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强调积极环境建设的重要性,如积极的关系怎样促进个体的积极情绪,积极的工作制度怎样促进和谐的工作环境等。
友谊作为同伴关系的一种,表达的是双方的、相互的、亲密的关系,反映了个体间互惠的、积极的情感。友谊是人们在交往活动中产生的一种特殊情感,它与交往活动中所产生的一般好感是有本质区别的。友谊是一种来自双向(或交互)关系的情感,即双方共同凝结的情感,任何单方面的友好,都不能称为友谊。友谊以亲密为核心成分,亲密性也就成为衡量友谊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罗杰斯对这种亲密性做了三点概括:(1)能够向朋友表露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内心秘密;(2)对朋友充分信任,确信其“自我表白”将为朋友所尊重,不会被轻易外泄或用以反对自己;(3)限于被特殊评价的友谊关系中,即限于少数的密友或知己之间。
威斯的理论假设:个体在与他人的关系中寻求特殊的社会支持功能。不同类型的关系提供不同的社会支持功能。弗曼等人认为友谊有八种功能,即友爱、亲密、可以信赖的同盟、有益的帮助、安抚、陪伴、肯定价值和归属感。
友爱是被研究者首肯的功能。友谊是一种相互充满深情的友好关系。沙利文特别强调了青年初期友谊给予青年最初真诚爱的体验的重要性。
亲密感是青年初期友谊的特点之一。儿童青少年愿意与亲密的朋友分享个人的秘密。有一个可以信赖的亲密朋友,能够增强信任感、接纳感和相互理解,而且成为他人的知己可以有机会为他人提供帮助和支持。
可以信赖的同盟主要指个人对他人的忠诚感和帮助的有效性的体验。这种可靠的同盟更多存在于友谊关系中。它教给青少年忠诚的价值和将朋友的需要置于个人欲望之上的重要性。
友谊成为自我探索和情感支持的一个重要来源。由于青少年时期是个相当不确定的时期,青少年对自我、对社会都有一种不确定感,而朋友在确定一个人的角色和自我价值方面能提供支持和引导,因此青少年友谊之间自我暴露以及相互提供情感支持的程度和频率大量增加,以此来获得自我同一性发展,并逐步遵从友伴文化。
进化心理学对友谊的研究和探讨指出了如何通过朋友关系增进幸福,那就是结交几个要好的朋友并与他们保持密切的联系。如果你想结交好朋友,你选择的工作和休闲娱乐活动应当让你有可能遇到和你兴趣相投、能力相当、境况相似、阅历相仿的人,因为相似的两个人之间的友谊比不相似的两个人之间的关系要深厚得多。在彼此适宜的方面将你独特的技能、人格和风格,与未来的朋友的需要或偏好做一个匹配。在友谊开始的阶段,这个匹配很重要。如果我们的特征和潜能很独特并切合新朋友的需要,那么我们被取代的可能性就很小。用进化论的说法就是,我们比我们的竞争者更适合担任那个人的朋友的角色。
婴儿与养育者之间的依恋标志包括微笑、眼神、母亲不在时哭泣以及举起双臂打招呼等。虽然在最初几个月,婴儿可能会表现出这些反应来回应一些人,但是在出生6个月后这样的模式仅对特定的人才能明显地表现出来。婴儿在6~9个月可以形成明确的依恋,这段时间被描述为人类婴儿依恋的敏感期。7个月时,婴儿只对特定的个别人微笑,而且只允许这些人来安慰他(她)。这时婴儿与依恋的人短时间或长时间分离都会是非常伤心的。
一个具有安全感的婴儿经常对母亲发出信任的微笑,把母亲的品质和爱加以内化。这种母子相依性是信任感的核心,相依是信任的策源地,是安全感的摇篮,它要求母亲对儿童在身体和心理上的需求做出及时而细致的反应,使得儿童永远信任她、信任自己并信任这个世界。这种信任感使婴儿面对未来的一切人和物时,也持同样的信任态度。
埃里克森指出,在母子相依中最为重要的是婴儿要在母亲或其他护理人员的动作中,开始发现某种一贯性、可预期性和可靠性。当婴儿感到不适时需要立即得到照顾,变化无常是最有害的,会滋生疑虑。实验表明:当一个婴儿被从母亲或最初的抚养人那里带走,带给多个抚养人或者更换抚养人时,他所经历的心理和创伤会对他整个一生的情感及后来的人格发展造成实质性影响。
在婴儿成长过程中,这种情感模式是较为稳定的。这种安全与信任感正是青春期后爱情积极性的来源。建立了基本信任感和安全感的人才具有爱别人的能力,才具有形成积极健康的爱情关系的能力,具有形成成熟的相依关系的能力,他们才有能力享受爱的满足。
我们握手、相互拍背、戏谑地弄乱对方的头发或在跳舞时搂抱对方,这些全都是普通的、身体上的、不涉及性的情感表达。这些都是使别人与我们亲近、表达我们的情感和关切等富有人情味的方式。事实上,我们发展人际情感关系的能力,学习信赖及接受爱与被爱的能力,与我们儿童时期被抚爱、亲吻和搂抱的经历有直接关系。有时候,仅一次爱抚就足以改变一个人整个人生的命运。在极端的紧要关头,如果不肯给予一次亲切的拥抱,这种行为最后可轻易毁灭一种关系。研究建议,我们应当给配偶、孩子、家人及朋友多一点亲近,多一些拥抱。
爱情是一种驱动力量,活动于我们各种情感状态之中。当爱情之约真正缔结时,两个人就进入一种相互的关系,应该将你爱的人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予以尊重和珍视,在你们之间创造一个空间。
爱情是人类情绪体验中最强烈的一种。爱情通常有较强的身体表现。恋爱中的人常常废寝忘食,他们似乎心乱情迷,几乎被征服。荷尔蒙在身体周围强烈地涌动并伴有极端得意的感觉。此外爱伴随的相关情绪还包括畏惧——我希望他/她还不知道我多么喜欢他/她;希望——我希望这一关系会有结果,希望那个人还会爱我,否则我将会非常凄凉;焦虑——他/她爱我吗;傲慢——我必须小心,别显得太爱这个人,否则一旦遭到拒绝,我会很丢脸;内疚——我爱他/她要比他/她爱我少得多。
伯纳德·莫斯坦主张爱的标志在个人心理方面有三种特征:一、行为方面表现为对对方需要的反应;二、情感上与生理反应相联系;三、判断方面表现为认知决定。我们可以明显感受到这些,但这些并非爱的恒定标志。因为一个男人可以爱他的妻子,但在某一时刻又会生她的气。爱是“那些彼此爱着的人所做的认知决定”,这种决定当然是可以撤销的,这可能是成人爱的关键,无论是根据情感还是根据行为做出的决定,它们都是自觉的决定。
成人爱有三个阶段:热情的、浪漫的和婚姻的,但对这些阶段的顺序尚未进行确切的研究。热情的爱包括高度的情绪唤醒,是发展的最初阶段。浪漫的爱包括对被爱者的理想化。强度最差的形式是婚姻(伴侣)的爱,因为它发生在结婚或完全建立伙伴关系之后,夫妻俩互相适应,日复一日厮守在一起,热情大概还会有,但是喜欢和信任成了婚姻的爱的主要成分。在此时的关系中,认识代替了幻想。
约翰·李分析了不同的爱的方式,他把爱看作由“三原色”混合而成的,“三原色”分别是厄洛斯式、路德斯式和斯陶吉式的爱。
表5-1 约翰·李的爱的方式
一般说来,在表达爱情的方式上男女有别。在现代西方社会,许多女性用语言来表达爱情,而男性则用行动来证明——为伴侣做点事情、支持家庭财政或者共同参与同样的活动。
首先,不管你所看重的人爱不爱你,你都要学会接纳自己。如果你只在别人对你肯定时才接受自己,那你就等于是在接受自己之前,先向别人强行要求对你的接受,这会让你很痛苦。
其次,努力以一些实际的能力赢得那些对你而言重要人物的肯定。若有人爱你,一定是因为你在性格或心灵上表现出的某种特质。当一个人在你身上看到了他最希望看到的特质,他就可能很自然地喜欢上你。
再次,专心于爱人而不是被人所爱。如果你希望生活得完美,生活得有活力,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在不牺牲自己的原则下,积极将你的精力贡献给除你以外的各种人、事、物上。活力的源泉并不来自被动接受生活中所赋予的,而在于主动地关心与付出。
最后,不要将别人的关爱和肯定与自己的价值混为一谈。无论别人为了他们本身的利益爱你多深或看你多重,你自身的价值都不可能因为他们的关爱与否而稍有增减。
巴士卡力教授认为建立互爱关系的基本条件是:彼此沟通、真诚相待、宽大为怀、欢笑与共、超越嫉妒、相亲相爱。
调查发现,在促进爱与被爱关系发展特质的排行榜上,沟通居第一,情感第二,宽容第三,诚实第四,其他依次为包容、可靠、幽默感、浪漫、耐心、自由。而在阻碍爱与被爱关系发展的排行榜上特质则依次为:缺乏沟通、自私、不诚实、猜忌、不信任、要求完美、缺乏了解、缺乏尊重、冷漠。
沟通就是彼此交谈的艺术,明白说出我们的感受与想法并真诚聆听对方发言,这是建立及维持互爱关系最基本的技巧。如果你希望以互爱关系建立人际关系,那么请尝试向你爱的人建议如下:1.常常通过你的谈话、动作和姿势,告诉我你爱我;2.常常因工作表现良好而赞许我,当我失败的时候不要轻视我,而是安慰我;3.你觉得情绪低落、寂寞或遭到误解的时候,让我知道;4.将愉快的想法和感情表达出来,会为我们的关系带来活力;5.当你对我有所反应,我便会觉得自己是特殊的;6.听我诉说,不要下断论,也不要有偏见,听和看一样重要;7.抚摸我、握着我的手、拥抱我;8.尊重我的静默;9.让别人知道你重视我。
健全而持久的关系必须建立在坦诚真实的基础上。能够相信我们所爱的人以及爱我们的人对我们是真心诚意的,这对我们很重要。事实上不诚实正是人际关系失败的主要因素。在人际关系中应该一开始就真诚相待。
没有宽容就不会有持久的爱,没有转机、没有成长、没有真正的自由。宽容最大的源泉来自爱。有了爱,我们才能把犯错者当作有价值的人看待。有了爱,我们才能以正确的眼光看待错误,才能将行为与人区别对待,我们的反应都能不至于过度。我们宽容是因为不宽容要付很大的代价。心存怨恨,寻求报复都是于己有害的,而且一无所得,既不能满足我们,也不能愈合我们的伤口,那样只会阻挡我们前进以及重新开始。
与其他人接近再也没有比笑更好的方法了。我们都曾有过类似经验,一个会心的笑可以把数分钟前紧张焦虑的关系变成温暖、快乐、积极的关系。
欢笑与快乐是生命本身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幽默、笑声是奇妙而又容易获得的工具,它们对于人际关系的改善非常有益,可用来克服各种焦虑和紧张。
当我们感到欢喜、开心、快乐时,就能更好地适应生活,更能认清事情,更有能力处理每天紧张的工作。当你微微一笑,身体就产生一种特别的激素,那是一种天然的止痛剂。
积极教育是指教育要以学生外显和潜在的积极力量、积极品质为出发点,以增强学生的积极体验为主要途径,最终达到培养学生个体层面和集体层面的积极人格。积极教育强调教育并不只是纠正学生的错误和不足,教育更主要的是寻找并研究学生的各种积极力量,并在实践中对这些积极力量进行扩大和培养。这是一种对教育进行重新定位并适应现代社会的新观念。积极教育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积极教育研究的主要方法是通过对中学教师进行培训,提高这些教师识别、发展学生的积极品质及积极力量的技能。
积极教育把自己的重点放在促进积极上,而不是传统的纠正问题上。其意义在于:1.积极教育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是积极人性论提倡者,它消解了传统教育的不足,真正恢复了教育的本来功能和使命——使所有人的潜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并生活得幸福,体现了教育意义上的博爱。2.积极教育不是把人的优点仅当作克服其缺点的工具,而是把培育学生的优点作为教育本身的根本目标。3.积极教育一方面注重对普通人的关注;另一方面也转向于对天才的关注,使我们社会的一部分天才生活得更幸福也是积极教育的一大任务。
对于教育与幸福感的关系存在着两种观点:一种观点不讨论两者之间的联系;另一种则承认它们之间的关系并试图确定这种关系的大小。
一些美国学者以受教育年限或获得的最高学历为预测量,发现教育和幸福感之间存在某种相关。受到良好的教育可以得到满意的工作,提高控制感,更好地获得婚姻和其他形式的社会支持,这一切都有利于提高主观幸福感。同时随着受教育水平的提高,个体对自身的关注也逐渐由外在价值向内在价值转化,而后者更有利于幸福感的提升。
2006年《哈佛幸福课》成为哈佛大学最受欢迎的公共选修课,安东尼·谢尔顿博士说:“任何学校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培养具有幸福感和安全感的青年男女,这比政府公布的最新学校成绩排名更重要。”正是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威灵顿公学开设了幸福课,作为个体、社会和健康教育的新内容出现在学校课表上。
积极的生活不是指个体每时每刻都具有积极情绪,而只是要使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的比率达到3∶1。帮助学生经常体验愉快的情感,这样有助于发展其自我感觉能力、自我决定能力,促进人际关系。良好的感觉又会使人产生做事的兴趣,更愿意从事冒险和有创造力的事情,从而产生“螺旋式上升的情感体验”。积极情绪可以通过如下方式获得:有规律地锻炼身体、保证规律和充足的睡眠、建立和维持牢固的友谊、与好友经常聚会、为自己所认定的有价值的目标努力工作等。同时增加学生愉快体验的途径有以下几种:1.让学生尝试享受这些新体验,即有意识地关注愉快,并通过回忆或故事讲述等方式进行积极情感的再体验;2.指导学生用积极的情感对所体验的心理现象甚至心理困扰做出积极的解释;帮助学生满意地对待过去,幸福地感受现在并乐观地面对未来;3.日常生活的精神体验和快乐体验应富有变化和挑战,具有新意,而不是一成不变;4.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快乐活动中去;5.写幸福日记——每天晚上记录下三件当天顺利的事情,体验这些事情带来的感觉。
积极心理学看重生活的意义对提升幸福感的作用,要为学生创造积极参与社会服务的机会。我们的生命有三个层级,即“生理生命”“内涵生命”和“超越生命”。“生理生命”指人作为生物体的存活;“内涵生命”指人生的幸福程度,即单位时间里经历的事情越多,内涵生命就越丰富,就等于延长了生理生命的存在;“超越生命”则是人对生理生命限面的超越,即人寻找永恒与不朽的冲动与努力。要引导学生体验幸福,不能仅仅让他们满足于生理上一时的快感,而要让他们不断地从人生一个又一个的超越中体验自身价值的实现,体验超越自身带来的快乐。这样的超越既包括在学习成绩上的不断提高,也包括优势的建构、缺点的克服,更是对人生意义的坚持和追求。
积极的社会制度非常重要,它不仅是建构积极人格的支持力量,而且也是个体不断产生积极体验的最直接来源。积极的社会制度包括很多方面,其中国家、工作单位、社区、家庭、学校等对人的影响最为直接和重要。
建立积极的国家制度是指国家要在各种方针政策的制定、在社会舆论的营造、在国家发展计划的编制等方面都体现出积极的意义,以提高民众的生活质量为核心。
积极心理学对国家政策的制定有较强的指导意义,积极心理学很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呼吁积极的社会环境,建立和完善相应的政策与设施,提升公民的幸福感。具体如下:1.树立新的国家发展目标。幸福是物质的,但更是精神的,它不仅是对物质生活的一种追求,更是对健康和谐、让人身心舒畅的生活环境的一种要求。我们还需要一个超越于国内生产总值(GDP)之上的、完全以人为本的新的国家发展目标,这就是以民众的高质量的生活为核心的国民幸福总值(即GDH)。2.明确政府的职能。政府的首要职能在于促进和保护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也就是促进和保证我们上面所说的国家新的发展目标的实现。
在当今社会,工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一项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以提供积极的社会支持网络。一种积极的工作制度可以使员工有清晰的角色定位,有很强的自主性,形成一种上级督管以支持为主、有机会与同事交流互动、受社会尊重、能确保人身安全、有经济保障、有职业发展机会、有公平而道德的工作关系。在这样的工作制度里工作,员工有很高的工作兴致和发挥自己工作技能的机会,它能增进员工幸福感,使员工愉快而高效地工作,反过来又会提高单位的生产效率。
工作制度是否具有积极性质,可以从人们是否喜欢他们的工作上直接反映出来,于是有人提出了用“工作满意度”这一指标进行衡量。工作满意度是一种具体的生活满意度,是指个体对工作领域的具体认知评价。
相对于一般生活满意度而言,工作满意度更加不稳定和具体。工作满意度指向的工作包含了一系列不同的工作要素和不同的维度,因此它涉及员工对工作和工作环境的各个方面的感受,如对工作本身、报酬、工作量、工作场所的物理条件、同事、上级、补偿、升迁、组织政策及实施情况等要素。另外对于作为一个整体的工作,员工也会产生一个总体的情感反应,这是建立在对工作各个侧面的满意度整合基础上的一般满意度。
工作满意度测量量表有:1.《工作描述指标》( Job DescriptiveIndex ),工作描述指标是史密斯在1969年设计的,在各种多项目量表中,它的应用最为广泛。它包含72个项目,评价对如下方面的满意度:工作本身、报酬、升迁机会、目前工作的管理质量以及和同事的关系五个方面。2.《明尼苏达满意度问卷》( Minnesota Satisfaction Questionnaire )包含100个项目,对工作满意度的作答比较直接,问卷包括三个分量表:内在的满意度、外在的满意度和一般满意度。其主要维度是:能力使用、成就、活动、提升、权威、公司政策、报酬、同事、创造性、独立性、首先价值、常识、责任、稳定性、社会服务、社会地位、人际关系、技术、变化性、工作条件等。
如何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1.采用自主工作群体。自主工作群体(有时也叫半自主工作群体,因为企业中没有完全的自主)抛弃了传统的装配线形式,采用若干名工人组成的小组来完成工作任务。2.增加员工的社会支持资源和控制感。社会支持包括情感支持(爱、喜欢、尊重等)、直接帮助(如工作中的援助、传递信息和金钱资助等)等方面。对于领导者来说,为员工提供这方面的资源有助于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对于员工来说,工作过程中的控制感是他们工作满意度的一个重要变量,如果他们觉得自己丧失了控制权则可能出现抑郁等消极情绪,进而影响其工作满意度和工作绩效。
社区是现代人们生活的重要场所,它对我们居住在一个固定区域的群体范围内的居民起着一种桥梁的作用。社区是居民信任的一个基础机构,具备着承担人们工作之外的居住、休闲和娱乐的重要功能。加强社区积极环境的建设,不仅包括物质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建设,而且要通过培养居民的积极人格让人们从中体验到愉快积极的情绪。
房屋质量与生活满意度之间有中度相关。要从总体上把握社区空间形态的整体规划,使社区成为一个错落有致、进退有序的环境。强烈的积极情绪和自然环境密切相关,人们在有植被、水和全景景观的地方积极情绪更多。因此要加强绿化和美化建设,保持干净整洁的环境,建设面积广阔的绿地和设计新颖的花草树木景观,让居民产生视觉上的美感,从而产生愉悦的情绪。
在改善社区物理环境的同时,应加强社区内文化氛围的营造和精神文明的建设。社区文化以其巨大的凝聚力,为社区居民提供轻松的交往空间,促进居民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能有效改变现代人际关系日趋冷漠的状况,提升居民的幸福指数。社区可以通过引入文艺演出和艺术展览等活动丰富居民的业余生活;也可以为居民提供机会展示个人特长,有利于其在工作之外施展个人才能,充分体会到个人的价值所在。
培养社区居民积极的人格特质可以使其在遇到困难和不如意时归因于外在的可控因素,使居民在任何情况下都会朝着积极的、健康的方向去努力,这样更有利于塑造其良好的行为模式,改善其对待环境和周围人的态度,构建和谐的社区关系。
(1)在社区中进行主观幸福感教育与宣传。在社区中运用各种宣传教育形式,使居民们提高感受生活中的真善美的能力,进而提高居民的主观幸福感。
(2)对社区中存在心理困扰和心理问题的居民进行及时的“积极干预”。积极心理学坚信心理咨询师需要并可以帮助来访者构建快乐、充实和有意义的生活。“积极干预”可以使来访者发现快乐和幸福,更好地抵抗抑郁和焦虑等消极情绪。
[1]韦志中.教师心理资本建设理论与实践.四川大学出版社.2019.
[2]张艳,王妍.幸福心理学.重庆大学出版社.2016.
[3]郑雪. 积极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