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西方心理学史

一、西方心理学诞生的源泉

西方心理学的诞生主要归功于两个方面的文化演进和策动,一是西方哲学思想的长期孕育,二是西方近代科学的适时催生。

(一)西方哲学思想的长期孕育
1.古希腊时期的哲学思想

西方关于人类灵魂的最早研究,可以从古希腊哲学家的言论中找到依据。如米利都学派是古希腊哲学的第一个学派,该学派都对作为心理现象的原始形式——灵魂做了可贵的探索。其后的毕达哥拉斯学派,第一次对灵魂做了较为系统的阐述,指出了灵魂的性质、分类、产生与变化等。原子论学派认为,世界的本源均为某种极为基本的单元所构成,原子是最微小、不再可分的物质微粒,灵魂也是由原子构成的。

就在古希腊哲学不断取得进步的同时,一种以人为研究对象的哲学流派,也在不断地孕育和扩张。以创始人普罗塔戈拉为代表的智者学派,强调人的重要性,主张“人是万物的尺度”,关注知识和经验的性质与关系。从此,古希腊哲学家对心理的看法,逐步从世界的自然属性拓展到人的社会属性,这是西方哲学在心理观发展史上的一次飞跃。

苏格拉底是智者派的另一代表人物。他认为,哲学的研究对象就是人的精神自我。他的一句名言“认识你自己”至今赫然刻在古希腊德尔菲神庙门前的石碑上。在这种哲学观念的指导下,他试图在人性、幸福、意动和欲望中找出伦理的规律,并以“产婆术”教学方式闻名于世界教育史和心理学史。

智者派在西方心理学史上的贡献,还在于它催生出了蕴含丰富心理学思想的伟大哲学家和思想家,其中最著名的是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柏拉图提出了著名的理念论思想,从而全面揭开了欧洲心理学史的序幕。亚里士多德是柏拉图的学生,其著述《论灵魂》是欧洲心理学史上第一本心理学专著。

2.西方中世纪的经院哲学心理学思想

5世纪末至12世纪是西欧封建社会形成、发展和繁荣的时期,历史上一般称之为“中世纪”。此时,封建社会在政治上高度集权,在意识形态上整肃划一。在以神学为精神核心的封建社会里,西欧哲学界必然地演化出直接承袭于奥古斯丁宗教哲学,以论证基督教教义为宗旨,直接为神学、为封建统治阶层服务的哲学形态——经院哲学。在中世纪的哲学心理学思想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官能心理学思想,中心内容是灵魂及其官能。

3.文艺复兴时期的哲学心理学思想

文艺复兴时期大约从14世纪开始,一直延续到17世纪结束。这一时期,欧洲封建制度逐渐走向衰弱和瓦解,残酷的封建宗教神权不断受到社会世俗力量的挑战,古希腊与古罗马时期的传统文化渐渐回归并得到复兴,随之而来的心理学思想也得到了多元化的发展。

其中最值得关注的是人文主义和自然哲学家的心理学思想。以阿里吉利·但丁和朱安·路易斯为代表,强调人性的张扬,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反对禁欲主义,反对神学和教会对人的禁锢,是人文主义者最重要的立场和观点。除此之外,文艺复兴时期还有一批自然哲学家,以库萨·尼古拉、达·芬奇、乔尔丹诺·布鲁诺等为代表,也提出了一些带有明显自然倾向的思想和观点。

总之,文艺复兴运动是一场彻底的精神解放运动,为欧洲近代心理学的发展开启了人文与科学的大门。

4.近代西方的哲学心理学思想

文艺复兴运动的结束,标志着新兴资产阶级文化逐步取得了胜利,西方社会形态进入了转型阶段。从17世纪开始,以英国为代表的欧洲资产阶级,在经济上逐步取得了社会的支配地位,在政治上谋求国家政权的革命也相继取得成功。为了进一步巩固自己的政权地位,欧洲资产阶级始终重视和鼓励发展适合自身利益的哲学与科学文化。

于是,在积极开展自然科学研究的同时,深入研究人类的知识、经验及其形成过程,成为17世纪至19世纪哲学研究的重要特征。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从而构成了近代欧洲哲学的先进文化方式,并直接反映在近代欧洲哲学的心理学思想之中。经验主义认为,知识的可靠源泉是人的感觉经验,观察和实验是科学研究的成功途径。理性主义心理学则强调理性知识在人的认识过程和科学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为哲学心理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野。

培根是经验主义心理学的先驱,他主张以权威的观察取代权威的假设,主张用归纳法研究自然界。他提出“知识就是力量”,主张用科学的知识来探求世界万物的本原和规律。这极大地推动了自然科学的进步和经验主义心理学的发展。笛卡儿反对以信仰作为知识的基础,主张知识应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之上,把理性作为判断一切的标准。他认为,世界上除了“我”的存在之外,一切存在皆可怀疑。“我思故我在”是笛卡儿的经典名言。

(二)西方近代科学的适时催生

早在古希腊时代,希波克拉底就从医学解剖角度,发现了人脑与心理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他认为,由于脑,我们思维、理解、看见、听见。但从科学发展史角度而言,真正对西方心理学起着巨大推动作用的科学力量,只能是19世纪以后有关自然学科所取得的伟大成就。

1.天文学与心理学

1796年,一种旨在测定人与人之间反应时误差(时称“人差”)的研究迅速开展起来。人差方程式的问题核心,并非天体运行的变化,而是观测者本身的视觉反应变化及其影响因素。这种研究方式和方法,给实验心理学研究直接地送去了两个重要的礼物:复合实验和反应实验。

2.生理学与心理学

1790年后,西方生理学开始了一个快速发展的繁荣时期,这个时期的神经科学的科研成果为实验心理学的诞生提供了丰富的营养。法国著名的外科医生保罗·布洛卡在医学临床中发现了,大脑中主管人们说话时肌肉协调运动的区域,该区域被命名为“布洛卡区”。后来,运动和感觉中枢、视觉中枢、触觉和听觉中枢也相继被发现,这有力地推动了对心理现象赖于产生的重要生理基础——大脑机能的深入研究。

3.神经生理学研究

查尔斯·贝尔和马让迪发现了脊神经生理功能及其神经部位的差异,后来被命名为“贝尔—马让迪”定律,这条定律开启了神经生理心理学研究的新里程碑。此外,反射动作研究、神经冲动电性质的发现、神经冲动传导速率的研究、神经特殊能学说等研究,也拓展了人类认识自我的研究领域和深度。

感觉生理学的研究是神经生理学对大脑机能研究的自然拓展。有关感觉的分类及其生理机制,在19世纪获得了很多突破,为实验心理学的诞生做了许多知识和方法上的储备。

4.物理学与心理学

物理学对近代西方心理学的最突出的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物理学实验方法通过生理学研究的渠道,为实验心理学的产生创造了重要的条件;二是物理学与心理学结合而成的心理物理学,对实验心理学的诞生产生了最为直接的影响。

德国莱比锡大学的解剖学、生理学教授恩斯特·韦伯在研究人的皮肤触觉时,发现了“差别阈限”,并由此得出心理学史上第一个心理数量法则“韦伯定律”。莱比锡大学的古斯塔夫·费希纳在韦伯研究的基础上更进一步,使人们不仅可以计算出差别阈限常数,而且对难以把握的感觉强度有了更精确的运算。这就是人们熟知的“韦伯-费希纳定律”。费希纳为了测量刺激量的大小,借用物理学的方法,创立了三种研究方法,即最小可觉差法、正误法和均差法。这些方法为后来的心理学实验研究提供了最有力的手段和工具。

总之,心理学经过2000多年在哲学内部的长期发展,到了19世纪中叶以后,哲学已为心理学积累了不少概念和理论;自然科学特别是生理学的发展也为心理学准备了科学的基础知识和研究方法。心理学成为独立学科的条件已经具备,心理学摆脱哲学的附庸地位成为独立的实验科学的条件已经成熟了。

二、冯特与实验心理学的建立

科学心理学的建立应归功于德国心理学家冯特。他综合哲学心理学的体系和自然科学的方法和技术,于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从而为心理学赢得了独立的地位。从此冯特因此被称为“实验心理学之父”。

(一)冯特的生平及理论体系

威廉·冯特(1832-1920)出生于德国的一个牧师家庭,家庭中有不少人是知识分子、科学家和教授。1855年,他获得医学博士学位,1856年跟随“生理学之父”约翰内斯·缪勒学习和研究生理学,后担任著名生理学家的助手十余年。1875年到1917年,冯特在莱比锡大学任教,并在此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从而为心理学赢得了独立的地位。此后世界各国的青年学生慕名前来学习。1881年,冯特创办了心理学专门刊物《哲学研究》,发表莱比锡大学心理学实验室的实验报告,1903年改名为《心理学研究》。1889年冯特被任命为莱比锡大学校长,1920年去世,终年88岁。

冯特一生著述丰富,著作有500多种,涉及心理学、哲学、逻辑学、语言学、物理学、伦理学、宗教学等诸多领域。其著作《对感官知觉理论的贡献》被称为冯特构建新心理学的行动纲领;《生理心理学原理》被后来的研究者认为是科学心理学的独立宣言。

冯特创建的心理学不同于传统的哲学心理学,这种新心理学是以实验法为支撑的,着重研究人类意识经验的内容、结构及其组合规律。冯特的心理学体系由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个体心理学,第二部分是民族心理学。个体心理学研究个体的意识过程,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实验心理学;民族心理学则是以人类的高级精神过程作为研究对象,也就是社会心理学。

(二)冯特的历史贡献
1. 冯特最大的历史贡献是使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西方心理学虽然有很长的过去,但是一直是哲学的附庸,长期处于哲学式的内省与思辨中,没有自己独立的地位。冯特充分吸收了当时的哲学心理学、生理学以及心理物理学的成就,将实验法引入心理学研究,并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使得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2.冯特创立了新心理学——实验心理学

冯特之前的心理学并不具有科学研究的特征,而更多的是依靠直观的猜测与推断。冯特将实验法运用到心理学研究中,这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心理学研究从此真正步入了科学研究的领域,仅仅用了20年的时间就完成了100多项实验研究任务。

3.培养了一支国际心理学队伍

冯特不仅创立了科学心理学,而且极大地促进了心理学研究队伍的壮大,为心理学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莱比锡心理学实验室的建立,吸引了世界各国的青年纷纷前来学习,冯特的心理学实验室成为当时科学心理学研究人才的摇篮,相当一部分的学生都成为本国心理学发展的先驱。

三、构造主义心理学与机能主义心理学

(一)构造主义心理学

构造主义心理学是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实验科学后出现于欧美的第一个心理学派,由铁钦纳于1898年正式创立。这个学派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意识经验,主张心理学应该采用实验内省法分析意识的内容或构造,找出意识的组成部分以及它们构成复杂心理过程的规律。

构造心理学限定性的主题内容和含糊不清的方法,导致其作为新科学的决定性框架地位受到严峻挑战。但是,它保证了心理学作为一门新科学而获得承认。其他人如缪勒、海林和艾宾浩斯都力图修改构造心理学以适应更为复杂的心理学主题。

(二)机能主义心理学

机能主义心理学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出现在美国的心理流派,是美国第一个本土心理学流派。机能心理学是心理学中的一种取向,它强调心理过程而不是心理内容,并且重视心理学的有用性。

机能主义心理学是一个比较松散的流派,研究内容庞大,主张的研究对象是具有适应性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强调意识活动在人类有机体的需要和环境之间起重要的中介作用。关于研究领域,机能主义心理学反对把心理学局限于研究正常人的一般心理规律,主张把心理学的研究范围扩大到动物心理、儿童心理、教育心理、变态心理、差异心理等领域。

四、行为主义

行为主义是1913年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华生(1878—1958)成立并迅速遍及全球的一个重要的心理学流派,被称为西方心理学“第一势力”,在心理学史上有“行为主义革命”之称。行为主义经历了早期行为主义和新行为主义等几个发展阶段。

(一)行为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1.社会背景

行为主义产生于美国,主要与当时美国的社会生活、生产实践和社会改良的需要有关。华生所倡导的行为主义,其目标之一就是最大限度地提高工人的工作量和工作效果,这也恰恰是当时美国社会生产实践的需要。其次,行为主义是美国社会政治生活中进步主义运动的产物,通过运用行为技术来达到控制社会的目的,成为一种最有生命力的革新思想。

2.哲学背景

机械唯物主义 工业革命以来,迅速发展的自然科学对人类生活产生了深刻影响。自然科学中占统治地位的学科是力学,与此相对应,作为当时自然科学成果总结的哲学思想是机械唯物主义。华生在创立行为主义时,接受了这种机械唯物主义的思想,他认为“人也是机器,受刺激—反应规律的制约”。

实证主义 19世纪孔德首创了实证主义科学哲学,他将“一切科学知识都必须建立在来自观察和实验的经验事实的基础上”作为实证主义的基本原则。黎黑曾指出“行为主义是实证主义的心理学”。

3.神经生理学背景

俄国神经生理学家谢切诺夫强调,心理学研究也应采用生理学的客观方法。他指出,即使我们通常是根据主观心理过程来描述其他行动,但可观察到的唯一事件是客观的行为现象。

苏联生理学家、心理学家巴甫洛夫为华生的心理学的方法论提供了重要的经验材料。他首创并运用条件反射法对人的高级神经活动进行了严格而客观的实验研究,提出了以条件反射常说为核心的高级神经活动规律理论。华生几乎全盘接受了巴甫洛夫的理论和方法,并用其来阐释自己的行为主义心理学思想。

俄国生理学家别赫切列夫认为,心理学是行为的科学,即使是思维这种高水平的过程,也是由较低水平的感觉—运动反射所组成的复合物。这对华生的行为主义有一定的启示。

4.心理学背景

行为主义的产生虽然受到当时美国社会的政治经济和哲学、神经生理学等外部因素的影响,但心理学内部的矛盾运动则是促使其产生的主要因素。

传统心理学的危机 科学心理学诞生后,一直将意识作为其研究对象,但在对意识的理解和如何研究意识的问题上却纷争不断,并无济于解决美国所面临的各种问题。学术上的纷争、实践上的无能以及来自社会的不满,最终导致了意识心理学的危机。这种危机又必须导致心理学家开始从另一极来展开研究,实现心理学从研究意识到研究行为的转向。

动物心理学的发展 动物心理学是在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下产生的。由于动物心理学的研究有助于理解人的心理,因而得到了迅速发展,摩尔根、洛布、桑代克等将相关研究不断推向深入,到1910年,美国有8所大学建立了动物学实验室。华生本人也是在研究动物心理所形成的观念与方法的基础上,建立了自己的行为主义思想体系。

机能心理学的进一步发展 机能主义心理学的发展为华生的行为主义做了必要的理念准备。华生的行为主义就是把机能主义心理学合乎逻辑地推向极端,剔除了原来的思辨痕迹,使机能主义顺利地过渡到行为主义。

(二)华生的行为主义心理学

1908年,华生在耶鲁大学的演讲中,首次提出了行为主义的观点。1913年,其撰写的《行为主义者眼中的心理学》一文在《心理学评论》杂志上发表,标志着行为主义的诞生和行为主义革命的开始。1914年,华生撰写出版的《行为:比较心理学导论》则系统地阐述了行为主义心理学体系。

1.行为主义心理学的性质和研究对象

在1913年发表的《行为主义者眼中的心理学》中,华生明确地宣称:在行为主义者看来,心理学纯粹是自然科学的一个客观的实验分支,它的理论目标就是预测和控制行为。行为主义者努力想把动物的反应纳入一个统一的系统,承认在人兽之间并无分界线。人的行为尽管有其细致性和复杂性,也仅仅是行为主义者的总研究计划的一部分而已。

这段话即界定了心理学的性质,又规定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它包括几个方面的含义:首先,心理学是一门纯粹的自然科学;其次,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行为,行为是可以外部公开观察的有机体的反应;再次,行为完全独立于意识,应该根据行为自身的特征来研究行为;最后,人类行为和动物行为都应该是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2.行为主义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基于使心理学成为一门自然科学的目的,华生特别强调研究方法和客观性,主张放弃心理学研究中的主观内省法而采用客观的方法来研究行为。他认为,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五种:观察法、条件反射法、言语报告法、测验法和社会实验法。

观察法: 一类是不需要借助于仪器控制的自然观察。另一类是借助于仪器的观察。

条件反射法: 华生将巴甫洛夫在生理学中首创并使用的条件反射法引入心理学中对行为进行实验研究的一种方法。

言语报告法: 这是研究正常人行为的一种方法,是通过被试报告其体内的变化来实现的,又称口头报告法。

测验法: 测验被试对刺激情境所做出的反应。

社会实验法: 在某种程度上,是华生的行为主义原理在社会问题研究中的应用,其目标是预测和控制人的行为,更好地管理和控制社会。

3.在具体问题上的观点
(1)本能理论

华生早期并不否认本能,只是用反射的概念来解释本能,正如他要用反射的概念解释一切行为一样。华生认为,本能是一连串的反射,这串反射的个别元素是按照严格的遗传方式进行的。但后来华生又完全否认本能,认为遗传的只是身体结构,而不是身体的机能和心理素质。所谓能力、才能、气质、心理构造和性格,都是摇篮时期训练的结果。

(2)情绪理论

华生根据艾伯特形成条件恐惧反应的实验事实,认为条件化是情绪发生和复杂化的机制。人的各种复杂情绪都是在基本情绪基础上,通过条件作用而逐渐形成的,而且实验也表明,所形成的条件化的情绪反应具有泛化或迁移的作用。例如,当白鼠形成条件恐惧反应后,与之相似的刺激都可以引起其恐惧反应。

(3)人格理论

华生认为,人格是个体整个行为模式的总体,是个体一切动作的总和。他给人格下的定义是:“通过对能够获得可靠信息的长时行为的实际观察而发现的活动之总和。”换言之,人格是我们习惯系统的最终产物。从这个定义中可以看出,华生把人格看成在一个人身上经常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各种活动的总和,这与现代心理学对人格的界定非常接近。

至于如何改变人格,华生认为:“彻底改变人格的唯一途径,就是通过改变个体的环境来重塑个体,用此方法使新的习惯加以形成。”

总之,华生的行为主义理论体系是建立在他对心理学对象和方法客观化的基础上的,他对各种具体心理现象的研究都是对其客观“刺激—反应”的行为公式的具体应用和说明,其最终目的在于使心理学成为一门能预测和控制人的行为的、真正的自然科学。

(三)斯金纳的操作行为主义

斯金纳(1904—1990)是当代最杰出的心理学家之一,他以操作条件作用为核心概念,并以高度精确的实验技术精心构筑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建立了一门真正的行为科学。尽管人们对斯金纳的理论评价褒贬不一,但其工作“极大地提高了我们预测和控制有机体行为的能力”。

1.斯金纳行为主义的基本立场

斯金纳主张,心理学要研究行为本身,并在对行为的研究中发现和描述其规律。他的心理学立场是独一无二描述性的、严格的行为主义。和华生一样,斯金纳也是一个彻底的决定论者,把心理学看作自然科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强调对行为的预测和控制是斯金纳整个思想体系中的中心内容。

2.斯金纳的行为原理

斯金纳将行为区分为两种,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应答性行为是由先行刺激所引发的,是对刺激物的反应,这种行为比较被动,要受刺激物的控制,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应就属于应答性行为;操作性行为是有机体操作的行为,这种行为是主动的,代表着有机体对环境的主动适应,与行为的结果有特定的关联,人类的大多数行为都是操作性行为。斯金纳认为,两种不同类型的行为必然会导致两种不同的条件反射。应答性行为所导致的是“反应性条件反射”,而操作性行为导致的则是“操作性条件反射”。

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建立依赖于两个因素:操作及其强化。即“如果一个操作发生后,接着给一个强化刺激,那么其强度就会增加”。如白鼠偶尔按压杠杆就会有食物落下,从而强化了白鼠按压杠杆的行为,经多次尝试和强化,白鼠就建立起按压杠杆的操作性条件反射。

动物学习如此,人类的学习也同样如此。斯金纳认为,人的很多技能,如说话,走路甚至包括道德、人格的形成,都是操作性条件作用的结果。操作性条件反射原理可以应用到很多场合,既可以用于消化不良的行为,也可以用于巩固理想的行为。

(四)班杜拉的社会认知行为主义

阿尔伯特·班杜拉是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新行为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创立并发展了社会认知行为主义,其理论特点在于,强调人的认知功能以及自我选择、自我调节机制,因此班杜拉的心理学思想带有浓厚的人文色彩。

1.观察学习理论

观察学习理论是班杜拉社会认知行为主义体系中最具特色的理论之一。观察学习又被称为替代性学习或无尝试学习。班杜拉将其界定为“观察者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及其强化结果而习得某些新的反应,或是他对已经具有的某些示范反应做出实际的外显操作”。相对于直接经验的学习,观察学习是一种更普遍、更有效的学习方式。

在班杜拉看来,观察学习是一种信息加工活动,他按信息加工的模式,将观察学习分为四个相互关联的子过程: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动作复现过程和动机过程。

注意过程 决定了个体在丰富的示范环境中选择什么样的行为作为观察的对象,也就是对榜样的知觉过程。

保持过程 指观察者将在观察活动中获得的有关示范行为的信息,以符号表征的方式储存在记忆之中,以备后用的过程。保持过程涉及三种重要的内部机制:示范信息的符号转换、示范信息的认知表征演习和保持。

动作复现过程 指将在注意和保持基础上形成的关于示范行为的内部符号转化为外显行为的过程。

动机过程 是指观察者在特定的条件下,由于某种诱因的激发而表现出示范行为的过程,这一过程决定了哪种经由观察习得的行为最终得以表现。

2.自我效能理论

在班杜拉的理论中,自我效能也可称作“自我效能感”“自我信念”“自我效能期待”等,它是指个体对自己能否在一定水平上完成某一活动所具有的能力、信念的感受和胜任感,而不是行为或能力本身。班杜拉认为,自我效能感作为一种极具影响力的主观信念,对人的思维模式和情绪反应有重大的影响作用。个体的潜能能否发挥、在多大程度上得以发挥,部分取决于个体的自我效能与其实际的知识和技能储备间的协调。

自我效能并非一个静态的固有属性,它会随着个体的生理、心理和社会性的发展而变化,随着个体在与环境相互作用中获得的信息而变化。自我效能的形成主要受五种因素的影响:

行为的成败经验 指由操作所获得的信息或直接经验。由于个体主要是通过亲身经历获得对自身能力的认识,因此,这种亲历的掌握性经验对自我效能的影响最大。成功的经验可以提高自我效能,使个体对自己的能力充满信心;反之,多次的失败会使个体降低对自己能力的评估,使人丧失信心。

替代性经验 是指个体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进而获得有关自我可能性的认识,它使观察者相信自己处于类似情景中也会获得同样的成就水平。与观察者具有更多相似性或能力水平差不多的示范者的经验,会有更强的影响作用。

言语劝导 包括他人的暗示、说服性告诫、建议、劝告以及自我规劝,也就是个体接受别人的评价或自己认为自己是否具有执行某一任务能力的言语鼓励。言语劝导的效果,取决于劝说者的声望、地位、权威程度和内容的可信性。

情绪和生理状态 会影响自我效能的形成。在充满紧张危险的场合或负荷较大的情况下,情绪易于被唤起,高度的情绪唤起和紧张的生理状态会降低个体对成功的预期水准和对自我能力的评估。焦虑、烦恼、疲劳、恐惧等都会使人感到自己难以胜任所承担的任务。

情境条件 对自我效能也具有影响作用,不同的情境会提供给人们不同的信息,某些情境比其他情景更难以适应和控制。当个体进入一个陌生而易引起焦虑的情景时,其自我效能的水平与强度会降低。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特别是在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但他突破了旧的理论框架,把行为主义、认知心理学和人本主义思想加以融合,以信息加工和强化相结合的观点阐述了学习的过程和机制,并把社会因素引入研究中,他所建立的社会学习理论开创了心理学研究的新领域。

(五)行为主义的贡献与局限

行为主义的贡献 一是强化了心理学的自然科学特征,以客观的行为代替了主观的意识,以实验法代替了内省法;二是扩大了心理学的研究领域,使心理从局限于对意识的研究扩大到动物心理学、儿童心理学、学习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等领域;三是促进了心理学的应用研究,因行为主义的目标就是预测和控制人的行为,因而它特别强调社会环境对人的塑造作用,这种观点应用到教育领域,就出现了“环境决定论”“教育万能论”的主张,目前在美国,心理学应用之广,涉及领域之多,不胜枚举。

行为主义的局限 一是生物化倾向严重,强调动物心理研究的客观化倾向,忽视人类的特殊性,把人的行为都归结于“刺激—反应”的联结,否认人的心理和意识的存在;二是缩小了心理学的研究范围,否认意识、心理、内省及相关概念,竭力主张用客观方法研究动物和人的客观行为,其极端发展又犯了客观主义的错误,使心理学成为没有心理的心理学,又因为否认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在行为上的作用,成为没有头脑的心理学;三是否认生理和遗传对心理的作用,犯了环境决定论的错误。

五、格式塔心理学

格式塔心理学也称完形心理学,是由德国心理学家韦特海默于1912年在德国法兰克福首创。格式塔是由德文“gestalt”音译而成,它的原意是指形式或形状。既主张研究人对现象的经验,也主张研究人的整体行为。

(一)格式塔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格式塔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直接经验和行为。直接经验就是主体在对现象的认识过程中所把握到的经验,这个经验的内容既包括客观世界,也包括主体的主观世界;行为是一种整体行为(有目的、有意义的行为),而不是华生用刺激—反应公式推导出来的关于肌肉收缩或腺体分泌的细微行为,个体在其自身环境中的行为是格式塔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

(二)格式塔心理学的主要理论观点

格式塔心理学的主要理论观点包括突现论、同型论、知觉的组织原则、学习理论、创造性思维。

1.突现论

似动现象的实验是格式塔心理学理论创建的重要基础,这一实验由韦特海默主持。他将这种原本是静止的两条线段在一定条件下知觉为单线移动的现象称为似动现象。他认为,这是一个依附在一定心理物理场中的崭新现象,也就是说是一个“格式塔”,是一种突现的现象。这种现象依附于一定的情境,是一个整体现象,不可以分析为元素。在这里它突出地说明了一条最基本的完型原理:在现象场中,整体不同于其各部分之和,整体先于部分而存在,整体决定着各部分的性质。

2.同型论

格式塔心理学家重视探讨心理现象的生理机制。他们试图证实一个总的假设:大脑皮质区也是按照类似于完形原理而进行活动的。也就是说,在每一个知觉的过程中,人脑内都会产生一种与物理刺激构造精确对应的皮质“图画”,这就是同型论。这一观点从本质上否认了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是人脑的机能,因此,同型论是一种典型的唯心主义二元论。

3.知觉组织原则

知觉是格式塔心理学理论的核心内容。格式塔知觉理论的最大特点在于强调主体的知觉具有主动性和组织性,并总是用尽可能简单的方式从整体上去认识外界事物。在这方面,格式塔心理学家提出了许多知觉的组织原则,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八条:①图形与背景的关系原则;②接近或邻近原则;③相似原则;④封闭原则;⑤好图形原则;⑥共同方面原则;⑦简单性原则;⑧连续性原则。

4.学习理论

尽管格式塔心理学的主要贡献是对知觉的研究,但任何心理学书籍在谈到学习理论时一定会提到苛勒的顿悟说。通过黑猩猩的试验,苛勒提出,人和类人猿的学习不是对个别刺激的个别反应,而是通过对一定情境中各事物关系的理解而形成一种“完形”来实现的,是一种顿悟形式的智慧行为。当学习者理解了情境之后,会产生突然的、迅速的领悟。学习不是盲目的“试误”,而是“参照场的整个形势,一种完善解决的出现”。

5.创造性思维

韦特海默对思维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特别是研究了儿童的创造性思维,并把顿悟学习原理运用到对创造性思维的探讨上。韦特海默宣称,创造性思维对儿童来说应该是思维的自然方式,但往往由于盲目的思维习惯和学校的错误训练而丧失。

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思维者关注问题的整体,要让问题的整体来决定或支配部分,同时要深刻理解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创造性思维具有四个要点:

一是创造性思维必须理解课题的内在结构关系,同时要把课题的各个部分合并为一个动态的整体。

二是任何问题必须根据课题的结构统一性来理解和处置,并向寻求更适当的完形方向发展。

三是思维者必须认识问题的次要方面和根本方面的不同,并根据不同点把问题的各方面组成一个层次结构,即重组问题的层次关系。

四是创造性思维不是一种纯智力活动,它受一个人的动机、情感、先前的训练等因素的影响。这些理论观点对创造学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总之,格式塔心理学强调整体论,主张心理学研究应以整体的组织来代替元素的分析,这一观念对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人本主义心理学创始人马斯洛曾在韦特海默的指导下学习整体分析的方法,并最终形成了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整体研究的方法论原则。同时,格式塔心理学卓有成效的知觉研究,推动了知觉心理学脱离感觉心理学而成为一个独立的分支,其实验现象学也为后来的社会心理学发展提供了方法论基础。

六、拓扑心理学

库尔特·勒温是完形学派的一员,也是拓扑心理学的创始人。严格来说,拓扑心理学是格式塔心理学派的分支,但他的理论在完形学派中具有独创性。

(一)勒温的心理动力场理论

勒温研究的最大特色是对需要心理系统、紧张心理系统、团体行为、个体行为和社会气氛等的强调,是一种趋向于社会科学的心理学。概括地说,勒温的心理学就是利用拓扑学和向量学的有关概念,来研究个体在特定区域中的行进方式以及由减弱或增强障碍所引起的部分生活空间区域变化的可能性,因此勒温的心理学又称拓扑心理学。拓扑学是几何学的一个分支,它研究的是在拓扑变换下图形保持不变的性质和关系,这种不变的性质和关系就称为拓扑性质。

1.心理环境

勒温把行为作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他提出的公式是B=f(P,E),在这个公式里,B代表行为,f指函数关系(也可称为一项定律),P指具体的一个人,E指全部的环境。即行为是随着人与环境这两个因素的变化而变化的,不同的人对同一环境的条件会产生不同的行为,同一个人对不同的环境条件会产生不同的行为,甚至同一个人,如果情境条件发生了改变,对同一个环境也会产生不同的行为。

为了更确切地分析一个人在特定情境中的行为,勒温提出了心理环境这一概念。心理环境也就是影响一个人发生某一行为的心理事实。这些事实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一是准物理事实,即一个人在行为时,对他当时行为能产生影响的自然环境;二是准社会事实,即一个人在发生行为时,对他当时行为能产生影响的社会环境;三是准概念事实,即一个人在发生行为时他当时的思想对某事物的概念,可能与客观存在的事实吻合,也可能不吻合。这一思想反映了他的整体论观点。他认为,行为研究就应当考虑个体和环境这两种状态,而不仅仅是其中一种。勒温的心理环境,不仅指人发生行为时所意识到的环境,行为人当时没有意识到但对人的行为有影响的那部分环境也属于心理环境。

2.心理动力场

心理场是勒温心理学体系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同时也是其理论的核心。场这个概念是勒温从物理学中借用过来的。勒温认为,心理场就是一个人的过去、现在的生活事件、经验和未来的思想愿望所构成的一个总和。也就是说,心理场包括一个人已有的生活的全部和对将来生活的预期。勒温又认为,每个人的心理场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这三个组成部分都不是恒定不变的,它们会随着个体年龄的增长和经验的累积在数量上和类型上不断丰富和扩展。勒温主要借助心理场来研究一个人的需要、紧张、意志等心理动力因素,因此,人们又常把勒温的心理场称为心理动力场。

为了更好地说明心理动力场,勒温又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心理生活空间。生活空间可以分成若干区域,各区域间都有边界阻隔。个体的发展总是在一定的心理生活空间中随着目标有方向地从一个区域向另一个区域移动。而个体发展的心理过程实质就是其生活空间的各个区域的不断丰富和分化。这些区域的丰富和分化沿着多个方面进行,如身体、时间现实和非现实等方面。勒温的生活空间其实是对心理环境和心理动力场的一个总的描绘,它成为勒温理论中最有影响的一个概念。

3.行为动力

勒温一生用了很大的精力致力于心理事实在生活空间中的移动及移动的动力系统的研究,提出了他的以需要为动力的动机体系。这一动机体系包括六个基本概念:需要、紧张、效价、矢量、障碍和平衡。

需要 是勒温心理学中行为的动力源,它主要是指个体的某种由生理条件的缺失所引起的一种动机状态,即主体对某一外界现象所产生的欲望,或达到某一目标的意向。它分为两种:一是客观的生理需要,如渴了想喝水;二是准需要,即在心理环境中对心理事件起实际影响的需要,如学生想考个好成绩等。

紧张 是伴随着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情绪状态,也称内部张力。勒温认为需要的内驱力起的不是联结作用而是一种内部张力状态,当人产生某种需要时,就会伴随产生一种紧张,这时人的心理就会失去平衡,只有消除这种紧张,或至少是减弱这种紧张的情境的出现,个体才能重新恢复平衡。

效价 原是化学中的一个名词,勒温用它来表示个体对一个对象喜爱或厌恶的程度。对象如果能满足个体的需要或对个体有吸引力,那么这个对象就具有正效价;对象如果对个体有威胁或惹人生厌,则这个对象就具有负效价。

矢量 在数学上原指一条有向线段,勒温利用这一概念来表示对象吸引力的方向或强度。矢量在勒温的心理学中就是指人与一定的对象间所产生的有方向的吸引力或排斥力。

如果两个矢量间的力量相等,那么它们之间的作用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冲突,这些冲突主要可以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冲突类型是双趋冲突,这种冲突存在于一个人面临两个具有同等吸引力的正效价对象之间,他必须就其中的一个对象做出选择的情景中。即我们平时所说的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情形。第二种冲突是双避冲突。这种冲突就是指一个人面临两项都想逃避的对象时,他必须就其中的一项做出自己的选择,也就是生活中我们常说的左右为难的境地。第三种冲突类型是趋避冲突。它指一个人对同一个对象又趋又避,也就是我们生活中所说的又爱又恨。如一个吸烟上瘾的人既想抽烟又怕吸烟致病。

障碍 是勒温动机体系中一个重要的概念。他认为,障碍可能是物、人、社会制度、法律等,也就是说任何阻碍个体去达到预定目标的事物都称为障碍。障碍能引起人的探索行为。

平衡 是相对于不平衡而言的,勒温将不平衡定义为“一种贯穿个人全身的程度不同的紧张状态”。与此同时,我们可以把平衡解释为这种紧张状态的消除。

(二)勒温的团体动力学及其发展

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勒温进行了一系列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和实验,并最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社会心理学理论——团体动力学,它是勒温把早期研究个体行为的心理动力场或生活空间学说应用于研究社会问题的结果。勒温认为,团体是一个动力整体,这个整体并不等于各部分之和,整体中任何一部分的改变都必将导致整体内其他部分发生变化,并最终影响到整体的性质。勒温指出,个体和他的情境构成了心理场,与此相同,团体和团体的情境就构成了社会场;个体的行为主要由其生活空间各区域内的相互关系决定,团体的行为也主要由团体的社会场中各区域的相互关系所决定。

1.团体内聚力

任何一个团体都面临着内聚和分裂的压力。分裂的压力主要来源于团体内各成员间交往的障碍或团体内个体的目标与团体目标间的冲突;内聚力则是团体内部抵抗分裂的力量,主要指团体成员间的正效价或吸引力,它的强度依赖于个体求得成员资格的动力强度。勒温的学生贝克通过研究得出结论:团体的内聚性是在以下三种基础之一之上形成的:一是个体由于对其他团体成员的喜爱而喜爱团体;二是由于团体成员资格能赋予成员一定声望而使团体成员喜爱团体;三是由于团体是达到个人目标的手段而使团体成员喜爱团体。

2.团体与行为改变的研究

勒温通过试验研究得出结论:无论是训练领导、改变饮食习惯等,如果首先使个体所属的社会团体发生相应的变化,然后通过团体来改变个体的行为,这样做的效果远比直接去改变一个个具体的人更好。反过来,只要团体的价值不发生变化,个体就会更强烈地抵制外来的变化,个体的行为就不容易发生变化。这实际上就是格式塔整体比部分更重要的思想的体现。

勒温将上述方法广泛应用于社会各方面的改造上。他提出了改变社会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称为“解冻”,即尽可能减少或消除与团体过去标准的关联;第二阶段引进或制定一个新标准;第三阶段是“再冻结”,这是在新标准之上的一种重新建构。如果团体与过去标准的关联明显地减少了,个体就更愿意接受新的标准;如果把新标准看作是由团体决定而不是由外界强加的,它就会更容易被成员接受;如果个体参与了整个的决定过程,则新标准就会更自然地被接受。

(三)拓扑心理学的评价

创造性地借用了物理学、数学等学科的概念,并把这些概念和心理学巧妙地结合起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拓扑心理学体系,这在心理学史上绝对是一项开创性的工作。勒温的场理论思想应用于研究社会问题,从而开创了团体动力学,团体动力学对实验社会心理学的产生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勒温团体动力学的研究方式最终促使心理学从实验室走向了社会生活。

勒温心理学的局限也是明显的,带有明显的主观唯心主义色彩,理论还存在着一定的混乱,特别是混淆了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界限。另外,他的动力学理论总是涉及一个比较小的时间差异,这使人们感到他的理论很单薄,缺乏厚度。

七、精神分析

精神分析产生于19世纪末,创始人是奥地利医生弗洛伊德。由于精神分析主要是用临床观察法研究神经症和精神病患者,所以,它在研究方法上和研究对象上都不同于传统的学院心理学。精神分析是现代西方心理学史上一个重要流派,它的影响远远超出了心理学,对西方的哲学、神学、社会学、伦理学、美学和文学艺术都有广泛的影响。

(一)精神分析的思想渊源

精神分析的产生不是偶然的,而是有其特定的社会历史根源、文化思想渊源和心理病理学的背景。

1.社会历史条件

精神分析产生的19世纪末,正是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向垄断过渡的阶段,社会贫富分化严重,阶级矛盾尖锐,同时社会竞争激烈,人与人之间缺乏信任,人们普遍感到精神抑郁,神经症和精神病发病率很高。

另外,19世纪末的奥地利还盛行着维多利亚时代的伪善道德观,强烈地禁锢着人们自然的性冲动,性压抑是许多人患心理疾病的原因。

因此,弗洛伊德强调性压抑在神经症和精神病形成中的作用,并坚持把整个心理的发展都建立在性本能的基础上。

2.文化思想渊源

弗洛伊德深受叔本华和尼采非理性主义哲学的影响,如叔本华认为,无意识的意志构成了世界的本原。其次19世纪末出版了大量的探讨无意识问题的书籍,弗洛伊德将无意识心理作为心理整体的绝大部分和行为的动力,正是当时时代精神的体现。弗洛伊德深受享乐主义影响,认为人的行为是由趋乐避苦的欲望引起的;

就心理学的思想渊源而言,弗洛伊德深受布伦塔诺、费希纳等人的影响,他直接采纳了费希纳的“冰山”假说,将心灵比喻成冰山,水面上是意识,水面下是无意识,无意识被称为心理能量。

3.心理病理学的背景

在19世纪,对精神病成因的看法形成两种对立的理论:生理病因说和心理病因说。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主张心理病因说,他主要受到法国精神病学家的影响。他在精神分析中进一步强调了性的因素在心理疾病形成中的作用,并把催眠术对心理疾病形成的内在机制的看法和治疗方法改编为自己的精神分析术语,如把心理分裂改为精神宣泄、心理分析改为精神分析、心理组织改为情结、意识的缩小改为压抑等。

(二)弗洛伊德的古典精神分析

弗洛伊德(1856—1939)的精神分析学说极富创造性,内容丰富,但也隐含着矛盾和明显的不足,为后来精神分析的发展提供了灵感的来源。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主要思想主要分为四个方面:

1.潜意识论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心理包括意识和无意识现象,无意识现象又可以分为前意识和潜意识。所谓前意识,是指能够进入意识中的经验;潜意识则指根本不能进入或很难进入意识中的经验,它包括原始的本能冲动和欲望,特别是性的欲望。

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的关系是:意识只是前意识的一部分,二者虽存在界限,但不是不可逾越的;前意识位于意识和潜意识之间,扮演着“稽查者”的角色,严密防守潜意识中的本能欲望闯入意识中;潜意识始终在积极活动着,当“稽查者”放松警惕时,就通过伪装伺机渗入意识中。而且,他认为,潜意识的心理虽然不为人们所觉察,但却支配着人的一生。

2.本能论

弗洛伊德十分强调潜意识的重要性,而潜意识的核心内容就是本能欲望和冲动。

在早期理论中,弗洛伊德把人的本能分为性本能和自我本能。性本能又被称为力比多,是人类行为的根本动力,促使人通过各种方式来寻求满足。而自我本能则趋向于避开危险,保护自我不受伤害。

弗洛伊德在晚期理论中修正了早期的本能理论。他分析得出自我本能具有保守性、倒退性和强迫性重复,从而引申出死本能。他又将自我本能和性本能合并为生本能。总之,生本能代表爱与建设的力量,其目的是生命的生长与增进。死本能则代表了恨与破坏的力量,目的是死亡或回复到无生命、无机物和生命的解体状态。

3.人格论

弗洛伊德早期把人格分为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三个层次,晚期提出了新的人格学说:人格是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部分组成的。

本我 是人格中最原始的、与生俱来的、潜意识的结构。它由先天的本能、欲望构成,能量直接来源于肉体,不知道道德规范,是完全非理性的。本我遵循快乐原则。

自我 是本我在与现实的接触中分化出来的那部分人格结构。自我遵循着现实原则,即它是理性的、能够审时度势的,会选择适当的对象和途径来满足本我的本能冲动。

超我 是从自我中分化出来的监督者。超我遵循至善原则,即它监督自我加强对本能冲动的控制和引导,使人的行为符合社会的道德规范。超我包括自我理想和良心两部分,自我理想是善的标准,它规定了自我应该做什么;良心是恶的标准,它规定了自我不该做什么。

4.焦虑与防御机制理论

弗洛伊德在对自我功能及神经症和精神病根源的研究中,提出了焦虑和心理防御机制的系统观点。

(1)焦虑论

弗洛伊德认为,焦虑是自我对冲突所引起的结果的反应,是个体把冲突看作一种危险的或是不愉快的信号所引起的结果的反应。他认为,焦虑可能使个体不恰当地使用防御机制,导致心理疾病。

弗洛伊德探讨了焦虑的种类。由于自我受三个主人的压制——现实、本我和超我,所以相应地形成了三种类型的焦虑。

现实焦虑: 现实焦虑以自我对外界现实的知觉为基础,源于知觉到所需要的对象的缺乏,或存在客观的真实的危险。现实焦虑相当于恐惧,有助于个体的自我保存。

神经症焦虑: 以自我对来自本我的威胁的知觉为基础,神经症焦虑也以知觉为基础,因为人们只有认识到本能需要的满足遇到了现实的危险时,才会恐惧自己的本能。弗洛伊德还确定了神经症焦虑的三种表现形式:第一,漂浮的焦虑,指一种普遍的焦虑,可以附着在任何思想上;第二,变态恐怖焦虑,指附着于特定对象上,对其的恐惧程度远远超出实际的危险;第三,惊恐反应,指没有明确原因的突发反应,反应本身与危险间也无任何必然联系,个体只是通过此反应来释放本我的本能冲动,以减少本我对自我的压力,减轻焦虑。

道德焦虑: 以自我对来自超我尤其是良心的谴责的知觉为基础。当个体知觉到自己的行为可能违反自己信奉的道德原则时,会体验到罪恶和羞耻感,从而使个体的行为符合个人的良心和社会道德规范。

弗洛伊德认为,个体的焦虑状态往往是两种或三种焦虑的混合状态。他的精神分析学说强调了将神经症焦虑转化为现实焦虑的重要性,以最终解除现实焦虑,否则会导致人格崩溃或心理疾病。

(2)自我防御机制

弗洛伊德认为,自我防御机制是个体无意识或半意识地采取的非理性的、歪曲现实的应付焦虑、心理冲突或挫折的方式,是自我的本能。他主要提出了8种自我防御机制:

压抑 指将引起焦虑的思想观念和欲望冲动排遣到潜意识中去,压抑是最基本、最重要的防御机制。

反向作用 指用相反的行为方式来替代受压抑的欲望。例如,心里对某人深怀妒忌,但是因碍于道德观念,吃醋、报复之心等不能显露,反而表现出对对方非常热情和友善的态度。

投射 指把自己内心中的不为社会接受的欲望冲动和行为归咎于他人。社会偏见现象即来源于投射作用。常见的精神病患者的被害妄想也来源于投射作用。

否认 指个体拒绝承认引起自己痛苦和焦虑的事实的存在。在否认中,重新解释事实占有很大的成分。

移置 指本能冲动和欲望不能在某种对象上得到满足,就会转移到其他对象上,或是转变驱力。例如,学生在学习或人际交往中受挫,往往把悲伤和愤怒发泄到家里的宠物或玩具身上。

升华 指将本能冲动转移到受社会赞许的方面。弗洛伊德认为,个体只有在自我是健康的、成熟的,且性本能得到部分满足时,才会采用这种防御机制。

自居作用 又称认同,指个体把他人的特征加到自己身上,模仿他人的行为。如个体以重要人物自居,如老师、名人等,从而进一步内化其价值观和行为方式,丰富和发展自己的人格。

倒退 指当个体遇到挫折时,经早期发展阶段的幼稚行为来应付现实,目的是获得他人的同情,减轻焦虑。

弗洛伊德对于心理学和精神病学乃至于整个人类文化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他开创了无意识的研究领域,开辟了性心理学、动力心理学和变态心理学等新的研究领域,极大地影响了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但弗洛伊德理论也存在明显的错误和不足,如非理性主义倾向、生物学化的倾向以及方法论上的局限。

(三)荣格的分析心理学

荣格是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家,于1921年出版了《心理类型学》,标志着分析心理学的创立。荣格的分析心理学思想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情结理论、人格结构理论及心理动力学。

1.情结理论

荣格认为情结是构成整体人格结构的一个个独立的单元,它是自主的,带有强烈的情绪,因而有自己的驱力。情结属于个体潜意识的范畴,它是集体潜意识或原型和个人经验相联合而形成。

情结主要来源于童年的心理创伤和道德与人性的冲突。例如,一个人在儿童时期经常受到父母和家人的过分关心,就会形成“自我中心情结”;一个人的攻击驱力和他认为攻击有害性的道德之间的冲突,会导致其压抑自身的侵犯驱力,从而产生自责、自罪、自杀和焦虑情绪。

2.人格结构理论

荣格把整个人格叫作“心灵”,心灵主要包含意识、个体潜意识和集体潜意识三个部分。

意识是心灵中唯一能够被个体直接感知到的部分。个体潜意识是靠近意识的心灵,处于“潜意识的表层”,它包含了一切被遗忘了的记忆、知觉以及被压抑的经验。集体潜意识位于心灵的最深层。它一般指人类祖先经验的积淀,是人类做出特定反应的先天遗传倾向。它在每一世纪只增加极少的变异,是个体始终意识不到的心理内容。

荣格认为,集体潜意识的主要内容是本能和原型。本能是先天的行为倾向,原型是先天的思维倾向。原型不能在意识中直接表现,但会在梦、幻想、幻觉和神经症中以原始意象或象征的形式表现出来。

3.心理动力学

人格结构要正常活动,需要一个动力系统。荣格认为,心灵的能量来自外界或身体。但是一旦外界能量转化为心灵的能量,就由心灵来决定其使用。他所理解的心理能量是一种普遍的生命力,不是性本能。

心理能量有前行和退行两种流动方向。前行是有意识地适应外部世界的方向,即努力与环境的要求保持一致;退行则是潜意识地满足内在的要求,即激活被排斥的潜意识内容以适应现实。荣格认为,前行和退行的适当调整对于人格发展和心理健康是至关重要的。

(四)埃里克森的自我同一性理论

埃里克森(1902—1994)是德国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的忠实追随者,他提出了以自我为核心的人格发展渐成说。

1.自我及同一性

自我同一性是具有建设性机能的健康自我所具有的一种复杂的内部状态,包括四个方面:

个体性: 一种意识到的独特感,个体以一种不同的、独立的实体而存在。

整体性和整合感: 一种内在的整体感,产生于自我潜意识整合作用。成长中的儿童有许多零碎的自我表象,健康的自我是把零碎的表象整合为一种有意义的整体。

一致性和连续性: 个体潜意识地追求过去和未来之间的内在一致性和连续感,感受到生命的连贯性并朝着有意义的方向前进。

社会团结感: 具有团体的理想和价值的一种内在团结感,感受到社会的支持和认可。

埃里克森认为,自我同一性实际上就是生存感,其反面是同一性混乱或角色混乱,也就是同一性危机。自我同一性最初起源于婴儿期,但要到青春期才能正式形成。

2.人格发展阶段论

埃里克森认为人的发展是依照渐成论原则而开展的一个进化过程。他主张,人的一生的生命周期可分为八个阶段,它们是固定地以不同的先后顺序逐渐展开的,且这一模式在不同文化中普遍存在。

表7-1 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论

埃里克森认为,人格发展的每个阶段都存在着一种冲突或两极对立,构成一种危机,他所说的危机实际上是指人格发展中的重要转折点,既可能是灾难或威胁,又可能是发展的机遇。因为危机的消极解决会削弱自我的力量,使人格不健全,阻碍对环境的适应;危机的积极解决则会增强自我的力量,使人格得到健全发展,促进对环境的适应。

埃里克森在心理与社会的相互作用中来考察自我,强调了社会环境在自我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从而将弗洛伊德的心理性欲发展理论修正为心理社会发展理论,这是自我心理学理论的突破性进展。他的人格渐成论具有一定的辩证因素,他关于自我同一性和同一性危机的思想广为流传,并已得到许多青少年研究理论的证实。

八、认知心理学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心理学界的研究兴趣再次发生转变,对认知过程的研究重新回到心理学的舞台,而且其方法体系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心理模型建立在了新的技术背景——计算机科学基础之上。一些心理学家开始自称为认知心理学家。20世纪后半叶,认知心理学成为美国心理学中最突出的概念框架。

(一)认知心理学的思想渊源与历史背景
1.认知心理学的哲学渊源

认知心理学的哲学渊源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因为各种哲学思想在其发展中都是相互斗争又相互交融的。从一般意义上来分析,认知心理学的哲学渊源,首先是经验主义,以及与之一脉相承的实证主义、逻辑实证主义、行为主义。当然,理性主义在纠正和否定行为主义的机械论和还原论过程中也起到了关键作用。

2.现代心理学自身的发展和矛盾运动

认知心理学是现代心理学自身发展和矛盾运动的自然结果,它与早期实验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行为主义心理学和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都有着密切的继承关系。

认知心理学在批判和改造的基础上,继承了冯特的内省法,提出了“口语报告分析法”或“出声思考法”。认知心理学强调研究的整体性和内部心理机制,强调对信息的破译、编码和整合,重视内部心理活动之间的相互联系,采用模拟的方法进行综合性研究,这与格式塔心理学的观点是一脉相承的。行为主义的研究为认知心理学提供了有效的实验方法学体系。

3.相关学科的研究和社会需要的影响

信息加工心理学的兴起与发展,一方面是由于传统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不断发生变化的结果,另一方面是由于20世纪上半叶科学技术的成果为更深入、更复杂的认知研究提供了技术上的可能性。相关学科与理论研究,也为认知研究提供了思想或隐喻,甚至表述语言,此外,信息加工心理学的发生与发展还受到当时社会需要的巨大推动,特别是与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等有关研究的需要。

(二)信息加工的认知心理学

当代认知心理学是一个内容广泛的学科领域,其研究涉及人的认知的所有方面。而且其概念和理论也渗透到心理学的所有分支领域。在第二次认知革命中崛起的联结主义研究并没有使以计算机类比为主要特征的信息加工心理学退出心理学的前沿阵地,它甚至依然作为认知心理学的主体而存在。

1.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的基本观点

人脑是一个信息加工系统,它可以对表征信息的物理符号进行输入、编码、储存、提取、复制和传递,而这一过程的完成是系列性的,不同的加工任务和加工阶段由不同的认知结构来完成,这些相对独立的认知结构既前后连接,又具有等级差异,是类似于人工智能机的人脑内部的机器。

信息加工系统也称为符号操作系统,主要有由四个部分组成,即感受器、处理器、记忆装置、效应器。其中感受器是接收信息的装置,也就是感觉系统;处理器是整个信息加工系统的控制部分,它决定着信息加工的目标、计划及计划的执行;记忆装置主要指永久性记忆,是信息加工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存放大量的、由各种符号按照一定关系联结组成的符号结构,即信息;效应器是信息加工系统对信息做出反应的部分,这是整个系统的最后结构,控制着信息的输出。

2.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的主要研究

信息加工心理学的大部分研究集中于三个方面:知觉加工与模式识别、注意、记忆。

(1)知觉加工和模式识别研究

信息加工心理学注重对知觉过程的精细研究,从而揭示出其内在的信息加工方式,这些加工方式主要包括:①数据驱动加工和概念驱动加工,前者指从刺激作用开始的加工,也叫作自下而上的加工;后者是从主体对于知觉对象的一般知识开始的加工,也叫作自上而下的加工。②系列加工和平行加工,前者是指按照确定的顺序,一步一步进行的加工方式;后者是指多方面的刺激信息可以在不同的信息加工单元中同时进行的加工方式。③整体加工和局部加工,前者是指知觉到刺激物的整体特征,后者是指知觉到刺激物的局部特征。

知觉研究领域的重点是模式识别。模式识别是指对于外界刺激进行辨别和归类。以下介绍三种模式识别模型:

模板匹配模型 模板匹配模型是根据机器的识别模式提出来的。它的中心思想是认为人的记忆系统中储存着各式各样的刺激物的模板,当输入的刺激信息正好与某一储存的模板相匹配时,该刺激信息就能得到破译和识别。

原型匹配模型 原型匹配模型对模版匹配模型进行改进,认为人在系统中储存的不是与外界刺激严格对应的模板,而是一类刺激的概括表征,即原型。它是一种综合的、抽象的产物。信息加工系统根据输入信息与原型的匹配程度来识别信息。

特征分析模型 该理论认为,每一个知觉对象或模式都是由若干元素或基本特征按照一定的关系结合而成的。同时,储存在长时记忆中的信息既不是具体事物的模板,也不是某类事物的原型,而是各种事物所具有的那些特征,以及与不同特征表对应的事物的名称。

(2)注意的研究

注意的心理机制是现代认知心理学最早开展研究的实验课题之一,其目的主要在于探明注意的选择机制。从布鲁德本特最早提出早期选择模型以来,认知心理学家又先后提出了中期选择模型、晚期选择模型和资源限制理论等不同的观点。

早期选择模型 该模型认为,人的大脑皮层的加工能力非常有限,为了避免系统超载,就需要过滤器加以调节,通过过滤器的信息受到进一步的加工后被识别和储存,其余信息则被阻止在高级中枢之外。过滤器位于知觉之前,所以信息选择发生于信息加工的早期阶段,称早期选择模型。

衰减器模型 该理论认为,当外界输入的信息通过过滤装置时,被注意或被追随的信息能完全通过,不被注意或非追随的信息也能通过,但在强度上出现衰减。该模型指出,不同刺激类型的激活阈限是不同的,对个体有重要意义的信息,例如自己的名字、危险信号等的激活阈限低,容易被激活,从而接受进一步的信息加工。

晚期选择模型 该模型认为选择性注意发生在信息加工的晚期,过滤装置位于知识加工和工作记忆之间。这个模型能很好地解释注意分配现象,因为输入的所有信息都得到了加工;也能解释特别有意义的信息容易引起人的注意,因为储存在长时记忆中的这些项目的激活与阈限是很低的。

心理资源限制理论 该理论把注意看作心理资源,而人的心理资源总量是有限的,如果一个任务没有用尽所有资源,那么就可以指向另外的任务,人的心理资源可以在意识控制下进行分配。如果多项任务所完成的心理资源之和超出了最大的心理资源的限度,人就无法很好地同时完成几项任务了。

(3)记忆的研究

按照信息加工的观点,记忆是信息的输入、编码、储存和提取的过程,它能更全面地体现信息加工系统的工作流程,所以它也是信息加工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到目前为止,有关记忆的信息加工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记忆的结构和信息表征。

关于记忆结构的研究 1965年,沃和诺尔曼正式提出两种记忆说,即在人的长时记忆系统之外,还存在着短时记忆系统,从而引出一系列的实验研究和相关理论。在此基础上,阿特金森和希夫瑞进行了总结,形成了记忆的三级信息加工模型。该模型认为,记忆结构是固定的,而控制过程是可变的,记忆由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三个储存系统组成。

对于记忆的多存储理论也有不同意见,其中有代表性的是克雷克的加工水平说。他认为,多存储结构是不存在的,信息保持时间的长短不是由于所处系统的不同,而只是由于其受到了不同水平的加工。信息加工会留下记忆痕迹,所以记忆是信息加工的副产品。当外部信息进入信息加工系统后,既可以受到感觉的、表层的、非语义的浅加工,也可以受到结构性的语义的深加工,这取决于当时的任务。

记忆信息表征的研究 信息的表征主要是长时记忆的信息表征,而长时记忆的信息也被称为知识及个人知识。人们把知识分为两大类,即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陈述性知识是关于事实的信息,例如月亮是绕着地球运行的,它是一种相对静态的知识。程序性知识通常指有关技能和解决问题过程方面的知识,如体操运动的知识等,他们是动态的。

3.对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的评价

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的贡献 首先实现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的回归,扭转了行为主义的外周论,恢复了意识在心理学中的地位,实现了对心理学研究对象的否定之否定,这是一种历史性的进步。第二,实现了研究方法上的新突破,在继承传统心理学方法的同时,吸收现代科学技术,重新将反应时作为研究人的认知活动的一个客观指标,并赋予它新的活力。第三,初步形成了认知研究中的整体观,强调了心理活动的动态性。

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的局限 首先,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面临着人机类比和模拟研究的局限性。其次,它从另一个方面限制了心理学研究的范围,它把自己的研究范围局限于人的认知过程,忽视了情感、意向活动、人格、变态心理、心理治疗等领域的研究,因此说从另一方面它又缩小了心理学本应具有的研究范围。其三是依然未能把心理学统一到完整的理论体系上来。

(三)联结主义的认知心理学

从现代认知心理学产生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信息加工心理学的理论研究和实验研究几乎都采用了计算机类比的方法,强调人脑对信息加工的系列性、层次性、有限性和信息的符号化特征。但是,这种研究取向在20世纪80年代遇到了严重挑战,认知心理学从内部开始发生本质性的嬗变——联结主义逐渐走向认知心理学的舞台。

1.联结主义和第二次认知革命

在联结主义思想的形成过程中,有几位心理学家做出过重要贡献。首先是麦克洛奇和匹兹,他们早在1943年就提出了基于脑组织的加工范式,也被称为M-P模型。接着是心理学家郝布于1949年提出假说,认为神经系统的学习是发生在两个神经细胞相互连接的突触处,突触间的连接强度是可变的,并首次给出了突出间连接权重值变化的方案,这就是著名的Hebb学习规则。1958年罗森布莱特提出感知器模型,该模型具有分类、自学习、分布式储存、并行处理和一定的容错性。

《并行分布加工:认知的微观结构之探索》第一次系统阐述了联结主义的观点和成就,因此这一著作被称为联结主义的里程碑式的著作。此后不久,联结主义被赞誉为认知心理学的“新浪潮”和第二次革命。正如费尔德曼在联结主义的早期表述中指出的那样,这一范型与符号操作范型相比,更加接近大脑的功能方式,因为人脑就是由大量神经细胞以复杂方式连接起来的。联结主义的基本前提是:单个神经细胞不传递大量的符号信息,而是针对大量与之相似,并与之以合适方式连接的单元进行计算。

2.联结主义的基本观点

从本质上说,联结主义也是关于人的信息加工的理论。它同样要阐述人脑是如何接收信息、传递信息、储存信息和提取信息的。

联结主义模式的基本构成成分包括单元和联结。单元是带有活性值的简单加工器,联结则是单元之间相互作用的中介,单元及单元之间的联结则构成网络。一般来说,联结都是加权的,权值可以是正的,也可以是负的,因此特定的输入将根据权数的提示而决定接受它的单元是兴奋还是抑制。这些联结权重决定着联结的重要性,以及对通过它所连接的单元之间的影响程度。

在联结主义模式中,知识储存在加工单元的联结之中。单元的激活表征将引起其他单元的新的激活模式。与认知主义相比,联结主义试图构建一个更接近于神经活动的认知模型,它对神经事件进行抽象表征的程度更低,与实际的神经事件有许多相似之处。在联结主义看来,认知并不能用符号运算的规则进行解释,认知其实就是相互联系的具有活性值的神经单元所构成的网络的动态整体活动,这种网络所实现的整体状态与对象世界的特征基本一致。

3.联结主义模型的学习规则

学习是神经网络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它的适应性是通过学习实现的,其学习方式可分为非监督学习和监督学习。

在非监督学习中,事先不给定标准样本,直接将网络置于环境之中,学习阶段与工作阶段成为一体。此时学习规律的变化服从联结权值的演变方程。非监督学习最典型的例子是赫布学习规则。

在监督学习中,要将训练样本的数据加到网络输入端,同时将相应的期望输出与网络输出相比较,得到误差信号,以此控制神经网络中单元连接权重的调整。当样本情况发生变化时,经学习可以修改单元连接的权重,以适应新的环境。使用监督学习的神经网络有反传网络、感知器等,学习规则有赫布学习规则、Delta学习规则、BP算法等。

4.对联结认知主义的评价

联结主义认知心理学的贡献 联结主义理论是在神经生理学、神经心理学等学科研究取得一定成果的基础上提出来的认知心理学的一种研究取向或理论,被认为是对传统人工智能理论的严重挑战。首先,信息加工的认知心理学在解决不确定、不完善问题时遇到了困难,但是联结主义在此方面却能得心应手;联结主义对传统的符号系统理论进行了补充和修正;联结主义理论推动了认知研究领域的一次大联盟,在认知科学的旗帜下,集结了来自心理学、神经生物学、计算机科学、数学、物理学、哲学、人类文化学、语言学、逻辑学等自然科学领域和人文科学领域的大批研究人员,这是一个庞大的认知科学的共同体。

联结主义认知心理学的局限 联结主义以“心理活动像大脑”为隐喻基础,以对大脑的同构型或同态型模型为研究对象,具有生物还原倾向。

认知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特别是联结主义认知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极大地改变了国际心理学研究的格局,已经并正在吸引众多学科的研究人员逐渐形成一个认知科学的强大阵营。回顾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产生至今,心理学无论是在理论探讨还是在研究方法上都有重大突破,也积累了丰富的实验材料。认知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研究中的新方向和新方法,对心理学具有独特的贡献,但是不管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还是联结主义认知心理学,都还存在难以解决的难题,表现出一定的局限性和不成熟性。

九、人本主义心理学

人本主义心理学是20世纪50年代兴起于美国的一个心理学新流派,被看作是继行为主义和精神分析之后西方心理学的“第三势力”。它以其独特的研究对象和方法,极大地影响了当代西方心理学的研究取向。

(一)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思潮渊源和历史背景

人本主义心理学是超越科学实证主义范式而趋向于“以人为本”的心理学思潮。它的产生和发展,并非偶然现象,而是时代背景、哲学思潮及心理学内部矛盾运动的必然产物。

1.社会历史背景

首先,人本主义心理学思潮满足了当时美国社会发展的需要,随着经济繁荣和社会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追求更高的精神需要的满足。

其次,美国社会在表面繁荣的背后面临着许多尖锐的矛盾和严重的异化现象,特别需要有一种新的心理学理论加以研究和解决。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兴起与主张,正是代表了一种对“科技中心主义”的反省,代表了美国心理学界对时代精神挑战的一种积极回应。

最后,社会生活中的文化变迁、心理冲突与价值观的危机,需要有一种新的心理学理论和心理治疗模式来应对。传统的美国文化认为“人的幸福是由物质利益和金钱来铸成的”,但是到了20世纪70年代,这种传统的价值观念受到怀疑,许多人陷入心灵孤独、情感焦虑、价值危机、意义性丧失等心理冲突之中。以探索一种人的“心理生活新方式”为己任、强调对人自身价值潜能发掘的人本主义心理学思潮应运而生。

2.思想渊源

人本主义心理学一方面继承了西方传统的人道主义和人性论精神遗产,另一方面又与西方现代哲学中的现象学和存在主义运动有着密切关系。

(1)人性论、人道主义与人本主义心理学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历史源头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的人性论和文艺复兴时期的人道主义思想。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大多继承了西方人性论中的性善论思想;人道主义的哲学是关于人的本质、使命、地位价值和个性发展等问题的理论观点,主张追求幸福和快乐比禁欲主义更适合于人性,现实生活比来世或宗教生活更有利于人类文明的进步。现代人本主义心理学继承了西方人道主义的许多重要精神资源,且更强调人还具有追求真善美的高尚需要与本能,而不仅仅体现在趋乐避苦的低级天性上。

(2)现象学对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影响

实证主义与现象学是现代西方心理学的两大认识论和方法论基础。现象学是20世纪西方哲学发展中的一大主流思潮,对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影响远超实证主义。

现象学哲学在认识论和方法论方面有力地支持了人本主义心理学运动的发展。从认识论意义上来看,现象学是指一种研究外部世界与内部世界现象的严密学问,即有关于“看”的学问。现象学主张“回到事实本身”来考察外部物理世界和内部心理世界,通过发现意识经验的本质来建立人类知识的基础。从方法论意义上讲,现象学又是一种主张如实“看”的方法。现象学最主要的观点就是强调“没有先入之见”,主张把人的心理活动和内部体验作为自然呈现的现象来看待,注重对直接经验现象的描述和审视。

马斯洛指出,现象学的方法更适合于研究人类的个体心理现象。罗杰斯的“以患者为中心”的治疗理论,也是以现象学作为基础的。

(3)存在主义对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影响

存在主义是现代西方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流派,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曾风行欧美。存在主义者认为,哲学的根本任务不是揭示人与外部世界或精神之间的关系,而是要描述人的本质的存在。存在主义在本体论上十分重视这两个基本问题:一是人性的本质是什么,二是个体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存在主义是现代西方人学中的时代精神和主要思潮。在反对客观主义和极端决定论,突出‘以人为中心’的研究主题,强调人的主体性和主观性,强调直接经验的描述和意向性,强调自由、价值、选择、责任、自我和情态诸方面的研究上,存在主义和现象学给人本主义心理学提供了理论支柱。”(车文博)

具体来讲,存在主义对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科学观的影响,存在主义哲学对实证主义科学观的批判使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发现了传统实验心理学的不足,并使人本主义心理学接受作为“人生哲学”的存在主义为其哲学基础;另一个是价值观的影响,存在主义哲学主张面向日常生活、现实生活的态度,促使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走向社会,去探讨当代人所面临的种种紧迫问题。

(二)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产生和建立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形成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1.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崛起时期

20世纪50年代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兴起时期。其主要开创者马斯洛,早期本是一位行为主义的迷恋者,受过良好的实验心理学训练,但在20世纪40年代末,他对当时盛行的行为主义的心理学主流研究取向开始不满,并发表了一些“不合正统”的心理学观点,这被学术界视为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萌芽出现。1954年,马斯洛与数百位持有对行为主义不满的类似观点的学者取得联系与交流,同年马斯洛出版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奠基之作《动机与人格》。

2.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形成时期

20世纪60年代为人体主义心理学的形成时期,主要标志情事件有以下几个:

专门的学术刊物《人本主义心理学杂志》于1961年春天开始正式出版,成为阐述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本阵地。

1962年,人本主义心理学者布根塔尔在加利福尼亚心理学会议上发表了一篇题为《人本主义心理学:一个新的突破》的学术讲演,讲演稿发表在权威的《美国心理学家》杂志上,被认为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发展史上又一个里程碑式的文献。

1963年夏,人本主义心理学者在美国费城召开会议,正式成立“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会”,颁布了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四项基本原则。

1969年,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会改名为“人本主义心理学会”(AHP),成为一个国际性的学术组织。

3.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迅速发展时期

进入20世纪70年代,人本主义心理学迎来了一个迅速发展的黄金时期。1971年,美国心理学会建立了第32分会,这标志着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们经过10多年的努力,终于争取到了美国心理学办的合法地位。

到1975年,美国有281个单位加入了人本主义心理学发展中心,其他13个国家也有50多个与人本主义心理学有关的学术组织或机构中心,传播人本主义学术和理论观点,组织开展培训活动。

(三)马斯洛的人本主义心理学

马斯洛(1908—1970)是人本主义心理学主要创始人之一,被誉为“人本主义心理学之父”。

1.马斯洛人本主义心理学研究的基本主张

在心理学的研究对象问题上,马斯洛主张从人本主义的基本观点出发,认为意识体验是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出发点,主张把个体内在的意识体验或经验作为心理学的首要研究对象。他认为,意识与无意识的对立是人格发展水平不高的表现,越是高级的价值越是依赖于人的有意识活动的积极作用。科学心理学的宗旨是要创造出一种“阐述人的心理生活史的新方式”,对健康的心理、人格做出新的、有意义的和有价值的规范,从而为建立合理生活奠定普遍的理念基础。马斯洛强调“只有坚持以健康的人、自我实现的人作为心理学研究对象,才能有更好的生活”。

在研究方法上,马斯洛强调作为一门研究人的科学的心理学,必须考虑人的特殊性,关心人类生活的意义、价值,应该以对个人和社会有意义的问题为中心,尊重人的价值与尊严。研究方法要顺应问题,并为问题服务。正确的做法是应该以对个人或社会有意义的问题为中心,以心理现象的本质为中心。

马斯洛几乎创建了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理论,像人性本善论、需要层次论、存在价值论、自我实现论、高峰体验论、超越自我论、教育改革论、Z管理学说等。

2.马斯洛的需要动机理论

需要问题是马斯洛人本主义心理学最受关注的内容,也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支柱性理论。马斯洛式动机的出发点立足于需要之上。需要是动机产生的源泉和基础,需要的性质、强度决定着动机的性质和强度。

马斯洛将人类的需要划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基本需要,或缺失性需要,包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这些都是人生存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普遍的生理和社会需求,属于低层次的需要。另一类是发展性需要,也称成长的需要或超越性的需要,主要指认知的需要、审美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属于个体健康成长和自我实现潜能的需要,只有在低层次的基本需要得到满足之后才能产生高层次的心理需要。

图7-1 马斯洛的需要模式图

3.马斯洛的自我实现论思想

马斯洛的人本主义心理学思想早期被称为“整体动力论”,后来则被称为“自我实现论”。

马斯洛通过对林肯、爱因斯坦等名人和身边熟人进行案例研究,总结出了自我实现者的主要特征:(1)准确和充分地知觉现实;(2)自我接受与接受他人;(3)自发、自然、坦率;(4)以问题为中心,而非以自我为中心;(5)超然独立的特性与离群独处的需要;(6)自主性,即独立于文化和环境;(7)对生活的反复欣赏能力;(8)经常产生高峰体验;(9)具有社会情感;(10)仅与少数人建立深刻和密切的人际关系;(11)民主的性格结构;(12)具有明确的伦理观念;(13)富有哲理和幽默;(14)具有创造性;(15)抑制文化适应。

马斯洛还提出了自我实现的途径:(1)充分地、无我地体验生活,全身心地投身于工作和事业;(2)做出连续成长、前进的选择;(3)承认自我存在,要让自我明显地表现出来;(4)诚实、勇于承担责任;(5)能从小处做起,倾听自己的爱好和选择;(6)要经历勤奋的、付出精力的准备阶段;(7)高峰体验是自我实现的短暂时刻;(8)发现自己的天性,使之不断成长。

马斯洛认为,每个人都有自我实现的潜能,人人都能够在某一点上达到人性的最高境界。

4.马斯洛的高峰体验论

高峰体验是马斯洛人本主义心理学思想中的另一个重要概念,既是自我实现者重要的人格特征,也是达到自我实现的一条重要途径。“这种体验可能是瞬间产生的、压倒一切的敬畏情绪,也可能是转瞬即逝的、极度强烈的幸福感,或甚至是欣喜若狂、如醉如痴、欢乐至极的感觉。”马斯洛将这种体验称之为高峰体验。

马斯洛认为,高峰体验是一个多层级、多水平的系统,主要有普遍型高峰体验和自我实现型高峰体验两种类型。普通型高峰体验是指所有的人都可能在满足需要、愿望时产生的极端愉快的情绪。自我实现型的高峰体验是指健康型或超越型自我实现者拥有的一种宁静和沉思的愉悦心境。高峰体验主要有这样5个特点:(1)产生的突然性;(2)程度的强烈性;(3)感受的完美性;(4)保持的短暂性;(5)存在的普遍性。高峰体验不仅对人的心理健康具有促进作用,而且对于提高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发展都有重要意义。

(四)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心理学

罗杰斯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创建者之一,他不仅是美国著名的心理治疗学家,更是一位蜚声全球的教育改革家。如果说马斯洛的贡献主要表现在对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理论取向与基本理论的开创,特别是对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组织和领导上;那么罗杰斯的贡献则集中表现在他把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以人为中心的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理论,广泛应用于医疗、教育、管理、商业、司法等诸多社会生活领域及国际关系当中,成为人本主义心理学最有影响的代表人物之一。

1.罗杰斯的人性观

人性观是罗杰斯整个理论的出发点。大致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积极肯定人的本性。他认为,人性不仅是乐观的、积极的,而且是富有建设性的。在每一个有机体中,在任何程度上,都有一股向着建设性地实现它的内在可能性的潜流。人性最内在的核心,人的个性的最深层,人的“动物性”的基础,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基本上是社会化的、向前运动的、合理的和现实的。

其次,强调人性是发展变化的。人的发展是一种动态的过程,是不断变化着的一组巨大的潜能。变化是人生的真谛,人并不完全是在消极地适应社会、文化,人完全可以通过自身的变化达到对社会文化的控制和改造。

最后,人的认识活动的基础是意识和经验。罗杰斯指出:“科学、治疗以及生活的所有其他方面首先植根于并且依据一个人瞬间的主观经验。它从内在的、整体的、和机体的经验中生长出来。”

2.罗杰斯的自我论和人格理论

自我论是罗杰斯人格理论和心理治疗理论的基础与核心。罗杰斯与马斯洛一样都认为人有追求自我价值的共同趋向,但罗杰斯更强调人的自我指导能力。自我是自我经验的产物,经过引导能认识自我实现的正确方向。这是他的心理治疗与咨询以及教育理论的基础。

罗杰斯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而不合理的社会常常会使人性受到压抑和扭曲,不合理的社会环境会使人性健康向上的力量受到摧残和破坏,但人的内心依然存在着积极向上的、自我实现的倾向。

罗杰斯认为,自我概念是个人对自己和环境及其关系的知觉与评价。自我概念分两种类型:一种是真实的自我,是较符合现实的自我形象;另一种是理想的自我,是一个人期望实现的自我形象,也就是客体的自我。自我是人格形成、发展和改变的基础,是人格能否正常发展的重要标志。同时他指出,自我具有四个方面的明显特点:

一是自我概念属于对自己的认知范畴,包括对自己的特点的知觉,以及与自己有关的人和事物的知觉的总和。

二是自我概念是有组织的、比较稳定的结构。

三是自我只能表征那些关于自己的经验,而不是控制行为的主体。

四是自我是一种经验的整体模型,这种整体模型主要是有意识的或可以进入意识的东西,通常能够被人所知觉。

3.罗杰斯的心理治疗观

“以人为中心的治疗”是人本主义心理治疗的重要内容,也是罗杰斯对心理学的一个突出贡献。

罗杰斯认为,一个人在自己的成长发展过程中,在与环境的长期交互作用中,逐渐把自己的“自我”一分为二——“自我”与“自我概念”。所谓自我,是指真实的自我。自我概念则是一个人对自己的经验和体验的知觉、认识。当自我与自我概念一致和协调时,相应的个体心理就是健康的,就能达到自我实现;相反,适应程度低的自我与自我概念则趋向不一致和不协调,个体就会出现心理压抑、心理失调、焦虑等各种心理障碍甚至疾病。心理障碍的根本原因是背离了自我实现的正常发展,咨询和治疗的目标在于使自我恢复正常的发展。

罗杰斯的心理治疗方法被称为“来访者中心疗法”。这种方法把改变人格的主要责任放在患者本人身上,而不是像精神分析学派那样以治疗者为中心。罗杰斯认为,人是有意识、有理性的,人们总是被有意识的思想引导,而不是受自己不能控制的无意识力量支配。人的最终标准是他自己的有意识的经验,这种经验能提供一种理智和情绪的框架,人格在这个框架中持续不断地成长。他反对医生中心权威论,反对采取强制和生硬的态度对待患者,主张心理治疗要有真诚关注患者的感情,要通过认真的听达到真正的理解,在真诚和谐的关系中启发患者运用自我指导的能力,促进患者内在力量的健康成长。

传统的心理治疗普遍以“问题解决型目标”为主,以“减少痛苦症状”“增强自信”“选择更好的职业”等作为描述这种心理治疗类型的常用概念。罗杰斯坚持了“人格成长型”的心理治疗目标,提出人格成长型的心理治疗目标的最终效果在于人性的实现和人格的改变,次级目标则是改变自我结构,以开放的态度对待情绪经验,如减少内在冲突,增强自尊心和自我整合能力,提高对生活方式的满意度,从而成为一个充分起作用的人。他认为心理咨询和治疗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填平自我概念与自我经验之间的沟壑。

为了建立以来访者为中心的心理治疗气氛,罗杰斯认为通常需要提供以下几个方面的条件:(1)意义性联系,对来访者强调其自身存在的意义;(2)来访者处于不一致状态,体验到的焦虑与脆弱;(3)双方真诚、保持一致;(4)来访者受到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和治疗;(5)同情性或移情性理解;(6)设身处地理解,以当事人的立场体会其心境和心理历程。这实质上是帮助来访者,尊重他们,相信他们有成长的潜力以及自我导向的能力,理解他们的经验和体验。

罗杰斯所提出的这一新疗法与传统方法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一,打破了以往疾病诊断的界限,不做疾病诊断和鉴别,治疗对象不分正常病人和精神病人,而统称为来访者;第二,强调治疗环境与气氛,而不太重视治疗技术和技巧;第三,主张治疗师不以专家、医生自居,而是以普通人的身份出现,以平常的态度对待来访者。罗杰斯后来将这一方法扩大到人际关系领域,以解决社会问题甚至国际纠纷问题,其影响远远超出了心理咨询和治疗的范围。

4.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教育观

罗杰斯的教育思想主要反映在他的《学习的自由》一书中。他将以人为中心的思想运用到了教育教学理论中,确立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观点。他认为,教育的宗旨和目标应该是促进人的变化和成长,培养能够适应变化和成长的人。从这一教育目标出发,他提出学校教育应该建立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健康、健全的人格和心灵。在促进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最关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态度、品质及人格。

(五)对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评价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积极意义:首先,人本主义心理学在对人的实质性心理内容的阐述和揭示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其次,人本主义心理学对心理学的学科建设有积极的贡献,在更高的层次上恢复了意识经验研究的心理学传统,开创了意识经验研究的新方法;在方法论上也具有积极意义,强调以问题为中心,并以问题为中心来选择方法。最后,人本主义心理学在组织管理、教育改革和心理治疗等方面均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局限性:人性论和生物本能决定论倾向;个人潜能价值决定论倾向;神秘主义倾向。

十、心理学的新取向——后现代心理学

20世纪60年代以来,心理学从未停止过对学科自身的检讨、反省和探索。目前,这些新兴的探索和研究主要体现为三种取向:后现代心理学、进化心理学(本节略)、积极心理学(本书另有独立章节),本小节主要探讨后现代心理学。

后现代心理学,亦称后现代主义心理学,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以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格根1988年在澳大利亚悉尼举行的国际心理学大会上所做的“走向后现代的心理学”专题报告为标志,心理学出现了后现代主义的转向。

(一)后现代心理学的主要观点

后现代心理学认为,在现代心理学中居于统治地位的科学主义心理学由于过度强调研究对象的可观察性,笃信客观普适性真理,坚持以方法论为中心,采取价值中立的立场,固守人为机器的模型,从而使心理学陷入原子论、还原论、客观论、决定论和实证中心论的泥潭,偏离了学科应有的意义和价值。

后现代心理学反对心理学的二元论、实在论、反映论和基础主义的理论预设和研究取向,认为主客二元的世界划分仅只是一种不证自明的假定;心理也并非先于主观世界的“本质实在”和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或摹写。同样,同所有所谓科学知识一样,心理学知识也并非主体之于现实或实在的中立的“发现”。实际上,知识、心理、意义都只不过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发明”,是社会的建构。在后现代主义和社会建构论者看来,由于所有知识都是通过语词而社会建构的结果,语词的意义又随着群体和时间的不同而不同,因而我们不可能达到对世界的客观理解。知识只不过是以语言形式表述的社会一致意见。

(二)后现代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后现代主义心理学普遍反对“方法中心主义”的研究取向,认为由于人们所处的时代背景、文化氛围和生活环境各不相同,只采用定量分析的方式无法对人的心理生活的丰富性、多样性、复杂性做出恰如其分的理解和阐释,主张心理学研究应以问题为中心,强调问题中心主义的多元方法论。后现代心理学认为,心理是在个体与社会互动历程中形成的,是话语的建构和产物,话语同行动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话语具有操作的特征。后现代主义心理学家对于行为的研究不在于寻找行为背后的个人世界的原因,而在于对建构行为的话语进行分析,分析是哪些话语通过其操作特点导致了行为的产生。话语分析理应成为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SpLmiuwVGLdkdYvIy674mrZARFukwoVNH9LgIkqYSLxabgxG9sSgFwvo77B5MII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