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十节
社会学习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social learning theory)是一种在行为主义“刺激—反应”学习原理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理论,着重阐明人是怎样在社会环境中学习的。最早在1941年由米勒和多拉德提出。他们以社会刺激(他人的行为)取代物理刺激,运用刺激回报和强化的基本概念来解释人们的模仿行为。这一观点奠定了现代社会学习理论的基础。他们的基本假设是:就像大多数的人类行为一样,模仿也是学来的;利用一般的学习原理也可以理解社会行为和社会学习。

后来,班杜拉发展了社会学习理论的观点,他主张把依靠直接经验的学习和依靠间接经验的学习(观察学习)综合起来说明人类的学习。强调人的思想、感情和行为不仅受直接经验的影响,也受间接经验的影响;强调行为与环境的交互作用,强调认知过程的重要性;强调观察学习;强调自我调节过程。社会学习理论的研究成果对团体心理咨询中如何改变成员的不适应行为提供了方法。

(一)现代社会学习理论的奠基人

阿尔伯特·班杜拉,美国社会心理学家。1925年生于加拿大。1947年入哥伦比亚大学,毕业后考上依阿华大学研究生,1952年获博士学位。1953年到斯坦福大学从事儿童心理研究。1964年当选美国心理学会主席。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他在关于儿童攻击行为的系列性研究基础上,潜心从事行为矫正技术的探索。他认为,人的行为模式实际上都是从观察别人的行为及其后果,从在替代性基础上发生的直接经验那里来的。在他看来,模仿学习过程是一种信息加工理论与强化理论相结合的综合过程。班杜拉的主要著作有:《社会学习与人格发展》(与R.沃尔特合著)、《社会学习理论》等。

(二)社会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社会学习理论的基本立场是个人的行为不是由动机、本能、特质等个人内在结构决定的,也不是如早期行为主义所说的由环境力量决定的,而是由个人与环境的交互作用决定的。即人的行为受到内在因素与外在环境因素的交互作用影响,行为与环境、个人内在因素三者互相影响,构成一种三角互动关系。行为同时受到环境和个人的认知与需要的影响,人的行为又创造、改变了环境,个人的不同动机以及对环境的认识使人表现出不同行为,这种行为又以其结果使人的认知与动机发生改变。

社会学习理论还认为人的大部分社会行为是通过观察他人、模仿他人而学会的,“通过观察而学习的能力使人们能够获得较复杂的、有内在统一性的、模式化的整体行为,而无须通过行为主义设想的那种沉闷的尝试错误逐渐形成这些行为。”按照信息加工的模式来分析观察过程,可以将观察学习分为四个过程:注意、保持、动作再现以及动机激励过程。不同于早期社会学习论者,现代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并不仅仅受到自己行为的直接后果的影响,还受到观察他人所遇到的结果(替代强化),以及由个人对自己的评价、认识所产生的强化(自我强化)的影响。

在观察学习中起决定性影响的因素是环境,如果环境发生变化,人的行为也会相应地变化。如社会文化关系及榜样等客观条件,人们只要控制这种条件,就可以促使社会行为向着社会预期的方向发展。对榜样的观察是学习新行为的条件,新的行为就是行为的榜样化。榜样,特别是受到人们尊敬的人物的行为具有替代性的强化作用。

(三)关于模仿的实验研究

模仿是在没有外界控制的条件下,个体受到他人行为的刺激,自党或不自觉地使自己的行为与他人相仿。模仿是对外显行为的模仿,而不能模仿内隐心理。在模仿的过程中,模仿者是主动的、自觉的。比如,模仿者为了积极地达到目的,而观察学习别人的行为。根据人们模仿意识的程度,自觉模仿可分为适应性模仿和选择性模仿。适应性模仿指人为了适应新的生活而模仿他人的行为。如新生入学后,会自觉模仿高年级学生的学习方式与生活习惯。选择性模仿指人们经过思考而有选择地选取对象进行模仿行为。因为人的思想行为纷繁复杂,有合理的,也有不合理的。模仿者通过思考选择,将那些有利于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行为作为模仿对象,使个人更成熟。

关于模仿的社会心理学研究始于20世纪初。50年代后,班杜拉结合人类认知过程来研究人类的模仿行为,认为模仿不是先天的,而是在后天的社会化过程中逐渐习得的。他认为,先前的理论缺陷在于忽略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影响过程,于是他就攻击行为、亲社会行为等进行了深入的实验研究,对模仿领域做出了贡献。

有一项著名的实验,班杜拉和罗斯把参加实验的儿童分成几组,其中一组带入一间有玩具的房间,玩具中有一个充气的塑料大娃娃。一会儿,进来一个成年人,他开始攻击塑料娃娃,用铁锤狠狠地敲击玩偶的头,抓起来摔、压,嘴里还不时喊“打”“打”,时间大约10分钟。另一组儿童在另一间玩具室看一个成人静静地做他的事,10分钟后离开。还有一组儿童是通过电视录像观看攻击行为。实验结果发现,无论是直接还是间接观察到攻击行为的孩子,在后来的游戏中都表现出更多的攻击行为。班杜拉认为,许多社会行为通过观察、模仿即可习得,而观察习得的是某种行为的行为方式,在环境条件允许时就会外化为行为表现。

(四)社会学习理论对团体咨询的贡献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们通常是通过对他人的行为进行观察和模仿来学习和形成一种新的行为方式,尤其是对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各类行为进行观察学习。攻击行为如此,适应行为也如此。如果为那些心理适应不良的来询者提供多个可模仿的榜样,将有助于改变他不适应的行为。团体咨询为来询者创设了一种特殊的情境,充满理解、关爱、信任,这种环境的变化必将引起个体行为的改变。 jOKSoHydaTk49iw4hKFia9SL9X/XOiI3b7IWpkOKYwm/aWpJoiQdzh5V6gNop3w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