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机是由一种目标或对象引导、激发和维持的个体活动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动机是一种内部心理过程而不是心理活动的结果。由人的自然属性、自然需要引起的动机称为自然动机;由人的社会属性、社会需要引起的动机称为社会动机。社会动机是人的社会行为的直接原因。
1.激活功能:社会动机激发个体产生某种社会行为,使个体由静止状态转向活动状态,是行为的启动因素。如为了改变命运而努力学习,为了取得他人的赞扬而勤奋工作等。中等强度的动机有利于任务的完成。
2.指向功能:个体的社会行为总是指向一定的目标,社会动机使社会行为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指向性。如在学习动机的支配下,人们可能去图书馆或教室;在休息动机的支配下,人们可能去电影院、公园或其他娱乐场所。可见,动机不一样,个体活动的方向和所追求的目标是不一样的。
3.维持和调整功能:个体的社会行为在达到目标前,社会动机起维持作用。即使行为受阻,只要动机仍然存在,行为就不会完全避免,他会以别的形式继续存在,比如由外显行为改为比较隐蔽的行为,这是动机的调节作用。如一个想要证明自己很独立的孩子,会做出各种各样的行为来证明自己离开父母也可以独当一面,如果事实如他所愿,他就会继续自己的行为,如果结果不如意,他就会努力通过学习来提升自己的能力,从而在将来的某一天做到真正的独立。
同一种行为可能有不同的动机,即各种不同的动机通过同一种行为表现出来;不同的活动也可能有同一种或者相似的动机;同一种动机也可以有不同的行为。在同一个人身上,行为的动机也是多种多样的,根据对行为的影响程度可以分为主导动机和从属动机。如一个学生的主导学习动机是学到真才实学,长大后为人民服务,但同时也有成为优等生、报答父母养育之恩的愿望。个体的活动往往不是受单一动机的驱使,而是由他的动机体系所推动的。
在活动动机和社会效果的关系上,情况也非常复杂。良好的动机应产生良好的行为效果;反之,不良的动机会产生不良的社会效果,这就是动机与效果的统一。但在实际生活中,动机与效果不统一的情况也时有发生。如一个孩子想帮父母做点家务事,但不小心打碎了窗户上的玻璃或撞到了桌上的花瓶,从动机上讲他的想法无可非议,但由于其他因素的影响,却产生了不好的活动效果。因此,只有了解一个人的动机,才能比较准确地解释其行为,并对其行为做出比较准确的控制与预测。
动机与工作效率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的关系上。人们倾向于认为动机强度越高对行为的影响越大,工作效率也越高;反之,动机强度越低则工作效率低。但事实并非如此,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之间的关系不是一种线性关系,而是倒U型曲线关系,即动机强度处于中等水平时,工作效率最高,一旦动机强度超过了这个水平,对行为反而会产生一定的阻碍作用。如学习的动机太强、急于求成,会产生焦虑和紧张,干扰了记忆和思维活动的顺利进行,使学习效率降低,考试中的“怯场”现象主要就是由动机过强造成的。
动机的最佳水平随任务性质的不同而不同,在比较容易的任务中,工作效率随动机的提高而上升;随着任务难度的增加,动机的最佳水平有逐渐下降的趋势,也就是说,在难度较大的任务中,较大的动机水平有可能会不利于任务的完成。这就是著名的耶基斯—多德森定律。
图2-1 动机水平与工作效率的关系
社会动机以人的社会文化的需要为基础,人有社会交往的需要、权力的需要、成就的需要、认识的需要等,因而产生了相应的认识性动机(即兴趣与爱好)、成就动机、权力动机、交往动机等。
兴趣是人们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它以认识或探索外界的需要为基础,是推动人们认识事物、探求真理的重要动机。人对有兴趣的东西会表现出巨大的积极性,并且产生某种肯定的情绪体验。如学生对某一学科感兴趣,就会推动他努力学习,广泛涉猎与此科目有关的知识,并影响对未来职业的选择;教师对教育工作怀有浓厚的兴趣,就会推动他们刻苦钻研优秀的教育教学方法。
当兴趣不是指向认识的对象,而是指向某种活动时,这种动机叫爱好,如对体育、绘画、书法、音乐活动的爱好等。兴趣与爱好是和人的积极情绪体验联系在一起的,当人们兴趣盎然地进行某种活动、获得某种认识时,他们常常体验到快乐和满意等积极情绪。
兴趣可以分为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两种。直接兴趣是有认识事物本身的需要所引起的,如对看电影、小说的兴趣;间接兴趣是由事物的目的和结果所引起的,它和当前认识的客体只有间接的关系,如人在完成科学实验后,可能对繁杂的数据处理没有兴趣,而只对研究的结果有兴趣。间接兴趣在自觉组织的劳动中占重要地位,因而应该注意它的形成和培养。
兴趣有不同的品质:①兴趣的广度,指兴趣的范围大小。一般地说,兴趣广泛有利于人们获得较广博的知识;②兴趣的中心,指对某个特定领域的事物形成更浓厚、更强烈的兴趣,它能推动人们较深入地认识客观世界;③兴趣的稳定性,指对事物具有持续稳定的兴趣;④兴奋的功能,指兴趣能积极推动人的活动,提高活动的效能。
成就动机是人们希望从事对他有重要意义的、有一定困难的、具有挑战性的活动,在活动中能取得完满的优异结果和成绩,并能超过他人的动机。例如,一个小学生希望自己在考试中获得好成绩,能名列前茅;一位工人希望自己在技术革新中做出贡献,能得到工厂的奖励;一位音乐家希望创作出被后人广为传颂的作品,受到社会的赞扬和铭记。成就动机强烈的人在活动中有高标准,他们愿意承担容易引起争议的工作,即使对它没有特别的兴趣,也能尽力把它做好。
成就动机对个体的活动有重要的作用。许多研究发现,在两个人的智商大体相同的情况下,成就动机高的人比成就动机低的人在活动中成功的可能性一般都要高一些。在学校里,成就动机高的学生成绩可能较好,名次较高;在事业上,成就动机高的员工有可能取得较好的成绩。
成就动机的高低还影响到人们对职业的选择。麦克兰德发现,成就动机低的人,愿意选择风险较小、独立决策较少的职业;而成就动机高的人爱毛遂自荐,喜欢担任富于开创性的工作,并在工作中敢于自己做出决策。
人们的成就动机是在生活环境的影响下形成的,其中家庭的特点与生活方式对个体成就动机的形成和发展有重要的作用。有人发现,父母允许孩子独立活动,让他们自己去决定做什么事情,并给予奖励,将有利于孩子的成就动机的发展;如果孩子被迫进行活动,其行为结果也得不到奖赏,这样就不可能发展出高度的成就动机,他们虽然也会参与活动,但不会努力争取做得更好。可见,发展独立性是培养成就动机的一个重要途径。
人的成就动机还推动人们去争取一定的社会、政治地位,在团体中受到尊重,享受权利与履行义务等,因而它和权力动机有着密切的关系。
权力动机是指人们具有的某种支配和影响他人以及周围环境的内在驱动力。在权力动机的支配下,人们表现出积极主动的参与精神,并有成为某一群体的领导者的愿望。高权力动机者,经常表现为对社会事业有浓厚的兴趣,在讨论问题时总是试图以自己的观点、看法去说服别人,在群体中希望处于领导地位,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得比较健谈,好争论。
从个体行为目标上,权力动机可以分为个人化权力动机和社会化权力动机。持个人化权力动机的个体,寻求权力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个人的利益。他们热心社会活动,但目的是利用这些活动来表现自己,树立个人威望或满足某种私欲,同时,他们热衷于追求权力、地位,目的也是为了得到某种个人的利益。还有的人的权力动机表现为追求物质财富,通过各种手段聚集财富,他们企图以优厚的物质财富来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从而达到影响他人和控制社会的目的。
持社会化权力动机的个体,寻求权力的目的是为了他人,在行为上表现为关心社会、关心他人。有的人以自己的作品或精神产品去影响他人、影响社会,希望对社会做出有益的贡献,如那些敬业的教师、作家、新闻记者和文艺工作者等;还有的人是以自己的专业技能为社会服务、维持社会的安全、解除人们的痛苦等,如那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律师、武警战士、医生、心理工作者等;还有以服务为目的的群众团体的领袖,他们爱人民、爱社会,一心为大众的利益服务,他们有一种强烈的责任心、使命感,领导大家进行社会改革、推进社会进步;还有的人重视行使权力后所产生的有利于人民的积极效果,如一些民族英雄、人民领袖等。
交往动机是在交往需要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重要的社会性动机。人在交往中为自己的行为吸取信息并进行定向,把自己所做的同人们期待他做的事情进行比对,从而调节自己的需要、观念和行为,使自己在符合群体要求的情况下得到发展,否则就会感孤独、别扭或焦虑,这就使人产生一种交往的需要和动机。交往的动机包括愿意和别人在一起而不愿一个人独处(群集感);喜欢跟语言、兴趣与习俗相同的人相处,而不愿与语言不通、异趣的人相处(相熟感);喜欢与合得来的人相处而不喜欢与陌生人相处(友谊感);喜欢和自己的亲人保持亲密的接触(亲属感);等等。归属的需要也是交往需要的一种表现。人们常愿意把自己看成是一个家庭、班级集体、学校以及其他团体的成员,这种群体成员的资格感或力求隶属于某一群体的意愿即归属的需要,也在加强着学习活动的积极性。
社会交往使人们分享资源,因而有利于建构和维持社会的联系,支持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例如,孩子们愿意和成人在一起,主要是为了自己的生存。个体如果离开群体,就难免遇到危险,如疾病、自然灾害或重大的突然变故等,为了生存,个体更愿意和他人在一起。个体从社会接触和社会关系中会体验到愉快和积极的情绪,如果剥夺了个体和社会的接触或关系,个体就会体验到痛苦。
人的交往动机还反映了劳动和人类社会生活的要求。人要劳动,要参加社会生活,就必须与他人交往;如果没有交往,人类的社会生活就要解体,他们与自然界的斗争也会变得软弱无力。
交往动机还依赖于个体的交往经验。在生命的早期,如果个体缺乏交往、离群独处,交往动机就不可能获得正常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