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社会知觉

认识如何感知与判断自己的性格、能力?如何形成对他人或群体的印象?如何判断自己和他人的行动及某些事件发生的原因?这些都是社会知觉与社会认知领域要研究与回答的问题。

一、对自我的知觉

试想一下当你在向别人描述自己时,你首先提到的特征是什么?是你的性格特征(如内向、外向)、外表特征(如高矮胖瘦),还是性别(男女)、社会职业(教师、医生)?除这些具体的特征之外,你可能还会向别人大致介绍一下你对自己的总体评价,如“我这个人还不错”,这种个体对自己的认识与评价就是自我知觉要研究的内容。自我知觉就是指个体对自己的形象、态度以及价值观等的知觉。自我知觉以及与自我知觉有关的内容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的重点之一,本节我们就围绕着这个话题展开讨论。

(一)自我概念
1.自我图式

马库斯和乌尔夫用自我图式说明个体的自我概念,并用它指称一个人对自己的特殊信念,所以自我图式是指我们用来组织和指引与自己有关的信息的一套自我信念。黑根斯等人在研究记忆问题时提出的自我参照效应,就证明了自我图式在组织记忆内容方面的作用,他们发现,人们在加工和处理与自己有关的信息时效率更高,记忆效果也最好。

2.对自我的觉知

自我觉知是指个体把自己当作注意的对象时的心理状态。巴斯把这种状态分为内在自我觉知和公众自我觉知,前者是指个体对自己内部特征和感受比较重视,而后者则是指个体对自己的外在方面比较在意。

由于内在自我和公众自我的关注点不同,所以他们所引起的反应也完全不同。内在自我的人对自己的感受比较在乎,因此他们常常会夸大自己的情感反应;同时由于这些人对自己的特征比较关注,所以他们自我概念中的内在事件清楚而明确;也因为上述因素,内在自我的人常常坚持自己的行为标准与信念,不太会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

与内在自我的人不同,公众自我的人由于太看重外界他人的影响,所以他们害怕别人评价自己,担心别人对自己有不好的评价;其次,由于看重来自他人的反馈,他们也常常会产生暂时性的自尊感低落,容易在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之间产生距离;最后,公众自我高的个体常常比较在乎外在的行为标准。

在这里,我们还需要对自我觉知和自我意识加以区分,戴维斯等人认为自我意识是个体参与自我觉知时的一种习惯性倾向,它具有相对的稳定性,甚至可以被看成是一种人格特质。

3.自我概念的建构

个体自我概念的构建与以下几个方面的过程有关:

(1)从自己的行为推断自己。人们常由自己的所作所为来推断自己的内在自我概念,我做了什么,我就是什么样的人。

(2)从他人的行为反应推断自己。他人认为我是怎样的人呢?他人对我们的反应是我们了解自己的主要途径之一。

(3)通过社会比较推断自我。通过与别人相比,人们常常会对自己有更清楚的认识。比如你认为自己的胆子比较大,怎样才能证明呢?你就可以通过与你的朋友相比,晚上在野外走的时候,你不害怕,而你的朋友害怕,你就可以推断说自己的胆子比较大。

(4)通过自我意识来推断自我。你仔细想想,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一般情况下,人们可以通过反省自己来了解自我。

在理解个体自我概念建立过程的时候,社会学家米德提出的社会互动理论认为,社会生活中人们之间有意义的交流导致了自我和社会现实的整合,自我就是一个人通过行为展现自己时使用的符号,自我概念就是一个人用来定义自己的思想和情感的总和。

(二)与自我有关的其他概念
1.自尊

自尊是人的自我概念中与情绪有关的内容,它指一个人如何肯定与赞扬自己,是自我评价的重要维度。在心理学家看来,拥有自尊是一个人人格成熟的重要标志。

怎样才能让一个人拥有自尊呢?大多数的心理学家认为,自尊的确立有两条途径:一是让个体有自己控制环境的成功经验,二是让他人对自己有积极的评价。鲍梅斯特总结出了个体提高自尊的方法,这些方法包括:学会用自我服务的方式去解释生活,用自我障碍的策略为失败找借口,使用防卫机制否认或逃避消极的反馈,学会向下比较以及采用补偿作用,在自己某一方面的能力受怀疑时转到自己擅长的活动中去。

2.自我提升和自我确认

自我提升也叫作自我美化,它是指个体以一种有利于对自己做正面评价的方式来收集和解释有关自我的信息的方法。

自我确认则是指个体寻找和解释情境,以证实自我概念的过程。人们通过自我提升,使他人对自己有一个高的评价,从而有助于个体自尊的建立;通过自我确认,使别人对自己有一个一致性的认识,也有助于提高自尊。

3.自我表演

自我表演也叫作自我展示,它是指人们在别人对自己形成印象时所做的显露。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总是想让他人对自己有一个良好的印象,所以自我表演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社会心理学家琼斯总结出了6种自我表演的策略:

(1)自我抬高:通过行动或语言把自己的正性信息呈现给别人。

(2)显示:向他人显示自己的正直和有价值,引起他人内疚。

(3)谦虚:故意低估自己的良好品质、成就和贡献。

(4)恳求:向他人表达自己的不足与依赖,引起他人同情。

(5)恫吓:用威胁的方法使他人接受自己的观点。

(6)逢迎:说他人喜欢的话,俗称拍马屁。

4.自我障碍策略

为了保持自尊,个体常常会使用一些策略,其中自我障碍策略就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它是指人们提前准备的用来解释自己预期失败的一系列行为。使用这种策略时,如果失败了,就可以使得他人不把我们的失败归结于我们缺乏能力;而如果成功了,就更可能做出能力的归因。

比如在考试前,张三预计到自己考不好,为了避免被他人认为自己笨,他就使用了自我障碍的策略。在考试的前一个礼拜他有点感冒,家里来信说奶奶生病了,再加上他宿舍边上晚上还在施工。张三会把这些原因都摆出来,告诉他的同学这些事情极大地影响了他的学习,并预测说自己这一次肯定考得一塌糊涂。参加完考试之后,如果张三确实没考好,由于上述原因,没有人会认为这是因为他比较笨才没考好;相反,如果他考好了,人们就更有理由把他的成功归于能力。遇到这么多不幸的事情,他还成功了,你能不承认他的聪明吗?

5.自我监控

自我监控是指人们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通过观察他人自我表演的成果来对自己的自我表演加以控制,也就是说根据别人的表现来决定自己的行为。森德、菲斯克等人对自我监控进行了全面的研究,指出高自我监控的人善于自我表演,能根据情境和他人的需要来塑造自己的行为;而低自我监控的人不善于在别人面前做表演,不看重情境与他人的影响,表达的是自己真实的态度与感受。中国人的自我监控能力较强,比较在乎他人的要求与期望,所以中国人在社会中的适应能力较强。

不同自我监控的个体在生活中采取的适应方式不同,比如森德就发现:在工作选择方面,高自我监控的人喜欢工作角色明确的工作,而低自我监控的人则选择与其自身人格特征相吻合的工作。在工作中,高自我监控的人常常刻意地使自己适合工作的要求,他们适合做的工作包括法律、警察和公共关系等内容;低自我监控的人则常常按自己的兴趣和动机去工作,他们适合做的工作包括研究、艺术等。与自我监控紧密相关的是印象管理,施莱克在他的《印象管理》一书中给出的定义是:人们总是试图在别人面前表现出自己好的一面,以使他人对自己有一个良好的印象。印象管理也反映了人们的自利偏差。

6.自证预言

自证预言也叫自我实现的预言,它是指我们对他人的期望会影响到对方的行为,使得对方按照我们对他的期望行事,心理学家达利和法继欧把这种现象叫作自证预言。罗森塔尔效应(1968)就是一种自证预言。在一项研究中,罗森塔尔从一所小学的六个年级中各选了三个班,并向他们的任课老师说,根据自己对学生的测验,估计在这一学期里将会有一些人表现出较大的进步,同时他还通报了这些人的名字。8个月之后,他对这些学生再次加以测验,结果发现,被指名的这些孩子的学习成绩有了显著的进步,老师对他们在品行方面也做了较好的评价。在对这个结果加以解释的时候,罗森塔尔借用了希腊神话皮格马利翁的故事,指出:由于教师的期待不同,所以他们对儿童施加影响的方式也不同,而学生在教师的期待下,也往往会顺着老师的期望发展。

7.体像

体像是用来描述与个体对自己躯体知觉有关的现象的总称。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减肥问题研究的深入,研究者发现,由于人们不满自己的体像并且很看重自己的体像,使得减肥盛行。卡什在一项研究中发现,82%的男性与93%的女性很注意自己的外表,女性更在乎。女性更容易对自己的体像感到不满,85%的女性认为自己应该减肥,而只有40%的男性认为自己胖,甚至有45%的男性希望自己更胖一些。汤普森发现,青少年对自己体像的要求更高,他通过让青少年选择与评价他们想象的、实际的与社会认可的几种体像,证明大部分青少年对自己的体像不满。

对于体像的解释,社会与人格心理学家认为,人的行为和态度与自我及社会现实紧密联系在一起,躯体经验是自我的一部分;而精神分析学者则把躯体经验看成是人格过程的反映,当一个并不胖的人认为自己胖得不得了的时候,就认为这个人与外部世界的界限不清。

二、对他人的知觉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总是有意无意地对他人形成一定的印象和看法。如对一位与我们在街上擦肩而过的行人,我们只要匆匆一瞥,就能对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展开无数的猜想。在多数时候,我们是有意地、仔细地观察别人,以了解对方的性格、人品、能力等,从而决定是否与对方交往、交往的深度如何,是否该信任、重用对方等。那么,人们是利用哪些信息形成对他人的印象的呢?在印象形成过程中,人们的知觉有哪些特点与规律?形成的印象有哪些作用呢?下面就分别来介绍这几方面的内容。

(一)怎样形成对他人的印象

对他人形成印象的过程也叫作印象形成,它是指我们把他人若干有意义的人格特性进行综合、概括,形成一个具有结论意义的特性的过程。心理学家阿希最早对此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在研究中,阿希把人格特性分为中心特征(比如“热情”和“冷淡”)和边缘特征(“文雅”和“粗鲁”),结果发现我们对他人的印象形成主要是按照中心特征来说的,边缘特征所起的作用不大。阿希之后,其他的心理学家继续对印象形成的过程进行研究,并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这个过程的特性做了总结。

1.第一印象

在与陌生人交往的过程中,我们所得到的有关对方的最初印象叫作第一印象。第一印象中最重要、最有力的是评价,即在多大程度上喜欢或讨厌对方。第一印象包含很多维度,如友善、健康等,但所有这些维度都离不开评价,评价是我们对他人形成印象的基本维度。

奥斯古德等人认为评定人或事物时有三个基本维度:①评价:指对他人或事物从好与坏方面加以评定;②力量:指对他人或事物从力量的强弱方面加以评定;③活动性:指对他人或事物从主动与被动方面加以评定。

奥斯古德发现,一旦某个人或物被置于这三个维度上,即使有再多的评定,也无法增加对这个人的信息。在这三个维度中,评价是最重要的维度,一旦人们对他人在这个维度上有了定位,那么对这个人的其他知觉也基本会落在同一方向。初次见面,你一旦对某个人形成有利或不利的印象之后,会把它延伸到其他方面。所以有人总结说:第一印象并非总是正确的,但却总是最鲜明、最牢固的,它决定着我们对他人的知觉。

2.整体印象

人们在知觉他人的时候往往会获得许多有关他人的信息,那么,人们又是怎样把这些信息整合在一起,形成对他人的整体印象呢?心理学家安德森等人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就系统地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研究,并在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几个信息加工处理的模型,这些模型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后来研究的验证。

(1)平均模型:它是安德森在1965提出来的,该模型认为,在印象形成过程中,人们把所获得的信息加以平均以获得对他人的总体评价。如当小丽和小伟经他人介绍第一次见面时,小丽发现对方很聪明、有学识,但个头小、不太爱说话。那她就会对这些信息进行平均加工。假设她认为聪明是很好的品质,给+8分,学识不错,给+7分;但个头小不太满意,给-6分,不太爱说话让她感觉不喜欢,给-8分。然后把这四个特质的得分平均起来只有0.25分,说明她对小伟的印象很一般,只能等新的有效信息出现再决定是否继续交往下去了。

(2)累加模型:指人们对他人片段信息的整合方式是累加的而非加以平均。以小丽对小伟的评价为例,小丽很喜欢小伟(+6),后来又知道了一些有关他的稍微有利的信息,如小伟比较有责任心(+1)。根据平均模型小丽将不喜欢小伟,因为平均数(+3.5)比原来(+6)低。但据累加模型,小丽会更喜欢小伟,因为一项正性信息加到已存在的正性印象之上,值会更大。

(3)加权平均模型:这个模型是安德森于1968年提出来的,按照这一模型,人们对他人形成整体印象的方式是将其所有特质加以平均,但对较重要的特质给予较大的权重。比如对科学家而言,智力因素的权重大;而对演员来说,则是吸引力的权重大。相对前两个模型而言,加权平均模型能够解释的范围更广,它是我们对他人形成整体印象时最常使用的模型。

对加权平均模型的进一步验证,则来自菲斯克等人在1980年提出的负性效应。负性效应指人们在对他人形成整体印象时,对负性信息比对正性信息给予较大的权重,即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负性特质对印象形成的影响比正性特质大。心理学家霍德杰斯则从这一效应中引申出了正性印象比负性印象容易改变的结论。侯玉波等人(1998)在一项有关评价的研究中也发现,中国人在评价他人的行为时,往往是以他人做错了什么来评价他人,而不是以他人正确的行为来评价。所以在生活中常常有这样的事情:当一个人告诉你一个卓越的领导者是个“骗子”以后,不论你对这位领导的其他特质有多少认识,你对他的评价都不会高。

3.他人知觉中的偏差

在知觉他人的过程中,人们常常会出现一些偏差(bias),这些偏差是知觉过程的特性,人们可以注意到它,并把它们的影响降低,但人们无法避免它的影响。这些偏差包括:

(1)晕轮效应

又称光环效应,它是指评价者对一个人多种特质的评价往往受其某一特质高分印象的影响而普遍偏高,就像一个发光物体对周围物体有照明作用一样。比如一旦你觉得你的同学张三比较正直之后,你就会对他的性格、态度以及能力等都有一个较高的评价,也就是说对正直这个特质的高分评价影响了你对张三其他特质的评价,使对其他特质的评价普遍偏高。

晕轮效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们对他人的评价。一个长相漂亮的人在大多数方面都会获得别人较高的评价,只有在做父母这个维度上有一点例外,人们认为长相中等的人较适合做父母。

(2)正性偏差

也称慈悲效应,是指人们在评价他人时对他人的正性评价超过负性评价的倾向。在一项研究中,大学生把92%的教授评定为“好的”,即使学生在课堂上对他们同时有正性和负性印象时也如此。西尔斯认为这种偏差只发生在评定人时,他称之为人的正性偏差。对于这种偏差发生的原因,心理学家有两种解释:

一种解释是由马特林提出的“极快乐原则”,它强调人们的美好经验对评价他人的影响,认为当人们被美好的事物包围的时候,比如善良的他人、晴朗的天气等,他便觉得愉快。即使后来发生了一些不愉快的事情,比如自己生病、邻居对自己不友好等事情,人们依然会依照美好的经验对自己所处的环境做出有利的评价。其结论是,大部分的事物总是被评价得高于正常水平,因为与不愉快的事情相比,愉快的事情更容易被人回忆起。

对慈悲效应的第二种解释则仅仅限于我们对人的评价。西尔斯指出,人们对所评定的他人有一种相似感,因此人们对他人的评价要比对其他物体的评价更宽容。人们倾向于对自己做较好的评价,所以对他人的评价也比较高。但这种慈悲效应只发生在评价人的时候。

(二)他人知觉的线索

知觉他人的过程包含许许多多的线索,正是通过这些线索,我们对他人的了解才准确而令人信服。一般来说,这些线索有:

1.外表

一个人的外表常常是我们首先看到的信息,而且也常常是我们能得到的唯一线索。如通过一个人的发型与装束,我们一眼就可以看出这个人是男还是女,进而就自动地想起对男女性别的刻板印象。有研究表明,人们认为有娃娃脸的成年男人比有成熟面孔的成年男人更天真、诚实、仁慈、热情,即更具有孩子式的心理特征。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常常意识到,外表的美丽,尤其是一副美丽的面庞常唤起我们一系列正性的知觉,如热情、乐观等,所以“英雄难过美人关”也就不足为奇了。

2.情绪

我们常常根据他人的情绪来推断其内部的心理状态,所以情绪是我们了解他人的最主要的线索。对于他人外在、可见的特质,人们知觉的准确性极高,而对他人的内部状态,比如感觉、情绪、人格等,知觉起来就比较困难。但即使很困难,人们还是通过各种方式加以了解。早在1938年,美国心理学家伍德沃斯就指出,人的情绪可以被安排在一个六分的连续维度上,任何两类情绪是否能被区分,与它们在这个维度上的距离有关。

1872年,达尔文从进化论的角度出发,研究了表情的跨文化特性,发现面部表情在任何地方都表达着同样的情绪状态,比如高兴的时候面带微笑,忧虑的时候会皱眉头等。这种表情的共同性对人类具有极大的生存价值,达尔文称这种共通的表情乃是进化而来,因为它允许我们向别人表达我们的情绪,从而控制他人的行为。

3.非语言线索

一般说来,人们使用三种信息通道来表达与自己有关的信息,最明显的是语言沟通,即一个人谈话的内容;其他二种是非语言的,它们提供了更微妙的线索。非语言沟通包括非语言的视觉线索和超语言学线索,前者指人的面部表情、手势、身体姿势及外观行为,而后者指谈话内容之外的所有的信号,如频率、振幅、速度、音质、语调等。

(1)非语言的视觉线索

距离:一般而言,当某人对另一个人愈友善、愈亲密时,会选择较小的距离;而人们希望让他人觉得自己友善时,也会选择较小距离。因此,我们可以从别人选择的距离来了解他人对我们的态度。但是,在这里我们也应该考虑到文化因素对人际距离的影响。早在20世纪60年代,心理学家在研究人类的空间行为的时候就发现,文化规范决定着人们的距离偏好。他们发现,美国人在与他人交往的时候选择较大的距离,而拉丁美洲和阿拉伯人选择较小的距离。这样的距离有时候会使不同文化的人在交往中产生误会,比如当一名美国人和一名巴基斯坦人交往的时候,美国人可能会觉得对方过分亲热,而巴基斯坦人却觉得美国人冷漠。

身体姿势:身体的不同姿势传递着不同的信息,比如你高兴的时候可能会手舞足蹈,而害怕的时候可能会畏畏缩缩。近十几年以来,有许多以体态语言为主题的畅销书就指出:只要观察他人的身体移动姿势,就能正确地推测他人的思想和语言。但是在这里我们也需要注意,体态语言之所以有意义,主要是因为观察者与被观察者都了解交往的背景和文化,如果抛开了特定的文化环境,就会造成误会。比如在北美,握手代表友谊和信任,但是在日本,则用鞠躬代替,东南亚国家则是合掌。

目光接触:人们也可以用目光传递特定的信息。目光接触的意义因背景的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异,如好莱坞电影中常常从一对男女目光接触开始来描写恋爱,万缕深情。眼神接触表示感兴趣,中断表示不感兴趣。当与人谈话时,缺少目光接触会让人觉得你对他不感兴趣;但是,当一个人向他人传达坏消息时,可能会避免与他人目光接触。当人们觉得自己处于困境时,也不希望成为注视的焦点。有时候目光接触可用作威胁的手段,老师经常使用之。

(2)超语言线索

超语言线索是指语言中除谈话内容以外的线索,表现为一句话有多种含义。比如在英语考试中,同样的一句话,却会因为重音的不同、停顿的不同或者是语调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意思。

心理学家发现,与语言线索相比,非语言的线索常常会泄露一个人的真正企图。当一个人说谎说得很成功时,他的欺骗企图却经常从非语言线索中泄露。艾克曼等人认为,人们往往对自己谈话的内容比较重视,而不太注意身体的姿势。比如如果一个人想欺骗别人,他会平静地说出谎言,但却从非语言中泄露出自己的情绪。说谎的人经常从焦虑、紧张、神经质等超语言表达中不经意地泄露自己。许多研究发现,当人们说谎时,声音的平均音调比说实话时高,这种差别不大,听觉无法区分,但音谱仪能正确测出某人是否说谎。其次,回答简短、反应间隔长、讲话错误多、紧张等均认为是说谎者的特征。佐克曼等人还发现,身体姿势比脸部更易透露出欺骗的企图。

尽管非语言的线索能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他人说谎的企图,但在实际生活中,人们侦测他人是否说谎的能力并没有多强。克劳特和他和同事(1980)做了一项研究。他们随机挑选了一些旅客,让他们夹带违禁品经过海关,如果能走私成功,将获得4000美元的奖金。另外还随机选了一个对照组。在海关的出口处,包括缉毒专家、海关缉私人员等在内的观察者秘密记录每个旅客的非语言沟通行为,如外表、姿势、放松心情、微笑、逃避海关人员的注视、谈话中的错误反应情况等等。结果,走私者和对照组的非语言沟通没有任何可辨别的差异。海关人员及观察人员均无法区分谁是走私者,谁是对照组。事后让观察者从录像中挑选走私者,也无法挑出。这项研究发现,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侦察欺骗的能力有限。

4.行为

虽然外表、情绪、非语言线索是对他人形成印象时所利用的主要信息来源,但最有用处的信息还是他人的行为,因为许多行为与某些人格特质有着密切的联系。如一个平民百姓向希望工程捐了一笔钱,我们就会认为他是一个有爱心的、利他的人;又如一个银行职员利用工作之便把大笔公款占为己有,那我们就会认为此人是一个不诚实、利欲熏心的人。

琼斯与戴维斯提出的对应推论理论认为,人们常假设他人的内在品质与他们的外在行为相对应。此理论还分析了,人们在什么时候会根据一个人的行为,来判断此人具有与他的行为相对应的内在特质。即当一个人的行为不符合社会期望或不为社会所接受时,如当一个消防员冲入火场救人时,人们不一定根据此行为推断此人是利他的、勇敢的,因为这是他的职责,因为人们对消防员的期待就是如此。但如果是一位过路居民勇敢地冲入火中救人,百分之百的人都会根据此行为推断此人是利他的、勇敢的。

某人从事的行为是自由选择的,而非在外在强大的压力下才做的,那我们就会认为此人的行为与其内在的品质相对应。如一个单位领导命令每个人向灾区捐款50元,从这种被迫的行为中我们无法得知哪些人有爱心,哪些人冷漠。

总之,人们会利用所能获得的各种线索对他人形成印象,但线索本身并无意义,他们是人们根据自身知觉记忆中所储存的有关人、行为、特质的含义来解释的。另外,人们要把各种渠道得来的信息综合起来,形成对一个人的概括性认识。所谓的印象形成就是把一个人若干有意义的特征加以综合、概括,形成一个具有结论意义的特性。

三、社会认知

每天我们都要与许许多多、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如家人、邻居、商贩、医生、乘务员等。我们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把每个人都当作一个独立的个体来知觉与评价。为了更快速、有效地认识与应对他人,人类一个基本的认知策略就是分类。就像是把植物分为花、草、树、蔬菜一样,我们也按年龄、性别、职业、出生等把人分为各种社会群体。所谓社会群体,就是由具有某一共同且具有社会意义的特征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构成的集合。

尽管人们有许多有关他人的信息,但是,我们在处理这些信息时并非对其全部加以处理。菲斯克和泰勒对社会认知的定义是:人们根据环境中的社会信息形成对他人或事物的推论。而在社会认知过程中,分类与图式是最重要的。

(一)分类与图式
1.分类

在认知他人的时候,人们并不是把某个人当成独立的个体,而总是立即并自动地将之归到某一类当中,这个过程就是分类,它是自发的、立即的。在分类的时候,人们采用什么标准呢?心理学家坎特等人指出,人们在分类的时候往往以他人或事物与原型的相似性来分类,也就是将被分类的物体与该类物体的一个典型或理想的范例相比较,这个范例就是原型。

对于他人的分类,我们最初的分类标准是性别,也就是说,当我们看到一个陌生人的时候,我们首先会把其归入男性或女性,然后才对其做进一步的分类。通过简单的分类,我们对他人或事物的认识就大大地被简化,加上我们马上要讲到的图式,可以使人节省不少的认知资源。

2.图式

图式的概念是由泰勒及克洛克提出来的,它是指一套有组织、有结构的认知现象,它包括对所认知物体的知识、有关该物体各种认知之间的关系及一些特殊的事例。比如人们对60年代产生于美国的嬉皮士的图式就是:他们是白人大学生、穿牛仔裤、梳着各式各样的发型等等。心理学家根据不同的内容把图式分为:

(1)个人图式:指我们对某一特殊个体的认知结构。比如我们对刘胡兰就有一个个人图式,这个图式的内容包括:有勇气、自信、百折不挠等。

(2)自我图式:指人们对自己所形成的认知结构,它与自我概念有着紧密的联系。比如你可能认为自己聪明,有同情心,以及乐于助人,这些都是你自我图式的内容。

(3)团体图式:是指我们对某个特殊团体的认知结构,有时候也叫团体刻板印象。团体图式使得我们将某些特质归于一个特殊团体的成员所共有。比如我们常常根据团体图示认为山东人勤劳、诚实;认为美国人乐观、爱助人。

(4)角色图式:指人们对特殊角色者(如教授)所具有的有组织的认知结构,比如人们常常认为教授知识渊博、满头银发等。

(5)剧本:指人们对事件或事件的系列顺序的图式,尤其是指一段时间内一系列有标准过程的行为。比如我们到餐厅就餐的事件就符合一个剧本,什么时候点菜,什么时候买单,就是一个剧本,如果这个剧本的顺序发生颠倒,你一到餐厅还没有点菜,服务员就要让你结账,你还会在这个地方吃饭吗?

3.图式化处理

为了节省时间与精力,人们常常用图式化的方式去处理大量的信息。图式的重要性就在于它有助于我们快速而经济地处理大量信息,它能帮助我们:(1)解释新信息,从而获得有效的推论。(2)提供某些事实,填补原来知识的空缺。(3)对未来可能发生的事的预期加以结构化,以便将来有心理准备。但是图式化的处理也有不足之处,它使人们觉得不需要去详细分析与解释特质。

总之,对群体的知觉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这个过程中有许多问题需要注意。比如在认知过程中,刚刚获得的信息与认知者原有认知结构之间的关系,信息的重要性,信息的易获得性以及认知者的期望、动机、情绪和情境等,都会对群体的知觉过程和结果产生影响。

(二)社会认知对健康的影响

社会认知的许多方面涉及我们的日常生活,其中最重要的一个领域就是它对人类健康和幸福的影响。心理学研究发现,这样的影响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认知与寂寞

在社会认知过程中,如果个体只注意生活中的消极方面,那么他就可能体验到更大的寂寞。安德森等人就指出,与那些抑郁的人一样,长期寂寞的人也经常陷入贬低自己的消极作用圈中,他们经常用消极的态度看待自己的压抑,经常责备自己没有良好的社会关系,把事物看成是自己无法控制,等等。同时,琼斯等人(1981)还发现,寂寞感较强的人常常用消极的眼光看待他人,比如他们会把自己的室友看成是难以共处的。

2.社会认知与焦虑

焦虑是我们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种情绪,比如当你去一个公司接受面试、见一位重要的人物或者是别人在评价你的时候,人们都可能会感受到焦虑。心理学家布鲁姆等人就研究了我们所感受到焦虑的情境,发现人们对情境的认知与控制可以使人避免焦虑。津巴多等人的研究也证明了这一点。在这项研究中,津巴度让害羞和不害羞的两组女大学生在实验室中与一个英俊的男士谈话。谈话开始前,他先把这些女学生集中在一间小屋子里,给她们呈现很大的噪声,之后告诉其中一部分害羞的女生,噪音会造成她们心跳加快,并说这是焦虑的症状。结果发现,这部分女生由于把自己在与男士交谈时的心跳加快归于噪音,而不是自己害羞或者缺乏社会技能,所以她们不再焦虑,谈话也很流畅。

3.社会认知与生理疾病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发展,心理学家发现人类的行为和认知对自身的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在健康心理学家看来,我们对自己情绪的认知与疾病的产生有着紧密的联系。心理学家的研究指出,乐观的生活态度以及面对疾病时的乐观解释是人们身体健康的主要条件之一,研究表明那些乐观的人在身体状况方面远远好于那些悲观的人。

四、归因问题

归因是指人们推论他人的行为或态度的原因的过程。在生活中,我们每天要遇到许许多多的事情,我们也常常要寻找这些事件发生的原因,所以归因问题是心理学家十分关心的问题。人们由于轻易不愿付出自己的认知资源,所以并不是对所有发生的事情进行归因,只有在两种情况下人们才会主动去归因:一是发生出乎意料的事情,比如飞机失事、学潮等;二是有令人不愉快的事情发生,如人们身体患病、被别人责备等。在研究归因问题的时候,心理学家提出了一系列的归因理论,对归因过程中人们使用的原则和方法加以论述,下面我们就分别说明一下这些理论。

(一)对他人行为的归因理论
1.海德的归因理论

1958年,海德从通俗心理学的角度提出了归因理论,该理论主要解决的是日常生活中人们是如何找出事件的原因。海德认为人有二种强烈的动机:一是形成对周围环境一贯性理解的需要;二是控制环境的需要。而要满足这两个需求,人们必须有能力预测他人将如何行动,因此海德指出,每个人(不只是心理学家)都试图解释别人的行为,并都具有针对他人行为的理论。

海德认为事件的原因无外乎有两种:一是内因,比如情绪、态度、人格、能力等;二是外因,比如外界压力、天气、情境等。海德还指出,在归因的时候,人们经常使用两个原则:一是共变原则,它是指某个特定的原因在许多不同的情境下和某个特定结果相联系,该原因不存在时,结果也不出现,我们就可以把结果归于该原因,这就是共变原则。比如一个人老是在考试前闹别扭、抱怨世界,其他时候却很愉快,我们就会把他闹别扭和考试连在一起,把他闹别扭归于考试而非人格;二是排除原则,它是指如果内外因某一方面的原因足以解释事件,我们就可以排除另一方面的归因。比如一个凶残的罪犯又杀了一个人,我们在对他的行为进行归因的时候就会排除外部归因,而归于他的本性等内在因素。

2.韦纳的归因理论

1972年,韦纳在海德的归因理论和阿特金森成就动机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归因理论,该理论要说明的是:归因的维度及归因对成功与失败行为的影响。韦纳认为,内因与外因的区分只是归因的维度之一,在归因时人们还从另外一个维度,即稳定与不稳定的角度看待问题。这两个维度互相独立,就像平面坐标系中的X轴与Y轴一样。韦纳进一步组合了这两个维度,如表:

表2-2 韦纳的归因模型

韦纳的归因理论最为引人注目的是,归因结果对个体以后成就行为的影响,把成功与失败归于内部/外部或稳定/不稳定的原因,会引起个体不同的情感与认知反映(自豪或羞耻)。把成功归于内部的稳定的因素,会使个体产生自豪感,觉得自己的聪明造就了成功;而把自己的失败归于内部稳定的因素时,会使个体产生羞耻感。德维克(1975)发现,把成功归于努力的学生比把成功归于能力的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坚持的时间更长;把失败归于能力的人比把失败归于努力的人,在未来的工作中花的时间更少。

韦纳在20世纪80年代进一步发展了他的归因理论,于1982年提出了归因的第三个维度:可控制性,即事件的原因是个人能力控制之内还是之外?在韦纳看来,这三个维度经常并存,可控制性这一维度有时本身也可以发生变化。

3.凯利的三维归因理论

凯利吸收了海德的共变原则,于1967年提出了自己的三维归因理论,也叫立方体理论。他认为任何事件的原因最终都可以归于三个方面:行动者、刺激物以及环境背景。如对张三打李四这件事的归因,张三是行动者,李四是刺激物,打架时的环境是背景。凯利指出,在归因的时候,人们要使用三种信息:一致性信息,其他人也如此吗?一贯性信息,这个人经常如此吗?独特性信息,是否此人只对这项刺激以这种方式反应,而不对其他事物做出同样的反应?凯利认为有了这些信息,人们就可以对事件进行归因。另外凯利还提出了在归因过程中人们会使用到的另外一个原则——折扣原则:即特定原因产生特定结果的作用将会由于其他可能的原因而削弱。这一原则广泛应用于我们对他人行为的归因当中。

4.对应推论理论

琼斯和戴维斯在1965年提出的对应推论理论,适用于对他人行为的归因,该理论试图解释在什么条件下我们可以把事件归于他人的内在特质,即人格、态度、心情等。琼斯等认为,一个人的行为不一定与他的人格、态度等内在品质相对应,比如一个善良的人不小心误杀了一个人,我们就说他是一个坏人吗?显然不能。那么什么时候我们能推论一个人的行为与他的内在品质相对应呢?琼斯等人提出了两个条件:一是行为的非期望性与非顺从性,如一个人做了不道德的事,我们就能从其行为推论出他是一个不道德的人;二是行为的自由选择性,如果一个人的行为是自由选择的,而不是在外界强大的压力之下做出的,我们也会认为他的行为代表了他的内心。

(二)对自己的归因

上面我们讲的几种归因理论都是针对他人行为的,那么我们对自己的行为怎样归因呢?心理学家们系统地研究了人们对自己各方面表现的归因,得到了一些结论:

1.对自己态度的归因

一般情况下,人们会认为人是靠内省及不断检讨自己意识里各种不同的认知和情感因素来形成自己的态度,但贝姆反对这种观点,他认为人们所能知觉到的有关自己态度的内在线索很少,且模糊不清,因此人们实际上是通过观察在不同压力环境下的自己的行为而了解自己的态度,并非经过对内在感受的内省。

2.对自己动机的归因

完成一件报酬高的工作,常常使人们做外在归因,即我之所以做工作是因为报酬高;而完成相同的工作却只有微薄的报酬时,人们往往内在归因,即自己喜欢这项工作。因此,心理学家指出:最少的报酬将引发对工作最大的内在兴趣,因为个体将工作成就归于内在兴趣而非外在奖励。也就是说,如果从事一项工作的理由被过分正当化的话,不知不觉会伤害到他参与该活动的内在兴趣。如果给予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的工作者外在酬赏,会降低其内在兴趣,那么施与外在威胁以避免其从事某项特殊行为,应该会增加他的兴趣。例如,对某件事的禁止和惩罚越严厉,它就会更具吸引力,因为此时,人们将寻求该行为归因于受威胁,而非该行为本身没有乐趣。

3.对自己情绪的归因

传统的观点认为,人们经由考虑自己的生理状态、心理状态及引起这些状态的外在刺激而认定自己的情绪。但最近研究表明,情绪反应在性质上并无两样,人们能区分出高低不同的激起状态,但无法辨别出不同类型的情绪。沙赫特认为,人们对自己情绪的知觉取决于人们所经历的生理上的激起程度和人们所使用的认知标签名称,如快乐、愤怒等。为了得到这一认知名称,人们首先会检查自己的行为及环境。例如,如果一个人觉得自己生理状态激昂,并且正对着电视上演的喜剧片大笑,他会推论自己正处在快乐中;而如果这个人是在拥挤的街道上对推自己的人大叫,他会推论自己是愤怒的。沙赫特进一步论证了这一问题,认为人们对生理激起的归因是产生各种各样情绪的根源。

(三)归因中的偏误
1.基本归因错误

人们经常把他人的行为归因于人格或态度等内在特质上,而忽视他们所处情境的重要性,罗斯将此称之为基本归因错误。犯这种错误的原因与两方面的因素有关:一是人们总有一种对自己活动结果负责的信念,所以更多地从内因去评价结果,而忽略外因对行为的影响;二是因为情境中的行动者比其他因素突出,所以人们把原因归于行动者,而忽略情境背景。基本归因错误有时表现为行动者与观察者之间的偏差:当人们作为一个评价者对他人的行为进行归因的时候,往往倾向于稳定的内部的归因;而当人们作为自我评价者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归因时,却倾向于做外部的归因。即观察者高估个人特质因素,而行动者高估情境因素的作用。

2.归因中的自利偏差

自利偏差是一种动机性的偏差,它是指人们倾向于把自己的成就归因于内部因素,如能力、努力等,而倾向于把自己的失败归于外部因素。

印象管理理论可以较好地解释归因中的自利偏差,按照这一理论,人们总是试图创造一个特殊的、良好的印象以使他人对自己有一个良好的评价。把这一概念用到自利偏差中来,当别人问起自己成功的原因时,人们会尽量让对方相信,成功完全是由于自己本身的优秀,而失败则不能怪自己,如此才能让对方给你较高的评价。 MocKRN7J6wx65vdhqS2Ht5w/QwatFAs8EW8tMSGH181v/UBjl0BgBheDye/ADes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