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父母都喜欢给宝宝买玩具,随着家里的玩具越来越多,父母的困惑也随之而来。家里的玩具多到已经能够堆成一座小山了,但是孩子喜欢玩的却寥寥无几。孩子每次玩的时候也并不专心,随便摆弄一下就没有兴趣了。
大家有没有想过,如果我们稍微控制一下玩具呈现的数量,并对玩具摆放收纳的方式稍做调整,可能会呈现完全不同的效果。我非常推荐大家使用开放式的小矮柜。
蒙台梭利矮柜一般为2层或是3层,根据不同的使用场景,有一些矮柜背部有背挡,有一些则没有。与绝大多数抽屉式收纳柜不同,蒙台梭利矮柜更为开放,宝宝可以很容易地看到柜子里放置的物品。
我们一般将矮柜放置在宝宝日常活动的区域里,配上软硬适中的地垫,方便孩子在这个小小的“地板空间”里活动。如果家庭的空间有限,也可以利用电视柜充当矮柜(需移走多余的物品)。
使用蒙台梭利矮柜,会带来三点好处。
我们给予宝宝开放式矮柜,代表着我们对宝宝能力的肯定和尊重。我们让宝宝自己做选择,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去挑选自己想玩的玩具。
矮柜的高度对宝宝非常友好,孩子可以自主地扶着矮柜进行水平移动,拿到自己想要的物品。这不仅能锻炼宝宝的体能,也能让宝宝更加独立和自信。
玛利亚·蒙台梭利曾说,0~4岁的孩子,正处于秩序感发展的关键期。由此可知,孩子的秩序感是自小开始,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进行培养的。一个有秩序的环境,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认识事物、熟悉周围的环境。开放式矮柜上的每个玩具都有其固定摆放的位置,散乱的小玩具可使用一个小托盘或篮子装起来。这样不仅有序、美观,还可以鼓励宝宝每次玩完后物归原位,帮助宝宝从小养成独立自主收拾玩具的好习惯。
对于低龄的孩子来说,他们“有意注意”和“持续专注”的时间要比成人短得多。如果一次性呈现太多的玩具,反而会干预孩子对单一玩具的深度探索和玩耍。
我们可用少量而精美的玩具,代替大量的、质量一般的玩具。根据我的实践经验来看,在这样的方式下宝宝玩耍得更专注。
一般来说,每一层矮柜可以放置4~5个宝宝的玩具,整体不要超过12个。
当然我们也可以根据宝宝的月龄来决定玩具的数量。比如,宝宝8个月的时候,矮柜上放置8个玩具,然后每一个月增加一个玩具。宝宝1岁之后,我们可根据孩子的情况摆放玩具,但不要一次性摆放过多,最好不超过12个,其他多余的玩具可以暂时存放起来。
孩子其实并不需要那么多的玩具,他更需要的是成人有意识的观察和陪伴。在陪伴孩子时,我们需要观察,这个玩具的难度符合孩子的能力吗?孩子对这个玩具感兴趣吗?该玩具是否可以激发孩子自主动手探索?然后根据观察到的情况进行动态调整。
太简单的玩具,由于缺乏挑战性,孩子玩得并不专心,甚至一两周都不会拿起来玩耍。这个类型的玩具,我们可以先收起来,看看孩子会不会来找。如果一两周后孩子也没有来找,我们可以和孩子沟通,将玩具清理或者送人,并补充新的玩具。这样一来,孩子对玩具始终能保持一定的新鲜感,可以发展其持续专注玩耍的能力。
对于难度太高、不符合孩子认知和抓握能力的玩具,孩子玩耍时容易产生挫败感。这类型的玩具也可以暂时收起来,过段时间再拿出来,效果会大不同。
矮柜上的物品尽可能地选用天然的材质,比如木制的、银质的。家庭环境中也没有必要购买太昂贵的、托育中心里采购的教具,因为低龄的孩子对物品感兴趣的时间是很有限的。
我们可以使用家庭中常见的小物品作为孩子探索的玩具。比如,清洗干净的宝宝乳液瓶子,孩子可以练习打开和关上盖子;在鞋盒上挖一个小洞,孩子可把东西放进去或拿出来;用收纳厨房纸巾的长棍子底座,配合几个木环当套圈使用等。
你要教你的孩子走路,但是,应由孩子自己去学走路。
——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
我们曾提到在孩子活动垫的旁边放置一面横着摆放的镜子,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进行自我探索。宝宝还处在俯卧、仰卧、翻身、爬行和学坐阶段的时候,横着的镜子可以让宝宝看到更广阔的空间,满足其扩大视野的需求。
然而随着宝宝的发展,原有的环境已经不能满足孩子的需求。比如,宝宝会开始想拉着物品站起来,或者已经有扶着物品走路的行为。
我们可以运用“一竖一横”的方法,对原有的环境进行调整,创造更适当的环境,以满足宝宝的需求。
我们将镜子从原有的横着摆放调整为竖着摆放,可以让宝宝更好地看到自己是如何协调身体进行运动的。这可以帮助孩子对运动有更清晰的认知,做出更好的运动计划。
一旦宝宝“解锁”了站这个技能,那么他能扶着的所有物品,如架子、桌子、沙发椅子的边缘、茶几等全部会成为他扶物站立的“借力工具”。
宝宝不断重复动作,是为了获取新技能。因此,在家庭环境中,我们可以在镜子前设置一个横杆把手,帮助宝宝自己站起来。宝宝可以在镜子前观察自己是如何拉着物品站立的,这不仅可以帮助宝宝认识自己的身体,同时也可以增加宝宝重复练习动作的趣味性。当他看到镜子里的自己做出同样站立的动作,就像一个积极的信号,鼓励他重复练习这个动作。
横杆把手很适合宝宝用手抓握,他可以学习向左或向右平行扶着走。当他有了平行移动的经验,会更加顺利地过渡到独自站立和学步。
购买儿童使用的安全镜子,在镜子的背面贴上美工胶纸,可以避免镜子不小心被打碎后,有细小的碎片掉出。同时,镜子需要十分稳固地固定在墙上。
把手可以选择木质的或者不锈钢的。如果是木质的,需要确保包面已经被打磨平整,光滑不刺手。和镜子一样,把手一定要确保被稳固地固定在墙上。
我们安装横杆扶手并非是要训练孩子学站。事实上,我们无法教会孩子学习站立,这个技能是孩子自己摸索出来的。安装方便宝宝抓握站立的把手,只是我们对环境的预备以及对宝宝练习的动作的辅助。
刚学步的孩子走路还不太稳,他们还在学习如何平衡自己的身体。如果在横杆把手上放置玩具,孩子或许会将注意力放在玩具上,为了拿到玩具而移动身体。
这样容易妨碍孩子本身对“扶站”和“扶着走”的专注探索,而且一手拿玩具,一手抓把手,对刚刚开始学步的孩子来说容易失去平衡,增加摔倒后玩具打到自己的风险。
宝宝大动作的学习,是从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准备符合宝宝动作发展的环境,是对他们成长的辅助,这会让他们在“解锁”新动作的过程中获得自我肯定。这种生理上的自信,会逐渐转化为心理上的自信。他们会相信自己是一个有用的人,并且带着这份自信去“解锁”更多新技能。
当宝宝会扶物站立和扶着物品水平移动时,会迫不及待地向更宽广的世界移动和探索。对宝宝来说,向左或者向右平行移动是远远不够的,他会想朝更多的方向行走。
这时,一个有一定重量、稳固又能帮助宝宝移动的小推车就是很好的辅助工具。
市面上的宝宝小推车形态各异,有木质的、塑料的,有一些推车上面还有音乐按钮、互动游戏。我个人认为,选择木质的、功能单一的小推车效果更佳。
因为木质的推车质感更好,也比较稳固,没有花哨的外观和比较多余的装饰。小推车有太复杂的功能会模糊宝宝使用推车的焦点。我们给宝宝提供小推车,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让宝宝不用借助大人的手,可以自由地移动到自己想去的地方。
使用中间镂空的小推车是不错的选择,我们可以在推车里面放入比较重的书籍或哑铃,让推车的重心更稳固,避免出现翻车的情况。宝宝可以将一些物品放进去、拿出来,还可以把推车从一头推到另外一头。宝宝非常喜欢这样“繁忙”的小游戏。在这个过程中,宝宝的动态平衡力能够得到锻炼,这也为他独立行走奠定坚实的基础。
我们可以将家里的活动垫移除,开拓一定的空间让宝宝推着小推车学步,在暖和的天气,给宝宝提供赤脚走路的机会。这样可以使宝宝脚底的肌肉得到更多的刺激,获得更多感官的锻炼。我们也可以带宝宝去平坦、安全的户外,让其感受更广阔的空间和大自然的美妙。
在宝宝推动小车时,需要注意给宝宝穿上合适的衣物,太紧太厚的衣服不利于宝宝自由活动身体。
当宝宝能够独坐之后,换洗台就不再适合宝宝使用了。换洗台的高度一般在大人的腰部上下,这样的设计方便大人不用弯腰就可以完成帮宝宝换洗的工作。但是随着宝宝的行动能力增强,我们在换洗台上帮宝宝换洗衣物,宝宝会有从高处掉下的风险。
我们可以把换洗台替换成一把小椅子。这把椅子的高度是适合孩子的,有一个小靠背,椅面足够宽敞。当宝宝稳稳地坐在上面时,他的脚趾可以触碰到地板,不至于悬挂在空中。我们可以将这把小椅子放在以前给宝宝换洗衣物的换洗台附近,在他需要换尿布或者尿不湿的时候使用。
宝宝可以稳稳地坐在椅子上,自己把裤子脱下来。刚开始宝宝可能做得并不是很好,需要我们的辅助。但是没有人一开始就能很好地完成一件事情。孩子只是需要我们提供一个环境,让他们可以不断地去锻炼,并在这个过程中习得技巧和能力。事实上,如果我们给宝宝提供必要的帮助,他们就可以做得十分出色。他们也会因此认为自己是一个非常能干的人。
在椅子的周围,我们还可以准备几样小物品。
①装脏衣物的脏衣篮。
②带盖子的垃圾桶。
③孩子可以自己拿到的干净衣物和尿不湿。
为了让宝宝可以更好地参与进来,我们要尽量为宝宝选择简单、宽松的衣裤,以便孩子坐在椅子上可以练习自己穿脱。避免让孩子穿着连体裤、牛仔裤等难以穿脱的衣物。我们还可以鼓励宝宝将换下来的衣物和尿布自己放入脏衣篮和带盖的垃圾桶里,在这个过程中,宝宝能学习如何照顾自己和照顾环境。
宝宝的智力发展不取决于某一个玩具或者活动,而取决于人际互动、游戏玩耍,以及像换衣服、如厕训练和喂食这样的生活小事。宝宝越能自主参与进来,他就越能感受到尊重,也就更愿意和我们一起合作,这也为宝宝后续能够顺利学习如厕奠定基础。
如果我们把玩具用毯子盖住,8~12个月的孩子可以有目的地移开毯子,并抓住玩具。“移开”和“抓住”这一系列的动作图示,被著名教育学家让·皮亚杰认为是孩子解决所有问题的基础。他们会反复练习这项技能,让动作更加熟练且精确。
孩子能找到藏起来的物品,这也是孩子认知的升级——了解“客体永存性”的概念。这个概念让宝宝了解事物消失了并不代表不存在,明白父母暂时的离开并不是抛弃他,父母还是会回来的。
蒙台梭利教具中有许多类似的“物体恒存盒”。例如,一个木质的盒子,上面有一个小洞,将小球塞进洞里,让孩子感受小球消失了,接着从盒子中拿出小球,让小球重新出现在孩子的视野范围内。这样的小游戏不仅可以增加孩子的认知能力,让他们了解“看不见的东西不代表不存在”,以此减少他们与父母暂时分离的危机焦虑,同时可以让他们的双手更灵活,以更加积极的状态与环境互动。
市面上可以购买到很多现成的“物体恒存盒”,我们也可以用日常生活中的小物品进行改造。小年龄段的孩子保持专注的时间很短,他们玩耍的时间并不长,因此自制一个“物体恒存盒”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适用年龄
8个月左右,孩子能独坐。
材料
一个鞋盒、几个木球和胶带。
制作步骤
①将鞋盒倒扣,用鞋盒盖当托盘。
②将鞋盒的右侧裁去1/3。
③在留下的鞋盒底部,裁剪出与球大小相当的圆洞,使球可以顺利通过。
④将裁剪好的鞋盒以及鞋盒盖用胶纸粘好。
⑤用一个硬点的卡纸,在鞋盒里做一个向下的小斜坡,使球投入鞋盒时可以滚动到鞋盒盖上。
如此,孩子就可以看到球从消失到重新出现的过程。
生活中常见的纸巾盒也是一个很好的“物体恒存盒”材料,只需要在纸巾盒的一个侧面剪开一个“门”即可。宝宝会很欣喜地打开“小门”,找到被藏起来的小球。
市场上的“物体恒存盒”款式多样,一般来说顶部都会有一个小洞,或者带有一个抽屉。小球落入洞口后,需要宝宝用手拉出抽屉才可以拿出小球。这能发展宝宝的双手协调配合能力。
同时,宝宝知道玩具在柜子里面,拉开抽屉的动作是一种记忆能力的展现,他记得有小球在里面。
当宝宝探索了一段时间后,我们还可以更换不同材质的球体,提高宝宝的兴趣和持续专注探索的能力。比如把木球换成针织球,或者更换针织球的颜色,提供更多数量的球等。
或许你会注意到,我们的好奇宝宝已经开始对柜子、开关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柜子一拉开,就可以看到琳琅满目的生活用品;开关一按,灯就打开(关上)了。真好玩!宝宝翻箱倒柜,乐此不疲。
我们用一条漂亮的丝带串上钥匙,挂在房间的门上或者柜子的锁销上,给宝宝示范如何把钥匙插进锁芯里。丝带的长度不要太长,避免产生带子缠绕宝宝脖子的风险。当宝宝能扶着门站起来的时候,刚好能够到锁销。钥匙对准锁芯,插进去,再拔出来,重复多遍。对宝宝来说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活动。
一般来说,1岁前的宝宝还不会360度转动钥匙把门锁上,但是宝宝在做这个游戏时,爸爸妈妈还是需要陪伴在宝宝的身边,避免出现意外。
给宝宝准备一个小篮子,里面放入4~5个可以打开和关上的物品。比如,使用完的干净的口红盒子、带有小拉链的首饰袋、迷你的小木盒等。我们给宝宝示范用一只手扶住物品,另外一只手打开,看看里面有什么,然后再将物品关上。
宝宝在重复开和关的动作时,可以很好地锻炼手指和手腕,让它们更灵巧,以此让宝宝获得一种掌控感。而打开和关上一件物品,其形态是不一样的,这会让宝宝觉得自己的动作可以对外界产生积极的影响。
当宝宝从篮子里拿出物品时,我们还可以说出物品的名称。如此,还可以加强宝宝对物品的认知,以及提高宝宝的口语表达能力。
观察宝宝的行为和兴趣,适当更换篮子里可以打开和关上的物品,保持宝宝对这个游戏的兴趣。
宝宝通过协调自己的双手,从心理上了解到自己可以使用双手改变环境。这对孩子心理的冲击是非常强烈的。想象一下,如果我们现在还可以有这种心理冲动,那么我们可以更积极地探索世界。
当然,我们给孩子提供这些游戏,主要目的并不是让宝宝专注玩很长时间,而是帮助宝宝获取动作技能。当他习得了这些技能后,可能很快就会失去兴趣,但是他可以将这些技能运用在日常的生活中。比如,把吸管插进牛奶里,让自己可以喝到牛奶;打开盖子,取到里面的物品。他会逐渐变成一个有能力、独立、自尊又自信的人,而这些,就是我们给予孩子成长的辅助。
我认为,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有爱互动,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体验。
我们在地面铺上一块运动垫,和宝宝面对面坐下,将宝宝举起,接着顺势躺下并将宝宝举到上方,握着宝宝的腋下保持平衡,让宝宝趴在我们的小腿上,然后我们轻轻地上下摆动膝盖。注意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和孩子要保持眼神交流。随着我们上下轻微的摆动,会刺激宝宝的前庭系统,锻炼孩子的身体平衡力,并让宝宝感到愉悦。
和抱着孩子走动不同,“小飞机”上下摇摆的形式更富有亲子娱乐性,当我们做这个游戏时,我们和孩子四目相对,我们的双手、双脚都参与到和他玩耍的过程中。因为没有手机、电子设备的干扰,我们很容易就能创造出一个轻松愉快、无拘无束的氛围,增加亲子之间的亲密感。
我们还可以给孩子更多的响应和互动。在游戏中加入歌谣是一个很好的方式。而四四拍的歌曲和没有旋律的念谣,因为朗朗上口,且节奏稳定,很适合小年龄段的宝宝作为语言启蒙和亲子互动游戏。
我是一个小宝宝,飞得高又高。
地板怎么上天了,天空颠倒了。
我像小鸟和蝴蝶,飞得高又高。
念唱一首小歌谣,可以让气氛变得更好,鼓励宝宝更好地和我们互动。当宝宝发出声音并挥动自己的小手时,别忘记保持延伸交流,积极回应宝宝。
我们还可以在歌曲结束后给宝宝一个惊喜的结尾:将我们的小腿伸直、抬高,握着宝宝的腋下让宝宝慢慢地滑落在你的胸前。
宝宝会把框子里的玩具全部拿出来,再放进去,再拿出,再放进去……反反复复摆弄玩具很多遍。宝宝进入了动作敏感期,通过不断做出动作学习确定空间的“里面”和“外面”。随着宝宝的小手越来越灵巧,我们可以给孩子提供更多符合他们能力的小游戏,让他们玩耍时更专注。这些手部游戏能为宝宝以后书写、阅读、独立做事情打下基础。
我推荐两个游戏,投入式游戏和套入式游戏。
投入式游戏,是指宝宝使用小手将一个或若干个小物品投入一个小容器里的活动。让宝宝感受到移动物品的乐趣,同时慢慢学习瞄准和有控制地放手。根据这一重点,我们可以在家庭生活中利用一些常见的小物品,随时随地开展这样的活动。
比如,将长的卷纸纸筒固定在柜子或墙上,纸筒的高度与宝宝的身高相当,在纸筒下方放置一个容器(如鞋盒),给宝宝提供可以顺利穿过纸筒的小球(如网球、木球)。这样一个简单又有趣的投入式游戏就完成了。
圆形的纸巾筒也是一个极好的容器,准备一些核桃,用小篮子收集起来,鼓励宝宝将核桃投入纸巾筒里。根据宝宝感兴趣的程度,更换不同的材料(如合适尺寸的积木),让宝宝保持兴趣,同时让宝宝获得不同材质、重量的感官体验。
使用一个小托盘,将小篮子和纸巾筒收纳在一起,可以让玩具呈现变得更加有序、整洁。
当你发现宝宝的手和眼睛的协调感越来越好时,可以适当地增加难度,将洞口变得更小,鼓励宝宝投入更加精细的物品。比如,长条形、稍硬点的吸管。你会发现宝宝小手的五根手指头在不断地协调,宝宝可能会用三根手指甚至更少的手指抓握住物品,投入相对应的容器中。
套环在蒙台梭利教具中是一种很常见的教具,如摇晃底座的套环、稳固底座的套环,以及不同宽度、不同尺寸的渐层套环。
套入式游戏顾名思义就是用一个物品将另一个物品套住。套环的尺寸越小,孩子瞄准和放入就越有挑战性。套入式活动可以帮助孩子更专注地瞄准、测量物品,让自己“放”的动作越来越精确,在提升精细肌肉的同时帮助孩子专注力得到发展。
最开始可以从1个套环开始,逐渐增加至2个、3个。我们还可以充分利用天然的资源,随时随地开展套入式游戏。比如,使用一个木质的纸巾架,将长条形的架子锯短、打磨,再搭配几个木圈,就是一个极好的套入式游戏。
孩子最开始使用时,可能需要我们的示范。在示范时,我们尽量把动作慢下来,让宝宝更容易观察和分解我们的动作。很快,宝宝就会自己开始独立探索,并创造出自己的抓握和玩耍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