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破解宝宝的迷惑行为,这样带娃更轻松

宝宝开始认生了——“陌生人焦虑”不是洪水猛兽

儿童的心灵是敏感的,它是为着接受一切美好的事物而敞开的。

——瓦·阿·苏霍姆林斯基

大约在宝宝七八个月时,原本谁都可以抱的孩子,开始有了“陌生人焦虑”,一看到陌生人,孩子就把头埋进父母的怀里,尤其是面对那些打招呼比较热情的陌生人,孩子的第一反应是回避,然后哇哇大哭。孩子变得十分黏人,只要父母一走开,就号啕大哭。

1.孩子产生“陌生人焦虑”的两个原因

(1)孩子的认知发展进入新阶段:开始区别熟悉的人和陌
生人

孩子之所以会产生“陌生人焦虑”,是因为他们的认知发展到达了一个新的阶段。他们能够区分父母和陌生人,开始学习自我保护了。

而父母走开,孩子会哭闹的原因则是,孩子不确定父母离开,是不是永远不回来了。因此宝宝会通过哭闹,反复确认父母的存在。

(2)孩子的情感发展进入新阶段:我不喜欢你!

在孩子能区分熟悉的人和陌生的人后,他的情感发展也进到一个飞速发展的阶段。看到熟悉的人,会微笑、手舞足蹈,而面对陌生的人进入自己熟悉的领地,对他来说就像一场“入侵”。

孩子并不知道“敌人”会做出什么事情,而自己也不能请他离开。这种失去掌控的感觉,会让孩子很焦虑。

我们会看到宝宝本能地避开与对方进行眼神交流,甚至会把头埋在父母的怀里。如果陌生人采取了进一步的“侵犯”措施,宝宝还会启动“哭泣炸弹”模式。

如果我们知道这只是孩子的认知和情感进入一个新阶段,那么我们就明白孩子焦虑是正常的表现。这不代表孩子小气、缺乏安全感,而且也并不是每一个孩子都会有这样强烈的表现。

2.两个维度,帮助孩子平稳过渡“陌生人焦虑”

(1)“一抱、二看、三介绍”,给予孩子时间和空间来适应陌生人

①一抱。当有朋友来访,我们可以抱着孩子与朋友开心地交谈,但是孩子仍然需和朋友保持着距离。

②二看。孩子会通过观察我们对他人的态度,自己进行判断。

③三介绍。我们可以向孩子介绍朋友,观察孩子的反应后,再决定是否让孩子接近陌生人。如果孩子不愿意,就及时打住。

(2)巧用游戏互动,帮助孩子理解看不见的东西依然存在

父母相比孩子有更多的认知经验,我们可以把这些经验以合适的方式传授给孩子,比如用游戏的方式,提高孩子的认知能力,引导孩子心灵成长。

游戏一:亲子躲猫猫

我们可以通过和孩子玩“躲猫猫”的游戏,培养孩子的认知能力,让孩子逐渐意识到,用丝巾把脸盖住,虽然看不见脸了,但是脸并不是消失了,当把丝巾取下来,脸蛋又重新出现了。

这样的游戏会让孩子非常雀跃,孩子会逐渐理解“客体恒存性”,即明白物品看不见了不代表消失了。

游戏二:“我听到妈妈的声音了!”

我们还可以逐渐拉远和孩子的身体距离,从孩子的房间慢慢走到另外一个房间,同时与孩子说话。让孩子看不见我们,但是还能听到我们的声音,这些都可以让孩子了解客体恒存。

以后若妈妈有事要出门,孩子会逐渐明白,妈妈离开不是消失了,她还会回来的,这在一定程度上能降低孩子的分离焦虑。

游戏三:“猜猜在哪只手里?”

将宝宝平时喜欢的小物品放在一只手的手心里藏起来,然后两只手握拳,让宝宝猜玩具在哪只手里,接着逐一打开手心。这个游戏可以让宝宝体验物品从消失(看不见)又重新出现的过程,不仅可以提高孩子的认知力,减少危机焦虑,还可以让他们以更加积极的状态与环境互动。

总的来说,孩子黏着父母,做什么事都要父母陪,是因为他和父母建立起了亲密的依恋关系。孩子把父母定义为“安全基地”,只要看到家人在,他就感觉很安心,可以放心做事情。“陌生人焦虑”只是孩子认知发展的一个特点,随着孩子认知能力的提升,这种焦虑会在孩子1~2岁之后消失。

宝宝真的可以自己吃辅食吗?——BLW自主进食法,让宝宝成为“小吃货”

随着宝宝一天天长大,大约在宝宝五六个月时,只吃母乳或者婴儿配方奶已经无法满足宝宝的营养需求了,因此给宝宝吃辅食也就被提上了日程。

给孩子吃辅食不仅是为了给孩子补充营养,还意味着孩子开始接触其他食物,并且与他人一起进食(餐桌文化)也是一种社交行为。对于辅食添加的方式,宝宝的态度是积极主动还是消极被动,对他的情绪和行为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关于宝宝辅食的添加,我推荐以“宝宝为主导”的方式逐步给孩子介绍食物。

1.突破传统,以宝宝为主导的辅食添加方式

与传统的辅食添加模式相比,以宝宝为主导的辅食添加方式Baby-led Weaning(宝宝自主进食简称BLW),更尊重孩子自己的选择,并且该方式着重培养孩子的咀嚼能力。

使用BLW辅食添加方式,给孩子提供相对软烂、大块的食物,让婴儿自己进食,而不是给传统的泥状辅食并喂食。

使用这种喂养方式,需要满足以下几个条件。

①孩子已经能够独坐了,并且能用手抓食物放入嘴里。(一般在6~8个月)

②食物需要煮熟且非常软烂。(避免噎住)

看到这里,部分父母会有疑问,没长牙的孩子,怎样咀嚼大块的食物?孩子会不会噎住?

如果我们细心观察孩子,就会发现孩子在五六个月的时候会对食物产生强烈的兴趣(吧唧嘴、流口水),虽然孩子还没有长牙,但是他们的牙床非常有力。只要食物适合,他们就可以用牙床咀嚼。

如果孩子吃大块的食物时作呕,这其实是一种正常的咽喉保护机制,避免过大的食物吞进去,并不会对孩子的身体健康产生任何影响。

有研究表明,在孩子发展出能够准确抓住食物的能力之前,他们没有咀嚼吞咽的能力。

在没有完全获得这种咀嚼能力前,孩子会用牙床把食物咬碎,在口腔前部用舌头搅动。他们不能有意识地把食物送到口腔后部进行吞咽,而是会吐出来。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会学习判断,什么食物咽不下去,什么食物咀嚼到一定程度后可以咽下去。随着孩子的咀嚼和吞咽能力越来越强,他们最终会学会吞咽进食。

2.辅食添加没有一刀切,适合自己的最重要

根据家庭情况,可实行传统喂养和BLW喂养相结合的方式。喂养没有一刀切的方法,适合家庭和孩子的就是最好的。

比如,有的孩子自主能动性很强,对吃饭非常感兴趣。那么对于这样的孩子,6个半月时就可以给他尝试大块软烂的食物。当然,在孩子8个月前,我们使用BLW的喂养方式,让孩子自己吃东西还是比较难的,为了保证孩子能摄入足够的营养,我们也可以同时给予孩子一些泥状的食物,比如米糊、粗粮粥、酸奶等。

3.给孩子一把勺子

当我们用勺子给孩子喂糊状食物时,孩子可能会和你抢勺子。那么,我们在喂食的时候也可以给孩子一把勺子,让他自己试试看。在这个过程中,因为孩子已经有用手指抓食物的经验了,用手使用工具的能力增强了,慢慢地可以更精准地用勺子把食物送到自己的口中。

所有喂养方式的基本原则都是根据孩子的能力情况,满足其基本的营养需求,不强迫孩子,用尊重和爱,让孩子自主掌握进食的速度,获得自主进食的能力。

4.让宝宝成为“小吃货”的三个原则

怎样让孩子成为“小吃货”呢,以下有几个小贴士。

(1)给予孩子种类丰富的食物,丰富其味蕾体验

让孩子食用丰富多样的食物能帮助孩子未来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基本的原则是从一到多,营养搭配。孩子1岁前不给其食用添加盐和调味料的食物,让孩子感受食物本来的味道。孩子的味蕾早期接触的食物种类越多,未来对不同味道的食物接纳度就越高,适应性也越快。

(2)逐一呈现食物,帮助孩子更专注地品尝食物

在给予孩子食物时,我建议在餐盘上只放一两种食物,并观察一下孩子的反应,鼓励他抓一抓、尝一尝。接着父母可以再给孩子提供另外一种食物。这样做的好处是,避免孩子因看到太多种类的食物,而不知道如何选择。

(3)考虑食物的形状,帮助宝宝更好地抓握和自主进食

以下这些食物能鼓励孩子更好地抓取食物,积极进食。

①煮熟或者蒸熟的蔬菜,切成条状(如胡萝卜、西葫芦、红薯、南瓜)。

②形状和纹理有趣的食物(西蓝花、牛油果块)。

③柔软熟透的水果(香蕉、梨、猕猴桃、桃子、煮熟的苹果)。

④软烂的肉丸子或者煮得比较烂的鸡肉。

⑤粒状的意大利面,或者比较小段的软烂面条。

⑥米饭握成小饭团。

⑦各种蘸酱,用水果蘸着吃(煮熟的豆子和牛油果碾碎、番茄煮熟作为蘸酱)。

5.孩子出现“厌食”怎么办?

孩子对某种食物产生排斥,这是非常正常的现象。有研究表明:孩子对一样新的食物,需要尝试8 ~ 16次才能真正接受这种食物的味道。

我们要用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孩子偶尔的挑食行为。

(1)放下焦虑,不给孩子贴标签,给予他们更多样的选择

孩子生来就有一套满足其正常发育需要的精妙生理机制。也就是说,宝宝清楚自己想吃什么,该吃多少。父母不需要刻意把孩子暂时不喜欢的食物去掉,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呈现”这些食物。

比如,孩子不爱吃牛油果,可能不是因为牛油果的味道,而是孩子不习惯牛油果滑滑的口感。当我们把牛油果和牛奶打成奶昔,孩子可能就会接受。

(2)避免食用过多高糖分的零食

如果孩子不好好吃饭,我们也要考虑孩子平时摄取的食物糖分是否过高。许多零食中糖和钠的含量都非常高,这种食物摄取多了,孩子消耗不了,就会影响其正常的用餐。

开始扔东西——正确引导,了解事物的因果关系

手是心智的“抓握器官”。

——玛利亚·蒙台梭利

随着孩子双手的发展,他们的能动性越来越强。有些父母看到孩子喜欢扔东西,不知如何是好,应该由着孩子“破坏”,还是应该适当引导?孩子扔东西的背后,究竟代表着什么?

其实孩子3岁前表现出的那些很“特别”的动作,绝不是偶然或一时冲动做出来的。这些动作是在“内在我”的引导下,为了做出正确的、有意义的行动而练习的过程。

很多孩子是在5~7个月的时候开始扔东西的。这个年龄段是绝大多数孩子添加辅食的时间,而许多孩子特别爱做的一件事就是扔勺子。

小观察

有一次,7个月的小西瓜在短短半个多小时的用餐时间里,扔勺子的次数达到了13次,直到父母将勺子收走后他才结束了扔的动作。

每次吃辅食,他总爱把勺子一把抓过来,放在嘴里啃一啃,而没一会儿工夫勺子就被他扔到了地板上。如果你把勺子捡起来给他,他会重复扔的动作。就这样捡起来,扔下去,再捡起来,再扔下去,孩子可以乐此不疲地重复做下去。

1.宝宝扔东西的背后,蕴含着两个我们看不见的秘密

(1)扔东西是宝宝对因果关系的初体验

孩子在扔东西的过程中,不断地探索因果关系。美国儿科学会育儿百科中曾提出,孩子在4~7个月的时候,会开始理解一个重要的概念——因果关系。这阶段的孩子通过某个偶然的机会,理解了这个概念。他发现在桌面上敲打某个东西,或者把东西丢到地板上可以引发身边一连串反应。

孩子故意扔东西,就是为了让你把它捡起来。这其实是孩子学习因果关系以及表达自己能影响周围环境的重要方式。“看,我一扔,东西就掉下去了”“我手一推,球就会滚动”。

(2)孩子一边扔,一边调整动作以及发展创造性

孩子在反复扔东西的时候,会发现:扔不同的东西,需要不同的力气;扔不同的东西,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有些东西轻轻一扔,就可以扔出去很远,有些东西却不行(重与轻)。勺子“咣”的一声掉在地板上了,是向下落,而不是向上飞(重力和地心引力)。积木扔到地板上会发出清脆的声音,小球扔到地板上不会发出太大的声音但是能回弹(硬和软)。

孩子会在扔东西的过程中,学习观察,学习认清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自己与物品之间的空间关系,以及如何协调自己的身体做出动作使物品动起来等。

孩子在不断地练习扔时,会用脑思考,用手学习,发展自己的运动计划。在《伯克毕生发展心理学》中有这样一句话,6个月时,孩子以单调的方式向下扔东西。18个月时,孩子扔的动作已经变得更精细且具有创造性。

孩子会把各种东西从台阶上滚下来,把一些东西抛向空中,把一些东西抛向墙壁让其弹回来。他会轻轻放一些东西,重重放另一些东西。很快,他不再单纯用物体进行操作,而是在行动之前进行思考。

因此,孩子在不断地练习扔的过程中,会逐渐明白扔什么东西会导致什么后果,接下来要做什么、不要做什么。他们会开始发展逻辑思维,做出创造性的动作以及制订运动计划。

2.三个要点,引导孩子正确扔东西

(1)避免呵斥,明确告诉孩子你的期待

5~7个月的孩子刚刚尝试到扔东西带来的喜悦,此时扔东西对他们来说更多的是一种探索和学习,因此父母不需要禁止和呵斥孩子。

我们可以将危险的、易碎的物品暂时收起来。如果孩子正在扔一个你认为不可以扔的物品,比如一个保温杯,那么比起简单地说“不要扔”,我们不如说出不能扔的物品的具体名称,这样可以让孩子更好地理解我们的期待。

比如我们可以说:“不要扔这个保温杯。”(表达正确的期待)“我们轻轻地放。”(使用正向语言)

(2)循序渐进的辅食环境,避免孩子扔餐具

刚开始吃辅食的孩子,他们最经常扔的物品就是吃辅食要用的勺子和碗。虽然孩子只是在探索,但是扔食物和餐具并不是我们所期待的。我推荐以下两个方法,帮助孩子循序渐进地学习正确的餐桌礼仪。

孩子刚开始吃辅食时,给其提供矮的辅食桌和辅食椅

这种辅食桌椅的特点就是低、矮。桌子的面板平而宽,可以很大程度上避免孩子因抓不住餐具,餐具向下掉落在地板上发出响亮的声音,让孩子把这件事当成游戏探索。当然,使用这种辅食桌椅是在孩子能独坐的前提下。

我们要把孩子的进食当作一件有仪式感的事情,进食不仅是孩子在补充营养,同时孩子也在学习餐桌上的礼仪和文化,以及学习在餐桌上如何与他人社交。使用这种低矮的辅食桌椅,孩子吃饱了之后可以自己起身离开,而不需要成人的协助。

孩子在这里吃了几次辅食之后,了解了餐桌上的礼仪,就可以到我们成人的餐桌边和成人一起进食了。

到正式的餐桌边进食,给孩子提供一把“阶梯餐凳”

这种餐凳一般是由木头或者竹子制作的,易清洁。椅子上带有1层或2层小阶梯,孩子可以自由上下。

我们将阶梯餐凳的盖板拿起来,让孩子靠近餐桌坐下,孩子可以和我们一起在餐桌上分享食物。

通过我的观察,依次使用以上两种方法,孩子在餐桌上扔食物、扔餐具的情况会好很多。

(3)给孩子提供可以扔的物品,让其更好地控制双手

孩子把东西拿起来,又扔掉,不断地要求父母将他扔掉的“玩具”捡回来,接着又扔掉。这个过程是孩子在不断学习“按照自己的意愿放开手指”。如果这项技能得不到发展,那么孩子很难获得一双灵巧的手。

我们可以给这个阶段的孩子提供材质各异、大小不一的球类玩具,让孩子可以抓握,并学习放手将它们滚动起来。我们还可以给孩子提供“放进去、取出来”的游戏。

孩子在扔的过程中,能够使有目的的动作得到发展,学习控制自己的动作,让自己的动作越来越精细化。慢慢地,孩子学会了控制双手拿取、放下物品,甚至可以用小手抓取黄豆粒大小的物品。

手指越灵活,大脑神经通路建立得越强壮;而强壮的神经通路,能让大脑释放更精准的指令,让我们做出更加精细、准确的动作。

通过不断改善自己的动作,孩子会从独立活动中获得喜悦。

需要给孩子报早教班吗?——早期教育不是超前教育

教育,首先是关怀备注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去触觉年轻的心灵。

——瓦·阿·苏霍姆林斯基

小测试

·孩子5个月了,是否该教孩子学坐?

·孩子7个月了,是否应给孩子报个亲子游泳班?

·孩子10个月了,是否该教孩子学走路?

随着社会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各种早教班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经常会有父母问我,如果家庭条件还可以,需要给孩子报早教班吗?问题之外伴随的是父母的焦虑。

“周围的同事和朋友都把孩子送去上早教课程了,搞得我很心慌!”不报早教班,是不是自己的孩子就落后了?是不是会错过孩子成长的敏感期和关键期?会不会输在起跑线上?

1.人们对早教班的两大误解

(1)早教就是避免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这个说法是错误的,孩子的成长掌握在孩子自己的手中。

有一些早教班,缺乏对孩子能力的观察,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让宝宝靠着学坐。孩子的腰部力量还没有完全发育好,坐不稳容易向两边倒,坐久了还会焦虑和哭泣。后来孩子终于学会独坐了,成人又开始架着宝宝学走路,最后却发现孩子自己走的时候,平衡感不好,走不稳,容易摔倒。

无论是训练孩子的体能还是认知能力,这些其实都是“超前教育”,并不是正确的“早期教育”。我们应该相信孩子,信任孩子能够按照自己的节奏发展。每个孩子的成长节奏都不一样。有些孩子5个月就会爬行,而有些孩子8个月才会爬,还有些孩子甚至到10个月才能爬得比较好,但是当他们成年后,你看不出任何差别,他们都能很好地行走。

小案例

女儿2岁的时候,我曾带她去上过体能课程。课程里有一个“宝宝吊单杠”的活动,每次参加这个活动,女儿总往后躲,一直喊着“不要,不要”。

我知道女儿属于比较慢热、适应性比较弱的孩子,所以也没有勉强她。但是已经上了五六节课,孩子仍然不愿意尝试。老师也在一直鼓励她。

慢慢地,当我看到其他的孩子做得很好,所有人都替他们鼓掌时,我也产生了困惑:为什么其他的孩子可以做到,而我的孩子却做不到呢?

孩子对父母的消极情绪是非常敏感的,女儿很快也感受到了我的焦虑,再加上在这个环境下人们给予的高期待,女儿更加不愿意去上这个课程了。

这个案例说明了,如果早教的课程不以孩子具体的能力为导向,不能做到因材施教调整难度,那么“高期待—低能力”的状况必然会对教育孩子产生反效果。

好的早教启蒙课,能够建立孩子的安全感,促进孩子之间的交流,最重要的是能帮助我们与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而不是为了让孩子赢在所谓的“起跑线”上,机械化地完成某一个死板的目标。

只要我们给孩子提供丰富的生活环境,给予孩子自由移动的空间,他们自然可以习得这些技能。孩子的发展具有个体差异,节奏快一些或是慢一些,都是孩子自己决定的。孩子的内心深处有一位老师,指导他们什么时候会做什么事情。

我们必须要谨慎地挑选早教课程,尤其是一些专门训练婴儿某方面技能的课程,比如游泳课、音乐课、舞蹈课、体操课等。这些课程对老师的观察能力以及老师的判断能力要求比较高,如果老师不能根据孩子的情况因材施教,很容易就会变成“训练”孩子。当老师设定的目标太高,又不能灵活调整时,孩子和父母会很容易焦虑,这反而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2)早教班主要是教父母

早教班的主要教学对象是父母和照料者,早教班最大的意义在于父母找到了一个良好的社群组织,多了一个渠道能和专业人士以及同年龄段的爸爸妈妈们进行交流。

有时候我们会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遇到难题而产生焦虑,而其他同年龄段的孩子的父母可能也会有类似的困惑。大家多交流、多探讨也就没那么焦虑了。

当我们和孩子在早教班时,我们会预留出时间,陪伴孩子尽情玩耍。这也就相当于创造了一个非常有效的亲子互动时间。

那么我们可以在早教班里具体学习什么呢?

①学习如何观察孩子的行为,判断孩子的喜好。

②学习如何在家和孩子开展适龄的、同类型的游戏。

③学习小朋友之间发生冲突和争执的时候,作为父母应如何引导。

当然,这些知识并不一定要从早教班里获取,早教班只是获取早教知识的其中一个渠道。孩子的成长是建立在父母的自我成长之上的,对孩子进行的所有教育,都是父母思想的体现。即使我们选择了早教机构,我们也不应该把希望全部寄托于此,而是要更多关注自我的实践以及自我的成长。

2.选择早教中心要考虑的两个方面

如果经济条件允许,我们当然可以和孩子一起去上早教课。我们可以通过考察早教中心,为孩子选择更适合其发展的早教课程。总体来说,我们考察的方面主要有两点,早教环境和对儿童的友好度。

(1)早教环境

关于早教环境我们主要考察以下两个方面。

光线、通风和格局

比如,教室光线是否充足,教室里是否有窗户可以通风。

教室的吊顶高度要适中,如果太高,孩子找不到在教室里的定位,容易没有安全感,也增加了孩子在教室里跑动、坐不住的概率。吊顶如果太低,又容易让孩子感到压抑。

卫生和安全性

考察早教中心使用的器械和玩具是否符合国际安全标准和认证,了解早教中心的消防安全防护措施是否符合当地相关部门的要求。如果早教中心提供餐食服务,我们还需要考察其是否有准备餐食的资格等。

(2)对儿童的友好度

对儿童的友好度是我们筛选早教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友好度看不见也摸不着,具体要如何衡量呢?我们可以根据几个具体的情况来做出判断。

如果以上十点,有七八个甚至更多都是正面的回答,那么恭喜你!你可能找到了一个特别适合孩子的早教班。

当然,早教并不是什么高大上的课程,更不是揠苗助长的超前教育,而是我们和孩子生活的点点滴滴。

玛利亚·蒙台梭利曾说,“儿童应该得到成人的爱,但不是得到成人忙于生活所残余的爱”,在父母教育孩子以及与孩子相处中,早教班只是提供了一个渠道,给予孩子更多父母的陪伴。在此过程中,父母学习更细致地观察孩子,更耐心地陪伴孩子。而父母所做的这一切,都会回归到父母的自我成长中。

要不要和孩子说“宝宝语”?——正确的语言启蒙,宝宝会照单全收

小测试

以下哪种说话方式是“宝宝语”?

A.“宝宝,到时间吃饭饭、洗澡澡、喝奶奶、睡觉觉咯!”

B.夸张地模仿宝宝发出的声音。

我们和小宝宝玩耍的时候,经常会情不自禁地变得“可爱”起来:说话时音调变高、语速变慢、面部表情变化明显。有时我们甚至会模仿宝宝的声音,发出一些没有具体含义的语音。这样的“宝宝语”似乎更能吸引宝宝的注意力,常常逗得他哈哈大笑。

而看到宝宝露出快乐的神情,我们就像接收了一个积极的信号,促使我们继续发出夸张、有趣的声音和宝宝互动。

1.宝宝语:充满热情的说话方式

有些父母担心,使用宝宝语和孩子说话,尤其是说奶声奶气的叠词(吃饭饭、睡觉觉、喝水水)会让宝宝学习了错误的说话方式,以后再要纠正过来就麻烦了。

说到这里,我们就不得不提孩子语言学习的两个阶段了。

(1)前语言阶段(出生~ 1岁)

在宝宝学习说话之前,需要经历一个比较漫长的准备阶段,我们把这一阶段称为前语言阶段,通常是从宝宝出生到他能说出第一个有真正意义的词为止。当宝宝能说出第一个能够被别人听懂的词时,才正式进入语言阶段。

在前语言阶段,宝宝语言启蒙的重点就是我们用充满热情的说话方式和宝宝交流,刺激宝宝产生与我们沟通的欲望,我们用孩子可以听懂的方式、喜欢的方式和他们进行交流,对孩子来说是很重要的。事实上,很多咿呀学语是没有具体的语言含义的,然而,刺激孩子产生沟通的欲望对孩子未来用语言进行表达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2)语言阶段(1~3岁)

这个阶段是宝宝语言表达飞速期,他们每天都会说出新的词汇,学习语法并开始说出完整的句子。

语言的学习是孩子从吸收到表达的过程,前语言阶段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宝宝在前语言阶段,能受到足够多的语言刺激,处在丰富的语言环境下,那么在语言阶段宝宝的表达会更出色。

因此,在孩子1岁之前的前语言阶段,语言启蒙的重点是刺激孩子产生与我们沟通的欲望。在这个阶段叠词并非不可以使用,但我们应该把重点放在如何让孩子产生沟通的欲望,以及交流时愉快的氛围上。音调高、语速变慢、面部表情更明显,这些都能让宝宝对说话这件事产生兴趣,并且学习成为一个交流者。

而到孩子1岁之后,他开始说出别人能听懂的词,孩子不断地吸收环境里的语言并学着表达。此时,我们在环境中正确地使用语言变成了重点。孩子就像复读机一样,你说什么,他便说什么。那么在这个时候我们应该注意不要过多地使用叠词,尽量使用完整的、丰富的语言与宝宝沟通。

2014年,在《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发表的一篇对中国幼儿叠词使用的论文提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叠词对儿童语言发展的影响也有所不同,大量叠词的输入有助于1~2岁儿童的语言习得,但会阻碍2岁以后儿童的语言发展。

当孩子能够使用更正式的语言表达自我的时候,叠词就应该慢慢退出“舞台”。

2.语言启蒙四大原则

(1)给予刺激、形式多样

语言刺激模式不仅是生活中的口语,还包括有旋律的歌谣、朗朗上口的诗词,以及绘本里的文字。孩子逐渐明白,即使书面语言和口语表达的意思是一致的,但是用词的分量和感觉并不相同,加入了旋律的歌谣更加悦耳动听,并且更容易被记住。

(2)放慢节奏、叙述活动

和宝宝说话的时候语速慢一些,让他看到我们的嘴巴是如何发出声音的。向宝宝叙述我们的活动,比如,在洗澡、吃饭或娱乐时,告诉宝宝你在做什么。给宝宝念书,并和他讲书中叙述的事情。

我们还要学习看着孩子的眼睛说话,沟通并不仅是口语的交流,还是情感的流动。

(3)认真倾听、不刻意纠正

孩子有些时候说话并不标准,他可能会把“小刀”说成“小膏”,这是很正常的现象。不要刻意地纠正甚至取笑孩子,这会打击他的自信心和说话的欲望。我们只需要说出正确的读音即可。比如,“宝宝,你是让妈妈拿玩具小刀给你吗?”

(4)表现“共同注意”,创造交流的氛围

宝宝4个月左右,开始会表现出“共同注意”,目光会朝向成人所看的地方。我们可以追踪宝宝的视线,告诉他们看见的东西是什么。

这种“共同注意”能有效地创造交流的氛围。比如,“宝宝在看花,这是玉兰花。”这能帮助孩子更有效地做出有意义的动作(如用手指)、更快地说出相对应的词语。 kzbRHcFV8L1W2piu1eeUJ1BWVKog5qaXTjlTHj6dlCcBV9JHCY48HYpJYp/X47g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