝”,而不是靠近宝宝,看看他怎么了。那么安抚奶嘴就没有起到让亲子关系更和谐的作用,它反而成了建立亲子关系的障碍。
安抚奶嘴是一把双刃剑,它可以让父母带娃更轻松,但同时我们也需要看到过度使用安抚奶嘴时带来的弊端。
因此,安抚奶嘴不是一个照顾宝宝时必选的物品。如果我们准备给孩子使用安抚奶嘴,需要注意一些要点。
在宝宝出生的头两周,我们应该避免给宝宝使用安抚奶嘴。因为宝宝刚出生,此时的重点是多创造机会让宝宝吸吮妈妈的乳头,让宝宝学习如何用正确的姿势含乳、吃奶。如果过早使用安抚奶嘴,会让宝宝把安抚奶嘴和妈妈的乳头混淆起来,不利于妈妈顺利用母乳喂养。
如果你的宝宝对吸吮的需求真的非常强烈,那么也尽量在宝宝两周后,母乳喂养比较顺利之后给宝宝用安抚奶嘴。
给宝宝使用安抚奶嘴的时候,还要注意使用的频率和方式,避免过度使用。宝宝哭泣的时候,我们要先关注他的需求,而不是第一时间给安抚奶嘴。以下有两个场景,是需要关注的。
①在宝宝睡着后记得将安抚奶嘴取出,不要让宝宝含着安抚奶嘴入睡。
②避免长期将有奶嘴的奶瓶当作给宝宝喂水的水瓶。
在宝宝2个月之后,吸吮的条件反射会逐渐消退,他们对吸吮的需求不再那么强烈了。因此宝宝2个月后,我们就应该有意识地减少使用安抚奶嘴的频率,避免让宝宝养成不良的习惯。
①找适合宝宝年龄段的安抚奶嘴。
②奶嘴应该是一体式的,不可以有可拆卸的部件,避免产生窒息风险。
③宝宝6个月前,奶嘴要选择可以用高温清洗消毒的材质。
带凸起的橡胶球不仅可以满足宝宝抓握和吸吮的需求,同时其形状不能完全充满宝宝的口腔,可以有效避免宝宝唇齿发音和脸部形态发生改变。
一块巴掌大、薄薄的小方巾,是非常适合新生儿的玩具。宝宝可以抓在手里挥舞,也可以放进嘴里咬一咬。轻薄的布料在宝宝的脸上挥过时,宝宝还能感受眼前光影明暗的变化。
宝宝哭泣时,最需要的还是我们温暖的怀抱和轻柔的话语。宝宝吸吮安抚奶嘴,更多是想寻求安全感,而日常父母给予宝宝足够的陪伴和关注,可以帮助宝宝戒除奶嘴,与父母建立更亲密的亲子关系。
现在我们照顾孩子比以前更加便利了,我们也拥有了更多所谓的“育儿神器”。很多妈妈有了孩子之后,希望能有一点自己的私人空间,因此各种广告、各种“哄娃神器”应运而生了。
在我看来,现在很多母婴产品都披上了“帮助你更高效带娃”的虚假外衣,实际上这只是商家的广告策略和营销手段而已。我们在选择母婴产品的时候,更多需要考虑的是这些母婴用品,是否真的适用于孩子自然的发展阶段。
不合适宝宝的婴儿用品不仅无用,还会阻碍孩子自然运动能力的发展。
比如,婴儿摇摇躺椅,在上市的时候商家打的广告语就是——不可思议的哄睡神器。这简直直击妈妈们的痛点,许多父母都面临孩子“哄睡难”的问题。摇摇椅一经推出,广受父母的追捧。谁不想宝宝自己入睡呢?但是这种摇摇椅存在许多设计上的缺陷,使用不当甚至有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
当孩子两个月左右会翻身的时候,摇椅凹陷的设计容易让孩子在翻身时,脸部陷在摇椅里面,造成窒息。美国儿科学会主席表示:这种有一定倾斜度的婴儿摇床会让婴儿的生命处于危险当中。
另外,这种躺椅有一些带有震动功能,声称可以更好地安抚孩子入睡。但是如果孩子真的需要躺在震动着的椅子上才能入睡,那说明什么呢?我想这是一个不好的信号:宝宝产生了不正确的“睡眠依赖”。
关于入睡这件事情,并不是谁天生就会的。宝宝们需要逐渐学习自我安抚的技巧,从而学习如何自我入睡。他们真正需要的,是一个安静、熟悉,并且能放松下来的环境,以帮助他们更好地进入梦乡。
如果孩子每次都需要一个震动的摇摇椅才能入睡,会对孩子自我情绪的调整产生不良影响,给予孩子一个错误的信息:不停地动,才能帮助自己安静下来。
其实,对孩子来说,最好的安抚方式是成人的拥抱。
当孩子趴在妈妈的身上时,他可以感受到妈妈的心跳。当我们抱着孩子慢慢地走动的时候,能刺激孩子的前庭系统,孩子会感觉安全和舒适,并很快就能平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