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伊德特别强调人格结构的动力性质,他将人格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三部分。
本我意指原我,即人的动物性,包含生存所需要的基本欲望、冲动和生命力。本我是人格中最难接近,但又是最有力的部分。说它难以接近,是因为它潜藏在无意识之中;说它最有力,因为它是人所有精神活动所需能量的贮存库。本我完全是由先天的本能、原始的欲望所组成的,追求快乐原则。它同人的肉体过程相联系,将躯体能量转化为精神能量并且储藏它们,以及向自我、超我提供能量。弗洛伊德将其称为“力比多”,有时弗洛伊德把“力比多”称为性本能所产生的能量。
自我是人格中理智的、符合现实的部分。它派生于本我,不能脱离本我而单独存在。自我的力量就是从本我那里得到的,自我是来帮助本我而不是妨碍本我,它总是根据现实的可能性力图满足本我的要求。因此,自我是本我的执行机构,追求现实原则。
超我是人格中最文明、最有道德的部分。超我包括自我理想和良心。自我在满足本我欲求时,不仅要考虑现实条件的可能性,而且要受到超我的制约。超我是社会道德的化身,按照道德原则行事,它总是与享乐主义的本我直接对立和冲突,力图限制本我的私欲,使它得不到满足。因此,自我是人格结构中维护统一的关键因素。
弗洛伊德认为这三种成分都同时活动和作用,而一个人能够生活得顺利而有效,则必须依赖这三种力量来维持平衡,一旦出现不平衡,就容易出现心理失常等结果。
此外还有必要指出的是,人格结构与意识的关系。根据弗洛伊德的说法就是,“本我”是无意识的,“自我”和“超我”也只不过是部分意识而已。“本我”占据无意识的最下层,所占面积也最大;“超我”也大部分在无意识之中,仅小部分进入意识;“自我”在意识和无意识中约各占一半。
荣格认为人格包括三个部分:自我、个人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
在荣格看来,自我就是我们所能意识到的一切心理活动,如思维、记忆、情绪和知觉。自我构成了意识域的中心,负有实现日常生活机能的责任,并且具有使我们感觉到自身的同一性和自身存在的时间连续性的功能。
荣格认为,个人无意识包括一切在个人经历中曾经被意识到但又被压抑、遗忘,或者在一开始就没有形成意识印象的那些属于阀下知觉的东西。无意识内容可以进入人的意识领域,无意识与自我是相互作用的。他与弗洛伊德的区别在于,没有把无意识内容都看作是罪恶和具有性色彩的。
荣格认为无意识中存在着情结,即富于情绪色彩的一连串的观念或思想。更具体地说,情结是个人的伴有一般情调的、受到干扰的观念。情结能在人的生活中一次次地表现出来,使人的行为失调。
荣格说,集体无意识是自远古以来祖先经验的储存,是对自史前世界以来直至今日每一世纪中数不胜数的有微小变化和差异事件的记录。“与个人的无意识不同,集体无意识对所有的人来说都是共同的,因为它的内容在世界的每一个地方都能发现。”这些记录在脑中的祖先经验曾被称为“种族记忆”。
荣格根据两种态度和倾向性,把人划分为内倾性和外倾性。
对于内倾型的人,心理活动指向自己的内部世界,喜欢安静,富于幻想,对事物的本质和活动结果感兴趣。外倾型的人好社交,为人活泼、开朗,对外部世界的各种事物感兴趣。
荣格还提出四种心理功能,即思维、情感、感觉和直觉。思维的功能是评价事物正确与否;情感的作用是判断和确定事物价值,该事物是否可以被接受;感觉是一个人确定事物存在与否的功能,但不指明那是什么事物;直觉是对过去或将来事物的预感。
荣格把两种类型与四种功能结合起来,划分出了八种不同的人格类型:
1.外倾思维型:这种人喜欢分析、思考外界事物,生活有规律,客观而冷静,但比较固执己见,情感压抑。
2.外倾情感型:这种类型的人多为女性,他们的思维常常被情感压抑,没有独立性,非常注重与社会和环境建立情感与和睦关系。
3.外倾感觉型:这种类型的人多为男性,他们喜欢追求欢乐,性格活泼,有魅力,对客观事物感觉敏锐,精明而求实,但易变成寻欢作乐的酒色之徒。
4.外倾直觉型:这种人喜欢追求外部世界的新感觉,易变而富有创造性,有多种嗜好但难以坚持到底,做事常凭主观预感。
5.内倾思维型:这种人喜欢离群索居,独自追求自己的思想,常以主观因素为依据分析事物,待人冷漠,倔强偏执,情感受压抑。
6.内倾情感型:这种人沉默寡言,不易接近,给人一种神秘莫测的吸引力,但内心有非常丰富而强烈的情感体验。
7.内倾感觉型:这种人对事物有深刻的主观感觉,喜欢通过艺术形象表现自我,缺乏思想和情感,较被动,安静而沉稳,自制力强。
8.内倾直觉型:这种人富于幻想,性情古怪,思想往往脱离现实,不易被人理解,常产生各种离奇的幻想和想象,体验奇特怪异。
个人心理学是阿德勒的心理学理论。所谓“个人”,是他强调每个人都有一种动力驱使自己追求优越以适应环境,从而达到人格的整合和统一。
阿德勒认为人的生命和精神活动都具有一定目标性,人是未来定向的。他觉得当人们为精神生活确定一个目标,就会更好地适应现实。阿德勒把一切心理现象(正常和异常的)都看作是对某种统一的生活计划的反映,而生活计划的总目标或者说精神目标就是优越。心理活动都是围绕着优越性这一目标进行的。
阿德勒认为,人的自卑感使人产生了对优越的渴望。在他的理论发展早期,阿德勒强调生理缺陷或功能不足,补偿和过度补偿;后来阿德勒转向了对“主观的自卑”或“自卑感”的强调,补偿或过补偿被直接指向个人真实的或想象的自卑。
人都有自卑感,对所有人来说都毫无例外。有自卑感并不能表明一个人是有问题的或者是不正常的,相反,没有自卑感,补偿就会丧失其力量的源泉。人感到自卑就会在某件事情上倍加努力以期获得成就,当他取得成功之后,就会有优越的感觉,但是“山外有山,天外有天”,他在别人的大量成就面前,再次感到自卑,也就再次被驱动去取得更多的成就,永无止境。
阿德勒认为,自卑感一方面无疑是积极东西的刺激物,另一方面也能造成人的神经症。沉重的自卑感能摧垮一个人,使他终生无所事事,在这种情况中,自卑感成为阻碍个人积极成长的障碍和破坏力量,阿德勒称这种情况叫自卑情结。总之,按照这种看法,所有的人都体验到自卑的感情,自卑感可以造成神经症,也可以产生成就需要。
阿德勒理论的最后落脚点是人的优越和完美,他把为优越而奋力称作生命的实质。为优越而奋力是阿德勒人格理论的基本动力。行为的动机出于人的社会性,而不是生物因素在起主要作用。人都有“向上”和“好而为之”的要求,这一思想使阿德勒开始摆脱了弗洛伊德的非理性主义。
后来阿德勒又把为个人优越而奋力的观点,改变成个人为完美的社会而奋力。他同时还认为个人为优越而奋力可能有益,也可能有害。如果一个人不顾别人和社会的需要,只专心于个人的优越,就可能产生优越情结。有优越情结的人可能成为一个专横跋扈、自吹自擂、傲慢和贬低他人的人,这种人不受社会欢迎。
阿德勒把个人追求优越目标的方式称为生活风格,生活风格分为两种:一种是正确的和健康的生活风格,一种是错误的和病态的生活风格。
阿德勒认为,一个人的心理是否健康,集中体现在他的生活风格上,而生活风格的形成与其早期的社会环境影响和个人经验密切联系。人格的发展不仅与个体自身的先天遗传因素有关,与个体后天环境教育有关,而且与个人创造性自我的作用有关。
阿德勒将人分为四种类型:1.统治—支配型,这种人喜欢支配和统治别人;2.索取—依赖型,这种人喜欢依赖别人的劳动,向别人索取自己所需要的一切;3.回避型,这种人总是回避生活中的各种问题,企图以碌碌无为来避免失败;4.社会利益型,这种人能正视问题,试图以某种有利于社会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阿德勒还提出了“创造性自我”的概念,他认为人不是遗传作用和环境影响的消极接受者,人具有主动性和选择性,可以创造性地选择适合自己心理发展的活动方式。遗传和环境只是提供人创造自己人格“大厦”的“砖瓦”,每个人都可以利用这些材料来建设自己,按照自己选定的方式建立起独特的生活风格。
霍妮认为,儿童与父母的关系有两种基本类型:1.儿童从父母那里得到真正的慈爱和温暖,安全的需要得以满足;2.父母对儿童漠不关心,厌恶甚至憎恨儿童,儿童的安全需要受到挫折。在前一种情况中,儿童正常发展,而后一种情况则会引起神经症。所以霍妮认为儿童的无助感是神经症产生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
基本焦虑就是儿童所具有的,觉得自己是孤立的、无能为力的生活在这个危机四伏、充满敌意的世界上的一种感情。产生这种不安全感的因素有很多:奴役孩子、对他们漠不关心、父母行为怪异、不注意孩子的个人需求、对孩子不是善意地指导而是嘲笑歧视他们、过多的赞美、缺乏值得依赖的温暖、溺爱、袒护等。
霍妮十分重视焦虑对于神经症的作用,把焦虑看作是神经症的动力根源。神经症源于儿童与父母的相互关系,如果儿童真正地得到了父母的慈爱与家庭的温暖就会感到安全从而正常地发展,如果他从小就没有享受父母的关怀与爱护就会产生不安全感,对父母抱有敌对情绪,这种态度最终又将投射到周围的任何事物及人身上,进而转变为基本焦虑。一个具有基本焦虑情绪的儿童很容易在成年时表现出神经症。
霍妮提出了十种控制基本焦虑的策略,其实也是十种神经症倾向或神经症性人群的需要:
1.对友爱和赏识的需要。具有这种神经症性需要的人,依靠他人的友爱而生存,需要得到他人的赏识。
2.对支配其生活的伴侣的需要。这种人需要和别人生活在一起,要别人保护他,使他免于危险,并满足其需要。
3.对狭窄的生活范围的需要。这种人极为保守,不愿尝试任何事以避免失败。
4.对权力的需要。这种人赞慕强者,轻视弱者。
5.利用他人的需要。这种人生怕别人沾了自己的光,他们总认为自己没有从别人那里得到一点好处。
6.社会认可的需要。这种人需要别人承认才能生活,如在报纸上出现了他的姓名。他最后的目标是获得威望。
7.赞美的需要。这种人需要别人吹捧和恭维,才能感到满足,他们希望别人按照他自我想象的形象来看待他。
8.志向和成就的需要。这种人对名望、财富或举足轻重的作用怀有强烈的兴趣,他们为之奋斗,不顾后果。
9.自我满足和独立的需要。这种人极力避免对任何人负责任,不愿有任何束缚。
10.对完美无瑕的需要。这种人对批评极为敏感,总是千方百计地寻求尽善尽美。
事实上正常人也有上述的需要,但是正常人的需要是适当的或者适可而止的,不像神经症人那样,一种需要发展得如此强烈,以至于排斥了别的需要。正常人不是把自己的生活完全束缚于一种需要上,当条件变化时,他们会随之改变自己的需要;神经症患者却不同,他们把某一种需要作为“生活习惯”,把全部精力都投入满足这种需要的活动中。但是正常生活需要各种各样的需要,所以霍妮称神经症者陷入了“恶性循环”,他们越是想通过某一策略(满足某一需要)从基本焦虑中解脱出来,其他的需要就越难以满足,基本焦虑就会越来越多。因此他们愈是想摆脱焦虑,愈是顽固地越来越深地陷入这一策略之中而不能自拔,以致形成恶性循环。
霍妮根据十种神经症需要归纳了三种神经症的人格类型:
这类人对友爱和赞许、生活伙伴或狭窄空间有神经症需要。主要特征是:甘居于从属地位,常感到自我渺小可怜,总认为别人比自己强,倾向于以别人的看法来评价自己。这种人的人生哲学是“如果我顺从别人,别人就不会伤害我”。
这类人对权力、社会认可、剥削、自我赞许和成就怀有神经症需要。主要特征是:将生活视为一种搏斗,适者生存,必须控制别人以掌控主动权,一心想超群出众,事事成功以致功名显赫;千方百计利用他人给自己带来好处;好斗但输不起,努力工作但不真爱工作;压抑感情,不愿为感情而“浪费时间”。这种人的人生哲学是“如果我有力量,就没有人能伤害我”。
这类人对自主、完美怀有神经症需要,主要特征是:为逃避紧张关系而离群独居,与他人保持距离,不与他人产生感情上的联系,孤立自己,超然物外,与世无争,凡事力求完美,以避免他人的帮助或指责。这种人的人生哲学是“只要我退避三舍,就没有什么人能伤害我”。
埃里克森强调了自我的独立性,他认为在为本我服务的过程中,自我形成了自己的内容、需要和机能。自我不仅能保证个人适应环境、健康成长,而且是个人的自我意识和同一性的源泉。因此,可以把埃里克森的学说看作一种描述自我在人生经历中如何获得或失去力量、如何支配个人心理发展的人格发展理论。
埃里克森认为整个心理发展过程可分为八个阶段。这八个阶段的顺序是由遗传决定的,但是每一阶段能否顺利地度过却是由社会环境决定的,因而这种阶段理论也可称为“心理社会”阶段理论。由于这一理论已在发展心理学章节中详细论述,这里就不再赘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