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四节
幼儿期的心理发展

幼儿期的年龄范围是3~6岁,是学龄前儿童。这个年龄阶段的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特点如下:游戏是这一时期儿童的主导活动;幼儿期是儿童口头言语发展的关键期;思维活动以具体形象性占主导地位,具有自我中心性特点;个性倾向性开始形成。

一、幼儿的游戏

(一)游戏是幼儿的主导活动

幼儿的娱乐、学习、社会交往和对周围环境的认识等多是通过游戏活动来进行的,游戏是幼儿的主导活动。其主要特征是:自主的、愉快的活动。游戏对儿童发育成熟、认知发展和社会性发展都有重要作用。

(二)游戏对儿童心理发展的意义

游戏对儿童心理发展具有多种意义。主要有:游戏是年幼儿童的特殊社会生活方式,他们通过模仿游戏角色等方式,学习各种社会角色,学习社会交往;游戏是他们认识周围环境、认识事物的主要途径;通过游戏发展感知觉、思维和解决问题等心理活动;游戏是抒发情感的主要方式;通过游戏发展想象力、创造能力,在游戏中实现自我;游戏可以培养儿童的意志力、纪律性和协作精神;游戏活动可以增强体质。

(三)儿童游戏的发展

儿童的游戏随年龄增长而变化:

1岁以下婴儿的游戏以成人和儿童之间的互动游戏为主,由成人发起和组织,由成人与儿童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从而促进婴儿智力、社会情感和人际交往的发展。

2岁左右的婴儿喜欢实物游戏,按实物用途模仿成人动作,通过游戏探索认识事物的功能和事物之间的关系。

幼儿的象征性游戏,即象征性地使用替代物进行假装游戏。他们通过这种特殊形式,实现参与人的自然和社会活动的愿望。这种游戏要有替代物,其操作过程与成人行为有类似性,具有想象性质。幼儿通过象征性游戏学习社会角色的社会职责,掌握各种行为准则。

童年和少年儿童的游戏以规则性游戏为主。

(四)游戏中的社会性发展

帕顿从社会性协同的角度把儿童游戏分为6个等级。这6个等级依次为:无所用心的游戏、各自单独游戏、旁观游戏、彼此平行游戏、没有共同目的的结伙游戏、明确目的和分工的合作游戏。这一发展过程体现出儿童游戏从非社会性逐渐发展到具有互补和互惠性质的社会性游戏。

游戏对儿童社会化发展的作用除了体现在人际协调行为上,也体现在协调困难时所发生的矛盾纠纷和解决纠纷的过程中。儿童们可以从中学会如何坚持自己的意志和接纳别人的意见,从而逐渐掌握相应的社会协调能力。

二、幼儿言语的发展

言语发展的内容主要指语音、词汇和句法的发展。3岁前儿童已经能够掌握母语的各种发音,但是许多儿童要到六七岁才能全部完成准确发音。

(一)幼儿词汇的发展

词汇的发展分为量的发展和质的发展两个方面。

1.词汇量的发展

关于词汇量的调查和估计出入比较大,儿童之间的个别差异也比较大,不能以绝对数为指标来衡量每个儿童,但是总的趋势是具有一致性和普遍性的。综合中国、日本、美国、德国等国的研究结果,可得出一个词汇量的大体一致的发展趋势。从总体上来看,幼儿平均每天可习得2~3个词。

2.词汇内容的丰富和词义的深化

1~2岁儿童词汇的内容多集中在人物、食物、动物、玩具等熟悉和经常接触的事物的名称上,只有少量描述人或动物动作的词。幼儿的词汇内容日益丰富,这表现在词的范畴的增长和概念的确切化方面。词汇的抽象性和概括性也在增加,所掌握词的内涵和外延不断得到调整和修正。

儿童对词义的理解是一个逐渐确切和加深的过程。年幼儿童初期掌握的词汇意义与成人的理解并不相同,表现为扩大词义或缩小词义,有的则与成人的词义部分重叠。随着年龄增长和经验、知识的积累,儿童所掌握的词义不断得到矫正。成人的教育以及儿童自己的主动探索和对词汇的尝试运用,在其词义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3.词类的扩展

1岁到一岁半儿童所掌握的词,多为名词和少量动词,到3岁以后逐步掌握各类词汇,但是不同词类的多寡差异很大。幼儿掌握各类词汇的数量中,名词最多,其次由多到少依次是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

在名词中具体名词占80%~85%,在动词中外显的动作行为词汇约占85%。这表明幼儿的词汇中具体名词和可见的外部动作词汇占绝大部分。这与幼儿思维发展特点有着密切的关系。

4.消极词汇和积极词汇的消长

积极词汇是指儿童既能理解又能正确使用的词汇;消极词汇是指儿童对词汇有所理解但不能正确使用,或者有时能说出词汇但却不怎么理解。儿童拥有的词汇量并不等于都是他们既可理解又可正确运用的积极词汇。这种现象与儿童对词义的理解有关。幼儿对词义的理解常有“失之过宽”或“失之过窄”的现象。随着年龄的增长,随着儿童对词义理解的加深和表述能力的发展,消极词汇会逐渐减少,积极词汇不断增长。但是在词汇量迅速扩大的情况下,消极和积极词汇之间的消长过程还会延续一段时间。

(二)语法结构的发展

儿童要掌握语言必须获得语法结构,掌握组词成句的规律。幼儿具有独特的获得语法结构和自动应用组词成句的规则,并大致按照如下趋势发展:

(1)从简单句发展到复合句:儿童说出的句子的结构有一个逐步分化和发展的过程,从最初出现的主谓不分的单词句到双词句,而后又发展到简单句,最后出现结构完整、层次分明的复合句。

(2)从陈述句发展到多种形式的句子:儿童最初掌握的是陈述句,到幼儿期,疑问句、否定句、祈使句、感叹句逐渐发展起来。但是到幼儿期末,陈述句仍然占有三分之一左右,此时他们对被动句、反语句、双重否定句等形式复杂的句子仍难以正确理解。

(3)从无修饰句发展到修饰句:儿童最初使用的简单句并无修饰语,以后逐渐发展到有简单修饰语和复杂修饰语。

(4)句子长度的变化:通常以句子的长度作为衡量儿童早期语言发展的指标(量的指标),汉语是以词作为计算句子长度的单位。幼儿期是口头言语发展的关键期,也是人生获得语言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因此促进幼儿期的言语发展是幼儿教育的极其重要的一个部分。幼儿期的言语发展水平,将会影响到他们未来从事的职业和社会交往的基本能力。

三、幼儿期认知的发展

(一)幼儿记忆的发展
1.记忆的容量

幼儿记忆的容量随年龄而增加,人的短时记忆的容量有限,一般成年人为5~9个信息单位,儿童更少一些,3岁儿童3个左右,6岁儿童可达6个左右。

2.记忆的发展特点

幼儿记忆的主要特点是:无意识记为主,有意识记迅速发展起来;机械记忆为主,意义记忆开始发展起来;形象记忆为主,词的记忆开始发展起来。对应的两种记忆相互联系,相互渗透。

(二)幼儿期思维的发展

幼儿期思维的主要特点是具体形象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是指儿童的思维活动主要依赖于具体事物的表象以及表象之间的相互联系而展开。在幼儿期,儿童活动范围扩大、经验开始增长、词汇量急速增加、言语理解和表达能力以及人际交往能力等都迅速发展起来,这促使儿童的思维由直接行动思维向间接思维形式过渡,转化为具体形象思维。以下从思维的具体形象性、抽象逻辑思维的初步发展、掌握概念的某些特点以及思维的规律几个方面介绍幼儿思维的特点。

1.思维的具体形象性

(1)具体形象思维与直觉行动思维的区别,主要在于感知行动已内化为表象。原有思维中的各种感知与行动被简化、被压缩,而内化为头脑中的表象,通过表象之间的联系、运演进行思维活动。另一区别在于词的符号功能。词的符号功能在于思维的概括性与言语的调节作用。归根结底,儿童思维活动的发展在于识别、运用和创造符号功能的发展。

(2)符号功能:幼儿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运用形象符号能力的发展是衡量其思维发展的主要标志之一。幼儿符号能力的形成要经历一个发展过程,最明显的符号能力是儿童绘画所使用的图像符号。2~3岁儿童的绘画表现符号是象征性的;3~4、5岁,儿童的绘画中就出现了具有一般性质的符号。这些符号是约定俗成的普遍标志,是具有与人际交往性质的,也是儿童进入成人社会入口的交流手段,这些符号都是用词标志的,是可以通过言语调节的。

(3)一定的计划性和预见性:由于思维具有了一定的词的概括性和言语的调节性,他们便可以思考不在眼前的事物,思考过去的经验,联想有关的形象,从而能计划自己的行动,预见行为的结果,解决面临的问题。这就是思维的计划性和预见性。

(4)不清晰性和易变性:幼儿的认识水平基本上还处于了解事物的鲜明特点、表面现象和外部联系的阶段,因此往往具有不清晰、不确切、缺乏连续性和易变性的特点。这是思维反映事物的外部特征和非本质联系时的特点。

2.抽象逻辑思维获得初步发展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知识欲求的发展,幼儿不再满足于对事物的表面关系和形象联系的认识水平,他们开始追求对事物的内在关联和本质特征的认识,这势必促使儿童在思维的具体形象性中萌发出抽象逻辑性。幼儿抽象思维的初步发展主要表现在提问的类型的变化和概念形成的特点上。

(1)提问类型的变化:幼儿的探索精神和求知欲高涨,好奇心强,他们经常不厌其烦地向成人提出各种问题,二三岁儿童的提问以“……是什么”为主,这反映他们的求知水平局限在追求个别事物的特点上;四五岁儿童的提问类型就变成以“为什么”为主导,这与儿童所渴望理解的内容、与儿童的思维发展相适应。大量的“为什么”说明儿童对客观世界的了解欲望开始指向事物的内在道理、现象的本质特征和事物之间联系的规律性。

(2)概念形成的特点:对概念的概括水平是儿童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有关研究表明:幼儿并不是以形状和颜色这样的外部特征作为概念概括的主要标准。四五岁儿童以功用关系为概括的主要依据;从5岁开始,儿童按类别进行概括的能力迅速发展。这说明从幼儿后期开始,儿童对于概念的抽象概括水平得以迅速发展。

(3)儿童获得概念的基本方式有4种:通过典型事例获取概念是幼儿学习概念的主要方式。成人总是把一类事物中的具有代表性的事例指出(如水果中的苹果),并与词结合起来教给儿童。这是儿童,特别是幼儿获取概念的最基本的方式。此外还有通过定义获得科学概念,通过言语讲解和概括文章命脉获得概念,以及通过概念名称的组合推知组合后的复合概念。这后三种掌握概念的途径都可归结为言语理解方式。事例的方式是各种言语理解方式的前提,儿童早期获得的概念几乎都是以典型事例为依据的。

(4)概念的层级性(也称层级类概念):事例概念按抽象程度不同可分为上级概念、基本概念、下级概念三个层次,如植物、树、松树的概括层次关系。下级概念所负荷的信息量大,上级概念抽象程度高。为了便于儿童掌握和运用概念,需要选择详细情报与高层次概括之间的均衡点,这个均衡点就是基本概念,如前例中的“树”。

(三)认知发展的过程

儿童的认知发展表现为几种趋向:

(1)儿童认知发展由近及远。幼儿凭自己的经验认识事物,往往以自己的看法代替他人的看法。认知的范围由自身接触的事物扩展至家庭、学校、社会及至世界。

(2)儿童认知发展由表及里。幼儿只认识事物的外部的、直观的表面现象,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才认识事物的内在的本质属性。

(3)儿童认知发展由片面到比较全面。幼儿认知事物由局部到整体,由对事物片面的认识到较全面的认识。他们往往先是专注于事物的某一部分而忽略其他部分,以偏概全,逐渐才能认识到事物的不同方面。

(4)儿童认知发展由浅到深。如幼儿对概念的掌握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由表层意义、功用,再到本质特征,是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

(5)儿童认知发展是由绝对到相对,由自我中心到去中心化的过程。儿童最初对事物的认识,不能站在别人的立场上考虑对方的观点,不能转换角度或同时从多个角度观察某一事物,不能意识到自己的思维过程;到了小学末期,通过去自我中心化才能了解事物的相对性,才能比较客观地认识事物及事物之间的关系。

四、幼儿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

在儿童个性形成过程中,自我意识和道德意识的发展起着核心的作用。

(一)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

3岁前儿童自我意识已经发展到“我—他分化”阶段,把自己作为主体来认识。幼儿期自我意识的发展主要表现在自我评价能力的发展上。

1.从依从成人的评价发展到开始有独立的评价。

2.从对外部行为表现的评价向内在品质评价转化。

3.从简单、笼统的评价发展到较为具体的评价。

4.从主观情绪性评价向初步客观性评价发展。

(二)道德判断和道德发展过程
1.道德判断的不同阶段

皮亚杰把儿童道德判断的发展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1)前道德判断阶段(5岁前):直接接受行为的结果,还不能做出道德意义上的判断。

(2)他律道德阶段(5~8岁):只注重行为规则,注重行为后果,不考虑行为意向和动机。也称为道德现实主义。

(3)自律道德阶段(8~10岁以后):不盲目服从权威,认识道德规范的相对性;既考虑行为结果,又考虑行为动机。也称为道德相对主义。

2.儿童道德发展过程

科尔伯格把儿童道德发展过程分为三种水平六个阶段。三种水平即:前世俗水平、世俗水平、后世俗水平。其中每种水平又有两个阶段,共六个阶段,即:惩罚与服从的定向阶段、手段性的相对主义的定向阶段、人与人之间的定向阶段、维护权威或秩序的道德定向阶段、社会契约的定向阶段、普遍的道德原则的定向阶段。

儿童道德向着成熟阶段的发展所经历的过程基本上是相同的。环境和文化的影响只能决定发展的速度或改变其道德的内容,而不能改变它的发展顺序。

(三)自立欲求与反抗

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儿童自主欲求也逐渐提高。新生的婴儿非常乐意在母亲怀抱中做各种游戏,可是进入幼儿期后就要逐渐拉开与母亲的距离,他们更乐于在母亲身边玩耍,把母亲作为外在需求的安全基地。他们的活动范围日益扩展,从对母亲的全面依赖状态,向一定程度的自立发展,并为自己一个人发挥自立的能力而感到满足和高兴,继而对周围的事都想要“我自己做”,对父母的帮助、指示、禁止,总要用“不”来反抗。这种现象就是第一反抗期。这种现象与儿童的自我意识发展紧密联系,是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的自然程序。

对父母的反抗行为的表现是发展中的正常现象,不能因为受此烦扰而祈求没有反抗期出现。如果孩子没有什么反抗行为,这大多并非儿童自身的问题所致,而是父母的教导问题。如父母的教育过于严厉,儿童自主的欲望受到抑制而不可能反抗;或者父母过于溺爱,对孩子的一切欲望有求必应,从而剥夺了儿童自我发展的机会。

据研究,意志力正常发展的幼儿,有84%经历过反抗期,而意志力薄弱的幼儿中只有21%经历过反抗期。对他们成人以后的人格进行调查后发现,在幼儿期经过了反抗期者自主性强,幼儿时未表现反抗期者,一般在成人以后都有自主性和主动性缺乏的倾向。 lTBoKaFri5tQDFHYJfDhwTxZ1RNW80XUHkgaS1u0ukvNo6hlS2VQ5gdnC/RiyUa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