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五节
人际关系

人是社会性的动物,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几乎每天都要和他人打交道。从动机上来说,人们也会寻求与他人的关联,每个人都希望得到他所关心和重视的个人和群体的支持、喜爱和接纳。因此,人际关系是社会心理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一、人际关系概述

(一)人际关系的概念

广义的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包括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法律关系、角色关系、文化关系、心理关系等一切方面。

狭义的人际关系是指人们在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人际关系。它关注的是这种心理关系的亲密性、融洽性和协调性的程度,其构成成分有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行为成分。

社会心理学上所研究的人际关系是狭义的人际关系。

(二)人际关系的维度与类型
1.人际关系的两个基本维度

中外心理学家研究发现,情感上的“亲疏”与地位上的“尊卑”是人际关系中两个最基本的维度。

研究表明,当互动双方在“尊卑”维度上表现出互补性(一方的支配行为引发另一方的顺从行为),而在“亲疏”维度上表现出对等性行为(如一方的友善引发另一方的友善)时,双方关系比较和谐;相反,当互动双方在“尊卑”维度上表现出对等性(双方都表现出顺从),而在“亲疏”维度上表现出对立性行为(如一方友善而另一方却带有敌意)时,双方关系容易紧张。

尊卑与亲疏在中国人的人际关系中有非常明显的表现,如中国人往往以自己为中心,把他人按与自己的亲疏远近分为几个同心圆圈,与自己越亲近的,处于越贴近中心的小圆圈内。人们用不同的交往法则来对待属于不同圈层里的人,跟中心越接近的,对他们越好。而且,尊卑有序也是中国乡土社会人际交往的一个特点。

2.社会关系的四种模式

美国心理学家菲斯克综合了社会学、社会心理学和文化人类学的理论与研究,提出了一个相当系统的社会关系模式。他认为,社会互动主要有以下四种模式:

(1)共享:由团体成员共享情感与资源,不分彼此。在家人关系、亲密朋友关系中往往遵循这种模式。

(2)权威排序:依据年龄、阶层、地位等形成不对等的权威与顺从关系,如长幼关系、上下级关系等。

(3)对等互惠:双方平等,强调对等回报与交易的平衡。

(4)市场定价:双方基于理性,进行得失衡量,考虑成本与收益的比率,商业关系往往如此。

3.中国社会中的人际关系类型

对于中国社会中的人际关系类型,已经有许多研究,这里简要介绍几种有代表性的观点。

(1)既有关系与交往关系

既有关系是指在某一时间点上两人关系中经由社会既定或认可的一些连带而形成的一个交往基础。如同乡、同事、校友等都属于既有关系;交往关系则是在某一时间点上两人实际交往的状态。

加科布认为人际关系包含关系基础和情感两个部分。关系基础是指两人通过一些共同点所建立的关联;感情则是指彼此间由社会互动和相互帮忙而形成的联结。

(2)情感关系、工具关系与混合关系

①情感关系通常存在于家人、亲密朋友之间,是一种长久稳定的关系,他可以满足个人在关爱、温情、安全感、归属感等情感方面的需求。在情感关系中,人们基本上是本着“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的“需求法则”交往的。

②工具关系通常存在于陌生人间,是一种短暂的、不稳定的关系。人们与他人建立工具关系的目的是以这种关系作为达到其他目标的手段或工具。例如,店员与顾客之间、公交车司机与乘客之间的关系就属于工具关系。在工具关系中,人们通常按照“公平法则”交往,所遵循的法则类似于“市场定价”模式。

③混合关系介于情感关系与工具关系之间,双方有一定程度的情感关系,但并不是很深厚,没有达到可以随意表现出真诚的行为的地步。一般来说,亲戚、邻居、师生、同学、同事等关系就属于混合关系。混合关系在时间上具有延续性,因为双方预计将来有持续的或进一步的交往。在混合关系中,人们通常遵循“人情法则”,这种法则注重均等与互惠,类似于前面所说的“对等互惠”模式。

(3)核心区、可靠区及有效区

核心区域由一个人的家庭成员构成,包括亲近的族亲与姻亲,这是一个亲属网络的中心;可靠区域由一个人的好朋友们组成。核心区域与可靠区域之间的界限并非很严格,因为对一些人来说,最好的朋友可能比亲戚还亲近,从而可以进入核心区域。有效区域由一般亲友组成,包括的人数较多,在吸收新成员方面更加开放。

二、人际关系的发展

(一)人际吸引

自发性人际关系形成的第一步是吸引或喜欢。研究表明,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主要有三个:相貌、正面的互动、相似性与互补性。

1.相貌的吸引

虽然人们常说“人不可貌相”“不要以貌取人”,但是在实际生活中,相貌对于人际吸引具有十分突出的作用。一个人的相貌会影响我们对这个人的知觉和评价,也影响我们与他/她的互动。

研究发现,人们对于貌美的人,有一个很强的刻板印象,即“美就是好”。戴恩及其同事在实验中向大学生被试出示了三张外表吸引力不同的照片,请他们对照片上的三个人在27项特质上打分,并预测其未来的幸福程度。结果发现,大多数的被试都给予外表好看的人比较高的评价与预测。人们一般觉得外貌好看的人通常比较聪明、有趣、独立、会交际、能干等等。

2.正面的互动

互动中存在所谓的不良交往行为,但更多的是存在着良好的交往行为,如能主动地替别人着想,倾听别人的谈话,热情帮助他人,等等。正面的互动,如友好的问候、友善的帮助等可以促进人际吸引,在交往的过程中可以使双方产生交情。

研究发现,交往本身就可以产生人际吸引,这是因为交往可以满足人们的一些基本心理需求。首先,交往可以帮助人们掌握外部世界;其次,交往可以使人找到联系感和归属感;此外,熟悉本身可以增进喜欢——与我们接触及交往越频繁的人,越容易成为我们的朋友,这就是所谓的“曝光效应”。

3.相似性或互补性

当人们开始交往时,个人特质也是影响人际吸引的重要因素。其中最主要的有两个:一是真诚,这是保证两人的交往能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二是两人的相似性,包括态度上的相似性,行为偏好的相似性,价值观的相似性,个人建构(即个人形成问题、思考问题的方式)的相似性等。很多研究发现,相似性是产生人际吸引的重要因素。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人们愿意与那些与自己相似的人交往,即所谓的“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相似使人们更加容易相互理解,有共同语言。例如,大学新生中,老乡之间会有几分亲近感;都是来自农村的同学也因为生活背景的相似而多一些共同语言;都爱好羽毛球的同学往往容易成为好朋友。

相似的人可以为我们的信仰和态度提供支持,使我们感到自己不是孤立无援的,更加坚定了我们的信念和态度是正确的。如果我的做法不对,为什么会有人支持呢?这时,相似者为我们提供了社会证实的作用。在生活中,志同道合者往往会成为朋友,知己、知音更是可能成为生死之交。

人们以为与自己相似的人会喜欢自己。因为人们更倾向于喜欢与自己相似的人,因此就想当然地认为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觉得他们也会喜欢自己,这样就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

一些研究发现,性格的互补也可能产生吸引。例如,依赖性比较强的人可能会吸引抚育性比较强的人,外向的人可能会吸引害羞的人。另外,当交往双方的需要与满足途径构成互补关系时,相互吸引的程度也会增加。例如,一个好为人师的人与一个比较谦虚、善于倾听的人可能会相互吸引。

相似性在关系发展的早期很重要,而互补性在关系发展的后期比较重要。

(二)关系的发展

在人际关系中,相互吸引只是人际关系的一部分。吸引可以增加人们相互交往的动机,但是它并不能保证关系的顺利发展。关系的进展,还要取决于人们的交往行为与交往动机。交往行为包括工具性的交换和情感性的交流,前者如互通有无、相互帮助等,后者如自我表露与内心交流、情感支持及相互陪伴等。交往动机则是指人们在交往中到底想要得到什么。

1.社会交换

在社会交换理论看来,人际交往是一个社会交换的过程,人们之间的所有活动都是交换,是一种准经济交易:当你与他人交往时,你希望获取一定的利益,作为回报,也准备给予他人某种好东西,他人也是如此。交换的东西是非常广泛的,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社会”性的,包括信息、金钱、地位、情感、服务等。

交往关系中的每个个体都会评估自己和他人在贡献和收益两方面的相对大小。如果他们觉得自己的投入获得了大致相等的回报,他们就会认为这种社会关系是公平的。公平性的关系是比较稳定和愉快的关系,当关系中存在不公平时,双方都可能感到不舒服,产生恢复公平的动机。

2.自我表露

广义地说,社会交换过程中也包含情感的交流,而情感交流是与自我表露分不开的。所谓自我表露,就是我们常说的“敞开心扉”,即把有关自我的信息、自己内心的思想和情感暴露给对方。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在交往双方的自我表露逐渐增加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

自我表露可以增加他人对你的喜欢,但也必须注意分寸,过分的表露会让人感觉不舒服。一般说来,表露的范围和深度是随着关系的发展而逐步增加的,对于不同的关系对象,在不同的关系发展阶段,自我表露的广度和深度明显不同。在非常亲密的朋友面前,自我表露往往十分深入,达到所谓无话不说的地步。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无论关系多么亲密,人都可能存在不愿意暴露出来的领域,这就是所谓的“隐私”问题。

3.关系的发展

社会渗透理论认为,人际交往主要有两个维度:一个是交往的广度,即交往或交换的范围;二是交往的深度,即交往的亲密水平。关系发展的过程是由较窄范围内的表层交往,向较宽范围的密切交往发展。人们根据对交换成本和回报的计算来决定是否增加对关系的投入。良好人际关系的发展,一般会经过四个阶段:

①定向阶段:在人际交往中,人们对交往的对象具有很高的选择性。进入一个社交场合时,人们往往会选择性地注意某些人,而对另一些人视而不见,或者只是礼貌地打个招呼。在这个阶段内,人们只有很表层的自我表露,例如谈谈自己的职业、工作、对最近发生的新闻的看法等。

②情感探索阶段:如果在定向阶段双方有好感,产生了继续交往的兴趣,那么就可能有进一步的自我表露,例如工作中的体验、感受等,并开始探索在哪些方面双方可以进行更深的交往。这时,双方有一定程度的情感卷入,但是还不会涉及私密性的领域,双方的交往还会受到角色规范、社会礼仪等方面的制约,比较正式。

③情感交流阶段:如果在情感探索阶段双方能谈得来,就可能发展到情感交流阶段,彼此有比较深的情感卷入,谈论一些相对私人的话题,例如相互诉说工作、生活中的烦恼,讨论家庭中的情况等。这时,双方的关系已经超越了正式规范的限制,比较放松,比较自由自在,如果有不同意见也能够坦率相告,没有多少拘束。

④稳定交往阶段:情感交流如果能够在一段时间内顺利进行,人们就有可能进入更加密切的阶段,双方成为亲密朋友,可以分享各自的生活空间、情感、财务等,自我表露更深更广,相互关心也更多。一般说来,能够达到这一境界的关系相当少,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人生难得一知己,千古知音最难觅”。

(三)密切关系

当双方有了深入、全面的情感交往之后,他们的关系就会发展到密切关系。在很多不同的生活领域中,都存在这种很强的、频繁的、相互依赖的密切关系。这种关系的特征主要有以下几点:

1.相互依赖:即双方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相互影响。例如,当一方生气时,另一方也会闷闷不乐。

2.共同活动:关系密切的双方来往频繁,他们喜欢经常待在一起。

3.自我与密切伙伴之间的界限被打破:对方成为个人心理自我的一部分,双方有很深的情感卷入和高度的相互依赖。

4.交往动机的转变:由注重交易转变为追求共享;由关注个人一时的得失,转变为关注双方共同的利益,对共同利益产生责任感。

5.亲密感:即心理上的密切感,表现为广泛的自我表露,相互理解,相互关心,相互接纳。需要注意的是,亲密感有可能带来危险,由于我们对关系密切的伙伴没有任何的防备,已经进行了深入的自我表露,如果他们要攻击我们,就很容易找到我们最致命的地方。而且,这种情感上的背叛也会使我们深感痛苦。

6.承诺:双方关系的投入与承担是关系延续的主要因素,双方都会表现出自己是可靠的、负责的、可以信任的。

三、人际冲突与人际合作

在社会生活中,冲突、竞争与合作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对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这里我们主要讨论人际关系层面上的冲突与合作。

(一)人际冲突

当人们开始交往、建立关系之后,分歧就难以避免,冲突也就可能出现。冲突的结果可能是负面的、消极的,也可能是正面的、积极的。

1.冲突的实质

冲突是一种对立的状态,表现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互关联的主体之间的紧张、不和谐、敌视,甚至争斗关系。

人际冲突可以分为不同的层次和类型:第一层次是特定行为上的冲突,即双方对于某个具体问题存在不同意见,如夫妻二人一起外出度假时,对具体搭乘什么交通工具意见不一,一个想坐飞机,一个想坐火车。第二层次是关系规则或角色上的冲突,即双方对于如何处理两个人的关系,在关系中各自的权利、义务有不同的理解。如一对夫妻可能在家务劳动怎样分工上存在分歧。在人际关系中,有些角色规范比较明确,也有一些角色规范比较模糊,如果两个人对于规则看法不同,就难免发生冲突。第三层次是个人性格和态度上的冲突,这往往牵涉到双方人格与价值观的差异,因此是比较深层次的冲突。例如,一对夫妻可能因为性格不合而闹矛盾,在周末,一方喜欢找一大堆朋友来家里玩,另一方则喜欢两个人单独在一起。

在人际交往中,这三个层次的冲突可能是交织在一起的。行为上的分歧,可能引起关系规则上的矛盾,并进一步导致个性上的冲突。一般来说,冲突层次越深,涉及的因素就越多,情感卷入程度就越高,矛盾就越复杂,解决起来也越难。

2.冲突的过程

冲突不是一种静止的状态,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冲突双方的认知、情绪和关系都有可能发生变化。美国学者潘迪曾经提出冲突的五阶段模式:

(1)冲突潜伏阶段:导致双方冲突的客观条件已经基本具备,也就是说,双方相互依赖,而且在某些方面存在差异,难以兼容,但双方还没有明确意识到这种不兼容。

(2)冲突知觉阶段:双方认识到他们之间的差异,而且认为彼此不能相容。

(3)冲突感受阶段:双方开始分析冲突的性质,思考应对策略,而且还出现了一些情绪性的反应(如紧张不安、不舒服、愤怒等),在这个阶段,双方需要做出选择,是回避冲突,还是公开面对冲突。

(4)冲突外显阶段:当一方将冲突公开化时,双方可能发生言语上的争执、情绪上的对立,甚至行为上的对抗。在这个阶段,很容易出现冲突的升级,将矛盾扩大化、情绪化。

(5)冲突结果阶段:冲突意味着平衡关系的破坏,经过一段时间的互动,双方关系一般会达成一个新的平衡,这时就进入冲突的结果阶段。冲突的后果可能是两败俱伤,也可能是一胜一负,如果处理得当,也可以双赢。

3.冲突的管理

冲突管理指的是人们采取一定的行为来应对、处理冲突。冲突处理方式可以分为五种常见的模式。

(1)竞争模式:当一方比较关心自己的需求,对对方的需求并不在意时,他采用的就是竞争模式。竞争行为表现出比较强的权利意识和支配性,其结果往往是一正一负。

(2)回避模式:对自己的需求与他人的需求都漠不关心,即运用逃避的方式来处理冲突。采用这种模式的人希望尽量不使冲突公开化。

(3)顺应模式:这是一种向对方让步的做法,他高度关注对方的需求,忽视自己的需求。

(4)妥协模式:双方都放弃部分利益,以便在一定程度上满足部分需求,即双方都有所坚持,也有所退让,没有绝对的赢家,也没有绝对的输家。

(5)合作模式:将冲突作为需要双方来共同处理的问题,通力合作,努力寻求双赢的结果。

一般来说,前三种处理冲突的效果不佳,可能会进一步加剧冲突,使人感到愈发烦心,或者使问题被搁置起来、隐藏起来,得不到解决。后两种处理冲突的方法就比较有效,但是并不见得适用于所有情境。

(二)人际合作

合作是解决冲突的有效方式。合作的必要条件有两个:一个是关系的持续,一个是相互回报。为了提高合作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1.建立持久的关系。

2.增加识别对方行为的能力。

3.要维护自己的声誉,保证相互信任。

4.要保证对关系的控制力,分步合作,对对方的行为要做到奖罚分明。

四、利他行为与侵犯行为

(一)利他行为

与利他行为关系密切的还有两个概念:亲社会行为与助人行为。亲社会行为是指任何对他人、对社会有利的行为,如帮助他人、自觉保护环境等。助人行为是指以个人为对象的亲社会行为。利他行为则是指不期待任何回报的亲社会行为。

1.利他行为的特征

(1)利他行为的目的是有益于他人,而不是为了自己的私利。

(2)利他行为是一种自觉自愿的行为,不是迫于外界压力而做出的。

(3)利他行为不求任何回报,是一种真正的无私奉献。

(4)利他行为具有自我牺牲性,他需要个人付出一定的代价,但是个人并不会计较。利他者往往不仅是勇于奉献,而且是乐于奉献,帮助他人可以使他们获得心理上的满足。

2.利他行为的原因

社会生物学家认为,利他行为并非人类所特有,动物也有利他行为。利他是动物以个体的“自我牺牲”换取物种存在和延续的一种本能。至于人类是否存在先天的利他性,并通过遗传传给后代,目前还没有充分的证据证明。

社会规范论认为,人类道德中的一个普遍准则是交互性规范,即社会对个体行为有这样的期待:人应该帮助那些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人。利他是一种社会交换,其收益是自我价值的提高和焦虑的减小。交互性规范是社会交换的基本原则。

人类社会还有另外一种普遍的规范,社会责任规范。社会期待人们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社会责任规范可以解释人类利他行为的起源。

3.利他行为的影响因素

(1)自然环境:良好的气候及环境使个体心情愉悦,往往会使个体增加利他行为,而噪音等恶劣环境因素则会使个体减少利他行为。

(2)社会情境:个体遇到需要帮助的社会情境,首先会对情境的意义和性质进行解释,判断是否属于紧急情况,是否需要介入,然后才会采取行动。在情境的性质不甚清楚的时候,个体往往参考在场其他人的反应来做出判断。

(3)时间压力:当个体自己很忙,时间紧张时,往往难于利他。

(4)利他的对象的特点:与利他者相似的人(特别是态度与价值观相似)、未伤害过利他者的人以及有吸引力的人,更容易被利他者帮助和救援。

4.利他者的心理特征

(1)心境:个体心情愉悦时对他人及事物往往有积极看法,容易出现利他行为。

(2)内疚:个体做错了事感到内疚时,倾向于做些好事加以补偿,以减轻内疚造成的心理压力,但内疚如果得到弥补后,心理压力减少,则会导致利他行为的减少。

(3)人格:一些人格因素影响利他行为。社会责任感与利他行为呈正相关,移情能力和自我监控能力也与利他呈正相关。

(二)侵犯行为

侵犯行为又称为攻击行为,是一种有意伤害他人,引起他人生理上或心理上的痛苦的行为。

1.侵犯行为的原因

研究表明,导致人们做出侵犯行为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其中主要原因有:因为被别人侵犯而反击、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侵犯、本能的表现、由于受到挫折而侵犯、基于模仿而侵犯等。

(1)对侵犯行为的反击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这是不少人遵循的行为准则。由于受到别人的攻击而“以牙还牙”是侵犯行为最普遍的原因。当人们感到自己被侵犯过,或者被不平等地对待过时,人们就可能即时回击,或者在自己认为合适的时候反击。

(2)工具性侵犯行为

有时,一些人的侵犯行为纯粹是一种手段,是基于理性的算计,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去攻击他人。在竞争或冲突情境中,有些人认为“进攻是防守的最好形式”,于是采取攻击的手段来谋取自己的利益。

(3)本能性侵犯行为

有些学者认为,许多动物往往为了争食物、领地和支配权而相互斗争,人类也是如此。而且,高级的需要也能够引起侵犯行为,例如为了自尊、为了信仰,人们也可能会攻击别人。如前所述,对于侵犯行为是否是本能的,还存在争论。

(4)挫折引起的情绪性侵犯行为

当人们的目标行为受到阻碍或被打断时,就会产生挫折感。研究表明,挫折经历往往会增加侵犯行为发生的可能性。按照弗洛伊德等人的理论,如果个人积聚了过多的能量,这些能量就必须找到宣泄口,当自然的宣泄口(有目的的行为)被阻断时,能量将可能转移,找到其他替代性的宣泄口。对与目标有关或无关的物体或人的侵犯行为,也是宣泄的途径之一。一些学者指出,并非所有的挫折都会导致攻击,当挫折是合理的、可以理解的时(例如因为自己不够努力而没有通过考试),它通常不会引起攻击行为。研究还发现,除了挫折感之外,其他的负面情绪也可能导致攻击行为。

(5)模仿引起的侵犯行为

研究表明,模仿可能导致侵犯行为,这一点在青少年身上尤其突出。例如,一些青少年看了有暴力镜头的电影或电视之后,就可能模仿其中的行为。

2.对侵犯行为的应对

在人际交往中,无论是为了有效地应对别人的侵犯行为,还是为了减少自己的侵犯行为,我们都需要学会采取自持行为。自持行为是指在不侵犯别人权利的情况下维护自己的权利。一方面,它不同于放弃自己权利的过分顺从行为,敢于坚持自己的正当权利;另一方面,它又不同于在追求自己的权利或利益时侵犯别人权利的攻击行为。

需要自持行为的情境很多。例如,在“禁止吸烟”区要求某人熄灭烟头;买到不合格的商品后去商店退换;要求共用一个办公室的一位同事到别处聊私事;重新开始与和你争吵过的人讨论工作;等等。以下是一些学者总结的采取自持行为的几种技巧:

(1)基本的自持是维护自身权利的简单表达。例如,当别人总是打断你的话时,你可以语气平和地告诉他:“对不起,我要说完我的话!”

(2)当别人批评你的想法,却没有充分的理由时,你可以采用模糊化的方法,即不对批评提出挑战,只是说“你也许是对的,但是……”,然后进一步说明你的主张。

(3)如果你发现自己和对方以前在某件事情上达成的约定被他忽略了,你可以用自持的陈述或提问提醒对方。

(4)使用坚决而稳定的语音和以事实为基础的语气。

(5)不要谴责或指责对方,也不要威胁对方。 yNKxPhDAVRIxGBJlgFxSpBJB4En1EsJHWn1drouT0dGqWWQu1/Ucqz609rZ4Bs97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