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2 OKR带来的超能力

OKR为企业带来的益处远远不止于业绩和市值的增长,采用过OKR的公司经常提到的优势有:战略聚焦、简单灵活、公开透明、全员参与、协调取齐、挑战极限。

OKR的优势如此炫目,甚至被戏称为“OKR的超能力”。而且OKR很年轻,还在不断发展。随着越来越多的公司加入使用行列,OKR也注定会演化迭代,谁能预测还有哪些优势会被开发出来呢?

1.2.1 战略聚焦

一位帮助了数十家高增长公司成功实施了OKR的咨询顾问认为,战略聚焦是迄今为止最重要的优势。当你身处一个高速发展的企业,身边很可能是“全明星梦之队”,每一个都富有生产力和创新精神,梦想着改变世界。尤其是外部市场变幻莫测的情况下,你们的创意火花层出不穷,总会有新的事情要做,但是团队很难焦点一致。OKR提供了一个框架,该框架不会抑制行动力,而是引入有纪律的思考,将行动力引导用于实现优先目标。

★ 小贴士

如果你的公司还很年轻,那么你很可能会遇到聚焦问题。这是上进心强的团队的共同困扰—太多激动人心的目标在闪闪发光地诱惑着资源有限的年轻团队。

在取舍的时候,决定做什么与不做什么同样有价值。甚至有人说,选择放弃什么目标比选择投入哪些目标更加重要。

设置第一个OKR可能很痛苦,但是不要因此而灰心。请记住,制定你的第一个OKR将是一个很好的学习过程。

1.2.2 简单灵活

过去几十年,很多有效的企业管理工具不断涌现,如:愿景使命、企业战略、战略解码、商业计划、年度预算、职位说明、指标分解、绩效管理等。

这些工具虽然逻辑非常强,结构非常清晰,在过去几十年的使用中也显示出可靠有效,但是总给人非常沉重、古板僵化的感觉,在当今瞬息万变的商业世界里,在信息化的浪潮里,总是有点计划跟不上变化。

OKR像精灵般横空出世,它吸收了上述管理工具的精华,但又不与其冲突。它既适用于初创企业,又能在十万人级别的集团中大显身手,难怪数年间能风靡全球。

1.2.3 公开透明

公开透明包括以下几个维度。

人群维度: 所有人的OKR,上到首席执行官下到新员工,全部公开发布。每一个员工都知道首席执行官的工作焦点,每个部门都知道其他部门的工作重点。

时间维度: 不仅当季的OKR公开发布,连过去季度的OKR,包括过去季度的得分,全都有公开链接。这样大家都知道某一个项目进展如何,为什么继续推进或者为什么不推进。

媒介维度: 每个人的OKR不仅发布在内部系统上,而且内部邮件地址、推特等社交媒体等都有链接(在商业机密允许的准入范围内),已经超越了规划工具而变成宣传工具。

1.2.4 全员投入

规划最大的敌人就是不实施。再精美的规划,如果仅仅停留在纸面上,价值也等于负数。自带互联网去中心化基因的OKR,与以往“先规划再动员”的路径不同,从一开始就强调全员参与,并且实实在在地要求一半以上的关键结果来自底层输入。员工不只是按照公司的意图被动参与过程,而且被鼓励将自己的意图转变成商业规划,亲手实现它们。对于信息时代的从业者,这个机制的激励作用不可小觑。

这种参与不仅反映在内容上,也反映在形式上。无论是自上而下还是自下而上的输入,都不推崇采用过去那种冗长死板的“八股文体”。目标的诠释应该激励人心,文体可以轻松有趣,描述应该简短生动,版面应该简洁明朗,让人看了能量满格,全心投入。应该说,这是一个更高的要求,大家都还在探索的路上。

1.2.5 协调取齐

主要指OKR将各部门、各团队、各层级的努力协调一致,共同朝向公司的目标,也指管理者、团队和员工将他们的日常活动与组织目标明确联系起来的一种状态。这种状态的大前提是OKR的公开透明。

谷歌的瑞克·克劳对OKR的这个性能称颂有加。他举例说,因为所有人的OKR都公布出来,在此人的邮箱、社交媒体、内网等随处都有链接,所以公司的任何人都知道另外一个人的目标和关注点,这非常有助于提高合作效率。比如,他本人曾经任负责某一个平台的产品经理。如果其他部门的同事想在他负责的平台推销某一个产品(所有人都喜欢在他平台上推销产品),那么跟他预约会谈之前,上网查查他当季的OKR,就会把他的态度揣摩个八九不离十;如果想推销的产品与他该季度的关注重点有吻合之处,那么推销很有可能成功;如果新的产品对于他的关注点形成干扰,那么结果可想而知。当然,他锲而不舍的同事仍然可以选择继续推销,但是开会前就可以预知他的态度,有助于同事准备好合适的说辞和备选方案。例如调整自己的产品与平台的目标取齐,或者时间稍微推迟,这次会上只介绍一个概念,真正的推广动作留到下个季度等,以此来提高说服他的可能性。

从上面例子可以看出,OKR从源头上有助于各方协调立场,取齐步调,提高合作效率。传统方式下,很多协调、校准、谈判、妥协等功夫,从源头上就无声无息地省去了。

1.2.6 挑战极限

谷歌的创始人之一谢尔盖·布林是挑战极限的大师。他经常说,“我宁可让员工把火星作为目标,最终即使够不到星星,也可以在月亮上登陆”。在谷歌,OKR得分0.7已经是极其高的分数,如果有人得了满分,那很可能是目标设立得不够有挑战性。

不仅是谷歌,一众高增长的公司都觉得OKR这个特点深得其意,用起来得心应手。那么挑战极限是否是由OKR造成的呢?

马云在创业初始,曾经向无数受众宣传他的构想,得到的回应是:“你这是想要把一艘万吨巨轮抬到珠穆朗玛峰上啊?”应该说,做出这个反应的听众,起码是听懂了马云想要做什么。20年后,阿里巴巴对世界做出的改变,确实不亚于把万吨巨轮抬上珠穆朗玛峰。而达成这种巨变的,是每一天、每一个季度,阿里人挑战极限的努力。虽然当时的阿里还没有开始使用OKR,但是对于类似胸怀大志的公司,无论采用什么管理工具,它的目标一定是雄心勃勃的。OKR只不过因其灵活性而特别适用于这样的公司而已。 BAyGAPHLhhLV8dGcRG6zOU8IvwzcIP2IUkbibzGkIJqh0I7IzzCxZHUE3DnizyN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