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期(也称成年晚期),一般是指60岁以后的人生阶段。这一时期是走向人生完成的阶段,也是追求作为人的生活价值的最后时期。
过去老年学多属社会科学的研究内容,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老年心理学的研究日益增加,老年期的心理变化从理论到应用都受到重视,成为发展心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老年期心理的变化,研究者们持有不同的观点,主要的有“老年丧失期”和“毕生发展观”两种。
传统的观点认为,老年期是在人生老化之前,一生获得的丧失时期。这里主要指“心身健康”“经济基础”“社会角色”和“生活价值”的丧失。这些对人生具有重大意义的内容的相继丧失,被认定是老年期的基本特征。
这种观点,实际上是把老年的心理变化描写成只是不断地老化和衰退,而没有发展。其主要依据是:把人作为生物有机体,其心理活动随着机体的发展而发展,随着机体的衰退而衰退;认为心理发展是单向前进的、不可逆转的;认为年龄(即时间)是心理发展或衰退的根据,而且是普遍适用的。
巴尔特斯等人所提出的毕生发展观,给传统的老年心理学观点带来了很大的冲击。
毕生发展观的基本观点:心理发展贯穿人的一生;心理发展总是由生长和衰退两个方面结合而成的;不同心理机能发展的形态和变化速率也有差异,发展较早者(如感知觉),减退也早,发展较迟者(如逻辑推理),衰退也晚;心理发展有很大的个体可塑性,即由于生活条件和经验的变化,个体心理发展也会出现发展形式的变化;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有多种,其中主要有成熟(年龄阶段)、社会历史文化、非规范事件三种,且三者之间相互作用,年龄并非影响心理发展的唯一要素。
个体心理发展变化的总趋势就是儿童期和青少年时期发展迅速,中年期有所减速但较为平稳,老年期走向衰退。这一发展趋势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对这一趋势的描述,特别是对老年期心理变化倾向的描述,是老年心理变化基本特征的反映。毕生发展观强调了老年阶段心理变化积极的因素,突出了发展的连续性和各个阶段都有增长的特点。
总之,这两种理论,前者在肯定了老年心理衰退的大趋势的同时,对积极的、还在发展的方面缺乏重视;后者则在强调积极发展的要素的同时,对一般的发展变化(有退化)趋势的重视有所欠缺。应该在肯定老年心理基本变化趋势的前提下,对那些能够延缓老年人心理衰退,助长某些心理机能发展的要素予以足够的重视,并科学地、正确地看待老年心理的发展变化。
认知老化是当代老年心理学研究中最活跃的领域之一,关于认知老化规律的研究的颇受重视。在认知老化规律的研究中,年龄因素与教育因素,同认知速度、工作记忆与非速度认知之间的效应关系,成为阐明老年期认知老化规律的重要环节。学者李德明2000年发表其发现,指出年龄因素和教育因素在认知老化过程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两者的效果相反,教育因素起正影响作用,年龄因素起负影响作用。
年龄因素在老年期认知老化的进程中起着促退的作用。年龄因素发挥作用的途径分为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两个方面。一方面它直接影响认知加工速度,如知觉速度、运算效率;另一方面,通过认知速度减慢,间接地影响非速度认知,如记忆、推理、知识等一般认知能力。
教育因素在认知老化进程中发挥延缓老化的作用。教育因素发挥作用的途径也分为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两个方面,与年龄因素同样,它也直接影响认知加工速度,也通过认知速度变化间接地影响非速度加工的一般认知能力。此外,教育因素还能够直接影响非速度信息加工的一般认知能力。
从认知能力的角度来说,认知加工速度的老化过程可以直接地接受年龄和教育的双重作用,而非速度认知能力的老化过程,除了通过速度减慢的中介作用间接地接受年龄和教育的影响外,还直接受教育因素的影响。
为了延缓和改善认知老化过程,应该积极地倡导和实施老年教育及认知训练。
大量的研究表明,认识活动的退行性变化是老年期的心理发展总趋势的另一特征,但不同的心理机能老化的速率也不一样。
感知觉是个体心理发展最早,而衰退也最早的心理机能,衰退的主要表现是感觉阈限升高,即感受性下降。一般而言,这种下降趋势是逐渐进行、缓慢变化的。在各种感觉中,老化最明显的,是对人的认识活动作用最大的视觉、听觉、味觉、痛觉等感觉。
由于视觉器官功能下降,眼睛晶状体弹性变小,视调节能力下降,老年人视力明显降低。“老花眼”是最明显的视力减退症状。导致老年人视力减退病变的原因还有白内障、黄斑病和青光眼。据我国对老年人的一项调查统计,得这三种病的老人分别占被调查人数的38.5%、32.5%和1.4%。广东省一项对10多万人的调查结果显示,61岁以上老年人法定盲者(视力在0.05以下)占法定盲人总数的72.97%。
研究也表明,老年人的视知觉能力、视觉注意能力都在减退,对视觉信息的加工速度下降得尤为明显。
为了使老年人尽快地适应视觉的退行性变化,应设法使老年人充分发挥其视觉经验,充分利用多种感官获取信息;同时要为老年人创造条件,如使视觉信息简单清晰、对比度大等,以方便老年人的生活,弥补其视觉功能衰退的不足。
老年人听力下降者众多。研究指出,一般而言人的听力的最佳年龄是20岁,以后便缓慢下降;30岁以后,听觉阈限随年龄增长而逐步提高;50~59岁被视为中国人听力老化的转折期。言语听觉理解力,在20岁以后就随年龄增加而逐渐下降,70岁以后下降得尤为明显。因此对老年人讲话要吐字清楚、放慢速度、突出关键部分,必要时要重复几遍。
由于味觉的感受器——味蕾随年龄的增长而减少,因而味觉的敏感性也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研究表明,人的味觉一般在50岁以前看不出有多大的变化,而一过50岁,人的味觉刺激阈便增大,味觉多样性随年龄增长而减退。60岁以后嗅觉辨别能力减退明显,70岁嗅觉急剧衰退。对其他感觉研究较少,但已有研究表明,60岁以后各种感觉都有明显下降。
老年人记忆变化的总趋势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的,但是记忆衰退的速度和程度也因记忆过程和个体因素的不同而存在着差异。研究资料表明,成人记忆从50岁开始就有明显减退,70岁以后减退更显著,过了80岁,记忆减退尤其迅速。
老年人记忆衰退主要表现在长时记忆能力减退、回忆和再认能力的减退等方面。
长时记忆保持时间较长,储存的信息要经过加工组织,其特点是依靠语义进行储存。记忆活动的年龄差异主要表现在长时记忆方面。对记忆材料的加工可以是知觉的加工,也可以是理解性的加工。在长时记忆的组织加工方面,老年人记忆衰退的主要表现是:对材料的加工缺乏主动性;组织加工的效率降低。
我国研究者研究了从幼儿到老年不同年龄阶段人们对抽象程度不同的材料进行再认的能力,证明了再认能力前期发展的一般趋势是随年龄增长而提高,在小学末期或初中阶段达到高峰,进入成年期以后开始减退,到老年期再认能力明显下降,乃至低于包括幼儿阶段在内的各年龄组。
老年人的再认与回忆都有退化,但是与再认相比较,回忆能力下降显著,老年记忆的减退主要表现在回忆能力的减退。老年人识记“姓氏”最难,70~79岁组记忆姓氏的平均成绩只有20岁组的30%。老年人的信息编码储存过程和提取过程都有相应的障碍,其记忆障碍可能是两者相互作用的结果,但是主要的还是在于提取困难,较少由于编码储存的障碍。成人所使用的记忆方法主要有意义联系法、分类法、联系实际法、想象法等,而老年人则逐渐减少使用识记策略。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许淑莲等人研究了20~90岁成人的数项记忆能力的发展变化,研究结果进一步说明了老年人记忆的一些特点:70岁是老年人记忆减退的关键点,70岁以后多数人的记忆减退显著。
影响老年人记忆的因素除了年老之外,还有健康、精神状态及脑力锻炼和记忆锻炼等。为了延缓和弥补老年人的记忆减退,应该注意如下几点:
(1)抓紧时机,加强记忆锻炼,对刚刚记忆的事物抓紧运用默读、组织等方式重复记忆。
(2)主动运用记忆方法,提高记忆效果。
(3)注意提示备忘,生活有序,为记忆信息的提取提供线索和条件。
学者们从不同角度研究老年智力,也得出对老年人智力减退现象的不同见解。综合多方研究得出结论,老年人的智力有所衰退,但是又并非全面衰退。
早期的研究者应用测验去研究人的智力发展规律,发现就一般普通人的智力而言,在20岁以前是智力迅速发展的上升期,20左右是智力的高峰期,成人以后开始下降,到老年期,随着年龄增长而衰退。
老年人智力衰退,除表现为记忆障碍、思维固化、注意力难以集中以外,较为严重的是“老年痴呆”。老年痴呆的一般症状是:非常健忘,找不到自己所在的方向,不知道当前的时间,言行脱离常识,办事漫不经心,甚至忘了自己刚刚吃过的饭,找不到自己的家,随地大小便,等等。但这些症状在普通老年人身上并不多见。
由此可见,人的智力到了老年呈衰退趋势,这是一个不可否认的客观事实,应该接受和正视。
有些学者从智力结构的角度研究人的智力的发展变化,得出不同智力成分随年龄而变化的轨迹并不相同。卡特尔把智力的构成区分为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两大类。流体智力是随神经系统的成熟而提高的,如知觉速度、机械记忆、识别图形关系等,都不怎么受教育与文化的影响。晶体智力是指通过掌握社会文化经验而获得的智力,如词汇概念、言语理解、常识等以记忆储存的信息为基础的能力。在幼儿期和儿童期两种智力都随年龄增长而提高,在成人阶段,流体智力呈缓慢下降的趋势,而晶体智力则一直保持相对稳定,并随经验和知识的积累而呈上升趋势,到老年期亦然。
根据国内外学者的调查研究发现,老年人的人格随着年龄的增长会发生多方面的改变;与此同时,也有些研究发现老年人的基本人格仍然具有其持续稳定的特点。
老年人人格总体改变的大体趋向如下所述:
(1)不安全感:不安全感主要表现在身体健康和经济保障两个方面。到了老年,人的身体各系统和器官逐渐发生器质性和机能性变化,经常发生各种疾病,所以他们担心自己的健康,对身体功能很敏感(据调查这类人数占半数或以上);对经济保障的担忧,主要表现在老年人对生活保障,以及疾病的医疗和护理保障的担忧。
(2)老年孤独感:老年人的孤独感较为普遍,且来自各个方面。由权势失落而诱发的孤独,主要发生于离退休的领导人员身上,群众失落感和信息缺乏是多数离退休者对退休生活的不适应所致;最普遍的是老年人在家庭关系中的失落感,老年人渴望并追求天伦之乐,良好的家庭关系是他们的精神寄托,如果子女由于种种原因,忽略了或忽视了对他们的关心,很少与他们沟通,他们就会感到深深的孤独和苦楚。
(3)适应性差:老年人不容易适应新环境和新情境,他们对周围环境的态度和方式逐渐趋于被动,依恋已有的习惯,较少主动地体验和接受新的生活方式;学习新东西也有困难,对意外事件的应变性也较差。
(4)拘泥刻板性:老年人倾向拘泥于刻板行为。有的研究发现,人到53岁以后刻板性就逐渐增强。老年人在解决问题时为了求得谨慎,决断速度减慢,他们注重准确性,担心出现闪失,宁愿牺牲速度也要少犯错误。
(5)趋于保守:老年人经验丰富,也注重自己的经验,并希望子女接受自己的经验,对由此而引发的矛盾不易理解,从而喋喋不休,爱发牢骚。
(6)回忆往事:老年人的心理世界逐渐表现出由主动向被动、由朝向外部世界转为朝向内部世界的发展趋势。因此很容易回忆往事,遇事情也容易联想到往事。越是高龄,这种回忆往事的趋势越明显。
据调查,60岁以上老年人有三分之二意识到自己的人格发生了变化。
老年人人格的某些方面发生变化是事实,但同时也要看到人格的基本特征始终有稳定性。美国和德国的学者们都曾对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特别是老年人群进行过长达10年左右的纵向跟踪研究,结果发现:神经质(焦虑、敌意、冲动性等)、外向性(依恋、交际、活动等)、体验与接受的个性(审美、情感体验、价值观接受等),这三个维度上的主要表现基本上都具有持续稳定性(其中只有体验和接受方面的稳定性较低);还有,活动性、反应能力、控制力和情绪这些较容易变化的人格特征,也表现出基本稳定的倾向。这说明老年人人格的基本类型和基本特征不容易发生大的变化。
人生活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卫生问题。人到老年期,由于身心发生种种退行性变化,以及生活学习条件的改变,尤其是离退休后角色定位的改变,产生了诸多不同于其他年龄阶段所特有的心理卫生问题。能够迅速适应各种变化,正确对待和处理种种心理卫生问题或挫折的个体,便能获得身心健康,延年益寿,否则便会严重影响身心健康。
研究表明,人的某些疾病不是由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的,而是人体不能应付环境的刺激,尤其是心理紧张刺激的结果;老年人要预防或减少疾病,保持身体健康,就必须正确对待或处理此类心理卫生问题。
有研究和观察表明,不管工作目的、动机属于哪种类型的老年人,也不管原来从事何种职业的老年人,其适应退休生活的过程一般要经过以下四个时期:
1.期待期:在临近退休但尚未退休之前,具有不同工作目的、动机及职业的老年人,对即将到来的离退休的态度和心情往往是各不相同的。了解离退休前不同老年人的心理活动状态,对于老年人自觉进行心理调节,及时做好离退休的心理准备,适应离退休的角色转换是大有裨益的。
2.退休期:这里的退休期是指刚离开工作多年的单位或岗位的很短暂的一两天时间。老年人在这个时期的心理活动表现十分复杂,个别差异也较大,愿意退休的人心情舒畅,不愿意退休而又不得不退休的人心情比较沉闷,或容易发牢骚,易动肝火。
3.适应期:观察和研究表明,很多老年人在刚离退休的一段时间内,面对如此重大的变化,往往感到怅然若失或茫然无措。他们会感到烦躁不安,产生厌倦、抑郁、焦虑等消极情绪,有的甚至还会发生一时性的情绪问题和身体上的失调,这就是所谓的退休综合征,这是退休老年人最难忍受的困难时期。
4.稳定期:经过一年左右的适应期之后,离退休老人一般都能清醒地认识到离退休就像一个人的出生、毕业、婚恋一样,是任何一个就业人员必经的时期,终身从事社会性职业岗位工作的毕竟是极少数,因而在思想认识和情感上都能比较冷静而客观地对待离退休。
由于机体老化、抵抗病菌感染能力降低等原因,人到老年期后各种疾病患病率增高,根据老年人患病时间长短和病情轻重,一般可分为早年型(60岁以前就患病)、晚年型(60岁以后开始患病)、轻型(如患早期慢性支气管炎等轻度疾病)、重型(患有冠心病、糖尿病、癌症等危及生命的疾病),以及卧床型(患有截瘫、偏瘫等疾病)这5种类型,不同类型患病老人的心理特点往往不同。
老年人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时常会遇到紧张的生活事件,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如何对待这些紧张生活事件,是保持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的问题。现代医学、心理学工作者和专家们经过长时间的研究指出,社会上的各种事件或因素,如社会制度、风尚习惯、居住环境、经济收入等,都程度不同地影响到人的心理健康,但是只有那些引起人们产生威胁感、损失感和不安全感的社会心理刺激,才会最容易使人得病,而引起人们愉快感、舒服感的社会心理因素对健康则是有利的。
近现代心理学研究和对长寿老人的观察分析表明,大多数长寿老人一般都具有如下几个心理特点:热爱生活、心情愉快、性格开朗、乐于交往、关系适应等等。
1.热爱生活:长寿者的一个显著心理特点便是,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热爱事业。正视现实,不为现实中的某些丑恶现象和挫折所困扰,才能以更加从容的心态享受生活,以良好的心理状态促成健康的生理状态。
2.心情愉快:高级神经活动生理学创始人、著名的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揭示了愉快乐观的情绪和健康长寿之间的内在联系,他说:“不管是躯体还是精神上的愉快,都可以使身体发展、身体强壮。”一个心情舒畅、保持乐观的人,由于生理功能处于稳定和谐的状态,能增强人体抵抗力,不易被内外致病因素所冲击,有益于健康长寿。
3.性格开朗:性格与健康长寿的关系也十分密切,不良的性格对健康的危害极大;相反,有关长寿老人的调查材料则表明,心胸坦荡、性格开朗是多数长寿老人的共同心理特点。
[1]林崇德. 发展心理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
[2]彭聃龄. 普通心理学(第4版).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 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 民族出版社,2005.
[4]李丹.儿童发展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