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4个问题,破解哭闹、惊跳、抱睡背后的秘密

必须抱着才肯睡,宝宝是缺乏安全感吗?

看见+懂得+陪伴,是比爱更重要的事情。

小测试

宝宝总是“放下就哭,落地就醒”,这是为什么?

A.宝宝缺乏安全感。

B.父母或者照料者经常抱着宝宝入睡,使其养成了习惯。

我们抱着宝宝,好不容易把他哄睡着了,想把他放下,但只要一碰床,宝宝就睁眼开启号啕大哭的抗议模式。父母只得把他重新抱起来,宝宝这才停止了哭泣。宝宝必须要抱着才肯睡,这是缺乏安全感的表现吗?

1.放下就哭,落地就醒,宝宝“求抱抱”有两个原因

(1)宝宝在寻找孕期时安全感的参照点

孕期18周的时候,宝宝就在听我们说话的声音、环境的声音,当然还有妈妈的心跳声。孩子出生后,当我们说话的声音、环境的声音重新出现时,就可以让宝宝找到孕期时熟悉的参照点。尤其是孩子在妈妈的怀里时,可以再一次听到那熟悉的心跳声,这些都会让孩子感觉更舒适、更安全。

(2)宝宝在寻找出生后新环境的安全感

著名心理学家埃里克森曾提出人类的八个阶段发展理论,其中婴儿期(0~1.5岁)的孩子其发展核心任务是:解决“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冲突”。也就是说,照顾新生儿不仅要让其吃饱睡好,助其建立起对世界的信任感同样是非常关键的任务。

爸爸妈妈及时回应宝宝的哭泣,可以帮助孩子建立起对世界的信任,让他感觉这个世界是美好的,是可以被信任的。

这种信任感的生成在宝宝人格发展中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世界有信任感的孩子,才能开始认知自我,并与周围的人、事、物产生积极的连接。

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应该积极回应宝宝的情绪和需求,但是如果每次宝宝都只能被抱着才能入睡,那么问题也随之而来——宝宝缺少自主入睡的经验,缺少在新环境里自我调适的能力。

有些宝宝甚至在早期就形成了许多不良的入睡习惯,比如必须要抱着才肯睡、必须要吮着奶头才能睡、必须要在小车里被晃着才肯睡等。

2.抱睡≠建立安全感,背后的四大隐患需注意

目前并没有任何研究可以直接证明“抱睡”可以建立宝宝的安全感,但值得注意的是,抱睡、搂着新生儿一起睡觉的背后隐藏着许多隐患。

①搂着宝宝睡时,大人的胳膊和被褥容易捂着宝宝,增加婴儿患婴儿猝死综合征的概率。

②宝宝经常被抱着睡,久而久之很容易养成“不抱不睡”的习惯。

③抱着睡时宝宝睡得不深,容易惊醒,同时也会影响宝宝和父母的睡眠质量。

④宝宝在大人怀里时身体无法舒展,尤其是四肢的活动受限,不利于宝宝的生长发育。

如果我们可以帮助宝宝在早期就建立起健康的睡眠习惯,那么也就是间接在帮助他们发展正确与新环境互动、学习自我独立入睡的能力。

作为父母,我们应该在宝宝哭泣的时候积极回应他们的情绪,但是回应宝宝的方式有许多种,除了抱睡外,我们也应该让孩子有适当在床上学习自我入睡的经验。

3.建构内在的安全感,宝宝自我入睡的“SRL法则”

熟悉的环境、熟悉的照料人、熟悉的声音,甚至熟悉的味道都可以帮助孩子建立稳定的感觉,这种可预知的状态会给孩子带来内在的安全感,帮助宝宝信任和适应环境,安稳地自我入睡。

怎样帮助孩子安稳地入睡?我总结为“SRL法则”,包括以下三个步骤。

(1)关注宝宝的“睡眠信号”

当宝宝有困意时,会发出自己的睡眠信号,如:揉眼睛、抓头发、不停啃手、手乱挥舞、抓脸、双眼无神、尖叫等。

如果没有关注到宝宝的睡眠信号,等孩子玩到筋疲力尽再哄睡,那么宝宝就容易哭闹和闹情绪,自主入睡的难度会飙升。

因此当我们观察到宝宝发出了睡眠信号时,就应把他带到房间里,拉上窗帘,调暗灯光,创造一个相对安静、熟悉的睡眠环境。抓住好的入睡时机,是帮助宝宝安稳入睡的先决条件。

(2)建立起睡眠和床的“意识关联”

孩子发出了睡眠信号,我们就可以把他放在床上。让孩子逐渐发展出“困了—想睡觉—在床上”这样的睡眠关联。

在宝宝清醒的时候,我们要陪在孩子的旁边,靠着孩子,并轻轻拍拍他。尤其是妈妈,当她靠着宝宝时,宝宝能听到熟悉的心跳声、呼吸声,以及闻到妈妈的味道,这些都会帮助宝宝找到孕期时的参照点,让宝宝感觉放松,加快进入睡眠模式。

我们需要在孩子清醒的时候就将他放在床上,而不是等其完全睡着了再放。这个道理和我们成人的睡眠模式相同。想象一下,你在床上睡着了,若睁开眼睛发现是在另外一个地方,不是刚才入睡的环境,是不是会突然吓一跳?

在宝宝入睡之前,让他提前熟悉睡眠环境。就算宝宝中途醒了,熟悉的环境也会为“接觉”提供很大的可能性。

(3)哄睡强度由强到弱,阶梯式过渡

我们需要相信宝宝,相信他们可以发展出自我入睡的能力,他们只不过是需要一些时间适应新环境。如果我们总抱着孩子睡,宝宝慢慢就养成了习惯,后期想要调整就很难了。

如果你的孩子现在已经养成了奶睡、车睡、抱睡的习惯,根据哄睡的强度我们可以采取逐步调整的策略。

哄睡强度由强到弱,自主入睡能力由弱到强

运用好上述阶梯式过渡入睡法,你会神奇地发现,孩子在床上眨一会儿眼睛,自己就能安稳入睡了!在这个入睡过渡中,宝宝逐渐发展出适应能力,他可以安抚自己在新环境中平静并且放松下来。

他会产生一种信任:这个世界是安全、美好的,我的需求可以得到满足。爸爸妈妈会陪伴着我,回应我的需求。从他们的哄睡态度来看,我是一个被爱着的宝宝,我也可以做到自己入睡。

正确的哄睡态度,可以让孩子从对外在的信任中逐渐产生对自我的信任。

4.安全感建立小贴士

孩子从对外在的信任中逐渐产生对自我的信任,这大概就是孩子获得了真正的安全感。在我看来,安全感是依靠重要的人际关系来获取慰藉的能力,也是孩子能充分表达自己情感和情绪的能力。

只有当孩子被温柔以待,被完全信任,并且父母给予他们空间和时间自我练习,适应新环境,这种内在安全感才能真正被建立起来。孩子才会相信,这个世界是美好的,而自己是一个有能力的人。

小贴士

宝宝只会哭,我怎么读懂他?

0~2个月的宝宝,只能用啼哭来表达自己。宝宝啼哭,究竟是饿了、困了、尿了,还是哪里不舒服了?有没有摩斯密码,可以解读宝宝哭声的背后所代表的意义呢?

美国超级育婴师特蕾西·霍格通过研究观察5000多个婴儿,曾明确指出:童言婴语并非只是说话发声,咿呀学语的过程与尊重、倾听、观察和解释等行为密切相关。

如果我们愿意多花一些时间仔细观察孩子,就会发现孩子的每一种哭声所代表的意图各不相同。

啼哭的宝宝≠差劲的父母。如果我们能顺应孩子的天性,帮助孩子建立规律的作息习惯,让他们更加了解自己的需求,我们的养育就会变得更简单、更快乐。在这里,我向大家推荐使用EASY日记,父母可预测宝宝的作息节奏和规律,更好地读懂宝宝的语言。

1.什么是EASY日记

EASY日记最早是由美国著名的超级育婴师特蕾西·霍格提出。她主张每一个婴儿的饮食、活动和睡眠都是有自己专属的规律的,如果我们将它们一一记录,就可以预测出宝宝一天的作息节奏和规律循环,有利于我们更好地读懂宝宝啼哭的背后想表达的真正含义。

因为工作的原因,我曾经做过超过500个小时的婴幼儿家庭观察。我发现特蕾西的EASY日记适用于绝大多数的孩子,并且对新手父母有非常好的指导意义。

EASY日记具体需要记录的有四个方面。

2.如何使用EASY日记

规律的作息对宝宝来说非常重要,当宝宝可以预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时,他们更加容易被安抚。稳定的外在秩序感,还会促进宝宝内在安全感的形成,让他们感觉自己是安全的、可以被满足的。

通过观察孩子并记录他的一天是如何度过的,我们能更加完整地了解他们。我们会发现他们吃、睡的规律,按需哺乳,配合他们的步调。我们还可以通过观察记录自己的感受,觉察自己的状态对孩子的影响,安排属于自己的时间。

续表

以上是一篇记录一个5个月孩子的EASY日记,左侧是需要记录的四大项目,右侧是具体时间和详细内容。

通过每日的记录,推测出早上9点左右孩子会有一次小睡。那么每当快9点时,孩子哭闹,大概率就是因为他有些犯困。这个时候如果我们提前带孩子到小床上,拍拍他,他很快就会入睡。

而如果缺乏观察记录,我们可能会认为孩子哭闹是因为饿了,马上把奶瓶放入其口中,这不利于孩子了解自己的需求以及发展自我入睡的能力。

当然,EASY日记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调整、增加记录的内容,如洗澡时间、玩耍的内容等。孩子成长的每个阶段都有其特点和规律,我们做好客观的观察记录,就容易找到孩子的作息规律,给予孩子真正需要的帮助。

3.四大方面,破解“婴语”的摩斯密码

除了用EASY日记进行记录,我们还可以直接观察孩子的动作和聆听孩子的哭声,进行积极回应,主要包括进食和排泄、睡眠情况、活动情况和环境温度这四个方面。

(1)进食和排泄

饿了引起的哭声和动作

许多宝宝在饿的时候会舔嘴唇或者咂巴嘴巴,然后伸出舌头,扭头转向一边,并把拳头靠近嘴巴。宝宝的喉咙根部会发出几声类似咳嗽的声音,最开始比较急促,接着会发出哭声,这种哭声都非常有节奏。我们还可以通过前面记录的孩子进食时间表,推断孩子是否饿了。一般情况下,我们及时给孩子喂奶,孩子的需求被满足后就不会哭泣了。

排便引起的哭声和动作

有些孩子排便时会哭,而有些孩子则不会。但绝大多数的孩子排便时面部表情会变得很严肃,眉毛会皱起来,眼睛瞪得大大的,全身似乎都在用力。不到一会儿,我们会看到宝宝因为用力,导致眼睛发红甚至流眼泪。一般发生这种情况,父母不要做过度的干涉,等宝宝排便完成及时清理即可。

(2)睡眠情况

睡眠对婴儿大脑发育至关重要,越低龄的孩子需要的睡眠时间越多。美国睡眠医学会曾发布儿童最佳睡眠时间共识,推荐了孩子各年龄段的睡眠时间。

而如果宝宝过度疲惫、过度兴奋,入睡也可能会更加困难。

过度疲劳引起的哭声和动作

孩子初级疲劳的时候,会发出睡眠信号,并躁动不安,做出眨眼睛,打哈欠等行为。如果不送孩子去床上休息,孩子会开始蹬腿、抓脸。这时孩子的哭声经常是几声短促、高昂的啼哭,然后一声长且刺耳的哭声(短—短—短—长)。如果我们抱起宝宝,他会把头和脸埋进我们的胸口。

结合EASY日记的记录,我们能判断出这是孩子要睡眠的准备时间。关注孩子的睡眠信号,就可以更好地回应孩子真正的需求,避免错判。

兴奋过度引起的哭声和动作

兴奋过度的哭泣声和过度疲劳的哭泣声很相似,不同的是,我们发现孩子会自动把脸别到一边去,试图远离那些逗他玩的大人。

(3)活动情况

孩子的生活需要“动态环境”,这和成人是一样的,如果一直待在一个房间,孩子很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的情绪。有时候孩子哭泣,只是因为他在房间待太久了,带他去阳台看看花草,或者去客厅走走,可以有效缓解焦虑,同时也能让孩子保持对环境的兴趣度。

“我需要抱抱”

当孩子试图发出这种信号时,他们起初发出的是,比较低,微弱短促,听起来像撒娇的啜泣声。他们的眼睛会四处张望,寻找父母的身影。一旦我们把宝宝抱起来,微弱的啜泣声就会停止。

宝宝需要换个环境

当孩子发出的声音是不耐烦的咕咕声,并开始玩弄自己的手指时,很多时候是孩子向我们传递:这里太无聊啦!我只能玩玩手指了!

而如果我们抱起孩子换了一个环境,宝宝却哭闹得更厉害了,那么十有八九就是宝宝累了,他需要小睡,休息片刻。

(4)环境温度

我们还要注意四季和室内的温度变化,匹配合适厚度的衣物给孩子,体感太冷或太热都会让孩子感觉不舒服。当孩子感觉不舒服时,本能的沟通方式就是啼哭。

太热引起的哭声和动作

孩子因太热而发出的啼哭声是烦躁的,又持久又大声,还会伴随着热到喘气的声音。我们可以摸一摸孩子的脖子后侧,查看是不是湿的。再观察孩子的脸蛋,会比因其他原因哭闹时,显得更红。

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轻声和孩子说话,并减少其衣物,或者适当开空调(空调避免对着脸直吹),让孩子感觉舒适,停止哭泣。

太冷引起的哭声和动作

太冷引起的啼哭通常出现在给孩子换纸尿裤和洗完澡后。我们可以看到孩子打哆嗦,放声啼哭。细心的父母还会观察到宝宝的皮肤起鸡皮疙瘩,汗毛甚至竖起来。我们每次给宝宝换衣洗澡时,都需要考虑室内的温度,26摄氏度是比较适宜的温度,尤其是新生儿,环境要更温暖一些。

扫码关注【玫瑶老师】,回复关键词“前三年”,领取EASY日记电子版表格,一起记录孩子的作息习惯。

一点声音就惊醒,宝宝是看到“脏东西”了吗?

小观察

睡得正香甜的宝宝,突然双臂伸直,手指张开,头部向后仰,全身挺直,就像突然受到了惊吓。宝宝短暂的挺直全身后,双臂又互抱在一起,有时还会放声大哭。

如果宝宝听到比较大的声音,或者感受到比较大的动作(如大人将他放到床上),他也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宝宝是被惊吓到了吗?”

“宝宝是不是缺乏安全感?”

“不会是看到什么‘脏东西’了吧?”

“宝宝是不是身体缺乏什么微量元素?会不会影响大脑的发育?”

很多父母担忧宝宝受惊吓的情况,其实这只是宝宝的原始反射。孩子突然惊醒,属于新生儿期正常的惊跳反射,也叫作莫罗反射。

小贴士

惊跳反射,是判断新生儿大脑神经感知是否正常的一个重要指标。

惊跳反射是指宝宝在受到突然的刺激(声音或者光线),或者无意识的情况下受到惊吓做出的动作。惊跳反射往往出现在宝宝刚睡下不久的浅睡眠期,即刚入睡15~30分钟,又或者是深浅睡眠交替的时候。

若父母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如果宝宝入睡时得到了一定的安抚,待他睡得比较沉的时候(深睡眠期),基本上就不会出现惊跳反射了。

惊跳反射可以说是宝宝的一种生存本能。新生儿缺少自主动作的能力,只能通过哭声来表达自己。平时一点微不足道的事情都可以让新生儿陷入危险,比如缠绕在手指和脚趾上的线头、捂住口鼻的小毯子等。

当宝宝逐渐适应了新环境,自主动作也发展得越来越好,惊跳反射会在宝宝4~5个月时消失,但有一些孩子在6个月时才会完全消失。

1.对待宝宝惊跳反射的三个误区

当宝宝出现惊跳反射时,父母的这三种行为不建议采纳。

(1)做事蹑手蹑脚,尽量不“惊”到宝宝

有些家长为了不惊醒睡着的宝宝,会小心翼翼地关门,不发出一点声音,说话时也把音量降到最低。其实这样的行为大可不必。宝宝只是需要多一些时间适应新环境,而不是我们制造环境去适应宝宝。

(2)马上抱起来哄

还有一些家长看到宝宝睡觉时发生惊跳反射,马上紧张地抱起宝宝在怀里安抚。其实这样做不仅干扰宝宝的睡眠,还不利于他发展自我安抚和“接觉”的能力。而且宝宝惊跳反射消失了后,可能还会养成必须要抱睡和拍着睡的习惯。

其实,宝宝睡觉时发生惊跳反射,我们只要轻轻地把手放在宝宝的胸前,给予宝宝一点安抚,他就会感觉到安全,并且进入睡眠的状态。

(3)给宝宝裹上紧紧的襁褓或“蜡烛包”

裹襁褓的方式有一段时间非常流行,运用小被子将宝宝全身裹起来,这样宝宝就不会因为惊跳反射时挥舞起来的手把自己弄醒了。有一些父母为了避免宝宝挣脱襁褓,甚至会用绳子将襁褓绑起来,就像一个“蜡烛包”。

运用这样的方式,不仅会破坏宝宝膝盖正常的弯曲状态,造成髋关节发育不良,甚至会造成髋关节脱位(脱臼)的情况。

我们裹襁褓的目的是让宝宝睡得更舒心,更有安全感。实际上,给予宝宝一个相对窄小点的睡眠空间,让其感觉到有触摸的界限,他们自然而然就会有安全感。这就像模拟宝宝在妈妈子宫里的环境一样,他可以自由地触碰到自己的手和脚,可以自由地将手放入自己的嘴里吸吮,这会给宝宝带来胎儿时期最熟悉的参照点。

裹襁褓的方式适用的时间也很短,仅适用0~3个月大的宝宝。因为当宝宝3个月后,身体的运动能力增强,开始学着翻身和挪动,散开的襁褓巾容易捂住宝宝的口鼻,带来窒息的风险。

2.助宝宝顺利度过惊跳反射的三个实用方法

比起用裹襁褓的方式,我更推荐父母给新生儿使用投降式防惊跳睡袋和婴儿提篮。

(1)投降式防惊跳睡袋

防惊跳睡袋的原理非常简单,就是将婴儿,特别是新生婴儿轻轻地包裹起来,减少宝宝和外界接触的空间,同时宝宝也能够触摸到身边的事物,这样能为宝宝模拟一种在子宫中的感觉,从而提升宝宝的安全感。

在子宫中的宝宝可以随意地活动自己的手和脚,在踢动的时候还能感觉到拥挤。投降式防惊跳睡袋恰恰符合这样的标准。

投降式防惊跳睡袋的设计比较人性化,宝宝的双手可以自然向上,这也是“投降式”这一名称的由来,而且睡袋里有足够大的空间,可以让宝宝的手脚自由移动,不影响宝宝发育,也不妨碍喜欢吃手的小宝宝,醒了可以自我安抚。

睡袋的安全系数比襁褓巾更高,我们不用担心襁褓巾松开后宝宝着凉的问题。在寒冷的冬天,父母可以在睡袋的基础上加盖小毯子,将小毯子塞在宝宝的腋窝和背部,保暖的同时也要保持宝宝的手和脚有足够的空间能自由活动。

(2)床中床

市面上的婴儿床,虽然尺寸比成人的小,但对于新生儿来说还是比较大的。新生儿活动时手脚无法触碰到床栏,难以产生安全感,而床中床则是一个高度仿生环绕,建立宝宝孕期参照点的好方法,能给宝宝带来安全感。

所谓的床中床,就是一个可以放在大床或婴儿床里的小床。它的四周有一层厚7~8厘米的海绵,能增加“拥挤”的感觉。同时,宝宝的手和脚也有足够的空间可以移动。

床中床边缘环绕的小海绵,能够成为宝宝睡眠时的保护圈,避免父母和宝宝同床睡觉时翻身压到宝宝。

(3)婴儿睡篮

我们也可以使用婴儿睡篮。婴儿睡篮相较床中床,有把手,方便取放,并且成人可以提着睡觉的宝宝外出。婴儿睡篮比较高,既可以保持婴儿的体温,也不容易让婴儿掉出来。

白天,成人可以提着睡篮把婴儿放在客厅,晚上可以把睡篮放在宝宝的小床上。如此可以帮助宝宝固定睡眠的环境,建立睡眠时熟悉的参照点和感觉。持续稳定的睡眠秩序会让宝宝入睡变得更加简单。我们还可以将婴儿睡篮搭配婴儿抱枕一起使用。

床中床和睡篮一般可以使用到宝宝3个月左右。3个月以后,宝宝的惊跳反射逐渐消失,有目的的动作会越来越多,开始学着翻身了。这时我们可以将床中床或睡篮移出,让宝宝睡在自己的小床上。4个月后可以给宝宝提供分腿的睡袋,以适应孩子的变化和发展。

一直要吃奶,宝宝是没吃饱吗?

小观察

用手指在宝宝的脸颊、下巴或者唇部点一点,我们会发现宝宝的头转过来了,还张开小口做出寻找乳头的动作。

如果我们把手指轻轻放在宝宝的唇部,宝宝还会含住并开始吸吮。

“宝宝肯定是饿了吧?”

“是不是妈妈的奶水不够,刚才没吃饱?”

“如果再给宝宝喂一瓶配方奶,他也可以喝完,还能直接睡好几个小时呢!”

随着质疑的声音越来越多,很多妈妈心生疑虑:宝宝寻找乳头是不是因为没有吃饱?我们是否应该再多给宝宝一些配方奶,让他一次性吃个够呢?

其实,宝宝寻找乳头,并不一定是饿了,这只是一种原始反射动作。

1.一系列连贯的动作:觅食反射—吸吮反射—吞咽反射

反射行为是大脑的代理人,它指挥各类不同的运动,使其自由地参与到更重要的事情中。

——哈列克

反射动作是宝宝做所有动作的基础,找乳头的动作是宝宝的觅食反射。觅食反射大约在宝宝0~3个月开始出现,并在3~4个月时逐渐消失。在宝宝刚出生的前两个月里,只要我们用手轻轻触摸宝宝嘴巴周围,都会刺激宝宝头部转动,并张开嘴找寻乳房觅食。

觅食反射让宝宝找到妈妈的乳头并进行含乳,进而引发吸吮的动作,这也就触发了吸吮反射。当宝宝开始吸吮,又会进一步促进咽喉进行吞咽。

觅食反射—吸吮反射—吞咽反射这一系列动作,是宝宝与生俱来的动作能力,他不需要进行思考学习就能做出这一系列动作。只要将宝宝靠近妈妈的乳房,宝宝就能做出这些反射动作。这些反射动作可以帮助宝宝更好地在新环境里生存下来。

随着宝宝的成长,他拥有了更多的经验,觅食的方式逐渐从触觉刺激(嘴巴触碰到乳头)过渡为视觉刺激。也就是说,宝宝看到乳房,就知道有奶吃了,天然的奶香味,也会让孩子更好地定位乳头的位置。宝宝的反射性动作会逐渐由自主性动作取代。

宝宝的觅食反射、吸吮反射、吞咽反射,三者相互协调,喂食将变得更有效率。这些反射动作慢慢变得更加有目的性,在婴儿2~3个月的时候,这些反射动作将逐渐被主动的吸吮和吞咽动作所取代。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宝宝早产2个月,是没有这三个反射性动作的。因为觅食反射、吸吮反射、吞咽反射还没有被发展出来,这也是为什么早产儿需要通过管子来喂食的原因。

这一系列连贯的反射动作对于新生宝宝来说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①帮助宝宝更好地生存下来,让早期的母乳喂养更顺利。

②帮助宝宝对触觉刺激进行反应,并从触觉反应转换到视觉反应,刺激喂养的动作。

③有助于宝宝嘴唇、舌头、咽喉的精细动作发展,为未来几个月宝宝的语言发展奠定基础。

④宝宝的吸吮反射和吞咽反射对妈妈也有益处,可以促进子宫的收缩和恢复。

觅食反射在婴儿出生后的第一个小时里最活跃。越早把宝宝放到妈妈的乳房前,母乳喂养就越容易成功。当然,虽然宝宝与生俱来拥有觅食和吞咽的能力,但是吃奶不是宝宝一个人的事情,需要妈妈和宝宝相互磨合。正确的“深含乳”哺乳姿势可以让喂养事半功倍。

引导宝宝“深含乳”的小技巧

· 妈妈和宝宝胸贴胸,腹贴腹,使宝宝的嘴唇尽可能地触碰妈妈的乳头。

· 手挤出一点母乳,触碰宝宝的上唇或靠近鼻子的地方,使宝宝张大嘴,一口含住乳头。如果妈妈的乳头不够突出,可以用食指和拇指对搓乳头,轻轻地挤压乳晕,使乳头突出。

· 检查乳头和大部分的乳晕是否都被宝宝含在嘴里,鼻子和下巴是否靠近乳房。

· 需要注意,不要将乳头塞进宝宝的嘴里,要引导宝宝自主含乳。

用手指在宝宝的嘴边轻轻点一点,宝宝就出现“找奶吃”的反应。这并不一定表示孩子没有吃饱,很多时候只是触发了新生儿的反射动作而已。如果用这种方式作为测试宝宝是否吃饱的标准,你的宝宝大概率会被过度喂养。

2.四个方面,判断宝宝是否真的吃饱了

(1)吃奶时间和状态

一般宝宝的吃奶时间在15~20分钟左右。如果妈妈的奶水比较充足,时间会短一些。我们还可以通过观察宝宝吃奶时的状态,来判断宝宝是否进行有效吞食。

宝宝在吃母乳的时候,会发出有节律的吸吮声,平均每吸吮2~3次,会听得到宝宝咕咚下咽的声音。如果听到这些声音,说明宝宝吃得很好。

(2)大小便次数

宝宝出生后的头两天可能只尿湿1~2片尿布,随着摄入的奶水量增多,从第三天开始,尿布更换的次数会越来越多,到第六天,每天最少应有6片中等重量的一次性尿布。重量相当于将2~3汤匙的水倒入一片一次性尿布里。有些宝宝甚至一天会更换超过8片尿布。喂母乳的宝宝每天大便4~5次。

如果给宝宝更换的尿布数量不少,那么喂食肯定是足够的。

(3)妈妈乳房的状态

在喂养前,妈妈的乳房会比较充盈,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涨奶。如果用手触摸,可能还会有些硬块。当宝宝吮吸过后,乳汁排空,乳房变得松弛、柔软,这说明宝宝吮吸了足够多的乳汁。

(4)宝宝的体重增长情况

如果宝宝清醒时精神好、心情愉快,体重也逐日增加,说明宝宝是吃饱的。值得注意的是,在宝宝出生后的头几天里,会出现生理性的体重下降。一般下降范围为原有体重的3%~ 10%,多在出生后3~4天体重下降到最低限度,接着会逐渐回升,至7~10日恢复体重。 Bn2NlNMXDIfEjNLhEdS3gQSRh+CzAdrOTaLF3YhSZsx7ur8CE1um6j6mPwPyt8q3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